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专题14 北方地区(第02期)-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百所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区域地理)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推荐】专题14 北方地区(第02期)-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百所好题速递分项解析汇编(区域地理)

www.ks5u.com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读下表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五地海拔及地理位置 ‎25.甲地所处的地形单元为 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6.图中表示乙地年内各月气温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25、B ‎ ‎26、C ‎26.根据经纬度,海拔高度分析,乙地位于云贵高原,因纬度较低,冬季不冷。海拔较高,夏季不热。气候终年温和,四季如春。图中表示乙地年内各月气温的曲线是③,C对。①、②夏季气温高,A、B错。④冬季气温低,D错。‎ ‎【考点定位】经纬度定位,区域分布位置,区域气温特征。‎ ‎(黑龙江省鹤岗一中2016-2017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9.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生长期长是作物产量高的主要原因 ‎ B. 热量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限制因素 ‎ C. 平原面积广大,但粮食商品率低 ‎ D. 次生盐碱化是土壤肥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30.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气温:甲>乙>丙;降水:甲<乙<丙 ‎ B. 周围山地环绕,地形以盆地为主 C. 一般河流每年有两次汛期,有的存在凌汛现象 ‎ ‎ D. 河流径流量主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答案】‎ ‎29、B ‎ ‎30、C ‎30.根据图中年平均气温等值线,图示地区气温甲<乙,降水量甲<乙<丙 ,A错。 地形三面山地环绕,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B错。一般河流每年有两次汛期,春汛和夏汛,有的存在凌汛现象,C对。 河流径流量主要随夏季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D错。‎ ‎【考点定位】区域农业生产特点,主要限制因素,区域自然地理特征。‎ ‎【名师点睛】根据经纬度,确定区域所在地形区的地理特征,分析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热量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根据图示等值线,判断区域特征。‎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下图表示我国某地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日期等值线及水系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积雪融化完毕日期最早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3.等值线在②处明显向北弯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D.洋流 ‎【答案】‎ ‎12、B ‎ ‎13、C ‎【考点定位】积雪融化日期等值线,主要影响因素。‎ ‎(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6.图示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 A.青藏高原 B.华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东南丘陵 ‎17.不属于该地区自然灾害的是(  )‎ A.伏旱 B.夏涝 C.春季风沙 D.冬季寒潮 ‎【答案】‎ ‎16.B ‎17.A ‎【考点定位】气候类型判断及分布 气象灾害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正太铁路(太原一石家庄)是山西省最早的一条铁路,穿越多条河流,与卢汉铁路(卢沟桥一汉口)交会于石家庄。正太铁路修建时的窄轨(1米宽)与采用国际标准轨(1. 435米宽)的卢汉铁路不一致。右图为1907年中国北方部分铁路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0.正大铁路修建时,采用窄轨的原因有( )‎ ‎①所经地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②穿越多条河流 ‎③当时施工技术较低 ④(清政府)投入资金有限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1.早期正太铁路与卢汉铁路轨道宽度不一致对石家庄发展的影响最可能是( )‎ ‎ A.加速发展     B.阻碍发展  ‎ ‎ C.没有影响     D.无法推测 ‎【答案】‎ ‎20.D ‎ ‎21.A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交通运输的发展 ‎【知识拓展】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 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家包括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自然环境等因素。‎ 交通运箱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需要,杜会经济因家决定交通运愉点、线和网的布局。‎ 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使交通运艳网伸展到了更广阔的范围。在科学技术水平比较低的时代,自然因素的作用往往是最主要的;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自然环境影响的程度逐渐下降.而社会经济因素成为最主要的国家。‎ 交通运输是凭借天然和人工线路在运动中进行的,它涉及的空间范围很大,因此自然环境对交通运输线的影响是深刻而复杂的。‎ ‎29.(四川省双流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9分)‎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苹果优势产区分布和图中乙地丘陵地区夜间等压面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苹果生产国和消费国,并大量外销。苹果树要求冬无严寒,冬季极端低温不低于-12 ℃,生长期一般为每年的4月~10月。甲地苹果在外表色泽上呈全红,但乙地苹果有较高的含水量,口感更清脆。‎ ‎(1)与甲地相比,简析乙地发展苹果种植业的优势自然条件及原因。(2分)‎ ‎(2)从环境角度指出在甲省大力种植苹果树给河流带来的有利影响。(3分)‎ ‎(3)乙地丘陵地区的果树通常种植在山腰地带而不是谷地,以保证果树的安全越冬和早开花。试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其原因。(4分)‎ ‎【答案】‎ ‎(1)距海近(1分),降水多(气候更湿润)(1分) 。‎ ‎(2)径流量增加(或变化减小)(1分);河流含沙量减小(1分);水质改善(1分)‎ ‎(3)冬春季节的夜间,山坡降温快(1分),冷空气沿山坡下沉(1分);谷地底部冷空气集聚,气温低,易产生冻害(1分);半山坡气温较高,果树不易受到冻害,开花早(1分)。‎ ‎(3)从材料“苹果树要求冬无严寒,极端低温不低于-12°C”可知,苹果对气温的要求较高,冬春季节的夜间,山坡降温速度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谷底冷空气集聚,气温低,易产生冻害,而半山坡气温较高,果树不易受到冻害,开花早。‎ ‎【考点定位】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热力环流原理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