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3 发布 |
- 37.5 KB |
- 4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 :第九单元 城市与地理环境 课件(49张)(全国适用)
第九单元 城市与城市化 考纲考点扫描 考查频度 命题趋势 全国卷 地方卷 1. 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017 · 课标 Ⅲ 5 、 6 城市功能分区与城市空间形态 2016· 课标 Ⅰ , 4 ~ 6 城市空间规划及影响 5 年 12 考 1. 趋势分析:城市功能区与城市规划、城市化等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社会关注度大,能突出考查综合分析能力,值得重点关注 2. 热点预测: 2018 年可能以区域图或模式图为背景考查获取信息、运用知识阐释事物能力。分值约为 8 分 2.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与城市区位 2014· 大纲全国卷, 10 ~ 11 城市区位 2012· 大纲全国卷, 9 城市区位 5 年 7 考 3. 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7 · 课标 Ⅰ ,城市景观 2015· 课标 Ⅰ , 3 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2015· 课标 Ⅱ , 1 城市化对局部气候的影响 2014· 课标 Ⅱ , 1 ~ 2 城市化现象与影响 5 年 12 考 考点一 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概念辨析 [ 问 ] 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含义是什么? 提示: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城市地域结构。 [ 问 ] 2. 城市功能分区与城市用地有何区别? 提示: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用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商业用地不等同于商业区,商业用地是指商业活动占用的土地,而商业区中除了商业活动外,还有其他活动,即用地类型除了商业用地外,还有住宅用地、交通用地等。 疑难突破 [ 问 ] 3. 商业区布局在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布局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① 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② 交通便捷,促进商品流通。 [ 问 ] 4. 工业区在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布局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① 减轻对市区污染; ② 交通便利,降低运输成本。 (1) 看清楚图名和图例。图名和图例会明确告诉我们图中主要的城市功能区,除三种基本功能区外,还可能有文教区、行政区等。 (2) 注意分布的关系,一般商业区分布在中心位置,从里向外依次是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 (3) 抓住各种功能区的典型特征。如住宅区为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在城区内部所占面积最大;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城市外围,沿交通线分布;商业区所占面积比例最小,更为集中。 城市功能区判定的五种方法 (4) 根据地租水平判断。地租最高的位置为商业区,其次为住宅区,地租最低的位置为工业区。 (5) 注意各种功能区人口出行时间的变化。关注一天中人流和车流出现时间的变化,把握三个时间: 8 点左右为上班时间, 18 点左右为下班时间, 22 点左右为休息时间。 分析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经济因素的方法 一般经济因素通过地租的高低影响城市功能分区,而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通达度和距市中心的远近。 1. 交通通达度方面分析:城市不同区域,交通的通达度不同,土地租金存在相应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2. 从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地租高低影响方面分析 易错防范 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并不一定是经济因素 一般来讲,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但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常见的地租曲线图的判读 类型 图形示意 判读方法 坐标图 坐标图主要体现的是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城市地租的影响,一般来说,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但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与地租并不完全呈正相关,地租又受到交通通达度的影响 立体图 立体图类似于地势图,位置越高,地租越高。它形象地说明了交通通达度对城市地租的影响,在交通通达度高的地方城市地租高,如市中心、城市环路的边缘、交叉路口等,这些地方一般布局商业区 地租分布等值线图 地租数值由里向外减小,该等值线并不是规则的同心圆,弯曲的地方主要是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 深化提升 “ 三招 ” 破解影响地租等值线的因素 绝招 1 距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是影响地租的两个重要因素,如果只考虑与市中心的距离,地租等值线由市中心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地租等值线数值依次减小。 绝招 2 若地租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或内凹,则说明此处地租高于或低于附近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交通通达度。 绝招 3 局部地区地租等值线闭合,说明此处地租高于或低于附近地区,其影响因素有交通、知名度、环境等。 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方法 考点二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与城市区位 概念解析 [ 问 ] 1. 什么是城市区位? 提示:城市区位包含城市的位置和城市的分布。城市的位置是指每个城市分布的具体地理位置 ( 即在哪里 ) ,而城市的分布则是指城市的总体布局状况 ( 即哪里多,哪里少 ) 。 疑难突破 [ 问 ] 2. 河流干流与支流交汇处为什么利于较大城市形成? 提示:因为在此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利于大量的人流、物流集聚。 方法技巧 [ 问 ] 3. “ 高少远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 ” 你明白这个口诀的含义吗? 提示:其含义是:城市等级高,城市数目少,相互距离远,服务范围大,城市职能多;城市等级低,城市数目多,相互距离近,服务范围小,城市职能少。不同等级的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大的嵌套小的。 1. 一般而言,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是发展变化的,特别是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快 ( ) 2. 自然因素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条件,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 ) 3. 在一个区域内,城市规模越大,城市等级越高,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大,数量越多 ( ) √ √ × 4. 一个城市的服务范围除其本身外,还包括其周围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 ( ) 5. 不同城市的服务范围之间并非有明确的界线 ( ) 6. 在非均质地区,同一级别的城镇的服务范围并不相等,一般人口稀疏的城镇服务范围大 ( ) √ √ √ ( 2014· 课标 I , 6 ) 20 世纪 50 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 读下图,完成下题。 50 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 ) A. 地形分布 B. 绿洲分布 C. 河流分布 D. 沙漠分布 错因分析 忽略区域地理特征错选 A 。 纠错方法 该地处于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水源稀缺;城镇是人口密集的聚落,首先生存,才能发展,故其主要分布于绿洲地区。 解析 该地区地处盆地,地形平坦,气候干旱,河流稀少,沙漠广布,水成为制约因素,城镇主要分布在绿洲上, B 项正确。 答案 B 分析城市区位因素的方法 (1) 首先考虑这个城市刚刚诞生时,是什么因素把它吸引在这一地点的 ( 自然因素 ) 。 (2) 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和限制了它的发展 ( 社会经济因素 ) 。 (3) 在影响城市形成的两大因素中,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因素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条件,经济发展、交通、政治等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4) 社会经济因素相对于自然因素发展变化较大,如经济布局调整、不同的交通运输时代城市区位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影响城市的兴衰。 城市等级的提高和服务范围扩大需要的基本条件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或丰富的资源条件支撑,另外人口条件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具体如下表所示: 分析城市区位因素的方法 地理因素 影响 表现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优越,腹地广阔,服务范围大,发展条件优越,潜力大 优越的地理位置能极大地提高城市等级,扩大服务范围,如上海市的城市规模的变化过程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关系密切 资源条件 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 为城市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 ( 如粮食、副食品 ) 条件,丰富的劳动力条件,丰富的城市用地等 交通条件 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 人口条件 城市为服务区的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门槛人口 位于人口稠密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易错防范 并非所有的城市都适合发展大都市 近年来,一些中小城市不顾自身实际,提出发展成为大城市甚至国际大都市的要求,建机场、五星级酒店等设施,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不同城市等级不同,服务范围不同,功能也不同,城市建设要从实际出发,找准城市定位,大、中、小城市要做好各自的服务角色。 考点三 城市化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概念辨析 [ 问 ] 1. 城市人口比重是城市化的唯一标志吗? 提示:不是。城市数量增多,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也是城市化的标志,但城市人口比重增加是城市化最重要的标志。 方法技巧 [ 问 ] 2. 怎样高效记忆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特点? 提示:初期 ( 缓慢发展 ) 阶段:一低一慢 ( 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速度慢 ) 。 加速阶段:一快一大 ( 城市化速度快,城市化水平变化大 ) 。 后期 ( 成熟 ) 阶段;一慢一高 ( 城市化速度慢,城市化水平高 ) 。 疑难突破 [ 问 ] 3. 大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大,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应把一些小城市建成像北京、天津一样的特大城市,这一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提示:不正确。每个城市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服务范围,一定的地域内也有与之相适应的城市规模。盲目扩大城市规模,会导致各自的服务人口减少,反而不利于城市的发展。 城市化发展不同阶段,可以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说明不同的发展时期。一般认为当城市化比重为 30% 以下的为初级阶段, 30% ~ 70% 为中期阶段, 70% 以上为后期阶段。我国大多数地区为中期阶段。另外还可以考查城市化进程不同的发展阶段,通过人口数量迁移方向和示意图来判读城市化进程阶段。 不同阶段的城市化水平的判读,一分析城市人口比重,二分析人口迁移方向。 城市化不同发展的阶段的判读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时间 19 世纪到 20 世纪上半叶 20 世纪 50 年代 —70 年代 20 世纪 70 年代 —80 年代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表现 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 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 人口由城市迁往农村和小城镇 人口迁回市区 成因 城市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 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 为追求更好的生存环境 市中心区的开发,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 图解 易错防范 1. 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的区别 前者主要由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反映,百分比越高,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后者表示某一时间段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大小,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而发展中国家虽然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仍然低于发达国家。 2. 城市化的内涵与外延 对城市化的理解不能仅局限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还应该认识到乡村地区变为城市地区也是城市化。 逆城市化也是一种城市化现象,它不是城市化的衰退,而是城市化扩展的一种新形式。 3. 郊区城市化不是城市郊区化 郊区城市化指城市的郊区形成城市,是一个人口、产业向城市集聚的过程,城市规模膨胀,处在加速城市化的进程当中;城市郊区化指人口、产业向郊区或卫星城迁移,是城市化进程中人口、产业由集聚发展到扩散的一个新阶段,是逆城市化的表现。 1.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分析方法 主要表现 成因 危害 整治措施 环境质量下降 大气污染 城市居民燃烧煤炭等燃料所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各类交通工具排放出的尾气 城市环境质量日益下降,危害人体健康 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中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 环境质量下降 水污染 城市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 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 固体废弃物污染 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产生大量垃圾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 及时清理,实行分类回收、利用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生活 影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影响身体健康 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市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 交通阻塞导致时间和能源严重浪费;住房短缺,质量低劣,影响城市环境质量 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加快住房建设 增加就业困难,扩大失业队伍 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乡村人口无序迁入 失业人数增加、社会治安问题加重 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2. 解决城市化问题的答题思路 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等都是城市人口过度膨胀导致的,针对具体问题要从减轻人口压力和合理布局城市结构入手提出解决措施,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答题:分散城市职能,建立卫星城;合理进行城市规划,发展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扩大绿地面积;加强外来人员管理,制定人口迁入政策。 3. 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特殊具体问题 如珠江三角洲某些中心城市附近出现 “ 握手楼 ” 、城市化发展使一些农村出现了 “ 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 ” 的空心化现象、城市中的 “ 潮汐车道 ” 、 “ 城市渠化 ” 现象等等。 城市化进程示意图的判读 城市化进程示意图是利用不同的统计图示,对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征进行描述,展示城市发展形成过程,主要考查同一地区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差异。 图 1 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 图 4 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 城市化进程图 ( 如图 1) 反映某地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判读曲线图时注意根据转折点划分阶段,借用数字的斜率判断城市化速度的快慢,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分析其原因。区域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 ( 如图 2) ,综合反映该区域城镇各要素的发展变化。判读时要从用地规模、城镇等级、数量、交通线路、功能区分布等方面找出其发展变化,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这类图示一般设置三类问题: 一类是判断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从图中直接判断城市化的特点,一般从四个方面分析:注意观察城市面积,即城市规模的变化 ( 如图 2) ;注意观察城市数量的变化;注意结合图例等信息,观察城市人口的变化 ( 如图 1) ;是否形成城市带 ( 如图 3) 等。 二类是判断城市化进程及阶段。 根据图示中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体现出的一些明显的特征,可以判断城市化的阶段及进程。 根据人口密度的变化,判断城市化进程,如图 4 中城市化进程为 a—c—d—b 。 根据城市人口比重,判断城市化阶段,如图 1 中右图 E 到 F 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可判断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三类是判断城市化的地区差异。 城市化存在地区差异,要把握不同地区的特征进行判断,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发展速度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发展速度快。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