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1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云南省曲靖市麒麟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
麒麟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试卷三(高二总第三次考试) 地理试卷 命题人:沈善章 审题人:何道锦 (命题范围:中国地理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共60分) 读图,完成1~2题。 1. 该山脉及走向最可能为( ) A.横断山南北走向 B.祁连山西北—东南走向 C.天山东西走向 D.台湾山脉东北—西南走向 2.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③地受暖流影响,18℃等温线分布高于①地 B.18℃等温线在①、③处分布差异是地势(即海拔)差异导致的 C.③侧地处低纬,1000米高度处气温较①侧高 D.①侧受暖空气影响强,导致①侧1000米气温与③侧1200米气温相等 下图为世界汽车产业四次大转移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 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其主要原因是( ) A.原材料和燃料资源丰富 B.工业分布集中,工业投入少 C.水能丰富,动力投入多 D.重视科学技术的投入 1.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许多著名汽车生产公司纷纷落户中国,使中国汽车产量迅速上升,其主要原因是我国( ) A.地形和气候条件适宜 B.丰富的资源和较高的劳动力成本 C.发达的经济和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 D.迅速发展的科技和较大的市场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2. 下列关于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河流年径流量较大 B.河流汛期较长,集中于夏季 C.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D.河水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3. 图中河流中上游地区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②水电廉价 ③经济发达,基础好 ④科技发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读我国国家综合能源基地示意图,回答7~8题。 4. 下列关于我国能源分布特点、生产区与消费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能源分布较为均匀 B.消费区集中分布在东部 C.生产区集中分布在东部 D.能源分布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5. 山西基地的主要能源类型及利用方式分别是( ) A.水电、输电 B.石油、外运 C.煤炭、外运 D.核电、输电 多年来,黑龙江省立足资源保护和林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林区森林蓄积量增加,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至2014年粮食实现“十一连增”。读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的模式图,回答9~10题。 1. 为实现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东北西部草原区农业的发展方向是( ) A.以增强抗衡国外大宗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的能力为重点,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B.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做好生态建设和增加农牧民收入工作 C.大力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农作物品种,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D.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农产品配套加工业 2. 关于此耦合发展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以有效地保护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 B.发挥内部不同区域的优势,各自独立,发展专业化生产 C.反映了西部草原区与中部产粮区之间的竞争关系 D.该发展模式不利于各自优势的充分发挥 皖西山区是我国传统林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山区能源、粮食问题,该地采取了“一把刀砍光,一把火烧光,一把锄挖光”的开垦方法,造成了“一年肥,二年瘦,三年剩下光骨头(裸岩)”的现象。据此回答11~12题。 3. 皖西山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A. 土地荒漠化 B. 水土流失 C. 土地盐碱化 D. 生物多样性减少 4. 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的治理措施不包括( ) A. 封山育林、退耕还林 B.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C. 大规模开发梯田 D. 积极发展小水电和薪炭林 茶蕴含着中华文化,江苏绿茶享誉海内外。图1表示茶树生长的适宜条件,图2是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江苏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是( ) ①洪泽湖周边地区 ②太湖周边地区 ③沿江地区 沿海地区 A.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14. “高山出好茶”,江苏名茶也多产于丘陵山地,主要原是( ) ①山地易排水 ②山地日照充足 ③山地风力大 ④山地云雾多 A. ②④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 读图,完成15~16题。 15.图中①--②--③--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 纬度 B. 植被 C. 地形 D. 海陆位置 16.关于②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正确的组合是 a.荒漠化问题 b.水土流失问题 c.土地次生盐碱化问题 d.地面下沉问题 e.过量提取地下水 f.过度垦殖、过度放牧、过度樵采 g.滥砍滥伐、毁林开荒、过度樵采 h.不合理农业灌溉 A.a--f B.b—g C. c--h D.e--h 2014年12月28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开闸放水,北京市首次接饮长江水,而与之配套的“引江济汉”工程早在半年前已通水,作为补水工程,此工程每年向汉江输送31亿立方米的水量。据此,读图回答17~18题。 17.实施“引江济汉”水利工程目的有( ) ①增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量 ②改善汉江下游河段的生态、灌溉与水运条件 ③缩短长江荆州段至汉江潜江段的水运里程 ④改善长江龙洲垸以下河段的供水条件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③ 18.有关图示地区的地理环境及其成因,组合不正确的是( ) A.洪涝水循环活跃 B.湿地萎缩人口增长 C.土地沙化粮棉种植 D.河漫滩增多森林植被破坏 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占全国16.8%。水资源占全国4.01%。读下面两幅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9~20题。 1990—2002年东北三省有效灌溉面积变化图 1990—2002年东北三省灌溉用水量变化图 19.有关东北三省农业灌溉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A.农田灌溉用水量都呈增长态势 B.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自1990年以来呈快速增长态势 C.灌溉用水量自1998年以来呈减少趋势 D.有效灌溉面积与灌溉用水量同步增长 20.有关东北三省水土资源利用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A.水土资源丰富 B. 耕地资源集中在东部 C.水土资源呈现西多东少的特点 D.耕地资源丰富,水资源相对短缺 马铃薯性喜冷凉,块茎生长的适宜温度是16℃~18℃,当地温高于25℃时,块茎停止生长。表2示意西南地区马铃薯的周年生产。据此完成21~22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小春马 铃薯 播种 收获 旱春马 铃薯 播种 收获 大春马 播种 收获 铃薯 秋作马 铃薯 播种 收获 冬作马 铃薯 收获 播种 21.西南地区四季都可种植马铃薯,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复杂,垂直分异明显 B. 光热充足,全年降水充沛 C. 政策支持,市场需求量大 D. 技术成熟,种植经验丰富 22.冬作马铃薯适宜种植在西南地区的( ) A. 高山地带 B. 高原地带 C. 高纬地带 D. 河谷地带 下图是我国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初步走向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二线管道与一线管道两线分界点地名和二线管道到达的最南城市分别是( ) A. 兰州、上海 B. 靖边、广州 C. 鄯善、南宁 D. 中卫、南宁 24.该工程建设对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意义是( ) A. 缓解能源紧缺 B. 改善水体质量 C. 促进减排除污 D. 保证能源安全 读右图我国雨带移动示意图,回答25~26题 25.通常年份,当雨带位于①、②、③时,分别是( ) A.4、5月,6月,7、8月前后 B.5、6月,7月,8、9月前后 C. 3、4月,5、6月,7、8月前后 D.10月,8、9月,7、8月前后 26.2003年长江地区旱情严重,而淮河流域出现洪涝。原因是( ) A. 南方气流中含水量较少而北方气流中含水量较多 B. 冬季风较弱,雨季回撤慢,在黄淮停留过长 C. 夏季风势力过强,台风活动多集中在黄海一带 D. 夏季风势力偏强,雨带北上提前,并在黄淮停留长 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非常明显,下图为我国某种主要农作物不同地区的农时图,其中时间为该农作物最迟的播种和收获时间。读图完成27~28题。 27.该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 A. 春小麦 B. 水稻 C. 棉花 D. 冬小麦 28.据图分析,与相近纬度相比,M地该农作物生长时间长短及影响因素正确的是( ) A. 长、热量 B. 短、热量 C. 长、光照 D. 短、光照 读我国七大农业主产区示意图,回答29~30题。 29.下列关于农业主产区生产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 东北平原主产区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甜菜、棉花等 B. 黄淮海平原主产区以旱地为主,一年一熟至两年三熟 C. 长江流域主产区的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棉花、油菜等 D. 华南主产区以水田为主,一年两熟 30.甘肃新疆主产区的区位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水源是优势条件 ②光照是优势条件 ③水源是主导条件 ④光照是主导条件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31~33题。 3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陶瓷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 市场广阔 B. 原材料充足 C. 劳动力素质高 D. 国家政策倾斜 3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 A. 产业结构调整 B. 原材料枯竭 C. 市场需求减小 D. 企业竞争加剧 3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A. 资金充足 B. 劳动力成本低 C. 产业基础好 D. 交通运输便捷 《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成功实施五年以后,国家又制定了《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据此回答34~36题。 34.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确定的主要依据是( ) ①自然条件好②生产规模小③产业化基础强④劳动力数量大 A. ②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③ 35.以下各地区与优势农产品相一致的是( ) A. 成都平原——苹果、油莱、柑橘 B. 南疆地区——棉花、水稻、大豆 C. 渭河平原——小麦、玉米、柑橘 D. 海南岛——天然橡胶、甘蔗、出口水产品。 36.国家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重大意义包括( ) ①是解决我国粮食短缺的唯一选择 ②是保障农产品基本供给的重大举措 ③是增强农产品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④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手段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下图为我国沿某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37~38题。 3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F地形区山河相间,水力资源丰富 ②A地为高原,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 ③E山脉北侧河流属于黄河水系,南侧河流属于长江水系 ④ D山脉处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38.下列关于B、C两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B地属于暖温带,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下 ②C地属于亚热带,伏旱是威胁该地水稻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 ③B地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棉花 ④C地一年两熟至三熟,主要农作 物有水稻、冬小麦、油菜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④ 读甘肃石羊河流域图,回答39~40题。 39.该地过度发展农业生产导致的环境问题有() ①水土流失 ②土壤盐碱化 ③石漠化 ④沙漠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40.与古冲积扇相比,图中新冲积扇位置更靠近山麓,其原因是() ① 区域水循环水量增大 ② 流水搬运能力下降 ③下游地区地势降低 ④ 山麓因风化侵蚀后退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规划建设的“西三角经济区”包括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至天水经济带,将打造成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之后的我国经济第四增长极。 材料二成都、西安气候统计材料。 城市 1月均温(℃) 7月均温(℃) 年降水量(mm) 年平均日照时数(小时) 无霜期(天) 成都 6 25.1 1500 1071 296 西安 -0.9 6 658 2267 232 (1)(4分)从农业生产角度看,成都平原较西安所在的渭河平原有哪些气候资源方面的优势? (2)(4分)珠三角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地理条件 (3)(6分)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相比,规划建设中的西三角经济区有哪些有利条件? 42.(11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物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即物物相连的互联网。人们借助无线网络技术,就可以实现人和物体“对话”,物体和物体之间也能“交流”。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是提高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成为各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下图为我国物联网重点企业的城市分布图(圆圈大小表示物联网企业数量多少)。 (1)(3分)描述我国物联网重点企业的分布特点。 (2)(4分)分析珠三角地区物联网企业集中的原因。 (3)(4分)简述大力发展物联网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促进作用。 43.(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以北,是我国内地通往新疆的要道,自古就是沟通西域的要道,著名的丝绸之路就从这里经过,而今河西走廊地区是西气东输的能源通道。 材料二:2011年,酒泉市新能源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54.6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其中风光电发电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2亿元,增长2.3倍,发电量达到68.2亿千瓦时,增长1.4倍,占酒泉市发电量的81.6%。 材料三: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历史悠久,是甘肃省重要农业区之一。它是重要瓜果蔬菜供应基地。 (1)(5分)河西走廊地区风能较丰富,说明其丰富的季节及其成因。 (2)(4分)西气东输管道建设过程中面临自然方面困难有哪些? (3)(4分)酒泉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有利条件。 (4)(4分)关于该地区农业今后发展方向,有人说“主要是扩大种植面积”,有人说“主要是延长产业链”,你赞成哪种?并说明理由。 2017年秋季三次地理月考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 D 2. C 3. D 4. D 5. C 6. A 7. B 8. C 9. B 10. A 11. B 12. C 13. D 14. B 15. D 16. A 17. A 18. C 19. C 20. D 21. A 22. D 23. D 24. C 25. A 26. D 27. D 28. A 29. C 30. C 31. D 32. A 33. C 34. D 35. D 36. D 37. C 38. A 39. D 40. C 41. (1)①1月均温高,生长期较长;②年降水量丰富,水源充足;③无霜期较长,热量较丰富。 (2)临近港澳台地区;港口、铁路和航空等交通发达;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政策优惠。 (3)①自然资源、旅游资源丰富;②优惠的西部大开发政策;③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④地处中部地带,市场潜力大,经济腹地广。 42. (1)分布极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西北部(东北、西南)的省区数量较少。 (2)该地区位置优越,经济发达(资金雄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众多(科技人才丰富,创新能力强);传统产业需要改造升级,市场需求量大;互联网与信息通讯发达。 (3)利于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提高消费的质量和水平;使企业生产管理更加科学,降低生产成本;规范市场秩序,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提高国家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增长) 43. (1)冬季;靠近冬季风源地,受冬季风影响强;位于峡谷,受“狭管效应”影响强,风力强;河西走廊地形相对平坦,植被稀少,阻力小。 (2)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水源缺乏;多沙尘天气(大风天气);途径山地等地形,地势起伏大;沙漠广布;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紫外线强)等。 (3)风能和太阳能清洁无污染,可再生;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靠近冬季风源地,受冬季风影响强,风能资源丰富;靠近酒泉等城市,市场需求量大;(西部大开发)国家政策支持。 (4)赞成扩大种植面积,理由:该地区耕地开发的潜力较大;该地区气候条件等优越,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可以大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可以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收入。(或赞成延长产业链,理由:可以增加附加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可以增加就业,增加收入;有利生态环境的保护) 【解析】 1~2. 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椭圆状等温线及等温线上的①③两点在图中反映出西南—东北走向。读图,根据图中18℃等温线的分布高度,分析山麓地带的温度在东北端约24℃,西南端约25.2℃,说明该山脉南端纬度低,是阳坡,位于北半球。综上所述,台湾山脉纬度低,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气候特征,与图示特征符合,D正确,ABC错误。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日本暖流影响台湾岛东部沿海,③在台湾山脉西南,A错;台湾山脉南、北森林覆盖率相当,森林覆盖率不是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B错;③处位于台湾岛西南侧,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太阳辐射较强、积温较高,C正确;台湾山脉是东北—西南走向,①侧在台湾岛的东北侧不可能受暖空气影响强,靠西的山麓冬季会受到寒流的影响,D错。故选C。 3~4. 本题考查产业转移和工业区位条件。其工业分布集中,但投入并不少,B错误;水能丰富,但是汽车工业并不是动力导向型的工业,所以动力投入并不多,C错误;日本的能源和燃料资源贫乏,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和矿产资源进口国,A错误;日本特别重视科技的投入,使科技在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日本的科技发达,人才密集,这是其发展汽车产业的优势,D正确。故选D。 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20世界90年代中期,世界许多著名汽车生产公司纷纷落户中国,建立生产线,主要是由于我国人口多,潜在市场广大,以及我国科技发展迅速,具有高素质的劳动力,D正确;与我国的自然条件无关,A错误;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相对于欧洲、美国、日本而言,劳动力成本低,经济不够发达,交通不够完善,BC错误。故选D。 5~6. 本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由图可知,该河流为珠江,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集中夏季。所以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径流量大,汛期长,集中夏季;该流域纬度低,冬季温度在零度以上,没有结冰期。C错误,ABD正确。故选C。 本题考查工业的区位优势。读图可知,该河流流域中上游有丰富的铝土、锡、钨等有色金属矿和若干水电站,河流航运能力经由水电站的开发而趋于便利,①②正确;但该河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经济、科技都较落后,③④错误。故选A。 7~8. 本题考查区域能源分布及消费特征。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能源分布并不均匀,A错误;基本上是东多西少,南少北多,D错误;能源消费区集中分布在东部,B正确;能源生产区集中分布在西部,C错误。故选B。 本题考查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山西是我国的煤炭能源基地之一,其主要能源类型是煤炭,该地煤炭利用方式主要是外运。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10. 本题考查东北地区西部草原地区农业发展方向。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建设绿色食品基地是东北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A错;东北西部草原地区的主要任务就是退耕还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通过发展生态建设来增加农民的收入,B对,C错;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是东北山区农业发展方向,D错。故选B。 本题考查东北地区农业耦合发展模式图的判读。通过这种耦合发展模式可以有效保护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使中部产粮区的粮食就地转化,中西部地区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形成了有机联系的产业链条。所以A对,BCD错。故选A。 11~12. 本题考查皖西山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由题中可知,皖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山区采取了“一把刀砍光,一把火烧光,一把锄挖光”的开垦方法,严重的破坏了植被,会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B正确。皖西属于湿润地区,不会带来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AC错误。题中没有反映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信息,D错误。故选B。 本题考查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由上题分析可知,皖西山区水土流失是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造成的,所以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积极发展小水电和薪炭林都是属于治理措施,减少对植被的破坏,ABD不符合题意。大规模开发梯田会进一步砍伐林木,加剧水土流失,C不属于治理措施,符合题意。故选C。 13~14. 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及影响茶树生长的区位条件。读左图可以看出适宜茶树生长的温度范围是年均温15-25℃,年降水量在1000-2000mm的地区;对照右图,可得出江苏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是太湖周边地区和沿江地区,②③正确。因此,D正确,ABC错误。故选D。 本题考查影响茶树分布的区位因素。读左图知,茶树生长环境要求光照遮荫,山地迎风坡空气受地形抬升,易形成云雾,④对;山地丘陵自然坡度有利于排水,①对;茶树不喜日照、大风,②③错。综上可知,B对,ACD错。故选B。 15~16. 本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根据图示,图中①--②--③--④变化自东向西依次是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原因是自东向西离海越来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小,降水越来越少。所以图中①--②--③--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海陆位置。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本题考查区域生态问题及原因。图中②地区位于半干旱地区,由于过度垦殖、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极易出现荒漠化问题。由于处于半干旱地区,降水少,水土流失问题不严重;由于处于半干旱地区,植被为草地,不是森林,不会出现滥砍滥伐、毁林开荒、过度樵采;该地区地广人稀,不会过量提取地下水,出现地面沉降问题;由于降水少,该地区以畜牧业为主,不是灌溉农业。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7~18. 本题考查修建水利工程的目的。引江济汉水利工程将长江水源输送到汉江,但该工程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丹江口水库的下游,因此并不能增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量,①错误;该工程使汉江下游水量增加,有助于改善汉江下游河段的生态、灌溉与水运条件,②正确;缩短长江荆州段至汉江潜江段的水运里程,③正确;对长江龙洲垸以下河段的供水条件没有影响,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问题及成因。该区域位于长江流域,降水丰富,水循环活跃,洪涝灾害多发,A 组合正确;长江中下游各湖泊均存在围湖造田的现象,导致湿地萎缩,湖泊面积缩小,其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长,B组合正确;该地气候湿润,不易出现土地沙化现象,C组合不正确;长江中上游地区植被破坏,导致长江泥沙含量增多,在中下游沉积而形成河漫滩,D组合正确。本题要求选择组合不正确的选项。故选A。 19~20.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读图可知,农田灌溉用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A错误;三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总体呈增长趋势,自1993年到1994年吉林省有效灌溉面积下降,B错误;灌溉用水量自1998年以来呈减少趋势,C正确;有效灌溉面积总体增长,而灌溉用水量总体下降,D错误。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从资料可以看出,东北三省耕地资源丰富,水资源相对不足;根据我国降水特点和东北土地资源分布状况,可以得出水资源东多西少、耕地资源集中于中部的结论,水资源紧张。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1~22.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各个季节都可种植马铃薯与种植经验丰富和政策支持无关,CD错;马铃薯是喜冷凉的作物,与热量条件充足关系不大,B错;我国西南地区各个季节都有当地时鲜马铃薯上市,主要原因是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多山地高原,自然带垂直地域分异明显,一年中各季节都有适合马铃薯生长的环境,所以A正确。故选A。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冬作马铃薯主要生长在冬季,为满足马铃薯对热量的需求,应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热量较充足,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3~24. 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读图可知,二线管道与一线管道两线分界点为中卫,二线管道到达的最南部的城市为南宁。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本题考查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在同等热值的条件下,与煤炭相比,利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几乎不产生二氧化硫、粉尘等污染物质。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为减少。所以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对东部沿海地区环境意义是促进减排降污,C正确;缓解能源紧张、改善水体质量、保证能源安全都不是环境意义,ABD错误。故选C。 25~26. 本题考查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根据图示的地理位置判断,雨带位于①华南地区的时间,一般为4、5月;雨带位于②长江流域的时间为6、7月;雨带位于③华北、东北的时间为7、8月。A正确。故选A。 本题考查锋面雨带的推移及对我国气候的影响。长江地区旱情严重,而淮河流域出现洪涝,意味着夏季风势力强,雨带北上提前,在淮河停留时间长;而副热带高压位于雨带的南部,高压脊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盛行下沉气流,造成长江地区旱情严重。D正确。故选D。 27~28. 本题考查农作物的分布及熟制。不同地区因热量和水分条件的不同,适宜种植的农作物种类有所不同。春小麦春种秋收,早稻春种秋收;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无水稻种植;冬小麦应是秋播春末夏初收获。由图中时间考虑,冬小麦符合条件。故选D。 本题考查我国区域农业的区位因素。读图可知,M地位于西藏自治区,海拔高,气温低,该地的农作物生长时间较长,而影响该农作物生长时间长短的因素主要是热量。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9~30. 本题考查我国的农业。东北平原热量条件不足,不适合种植棉花,A错误。黄淮海平原主产区以旱地为主,一年两熟至两年三熟,B错误。长江流域水热充足,适合水稻、棉花(成熟期降水少)、油菜生长,故主产区的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棉花、油菜等,C对。华南主产区一年三熟,D错。故选C。 本题考查甘肃新疆主产区的区位条件。该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光照充足,水源不足,故水源是主要的限制条件,光照是优势条件,故②③对。故选C。 31~33. 本题考查产业迅速发展的区位条件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在20世纪80年代初,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政策优势明显,国家政策倾斜使得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D对;佛山瓷业发展的原材料并不充足,20世纪80年代,劳动力素质也不高,BC错;市场广阔不是佛山陶瓷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A错。故选D。 本题考查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原因。材料“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这说明原来佛山陶瓷产业区变成发展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中心城区,即佛山市的产业结构调整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A对;原材料和市场需求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BC错;企业竞争加剧不是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D错。故选A。 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景德镇陶瓷发展历史悠久,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业基础好是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C对;相比佛山市,景德镇在资金和交通方面没有优势,AD错;劳动力成本低是景德镇相对佛山一个优势,但不是主要优势,因为还有比景德镇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区,B错。故选C。 34~36. 本题考查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确定的主要依据。确定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既要考虑自然条件,又要考虑社会经济条件,一般选在自然条件好,生产规模大,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化基础好的地区,①③对,②错;优势农产品布局不一定需要大量劳动力,④错。综上可知,D对,ABC错。故选D。 本题考查区域的优势农产品。成都平原为亚热带地区,苹果为暖温带水果,在成都平原没有分布,A错;南疆地区水资源短缺,不宜发展水稻种植业,B错;渭河平原位于温带地区,柑橘为亚热带水果,不能生长在渭河平原,C错;海南岛位于热带地区,适宜种植天然橡胶、甘蔗等作物,水产品丰富,D对。故选D。 本题考查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意义。国家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③④对;也能保证农业的稳产、高产,能保障农产品的基本供给,②对;它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我国粮食问题,但不是惟一选择,①错。综上可知,D对,ABC错。故选D。 37~38. 本题考查地形剖面图的判读。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F位于横断山区,该地形区山河相间,位于一、二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①对;A为四川盆地,喀斯特地貌分布在南部的云贵高原,②错;E为秦岭,北侧为黄河水系,南侧为长江水系,③对;D为太行山,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是我国二、三阶梯的分界线,④对。综上可知,C对,ABD错。故选C。 本题考查我国地形剖面图的判读。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及海拔高度可知,B为华北平原,C为东北平原。B属于暖温带,年降水量一般在400-800mm之间,农作物主要有冬小麦、棉花等,可以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①③对;C属于中温带,纬度较高,热量不足,作物只能一年一熟,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大豆等,②④错。综上可知,A对,BCD错。故选A。 39~40. 本题考查图示区域过度发展农业生产导致的环境问题。读图,根据图中信息,石羊河流域位于干旱地区,过度发展农业生产,导致的环境问题有土壤盐碱化、土地沙漠化、水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云贵高原地区石漠化严重。故②④符合题意,①③不符合题意。故选D。 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读图,从图中可知,图示区域内蒸发旺盛,水资源不足,水循环强度小,区域水循环水量小。随着全球变暖,冰川消融,到一定程度之后,冰川锐减,流水搬运能力降低;河流下游因流水沉积,地势升高,河流流速降低;祁连山山麓因风化、侵蚀,位置后退。故②④符合题意,①③不符合题意。故选C。 41. (1)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的气候资源的比较。气候资源对农业的影响要从光照、热量、降水、温差等方面分析。成都平原纬度较渭河平原低,冬季风对其影响较小,所以1月均温高,生长期较长;成都平原无霜期较长,热量较丰富;年降水量丰富,水源充足。 (2)本题考查珠三角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区位优势。出口创汇农业的区位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交通、技术、政策等分析。珠三角临近港澳台地区,具有广阔的市场;港口、铁路和航空等交通发达,有利于农产品的输出;自然条件优越,农产品种类多;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政策优惠等。 (3)本题考查区域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西三角经济区的优势要结合其位置、资源、市场、劳动力、政策等分析。西三角经济区自然资源、旅游资源丰富;优惠的西部大开发政策;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地处中部地带,市场潜力大,经济腹地广等。 42. (1)本题考查我国物联网重点企业的分布特点。从图示中可以看出,我国物联网重点企业分布极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西北部(东北、西南)的省区数量较少。 (2)本题考查珠三角地区物联网企业集中的原因。主要考虑经济、人才、市场、信息通达度等因素。该地区位置优越,经济发达,资金雄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众多,科技人才丰富,创新能力强;传统产业需要改造升级,市场需求量大;互联网与信息通讯发达。 (3)本题考查大力发展物联网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促进作用。主要考虑改变消费方式、生产成本、市场秩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等因素。利于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提高消费的质量和水平;使企业生产管理更加科学,降低生产成本;规范市场秩序,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提高国家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增长。 43. (1)本题考查河西走廊地区风能较丰富的原因。河西走廊地地区我国西北地区,距冬季风源地较近,且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地表阻力较少,风力大;读图可知,河西走廊两侧都为山地,中间地势平坦,比较狭长,且走向与冬季风风向一致,易产生狭管效应,故风力更大。 (2)本题考查西气东输管道建设过程中面临自然方面困难。自然方面困难主要从气候、地形、地貌等方面说明。该地区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水源缺乏;多沙尘天气(大风天气);途径山地等地形,地势起伏大;沙漠广布;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紫外线强)等。这些都是西气东输管道建设过程中面临自然方面困难。 (3)本题考查酒泉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有利条件。本题主要从当地新能源的丰富程度及其优点,市场、政策等方面分析。风能和太阳能清洁无污染,可再生;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靠近冬季风源地,受冬季风影响强,风能资源丰富;靠近酒泉等城市,市场需求量大;(西部大开发)国家政策支持。 (4)本题考查河西走廊农业的发展方向。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赞成扩大种植面积,理由:该地区耕地开发的潜力较大;该地区气候条件等优越,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可以大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可以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收入。(或赞成延长产业链,理由:可以增加附加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可以增加就业,增加收入;有利生态环境的保护。)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