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1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内蒙古集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每空2分,共60分)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 上图四点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上图中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 一中期末考试这天,地球所处的位置为下图中的( ) A. ①②之间 B. ②③之间 C. ③④之间 D. ④①之间 4. 一中期末考试这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 A. 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 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C. 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 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答案】1. B 2. D 3. B 4. D 【解析】 【1题详解】 地球公转到近日点时候速度最快,在远日点时候速度最慢,②为冬至日,12月22日最接近近日点,故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②,B项正确。故选B。 【2题详解】 据图可知,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④为北半球夏至日;①为秋分日,②为冬至日,③为春分日;故D项正确。 【3题详解】 一中期末考试的时间是1月,再根据图中各点的位置关系可以推断,地球所处的位置为下图中的②③之间,故选B。 【4题详解】 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知,一中期末考试的时间是1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故选D。 据央视2014年2月2日报道,印尼北苏门答腊省的锡纳朋火山2月1日发生喷发,熔岩流至火山东南方向4.5 km处,目前已造成14人死亡。 据此回答下面各题。 5. 此火山口喷出的大量岩浆可能来源于( ) A. 岩石圈 B. 地壳 C. 地核 D. 软流层 6. 岩浆物质冲破了岩石圈的束缚后喷发出来,下列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 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 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D. 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答案】5. D 6.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壳物质循环及岩石分类,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一般。 【5题详解】 软流层为岩浆的发源地,故选D。 【6题详解】 岩石圈是岩石组成的,地壳及上地幔顶部为岩石圈,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故选D。 下图为甘肃省张掖市境内合黎山一处地貌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7. 形成这一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风力侵蚀 B. 河流堆积 C. 岩层挤压 D. 火山喷发 8. 这一景观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是 A. 植被茂盛 B. 草原广阔 C. 湿润多雨 D. 干燥少雨 【答案】7. A 8. D 【解析】 【7题详解】 图示地貌景观是风蚀蘑菇,形成这一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风力侵蚀,A对。河流堆积形成的是平原地貌,B错。岩层挤压是褶皱构造的成因,C错。火山喷发是岩浆喷出地表,属于岩浆活动,D错。故选A。 【8题详解】 这一景观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是干燥少雨,外力以风力侵蚀为主,D对,C错;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植被稀少,A、B错。故选D。 【点睛】图示地貌景观是风蚀蘑菇,形成这一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风力侵蚀。西北地区的环境特点是干燥少雨,外力以风力侵蚀为主。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9. 甲地所处的地质构造是 A. 地垒 B. 向斜 C. 地堑 D. 背斜 10. 形成乙地地貌形态的地质作用是 A. 冰川侵蚀作用 B. 风力沉积作用 C. 流水沉积作用 D. 岩浆活动 【答案】9. D 10. C 【解析】 考查地质构造和地质作用,通过岩层的弯曲和变形可以判断地质构造类型,要求熟悉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 【9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岩层向上弯曲,甲地所处的地质构造是背斜,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0题详解】 乙地貌是河口三角洲,是河流所带的泥沙沉积作用形成的,属于流水沉积作用,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俗话说“果园不冬灌,受冻又受害;果园灌冬水,开春发的美”。果农常在“大雪”至“冬至”期间,土壤冻结前灌一次水。 结合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大雪”至“冬至”期间,果园冬灌的主要目的( ) A. 可以满足果树对水份的需求,缓解干旱状况 B. 可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减轻土壤次生盐渍化 C. 有利于缓和地温的剧烈变化,防止果树冻害 D. 有利于保护表层土壤,减少风力搬运和侵蚀 【答案】C 【解析】 【详解】果园冬灌,结合图示可知,增加土壤湿度,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加,水的比热容大,降温慢,可以有效减少降温的剧烈程度,从而有利于缓和地温的剧烈变化,防止果树冻害,C正确;冬季果树需水量少,A错;地下水上升容易导致盐碱化,B 错;结合题意可知减小风力侵蚀与搬运不是主要目的,D错。故选C。 12.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A. 散射作用 B. 反射作用 C. 直射作用 D. 吸收作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晴朗时,大气以分子散射为主,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外被散射的强度更大,因此天空即呈现蔚蓝色。由此可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选项A符合题意,排除B、C、D。 【点睛】由于分子散射的强度与波长四次方成反比,所以太阳光谱中紫光的散射比红光强得多,这就造成大气的散射光谱(散射光能量按波长的分布)对于入射的太阳光谱而言,向短波方向移动。因太阳光谱在短波段中以蓝光能量最大,所以在晴空大气浑浊度小时,在大气分子的强烈散射作用下,天空即呈现蔚蓝色。但当大气浑浊时,由于大气气溶胶的米散射作用,散射光强与波长没有显著的关系,从而使天空呈现灰白色。 下图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局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3. b图所示季节为 A. 北半球春季 B. 北半球夏季 C. 北半球秋季 D. 北半球冬季 14. 图中阴影部分所示气压带的形成原因是 A. 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 B. 近地面空气遇冷下沉 C. 高空空气堆积气流下沉 D.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5. 若图中①位于大陆西岸,则该地的气候特征为 A. 终年温和湿润 B. 冬季寒冷干燥 C. 终年高温多雨 D. 终年炎热干燥 【答案】13. D 14. C 15. A 【解析】 考查气压带和风带极其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影响。 【13题详解】 从图中的信息可以看出b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相对春分秋分日向南移,说明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为北半球冬季,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4题详解】 图中阴影部分所示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受高空空气堆积气流下沉而导致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题详解】 若图中①位于40°S~60°S大陆西岸,①全年盛行西风,则该地的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气候特征为终年温和湿润,A正确,BCD错误。故选A。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6. 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下列叙述正确是 A. 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B. 温度:A>B>C>D C.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D. 气压:D>A>B>C 17. 若此图是城市热岛环流侧视图,那么,在②处 进行绿化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A. 增温和增湿 B. 净化和增温 C. 净化和增湿 D. 减湿和减温 18. 若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则上升气流③可能存在于 ①白天的谷地 ②白天的山坡 ③夜晚的谷地 ④夜晚的山坡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16. A 17. C 18. B 【解析】 【16题详解】 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A正确;近地面热的地方盛行上升气流,冷的地方盛行下沉气流,可推测B的气温高于A,B错;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C错;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A地气压高于D地,D错。故选A。 【17题详解】 如果此图是城市热岛环流侧视图,则A是郊区,B是城区,近地面的风是从郊区吹向城区。在②处进行植树造林,一方面可以增加城区的湿度,另外可以净化空气,C正确。故选C。 【18题详解】 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白天山坡增温快,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夜晚山坡降温快,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山谷则盛行上升气流,③表示的可能是白天的山坡或夜晚的谷地,B正确。故选B。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关于该图反映的大气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近地面 B. 高空 C. 不考虑摩擦力 D. 只有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 20. 图中d代表的是( ) A. 地转偏向力 B. 摩擦力 C. 水平气压梯度力 D. 风向 21. 图中A地与B地相比( ) A. 摩擦力一定相同 B. 风向相反 C. A地风速小于B地 D. 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同 【答案】19. A 20. B 21. C 【解析】 【19题详解】 读图,该图反映的大气运动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三个力共同作用,属于近地面大气运动的受力情况,A对。高空大气运动不考虑摩擦力,只有两个力影响,B错。C、D错。故选A。 【20题详解】 图中c与风向垂直,是地转偏向力,A错。a与等压线 垂直,指向低压区,是水平气压梯度力,C错。b沿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略向右偏,是风向,D错。d与风向相反,代表的是摩擦力,B对。故选B。 【21题详解】 摩擦力的方向与风向相反,与下垫面状况有关,故摩擦力不一定相同,A错。图中的气压梯度力相同,都位于北半球,风向不会相反,B错。A地等压线稀疏,B地等压线较密集,说明A地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D错。A地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A地风速小于B地,C对。故选C。 读“某季节沿海地区高空等压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有关四地气压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② D. ④<③ 23. 图中①、②、③、④气温最高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4. 下图中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与甲图海陆间热力环流相符的是( ) A. B. C. D. 【答案】22. D 23. D 24.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 【22题详解】 图中等压面发生弯曲是因为地面冷热不均,引起了空气的垂直运动,致使等压面发生弯曲,近地面热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近地面冷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根据地球表面气压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故近地面③④气压总体高于高空的①②,A、C错误。 根据等值线凸低为高、凸高为低原则,①处为高气压区,②处为低气压区, 故①>②。近地面气压格局与高空相反,故③>④,D正确。 【23题详解】 根据对流层大气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规律可知,近地面气温始终高于空中,因此③、④的气温始终高于①和②;根据上题可知,④的气压小于③,说明④地近地面附近气流受热上升,因而形成低气压,故气温高。因此四地中气温最高的是④,故D项正确,ACD错误。故选D。 【24题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近地面陆地形成低气压,盛行上升气流,海洋形成高气压,盛行下沉气流,同一水平方向上,气压由高压流向低压,因此由气压状况可还原图中的热力环流为顺时针环流。故B项正确,ACD错误。故选B。 下图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据此回答以下小题。 25. 图中①、②、③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 A. 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 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 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26. 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 A. 地面辐射 B. 太阳辐射 C. 大气辐射 D. 大气逆辐射 27.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们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太阳辐射—① B. 大气的反射作用—④ C. 大气的吸收作用—③ D. 大气的逆辐射作用—③ 【答案】25. B 26. A 27. D 【解析】 【25题详解】 ①、②、③分别来自太阳、地面和大气,且②与③方向相反,因此①②③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故B正确。 【26题详解】 大气的受热过程是:大气吸收和反射削弱了一小部分太阳辐射,大部分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使地面温度升高,地面又会向外辐射能量,大气吸收大部分地面长波辐射,大气由于吸收太阳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使温度升高。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较弱,但对地面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因此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故A 正确。 【27题详解】 根据图中所示,①②③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通过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将地面损失的部分能量还给地面,从而对地面起保温作用,对应③大气逆辐射,故D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属于基础题目,难度较小。 读某年12月22日0时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完成下面小题。 28. 图示时间,下列城市风力最大的是( ) A. 广州 B. 沈阳 C. 乌鲁木齐 D. 武汉 29. 关于①~④四地点风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③的风向相反 B. ②④的风向相近 C. ③吹西北风 D. ④吹西北风 30. 下列四幅等压线图(单位:hPa)中,能正确反映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A. B. C. D. 【答案】28. A 29. B 30. A 【解析】 【28题详解】 同一幅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单位距离内气压差异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据此进行判断,图中四地相比,广州的等压线最为密集,因此风力最大,故选A。 【29题详解】 根据图中经纬度进行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和摩擦力的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据此进行判断,图中①地吹西北风,②地偏东风;③地偏西风,④地偏东风,因此②④的风向相近,故选B。 【30题详解】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原动力,始终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近地面的风还受到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斜交,而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A正确。B项没有偏转,C项由低压指向高压,D项向右偏转。故选A。 二、填空题(40分) 31.关键环节 读“北半球大气环流剖面示意图”(图甲)与“沿30ºN的大气环流剖面示意图”(图乙),完成下列要求。 (1)此为北半球的___季节,请据图甲说出你的判断理由____;易形成降水的风分别是_______和___(选择填空)。 A.a→b B.b→c C.e→f D.f→e (2) b→c的风与d→c的风相遇后,b→c在上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夏 (2). 直射点北移,全球气压带风带北移 (3). B (4). D (5). b→c为从较低纬度向高纬度运动的暖空气较轻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气压带和风带随季节的变化规律、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以及等压面的判断。 【详解】(1)图示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以北,则反映了全球气压带、风带北移,为北半球夏季,0°-30°N为信风带,近地面风由b→a,排除A;b→c位于北半球中纬度,为盛行西风带,受盛行西风影响,全年多雨,B正确;图乙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e位于亚欧大陆内部,e→f为从海洋吹向陆地,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C正确; f→e为陆地吹向海洋,受西北风影响,降水少,排除D。 (2) b→c的风为西风,从较低纬度向高纬度运动的暖空气较轻,气温较高,d→c的风为极地东风,从高低纬度向较纬度运动的冷空气较重,两者相遇后b→c在上面。 32.下图为“北半球气压带与风带形成和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和______(均填字母)地区冷热不均。 (2)A和C气压带空气均以_____为主(上升或下沉),在它们的控制下,降水量______。 (3)终年受B控制下的天气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 A (2). D (3). 上升气流 (4). 多 (5). 晴朗干燥 【解析】 【分析】 考查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性质。关键在于学生对气压带的水平运动方式判断其中的控制地区的天气状况。 【详解】(1)地球的球体形状导致不同纬度地区受热不均,赤道地区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附近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极地高气压带。由于地球的自转,进而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因此图示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赤道地区炎热,极地地区寒冷,图中A为赤道,D为极地。 (2)图中A处为赤道低气压带,C处为副极地低气压带。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气流上升,气温下降,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降水,因此低压控制下降水量大。 (3)B位于30°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副高控制地区盛行下沉气流,难以形成降水,因此终年受B控制下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 33.读“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示各气压带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其中属于热力因素形成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属于动力因素形成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2)B和C之间是________(填风带名称),在图中画出风向;C和D之间是________(填风带名称),在图中画出风向. 【答案】(1)极地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赤道低压带;AD;BC (2)西风带;东北信风带 风向如图: 【解析】 【分析】 考查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及成因。 【详解】(1)直接根据图示气压带分布的纬度位置判断:A位于90°附近,为极地高压带;B位于60°附近,为副极地低压带;C位于30°附近,为副热带高压带;D位于赤道,为赤道低压带。赤道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是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的,而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是由于动力原因形成的。 (2)根据风带的位置,BC之间位于北半球中纬度,为中纬西风带,北半球盛行西南风,CD之间位于北半球低纬,为东北信风带。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的判断规律和三圈环流的形成原因。属于知识性试题,注意风向的判断可利用画图解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