2017-2018学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下图为某区域的海上航线示意图。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船员在图①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为世界时(中时区区时)4时。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下列四幅图中,与①处当日日出时刻相符的是(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表示①处位置)‎ A. B. C. D. ‎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处该船逆水航行 B. ②处风平浪静 C. ③地河流正值丰水期 D. ④地森林密布 ‎【答案】1. C 2. C ‎【解析】试题分析:‎ ‎ ‎ ‎2. ①处有马达加斯加暖流,该船驶往大西洋为顺水航行;②处此季节(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风浪较大;③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多,河流正值汛期;④地为热带沙漠,没有森林。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8日19时。回答下面小题。‎ ‎3. 在图所示的4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6小时后该飞机到达西6区的芝加哥,芝加哥的区时是 A. 8日14时 B. B.9日2时 C. 9日20时 D. D.8日8时 ‎5. 该季节能够看到的景色是 A. 长江流域寒梅绽放 B. 巴黎盆地小麦黄熟 C. 南极中山站终日斜阳 D. 赞比西河流域草木葱茏 ‎【答案】3. B 4. D 5. B ‎【解析】‎ ‎3. 顺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图中①③为晨线,②④表示昏线;飞机19时飞越的为昏线,可排除①③;19时日落说明当天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飞越的是②,B正确。‎ ‎4. 图中昏线位于160°E到170°E中间,为东11区,当东11区8日19点时,芝加哥西六区的时间为8日2时,6小时后该飞机到达芝加哥时间为8日8时,D正确。‎ ‎5. 北半球19点日落,昼长夜短,为北半球的夏季;巴黎盆地小麦黄熟,B正确;南极中山站出现极夜现象;赞比西河流域位于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此时为干季,草木枯黄。‎ ‎【点睛】‎ 区时计算公式:所求地时间=已知地时间±所求地与已知地时区差。所求地在已知地东侧加法,西侧用减法。所求地与已知地同为东(西)时区,两地时区差用减法;如果一个东时区一个西时区,两地时区差用加法。‎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6. 下图是某学习小组绘制的所在学校连续一年多的正午竿影长度变化图。图中反映‎3月21日竿影长度的点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 该学校大约位于 A. 21.5‎‎°N B. 21.5°S C. 45°N D. 45°S ‎【答案】6. D 7. A ‎【解析】‎ ‎6. 该地有两次影长为0,说明该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图中影子大部分时间朝北,说明正午太阳绝大部分位于其南方,该地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①影子朝南为夏至‎6月22日,②为秋分,③时影子最长为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④为春分‎3月21日,D正确 ‎7. 该地有两次影长为0,说明该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图中影子大部分时间朝北,说明正午太阳绝大部分位于其南方,该地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A正确。‎ 我国“神舟六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许成功发射,17日凌晨安全返回。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8.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四幅半球图,若用阴影部分表示飞船发射时刻区时为‎10月12日的范围,其中最接近的是 A. a B. b C. c D. d ‎9. 飞船飞行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地球绕日公转的速度逐渐减慢 B. 太阳直射点向北运动 C. 乌鲁木齐出时,当地物体影子朝向西偏北 D. 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 ‎10. 飞船返回时,图中各线能够表示全球昼长随纬度分布规律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8. D 9. C 10. D ‎【解析】试题分析:‎ ‎8. 根据题干可知,此时北京时间为12日9时,则0点所在的经线是15°W,则12日所占的经度范围为15°W向东到180°,则d图最接近。‎ ‎9. 此时为‎10月12日,为北半球的冬半年,地球转日公转的速度逐渐增加,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赤道附近,日出时当地物体影响朝向西北;南回归线以南地区,‎12月22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直射时达最大值。‎ ‎10. 飞船返回时为‎10月17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且靠近赤道地区,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故图中④符合。‎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华北平原农村地区住宅的建设有“朝阳”的说法,是指房屋朝向东南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该地区房屋“朝阳”的原因是 ‎①方便日常出行 ②可避冬季寒冷的西北风 ③光照较好 ④可增加用地面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2. 为了达到院落一年内合理的采光或者遮阳的目的,农村的院落内一般都种植几棵树。树种选择和种植方位合理的是 A. 落叶阔叶树 东北 B. 常绿针叶树 东南 C. 落叶阔叶树 西南 D. 常绿针叶树 西北 ‎13. 华北平原某地(40°N)春分日12时测得院落中树木的影长为17米,该树木高约 A. 6米 B. 17米 C. 10米 D. 20米 ‎【答案】11. B 12. C 13. D ‎【解析】‎ ‎11. 华北平原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朝阳就是朝南,光线较好,而且可以避开冬季寒冷的西北风,B正确。‎ ‎12. 华北平原应选择落叶阔叶林,种在西南,C正确;夏季落叶林枝叶繁茂,有利于遮荫,冬季落叶林树木枝叶脱落,有利于采光;华北平原下午太阳位于西南,夏季下午光照较强,树种在西南遮阳效果好。‎ ‎13. 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直射地与所求地纬度差),可算出春分日某地正午太阳高度为50度,正午太阳高度为45度时影子和树等长,正午太阳高度大于45度,树比影子长,树高大于17米,D正确。‎ 山药是缠绕性藤本植物,其地下根茎可食、可入药,幼苗期不耐寒,性喜光,宜在排水良好处种植。左图示意华北地区某山药种植基地的地形,右图示意该地采用攀爬种植山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甲、乙、丙、丁四处中,种植山药条件最好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5. 种植山药采用攀爬的主要目的是 A. 有利于山药的充分采光 B. 有利于田间排水 C. 减轻霜冻对幼苗的危害 D. 便于果实的收获 ‎【答案】14. D 15. A ‎【解析】‎ ‎15. 种植山药采用攀爬网的主要目的是有利于山药的充分采光,A对。攀爬网不能减轻霜冻对幼苗的危害,C错。与田间排水无关,B错。果实是地下的根茎,与收获无关,D 错。故选A。‎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回答下面小题。‎ ‎16. D点的海拔可能为 A. 142m B. 192m C. 98m D. 298m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A处地势落差大,宜建水电站 B. 观察者在B处可直接观察到C处 C. 图中的湖泊是外流湖、咸水湖 D. 该地区土地资源有限,宜发展立体农业 ‎【答案】16. B 17. D ‎【解析】‎ ‎16. 图中等高距为50米,D附近等高线有河流发源,说明D地势较高,D附近等高线为150米,D海拔高度为150~200米,B正确。‎ ‎17. A地落差较大,但没有适宜建大坝的峡谷,不适宜建水电站;B和C之间等高线上疏下密,为凸坡,在B处不能直接观察到C处;图中的湖泊是外流湖,淡水湖;该地区土地资源有限,地形是低山丘陵,适宜发展立体农业,D正确。‎ ‎【点睛】‎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判断两点之间能否通视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看两点间有无山脊阻挡,无山脊阻挡则可以通视;二是看两点间是凸坡还是凹坡。若等高线上密下疏,则坡度上陡下缓,为一个凹坡,可以通视。若等高线上疏下密,则坡度上缓下陡,为一个凸坡,不能通视。‎ 吉林延边的和龙是中国明太鱼加工规模最大的地方,其工序主要是涂上味料后挂起来 晾晒,经较长时间风干。以前延边的明太鱼主要来自朝鲜,近年来俄罗斯成为中国最大的明太鱼供应国。至 2012 年底延边的明太鱼加工业已成为品牌,创造价值近 7 亿元。韩国80%的明太鱼来自延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8. 韩国80%的明太鱼来自延边的主要因素是 A. 加工技术 B. 气候条件 C. 渔业资源 D. 加工成本 ‎19. 中国和朝鲜明太鱼贸易量减少的原因不包括 A. 海洋污染 B. 运输费用 C. 过度捕捞 D. 全球变暖 ‎20. 当俄罗斯捕鱼船行进到鄂霍次克海域甲处时为当地时间‎2016年6月15日11:00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时15日范围占全球1/2 B. 该季节巴西高原草木茂盛 C. 此时渔船上旗杆影子朝向西北 D. 该日南非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答案】18. D 19. B 20.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工业的因素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结合地区的地理条件分析影响工业的主要因素,学生要熟悉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8.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加工成本;加工技术不如发达国家, 气候条件对鱼加工影响小, 渔业资源不是主要条件,所以韩国80%的明太鱼来自延边的主要因素是加工成本低。选择D。‎ ‎19. 中国和朝鲜明太鱼贸易量减少的原因不包括 海洋污染、过度捕捞、全球变暖会导致鱼的产量下降,影响明太鱼贸易量; 运输费用不会有所增加,所以运输不会影响中国和朝鲜明太鱼贸易量减少,选择B。‎ ‎20. 鄂霍次克海域甲处(1500E)为当地时间‎2016年6月15日11:00时,0时经度为150W,150W-1800为15日,此时15日范围占全球大于1/2,A错; 该季节巴西高原为冬季,草木枯黄,B错; 此时太阳在东南方,渔船上旗杆影子朝向西北,C对;该日南非日出东北,日落西北,D错。‎ 下图为某山地局部的等高线示意图,此图的等高距为40米。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1. 瀑布具有溯源侵蚀的作用。若图中有一瀑布,则几千年后该瀑布可能位于(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2. 图中瀑布的落差最大可能是 ( )‎ A. 30米 B. 60米 C. 90米 D. 110米 ‎【答案】21. B 22. D ‎【解析】‎ ‎21. 图中陡崖示线指向低处,丙、丁位于陡崖底部,乙、甲位于陡崖顶部;瀑布发育在山谷,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乙位于瀑布上游,几千年后该瀑布可能位于乙处,B正确;丁处等高线向低处凸,为山脊,山脊不会形成瀑布。‎ ‎22. 瀑布发育在山谷,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乙、丁处陡崖会形成瀑布;陡崖的相对高度(H)计算公式是:(n-1)*d≤H<(n+1)*d,n表示等高线条数,d表示等高距,图中陡崖处有两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是40,可计算出40≤H<120,最大可能是110米,D正确。‎ ‎【点睛】‎ 陡崖的相对高度(H)计算公式是:(n-1)*d≤H<(n+1)*d,n表示等高线条数,d表示等高距。‎ 下图为我国某学校平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下面为四位同学读图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A. 甲:正午时教工车辆多停放在①地停车场 B. 乙:②地与后门的直线距离约为360m C. 丙:③地位于办公楼的西北方向 D. 丁:教学楼朝向④处窗户一年中始终能看到日出 ‎24. 若将该图的比例尺扩大1倍,图幅面积要增大 A. 1倍 B. 2倍 C. 3倍 D. 4倍 ‎【答案】23. B 24. C ‎【解析】‎ ‎23. 图示地区为我国,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①停车场位于太阳曝晒下,不适合停车,A错误;③地位于办公楼的东北方向,C项错误;一年中观测太阳升起的方向有东北、正东与东南,教学楼朝向④的窗户不能全部观测到,D项错误;根据比例尺可以确定B项正确。‎ ‎24. 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缩放。比例尺放大1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来的2倍,放大后的面积为原面积的4倍,所以原图幅面积要增大3倍,故选C项。‎ 点睛:比例尺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比例尺放大(缩小)后的图幅面积:所放大(缩小)到的倍数,是其比例尺放大(或缩小)到倍数的平方。‎ 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25. 图示区域最高处与乙村的高差可能为 A. 600 米 B. 900 米 C. 1000 米 D. 1200 米 ‎26. 下列地点位于①处视野范围的是 A. ③镇、乙村 B. Ⅰ山山顶、②镇 C. ④镇、Ⅱ山山顶 D. 甲村、Ⅰ山山顶 ‎27. 为了将⑤地的铁矿运到③镇附近加工出口,图中M、N、P、Q四条公路线设计合理的是 A. M线 B. N线 C. P线 D. Q线 ‎【答案】25. B 26. D 27. B ‎【解析】试题分析:‎ ‎25.‎ ‎ 图示区域海拔最高处为Ⅱ山峰,海拔高度为800-1000米,乙村海拔为200-400米,高差为400-800米,可能为900米,B正确。‎ ‎26. 乙村和①之间有山脊阻挡,②镇和①处有Ⅰ山地阻挡,④镇和①处有Ⅱ山地阻挡,不在①视野范围;甲村、Ⅰ山山顶与①之间没有山脊和山顶的阻挡,处于①的视野范围之内,D正确。‎ ‎27. 【考点定位】等高线图的判断 ‎【名师点睛】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判断两点之间能否通视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看两点间有无山脊和山顶阻挡,无山脊和山顶阻挡则可以通视;二是看两点间是凸坡还是凹坡。若等高线上密下疏,则坡度上陡下缓,为一个凹坡,可以通视。若等高线上疏下密,则坡度上缓下陡,为一个凸坡,不能通视。‎ 下图是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其中纵坐标的划分间隔为0.5cm,横坐标的划分间隔为1cm,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8. 图中的垂直比例和水平比例分别是 A. 1:1000和1:50000 B. 1:2000和1:50000‎ C. 1:5000和1:20000 D. 1:20000和1:5000‎ ‎29. 图中B点的绝对高度和相对于A点的相对高度分别是 A. 350米和200米 B. 300米和250米 C. 300米和350米 D. 200米和300米 ‎【答案】28. D 29. C ‎【解析】‎ ‎28. 根据比例尺公式:比例尺=图距/实际距离。垂直比例尺=0.5cm/100m;水平比例尺=1cm/50m。‎ ‎29.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B的海拔是300米,A的海拔是-50米,所以AB的相对高度是350米。‎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于北京时间‎2016年9月4日15:00在杭州隆重开幕。下图为‎9月4日某时局部地区的太阳光照图。‎ ‎30. 图示时刻伦敦的华侨距观看杭州G20峰会开幕式现场直播还有 A. 9小时 B. 9小时40分钟 C. 10小时 D. 10小时40分钟 ‎31. 杭州G20峰会召开期间(‎9月4日—5日) ( )‎ A. 杭州树木大量落叶 B. 我国东北地区日出东南 C. 太阳直射北半球,杭州的昼长短于北京 D. 杭州太阳高度渐小,气候温和 ‎【答案】30. B 31. C ‎【解析】‎ ‎30. 由太阳光照图可知,40°E正处在夜半球中央经线上,应是0:00,北京时间即120°E此时是5:20,距开幕式15:00还有9小时40分钟。选B正确。‎ ‎31. 杭州G20峰会召开期间(‎9月4日—5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全球各地日出东北,北半球各地纬度越高昼越长,北京昼长长于杭州;杭州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树木是四季常绿;此时段太阳直射点渐向南移,杭州的正午太阳高度渐小,进入初秋季,气候依然较热但早晚温差变大。选C正确。‎ 距今4万~6万年前,内蒙古东部进入了火山喷发最强烈时期。右图为内蒙古年降水量和主要火山群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2. 内蒙古年日照时数空间分布特点为 A. 东部较短,西部较长 B. 西部较短,东部较长 C. 南部较短,北部较长 D. 西北较短,东南较长 ‎33. 图示区域火山大多“体态”保持较好,其主要原因是 ‎①内力和外力作用相对均衡 ②形成的地质历史相对较短 ‎③当地政府的保护措施到位 ④受外力作用的破坏不明显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32. A 33. D ‎【解析】试题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32. ‎ 降水量越多,日照时数越少,从图中看年降水量自东向西减少,说有日照时数东部较短,西部较长,A正确;西北降水少,日照时数多,东南降水多,日照时数少。‎ ‎33. 图示区域火山形成于7~8万年前,形成的地质历史相对较短,受外力作用不明显,D正确;火山已经形成7~8万年,“体态”保持较好不可能是当地政府的保护措施到位。‎ 假定在北极点放置一个傅科摆,初始时摆沿90°W和90°E线摆动。据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34. 3小时以后此摆的摆动方向是 (  )‎ A. 沿45°W~135°E摆动 B. 沿45°E~135°W摆动 C. 沿90°E~90°W摆动 D. 沿0°~180°经线摆动 ‎35. 下图是傅科摆所证明的地理现象,造成平直河道两岸冲刷与堆积(阴影部分为堆积物)的情况是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34. B 35. D ‎【解析】试题分析:‎ ‎34. 3小时后地球自西向东转动45°,摆动方向是沿45°E~135°W摆动。‎ ‎35. 傅科摆证明的就是地球自转现象,自转使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因此在北半球河流冲刷右岸,在左岸堆积;在南半球河流冲刷左岸,在右岸堆积。‎ 考点:本题组考查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下图为105°E某旅游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36. 若图中急流段高差为30m,则图中甲与乙地高差约为 A. 200m B. 230m C. 250m D. 300m ‎37. 某登山旅行者于北京时间13时到达甲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发现太阳位于乙地头顶 B. 急流段的漂流者向西漂去 C. 可看到湖畔丁处游人戏水 D. 发现山顶处悬崖峭壁林立 ‎38. 某地质爱好者发现在乙河床垂直剖面上有鹅卵石与沙子共存现象,原因是该河段 A. 河流搬运能力强 B. 侵蚀能力强 C. 流域降水季节变化大 D. 沉积作用显著 ‎【答案】36. C 37. B 38.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相对高度计算,时间计算,地图上的方向。根据等值线的递变规律,判断出点的海拔范围,再计算出高差范围。根据区时计算,判断出甲地是当地正午时间,确定太阳位于正南、或正北方向,不会偏向一旁。要注意利用图中的指向标,判断地图上的方向。注意流速与搬运作用的关系。‎ ‎36. 读图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可知等高距为50米,甲地海拔550-600米,若图中急流段高差为 30cm,则乙地海拔300-320米。图中甲与乙地高差约为230-300米之间,C对。‎ ‎37. 某登山旅行者位于北京时间13时到达甲处,该地经度是105°E。此时的地方时是正午12点。所以太阳位于甲地的正南或正北方向,A错。结合指向标,急流段的漂流者基本是向西漂去,B对。湖畔丁处是凸坡下,不能看到游人戏水,C错。位于陡崖上面,不能看到山顶的悬崖峭壁林立,D错。‎ ‎38. 流速小时沉积的颗粒小,流速大时沉积的颗粒大,某地质爱好者发现在乙河床垂直剖面上有鹅卵石与沙子共存现象,说明该河段流速变化大,流域降水季节变化大,选择C。‎ 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9.‎ ‎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900千米深度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  )‎ A. 该深度存在着岩浆 B. 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 C. 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 D. 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40. 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还常利用地震波(  )‎ A. 传递声音信号 B. 进行地质探矿 C. 调查农作物虫害情况 D. 测量山峰的高度 ‎【答案】39. D 40. B ‎【解析】试题分析:‎ ‎39. 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距离地面大约2900千米深度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D正确。‎ ‎40. 人们在生产活动还常利用地震波进行地质探矿,B正确。‎ ‎【考点定位】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方法总结】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人们无法进入地球内部观察,只能依靠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来推测。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如图所示:‎ 二.综合试题 ‎41. “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 ‎⑴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甲、乙、丙三地的月份与日期是___________。‎ ‎⑵比较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___________地。‎ ‎⑶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是____。 (单项选择)‎ A.甲地最大 B.乙地最大 C.丙地最大 D.三地相同 ‎⑷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过__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甲地的地方时是___日__点。‎ ‎【答案】(1)经度180°、南纬23.5° ‎‎12月22日 ‎(2)乙 ‎(3)D ‎(4)16小时 23日 04时 ‎【解析】试题考查太阳直射点坐标、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区时计算 ‎(1)图中自转方向为逆时针,表示北半球,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图示日期为‎12月22日;图中180°经线位于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上,地方时为12点,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点,太阳直射点坐标是(23.5°S,180°)。‎ ‎(2)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可知纬度越低,昼夜长短变化越小,图中乙地纬度最低,昼夜长短变化最小。‎ ‎(3)图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都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最大,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最小,变化幅度相同,都是47°,D正确。‎ ‎(4)新一天的范围是从0点经线向东到180°经线;当图中丙地0点时,三地全部进入新一天,此时丙地地方时为8点,再过16小时进入新一天的0点;甲位于丙地东侧60°,比丙地方时早4小时,届时甲为23日的4点。‎ ‎42. ‎ 甲图中的半圆弧是30°N纬线的一段。O为北极点,M、N分别为晨线和昏线与30°N的纬线的两个交点,∠MOX和∠NOY均为7.5°,OY为本初子午线;乙图是甲图Q点(70°N)一日之内的太阳视运动情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M点的经度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该日P点的昼长为 小时。‎ ‎(2)当Q地的太阳位于H处时,北京时间是 。‎ ‎(3)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中海沿岸阴雨霏霏 B.乌鲁木齐进入冷饮畅销期 C.南极附近地区有极昼现象 D.南非高原郁郁葱葱 ‎【答案】(1)172.5°E (20°N,90°W) 13‎ ‎(2)14点 ‎(3)B ‎【解析】试题考查经纬度的判断、太阳直射点坐标的判断、昼夜长短的判断、区时计算 ‎(1)由材料可知OY为本初子午线,则OX为180°经线,M点位180°经线西侧7.5°,M点经度为172.5°E;此时70°N出现极昼,太阳直射北20°N,图中OP(90°E)位于平分夜半球的经线上,地方时为0点,90°W地方时为12点,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点,可知太阳直射点坐标为(20°N,90°W),P点所在纬线夜长为11小时,昼长为13小时。‎ ‎(2)当Q地的太阳位于H处时,Q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地方时为12点,Q地位于90°E,则北京时间是14点。‎ ‎(3)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为北半球夏季,地中海夏季炎热干燥;乌鲁木齐夏季进入冷饮畅销期,B正确;南极附近地区有极夜现象;南非高原位于南半球,是热带草原气候,此时为干季,草原草木枯黄。‎ ‎43. 读下列等高线地形图,回答: ‎ ‎(1)图中D点是 (地形),其海拔高度为 米。‎ ‎(2)若B点的气温是20℃,根据一般规律,C点的气温应是 ℃。‎ ‎(3)该地区河流干流流向是 。若在该地区修筑一水库,则水坝应建在 (填字母)处。若坝的海拔高度为100米,则坝的长度大约是 米。‎ ‎(4)若从B地修筑一条铁路到E地,在沿BGE与BFE两条线路中,较为合理的为 ,理由是 ‎ ‎ 。‎ ‎(5)C、G两地所在山坡较陡的是 ,该处在土地利用中应注意的最大问题是 。‎ ‎【答案】(1)山顶 700多米 ‎(2)17.6℃ ‎ ‎(3)西北向东南 A 250‎ ‎(4)BFE 该线路沿100米等高线修筑铁路,海拔高度一致,可省工省时;若选BGE线路必须经过海拔近400米的山地,开挖隧道费工费时。‎ ‎(5)C 水土流失 ‎【解析】(1)示坡线方向表示从高到低,从示坡线看D点中间高四周低是山顶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调和差是等高距,结合等高距可以判断D海拔大于700米。 ‎ ‎(2)从等高线可以判断B海拔100米,C海拔500米,高度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C气温17.6 ℃。‎ ‎(3)根据等高线可以判断图中左侧高右侧低,再根据指向标可以判断该地区河流干流流向是西北向东南。水坝应建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口袋形的地区。根据比例尺可以计算坝的长度。‎ ‎(4)铁路线要求坡度小,地形平坦,应心避开山地的陡坡,从图中看BFE线路较为平坦。‎ ‎(5)等高线密度大的地方坡度大,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小。坡度大的地方水流速度快,对地表侵蚀作用大,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所以该处在土地利用中应注意的最大问题是水土流失。‎ ‎44. 读下图完成以下问题: ‎ ‎(1)山脉B是  山脉, 山脉B、C之间的地形区是  , ‎ ‎(2)山脉D东侧的地形区是 ,西侧的地形区是   。‎ ‎(3)E是  山脉,西侧是_______高原。‎ ‎(4)G是  山脉,西侧是__________盆地,。‎ ‎ (5) 位于江西省东部的山脉是 ,是和   省之间的山脉。‎ ‎【答案】(1)昆仑山 青藏高原 ‎ ‎(2)华北平原 内蒙古高原 ‎(3)太行 黄土高原 ‎(4)巫山 四川盆地 ‎(5)武夷山 福建 ‎【解析】试题考查我国山脉分布特征 ‎(1)山脉B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为昆仑山脉;C位于我国西南,是喜马拉雅山,喜马拉雅山和昆仑山之间为青藏高原。‎ ‎(2)图中D是大兴安岭,东侧是东北平原,西侧是内蒙古高原。‎ ‎(3)图中E是太行山,西侧是黄土高原,东侧是华北平原。‎ ‎(4)图中G是巫山,西侧是四川盆地。‎ ‎(5)位于江西省东部的是武夷山,是江西和福建省之间的山脉。‎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