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第一〇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〇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2018年9月高二地理月考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了一款无桩借还车模式的智能硬件。人们通过智能手机就能快速租用和归还一辆单车,完成一次几公里以内的市内骑行。下图为北京某用户在一天中不同时段查询到的同一区域单车分布状况。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不同时段单车分布差异的原因最可能是路口附近 A. 办公区集中 B. 高档住宅区集中 C. 公交站点集中 D. 工业区集中 ‎2.图中所示的手机功能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RS B. RS 和GPS C. GPS 和GIS D. RS 和GIS 叠图分析是科学选址最常用的方法。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叠图分析最常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RS B. GPS C. GIS D. 数字地球 ‎4.选定的区域适合建设( )‎ A. 大型垃圾处理场 B. 大型仓储式超市 C. 汽车加油站 D. 水源保护区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由于目的不同,所用的指标和方法也不同。读黄河流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5.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的方法是( )‎ A. 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B. 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C. 以行政区划为指标 D. 利用气候、地形等指标 ‎6.甲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要及时获取湖泊面积变化情况,最快捷途径是( )‎ A. RS 技术 B. GPS 技术 C. GIS 技术 D. 实地考察 下图为我国西北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7.引起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类活动是 A. 居民生活 B. 工矿建设 C. 交通建设 D. 农业生产 ‎8.我国图示地区治理土地荒漠化,宜采取的措施是 ‎①宁夏平原合理控制用水 ②环境脆弱区进行生态移民 ‎③在沙漠地区大面积种植胡杨林④发挥塞外江南优势,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④‎ 霍尔果斯蒙古语意为“驼队经过的地方”,哈萨克语意为“积累财富的地方”‎ ‎,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精伊霍铁路(精河-伊宁-霍尔果斯口岸)使我国的霍尔果斯与哈萨克斯坦的霍尔果斯实现了对接,成为有巨大经济潜力的“双子城”。下图为精伊霍铁路周围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霍尔果斯“双子城”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温暖湿润 B. 石油产业兴旺发达 C. 河谷地形平坦 D. 边境贸易快速发展 ‎10.影响精伊霍铁路选线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 B. 河流 C. 居民点 D. 资源 ‎11.精伊霍铁路沿线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 水土流失 B. 荒漠化 C. 石漠化 D. 盐碱化 读“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矿质养分循环模式图”,回答下列小题。‎ ‎12.与乙森林系统相比,甲森林系统的 ( )‎ A. 生物体储存的养分少 B. 系统整体的物流量大 C. 土壤中储存的养分少 D. 落叶层储存的养分多 ‎13.全球的乙森林系统主要分布在 ( )‎ A. 亚欧大陆 B. 大洋洲 C. 非洲大陆 D. 南美洲 位于东南亚赤道地区的苏门答腊岛分布有大面积泥炭沼泽森林,由于土壤长期浸水,落叶和朽木无法完全分解,逐渐形成厚厚的泥炭层。近年来,当地居民抽干泥炭沼泽,焚烧林地,以便扩大油棕的种植面积。但在增加棕榈油(用于食品、饲料加工)产量的同时,也增加了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下图分别为泥炭沼泽森林和油棕林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苏门答腊岛沿海地区泥炭沼泽森林被开发成油棕林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 气候温和湿润 B. 地形平坦开阔 C. 土壤水分充足 D. 泥炭土层深厚 ‎15.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将增加当地的 A. 年均降水量 B. 太阳辐射量 C. 地表下渗量 D. 气温日较差 ‎16.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将增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主要原因是 A. 森林蒸腾耗水量显著增加 B. 棕榈油大量转化为温室气体 C. 土壤有机质分解速度加快 D. 林场需要大量使用化石能源 乌尔米耶湖(图)位于伊朗西北部,是世界第三大咸水湖。水深春季为4-6米,夏季仅1-2米。近年来,该湖面积迅速缩小,面临消失,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生物圈保留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该湖春季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 雨水 B. 冰川融水 C. 地下水 D. 季节性积雪融水 ‎18.造成该湖面积迅速缩小的自然原因是 A. 全球变暖,降水变率增大 B. 蒸发加剧,入湖水量减少 C. 破坏植被,坡面径流增加 D. 引水灌溉,水位迅速下降 ‎19.伊朗政府计划拯救乌尔米耶湖,可行的措施是 ‎①湖区发展渔业生产 ②湖区实施人工增雨 ③增加高山冰雪融水 ‎④发展节水农业 ⑤跨流域调水 A. ①③④ B. ①②⑤ C. ②④⑤ D. ②③④‎ 下表为1986~2015年刘家峡以下黄河上游河段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状况(%)。完成下面小题。‎ ‎20.该地区变化明显的湿地类型是 A. 坑塘、河流 B. 裸地、草地 C. 草地、河流 D. 撂荒地、坑塘 ‎21.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说明 A. 湿地萎缩,气候变干热 B. 产业集聚,城镇化加快 C. 人口集聚,农业规模扩大 D.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 ‎22.下图是我国境内沿38°N纬线的地形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造成乙地形区这种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①破坏植被 ②该地区夏季多暴雨 ③土质疏松 ④距海遥远,气候干旱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3.由于对煤炭资源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东北、山西等地的煤炭资源型城市虽为国家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和资源支撑,但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生命和后续发展能力的代价。下图为“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与资源产业生命周期图”。据此回答下题。‎ 资源型城市最佳的产业结构调整时间段为( )‎ A. ①-② B. ③-④ C. ④-⑤ D. ⑤-⑥‎ 左图 和右图为我国煤炭生产和消费重心在经度和纬度方向上的变化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24.2000 年以来,影响我国煤炭消费重心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①能源消费结构改变 ②西部大开发 ③交通运输条件 ④东部耗能产业转移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25.2004 年以来,对我国煤炭生产重心变化贡献最大的地区是 A. 西北地区 B. 东北地区 C. 西南地区 D. 华北地区 截至2016年3月底,呼伦贝尔市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共有17家,1—3月煤炭产业累计实现产值28.12亿元,同比下降19.6%,1—3月全市原煤产量1951.7万吨,同比下降11.9%。下图为我国呼伦贝尔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6.呼伦贝尔市煤炭能源基地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水陆交通便利 ③市场广阔 ④国家政策支持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27.呼伦贝尔煤炭产量下降的原因包括 ‎①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②清洁能源的使用 ③改变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 ④环保要求不断提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8.下列关于呼伦贝尔市煤炭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 积极实施“洁净煤”战略,促进煤炭生产和消费的高效化、清洁化 B. 加大煤炭开采量,提高市场占有率 C. 推进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建设 D. 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白鹤滩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四个梯级水电站中的第二级,上接乌东德梯级,下游为溪洛渡梯级和向家坝梯级水电站,是我国实施西电东送战略部署的重点工程。下图表示大坝建成100年内库区河床淤积情况(数字模型),水库长约190千米。读“白鹤滩水库干流库区河床不同时期淤积纵断面图”,回答下面小题:‎ ‎29.有关在白鹤滩水电站建坝,错误的叙述是 A. 河流流量较大 B. 峡谷地带建坝工程量小 C. 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D. 发挥本地区水能丰富优势 ‎30.有关白鹤滩水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河床主要淤积区在库区中段附近处 B. 河床主要淤积季节在冬春 C. 大坝建成前期河床淤积严重 D. 4~5月该水电站发电效益最大 ‎31.“引黄淤灌”是将含沙量大的黄河水引入黄河堤坝的低洼地区进行沉淀,淤积下来的泥沙使低洼地区地势提高,清水用于灌溉。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引黄淤灌工程 A. 是针对于黄河上游地区的治理措施 B. 解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 C. 为下游地上河周边耕地提供灌溉水源 D. 利用河流水沙资源发展全流域农业生产 下图为“秦汉时期和明清时期黄土高原景观及土地利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2.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黄土高原景观的变化原因可能有(  )‎ ‎①开矿 ②人口增加 ③气候湿润 ④过度开垦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④‎ ‎33.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景观的变化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有(  )‎ ‎①提高土壤肥力 ②气候干旱 ③生物多样性减少 ④土壤酸化 ⑤沙尘暴增加 A. ①②⑤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②③⑤‎ 下图中R河流域是我国西电东送南部通道的电源地之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4.R河流域(  )‎ A.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B. 河网密布,江阔水深,航运便利 C.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 D. 煤炭、铁、铝土等矿产资源丰富 ‎35.R河流域综合开发整治的主要方向是(  )‎ A. 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建设商品粮基地 B. 发展电力—冶金—化工产业链 C. 加快水陆交通建设,发展外向型经济 D. 退耕还林还草,防治土地沙漠化 ‎36、下图是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和粮食流通格局图,完成下列小题。(每空2分,共计8分)‎ 比较甲、乙、丙三个商品粮基地,并填在下表相应位置。‎ 商品粮基地 最主要的优势条件 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 甲 ‎ ‎ ‎ ‎ 乙 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 ‎ 丙 ‎ ‎ 旱涝灾害频繁 ‎37、阅读下列伏尔加河有关材料,据此回答问题。(共计22分) 伏尔加河是欧洲第一长河,多流经平原地区。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其水运量占全国水运量的70%。伏尔加河的大规模开发主要以修筑大型水利枢纽、进行梯级开发为重点,通过开通运河等工程措施沟通了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里海,实现了“五海”通航。通过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治理,实现了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但是,伏尔加河的综合开发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水利工程影响了鱼群洄游产卵;二是下游没有修建大型水库,水旱灾害频繁发生;三是河水污染严重。‎ ‎(1)把下面的字母(A、B、C、D)分别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完成伏尔加河综合开发示意图。(每空2分,共8分)‎ A、 梯级开发 B、发电 C、灌溉、供水 D、航运 ‎(2)分析伏尔加河的综合开发为流域内工业发展所提供的有利条件。(6分)‎ ‎(3)伏尔加河是——(国家)的母亲河,分析伏尔加河运量大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C ‎2.C ‎【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11:43单车分布较稀疏,23:11单车分布较密集,并且单车主要集中分布在路口附近,主要原因是公交站点集中,所以C正确。 ‎ ‎2.人们通过智能手机就能快速租用和归还一辆单车,完成一次几公里以内的市内骑行,为了查询到的同一区域单车分布状况,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GPS 和GIS,所以D正确。‎ ‎【点睛】由于“3S”技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因此在选取某一技术时应认清三者的概念及相互关系,GIS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RS是眼睛的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 ‎3.C ‎4.D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3.根据三种地理信息技术的用途的不同,GIS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分析处理信息,可知叠图分析最常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GIS,C对。RS主要功能是监测、拍摄遥感图像,A错。GPS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B错。数字地球主要是将信息转化成数字,D错。‎ ‎4.根据图中信息提示,选定的区域具备地质条件适宜、人口密度小、远离主要道路、植被保护好的特点,则可知该区域适合建设 水源保护区,C 对。大型垃圾处理场不需要地质条件适宜,A错。大型仓储式超市要求交通便利,B错。汽车加油站临近主要道路,D错。‎ ‎【考点定位】地理信息技术,功能区的区位条件。‎ ‎【名师点睛】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主要功能,叠图分析技术,是将各图层表现的主要条件综合起来,做为区位条件。结合图示信息,远离主要道路,植被保护好,说明人类活动少,水质好,适宜做水源保护区。‎ ‎5.A ‎6.A ‎【解析】试题分析:‎ ‎5.流域是指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是单一指标划分的,C对;不是按行政划分的,A错;只有一个指标,B错;虽与气候和地形有关,但不是依气候区和地形区划分,D错。综合分析A正确。‎ ‎6.RS用于环境灾害监测方面,通过拍摄遥感影像,可以及时获取湖泊面积变化情况,而GPS用于定位导航,GIS用于对信息的存储、处理和分析,故A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区域的特征及3S的应用。‎ ‎【名师点睛】RS技术、GPS技术和GIS技术的区别 ‎(1)“点”与“面”判断GPS 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RS和GIS技术的工作对象——“面”。在“3S”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时,要看其工作对象是“点”还是“面”,如果是“点”则选用“GPS”,如果是“面”则选用RS或GIS。‎ ‎(2)“想”与“看”区分RS、GIS GIS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思考,即“想”;凡是需要“想”的选GIS。RS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 即“看”,只“看”不用“想”的选用RS。‎ ‎7.D ‎8.B ‎【解析】‎ ‎7.图中的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故农业生产是形成土地荒漠化的重要原因。‎ ‎8.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节约用水,环境脆弱地区生态移民是治理土地荒漠化的重要措施,故① ②正确,胡杨林虽然耐旱,但沙漠地区极度缺水,故③说法错误;水稻好暖喜湿,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塞外江南本身就缺水,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只会加剧土地荒漠化,故答案选B。‎ ‎9.D ‎10.C ‎11.B ‎【解析】‎ ‎9.本题考查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从图中可以看出霍尔果斯位于我国和哈萨克斯坦的边境上,其“双子城”兴起的主要原因是边境贸易快速发展,答案选D。当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较少,气候不是温暖湿润;当地的石油资源很少;虽然当地位于伊犁河谷,地势平坦,但不是“双子城”兴起的主要区位因素。‎ ‎10.铁路的选线要促进经济发展和便于人们出行,要多连接一些居民点。故影响精伊霍铁路选线的主导因素是是居民点。‎ ‎11.西北内陆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12.B ‎13.A ‎【解析】‎ ‎12.根据生物量m的大小,可以得出甲森林系统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乙为亚寒带针叶林生态系统,根据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量的多少、箭头粗细代表物流量的大小可知,生物体储存的养分甲大于乙,落叶层储存养分乙大于甲,土壤中储存的养分甲大于乙,所以B正确。‎ ‎13.据热带雨林系统储存特点,养分储存在生物体内,故甲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乙为亚寒带针叶林生态系统,亚寒带针叶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的北部和北美洲北部(北冰洋沿岸),所以A正确。‎ ‎【点睛】亚寒带针叶林,主要是耐寒的落叶松、云杉等,生长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带,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纬度,北纬50°以北至北极圈左右的地区。 主要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东欧平原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北美洲北部(加拿大大部分地区)。‎ ‎14.B ‎15.D ‎16.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泥炭沼泽森林改造成油棕林的相关材料为切入点,考查农业开发条件与森林主要作用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4.苏门答腊岛沿海地区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降低改造成本,故B 正确。苏门答腊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故A错误。资料显示泥炭沼泽森林改造成油棕林需要排干水分,因此;土壤水分充足不属于有利自然条件,故C错误。泥炭易于燃烧,焚烧林地时泥炭层会随之一起燃烧,因此泥炭土层深厚不属于改造成油棕林的有利条件,故D错误。‎ ‎15.图片显示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当地植被覆盖率降低,泥沼等湿地减少,因此气温日较差增大,故D正确。植被覆盖率降低,大气湿度减小,年均降水最减少;地表径流速度加快,下渗量减少;地表植被覆盖情况的变化对太阳辐射量影响不大。故A、B、C错误。‎ ‎16.材料显示土壤长期浸水,落叶和朽木无法完全分解;而泥炭沼泽森林转变为油棕林后,土壤暴露于空气中,有机质分解速度加快,将增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故C正确。森林蒸腾耗水量的变化对温室气体排放没有影响;棕榈油主要用于食品、饲料加工而不是燃烧;林场建设所需要用到的化石能源有限,不会造成温室气体大量增加。故A、B、D错误。‎ ‎【点睛】‎ 第一小题学生可能对D选项难以抉择,通过习题掌握泥炭易于燃烧的特点。‎ ‎17.D ‎18.B ‎19.C ‎【解析】‎ ‎17.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补给来源。图中湖泊的纬度在北纬37.5度,说明冬季气温较低,由积雪堆积,在春季因为气温回升,积雪融化,答案选D。该湖泊是咸水湖,说明深居内陆,降水较少,因此可把A排除。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地下水不是当地湖泊主要的补给水源。‎ ‎18.依据上小题可知该地降水少,蒸发强烈,导致入湖的水量减少。CD均是人为原因。本题易错选成A,要注意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降水变率增大,但影响内陆湖面积变小的主要是蒸发更强了,所以A错。‎ ‎19.乌尔米耶湖面积迅速缩小,要改变现状使其面积恢复或变大,湖区发展渔业生产,不会增大湖区面积;增加高山冰雪融化,也就是导致气温升高,蒸发更强烈,湖区面积反而会缩小,故答案选C。‎ ‎20.A ‎21.B ‎【解析】‎ ‎20.本题以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状况数据为材料,考查湿地的概念和类型。表格中的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并非全部属于湿地,其中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撂荒地和裸地不属于湿地。从湿地变化数据中可以判断坑塘和河流的变化最大。所以选A。‎ ‎21. 本题考查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原因。数据显示不同湿地有增有减,且以相对值方式表示,因此不能说明湿地是否萎缩;林地增加,草地减少,水面有增有减,无法说明农业规模是否扩大;林草地、撂荒地和裸地的变化也是各不相同,同样不能得出水土流失加重的结论;建设用地增加比例最明显,说明产业集聚,促进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所以选B。‎ ‎【点晴】准确理解材料数据是解决改题组的关键,所给数据都是百分比,虽然河流、水库、水渠为减少,但是坑塘增加,因为没有其绝对数量,所以无法判断总体湿地的变化。‎ ‎22.C ‎【解析】‎ ‎【详解】‎ 根据经纬度信息,该地为黄土高原,该地形区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导致地表沟壑纵横,引发该现象的自然原因是该地处于多种自然因素的过渡地带,表土为深厚的疏松黄土层,夏季多暴雨,表土缺乏植被保护,易发生水土流失,选C。破坏植被为人为原因,当地并非干旱气候区。‎ ‎【点睛】‎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可从自然原因(气候、地形、土壤和植被条件)和人为原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的植被破坏)方面分析,水土流失导致了黄土高原土壤肥力下降,不利于农业生产,也导致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23.C ‎【解析】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在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的中后期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最佳;结合图中各阶段的时间,C项正确。‎ ‎24.C ‎25.A ‎【解析】‎ ‎24.从图中可看出,我国煤炭消费重心向西移,主要因素是西部大开发,西部工业发展,对能源需求量增加,东部耗能产业转移,对煤炭需求量减少,C正确。‎ ‎25.从图中看,我国煤炭生产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因此贡献最大的地区是西北地区,A正确。‎ ‎26.A ‎27.D ‎28.B ‎【解析】‎ ‎26.呼伦贝尔市煤炭资源丰富,且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需求量大,加之国家政策支持,因此建设了煤炭能源基地;呼伦贝尔位于内陆,距海较远,区域内的河流通航能力有限,因而水路运输不便利。故答案选A。‎ ‎27.煤炭燃烧效率低,污染严重,我国实行经济结构调整,关停高耗能企业,使煤炭的市场需求量下降;环保要求不断提高,使清洁能源得以使用,也使煤炭的需求量减小;目前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仍然以煤炭为主。故答案选D。‎ ‎28.煤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加大开采会导致煤炭资源的枯竭,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故答案选B项。‎ 点睛:本题以我国呼伦贝尔位置示意图为背景区域,以区域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展为材料,考查工业区位、煤炭产量下降和煤炭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总结)矿产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存在的问题:滥采、滥用矿产资源,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甚至枯竭,废弃物处理不当,使环境受到污。‎ ‎(2)解决措施:合理开发和利用,加强勘探,跨区域调配,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开展矿区土地复垦等。‎ ‎29.B ‎30.A ‎【解析】试题分析:‎ ‎29.金沙江段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地处我国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带,落差大,水能丰富;大坝建在峡谷处,工程量小。选C正确。‎ ‎30.图示距坝100-160‎ ‎ km处,随着年份增加,淤积高度越来越大,且在接近160km处,各年份淤积高度最为接近,即河床主要淤积区在库区中段偏下游处;金沙江受夏季风影响较大,降水是在夏秋多,河流含沙量也是夏秋多,水库拦蓄作用最强,发电效益最大也应是夏秋季;大坝建成前,河流的淤积高度小,说明淤积不严重。选A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水能资源及河流开发。‎ ‎【名师点晴】本题组主要考查我国水能资源及水库影响。影响水能的条件有二:一是河流的落差;二是河流的径流量。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段,地处我国地势的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流域降水丰富,流量大,二者结合才是水能丰富的原因。峡谷地形修建大坝的工程量小。‎ 图示纵坐标是高度,图示是水库干流库区河床不同时期淤积纵断面图;图表示大坝建成100年内库区河床淤积情况,水库长约190千米。看图可知:距坝100-160 km处,随着年份增加,淤积高度越来越大,即淤积越来越重;在接近160km处,各年份淤积高度最为接近,由此可判断河床主要淤积区在库区中段偏下游处。水库水位最高时,发电效益最大。‎ ‎31.C ‎【解析】‎ 考查“引黄淤灌”的作用。‎ ‎“引黄淤灌”是针对黄河下游地区的治理措施,AD错误;“引黄淤灌”不能够解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B错误;“引黄淤灌”是将含沙量大的黄河水引入黄河堤坝后的低洼地区进行沉淀,清水用于灌溉,为下游地上河周边耕地提供灌溉水源,淤积下来的泥沙使低洼地区地势提高,它是一举多得的工程措施,C正确。故选C。‎ ‎32.B ‎33.D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32.读图可以看出,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景观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草原面积的缩小和耕地面积的扩大,且出现了沙漠,可推断出现了明显的过度开垦等问题,主要是因为明清时期人口剧增,对粮食的需求急剧增加所致;而古代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利用量非常少,主要原因不是开矿;该区域西北地区出现了沙漠景观,推断明清时期景观的变化也不是因为降水增加。故选B。‎ ‎33‎ ‎.明清时期由于过度开垦,势必会加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地表裸露,荒漠化加重,局部地区的气候更加干燥。故选D。‎ 考点:生态环境问题及产生原因 ‎34.C ‎35.B ‎【解析】试题分析:‎ ‎34.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及分布判断,R河流域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西南高、东北低。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云贵高原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 ‎35.结合图例可知,R河流域有丰富的铝土、磷矿等资源,煤炭、水能等常规能源丰富,靠近原料、能源产地。冶金和化工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对外交通便利。‎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判断,区域定位,工业区位。‎ ‎36题:‎ (1) 甲: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 热量不足 ‎ 乙:水资源不足 ‎ 丙:光、热、水充足 ‎37题:‎ ‎(1)如图所示:‎ (2) 发电,为工业提供能源;‎ 航运,为工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输条件;‎ 供水,水库蓄水提供工业用水。(6分)‎ (2) 俄罗斯 流域内工农业发达;资源丰富;‎ 通航能力强(流域多平原,水流平稳;‎ 河流流程长,通航里程长;通过梯级开发增加航运能力;‎ 通过开凿运河,实现“五海”通航)。‎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