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地理 第三章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学案 湘教版选修6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中地理 第三章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学案 湘教版选修6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 ‎[学习目标] 1.掌握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防治措施。2.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及采取的措施。‎ 一、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1.植被破坏 ‎(1)原因:发展传统农业、牧业和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2)后果: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2.保护植被的措施 ‎(1)发展生态农业 加强政策引导;加强农村住区建设;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植被。‎ ‎(2)加强开发和建设活动中的生态保护 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落实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恢复植被,保护生态环境。‎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1.意义: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及其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 ‎2.原因:人们对生物资源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加之对生物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类型 含义 有效办法 目的 在野生动植物的原产地 建立自然保护区 维护生态系统内的 13‎ 就地保护 对物种实施有效保护方式 物质和能量流动,以及生物的繁衍和进化 迁地保护 将野生动植物从原产地迁移到条件良好的其他环境中进行有效保护 建立动物园、植物园、珍稀濒危动植物人工繁育基地和设立遗传资源种质库 保证生物物种的延续和扩大 探究点一 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读“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表”,回答下列问题。‎ 植被覆盖率(%)‎ 径流减少率(%)‎ 侵蚀减少率(%)‎ ‎20‎ ‎15‎ ‎55~30~20‎ ‎40‎ ‎30‎ ‎80~50~40‎ ‎60‎ ‎60~50~30‎ ‎95~80~70‎ ‎80‎ ‎75~60~50‎ ‎98~89~80‎ ‎≥90‎ ‎70‎ ‎100~95~90‎ ‎1.植被覆盖率和径流减少率、侵蚀减少率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随着植被覆盖率的增加,径流减少率、侵蚀减少率也在增加(答呈正相关亦可)‎ ‎2.由表可知,植被具有的生态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植被破坏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水土流失 ‎3.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除植被覆盖率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 答案 降水 风 地形 土壤 ‎4.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必须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其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在山坡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在沟壑中修建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工程措施 农业技术措施 生物措施 封坡育林育草和修筑水平梯田相结合 淤地坝 ‎5.黄土高原有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矿产)资源,因此,在开采这一矿产时要有计划地________________,开展矿区________________工作,避免因采矿引起大规模水土流失。‎ 答案 煤炭 存放表土 土地复垦 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措施 具体表现 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 生物措施 植树造林种草,禁止乱砍滥伐;退耕还林、还草;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 工程措施 修建梯田、打坝淤地、平整土地、开展土地复垦等 农业技术措施 改良灌溉方式和技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科学施肥、选育良种、深耕改土、轮作套种、地膜覆盖等 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合理控制人口数量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一个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 生态恢复与建设 ‎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减少牧区水井数量;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调整农、林、牧用地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退耕还林、还牧 开发风能、太阳能、农村小水电、沼气,营造薪炭林等,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 沙产业是指积极利用沙漠、戈壁的土地和景观资源,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变“沙害”为“沙利”,向沙漠要效益的新兴产业。下图是“宁夏沙坡头地区草方格沙障景观图”。据此回答1~2题。‎ 13‎ ‎1.构筑草方格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 ‎①保护铁路线 ②削减风力 ③改变气候类型 ④增加旅游景观 ⑤提高沙层含水量 A.②③⑤ B.①②③‎ C.①②⑤ D.①④⑤‎ ‎2.下列不适合在该地区发展的沙产业是(  )‎ A.建材产业 B.沙漠旅游休闲业 C.光伏发电产业 D.沙生中药材产业 答案 1.C 2.A 解析 第1题,沙坡头地处我国西北内陆,荒漠化严重,降水稀少;包兰铁路在此经过。设置草方格沙障主要是为了削减风力、提高沙层含水量、保护铁路线。第2题,该区域气候干旱,沙源广布、光照充足,适合发展沙漠旅游休闲业、光伏发电产业、沙生中药材产业等,但不适合发展建材产业。‎ 探究点二 保护生物多样性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滇金丝猴,被称为世界上最高贵的猴子,它栖息在海拔3 ‎000米以上的高山针叶林带,活动范围可从2 ‎500米到5 ‎000米的高山,以松萝针叶林的嫩叶、花苞等为食。滇金丝猴主要分布在金沙江与澜沧江之间狭长地带。现存自然种群几乎均处在相互隔离状态,各自然种群之间已不可能进行基因交流(下图)。‎ 13‎ ‎1.描述图示两江地带滇金丝猴种群栖息地的分布特征。‎ 答案 分布在两江南北狭长地带;分布高差大;北多南少;分布相对隔离,呈孤岛状。‎ ‎2.分析两江狭长地带有利于滇金丝猴生存的原因。‎ 答案 海拔高,垂直高度大,活动空间大;高山针叶林分布广,食物来源丰富;山高谷深,天敌数量少。‎ ‎3.说明导致两江地带滇金丝猴种群相互隔离的人为原因。‎ 答案 居民点扩张;道路的修建;当地人口增长,毁林开荒、放牧等人类活动对森林的砍伐,破坏了栖息地环境。‎ ‎1.物种灭绝的原因 物种灭绝本来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灭绝。‎ 原因 表现 自然原因 物种的平均寿命大约为500万年,地球历史上最近2亿年以来,平均1.1年灭绝一个物种 人为原因 人类社会早期 以狩猎和采集为主,加剧物种灭绝,300万年的狩猎历史,是许多地区的野兽濒于绝迹的原因之一 农业生产活动 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速了物种灭绝,而且物种灭绝的速度在不断增加,全世界损失的物种大部分是植物和昆虫,而且一部分尚不为人所知,形势严峻 工业生产活动 ‎2.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 保护生物多样性可采用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的方式,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系统。‎ ‎(2)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适宜环境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 ‎(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以保护遗传资源。‎ ‎(4)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 有人说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如果申请专利,他将超过卡洛斯·斯利姆·埃卢(墨西哥电信大亨)、比尔·盖茨(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沃伦·巴菲特(美国著名投资人)等人成为全球首富。而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出的水稻良种是利用我国西南深山的野生水稻基因杂交产生的。据此回答3~5题。‎ ‎3.野生水稻基因的成功利用,反映了(  )‎ 13‎ A.要保护全球各种生态系统的平衡 B.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储备资源的一种方式 C.各种自然资源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 D.生物资源的人口承载力是无限的 ‎4.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优质水稻的实验地点应在(  )‎ A.西北地区,温差大,有利于水稻中营养物质的积累 B.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紫外线强,可使水稻基因突变 C.海南岛,生长期长,可缩短实验的时间 D.东北地区,可利用黑土地肥沃的土壤培养优质水稻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意义重大,人类应加以保护 B.人类只需要保护对人类有贡献的物种 C.解决粮食问题,发展农业生产不需要科技创新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 3.B 4.C 5.A 解析 第3题,物种对人类的价值以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储备资源的一种方式。第4题,培育水稻良种需要进行无数次的实验,海南岛热量丰富,复种指数高,实验时间短。第5题,生物多样性具有极大的直接、间接使用价值以及潜在价值,对人类影响极大,因此人类应加以保护。‎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的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它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在一起,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1.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目的是(  )‎ ‎①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②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和高效 ‎③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④保护生物多样性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为治理山区的水土流失,对荒山应(  )‎ A.综合治理与开发 B.全面封山育林、育草 C.修筑梯田 D.烧荒耕种 ‎3.山区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压力很大,为此应(  )‎ 13‎ ‎①改革耕作技术 ②调整农业结构 ③大力发展畜牧业 ④加强生态保护的法制宣传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 1.D 2.A 3.C 解析 第1题,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和高效,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也属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范畴。第2题,我国人口数量大、增长快,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大,全面封山育林、育草不现实;陡坡修筑梯田成本高,且易造成水土流失;烧荒耕种会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第3题,为保护山区的生态环境,应调整农业结构,改进传统的耕作技术,加强对生态保护的法制宣传。大力发展畜牧业会加重山区环境负担,故不合适。‎ 每年的‎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保护生物多样性迫在眉睫。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6题。‎ ‎4.联合国设立“生物多样性日”的最主要目的是(  )‎ A.最大限度地开发生物资源 B.保护生物多样性 C.确保世界粮食安全 D.禁止开发野生动植物资源 ‎5.目前,世界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每天几十种的速度消失,这么快的灭绝速度主要原因是(  )‎ ‎①人口不断增长 ②对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开发 ③全球气候变暖 ④生物进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世界上建立了很多基因库,最主要的目的是(  )‎ A.维护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流动 B.维护生物的繁衍和进化 C.保证生物物种的延续和扩大 D.防止特有基因流失他国 答案 4.B 5.A 6.C 13‎ 解析 第4题,当前,世界物种灭绝速度呈现加快的趋势,而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及其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在全球范围内保护生物多样性势在必行。第5题,在自然状态下,也会有物种灭绝,但速度要慢得多;题目中的“这么快”是题眼,应从人类活动的角度思考。第6题,“维护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和“维护生物的繁衍和进化”是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保证生物物种的延续和扩大”才是建立基因库最主要的目的;生物多样性减少是一个世界性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防止特有基因流失他国的做法是错误的。‎ ‎7.下图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图例各代表一类环境问题。请将甲、乙、丙、丁填入下列环境问题的括号内。‎ A.酸雨危害(  ) B.森林锐减(  )‎ C.水土流失(  ) D.水体污染(  )‎ ‎(2)环境问题乙在我国的____________地区最为严重。‎ ‎(3)甲、乙、丙、丁四类环境问题中,欧洲表现较突出的是________。‎ ‎(4)环境问题乙产生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江上游地区该环境问题对地区A造成的不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丙 甲 乙 丁 ‎(2)黄土高原 ‎(3)丙 ‎(4)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破坏植被 河湖淤浅,洪涝加剧 解析 第(1)题,思路分析如下:‎ 第(2)题,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第(3)题,欧洲经济发达,酸性气体排放量多,降水丰富,酸雨危害严重。第(4)题,乙为水土流失,其产生的人为原因是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会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加,地区A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泥沙淤积严重,河湖蓄水能力变差,易发生洪涝。‎ 读“我国南方某农村生态农业试验场生产模式图”,回答1~2题。‎ 13‎ ‎1.该村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是(  )‎ A.杂草秸秆、沼渣、化肥 B.沼渣、粪肥、塘泥 C.化肥、植物的秸秆、沼渣 D.菌渣、沼渣、塘泥 ‎2.该地农民使用沼气作为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是(  )‎ A.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净化环境 B.由于杂草填入沼气池减少了秸秆还田,所以土壤的肥力下降 C.饲料、肥料、燃料之间相争激烈,农民需要根据实际调整三者关系 D.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但不利于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 答案 1.B 2.A 解析 第1题,箭头指向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有粪肥、沼渣、塘泥。第2题,南方多低山丘陵区,农民使用沼气作为燃料,可以减轻对山地植被的破坏,减少水土流失;可以减轻燃烧秸秆、煤等产生的大气污染,有利于净化环境。‎ 读下图,分析回答3~4题。‎ ‎3.该图表示的主题是(  )‎ A.天然气资源的分布 B.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分布 C.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分布 D.森林资源的分布 13‎ ‎4.图中A、B两地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  )‎ A.生物多样性减少 水土流失 B.水土流失 荒漠化 C.草场退化 荒漠化 D.荒漠化 水土流失 答案 3.C 4.D 解析 第3题,分析图示地区,图例所示阴影地区主要是我国农垦区与牧区的交界处,水土流失和荒漠化较为严重,是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区。第4题,图中A地处于塔里木盆地边缘,B地处于黄土高原,据此判断各地的生态环境问题。‎ ‎1973年长江沿岸刀鱼产量为3 750吨,1983年为370吨左右,2010年80吨,2011年12吨。2012年长江刀鱼开捕已经超过20天,镇江渔民却一点收获也没有。由于产量稀少,当下刀鱼卖到最高8 000元的单价,冲上了天价的宝座。据此回答5~6题。‎ ‎5.长江刀鱼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有(  )‎ A.全球气候变暖,影响鱼类正常繁殖 B.刀鱼生长周期长,目前处于幼鱼阶段 C.长江含沙量增加,不利于刀鱼生长 D.不合理捕捞对渔业资源的破坏 ‎6.下列有利于改善长江刀鱼现状的合理措施有(  )‎ A.修建水库、减少洪涝灾害 B.上中游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C.规定禁渔期和禁渔区 D.增加氮磷饵料投放量,使刀鱼生长加速 答案 5.D 6.C 解析 第5题,由于刀鱼价格昂贵,吸引渔民大肆捕捞,导致刀鱼数量急剧减少。第6题,只有限定捕鱼量和捕鱼期,才能实现刀鱼的可持续捕捞。‎ 河西走廊是甘肃省率先脱贫奔小康的地区,也是西部开发的热点地区。该地区在经济发展中资源利用不合理,防护林网建设速度滞后。民勤县在20世纪50年代种植的沙枣林迄今已有近一半死亡,从而导致风沙肆虐频繁,土地荒漠化严重。为此,甘肃省委、省政府近年提出要再造河西。现在,河西走廊各地紧锣密鼓地实施再造工程。据此完成7~8题。‎ ‎7.沙枣林死亡的原因可能是(  )‎ A.土地盐碱化严重 B.沙枣林不适合在当地栽种 C.滥砍森林,过度樵采 D.林带过大过密,林水矛盾突出 13‎ ‎8.“再造河西”首先要要解决的问题是(  )‎ A.大力开荒 B.开发资源 C.发展交通 D.完善生态体系 答案 7.D 8.D 解析 第7题,该地区由于距离海洋较远,因此降水量较少,如果沙枣林过多过密则会因为缺水而死亡。第8题,完善生态体系是“再造河西”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据此完成下题。‎ ‎9.近年来,我国部分沿海地区适当扩大红树林面积的主要目的有(  )‎ ‎①防风消浪、促淤保滩 ②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  ③保持生物多样性 ④增加用材林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B 解析 红树林具有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以及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多方面的功能;红树林不是用材林。‎ 据国外媒体报道:很多人认为指狐猴是世界上最丑的动物。不幸的是,它现在也是地球上最濒临灭绝的动物,也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要和指狐猴说再见了。据此完成10~11题。‎ ‎10.指狐猴成为“地球上最濒临灭绝的动物”,这是哪种生态环境问题的体现(  )‎ A.森林资源匮乏 B.草场退化 C.水土流失 D.生物多样性减少 ‎11.指狐猴成为“地球上最濒临灭绝的动物”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①指狐猴的生存环境被破坏或丧失 ②水土流失 ③土地沙化 ④人类高强度的捕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10.D 11.D 13‎ 解析 第10题,指狐猴是一种生物,它濒临灭绝本身就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第11题,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直接后果是破坏土地资源,不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A为水库,是B城市的唯一水源,C处为山地。读图回答12~13题。‎ ‎12.为保护B城市的水源应采取的措施有(  )‎ ‎①退耕还林、还草 ②禁止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③禁止向湖泊、河流排污 ④保护森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某企业拟在C处山坡上开辟采石场,该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包括(  )‎ A.破坏森林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破坏山体,水土流失加剧 D.地震灾害多发 答案 12.D 13.D 解析 第12题,水库A是B城市的唯一水源地。周围分布有农田和居民点,容易产生农药、化肥和生活废弃物的污染,因此要防治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物的排放,增加植被覆盖率,保护水源地生态环境,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第13题,在C处山坡上开辟采石场会减少该处森林植被,造成生物栖息环境破坏;同时植被破坏和山体形态改变会加剧水土流失。‎ ‎14.下图为“我国某种土地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3‎ ‎(1)该土地资源是__________,其在我国的分布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地该土地资源退化严重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其人为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防治该土地资源退化的有效措施。‎ 答案 (1)草场资源 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和青藏地区 ‎(2)数量减少;质量下降 过度垦殖;过度放牧 ‎(3)退耕还草;建人工草场;规定合理载畜量;合理放牧。‎ 解析 (1)读图,该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所以该土地资源是草场资源。其主要分布特点是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和青藏地区。(2)甲地位于内蒙古东部,土地退化严重的原因是草场资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主要人为因素是过度垦殖,过度放牧,破坏了草原的再生能力。(3)防治草场的退化,有效措施是退耕还草,建人工草场;规定合理载畜量,合理放牧。‎ ‎15.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冬虫夏草主要生长在青藏高原海拔3 ‎000米以上的地区。其采挖时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每年采挖过程中大量草地被践踏和碾压,采挖结束后到处都是裸露的松散泥土和土坑。‎ 简述大规模采挖冬虫夏草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答案 (生态环境脆弱,破坏易,恢复难。)植被破坏;草场退化,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层结构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水源涵养能力下降;水旱灾害发生频率提高;鼠害等生物灾害易发。‎ 解析 冬虫夏草主要生长在青藏高原海拔3 ‎000米以上的地区,海拔高,生态环境脆弱,破坏后很难恢复;采挖时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对其他植被破坏也比较严重;采挖过程中大量草地被践踏和碾压,加剧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采挖结束后到处都是裸露的松散泥土和土坑,导致土层结构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13‎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