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考试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考试地理试题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二阶考试 高二地理 文科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24题共48分)‎ 香云纱是用广东顺德特有的富含多种矿物质的河涌淤泥覆盖以及植物薯莨汁液,历经“三洗、九蒸、十八晒”加工而成,天然的原料、精湛的技艺,令香云纱不仅十分耐穿,而且具有一定的杀菌、止痒功能。全程手工操作,采用天然真丝作坯布,用天然植物薯莨和天然河泥染色,绿色无污染,而且经染整的布匹可以达到完全无菌的状态,素有“软黄金”之称。‎ 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 近几十年来,促进香云纱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 历史悠久,制作经验丰富 B. 薯莨丰富,原料充足 C. 品质优良,市场需求量大 D. 政策支持,财政补贴高 ‎2. 近些年,香云纱受当地大企业“冷落”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缺少传统技艺的香云纱艺人 B. 机械化生产的冲击 C. 香云纱手工制作,利润低 D. 生产周期长,工序复杂 ‎3. 香云纱产业逐步提高附加值的主要途径是( )‎ A. 加强薯莨、河泥的保护,合理开采 B. 延长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C. 扩大生产规模,拓展市场海外市场 D. 注重区域品牌优势,打造地理标志产品 ‎【答案】1. C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从材料中可以的得知,香云纱具有一定的杀菌、止痒功能,素有“软黄金”之称。近几十年来,由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香云纱由于特殊的优点受到追捧,市场需求大,C对;历史悠久、制作经验丰富,薯莨丰富、原料充足和近几十年的发展关系不大,A和B错;政策支持,财政补贴高从材料中推断不出,也不太符合现实状况,D错。故本题选择C。‎ ‎【2题详解】‎ 近年来,机械化生产不断推广,其生产效率高,香云纱土法制造生产效率低,受当地大企业冷落,B正确。香云纱手工制作,利润低和生产周期长,工序复杂对当地大企业影响有限,大企业的制造生产较少受这些因素限制;材料中的无法得出香云纱艺人缺少。排除ACD,故本题选择B。‎ ‎【3题详解】‎ 香云纱是广东顺德特产,传统工艺独特,品质优良,应注重区域品牌建设,打造成地理标志产品,让其价值得到更大体现,故选D。选项A,主要涉及生态,与提高附加值无关, 故不选。选项B,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并不是提高香云纱产业本身的附加值。选项C,扩展了市场,但商品附加值不改变。故本题选择D。‎ 世界银行2015年1月26日公布:中国珠江三角洲已在2010年超越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成为世界人口和面积最大的城市带。但珠三角存在的众多问题又难以担得起“世界最大城市群”的荣誉。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 与90年代中期相比,现在珠江三角洲优势弱化较明显的是 A. 优越的地理位置 B. 对外开放的前沿 C. 便利的海陆运输 D. 全国最大的侨乡 ‎5. 珠三角难以担得起“世界最大城市群”荣誉的主要问题可能是 A. 城市间互通不够顺畅,规划协调程度低 B. 人口众多,流动人口比例高 C. 生态环境形势严峻,人地矛盾加剧 D. 中心城市规模较小,辐射带动作用弱 ‎6. 改革开放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珠江三角洲地区各个城市均大搞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做可能导致的现象是 A. 促进区域经济良性快速发展 B. 充分发挥各区域的地区优势 C. 酸雨危害明显加重,生态环境严重破坏 D. 重复建设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 ‎【答案】4. B 5. A 6. D ‎【解析】‎ ‎【4题详解】‎ 改革开放是从南向北,从东到西推进的,与90年代中期相比,现在珠江三角洲优势弱化较明显的是对外开放的前沿,故B项正确。‎ ‎【5题详解】‎ 珠三角地区,地形多丘陵,城市间互通不够顺畅,规划协调程度低,难以担得起“世界最大城市群”荣誉,故A项正确。‎ ‎【6题详解】‎ 珠江三角洲地区各个城市均大搞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做可能导致的现象是重复建设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故D项正确。‎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下表为2013年两城市群部分指标比较表。‎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7. 长江中游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水平差异的成因是(  )‎ ‎①长江中游城市群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低于长三角城市群 ‎②长江中游城市群人口总量少于长三角城市群 ‎ ‎③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低于长三角城市群 ‎④长江中游城市群对外开放程度低于长三角城市群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8. 为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长江中游城市群应该(  )‎ ‎①控制中小城市用地规模 ‎②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 ‎③加强城市间分工与合作 ‎④限制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7. C 8. D ‎【解析】‎ ‎【7题详解】‎ 长江中游城市群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高于长三角城市群,①错误。材料信息无法判断长江中游城市群人口总量是否少于长三角城市群,②错误。区域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据图中数据可知,长江中游城市群二三产业比重、外贸依存度、人均收入低于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是造成区域城镇化水平差异的原因。据此分析③④对,本题选C。‎ ‎【8题详解】‎ ‎“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②正确。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应该加强城市间分工与合作,③正确。长江中游城市群处于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各级城市的发展潜力都很大,因此①④项错误。据此分析本题选D。‎ 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 下图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 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  )‎ A. 基础设施较完善 B. 更接近消费市场 C. 资金供应较充裕 D. 更易招募劳动力 ‎10. 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  )‎ A. 从事商业活动 B. 留守子女上学 C. 兼顾务工务农 D. 扩大种田规模 ‎11. 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①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 ②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 ‎ ‎③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 ④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9. D 10. C 11. B ‎【解析】‎ ‎【9题详解】‎ 集镇基础设施较县城落后,A错误;集镇人口较县城少,离消费市场更远,B错误;集镇资金较县城薄弱,C错误;集镇靠近农村,企业农民工离家近,居住生活成本低,更易招募劳动力,D正确。故选D。‎ ‎【10题详解】‎ 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主要是为农民提供不同的居住生活环境。当农业生产进入“农忙季”可以就近居住在农田附近的村子,方便农业生产。当“农闲季”可以居住在中心集镇,就近在企业务工。所以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兼顾务工务农,C正确。住址的频繁更换不利于从事商业活动,不利于留守子女上学,不利于扩大种田规模,ABD错误。故选C。‎ ‎【11题详解】‎ 该县位于大别山区,不适合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①错;鼓励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既能做到“先富起来的带动后富起来的”,又充分发挥了当地资源优势,有利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缓解劳动力不足,增强企业活力,加快脱贫致富,②对;多种经营既可以增加农民效益,又有利于适应大别山复杂的地形、保护生态环境,改变单一的农业结构,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脱贫致富,③对;由于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落后,采取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的措施,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振兴乡村,成效不会太明显,④错。B正确。选B。‎ 以色列地处地中海东南沿岸,以干旱缺水著称。为合理配置水资源,以色列修建了著名的北水南调工程,将北方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干旱缺水的南方,沿途设多座水泵站加压。起始水源地是以色列东北部的太巴列湖(-213米),约旦河自北向南流经该湖,向南注入死海(-415米)。以色列沿海有狭窄平原,中北部为丘陵、裂谷,南部为沙漠,南北长约400千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 以色列北水南调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 地势北高南低 B. 需水北少南多 C. 河网北密南疏 D. 降水北多南少 ‎13. 以色列北水南调需消耗大量电能,主要原因在于沿途 A. 裂谷众多 B. 路程遥远 C. 高差悬殊 D. 河网密布 ‎14. 推测以色列实施北水南调后,会导致 A. 死海含盐量上升 B. 太巴列湖入湖水量减少 C. 北部地区降水量减少 D. 南部地区蒸发量加大 ‎【答案】12. D 13. C 14. A ‎【解析】‎ ‎【12题详解】‎ 以色列北水南调的主要自然原因是降水北多南少,D对。以色列地势南高北低,不是调水的原因,A错。需水北少南多是社会经济原因,B错。该地以干旱缺水著称,河网密度南北都很小,C错。‎ ‎【13题详解】‎ 以色列北水南调需消耗大量电能,主要原因在于沿途高差悬殊,地势南高北低,设多座水泵站加压,C对。裂谷地带不是沿途消耗电能多的原因,A错。国土南北长约400千米,南北路程较近,B错。河网密度小,D错。‎ ‎【14题详解】‎ 起始水源地是以色列东北部的太巴列湖,约旦河自北向南流经该湖,向南注入死海。推测以色列实施北水南调后,会导致流入死海的水量减少,蒸发量不会减少,死海含盐量上升,A对。不影响太巴列湖入湖水量,B错。与北部地区降水量、南部地区蒸发量变化无关,C、D错。‎ 点睛:以色列北水南调的主要自然原因是降水北多南少。以色列北水南调需消耗大量电能,主要原因在于沿途高差悬殊,地势南高北低,设多座水泵站加压。实施北水南调后,会导致流入死海的水量减少,死海含盐量上升。‎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某国外转移,下图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 市场规模 B. 劳动力成本 C. 原材料成本 D. 技术水平 ‎16. 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 A. 市场规模大 B. 技术水平高 C. 劳动力素质高 D. 基础设施水平高 ‎17. 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发展的战略是( )‎ A. 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 B. 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 C. 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 D. 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 ‎【答案】15. B 16. A 17. D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材料信息获取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工业区位因素分析以及工业发展的对策,需要抓住材料中关键信息,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15题详解】‎ 该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家电组装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不断转移是为了寻找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日资逐渐向经济水平较低、拥有廉价劳动力的地区和国家转移扩散。B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16题详解】‎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劳动力价格和土地价格都有所上涨,因此许多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逐渐丧失成本优势,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国广阔市场的优势逐渐凸显,因此,虽然越南的劳动力价格比中国低,但是广阔的市场依然有大的引力。A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17题详解】‎ 随着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说明我国的劳动力价格上涨,成本优势逐渐消失,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转移,因此中国的家电产业应该改变传统的加工制造方式,加大科技投入,研发自己的家电品牌,树立自己的品牌意识,增强市场的竞争力。D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点睛】本题组需要重视产业转移的影响。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改变了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对转入地来说,利:加速当地企业转型,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的发展。弊: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污染。对转出地来说,利:产业升级腾出空间,促进经济发展。弊:失业率增加,导致社会问题。‎ 近年来,福建省积极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发展,在沿海地区建设了产业转移工业园,成为我国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8. 随着产业转移,可能会对福建产生的影响包括( )‎ ‎①有利于福建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②有利于福建生态环境的改善 ‎③有利于改善福建劳动力的就业状况 ‎④有利于福建产业结构的升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9. 平潭综合实验区积极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低碳经济岛。以下不适合产业转移的部门有( )‎ A. 电子信息 B. 海洋生物 C. 清洁能源 D. 石油化工 ‎【答案】18. D 19. D ‎【解析】‎ 试题分析:‎ ‎【18题详解】‎ 注意理解题意,福建在沿海地区建设了产业转移工业园,所以该地区应该是产业转移的迁入地;由图可知随着部分产业由广东、浙江、台湾等迁入该地区,有利于改善福建劳动力的就业状况,城市人口比重增加,有利于福建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同时有利于福建产业结构的升级;但是工业数量增多,生态环境的压力增大,不利于福建生态环境的改善,故选项D符合题意。‎ ‎19题详解】‎ 由于平潭综合实验区是建设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低碳经济岛,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属于高新技术类产业,清洁能源符合低碳经济要求,都可以进入;石油化工属于利用常规能源的化学企业,污染较大,不适合进入该基地;故选项D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产业转移、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下图所示的沙洲位于西藏林芝地区雅鲁藏布江丹娘乡附近河段,该地区4-9月份降雨丰富,10月至次年3月气候干旱。林芝米林机场位于雅鲁藏布江河谷,海拔2949米,周围是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峻岭,米林机场飞机只能利用上午时刻起降,全年适航时间累积100天左右,号称“飞行难度全国第一”。‎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丹娘沙洲的形成时间和主要外力是( )‎ A. 4-9月 人类活动 B. 4-9月 流水 C. 10月至次年3月 冰川 D. 10月至次年3月 风力 ‎21. 每年3月,在河谷沿线公路行驶的汽车,最易遇到的险情是( )‎ A. 滑坡、泥石流 B. 冻土融化 C. 扬沙 D. 地震 ‎22. 下列与林芝米林机场“飞行难度全国第一”无关的因素是( )‎ A. 海拔高 B. 多浓雾 C. 多山谷风 D. 地形复杂 ‎【答案】20. B 21. C 22. A ‎【解析】‎ 试题考查外力作用 ‎【20题详解】‎ 从图中看沙洲位于河道中间,成因是流水堆积;由材料“该地区4-9月份降雨丰富,10月至次年3月气候干旱”可知,4~9月降雨丰富,河流携带的泥沙多,泥沙堆积形成沙洲,B正确。‎ ‎【2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3月为气候干旱期,降水少且多大风,可能遇到扬沙天气,C正确;滑坡和泥石流主要发生在雨季;河谷地区纬度低、海拔低,气温较高,没有冻土;地震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与季节无关。‎ ‎【22题详解】‎ 由材料“林芝米林机场位于雅鲁藏布江河谷,海拔2949米,周围是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峻岭”可知,该地地形复杂,飞机起降只能在狭窄弯曲的河谷中,多山谷风不利于起风,浓雾也会影响飞机起降,与海拔高低关系不大,A正确。‎ 花色素是影响秋季枫叶变红的主要因素,其含量越高,枫叶颜色越浓艳。糖分含量与花色素含量呈正相关。日温差较大时,枫叶光合作用合成的糖分消耗量减小,合成的花色素含量增加。降水过少时,红叶颜色较淡,持续时间短且干瘪落叶早。‎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入秋后,与枫叶变红呈正相关的是( )‎ A 风力 B. 光照 C. 地形 D. 日均温 ‎24. 一般情况下,辽宁东部山区的枫叶变红现象可能是( )‎ A. 西北坡变红较早,持续时间更长 B. 东北坡颜色更加鲜艳 C 东南坡颜色鲜艳,持续时间更长 D. 西南坡枫叶最晚干瘪 ‎【答案】23. B 24. C ‎【解析】‎ ‎【23题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提示“日温差较大时,枫叶光合作用合成的糖分消耗量减小,合成的花色素含量增加。”可知,日温差较大时,多为晴朗天气,光照强,枫叶光合作用合成的花色素含量增加,故光照与枫叶变红程度呈正相关,故B正确。‎ ‎【24题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提示“降水过少时,红叶颜色较淡,持续时间短且干瘪落叶早。”辽宁东部山区东南坡为向阳坡,光照充足,变红较早,且为迎风坡,降水较多,故持续时间更长,故C正确。‎ 二、综合题(共50分)‎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对贵州省133个样点分析显示,石灰岩区1000年风化残余物为2.47mm,成土过程较非岩溶区慢10~80倍。土壤贫瘠是贵州贫困的重要原因。毕节曾经是贵州最贫穷的地区,1988年6月,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国家级综合改革试验区在这里设立,加强生态建设,农业特色产业开发是产业扶贫的重要举措。如今的毕节,一片绿水青山,立体交通齐头并进,经济蓬勃发展。历史上有云贵出好茶之说,毕节市金沙县荣获“中国贡茶之乡”称号。近年来,浙江、福建等省茶园面积缩减,茶树种植逐步向西部转移,贵州已成为我国茶园面积第一大省。下图为贵州省地形图和毕节气候数据统计图。‎ ‎(1)说明气候对毕节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2)分析毕节土壤贫瘠的自然原因。‎ ‎(3)说明当前毕节发展茶叶生产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4)列举毕节农业生态建设的主要措施。‎ ‎【答案】(1)降水天数多,光照不足;夏季气温偏低,热量欠充足;降水季节分布不均,旱灾频发。‎ ‎(2)石灰岩广布,成土过程缓慢;土层较薄,矿物质及有机质含量少;喀斯特地貌,地表水易渗漏,土壤水分条件差;地表崎岖,坡度大,降水集中,水土流失严重。‎ ‎(3)毕节茶叶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地处中国贡茶之乡,品牌效益明显;东部茶叶产区缩小,导致市场扩大;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对毕节特色农业发展的支持;综合交通的发展有利于茶叶运输和销售。‎ ‎(4)调整农业结构,减少种植业比重,发展生态农业;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依靠科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观光业;多途径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实施生态移民,减轻土地压力等。‎ ‎【解析】‎ ‎【分析】‎ 气候方面对农业的影响,主要从气温、降水、光照等方面分析。石灰岩区1000年风化残余物为2.47mm,成土过程较非岩溶区慢10~80倍,成土过程缓慢。毕节发展茶叶生产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种植历史、经验、品牌、市场、政策、交通等方面分析。‎ ‎【详解】(1)气候方面对农业的影响,主要从气温、降水、光照等方面分析。根据毕节气候统计图,该地降水天数多,阴天多,光照不足。夏季气温偏低,最热月低于25℃,热量欠充足。属于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布不均,旱灾频发。‎ ‎(2)根据材料,毕节石灰岩广布,石灰岩区1000年风化残余物为2.47mm,成土过程较非岩溶区慢10~80倍,成土过程缓慢。土层较薄,矿物质及有机质含量少。喀斯特地貌,地表水易渗漏,土壤水分条件差。地表崎岖,坡度大,降水集中,水土流失严重。所以土壤贫瘠。‎ ‎(3)历史上有云贵出好茶之说,毕节茶叶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毕节市金沙县荣获“中国贡茶之乡”称号,地处中国贡茶之乡,品牌效益明显。近年来,浙江、福建等省茶园面积缩减,茶树种植逐步向西部转移,贵州已成为我国茶园面积第一大省。东部茶叶产区缩小,导致市场扩大。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国家级综合改革试验区在这里设立,有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对毕节特色农业发展的支持。一片绿水青山,立体交通齐头并进,综合交通的发展有利于茶叶运输和销售。‎ ‎(4)毕节加强生态建设,农业特色产业。农业生态建设的主要措施包括调整农业结构,减少种植业比重,发展生态农业。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依靠科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观光业。多途径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实施生态移民,减轻土地压力等。‎ ‎26.产业转移给迁出国和迁入国的产业升级都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工业得到长足的发展,目前有“世界工厂”的美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GE(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产品流程示意图。‎ 材料二 中国制造电器及中国品牌电器占世界市场份额。‎ 材料三 GE公司在中国投资的两个阶段。‎ ‎(1)GE公司将设计的电器产品选择在中国组织生产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2)材料二说明我国电器生产企业在生产中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3)材料三的阶段Ⅱ和阶段Ⅰ相比,对GE公司有利的影响是什么?对中国企业产生的不利影响是什么?‎ ‎(4)就中国电器企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可以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保持竞争优势。‎ ‎(2)生产量大,但品牌少;注重生产环节,但不注重产品开发及市场宣传。‎ ‎(3)缩短产品开发与制造之间的周期,提高竞争能力。与中国企业争夺优秀科研人才。‎ ‎(4)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注重市场开发;树立品牌意识等。‎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美国企业产业转移现象为背景,考查产业转移的条件,考查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详解】(1)产业转移的条件主要从劳动力资源、成本高低等方面分析。中国相比美国有更廉价的劳动力,可降低生产成本,利于保持电器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由材料分析可知,GE公司提供设计,在中国建设工厂进行加工,然后销售到国际市场上。由此判断,中国企业生产的产品质优价廉,说明中国具有廉价的劳动力、廉价的土地,因此生产成本较低,竞争优势明显。‎ ‎(2)据材料二图分析可知,中国制造的电器产品占世界市场份额比重大,说明中国生产量大;但中国品牌的电器产品占世界市场份额比重小。存在的问题是注重生产环节,但不注重产品开发及市场宣传。‎ ‎(3)材料三的阶段Ⅰ和阶段Ⅱ相比,明显不同的是在第Ⅱ阶段将技术研发中心迁移到中国,使产品的研究开发与产品的生产密切结合,可加快产品开发,对GE公司而言有利于缩短产品开发与制造之间的周期,提高竞争能力。对中国企业产生的不利影响是在中国设研发部,使得GE与中国企业争夺优秀的科研人才。‎ ‎(4)材料显示,中国企业能够生产质优价廉的产品,但在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上处于劣势,因此中国电器企业要持续发展,就必须补齐自己的短板。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重要移入地区,但是随着经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资金或技术密集型产业必将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必须加大产品的研发和市场的开发,加大市场宣传,创造国产名牌。‎ ‎【点睛】产业转移的条件:‎ ‎1、区域间存在产业级差。由于世界各地的要素禀赋不同、制度环境不同,从而导致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发达国家(或地区)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主导产业存在明显的产业级差。正是这些区域间产业级差的存在促使产业转移的发生成为可能。‎ ‎2、区域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由于产业转移通常通过跨区域直接投资和跨区域贸易等方式实现,这就要求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可以跨地区流动,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生产力和产业规模。因此,生产要素能否在不同地区之间流动,以及流动的自由程度大小,决定着产业转移阻力的大小。‎ ‎3、区域间存在产业利益差。不同区域的经济体中,由于要素禀赋、市场结构、技术水平等不同,产业成长的利益格局也会不一致,正是这些区域间产业利益差,诱发并引导了产业转移以获取比较利益。‎ ‎4、产业竞争。垄断的产业不会发生产业转移,因为企业会通过垄断实现高额利润。只有产业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存在竞争,引发企业经营的成本压力和市场压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积极寻求跨地区投资和跨地区贸易,最终导致产业转移成为可能。‎ 综上所述,区域间存在产业级差、地区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区域间存在产业利益差以及产业竞争是发生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然而即使这些条件都得到满足也并不必然会导致产业转移的发生,产业转移的发生还需要动力系统的推动。‎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上游干流段,其上游又称南盘江。红水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已建成大化、天生桥二级(低坝)、岩滩、天生桥一级(高坝)、百龙滩等水电站,为华南、西南电网输入了巨大的优质电能,有效地改善了华南、西南电网的供电质量和效益,并拉开了华南电网西电东送的序幕。全流域仅次于三峡水电站的装机容量、最大且调节性能最好的关键性、控制性骨干枢纽——龙滩水电站,主体工程于2009年底全部竣工,标志着红水河这一中国水能“富矿”的开发利用将步入高潮。‎ ‎(1)简述红水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2)简述红水河流域水电基地的建设对当地的影响。‎ ‎(3)在我国西电东送的规划中,红水河流域的水电对输入地区会产生哪些影响? ‎ ‎【答案】(1)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2)红水河流域水电基地的建设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淹没农田,占用耕地;移民搬迁。‎ ‎(3) 可以有效地改善华南大气环境质量;缓解当地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解析】‎ ‎【详解】(1)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红水河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红水河位于喀斯特地区,地表崎岖,再者红水河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所以水力资源丰富。‎ ‎(2) 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将本地区的水能资源转化成经济优势,为地区提供能源,水电建设带动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建造水库导致河流水位升高,会淹没农田,占用耕地;一些居民点被淹没,要移民搬迁。‎ ‎(3)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可以满足珠江三角洲地区用电需求的增长,改变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改变成以清洁的水电为主的能源结构,从而改善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环境质量。增加能源的供应,缓解当地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