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3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广东省高三地理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总复习教师用书:专题8 第2讲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www.ks5u.com 第二讲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考纲展示 考情汇总 备考指导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产业转移的原因、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资源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是考查的重点,其中我国的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是掌握的重点 理解世界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对一些比较典型的资源调配的案例认真分析,加深理解。要对不同区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全面分析考虑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基础知识填充]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1) (2)经济原因: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不匹配。 2.西气东输 (1) (2)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②对东部地区的影响:缓解能源紧缺的状况,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3.西电东送 概况 输电线路 北路是将黄河上游水电和山西、内蒙古坑口火电送往京津唐地区 中路是以三峡水电为核心,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的水电送往华东地区 南路是将西南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厂电能开发并送往广东 原因 电能 分布 的不 平衡 水能资源分布不均匀,90%的可开发装机容量集中在西南、中南及西北地区,水电资源分布与用电负荷分布不平衡;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省区的火电十分丰富,东部地区相对缺乏 经济 发展 的不 平衡 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能源资源短缺,能源的消耗量却相当大,能源短缺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意义 西电东送会促进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将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给我国沿海较发达地区提供大量电力,为其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4.南北水调 (1)南水北调工程线路 线路 东线 中线 西线 起点 扬州 丹江口水库 通天河、雅砻江和大渡河 终点 天津、烟台、威海 北京、天津 黄河上游 线路 可利用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可自流 基本自流 需开凿隧洞,基本自流 (2)影响 ①社会效益:改善供水区投资环境,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缓解城乡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②经济效益:促进供水区经济发展,可产生经济效益;③生态效益:增加供水区城市生活用水,美化环境,缓解地下水水位大幅度降低和漏斗面积进一步扩大趋势,控制地面沉降。 [学考真题对练](五年未考)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影响有所不同,对比分析如下表所示: 项目 中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经济建设 将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之成为中西部地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缓解能源紧张状况,推动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工业,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促进东部的能源生产和轻重工业的结构调整 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东部地区进行西气东输工程的配套建设,将极大地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 在沿线农村推广使用天然气,减少对薪柴的需求,缓解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 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有效改善大气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不利影响 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途经地区地貌类型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植被稀疏,水土保持工作尤为重要 [最新模拟快练] (2018·广东省学考模拟)读西部地区能源生产系统产出效益变化图, 结合有关知识,回答1~2题。 1.关于西部地区的能源分布,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的风能资源丰富 B.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C.西部各省区都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D.西部的煤炭资源只分布在中纬度省区 2.关于我国西部地区能源生产系统产出效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产出效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B.改革开放后产出效益增长最快 C.能源生产系统的产出效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进入21世纪西部能源开发存在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 1.A 2.D [第1题,西北地区接近冬季风源地且昼夜温差大,风能资源丰富。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部地区能源生产系统产出效益总体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呈波动上升的趋势,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增长最快,进入21世纪产出效益呈下滑趋势。] (2019·广东省中山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是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大型管道工程。读图,回答3~4题。 3.干线沿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的( ) A.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 B.阴山、秦岭、南岭地形区 C.寒带、温带、热带气候区 D.黄河、长江、珠江流域 4.该工程建设对地理环境产生的显著影响是( ) A.加快新疆天然气资源的开采,促进其经济发展 B.诱发沿线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C.缓解珠三角地区能源短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D.促进中国和中亚地区国家之间的社会文化交流 3.D 4.C [第3题,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干线没有经过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也没有经过阴山;从经过热量带看,没有经过寒带和热带气候区(香港、南宁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从三条河流流经区域看,该干线穿越了黄河、长江、珠江流域。第4题,该工程利用的是中亚的天然气,故A项错误;地震的成因主要属于地壳变动,与该工程无关;该工程实现中亚和中国能源交换和传输,利于两地区的经济发展;该干线最终到达珠三角地区,有利于缓解该地能源紧张,优化能源结构。]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 [基础知识填充] 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产业转移的目的:企业生产追求更高的利润。 (2)三个重要因素: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和市场。 (3)其他影响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 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①发达国家:发展新的高新技术产业。 ②发展中国家:缩短产业升级时间。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①发达国家:开发期、增长期,如信息产业。 ②发展中国家:成熟期、衰退期,如纺织工业。 (3) (4)改变了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就业机会由转移国或地区转移到转移对象国或地区。 [学考真题对练] (2019·广东学业水平考试)2013年至2015年,我国某知名IT公司陆续关闭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制造工厂,只保留位于深圳的总部与研发中心,并相继在东南亚、非洲建立多个产品制造厂。下图为其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该公司把总部与研发中心保留在深圳,主要原因是( ) A.基础设施完善 B.科技人才集聚 C.原材料充足 D.政策扶持 2.该公司把产品制造工厂转移至东南亚、非洲,主要是为了( ) A.降低劳动力成本 B.减轻环境污染 C.方便资金筹措 D.增加原料来源 3.在产品生命周期的第Ⅲ阶段( ) A.市场需求大幅增长 B.市场竞争微弱 C.产品销量开始下降 D.销售额持续稳定增长 1.B 2.A 3.C [第1题,IT产业的总部需要信息网络发达,利于联系交流;研发中心是技术导向型,需要科技力量,应位于科技发达的地区,深圳较东南亚、非洲地区科济发达,因此把总部和研发中心保留在深圳。第2题,电子组装厂是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东南亚和非洲经济落后,劳动力成本低。第3题,图中产品生命周期的第Ⅲ阶段属于成熟阶段,此阶段市场比较稳定,销量达最大,之后销量开始下降;由于生产同产品的厂家增多,市场竞争力增强,产品利润开始下降。] (2018·广东学业水平考试)“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向外转移,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 4.下列产业中最有可能属于珠三角地区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是( ) A.会展经济产业 B.服装鞋帽产业 C.汽车零配件产业 D.无人机制造产业 5.衰退性产业转移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粤北地区产生的正效应是( ) A.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B.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C.促进高校发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 D.改善环境质量,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4.B 5.A [第4题,服装鞋帽生产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竞争优势逐渐减弱,属于衰退性产业转移,故选B。第5题,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属于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产业转移增加了这些地区的就业机会,有利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故选A。]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答题模板 在回答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时,首先要注意设问的关键词,是只强调影响,还是强调的有利影响或不利影响,是强调对移入区的影响还是对移出区的影响,或者只强调影响。具体答题模板如下: 积极影响 对于转出地:原主导产业向外转移,使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将环境污染向外转移,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 积极影响 对于转入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消极影响 对于转出地:就业机会向外转移,减少本地区就业机会,引起失业人口增加 对于转入地:接受产业转移的同时,往往也接受了环境污染 [最新模拟快练] (2019·广东省阳春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下图为“我国沿海某市制鞋企业转移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市鞋企到亚洲国家如越南、印度、缅甸等地设厂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 ①劳动力 ②技术 ③市场 ④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该市鞋企的转移对转入地的影响可能有( ) A.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B.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C.减少当地就业机会 D.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1.C 2.D [第1题,制鞋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该市鞋企到亚洲国家如越南、印度、缅甸等地设厂考虑的主要因素有丰富的劳动力且更廉价,而且人口多,消费市场广大,所以①③正确,因此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2题,转入地承接产业转移,加工制造业水平提升,产业升级,就业机会增加,带动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所以D正确,C错误;会改变地理环境,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所以A错误;加工制造业水平提升,不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以B错误。故选D。] (2019·广东省陆丰市碣石中学高二级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读某产业转移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该产业最有可能是( ) A.汽车制造业 B.服装设计 C.高新技术产业 D.电子装配业 4.影响阶段Ⅳ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和市场 B.矿产和政策 C.环境和技术 D.地价和工资 3.D 4.D [第3题,结合图示反映的产业转移符合从经济较发达地区逐渐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故应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汽车制造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服装设计、高新技术产业属于技术指向型产业;电子装配工业属于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据此分析选D。第4题,结合上题可知,阶段Ⅳ转移的主要产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影响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为劳动力工资、地价等主要的生产成本因素。据此分析选D。] 一、选择题 (2018·广东学业水平考试)读广东省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方向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广东省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方向示意图 1.图中箭头①表示的是( ) A.高素质劳动力 B.高新技术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 D.资金密集型产业 答案:C 2.关于“双转移”带来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降低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承载力 B.合理配置了土地、劳动力等经济要素 C.破坏了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产业基础 D.改善了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环境质量 答案:B 南水北调,就是要利用南方水资源相对丰富的优势,弥补北方水资源的不足, 逐步改善当地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使地区间经济、社会和生态得以协调发展。据此回答3~4题。 3.南水北调是解决北方用水紧张的举措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条路线中,西线的工程量最大 B.北调的原因是北方人口密集、地势低平 C.东线方案是利用京杭运河、从太湖提水北送 D.中线要穿越秦岭中段、跨过黄河到华北 4.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经过的流域有( ) A.长江、淮河、黄河、海河 B.长江、渭河、黄河、海河 C.长江、黄河、海河、辽河 D.长江、钱塘江、黄河、海河 3.A 4.A [第3题,南水北调西线穿越巴颜喀拉山,地势起伏大,工程量最大。第4题,南水北调东线,利用京杭大运河提水北调,沟通了四大水系,由南向北依次是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5~6题。 5.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 ) A.煤炭、天然气和水电 B.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C.天然气、石油和水电 D.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6.为降低运输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坑口电站”适用于( ) A.①输送线路 B.②输送线路 C.③输送线路 D.三条输送线路均可 5.A 6.A [①运输路线是西电东送的北线,将山西、内蒙古的煤电向东送,适宜建“坑口电站”。②运输路线是西气东输的一期线路,运送的是天然气。③ 运输路线是西电东送的南线,运输的是水电。]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累计采出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8题。 7.下列城市中,有可能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是( ) A.湖北武汉 B.吉林长春 C.黑龙江大庆 D.广东东莞 8.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 ) A.依托原有资源,做大做强资源加工型产业 B.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经济转型 C.停止开采矿产资源,全面进行矿区复垦 D.争取更多资金扶持,加大矿区开发力度 7.C 8.B [第7题,资源型城市可能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大庆市是在石油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故有可能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第8题,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改变资源依赖的局面,要实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 下图表示某类型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据此回答9~10题。 9.图中所示产业迁移的工业部门主要属于( ) A.劳动密集型工业 B.技术指向型工业 C.原料指向型工业 D.资金密集型工业 10.导致该产业迁移区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劳动力价格 B.技术 C.交通运输 D.原料 9.A 10.A [图中所示是世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世界上迁移的过程,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是劳动力价格,产业不断转移到劳动力资源丰富和价格低廉的地区。] (2016·罗湖学业水平检测)读“珠三角与周边地区区域合作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1~12题。 11.关于图中箭头代表的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 A.实线箭头代表资源和能源 B.实线箭头代表技术和资金 C.虚线箭头代表资源和技术 D.虚线箭头代表能源和资金 12.珠三角石化企业向粤西转移带来的可能影响有( ) A.大量公司总部向粤西地区转移 B.不利于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 C.减轻珠三角地区的环境压力 D.大量廉价劳动力向珠三角地区转移 11.B 12.C [第11题,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技术先进,但资源和能源短缺,所以实线代表技术和资金,虚线代表资源和能源。第12题,石化工业对大气环境污染较严重,珠三角石化企业向粤西转移,会改善珠三角的大气环境,减轻珠三角的环境压力。] 读下图,回答13~14题。 1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①缓解北方缺水问题 ②可能使华北地区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 ③造成南方严重缺水 ④使整个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14.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西线调水线路是从金沙江、岷江将水调到黄河 B.东线方案调水线路全部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上 C.南水北调工程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华北地区缺水的矛盾 D.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将会优化我国的资源配置,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D 15.在青岛市黄岛经济区建有许多跨国公司的出口加工区,影响这些出口加工区企业兴建的主要因素是( ) A.劳动力因素 B.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C.国际经济形势变化 D.市场因素 B [20世纪60年代,在东亚出现的出口加工业,成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改善投资环境、降低企业生产的内部成本、吸引产业转移的地区。] 16.伴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东部许多企业纷纷到中西部设厂发展,下列属于此现象成因的有( ) ①优惠的政策条件 ②东部地区出现资源供求紧张,地价上涨现象 ③中西部优越的自然环境 ④中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条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据此回答下题。 17.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有( ) ①三峡库区移民迁往东部沿海 ②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 ③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 ④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D [三峡库区移民是工程移民,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是开发国土的经济移民, 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与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均与生态问题相关。] 18.(2018·广东省学考模拟)下图是某类型企业迁移动因图,读图完成下题。 该企业类型可能是( ) A.建筑材料工业 B.电器装配工业 C.啤酒工业 D.有色冶金工业 B [读该类型企业迁移动因图可以看出,影响程度最大的因素是低劳动力成本,所以该类企业属于劳动力指向型的企业,选项中属于劳动力指向型的企业只有电器装配工业,故答案选B,建筑材料工业属于原料指向型,啤酒工业属于市场指向型,有色冶金工业属于动力指向型。] 读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线路所调配的资源是( ) A.铁矿 B.石油 C.天然气 D.淡水 20.图示水能丰富地区均分布在( ) A.东部季风区 B.南方地区 C.阶梯分界线附近 D.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附近 19.D 20.C [第19题,读图可知,图中资源分三条线路由长江流域输往黄河流域和华北地区,应是南水北调的线路,输送的是淡水资源,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20题,水能资源受地形和水量共同影响,主要分布在水量丰富且落差大的河段。图示地区主要分布在第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过渡地带和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C正确。图示水能丰富的地区包括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原区,ABD错误。故选C。] 二、综合题 2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2016年12月29日上午,引江济淮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工期72个月。引江济淮工程供水范围涵盖安徽省12市和河南省2市,共55个区县,总面积7.06万平方公里,惠及人口4 132万人。工程利用现有和新辟河道双线引江,切岭穿越江淮分水岭,疏浚皖北河流实施江水北送,2040年工程年引江水量49亿立方米,年入淮河水量26亿立方米;依托调水线路建设长江至淮河Ⅲ级航道328.4公里,其中江淮沟通段按Ⅱ级航道标准建设,每年内河水运量将超过1亿吨。引江济淮工程估算总投资912.71亿元。 (1)简述引江济淮工程对淮北平原小麦生产的意义。 (2)分析该工程对沿途河湖及城市生态的有利影响。 (3)简述该工程对途经区域交通运输的影响。 解析:第(1)题,引江济淮工程可以解决淮北平原春旱灾情,使小麦丰收。第(2)题,该工程可以给沿途河湖补充水量、稀释污染、净化水体,有利于水生生物生长;同时可解决沿途城市的水资源不足问题,改善城市水质等。第(3)题,该工程沟通了长江、淮河,形成南北向水上大通道,减轻铁路运输等陆路交通的压力 答案:(1)冬小麦春季需水量大,但淮北平原此时水资源短缺,引江济淮工程实施后能有效补充灌溉用水,确保小麦丰收。 (2)对河湖:补充水量、稀释污染、净化水体,有利于水生生物生长。对城市:补充水源、改善水质、保障供水;减少地下水开采量,防止地面下沉;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3)沟通长江、淮河,形成南北向水上大通道,降低运输成本,减轻铁路运输等陆路交通的压力。 22.近年来,江苏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化转移趋势明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分类及生产协作程度表。 类别 主要工业部门 生产协作程度 Ⅰ类 制造业、木竹藤革制品业、塑料制品业等 弱 Ⅱ类 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等 中 Ⅲ类 电器机械及器材、仪器仪表、办公用机械、专用设备制造业 强 材料二 下图为江苏省Ⅰ、Ⅱ、Ⅲ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路径图。 (1)Ⅰ、Ⅱ、Ⅲ类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产业集聚度最高的是________类,产业集聚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中信息,徐州和南通在Ⅰ、Ⅱ、Ⅲ类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中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Ⅰ、Ⅱ、Ⅲ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主要转出区为________(填“苏北”“苏中”或“苏南”),产业转移对该区域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产业转移对地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请你谈谈产业转移带来的人口迁移对迁入区的影响。 答案:(1)Ⅲ 加强交流与协作;共用基础设施 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获得规模效益 (2)徐州是Ⅰ、Ⅲ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承接区 南通是Ⅰ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出区,是Ⅱ、Ⅲ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承接区 (3)苏南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开拓产品市场;减轻环境污染 (4)积极影响:带来了大量丰富劳动力;便于加强与转出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消极影响:可能加剧环境污染与城市病。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