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3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专题2大气运动规律专题精练
专题精练 /通夯基增分之道/ (2019·赣州测试)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图中箭头的粗细表示辐射量的多少。据此,完成1~2题。 1.与同纬度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下列代表青藏高原地区辐射量的箭头较粗的是( ) A.① B.③ C.④ D.⑤ 解析 青藏高原地区晴天多,反射的太阳辐射少,即①箭头较细。青藏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较少,射向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较多,即③箭头较细,④箭头较粗。青藏高原地区空气稀薄且气温低,大气辐射较弱,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部分,故大气逆辐射较弱,即⑤箭头较细。 答案 C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亚马孙平原的太阳能资源比撒哈拉沙漠丰富,原因是亚马孙平原的①箭头比撒哈拉沙漠的粗 B.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因为晴朗的夜晚,⑤箭头较细 C.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因为天气晴朗时,①箭头较细 D.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解析 亚马孙平原的太阳能资源比撒哈拉沙漠的少,因 为亚马孙平原云层多,反射的太阳辐射多,A项错误;晴朗的夜晚云层少,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下降的幅度大,气温降到0℃以下时易形成霜冻,B项正确;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最容易被散射,故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C项不正确;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地面辐射,D项错误。 答案 B (2018·山西省名校联考三)负积温是冬季日平均气温小于0℃ 的累加,是重要的农业气候生态指标之一。一个地区积温的高低,制约着当地农作物和果树的安全越冬,影响农业病虫害的发生蔓延和农药施用量。下图示意1961-2008年我国北方局部地区负积温空间分布。据此完成3~4题。 3.影响图示地区负积温值东西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距海远近 D.大气环流 解析 读图分析可知,同纬度西部负积温等值线南凸,说明其数值大于东部,其西部较东部冷,主要是由于东部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地势低,西部黄土高原,地势高,起伏较大,故B项正确。 答案 B 4.甲地负积温等值线明显弯曲可能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是( ) A.缩短农作物生长周期 B.减少农药使用量 C.利于果树的安全越冬 D.改变耕作制度 解析 甲处负积温等值线向南凸出,说明该处负积温值较同纬度偏低,积温低,会导致农作物生长周期延长,A项错误;因气温低,病虫害少,农药使用量下降,B项正确;积温低,农作物和果树容易遭受冻害,不利于安全越冬,C项错误;不会改变耕作制度,D项错误。 答案 B (2019·山东K12联盟迎春考试) 日光温室大棚一般有砖墙、土墙和拱棚三种不同类型。砖墙、土墙日光温室采用钢架或竹木结构,顶部蒙上塑料薄膜;拱棚日光温室全由塑料薄膜蒙在钢性支架上构成,没有任何不透光的墙和坡。我国某地农业科研工作者于某年11月1日至12月1日开展观测试验,绘出砖墙、土墙、拱棚日光温室内和室外晴天时平均气温日变化曲线图(下图)。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四条曲线中,表示拱棚日光温室内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拱棚日光温室全由塑料薄膜蒙在钢性支架上构成,没有任何不透光的墙和坡。所以白天时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温室效应最强,最高气温最大。图中四条曲线中,表示拱棚日光温室内的是①,A项正确。②③最高值较低,是因有墙遮挡阳光,B、C两项错误。④夜晚温度最低,是室外温度曲线,D项错误。 答案 A 6.该地在11月1日到12月1日晴天时( ) A.室外昼夜温差最大 B.砖墙、土墙温室内气温变化趋势差异显著 C.拱棚温室内气温始终高于室外 D.白天拱棚温室升温最快 解析 该地在11月1日到12月1日晴天时白天拱棚温室升温最快,D项正确;根据图中曲线,拱棚的昼夜温差最大,A项错误;砖墙、土墙温室内气温变化趋势差异小,B项错误;拱棚温室内气温多数时间高于室外,C项错误。 答案 D (2018·石家庄检测)城市热岛强度是指城市中心区平均气温与周围郊区(乡村)平均气温的差值。下图为北京市城市热岛强度四季日变化的平均状况图。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表示北京市冬季热岛强度的曲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夏季城市与郊区普遍高温,城市热岛强度的日变化不大;冬季城区集中供暖,排放的废热较多,而且冬季易出现逆温天气,不利于城区散热,故冬季时市区与郊区温差最大,热岛效应最明显,图中丁曲线表示的城市热岛强度最大,热岛效应最强,应为冬季情况。 答案 D 8.影响北京市热岛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硬化路面 C.人为热源 D.纬度位置 解析 市区人口集中,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等都需要排放大量的废热;市区车辆多且拥堵严重,也产生大量的废热。因此影响北京市热岛强度的最主要因素是人为热源,C项正确。 答案 C (2019·安徽蚌埠期末)下图为“陕西省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及蒸发量等值线图”。据此完成9~11题。 9.图示地区最大年降水量差可能达( ) A.299 mm B.399 mm C.499 mm D.599 mm 解析 结合图示知,该区域最大降水量介于700~750 mm,最小降水量介于350~400 mm,据此可计算出最大年降水量差为300~400 mm,结合选择项即可确定结论。 答案 B 10.下列四地中,最干燥的是( ) A.定边 B.靖边 C.榆林 D.延安 解析 由图示可知,四地中,定边蒸发量远超降水量,是最干燥地区。 答案 A 11.该地区种植的水果糖分含量高,主要原因是( ) A.蒸发量大 B.降水丰富 C.气温年较差大 D.气温日较差大 解析 该地区气候大陆性较强,气温日较差较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水果含糖量较高。 答案 D (2019·合肥质检) 如图为安徽省某日14时和20时天气形势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从14时到20时,合肥( ) A.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小 B.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大 C.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大 D.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小 解析 比较图上14时与20时安徽省等压线分布可知,等压线走向相近且气压变化趋势相同,说明从14时到20时,合肥风向变化较小,B、D错误;但20时等压线密度大于14时,等压距相同,故风力变大,A错误、C正确。 答案 C 13.根据图示信息推测( ) A.14时宿州气温比合肥高 B.14时宿州降水比合肥少 C.20时合肥空气质量好转 D.20时黄山受冷气团控制 解析 14时,宿州位于冷锋锋后、冷气团一侧,气温较低、降水较多,合肥则位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降水较少,A、B错误;20时,冷锋已经经过合肥,其带来的大风天气刮走了大气污染物,合肥空气质量好转,C正确;20时,黄山位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D错误。 答案 C 14.(2019·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下图示意宾川县的地形。 (1)指出宾川县地形的主要特点,并推测耕地分布及数量的特点。 (2)说明地形对宾川县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 (3)用水得到保障后,当地热带、亚热带水果种植业蓬勃发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 (4)以水果种植业为基础,提出宾川县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解析 本题以云南省宾川县相关地理特征及人类活动为背景,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及成因、农业区位条件及发展方向的相关内容;以区域图、等高线地形图和文字材料为载体,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区域背景材料和地理环境特征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引导学生树立因地制宜、人地协调的地理发展观。(1)文字材料中说明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的边缘,有高山和河谷,结合等高线可以判断该地区的地形特征是山高谷深、山河相间。因地形多山,耕地应分布于热量、水源条件相对较好的河谷地区,且比重小。(2)横断山区干热河谷的形成应解释其“干”和“热”两个方面,其原理主要是在季风影响下,背风坡气流下沉的结果,也与地形封闭而散热不畅有关。(3)解决了水源这一制约因素后,该地发展热带、亚热带水果的气候条件应从适宜生长和品质优良这两方面回答,即热量条件可满足热带、亚热带水果的全年生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品质提升。(4)以水果种植业为基础,该地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措施可以从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竞争力、拓展销售市场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作答。 答案 (1)地形特点:山高谷深。耕地特点:耕地主要分布在谷地和山间盆地,数量少(或面积小、占土地面积比重小)。 (2)宾川县位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因山高谷深,谷地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过程中增温且谷地热量不易散失,导致热(气温高),同时不易形成降水,导致干(降水少)。 (3)全年气温高,热量充足,热带、亚热带水果全年可以生长;(海拔高,晴天多,)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强,有利于水果品质提高(糖分积累)。 (4)吸引相关企业投资,发展水果加工业;引进并培育优良品种,树立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开拓水果销售市场;促进以水果种植为基础的旅游产业化;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 15.(2019·山西太原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火地岛夏凉冬冷,降水地区差异显著。岛上雪山重峦叠嶂,群山环绕,森林密布;民居多以低矮、屋顶坡度较大的木屋为主。下图示意火地岛地理位置。 (1)分析甲地风暴强劲的原因。 (2)推测火地岛降水的分布特征,并说明成因。 (3)说明甲地民居特征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民居特征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1)读图可知,火地岛位于中纬度,常年盛行西北风,岛屿上盛行西风风力强劲;海峡走向与风向一致且狭窄,狭管效应显著,增大了风力。故甲地风暴强劲。(2)火地岛位于中纬度,常年盛行西北风,该岛全年受西风影响,山脉西部处于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东部处于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故降水呈现西部多,东部少的分布特征。(3)读材料可知,火地岛居民多以低矮、屋顶坡度较大的木屋为主,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房屋低矮,抗风性能强,该地全年受西风影响,多强劲风暴;房屋低矮利于保温,该地纬度高,气温低;屋顶坡度大,因为该地降雪量大,不易积雪;木屋为主,因为森林茂密,可以就地取材;木屋利于防震,该地处于板块边界,多地震。 答案 (1)甲地全年受西风影响,以南海域(峡)走向与风向一致且狭窄,狭管效应显著。 (2)降水西部多、东部少。该岛全年受西风影响,西部山脉纵列分布,处于西风带的迎风坡,降水多;东部处于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3)该地多强劲风暴,房屋低矮,抗风性能强;纬度高,气温低,房屋低矮利于保温;降雪量大,屋顶坡度大,不易积雪;森林茂密,可以就地取材;位于板块交界处,多地震,木屋利于防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