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3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地理试题
www.ks5u.com 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地理第一次阶段考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 图中的M天体可能是 A. 月球或水星 B. 水星或金星 C. 金星或木星 D. 火星或土星 2. 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可能是 ①质量较小 ②没有坚硬的地表 ③距日较近 ④体积很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1. B 2. C 【解析】 此题考查地球在太阳系的位置和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1题详解】 据图得知,M天体公转轨道在地球公转轨道以内。水星在太阳系第一个轨道上,金星在太阳系第二轨道上,地球在太阳系第三轨道上,火星在太阳系第四轨道上,木星在太阳系第五轨道上,月球围绕地球转。所以只有水星和金星的公转轨道在地球公转轨道以内。故选B。 【2题详解】 不管是水星还是金星,质量和体积都比地球小,以至于没有足够引力形成大气层,①④对;他们都有岩石组成,坚硬的地表,②错;他们距日距离都比地球距日距离近,温度过高,不能形成液态水,③对;故选C。 读“某个时刻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3. 关于图中四个天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四个天体的级别相同 B. 小行星带位于M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C. 此刻地球上可能会出现日食现象 D. 地球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 4. 有人想了解M星球上是否有生物存在,你认为他必须要了解下列信息中的哪些信息( ) ①M星球上是否有火山活动 ②M星球上是否有水 ③M星球上是否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④M星球上温度是否适宜 ⑤M星球是否围绕太阳公转 A. ②③④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③ D. ②③④⑤ 【答案】3. B 4. A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太阳与八大行星的位置关系可知,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语木星之间。 【4题详解】 拥有生命的条件从适宜的温带、适宜的大气、液态水等条件分析。 下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此刻,曲线MP上各点太阳高度为0°,MP与ES相交于P点,M点地方时为6:00。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5. 图中E点地方时为 A. 4点 B. 2点 C. 0点 D. 9点 6. 弧MP为 A. 晨线 B. 昏线 C. 经线 D. 纬线 7. 据图判断,此时的节气为 A. 夏至 B. 春分 C. 冬至 D. 秋分 【答案】5. C 6. A 7. C 【解析】 此题考查晨昏线的应用和地方时的计算。 【5题详解】 据图分析,此图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E点在M点西边90°,根据“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个小时”和“东加西减”原则,E点地方时比M点晚6个小时,为0时。故选C。 【6题详解】 曲线MP上各点太阳高度为0°,说明MP为晨昏线。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6时,说明MP为晨线,故选A。 【7题详解】 MP为晨线,MP东南边均为昼半球,此时南极点出现极昼现象。又MP与南极圈交于P点,说明此时为北半球冬至日。故选C。 美国国家科学院称2017年地球遭遇强太阳风暴袭击,地球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将难逃其灾难性的影响。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8. 关于图中太阳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色球层 B. ②—光球层 C. ③—日冕层 D. ①—日冕层 9. 那时,除美国外,下列国家中最有可能欣赏到极光的一组是( ) A. 英国、墨西哥 B. 挪威、芬兰 C. 意大利、西班牙 D. 印度、巴基斯坦 10. 届时用一般收音机收听短波广播时,声音常常忽大忽小,甚至中断,主要是因为 A. 太阳大气层发射的电磁波扰乱了地球上空的电离层 B. 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乱了地球磁场 C. 短波在大气中传播时,被空气分子吸收 D. 短波到达电离层后,被全部反射回地面 【答案】8. C 9. B 10. A 【解析】 此题考查太阳活动。 【8题详解】 太阳大气层由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所以①为光球层,②为色球层,③为日冕层。故选C。 【9题详解】 极光出现在地球两极的高纬度地区,只有挪威、芬兰一组纬度均高,能看到极光。墨西哥、意大利、西班牙、印度、巴基斯坦均位于中低纬度地区。故选B。 【10题详解】 太阳大气层发射的电磁波扰乱了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短波通讯,使收音机声音常常忽大忽小,甚至中断,A对;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乱了地球磁场,会产生“磁暴”现象,B错;其余选项都不是影响短波通讯的原因。故选A。 下图为太阳辐射量随纬度分布示意图。可能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大气和云的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1. 云量最多的地区是( ) A. 赤道地区 B. 北纬20°地区 C. 北纬40°地区 D. 北纬60°地区 12. 影响可能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大气云量 B. 大气厚度 C. 太阳高度 D. 日地距离的远近 13. 如果只考虑纬度因素,我国下列各地生物量(某一时刻单位面积内实存生活的有机物质总量)最大的是( ) A. 三江平原 B. 江汉平原 C. 华北平原 D. 珠江三角洲 【答案】11. A 12. C 13. D 【解析】 此题考查太阳辐射。 【11题详解】 图中表示了两种太阳辐射量,分别是可能总辐射量和有效总辐射量,根据材料文字所给信息,可以得出:云削弱的太阳辐射量=可能总辐射量-有效总辐射量,云削弱的太阳辐射量与云层的厚度有关,云层越厚,云削弱的太阳辐射量越大,反之,云层越薄,云削弱的太阳辐射量越小。由图中两条曲线可知,可能总辐射量与有效总辐射量之间的差值由赤道向北递减,所以云削弱的太阳辐射量也由赤道向北递减,因此,赤道云层最厚,越往北,云层越薄。故选A。 【12题详解】 据材料得知,可能总辐射量是考虑了受大气削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说明可能总辐射量与云量无关,A错;图中反映纬度越高,可能总辐射量分布越低。而大气厚度随纬度增高而降低,大气厚度越低,太阳辐射被削弱的越少,可能总辐射量越大,这与图中数据矛盾,说明大气厚度不是可能总辐射量主要的影响因素,B错;随着纬度增高太阳高度角变小,太阳辐射进入大气层的路径变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增多,可能总辐射量降低,C对;日地距离的远近对太阳辐射的影响较小,D错;故选C。 【13题详解】 据图得知,有效总辐射量从20°N向两侧递减。题中要求只考虑纬度因素,珠江三角洲最接近20°N,有效总辐射量最高,光热充足,生物量最大。故选D。 地球运动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自转,一种是公转。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14. 有关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南极洲的长城考察站、开普敦、北京三个地点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 B. 海口、广州、北京、哈尔滨四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依次增大 C. 南北纬30°处,地球自转线速度均为赤道的一半 D. 南北极点无线速度,角速度为15°/小时 15. 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反 B. 公转中公转速度无变化 C. 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 D. 公转中日地距离无变化 【答案】14. A 15. C 【解析】 此题考查地球运动规律。 【14题详解】 角速度除极点外,各个纬度均相同。所以南极洲的长城考察站、开普敦、北京三个地点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A对;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海口、广州、北京、哈尔滨四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依次减小,B错;自转线速度计算公式:本地纬线自转线速度=1670×cosθ(θ为本地纬度),所以在南北纬60°处,地球自转线速度才为赤道的一半,C错;南北极点既无线速度,也无角速度,D错;故选A。 【15题详解】 地球公转的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从公转轨道上空看是自西向东。公转轨道是近似圆的椭圆,太阳在其焦点上。当地球公转到近日点时,公转速度最快,转到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最慢。故选C。 读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回答下列各题。 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34′ B. 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C.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 D. 黄赤交角度数即是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 17. 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 全球全年无四季变化 C. 全球无温度变化 D. 全球无五带划分 【答案】16. D 17. C 【解析】 试题分析: 【16题详解】 读图,黄赤交角是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C错。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26′,A错。图中角β是黄赤交角,B错。黄赤交角度数即是南北回归线的度数,D对。 【17题详解】 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太阳终年直射赤道,A可能。全球全年无四季变化,B可能。大气环流现象只有一圈环流,C不可能,选C。全球全年都是昼夜平分,D可能。 考点:黄赤交角,黄赤交角对地球的影响。 下图为19世纪中叶以来太阳黑子数变化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8. 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一般是指 ( ) A. 地球公转从近日点到远日点所需的时间 B. 太阳连续两次直射同一地点所间隔的时间 C. 相邻两次太阳活动极大年的平均间隔时间 D. 太阳黑子数由最多到最少的平均间隔时间 19. 太阳黑子活动增多的年份 ( ) A. 耀斑频繁爆发 B. 两极同时出现极光 C. 全球降水增多 D. 地球磁场增强 【答案】18. C 19. A 【解析】 18题详解】 相邻两次太阳活动极大年的平均间隔时间约为11年,为太阳活动周期,C正确;地球公转从近日点到远日点所需的时间只需约半年,A错误;太阳连续两次直射同一地点所间隔的时间小于或等于半年,B错误;太阳黑子数由最多到最少的平均间隔时间是太阳活动一个周期内的现象,D错误。故选C。 【19题详解】 太阳黑子活动增多的年份,耀斑频繁爆发,黑子和耀斑发生具有同步性,A正确。故选A。 读“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图(下图),A点位于30°N,B点位于30°S,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0. 对图中A、B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B两点线速度相等 B. A、B两点季节相同 C. A、B两点角速度不相等 D. A、B两点地方时相同 21. 若∠AOC=45°,C点为7月7日7时,且C点在本初子午线上,则 A. A点为7月6日4时 B. A点为7月7日10时 C. B点为7月7日4时 D. B点为7月6日10时 【答案】20. A 21. B 【解析】 试题分析: 【20题详解】 地球自转角速度规律:除南北两极外,自转角速度处处相等;自转线速度规律: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图示AB两地南北半球不同,故季节不同,而纬度数相同,故自转线速度相等;而由于所在经度不同,故地方时不同。 【21题详解】 C点位于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地方时为7月7日7时,而A点位于C点以东45°,故地方时较C点早3个小时,故地方时为7日10时;B点与C点在同一经线上,故地方时相同,故选A项。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和地方时计算。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规律和地方时计算的基本方法。 下图为局部区域经纬网图示,虚线为日界线,阴影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2. 苏瓦与阿洛菲两地比较 A. 日期相同,区时阿洛菲早 B. 日期苏瓦早,区时两地相同 C. 日期苏瓦早,区时阿洛菲早 D. 日期苏瓦晚,区时阿洛菲早 23. 图示时刻,地球上分属两个日期的范围之比约为 A. 1∶11 B. 1∶5 C. 1∶7 D. 7∶17 【答案】22. C 23. D 【解析】 【分析】 考查日界线,区时,日期范围的计算。 【22题详解】 图示阿洛菲位于苏瓦的东侧,故阿洛菲的区时较苏瓦早;由东时区经过日界线进入西时区,日期要减一天,所以日期苏瓦早。选C正确。 【23题详解】 图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位于165°E,为6:00,则东十二区时间为7点;地球上新旧一天是由0:00到180º经线为界的,即新的一天占7个时区,旧的一天占17个时区。两个日期的范围之比约7:17。选D正确。 【点睛】国际日期变更线(180度经线)以西为东十二区,以东为西十二区,因此从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要减一天,而从东向西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要加一天。 当日界线西侧是星期日12点时,日界线东侧还是星期六的12点中,两者相差24 小时(一天)。因而,当飞机由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退一日,反之日期要进一日。同时为了考虑到行政管理上的便利,日界线并不严格地指东经180度的经线。而是由北极沿东经180度经线,折向白令海峡,绕过阿留申群岛西边,经萨摩亚、斐济,汤加等群岛之间,由新西兰东边再沿180度经线直到南极、在一般的世界地图上,也都将此线标出来,以便识别。也是东西十二区的分界线。日界线西侧的东12区,成了全球最东的时区,它的时刻最早;日界线东侧的西12区,则成了全球最西的时区,它的时刻最迟。 读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轨迹图,回答下列各题。 24. 图中数字分别对应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的是 ( )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②③ C. ②③④① D. ④③②① 25.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⑤位置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 这一天过后,北京的昼长变长 B. 这一天,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C. 这一天过后,北京的日出时间越来越早 D. 这一天过后,悉尼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答案】24. C 25. D 【解析】 试题分析: 【24题详解】 根据太阳直射点回归移动判断,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根据图中各点所处位置可知,C正确。 【25题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⑤位于远日点(7月初),太阳直射点南移,北京白昼变短,日出越来越晚,A、C错;地球公转速度最慢,B错;悉尼位于南半球,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南移,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增加,悉尼位于南半球,故D正确。 考点:太阳直射点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二、综合题 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时间)2018年7月22日13:50(此时段美国东部实行夏令时,即时间向前拨快一小时),Telstar 19 Vantage通讯卫星,在美国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成功,重达7吨,是目前世界上迄今成功发射的最重的商业通信卫星。 (1)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将成为中国的“卡纳维拉尔角”,相对于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有哪些? (2)通讯卫星在美国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成功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 (3)简述美国卫星发射时北半球昼夜情况。 (4)试比较华盛顿和卡纳维拉尔角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区别。 【答案】(1)低纬度区位优势,可以获得较大的初速度,节省大量的燃料消耗;海运优势,可以解决火箭这种庞然大物运输难的问题;安全优势,文昌发射场以东为浩渺无垠的南海,将大大提高火箭残骸坠落的安全性。 (2)7月23日1:50。 (3)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越往北昼越长,北极附近有极昼。 (4)角速度相同,华盛顿线速度小于卡纳维拉尔线速度。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卫星发射中心的区位因素。 【详解】(1)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我国海南省,可以利用纬度低,有较大线速度的优势,达到节省燃料的目的。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临海,有便利的海运优势,海运运量大,可以运输大型火箭等物品。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东为南海,减少火箭残骸坠落带来的危险。 (2)由于美国东部实行夏令,所以区时计算时要后退1个小时,为22日12:50。西五区与东八区相差13个小时,根据“东加西减原则”,东八区比西五区早13小时为23日1:50。 (3)7月22日为夏至日到秋分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南移。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附近有极昼,随着时间推移,昼渐短,夜渐长。 (4)角速度除极点外,各个纬度均相同,所以两地角速度相同。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华盛顿线纬度较卡纳维拉尔角纬度较高,所以华盛顿的线速度小于卡纳维拉尔角的线速度。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宇宙已经140亿岁了,外星文明生物是否真的存在?我们目前可以探测到的宇宙直径大概在900亿光年,科学家认为在2024年之前,我们相信可以找到与地球非常相似的系外行星,此类行星也被命名为地球2.0。 材料二 据俄罗斯紧急情况部预测,地球将在2018年遭受数十场磁暴,第三场磁暴在3月18日来袭。 材料三 2017年超过730颗小行星非常靠近地球,距离不到1000万公里。其中直径超过100米的小行星危险靠近地球的次数达到近100次。 (1)地球2.0自身应具备哪些生命存在的条件? (2)磁暴对人类的主要不利影响是________。 (3)小行星带位于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 (4)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的________层,与黑子活动同步的太阳活动还有________,它发生在太阳大气的________层。 【答案】(1)与恒星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存在;质量体积适中,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自转、公转周期适中,温度变化不大。 (2)导致罗盘指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3)火星;木星。 (4)光球;耀斑;色球。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太阳活动和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详解】(1)从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区分析地球2.0生命存在的条件。与恒星距离适中,产生有适宜的温度,导致液态水存在;有适中的质量体积,导致有足够的引力产生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有适中的自转、公转周期,使温度变化不大。 (2)“磁暴”现象表现为太阳耀斑爆发出高能粒子到达地球两极上空,干扰地球磁场,使罗盘指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3)据教材知识得知,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 (4)太阳大气层由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每个层面都有各自的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发生光球层,与黑子活动同步爆发的还有耀斑,发生在色球层。 28.下图为6月22日光照图,图中两斜交线为晨昏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在图中用斜线画出黑夜的范围。 (2)图中ACDE四点线速度的大小排序是________,四点的昼长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 (3)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时(不需填日期)。 (4)该图反映的是________(节气)。 【答案】(1)C=D>E>A;C=D<E<A。 (2)下图所示。 (3)8。 (4)夏至。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光照图的判读和地方时计算。 【详解】(1)此日为6月22日,为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极圈以内极昼现象。所以晨昏线以下地区均为夜半球,为黑夜。 (2)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C与D同在赤道上,自转线速度最大,A纬度最高,自转线速度最小,四点线速度关系是C=D>E>A。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长越长。四点的昼长关系是C=D<E<A。 (3)据图分析,晨线与昏线关于180°经线对称,又180°经线上除极夜区以外都是白昼,说明180°地方时为12时,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120°E在180°西边60°,根据“地方时相差1个小时”和“东加西减”原则,120°E比180°晚4个小时,地方时为8时。 (4)6月22日应为北半球夏至。 29.读“地球两分两至日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地球由A公转到B的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 (2)请在甲图中绘制出C位置的光照图,标出直射点(用字母M)、用箭头表示太阳光线(光线画在甲图左侧)、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3)甲图中出现极夜的范围是________。 (4)地球公转到A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 【答案】(1)公转速度渐慢,过远日点后逐渐变快(或快→慢→快)。 (2)下图所示。 (3)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4)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地球公转运动规律。 【详解】(1)此为地球两分两至日公转示意图。据图得知,太阳可以直射A处地球北半球,说明A处为夏至日(6月22日),B为秋分日(9月23日)。当地球位于远日点(7月初)附近时,公转速度最慢,所以夏至日到秋分日的公转速度渐慢,过远日点后逐渐变快。 (2)根据图示,C处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说明C为冬至日。太阳直射点(M点)直射南回归线上,晨昏线与极圈线相切,连接两切点为晨昏线,左边为昼半球,右边为夜半球。 (3)甲图表示冬至日的光照图,此时太阳直射点直射南回归线上,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4)太阳公转到A处时,为夏至日。太阳直射点直射北回归线上。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并向南北两侧递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