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地理人教第二轮复习课件:认识国家之狂野非洲埃塞俄比亚(20张ppt)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考地理人教第二轮复习课件:认识国家之狂野非洲埃塞俄比亚(20张ppt)

非洲 之一个真实的埃塞俄比亚 狂野 人类的祖先 Lucy 。 Lucy 是 320 万年前的原始人骨骼化石,于 74 年在埃塞发现,据说地球上所有人都有她的基因。 非洲联盟( OAU )总部设置在其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咖啡是由埃塞卡法地区的牧羊人最先发现的,咖啡的名字也由卡法演变而来,所以埃塞还是咖啡的故乡。 40°E 0°N 20°N 南苏丹 红海 西部高原 东南部为广阔的低高原 奥莫河谷地 槽形谷地 阿法尔低地 达尚峰 达纳基勒盆地 思考 :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中国水塔”之称,埃塞俄比亚高原素有“非洲屋脊”、 “ 东非水塔”之称。他们两者在地形的成因及特点上有什么区别? a b c b a a a b c a c 我工作区是属于埃塞奥罗米亚州,在埃塞东南部,距离索马里不远,也就 300 多公里,海拔在 1500 、 1600 左右 . 常年气温在 15~32℃ ,那里一般每年的 4 月份左右是大雨季,会下一个多月; 10 月份是小雨季,会下 20 多天,不过这小雨季不一定,我去年 10 月就下了 7 天雨。其他时候几乎滴雨不下,也就是 7 、 8 月份的上午有可能会下毛毛雨,能湿个地皮而已。 亚的斯亚贝巴 位于海拔 2400 公尺的高原之上,当地提格雷语为“鲜花”之意,其正北面是海拔 3000 米的恩陀陀群山,城市坐落在群山环抱的山麓阶地上。是非洲最高的城市。于 1880 年代建立,人口约有 350 万人,是开罗与约翰内斯堡间的东非第一大城。 中国 中央电视台 2012 年 7 月 18 日至 7 月 28 日大型直播特别节目 《 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 》 此次大迁徙的第一个直播点设在了坦桑尼亚与肯尼亚两国交界的沙河沿线,这也是野生动物进入肯尼亚的第一站。 思考 :为什么中国电视台直播选择了这样的时间和地点? 这个人在打井。当地人手里拿的是锤子和凿子,甚至有杯子和塑料桶。因为当地主要是沙性土壤,很难存的住水,水会慢慢渗透流走,打机井倒是可以,先不说这个费用当地人能不能承受,就是机井难度也颇大,选址不对,二三百米下去照样没水,我工作的项目部就是这样,打了三口井才出水。 旱季的时候,植物都干枯了,牲畜没什么吃的,都瘦成这样,牲畜饮水家靠当地低洼地方的积水,这水跟黄河水差不多,就为这样的水,我们还和当地人发生过矛盾。 当地人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畜牧,这个对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财富 思考: 青 尼罗河的水文特征? 思考: 尼罗河的水文特征中青尼罗河和白尼罗河分别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0° 埃革阵执政后,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农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的发展战略,向市场经济过渡,经济恢复较快 , 2005 年以来,政府实施“以农业为先导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加大农业投入,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出口创汇型产业、旅游业和航空业,吸引外资参与埃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经济保持 8% 以上高速增长 。 这两张是当地人盖房子的情景。主要是非集镇地区是这样的,类似我国的蒙古包,主要是用 粗一点的树枝搭成骨架,然后用细树枝树叶草一类的东西盖上四周就完事了,一家人都生活在里面包括刚出生的幼畜,卫生条件 .... ;集镇情况好点,不过也是用粗树枝树干载在地上做成骨架,然后屋里屋外糊上泥巴,泥巴主要取自蚂蚁山(当地蚂蚁的巢穴,有两三米高,圆锥形,有兴趣的可以问度娘),打碎,拌上碎草,糊上就完事了。屋顶也有用白铁皮制成瓦楞的。 发救济粮的情景。当地经常干旱,所以联合国经常救助他们。一个人 25K/ 月,所以对他们来说,联合国的救济粮是很大一笔财富。当地人在集镇上的每天三顿饭,非集镇的一天两顿,他们的主要食物我后面会讲到。当地的食用油,我们当时也是吃的这个,美国进口。 1 、畜牧存栏量位居非洲第一,在农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2 、谷物、豆类和油料是主要农作物,园艺产业发展迅速。   3 、农业区域划分明显,各地区均有特色产业。 4 、竹子、甘蔗、棉花等产业优势明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 、受自然条件的约束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急需完善。 2 、农业生产方式传统,农业单产及生产力水平提升空间大。   3 、自给自足型农业所占比重较大,农产品需求缺口需弥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