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教案专题五、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二地理教案专题五、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专题五、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1.区域特征分析 区域 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是地理表面的空间单位。具有层次性、可变性、差异性和整体性。‎ 特征 特征要素 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地理位置 纬度位置 决定热量带 经度位置、海陆位置 影响干湿状况 山河位置 影响气候及区际联系 交通地理位置 决定交通通达度 行政区划位置 影响区域联系与发展 自然地理要素 气候 类型 影响农作物种类;影响土壤肥力;气象灾害影响农业生产 气温 年均温的高低(热量)‎ 影响农业的熟制;病虫害状况 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 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光照 光照的强弱 光照强,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降水 年降水量,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降水多的地区,太阳辐射相对弱 影响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 风 风向、风速 决定风能资源状况;影响工业布局 地形 主要地形区、地势、特殊地貌 影响聚落的形态及空间分布,交通方式及线路,河流的水系特征,农业发展方向 土壤 类型、肥沃程度、酸碱性、透气性 影响区域农业发展 河流 水文特征、水系特征 影响河流水能蕴藏量及河流的航运价值 干旱区河流是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并进而影响聚落的分布 生物 主要植被类型 是区域气候特征的反映 覆盖率 受人类活动强弱的影响 资源 能源资源 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用能来源 矿产资源 影响工业发展方向 人文地理要素 人口 分布、规模、密度 受到气候、地形、河流、资源状况等自然因素及交通、工农业基础、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等人文因素的影响 年龄结构、文化结构、性别结构 决定了区域劳动力的数量及素质;‎ 增长速度(自然增长、迁移增长)‎ 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自然增长率低,迁入率高 城市 形态、数量、规模、等级、城市化水平 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劳动力素质高、科技发达,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农业 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 主要受气、地、水、土等自然因素影响 机械化水平、商品率、生产率 主要受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生活习惯、生产经验等人文因素影响 工业 工业类型(重化工、轻工业、高新科技工业)、规模 受资源状况及劳动力、市场、科技、交通、政策、生产经验、生活习惯等影响 商业 位置、规模、服务范围 取决于地理位置及交通 交通 交通方式及通达度 对人口、城市、聚落、工业、农业的分布有影响 生态环境问题 湿润半湿润地区的水土流失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盐碱化和荒漠化 ‎2.生态环境问题分析思路 一般,生态环境问题多从分布、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等方面着手分析,而成因与防治措施又是重心所在。‎ 第一,生态问题的成因分析方法 ‎(1)自然原因:①地形原因(地形类型、地势起伏状况等);②气候原因(热量条件、降水条件、风力、风向等);③土壤条件(土壤组成、肥力等);④植被原因(疏密状况、季 节变化等);⑤河流原因(流量大小、侵蚀强度或沉积强度等)。‎ ‎(2)人为原因:包括当地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政策导向等。‎ 当然,分析原因并不需要每一方面均展开说明,应有针对性地对某生态问题的有关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第二,荒漠化问题分析 ①自然原因 ②人为原因 a.根本原因:一是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二是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活理利用。‎ b.直接原因: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 ‎(3)具体防治措施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