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

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25*2=50分)‎ 有着“东方好望角”之称的某沿海小镇,迎接了中国大陆新千年的第一缕曙光。这里房屋、道路依地势而建。在方圆四、五平方千米的山坳里,房屋多用石块砌成,屋顶瓦片也多压着石块,形成“屋咬山,山抱屋”的石砌建筑群(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该镇位于 A. 海南省 B. 广东省 C. 浙江省 D. 山东省 ‎2. 该镇石砌建筑主要是为了抵御 A. 寒潮 B. 台风 C. 泥石流 D. 冰雹 ‎【答案】1. C 2.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定位和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题详解】‎ ‎“沿海小镇”“迎接了中国大陆新千年的第一缕曙光”“在方圆四、五平方千米的山坳里,房屋多用石块砌成”提示信息包括:沿海地区;山地地形;大陆新千年是指2000年1月1号,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第一缕曙光指最早见到日出。海南地形中高周低,四周地势低平,山地少,且位置靠西,日出会相对晚些,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广东省沿海地区地势低平,山地少,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山东省沿海地区地形较平坦,且最东部与浙江的最东部所处的经度相差不多,而此时纬度越高昼越短,即日出越晚,所以山东沿海小镇日出比浙江沿海小镇日出要晚些,故D错误。浙江省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纬度较低且位置靠东,冬季日出较早,故C正确。‎ ‎【2题详解】‎ 根据上题结论已知该镇位于浙江,浙江纬度较低,受寒潮影响较小,故A错误。该地区山地地形,降水较多,容易发生泥石流,但是石砌建筑也无法抵御泥石流,故C错误。冰雹主要发生在中纬度大陆地区,通常山区多于平原,内陆多于沿海,浙江冰雹较少,故D错误。浙江位于东南沿海,台风较多,石砌建筑“依地势而建”,“房屋多用石块砌成,屋顶瓦片也多压着石块,形成“屋咬山,山抱屋”的石砌建筑群”,这样的建筑,抵御台风的能力相对较高,故B正确。‎ 下图为某年内我国地跨10个经度区域的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据图可知 A. 35°N以南地区秋高气爽 B. 35°N以北地区伏旱严重 C. 清明节之前各地阴雨连绵 D. 5月起雨带开始向北移动 ‎4. 该区域 A. 绝大部分属于内流区 B. 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 C. 东部降水受暖流影响大 D. 人口密度北部大于南部 ‎5. 芒种至小暑期间,‎ A. 该区域南北气温差异大 B. 塔里木河蒸发量大,出现断流 C. “雪龙号”科考船抵达南极大陆 D. 白昼时间北京比宜昌长 ‎【答案】3. D 4. B 5. D ‎【解析】‎ ‎【3题详解】‎ A. 据图可以看出,35°N以南地区降水较多,故A错误。 ‎ B.伏旱出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从纬度来说在35°N以南。故B错误。‎ C. 据图可以看出,清明节之前30°N以北多晴朗天气,故C错误。 ‎ D. 据图可以看出, 5月起雨带在中高纬度开始分布,说明雨带开始向北移动,故D正确。‎ 本题正确答案为D。‎ ‎【4题详解】‎ A. 图示范围内降水较多,可以推断河流绝大部分属于外流区,故A错误。 ‎ B. 图中降水量季节变化特征符合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雨带推移规律,且该地区地跨10个经度,故可以推断该区域位于东部季风区,地跨地势第二、三级阶梯,故B正确。‎ C. 东部降水主要受东南季风影响,故C错误。‎ D. 我国人口密度南方大于北方。故D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B。‎ ‎【5题详解】‎ 芒种至小暑期间,时间是6月初到7月初,为北半球的夏季。‎ A. 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故A错误。 ‎ B. 塔里木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融水量大,处于河流的汛期,不会出现断流。故B错误。‎ C. 此时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不便于科学考察,一般“雪龙号”科考船在北半球冬季,即南极极昼时期抵达南极大陆。故C错误。 ‎ D. 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所以白昼时间北京比宜昌长。故D正确。‎ 本题正确答案为D。‎ ‎6.下图表示喜马拉雅山脉某区域不同海拔四个站点的最冷、最热平均气温。读图,回答下题。‎ 该山地 A. 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 B. 气温年较差随海拔升高递增 C. 海拔3000米左右积雪终年不化 D. 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 ‎【答案】A ‎【解析】‎ ‎【详解】A. 喜马拉雅山脉北坡为青藏高原,海拔在4000米左右,本题中海拔较低,所以应该是南坡。故A正确。‎ B. 据图可知,气温年较差随海拔升高而递减,故B错误。‎ C. 海拔3000米左右气温大于0℃,不会出现积雪终年不化的现象。故C错误。‎ D. 喜马拉雅山脉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为消亡边界。故D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A。‎ ‎7.下图为某日08时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 ‎ 图示区域 A. ①地的风向为东南 B. ②地有大雾出现 C. ③地未来有强降水 D. ④地寒暖流交汇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天气系统的判读,涉及到风向的判断、等压线的判读、台风的影响、雾形成的条件等。解答时特别注意②地大雾形成的条件和③地强降水的形成的差别。‎ ‎【详解】根据①地周围的等压线的分布,①地的风向为偏北风,A不对;大雾的产生需要大量的水汽、降温和静风天气,②地此时受到大风天气影响,不会有大雾出现,B不对;③地在未来几日要受到台风影响,台风会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天气,因此未来有强降水,C对;④地为日本暖流流经的地区,D不对。故选C。‎ ‎8.莫霍面深度不一,下图为长江中下游某区域莫霍面的等深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 ‎ 据图可推断 A. ①地地壳厚度最薄 B. ②地金属矿产丰富 C. ③地地幔深度最浅 D. ④地地下水埋藏深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等值线的判读方法,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等知识点。‎ ‎【详解】判断图中 等值线的值,①处等深线为(38.5,39),②处等深线(35.0,35.5),③处等深线值为(37.5,38.0),④处等深线的值为(35.0,35.5)。根据地球的圈层划分,莫霍界面为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①处等深线比②③④处都深,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地表起伏不大,因此①处地壳最厚,A不对;根据材料信息判断②地地壳较薄,且位于河流流经地区,推测可能堆积了富含金属矿产的岩石,B对;从图中看,②④的莫霍界面的深度较浅,地幔深度较浅,③不是最浅的,C不对;根据一般规律,④地位于河流沿岸地区,地势较低,是集水区域,地下水埋深浅,D不对。‎ 故选B。‎ ‎【点睛】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在地下33km处的莫霍界面和2900km处的古登堡界面为分界,分成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一般来说,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壳较薄;海拔高处较厚,海拔地处较薄。‎ 山谷风是山区昼夜间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系。白天太阳辐射导致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反之,则形成山风。祁连气象站位于祁连山中段的山谷中,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下图示意2006年8月24日该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风速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祁连气象站所在地谷风的风向是 A. 偏南风 B. 偏东风 C. 偏北风 D. 偏西风 ‎10. 祁连气象站所处山谷段的大致走向及地形特征是 A. 南北走向,西高东低 B. 东西走向,北高南低 C. 南北走向,东高西低 D. 东西走向,南高北低 ‎【答案】9. C 10.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山谷风。‎ ‎【9题详解】‎ 材料中提到,“白天太阳辐射导致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可知谷风主要出现在白天空气增温之后,图中显示, 11点以后,风向以偏北风为主,故正确答案为A,BCD错误。‎ ‎【10题详解】‎ ‎“白天”,“暖空气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风”,“反之,则形成山风”,意味着晚上,空气沿坡面下沉,形成山风。图中显示晚上以南风为主,白天以北风为主,说明气象站附近南面为高坡,北面为低谷,得出山谷呈东西走向,且南高北低的地形特点,故正确答案为D,ABC错误。‎ 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 A. 气温升高 B. 气温降低 C. 降水增多 D. 降水减少 ‎12. 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 A. 洪水暴涨 B. 退耕还湿 C. 地面沉降 D. 冻土融化 ‎13. 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 A. 林地 B. 湿地 C. 草地 D. 寒漠 ‎【答案】11. A 12. D 13. C ‎【解析】‎ 本组题以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的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为背景,考查影响区域植被变化的因素,气候变暖的影响。‎ ‎【11题详解】‎ 读材料可知,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说明积雪融化增多,故首要原因是气温升高,A正确,B错误;降水增多会使越年积雪面积增大,C错误;材料中“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说明洼地上有浅水出露地表,洼地积水增多,降水减少不合题意,D错误。故选A。‎ ‎【12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气温升高会导致冻土融化,地表积水增多,湿地面积增加,D正确;材料中“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说明湿地增加的主要原因不是洪水暴涨、退耕还湿和地面沉降引起,ABC错误。故选D。‎ ‎【13题详解】‎ 由(1)(2)题分析可知,气候变暖使冻土融化,地表水分增多,但平地上较洼地地势高,积水较少,不会有大量的浅水出露地表,减少的耕地主要不会转化为湿地,地表水分增加,适合草类植被生长,故主要转化为草地,B错误,C正确;题干中“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热量不足,难以形成林地植被,A错误;气候上升使冻土融化,地表水分增多,会使植被覆盖增多,不会转化为寒漠,D错误。故选C。‎ 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下图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 A. 10-15千米 B. 15-20千米 C. 20-25千米 D. 25-30千米 ‎15. 不透水面的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 ‎①地下水位上升 ‎ ‎②地表气温升高 ‎ ‎③生物多样性增加 ‎ ‎④地表径流增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14. B 15. C ‎【解析】‎ ‎【分析】‎ 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难度较小,基础知识考查。‎ ‎【14题详解】‎ 有图可知,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应当是1989年与2015年曲线的差值最大的区域,从图中可以看出变化最大的区域,距离市中心大致为15-20千米,因此正确答案选择B。读图判断即可。‎ ‎【15题详解】‎ 有材料可知,城市不透水面会阻止水分下渗,因此会导致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增多,影响水循环环节。城市不透水面其实就是路面的硬化改变地表下店面性质增加。城市广场、建筑、道路等设施在内的城市下垫层代替了大自然原有的森林、绿地和田野,形成了“城市荒漠”,野生动植物逐渐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不断减少以致濒临灭绝。。影响地表植物的生长;不透气的地面很难与空气进行热量、水分的交换。改变城市水生生态系统,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对空气的温度、湿度的调节能力差,且由于硬化地面的高反射率,使它在大量吸收、储存了太阳辐射热之后,又将热量反射释放出来,使城区的温度比郊区和乡村高2~3℃,产生“热岛现象”。不透水铺装严重地破坏了城市市区地表土壤的动植物生存环境,改变了大自然原有的生态平衡。②④正确,①③错误。选C。‎ ‎【点睛】城市不透水面会阻止水分下渗,因此会导致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增多,季节变化增大。‎ 下图为北半球某海域洋流分布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6. 洋流E的流向和性质分别是 A. 向北,暖流 B. 向北,寒流 C. 向南,暖流 D. 向南,寒流 ‎17. F地的盛行风是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答案】16. A 17. C ‎【解析】‎ ‎【16题详解】‎ 图为北半球某海域洋流分布,结合洋流G的流向,可以判断洋流E属于中低纬度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洋流E的流向是向北,位于大洋西部,性质是暖流,A对。B、C、D错。‎ ‎【17题详解】‎ F地的洋流位于中低纬度环流北侧,位于中纬度海域,向东流,位于北半球的西风带,盛行风是西南风,C对。A、B、D错。‎ ‎【点睛】洋流E属于中低纬度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洋流E的流向是向北,位于大洋西部,性质是暖流。F地的洋流位于中低纬度环流北侧,位于北半球的西风带,盛行风是西南风。‎ 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4月存在春汛,但伏汛不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锡林河春汛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 地下水 B. 大气降水 C. 冰川融水 D. 冰雪融水 ‎19. 锡林河伏汛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夏季 A. 冻土融化,下渗量大 B. 生活用水量大 C. 植被繁茂,蒸腾量大 D. 生产用水量大 ‎20. 该区域典型的自然景观是 A. 森林 B. 草原 C. 荒漠 D. 湿地 ‎【答案】18. D 19. D 20. 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补给水源,影响河流水量的主要因素,区域的典型植被等自然地理内容。‎ ‎【18题详解】‎ 地下水是常年补给且最稳定的补给形式,所以春汛补给水源不是地下水,故A错误。“降水集中在6~8月”,说明大气降水补给在夏季,故B错误。内蒙古为高原地形,冰川较少,故C错误。该地降水虽然集中在夏季,但因为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冬季也有一定的降雪,春季气温回升,冰雪融化,形成春汛,故正确答案为D。‎ ‎【19题详解】‎ 冻土融化始于春季,如果冻土融化对河流流量有影响,也应该是影响春汛,而不是伏汛,故A 错误。生活用水量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较小,故B错误。该地“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可见水分条件较差,植被不会特别繁茂,而且河流附近的植被蒸腾作用非常有限,不会导致“伏汛不明显”这样的结果。故C错误。该地主要为牧区,部分地区为种植业,夏季农业用水量较大,导致河流中的水被大量使用,因此D正确。‎ ‎【20题详解】‎ 该地“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可见为半干旱地区,典型植被为草原,故B正确。我国季风气候区的植被一般以森林为主,年降水量一般大于400毫米。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的地区一般植被以荒漠为主。故AC错误。区域典型的自然景观一般为森林草原和荒漠,故D错误。‎ ‎【点睛】河流补给水源中,形成春汛的一般为积雪融水,形成夏汛的一般为降水或者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补给是最稳定的,有些湖泊与河流之间存在相互补给,河流汛期,河流补给湖泊,河流枯水期,湖泊补给河流。‎ 西岳华山是岩浆侵入到地表以下冷凝后在断层基础上发育而成的。读华山斧劈石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斧劈石属于 A. 玄武岩 B. 花岗岩 C. 石灰岩 D. 大理岩 ‎22. 导致斧劈石破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风化作用 B. 风力作用 C. 流水作用 D. 生物作用 ‎【答案】21. B 22. A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岩石圈物质循环,结合西岳华山是岩浆侵入到地表以下冷凝后在断层基础上发育而成的,说明斧劈石属于侵入型岩浆岩,应为花岗岩,B正确,玄武岩属于喷出型岩浆岩,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故选B。‎ ‎【22题详解】‎ 本题考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结合材料斧劈石是在断层作用下地下的岩浆岩出露地表,在温度的变化下,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膨胀与收缩,长期作用结果使岩石发生破裂、崩解,该作用为风化作用,A正确。‎ ‎2019年5月31日中俄黑龙江公路大桥顺利合龙,该大桥的开通结束了黑河与布拉戈维申斯克之间年内某时段不能运送货物的历史。读我国东北局部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图中沼泽的重要生态价值有 ‎①调节气候 ②提供航运水道 ③提供水源 ④净化水体污染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4. 该大桥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自然障碍有 ‎①风沙②缺氧③严寒④流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23. C 24. D ‎【解析】‎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湿地的功能,据图该沼泽为三江平原河流下游地区,主要功能是调节气候、净化水体污染,①④正确,③错误,而结合材料由于图中沼泽区域纬度高,结冰期长,通航时间短,因此②错误。故选C。‎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建设的困难,据图分析,该大桥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由于纬度高,气温低,冻土广布,修建过程中可能遇见冻土问题;同时由于河流有结冰期,春季气温升高,冰凌融化,修桥过程中可能会遇见流冰;东北位于湿润地区,风沙危害小,东北海拔低,不存在缺氧问题,故选D。‎ ‎25.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为解决农业用水问题,在太行山的陡坡上修建了坡度很小、蜿蜒曲折的跨流城调水工程---红旗渠(如下图)。‎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将红旗渠干渠的坡度设计得很小,是为了( )‎ A. 减轻渠水对渠堤的侵蚀 B. 增加输水渠的输水流量 C. 减少输水渠中的泥沙沉积 D. 降低输水工程的建设成本 ‎【答案】A ‎【解析】‎ ‎【详解】红旗渠干渠的坡度设计得很小,干渠水流量因此会变缓,输水流量变少。这样的设计操作,会减弱流水下蚀作用,减轻干渠下的区堤受到渠水冲刷,一定程度上是为了保护区堤,A对;坡度设计得很小,会造成干渠水流量较缓,减少输水渠的输水流量,B错;流速较缓的输水渠会增加泥沙沉积,C错;输水工程的建设成本并无直接联系,D错。故本题选择A。‎ 二、综合题。(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图6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 ‎(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 ‎【答案】(1)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 ‎(2)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受冰雪融水补给;补给大于蒸发。‎ ‎(3)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 ‎(4)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对水文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 ‎【详解】(1)山脉隆起导致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要分别从山脉对地貌、气候及水文的变化进行分析。从地貌看,由于山脉隆起,使得里海与地中海分离,成为湖泊。从气候看,该地处于西风带内,但是由于大高加索等山脉隆起,阻挡西风从地中海带来湿润气流,气候干旱,降水少,大陆性特征明显,蒸发量加剧,湖泊逐渐向内陆湖演化。从水文看,山脉隆起使得注入湖泊的河流减少,盐度增加,湖泊面积变小。‎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主要从补给与蒸发角度分析。由于位于末次冰期的晚期,此时气温略有升高,冰雪融化量增加,但由于气温总体较低,蒸发量小,所以补给大于蒸发量,所以盐度低,里海一度为淡水湖。‎ ‎(3)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主要结合补给类型变化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也就是说,里海的补给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转变为以河流补给为主,而河流为内流河,盐分只进不出,逐渐积累,加之地形隆起,气候更加干旱,蒸发加剧,使得含盐量升高,演变为咸水湖。‎ ‎(4)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要参考里海的形成结合板块构造进行分析。里海成为湖泊就是由于地处板块消亡边界,是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北移形成的,如果继续北移,黑海和地中海也会演化为湖泊。‎ ‎27.广东省地下水资源丰富。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充足的水源补给是地下水资源形成的重要条件。指出图1中地表组成物质和地形起伏特点,并分析其对地下水量的影响。‎ ‎(2)某公司拟在图2乙地利用地下水设立饮用水生产厂。与甲地相比,请指出在乙地设厂的优势。‎ ‎【答案】(1)特点:地表组成物质以松散风化物为主,厚度大;地形起伏和缓。影响:地表组成物质疏松,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厚度大,地形和缓,有利于延缓地下水下渗的时间;最终有利于地下水水量的补给增加。‎ ‎(2)土地价格较低;有利于水源地的保护,(或远离城市密集区,环境污染小);劳动力成本低。‎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用图能力以及水循环和工业区位因素。‎ ‎【详解】(1)本题一共三问,组成物质特点;地形起伏特点;二者对地下水量的影响。‎ 组成物质:根据图1可以看出,地表组成物质以松散风化物主,厚度大;‎ 地形起伏特点:地形起伏和缓。‎ 影响:地表组成物质疏松,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厚度大,地形和缓,有利于延缓地下水下渗的时间;最终有利于地下水水量的补给增加。‎ ‎(2)甲地距离广州市比较近,乙地距离广州市比较远。所以与甲地相比,乙地的优势首先就是成本低,包括土地价格较低和劳动力成本低;其次还包括远离城市密集区,环境污染小,有利于水源地的保护。‎ ‎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环境条件。‎ ‎(2)分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结果。‎ ‎(3)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启示。‎ ‎【答案】(1)降水量少(低于400毫米),地下水位低,树木生长所需水分不足。地表1米以下存在干土层,影响树木根系发育和下扎。风大,易动摇树木根系 (2)树木生长不良(形成“小老头树”)。树木(“小老头树”)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树木(“小老头树”)会蒸腾更多水分,树木根系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3)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在生态脆弱地区,应减少人工干预 ‎【解析】‎ 本题以黄土高原部分区域的基本地理信息为背景,考查考生综合运用相关地理基本知识、原理,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1)本题难度较小,将“小老头树”的形态特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降水量低于400毫米、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冬春季节多大风相结合即可。‎ ‎(2)该区域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的主要作用是防治水土流失。“小老头树”的存在说明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不利于树木的存活和生长,而且树木的存在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的生长,因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相对于草本植物,树木会蒸腾更多水分,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 ‎(3)根据前面两题的提示,本题主要从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发展的角度作答,在生态脆弱区,尤其要注意尊重规律,减少人为干预。‎ ‎【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在于对文字材料的解读。‎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