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卷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0小题,共100.0分)‎ 1. 如图为某国自18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变化的三个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按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历程,图中三个阶段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③① D. ③①②‎ 2. 如图为某国自18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变化的三个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该国可能是(  )‎ A. ①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B. ②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 C. ③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最低 D. ③阶段城市人口的比重最高 3. 如图为某国自18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变化的三个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与图中③阶段增长模式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在(  )‎ A. 欧洲 B. 非洲 C. 亚洲 D. 拉丁美洲 4. 如图为2017年深圳市新流入常住人口来源TOP10城市分布。深圳市新流入常住人口的32.38%来自TOP10城市。据此,回答4~6题。 从资料可以看出(  )‎ A. 深圳外来人口来源城市单一 B. 人口来源地都集中在特大城市 C. 吸引人群应以中老年为主 D. 该现象属于国内人口迁移 1. 如图为2017年深圳市新流入常住人口来源TOP10城市分布。深圳市新流入常住人口的32.38%来自TOP10城市。据此,回答4~6题。 深圳吸引人口流入的主要原因是(  )‎ A. 自然环境优美 B. 矿产资源丰富 C. 经济发展迅速 D. 文化底蕴深厚 2. 如图为2017年深圳市新流入常住人口来源TOP10城市分布。深圳市新流入常住人口的32.38%来自TOP10城市。据此,回答4~6题。 TOP10城市中前五位都在广东省,与此现象关系密切的因素有(  ) ①城市间距离 ②发展水平差距 ③就业机会 ④语言沟通 ⑤风俗习惯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④⑤‎ 1. 如图为某大城市零售业区位决策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N、O、P、Q四处中,仅考虑利润因素,零售业距离市中心的最远区位是(  )‎ A. N处 B. O处 C. P处 D. Q处 2. 如图为某大城市零售业区位决策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O处地租较N处高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O处位于工业区 B. O处交通通达度高 C. O处人口密度大 D. O处距离市中心远 1. 如图为“世界及四个大洲城市化发展统计图”,据此完成9~10题。 该图反映出(  )‎ A. 亚洲、非洲的城市化水平总体处于初级阶段 B. 亚洲、非洲城市化速度较快 C. 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成正相关 D. 欧洲、北美洲城市总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 如图为“世界及四个大洲城市化发展统计图”,据此完成9~10题。 城市化的发展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可能有(  ) ①生物多样性增多 ②土地质量下降 ③出现“热岛”现象 ④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3. 目前制约北京市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 A. 植被覆盖率 B. 资源状况 C. 经济水平 D. 土地面积 1. 如图1为我国华东某城市地理位置,图2为城市用地结构图,据此完成12~13题。 在该城市用地结构图中,①是(  )‎ A. 商业用地 B. 公园绿地 C. 居住用地 D. 行政用地 2. 如图1为我国华东某城市地理位置,图2为城市用地结构图,据此完成12~13题。 该城的工业用地(图中②类型)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部,其主要原因是(  )‎ A. 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以减轻大气污染 B. 远离河流以防止水污染 C. 远离居住区以减弱噪音污染 D. 远离农田以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 3. 荷兰牧业以家庭农场为主,鼓励草场放牧,集约化程度控制在较低水平,乳制品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二。读“荷兰菲仕兰皮纳公司业务流程图”,回答14~15题。 荷兰牧场的牧草质量、单位面积产量均高于我国内蒙古草原,主要得益于(  )‎ A. 地形平坦 B. 温和湿润 C. 交通便利 D. 灌溉水源充足 4. 荷兰牧业以家庭农场为主,鼓励草场放牧,集约化程度控制在较低水平,乳制品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二。读“荷兰菲仕兰皮纳公司业务流程图”,回答14~15题。 荷兰乳品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是(  )‎ A. 建立互惠共赢的产业链 B. 建立乳品冷藏运输通道 C. 扩大天然草场放牧规模 D. 倡导奶牛圈养提高产量 1. 如图是某城市功能区附近地铁站一天中部分时段进出站人数统计图。据此16~17题。 该功能区是(  )‎ A. 中心商务区 B. 住宅区 C. 工业区 D. 文化区 2. 如图是某城市功能区附近地铁站一天中部分时段进出站人数统计图。据此16~17题。 该功能区的特点是(  )‎ A. 经济活动最为繁忙 B. 一般分布在城市的外围 C. 人口数量昼夜差别最大 D. 占地面积最为广泛 3. 记录片《大国重器》中介绍了国产新型智能大棚,全面实现水肥一体化,未来将没有农民。水肥一体化是指将肥料溶解在灌溉水中,根据作物生长需要定时、定量由管道输送给田间每一株作物。据此,回答18~19题。 水肥一体化技术改善的作物生长条件有(  ) ①地形②气候③水分④土壤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 4. 记录片《大国重器》中介绍了国产新型智能大棚,全面实现水肥一体化,未来将没有农民。水肥一体化是指将肥料溶解在灌溉水中,根据作物生长需要定时、定量由管道输送给田间每一株作物。据此,回答18~19题。 该技术适宜的是(  )‎ A. 降水变率大的地区 B. 干旱缺水的地区 C. 劳动力短缺的地区 D. 以上各类地区均可 1. 如图为欧洲西部某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题。 该农业地域类型是(  )‎ A. 大牧场放牧业 B. 乳畜业 C. 商品谷物农业 D. 水稻种植业 2. 如图为欧洲西部某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题。 形成该农业地域类型的有利条件是(  ) ①气候温和湿润 ②耕地面积广阔 ③劳动力丰富廉价 ④消费市场广阔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 辽宁省地形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称,山地丘陵分列东西两侧,向中部平原倾斜。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区域农业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目前,科研人员利用水稻杂交技术,使双季稻种植在辽宁的试验田取得成功,在有限的无霜期内可以完成两季水稻的种植。据此回答22~23题。 根据辽宁省的地形特点对辽宁农业生产进行合理布局,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东南部、西北部低山丘陵适宜发展林业和果业 B. 中部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 C. 沿海滩涂适宜发展水产业 D. 辽河流域适宜发展灌溉农业 4. 辽宁省地形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称,山地丘陵分列东西两侧,向中部平原倾斜。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区域农业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目前,科研人员利用水稻杂交技术,使双季稻种植在辽宁的试验田取得成功,在有限的无霜期内可以完成两季水稻的种植。据此回答22~23‎ 题。 辽宁省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无霜期140-200天。实现双季稻的种植,主要原因是(  )‎ A. 农业科技专家进行水稻杂交 B. 南部平原纬度热量充足 C. 辽宁生态环境改善 D. 全球变暖使气温升高 1. 牛油果又名鳄梨,其营养价值非常高,味道也很独特,果肉柔软,似乳酪,有核桃的香味,是不可多得的水果之一。如图为牛油果主要种植地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24~25题。 据图推测牛油果的生长习性是(  )‎ A. 喜温暖湿润 B. 喜通风透气 C. 不耐贫瘠 D. 耐酸抗寒 2. 牛油果又名鳄梨,其营养价值非常高,味道也很独特,果肉柔软,似乳酪,有核桃的香味,是不可多得的水果之一。如图为牛油果主要种植地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24~25题。 近年来,我国牛油果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主要得益于(  )‎ A. 交通便捷程度的提高 B.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C. 居民食物构成的变化 D. 市场需求量的扩大 1. 读如图气候资料,回答26~28题。 该图所示的气候类型为(  )‎ A.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2. 读如图气候资料,回答26~28题。 夏季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气候条件不包括(  )‎ A. 降水丰富 B. 光照充足 C. 昼夜温差大 D. 热量充足 3. 读如图气候资料,回答26~28题。 适宜该气候条件下的农作物是(  )‎ A. 水稻 B. 甜菜 C. 天然橡胶 D. 柑橘 1. 如图表示某区域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29~30题。 如图中的气候资料,与上图中R城市气候最接近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 如图表示某区域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29~30题。 图中所示区域的典型农业景观为(  )‎ A. 牧场辽阔 B. 灌渠纵横 C. 陡坡梯田 D. 水田密布 3. 如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31~32题。 2005-2010年(  )‎ A. 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 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 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D. 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1. 如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31~32题。 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城间的人口迁移(  )‎ A. 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 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 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D. 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2. 新型零售业中,数量最多且分布最普及的是便利商店。便利商店与传统杂货店相同,以供应低单价、高需求频率的日常生活用品为主,但也有一些新特点。读台北火车站附近的便利商店分布(2014年)图,回答33~34题。 影响便利商店分布密度最主要的因素是(  )‎ A. 地价高低 B. 人口密度 C. 停车条件 D. 交通通达性 3. 新型零售业中,数量最多且分布最普及的是便利商店。便利商店与传统杂货店相同,以供应低单价、高需求频率的日常生活用品为主,但也有一些新特点。读台北火车站附近的便利商店分布(2014年)图,回答33~34题。 关于便利商店选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优先考虑道路交叉处 B. 同一品牌不在同一地段密集开店 C. 不在其他品牌附近开店 D. 便利商店选址要与百货商场、大型超市错开 1.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如图),据此回答35~36题。 表示玉米带的序号是(  )‎ A. ② B. ③ C. ④ D. ⑥‎ 2.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如图),据此回答35~36题。 ②农业带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 气候温暖湿润 B. 天然草场广阔 C. 土地肥沃 D. 紧邻消费市场 3. 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在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如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成37~38题。 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  )‎ A. 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 B. 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C. 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 D. 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4. 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在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如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成37~38题。 ‎ 该直辖市是(  )‎ A. 重庆市 B. 天津市 C. 上海市 D. 北京市 1. 有人把城市楼房超过90m部分的高度之和称为“城市个头”。2011年香港和重庆“城市个头”在中国排名靠前。据此完成39~40题。 香港“城市个头”比重庆高,下列原因更合理的是香港(  )‎ A. 洪涝灾害更少 B. 淡水资源更多 C. 经济水平更高 D. 土地成本更低 2. 有人把城市楼房超过90m部分的高度之和称为“城市个头”。2011年香港和重庆“城市个头”在中国排名靠前。据此完成39~40题。 今年来重庆“城市个头”不断长高,其主要积极影响是(  )‎ A. 节约建筑用地 B. 缓解交通压力 C. 降低建筑耗能 D. 扩大用地规模 3. 如图为“某城市主要功能区规划图”,该城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41~43题。 图中①②③表示的功能区分别为(  )‎ A.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B.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C.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D. 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1. 如图为“某城市主要功能区规划图”,该城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41~43题。 ④区域被规划为高级住宅区,其理由不包括(  )‎ A. 靠近高等院校,人口素质较高 B. 位于常年盛行风的上风向 C. 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高 D. 距离商业区较近,生活方便 2. 如图为“某城市主要功能区规划图”,该城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41~43题。 该城市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A. 教育压力增大 B. 环境污染严重 C. 失业率增高 D. 交通拥堵,住房条件差 3. 如表为“世界两大农业区的相关资料统计表”。读表回答44~46题。‎ 农业区 年降水量 (mm)‎ 人口密度 (人/km2)‎ 农产品商品率(%)‎ 农业产值构成(%)‎ 种植业 畜牧业 其他 甲 ‎560‎ ‎42‎ ‎95‎ ‎90‎ ‎7‎ ‎3‎ 乙 ‎520‎ ‎20‎ ‎86‎ ‎45‎ ‎50‎ ‎5‎ ‎ 乙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最可能是(  )‎ A. 季风水田农业 B. 乳畜业 C. 商品谷物农业 D. 混合农业 4. 如表为“世界两大农业区的相关资料统计表”。读表回答44~46题。‎ 农业区 年降水量 (mm)‎ 人口密度 (人/km2)‎ 农产品商品率(%)‎ 农业产值构成(%)‎ 种植业 畜牧业 其他 甲 ‎560‎ ‎42‎ ‎95‎ ‎90‎ ‎7‎ ‎3‎ 乙 ‎520‎ ‎20‎ ‎86‎ ‎45‎ ‎50‎ ‎5‎ ‎ 甲、乙两大农业区共同的区位优势有(  ) ①夏季高温多雨②地广人稀③市场需求量大④劳动力丰富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1. 如表为“世界两大农业区的相关资料统计表”。读表回答44~46题。‎ 农业区 年降水量 (mm)‎ 人口密度 (人/km2)‎ 农产品商品率(%)‎ 农业产值构成(%)‎ 种植业 畜牧业 其他 甲 ‎560‎ ‎42‎ ‎95‎ ‎90‎ ‎7‎ ‎3‎ 乙 ‎520‎ ‎20‎ ‎86‎ ‎45‎ ‎50‎ ‎5‎ ‎ 甲地农业具有的特点是(  )‎ A. 生产规模小 B. 机械化水平低 C. 商品率高 D. 科技水平低 2. 读“中国某地区农业用地类型及比重变化示意图”,回答47~48题。 该地区农业用地变化过程中(  )‎ A. 养殖用地最早消失 B. 花卉用地比重先增后减 C. 水稻用地面积增大 D. 蔬菜用地比重持续增长 3. 读“中国某地区农业用地类型及比重变化示意图”,回答47~48题。 该地区农业用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市场需求的变化 B. 灌溉技术的提高 C. 劳动力素质的提升 D. 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4. 花椒,落叶灌木或乔木,多刺,喜光,耐寒,耐旱,果实需人工采摘,可用作调料、药材。武都(位置如图)素以“千年椒乡”之称,古书有“蜀椒出武都”的记载。据回答49~50题。 ‎ 与四川盆地相比,武都生产花椒的气候条件较优的主要原因有(  ) ①纬度较高②海拔较高③位于夏季风迎风坡④年温差较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 花椒,落叶灌木或乔木,多刺,喜光,耐寒,耐旱,果实需人工采摘,可用作调料、药材。武都(位置如图)素以“千年椒乡”之称,古书有“蜀椒出武都”的记载。据回答49~50题。 某前,武都花椒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是(  )‎ A. 交通不便 B. 人力成本上升 C. 土质退化 D. 种植面积扩大 地理试卷(5月份)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 ‎【解析】解:由图可知,①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②人口自然增长率均大于1%,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③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故图中三个阶段正确排序为①②③。 故选:A。 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1、低增长阶段(原始型):“高高低”模式,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主要分在热带原始森林深处土著居民。 2、增长阶段(传统型):“高低高”模式,出生率高;死亡率迅速下降,较低;自然增长率提高。主要分布在非洲东部的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国。 3、增长减缓阶段(过渡型):“过渡”模式,出生率开始下降,较低;死亡率继续下降,低;自然增长率逐渐降低;主要分布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4、低速增长阶段(现代型):“低低低”模式,出生率进一步下降,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主要分布在德国、英国、法国、中国等国。 本题以某国自18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变化的三个阶段示意图为背景,考查了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其分布地区,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2.【答案】D ‎ ‎【解析】解:A、①阶段是原始型增长模式,没有人口老龄化问题,故不符合题意; B、②阶段是传统人口模式,现代型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故不符合题意; C、③阶段是现代型模式,属于工业社会阶段后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是最低,故不符合题意; D、③阶段是现代型人口模式,属于经济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的比重在70%以上,故正确。 故选:D。 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1、低增长阶段(原始型):“高高低”模式,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主要分在热带原始森林深处土著居民。 2、增长阶段(传统型):“高低高”模式,出生率高;死亡率迅速下降,较低;自然增长率提高。主要分布在非洲东部的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国。 3、增长减缓阶段(过渡型):“过渡”模式,出生率开始下降,较低;死亡率继续下降,低;自然增长率逐渐降低;主要分布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4、低速增长阶段(现代型):“低低低”模式,出生率进一步下降,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主要分布在德国、英国、法国、中国等国。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人口增长模式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增长率为正数时表示总人口数在增加,人口增长率为负数时表示总人口数在减少。 ‎ ‎3.【答案】A ‎ ‎【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④为现代型,为发达国家,欧洲符合,A正确;选项中其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均为传统型,BCD错误。 故选:A。 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高高低”模式;传统型“高低高”模式;过渡型“高低高”模式;现代型“低低低”模式。 本题以某国自18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变化的四个阶段示意图,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要求学生调用储备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4.【答案】D ‎ ‎【解析】解:A、读图分析可知,深圳外来人口来源城市很多,故不符合题意。 B、人口来源地既有北京、武汉等大城市,也有湛江、茂名等小城市,故不符合题意。 C、人口迁入深圳以就业为主,吸引人群应以青壮年为主,故不符合题意。 D、人口迁移发生在国内城市之间,属于国内人口迁移,故正确。 故选:D。 按迁移方向分:国内人口迁移分为由农村到农村、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城市、城市到农村。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本题以2017年深圳市新流入常住人口来源TOP10城市分布图为背景,考查了人口迁移及其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5.【答案】C ‎ ‎【解析】解:深圳吸引大量的人口,说明该市有较多的就业机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矿产资源、文化底蕴、环境优美不是主要原因, 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等;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3、政治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等。 本题以2017年深圳市新流入常住人口来源TOP10城市分布为背景,考查了人口迁移的原因,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6.【答案】D ‎ ‎【解析】解:广东省内到达深圳的距离近,交通便利,返乡较容易,并且广东省内城市与深圳的语言沟通较方便,并且主要讲粤语,风俗习惯也较相近,融入深圳较快,①④⑤正确。 故选:D。 城市化过程中由于部分地区城市发展不合理,出现了:①土地被占,耕地减少②地面下沉,水质恶化③环境污染④就业困难,秩序混乱⑤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本题难度中等,需掌握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具备一定的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即才可解决问题。 7.【答案】C ‎ ‎【解析】解:越靠近市中心,地租越高;零售业的利润是由付租前的利润和地租高低决定的,付租前利润减去地租后得到的净利润;图示五地中N、M、O三地利润较高,P地利润为零,P利润最低,距市中心最远;Q处无利润,Q处没有零售业。 故选:C ‎。 一般来说,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于商业的影响最大。商业区靠近市中心,就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因而商业企业家愿意付很高的租金;一旦远离了市中心,就只愿意付很低的租金。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地租的因素,获取图中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8.【答案】B ‎ ‎【解析】解:O 处地租较 N 处高,可能是O 处交通通达度高;工业区的一般在市郊,地租低;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多在市中心,地租水平较高;距离市中心远的地方,地租水平低。 故选:B。 一般来说,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于商业的影响最大。商业区靠近市中心,就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因而商业企业家愿意付很高的租金;一旦远离了市中心,就只愿意付很低的租金。 本题以某大城市零售业区位决策示意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9.【答案】B ‎ ‎【解析】解:据图分析,亚、非洲城市化总体水平在30%以上,处于城市化的加速阶段,A错; 亚、非洲城市化速度在0.5%以上,速度较快,B对; 读图可知,城市化水平高,速度慢,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成负相关,C错; 图中看不出欧洲、北美洲呈现逆城市化,D错。 故选:B。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包括农业人口非农业化、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用地不断向郊区扩展,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城市社会、经济、技术变革进入乡村的过程。 本题以世界及四个大洲城市化发展统计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城市化的阶段与特点。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10.【答案】C ‎ ‎【解析】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的表现:对生物圈的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减少,①错;对岩石圈的影响,土地质量的下降,②对;对水圈的影响: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③对;对气候的影响:产生城市“热岛”现象,④对; 故选:C。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有:人口激增,就业压力增大;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严重;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质量下降;过度抽取地下水,造成地面塌陷;大量排放废热,产生城市“热岛”,全球变暖等。 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学生要区分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和不利影响进行分析。 11.【答案】B ‎ ‎【解析】解: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资源总量。 故选:B。 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熟记相关知识即可。 ‎ ‎12.【答案】C ‎ ‎【解析】解:读图可知,在该城市用地结构图中,①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为居住用地。 故选:C。 城市功能区的特点:住宅区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功能区。工业区现在一般分布外围,沿交通干线分布。商业区大多成团状和条状,并且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地区。城市功能区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大城市中,还会形成文化区、行政区等。 本题难度较小,以城市用地结构图为背景,考查了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获取题干中信息即可。 13.【答案】A ‎ ‎【解析】解:读图,从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盛行东南风和西北风。甲城的工业用地(图中②)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部,其主要原因是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以减轻大气污染。 故选:A。 本题考查城市空间结构的知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指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城市内部一般可分为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行政区、文化区、旅游区和绿化区等。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工业区的布局,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4.【答案】B ‎ ‎【解析】解:由题意得,荷兰属于西欧,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牧场的牧草质量优良,B正确。 内蒙古内部区域也比较平坦,A错; 牧草质量主要跟气候、土壤质量有关跟交通和灌溉水源关系较小,所以CD错; 故选:B。 乳畜业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其生产对象是奶牛,产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制品,如奶粉、黄油和奶酪。乳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主要是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需要考生结合区域实际分析即可。 15.【答案】A ‎ ‎【解析】解:根据荷兰菲仕兰坎皮纳公司业务流程图可知,荷兰乳品业建立了互惠共赢的产业链,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销量,而我国畜牧业没有形成一定的产业链。 故选:A。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劳动力、技术等。 本题难度中等,通过示意图设置题目,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学生需根据示意图,再结合我国的农业特征进行分析。 16.【答案】B ‎ ‎【解析】解:从图中看6点到9点出该功能区进地铁站的人多,18点到21点出地铁站回该功能区的人多,可推测该功能区为住宅区。 ‎ 故选:B。 城市功能区的特点:住宅区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功能区。工业区现在一般分布外围,沿交通干线分布。商业区大多成团状和条状,并且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地区。城市功能区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大城市中,还会形成文化区、行政区等。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城市功能分区,获取图中信息即可。 17.【答案】D ‎ ‎【解析】解:由图中信息,该地铁站早6-9点刷卡进站人数较多,晚18-21时刷卡出站人数较多,与上下班的时间基本吻合,人们主要是从居住区出发去地铁站,住宅区占地面积最为广泛,D正确。经济活动最为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最大为商业区的特征,一般分布在城市的外围是工业区的特征,A、B、C错误。 故选:D。 城市功能区的特点:住宅区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功能区。工业区现在一般分布外围,沿交通干线分布。商业区大多成团状和条状,并且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地区。城市功能区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大城市中,还会形成文化区、行政区等。 本题难度较小,以某城市功能区附近地铁站一天中部分时段进出站人数统计图为背景,考查了城市功能分区,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8.【答案】C ‎ ‎【解析】解:水肥一体化技术,指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作物不同生长期需水,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③④正确。 故选:C。 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技术条件:冷藏、良种、化肥、机械。 本题以水肥一体化技术为背景,属于对生活情景类的考察,学生要注意对生活情景的观察,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 19.【答案】D ‎ ‎【解析】解:由材料分析可知,全面实现水肥一体化,能够减少农业生产过程的劳动力投入,从而实现未来将没有农民,因此该技术适宜的是劳动力短缺的地区;该技术可以根据作物生长需要定时、定量由管道输送给田间每一株作物,能够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因此适合分布在降水变率大的地区或者干旱缺水的地区。 故选:D。 本题考查农业技术的知识,农业技术能够改造不利的自然条件,提高农业的产量和品质。 本题难度中等,属于常规题,考查学生的获取材料信息和思维分析能力,学生需根据材料信息结合选项进行一一分析。 20.【答案】B ‎ ‎【解析】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该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结合课本相关知识可知,该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 故选:B。 乳畜业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其生产对象是奶牛,产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制品,如奶粉、黄油和奶酪。乳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主要是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对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的了解和掌握。试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对课本基本知识的把握,属于基础题目。 21.【答案】D ‎ ‎【解析】解:读欧洲西部某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该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为乳畜业。形成该农业地域类型的有利条件有气候温和湿润、消费市场广阔。 故选:D。 农业地域类型是由于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而形成的在一定地域内较稳定的、区域性的多种农业地域类型。 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农业地域类型的有利条件,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22.【答案】D ‎ ‎【解析】解:A、东南部、西北部低山丘陵适宜发展林业和果业,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中部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C、沿海滩涂适宜发展水产业,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D、辽宁省地形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称,河流湖泊占百分之十,不适宜发展灌溉农业,观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市场、技术、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等。 本题难度较小,以辽宁省地形为背景,考查了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解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23.【答案】A ‎ ‎【解析】解:农业科技专家进行水稻杂交,突破了抗旱、抗寒、抗病虫害等关键点,所以辽宁即便是气温低,降水少,也能实现双季稻的种植,A正确; 南部平原纬度也比较高,所以B错; 生态环境改善,全球变暖使气温升高,关系较小,所以CD错; 故选:A。 影响农业的主要自然因素有:气候方面,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地形方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土壤方面,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市场方面,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能运输方面,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政策方面,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 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需要考生结合区域实际分析即可。 ‎ ‎24.【答案】A ‎ ‎【解析】解:据图可知,牛油果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充足,故牛油果应该喜温喜湿。 故选:A。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土地价格、资金、管理、冷藏、保鲜技术、良种、化肥、机械。 本题难度较小,通过区域图设置题目,为基础题,考查学生对农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读图分析能力。 25.【答案】D ‎ ‎【解析】解:决定农民种植作物类型面积的主要因素是市场。近年来,我国牛油果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主要得益于市场需求量的扩大,D对。 交通、全球气候变暖,不是主要因素,A、B错。 牛油果是水果,不属于居民食物构成部分,C错。 故选:D。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气候:包括光照、热量、水分等要素,它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基础因素。地形: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区耕作不便,且不利于水土保持。适宜发展畜牧生、林业等。土壤: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农作物,如酸性红壤种茶树。水源:尤其对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显得更为重要。市场:市场的需求量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对商品农业,尤其是对花卉等园艺生和乳畜业的生产非常重要。政策:起鼓励或限制作用。如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建立。劳动力、科技、冷藏保鲜技术等。 本题以牛油果主要种植地区分布示意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26.【答案】D ‎ ‎【解析】解:据图可知,该地在1月份气温较高,降水较少,7月份气温较低,降水较多,故当地降水类型为冬雨型,所以当地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 故选:D。 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气候类型的判读主要根据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和典型地理事物判读。 本题难度较小,通过坐标图考查学生气候类型的知识,题目为基础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 27.【答案】A ‎ ‎【解析】解:读气温和降水资料图可以看出该地7月气温低,冬季季多雨,1月气温高,夏季而且少雨,应该是南半球地中海气候。该地区夏季高温少雨,该地区夏季农业生产的优势气候条件不包括降水丰富,A正确。 故选:A ‎。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气候:包括光照、热量、水分等要素,它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基础因素。地形: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区耕作不便,且不利于水土保持。适宜发展畜牧生、林业等。土壤: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农作物,如酸性红壤种茶树。水源:尤其对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显得更为重要。市场:市场的需求量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对商品农业,尤其是对花卉等园艺生和乳畜业的生产非常重要。政策:起鼓励或限制作用。如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建立。劳动力、科技、冷藏保鲜技术等。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 28.【答案】D ‎ ‎【解析】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该地最低月平均气温在0度以上,雨热不同期,可知该气候为地中海气候,适宜发展地中海式农业,柑橘适宜在地中间气候区种植,D正确。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气候区,甜菜需要的热量小,分布的地区纬度位置高,天然橡胶需要的热量多,属于热带作物。 故选:D。 地中海式农业是指分布于南欧、西亚、北非地中海沿岸及其它地中海气候区,是以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的混合型农业。优势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等。 本题以气候资料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成因。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29.【答案】C ‎ ‎【解析】解:据图中纬度可知,R位于温带地区,故气温冬冷夏热,据图中降水量线可知,R全年降水少,故R的气候特征为冬冷下热,全年干旱少雨,与C项的气候特征一致。 故选:C。 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气候类型的判读主要根据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和典型地理事物判读。 本题难度适中,通过区域图设置题目,考查学生气候特征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 30.【答案】A ‎ ‎【解析】解:图中所示区域为蒙古国,由于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草原广阔,典型农业景观为牧场辽阔。 故选:A。 读图分析,根据图示中的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主要位于蒙古国及其与我国内蒙古交界地带;图中降水量分布显示该地降水稀少,主要是因为该地区深居内陆,受大陆气团控制,气候干燥。 解题关键是对蒙古国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特征的了解,熟记基础知识,根据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提供的各种数据和图文材料分析提取有用信息。 31.【答案】C ‎ ‎【解析】解: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少于四川,故不符合题意;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少于广东,故不符合题意; C、浙江与江苏迁出人口比重相当,而迁入人口比重浙江明显高于江苏,所以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正确; D、经济发达的直辖市天津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应低于安徽,错误。  故选:C ‎。 人口增长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就是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人口机械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由于人口迁入和迁出而引起的人口数量变化,与人口迁移有关。 该题考查了我国的人口迁移,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所给的图表,试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对课本基本知识的把握,属于基础题目。 32.【答案】B ‎ ‎【解析】解:我国2005-2010年人口迁移以乡村向城市迁移为主,故迁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提高,迁出地区乡村人口迁出,人口总量减少,城市化水平有所提高。从图中可知:皖、赣、黔主要是人口迁出地,沪、京、津主要是迁入地。题干中信息显示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延缓迁入地区的老龄化进程,加剧迁出地区的老龄化水平,B正确。 故选:B。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等;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3、政治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等。 本题以“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为背景考查了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该题的易错点在于统计图的判读,易把横纵坐标的相对量看作绝对量。 33.【答案】B ‎ ‎【解析】解: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信息可知,便利商店规模小,服务范围较小,其分布主要受其消费市场,即人口密度的影响,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故选:B。 城市商业网点的选址原则:市场最优原则和交通最优原则。 本题以台北火车站便利店分布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城市商业网点的选址原则。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34.【答案】A ‎ ‎【解析】解:A、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道路交叉处,客流量大,交通方便,是便利商店选址需优先考虑的,从图上可以看出选址道路交叉处的便利商店是最多的,故正确; BC、便利店主要是便民服务,一般不涉及品牌,故不符合题意; D、便利店售卖商品和大商场有互补性,不一定错开,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便利商店缘起于美国,通常指规模较小,但货物种类多元、贩售民生相关物资或食物的商店,其中也包含加油站附设商店,通常位于交通较为便捷之处。 本题以台北火车站便利店分布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城市商业网点的选址原则,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35.【答案】C ‎ ‎【解析】解:根据美国地理环境的差异和主要农业带的分布,可知玉米带分布在④地,该区域地势平坦,夏季高温,有灌溉水源。 故选:C。 根据上图可知,②畜牧和灌溉农业区;③是小麦带;⑥是混合农业带。 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考查美国的农业带,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需要考生结合区域实际分析即可。 36.【答案】B ‎ ‎【解析】解:读图,②为畜牧和灌溉农业区,西部地区有天然草场,资源丰富,为该农业带发展的有利条件,故B对; ②为高原山地气候,气候寒冷,故A错; ②为高原山地气候,植被稀少,土壤贫瘠,故C错; ②距离美国经济发达的东北部较远,距离消费市场远,故D错。 故选:B。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条件,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市场、技术、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等。 本题难度较小,以“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为背景,主要考查了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解题的关键是从题干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37.【答案】C ‎ ‎【解析】解:A、该直辖市的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说明是一个人口流出地,外来务工人口应该少于外出务工人口。故A项错误。 B、该地流出人口多于流入人口,流出的人口多为年轻的劳动力,老年人所占比例应逐渐增加,故B错; C、近年来,该直辖市的常住人口增长速度高于户籍人口,说明该地劳动力需求逐渐增加。故C项正确。 D、本题表示的是人口的迁入与迁出,与人口的自然增长无关,故D错; 故选:C。 据图可知,该直辖市的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常住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户籍人口,由此分析。 本题难度小,以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为背景,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 38.【答案】A ‎ ‎【解析】解:户籍人口大于常住人口,说明该地人口流出数量大于人口流入数量,这说明该地经济不发达,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据图可知,该地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而且常住人口在不断增加,由此分析。 本题难度小,以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为背景,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人口分布的相关知识。 39.【答案】C ‎ ‎【解析】解:A、香港“城市个头”比重庆高,城市内涝发生的频率相对高,不是洪涝灾害更少,不符合题意。 B、香港为群岛,汇水面积有限,淡水资源缺乏,不符合题意。 C、香港的经济发展水平比重庆高,故正确。 D、香港比重庆的土地成本更高,不符合题意。 故选:C。 香港“城市个头”比重庆高,说明香港城市楼房高度超过重庆,楼房高度高反映地价贵,可知香港经济水平更高;楼房高,城市内涝可能更多;香港是岛屿,淡水资源缺乏,香港淡水主要来源内地。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属于基础题,明确聚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即可。 ‎ ‎40.【答案】A ‎ ‎【解析】解:今年来重庆“城市个头”不断长高,也就是城市向高层化发展,可以节约建筑用地。 故选:A。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包括农业人口非农业化、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用地不断向郊区扩展,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城市社会、经济、技术变革进入乡村的过程。 该题考察了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学生需要认真阅读所给的资料,从中提取解题信息,可用排除法作答。 41.【答案】B ‎ ‎【解析】解:①为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为住宅区; ②位于城市的中心,交通便利,为商业区;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 ③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交通便利,为工业区; ④位于河流的上游,盛行风向的上风向,为文化区。 故选:B。 城市功能区的特点:住宅区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功能区。工业区现在一般分布外围,沿交通干线分布。商业区大多成团状和条状,并且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地区。城市功能区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大城市中,还会形成文化区、行政区等。 本题以某城市主要功能区规划图为背景,主要考查了城市功能分区,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42.【答案】D ‎ ‎【解析】解:根据等高线可知,④区域靠近山坡,有河流经过,依山傍水,环境质量好;④区域有公路线经过,交通便利;④区域靠近高等院校,人口素质较高;④区域位于城市主导风的上风向,大气质量比较好。④区域离商业区较远。D符合题意。 故选:D。 城市功能区的分布:中高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低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商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 本题难度中等,需掌握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一般特征,再结合图表信息进行分析,即可解决。 43.【答案】B ‎ ‎【解析】解:该城市中工业区面积较广,且距离住宅区较近,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就是破坏环境,使得环境污染严重,B对;教育,失业率,交通都不是环境问题,ACD错。 故选:B。 结合材料中内容可知,①在城市中分布面积最广,是城市住宅区,②位于城市中心,是商业区,③位于城市外围,且靠近交通线,为工业区。 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的内容是城市化的影响,需要结合城市功能区的分布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44.【答案】D ‎ ‎【解析】解:根据表格分析,乙地种植业占45%,畜牧业占50%,可知,该农业地域类型是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的,商品率高,应为混合农业。 ‎ 故选:D。 所谓农业地域类型是指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较稳定的、成型的、区域性农业生产类型,它是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 本题以世界两大农业区的相关资料统计表为背景,主要考查了农业地域类型的判读,要求学生较强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能从材料中较快的获得有用的地理信息。 45.【答案】B ‎ ‎【解析】解:由题中图表资料可知,甲地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商品率高达95%,可推测是商品谷物农业;乙地种植业占45%,畜牧业占50%,可知,该农业地域类型是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的,商品率高,应为混合农业。因此,两地共同的区位优势是:人口密度较小,地广人稀,市场需求量大,②③正确。 故选:B。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 该题目难度较小,解答此题,关键在于读图,要求学生较强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能从材料中较快的获得有用的地理信息。 46.【答案】C ‎ ‎【解析】解:由题中图表资料可知,甲地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商品率高达95%,可推测是商品谷物农业,故甲地农业具有的特点是商品率高。 故选:C。 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种植的作物主要是小麦和玉米。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和我国的东北、西北地区。 本题以世界两大农业区的相关资料统计表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成因。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47.【答案】D ‎ ‎【解析】解:由题中图可以直接看出,该地区农业用地变化过程中蔬菜用地比重持续增长,所以D正确。 最先消失的是甘薯和甘蔗种植用地,所以A错误; 花卉种植用地先期没有发生变化,后期比重增加,所以B错误; 水稻种植面积先扩大后消失,所以C错误; 故选:D。 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①自然条件:气候、水源、土壤、地形;②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资金、管理;③技术条件:冷藏、良种、化肥、机械。 本题以中国某地区不同阶段农业用地类型及比重变化示意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48.【答案】A ‎ ‎【解析】解: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决定性因素是市场需求的变化,故导致该地农业用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的变化。 故选:A。 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技术条件:冷藏、良种、化肥、机械。 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题干的基本信息,结合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即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49.【答案】A ‎ ‎【解析】解:根据题目中的叙述:花椒的生活特征为:喜光,耐寒,耐旱。四川盆地为盆地地形,云量多,太阳辐射弱。而武都根据图示: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所以气温较低,光照较强,所以A正确。 故选:A。 根据材料,花椒喜光,耐寒,耐旱,结合四川盆地和武都的气候特征分析即可。 难度中等,要求学生较强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能从材料中较快的获得有用的地理信息,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审题能力。 50.【答案】B ‎ ‎【解析】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条件会不断完善,劳动力的工资成本会上升;武都花椒这种作物受土质的影响较小,种植面积扩大与生产成本提高关系不大。 故选:B。 根据题干信息提示,花椒的果实需人工采摘,所以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力的成本上升,花椒的生产成本上升。 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题干的基本信息,结合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即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