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西省上饶市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西省上饶市第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江西省上饶市第二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我国某主要地形区经纬度范围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地形区中,与图中所示地形区距离最近的是(   )‎ A. 内蒙古高原 B. 准噶尔盆地 C. 山东丘陵 D. 黄土高原 ‎2. 图示地形区最具特色的农产品有(   )‎ A. 青稞和油菜 B. 水稻和柑橘 C. 大豆和甜菜 D. 小麦和棉花 ‎3. 图示地形区在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中,应该注意(   )‎ A. 红壤的改良 B. 黑土的利用和保护 C. 沼泽的开垦 D. 土地荒漠化 ‎【答案】1. A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经纬度,图示位于我国东北平原,与图中所示地形区距离最近的是内蒙古高原,以大兴安岭为界,A对。准噶尔盆地位于我国西北,B错。山东丘陵与东北平原之间有渤海、华北平原,距离较远,C错。黄土高原与东北平原有华北平原相隔,距离远,D错。‎ ‎【2题详解】‎ 图示地形区纬度较高,位于中温带,最具特色的农产品有大豆和甜菜,C对。青稞主要生长在青藏高原,油菜属于亚热带油料作物,A错。水稻和柑橘属于热带、亚热带作物,B错。该地适宜春小麦种植,不适宜冬小麦种植,棉花是暖温带、亚热带作物,D错。‎ ‎【3题详解】‎ 图示地形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在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中,应该注意黑土的利用和保护,B对。该地土壤是黑土,A错。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不适宜沼泽的开垦,C错。该地气温较低,蒸发弱,属于湿润地区,土地荒漠化问题轻,D错。‎ 下图为马来西亚资源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 ‎ ‎4. 天然橡胶树喜高温、高湿,根系浅,枝条较脆弱,对风的适应能力较差,易受风寒而降低产胶量,分析图中天然橡胶分布区有利的气候条件有(   )‎ ‎①热带雨林气候,水热条件优越 ‎ ‎②多台风,旱季带来充沛的雨水 ‎ ‎③终年受低气压带控制,风力小 ‎ ‎④该地能为割胶提供丰富的劳动力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5. P城是马来西亚的最大港口,属于首都吉隆坡的外港,下列工业部门不适宜布局在图中P城的是(   )‎ A. 橡胶加工 B. 煤炭化工 C. 炼锡工业 D. 甘蔗制糖 ‎【答案】4. C 5.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东南亚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的能力,总体难度不大。‎ ‎【4题详解】‎ 图示区域纬度低,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优越符合橡胶高温高湿的环境;终年受迟到低气压的控制,水平风力小,适宜于根系浅,纸条脆弱的橡胶生长;台风虽能带来较多降水但其强风易造成对橡胶树的危害;该地劳动力丰富不属于气候方面的有利条件。故选C。‎ ‎【5题详解】‎ 根据马来西亚地理概况可知,热带雨林气候利于香蕉和甘蔗的生产,该国的锡矿资源储量居世界第二,所以橡胶生产、甘蔗制糖和炼锡工业都有分布,该地煤炭储量少,加之煤炭化工污染严重,不宜分布。故选B。‎ 下面两副图分别为广东南澳岛轮廓图和该岛的气温、降水柱状图。该岛西临汕头,北面为台湾海峡,面积130.9平方千米,岛上农户以从事橘子种植和渔业为主,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广东省人均占有量的16.8%,是典型的水源性缺水地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该岛渔民在左图中的P、Q处修建围栏,发展渔业,其自然原因有(   )‎ ‎①海湾风浪较小 ‎ ‎②滩涂面积广 ‎ ‎③海水清澈无污染 ‎ ‎④寒暖流交汇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7. 该岛年降水量在1 300 mm以上,一年中却有9个月严重缺水,据右图分析其可能的气候原因(   )‎ ‎①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 ‎②植被稀少,涵养水源能力差 ‎③岛屿面积小,不易蓄水 ‎ ‎④冬春季降水少,蒸发旺盛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6. A 7. D ‎【解析】‎ 试题分析:‎ ‎【6题详解】‎ 读图可知PQ处是海湾,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处,①对;与大陆间的水域浅,滩涂面积广,②对;受工业生产排放的污染物影响,海水有污染,③错;这里不是寒暖流交汇处是,④错。选择A。‎ ‎【7题详解】‎ 读右图分析,该地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①对。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丰富,涵养水源能力强,②错;岛屿面积小,不易蓄水,不是气候因素;③错;该地纬度低,冬春季降水少,蒸发旺盛,④对。‎ ‎【考点定位】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区域气候特征的成因。‎ 读甲、乙两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8. 图中M、N是世界著名的湖泊,关于两湖泊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两湖分别是所在地区面积最大的湖泊 B. M湖是内力作用形成的,N湖是外力作用形成的 C. M湖周围的植被为热带雨林,N湖周围的植被为温带草原 D. 两湖均为内流湖 ‎9. 两湖泊所在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为 (   )‎ A. 甲、乙区域经济发达,农业分别为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 B. 甲、乙区域资源丰富,资源分别为铁矿、铀矿和煤炭、石油 C. 甲、乙区域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D. 甲区域环境问题以生态破坏为主,乙地区环境问题以环境污染为主 ‎【答案】8. B 9. D ‎【解析】‎ 试题分析:‎ ‎【8题详解】‎ 依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可知,M湖为非洲东非大裂谷带上的维多利亚湖,是内力作用(板块运动)所致,周围为热带草原带,是该地区最大的湖泊;N湖为北美五大湖地区的休伦湖,是外力作用(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苏必利尔湖是五湖中最大的湖泊。两湖均为外流湖。B正确。‎ ‎【9题详解】‎ 甲位于东非高原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以游牧业为主,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生态破坏(荒漠化问题)严重。五大湖地区石油不丰富,工业发达,人口城市密集,形成城郊乳畜业,环境污染严重。D正确。‎ 考点:世界区域地理 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原因(   )‎ ‎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 ‎②甲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 ‎③乙国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 ‎④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1. 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 ‎ ‎②光照充足 ‎ ‎③地形平坦 ‎ ‎④水源丰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2. 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   )‎ A. 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切花价格较低 B. 土地资源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 C. 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 D. 技术含量高,鲜切花质量较优 ‎【答案】10. C 11. A 12. D ‎【解析】‎ ‎【10题详解】‎ 根据两国位置可知甲为荷兰、乙为肯尼亚。甲国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乙国位于赤道附近,但其地形为高原(东非高原),海拔高,空气对流运动弱,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结合选项C项正确。‎ ‎【11题详解】‎ 根据两国位置可知甲为荷兰、乙为肯尼亚;乙国位于热带地区,热量丰富;甲国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均匀,光照不足,乙国光照条件较好;甲国地形类型为平原,乙国地形以高原为主,故③错误;甲国水源条件较好,故④错误,结合选项可知A项正确。‎ ‎【12题详解】‎ 根据图示分析经纬网判读、疆界轮廓判读准确定位甲为荷兰,乙为肯尼亚,故相对于乙国而言,甲国的鲜切花市场价格较高,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技术和质量上,故D项正确。‎ 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木薯约7.5吨。下图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 读图和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3. 上图所示区域最适宜种植木薯的地方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4. 该区域地势总体特征是(  )‎ A. 西北高东南低 B. 东高西低 C. 中间高四周低 D. 南高北低 ‎【答案】13. D 14.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学生要认真阅读材料,根据农作物的特点和地区的地理特征判断最适宜种植木薯的地方,根据图中的河流判断地势特征。‎ ‎【13题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提示“木薯是耐高温,不喜霜雪的作物”,则可判断最适宜种植木薯的要选择年均温最高的纬度最低的丁地。‎ ‎【14题详解】‎ 由图经纬度和省的轮廓可知,该地区是广西,又图中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流,水往低处流,所以该区域地势总体特征是西北高东南低。‎ 下图示意我国某沿海省份一城市某年等降水量线分布,该年降水量接近当地多年平均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甲、乙、丙、丁四地中,该年降水量最少的地点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6. 该城市的自然植被主要是(   )‎ A. 落叶阔叶林 B. 常绿阔叶林 C. 常绿硬叶林 D. 针叶林 ‎【答案】15. A 16. A ‎【解析】‎ ‎【15题详解】‎ 考查等值线的判读。据图可知,甲地的降水量范围是500-550mm,乙地和丁地的降水范围是600-650mm,丙地降水量范围是550-600mm,故年降水量最少的地点是甲地,A项正确。‎ ‎【16题详解】‎ 根据降水量的大小可以判读,该地位于北方地区,属于半湿润地区,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故A项正确;常绿阔叶林,位于南方地区,湿润地区,故B项错误;地中海气候区时常绿硬叶林,故C项错误;针叶林位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故D项错误。‎ 读2000~2010年新疆人口重心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该时期新疆人口重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南疆地区土地荒漠化防治力度加大 B. 北疆地区粮食生产能力提高 C. 南北疆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加大 D. 北疆地区矿产资源优势更显著 ‎18. 该时期新疆人口重心变化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 A. 加快北疆城市化进程 B. 北疆地区就业困难 C. 南疆土地荒漠化加剧 D. 南疆地区人口数量减少 ‎【答案】17. C 18. A ‎【解析】‎ ‎【17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2000-2010年新疆人口重心向西北转移变化,北疆地区土地荒漠化防治力度加大,南北疆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加大,所以C正确。‎ ‎【18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2000-2010年新疆人口重心向西北转移变化,可能导致北疆城市化进程加快,缓解北疆地区就业困难,减轻南疆土地荒漠化,南疆地区人口数量不一定减少,所以A正确。‎ 下面图甲、图乙为我国两个盆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关于甲、乙两盆地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河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 B. ①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C. ②河初春有凌汛现象出现 D. ②河的汛期短于①河的汛期 ‎20. 甲盆地的小麦品质优于乙盆地,主要是因为甲盆地(   )‎ A. 地形平坦 B. 温差大,光照足 C. 土壤肥沃 D. 水源充足 ‎【答案】19. A 20. B ‎【解析】‎ ‎【19题详解】‎ 据图中的经纬度等信息可判断甲图为塔里木盆地,乙图为四川盆地,图中的河流①和②分别为塔里木河和长江。塔里木河为内流河,河流补给主要来自高山的冰雪融水,故A正确。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是黄河,故B错误。长江没有结冰期,故没有凌汛,故C错误。长江位于我国南方,雨季时间长,汛期比塔里木河长,故D错误。‎ ‎【20题详解】‎ 塔里木盆地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小麦生长,故B正确。四川盆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属湿润地区,土壤为肥沃的紫色土,因此甲盆地热量、土壤和水源不占优势,故A、C、D错误。‎ ‎【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利用图中信息确定两大盆地的名称及位置。‎ ‎“千湖沙漠”国家公园位于巴西东北部滨海地区,沙丘从海岸边一直向内延伸50千米,洁白的新月形沙丘链镶嵌着上千个晶莹剔透、水位季节变化明显的湖泊。‎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关于“千湖沙漠”中沙丘的形成原因,其解释可信的是(  )‎ A. 沿岸地区寒流的减湿作用导致气候干旱 B. 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炎热干旱天气 C. 雨林大量被砍伐,信风长期吹蚀裸露地表 D. 河流挟带到河口的泥沙被海风吹向陆地 ‎22. 图中众多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 地下水 B. 海水 C. 河流水 D. 雨水 ‎23. 图中新月形沙丘(   )‎ A. 缓坡大致朝向东方 B. 1~4月移动速度快 C. 陡坡风力大于缓坡 D. 缓坡降水多于陡坡 ‎【答案】21. D 22. D 23. A ‎【解析】‎ 试题分析:‎ ‎21题详解】‎ ‎“千湖沙漠”国家公园位于巴西东北部滨海地区,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该地以暖流为主,A错。根据图示纬度,不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B错。是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C错。沙丘的成因可能是河流携带到河口的泥沙被海风吹向陆地,D对。‎ ‎【22题详解】‎ 读图,根据纬度,“千湖沙漠”国家公园所在位置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又有沿岸暖流影响,降水较多,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可以得出众多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雨水,D对。雨林气候区,地下水、海水、河流水不是主要水源,A、B、C错。‎ ‎【23题详解】‎ ‎“千湖沙漠”国家公园位于巴西东北部滨海地区,沿岸以暖流为主。根据沙丘的形态,圆面缓坡朝东,说明该地风向是海风,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沙丘的成因可能是河流携带到河口的泥沙,被海风吹向陆地,A对。夏季是12-次年2月,海风较强,新月形沙丘移动速度快,B错。陡坡风力小于缓坡,C错。缓坡降水少于陡坡,D错。‎ ‎【考点定位】区域定位,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特征,湖泊补给水源,新月形沙丘特征及成因。‎ 读1961~2012年北疆地区冬季平均最大积雪深度等值线图(单位:cm),完成下面小题。‎ ‎24. 图示地区冬季平均最大积雪深度大致(   )‎ A. 由东向西递减 B. 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C. 由南向北递减 D. 由盆地外缘向盆地中心逐渐递减 ‎25. 下列因素中,对图示地区冬季平均最大积雪深度有明显影响的是(   )‎ ‎①水汽来向 ‎ ‎②地形 ‎ ‎③纬度 ‎ ‎④人类活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24. D 25. A ‎【解析】‎ 试题分析:‎ ‎【24题详解】‎ 结合图示可直接判读出,该地区冬季平均最大积雪深度大致由盆地外缘向盆地中心逐渐递减 答案选D项。‎ ‎【25题详解】‎ 该地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水汽受山地影响,在迎风坡降水较多,积雪较厚。答案选A项。‎ ‎【考点定位】等值线的判读、影响积雪厚度的因素。‎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为迪拜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迪拜约17%为阿联酋公民,约83%为外国移民,其中印度人占42.3%、巴基斯坦人占13.3%、阿拉伯人占9.1%、孟加拉国人占7.5%,其他占10.8%。下图为迪拜气候资料统计图。‎ ‎(1)请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描述迪拜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2)分析材料二,指出迪拜人口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 ‎(3)分析阿拉伯半岛内油气资源的主要运输方式并评价此种交通运输方式。‎ ‎【答案】(1)自然环境整体以干旱为主要特征: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自然带为热带荒漠带,植被稀少,以耐旱植被为主;地表水稀少;地貌以风沙地貌为主,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土地荒漠化严重。‎ ‎(2)石油资源丰富,经济收入高;缺乏大量年轻的劳动力;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吸引了附近国家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入,国际劳工远远超过了本国人口的总量;对周边国家劳工的吸引力更大 ‎(3)管道运输。‎ 优点:货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高,连续性强,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速度快。‎ 缺点:需铺设专门的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解析】‎ 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迪拜人口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主要运输方式。‎ ‎(1)迪拜位于西亚,终年受副高控制,整体特征为干旱,其各地理要素与整体相适应。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地表水缺乏,植被以耐旱为主,植被稀少,地貌以风力侵蚀和风力沉积地貌为主,荒漠化严重。‎ ‎(2)迪拜是阿联酋首都,这里石油资源丰富,经济收入高,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劳动力缺乏,吸引移民迁入,国际劳工超过了本国人口的总和。‎ ‎(3)长距离输送液体和气体物资一般采用管道运输。评价要从优缺点两方面来评价,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其优点是管道运输成品油有运输量大,劳动生产率高;建设周期短,投资少,占地少;运输损耗少,有利于环境生态保护;可全天候连续运输,安全性高,事故少。缺点是灵活性差,管道运输不如其他运输方式(如汽车运输)灵活,除承运的货物比较单一外,它也不容随便扩展管线,实现“门到门”的运输服务。对一般用户来说,管道运输常常要与铁路运输或汽车运输、水路运输配合才能完成全程输送。专用型强,运输对象受到限制,承运的货物比较单一。只适合运输气体和液体货物。固定投资大,为了进行连续输送,还需要在各中间站建立储存库和加压站,以促进管道运输的畅通。‎ ‎27.依据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某国简图”,该国人口7 004.9万人,面积约163.6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 卡伦河是该国最长河流,也是唯一的可通航运河,下游从阿瓦士到河口,是良好的水运航道。‎ ‎(1)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卡维尔盐沼的成因。‎ ‎(2)评价卡伦河下游通航的有利条件。‎ ‎【答案】(1)卡维尔盐沼的成因: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山脉阻挡海洋水汽深入,气候干旱;多内流河,河水在低洼处汇集;泥沼洼地,地表水难下渗;蒸发量较大,易形成盐沼。(任答四点即可) (2)通航的有利条件:山地地形多地形雨,降水相对较多;有支流汇入,水量相对较大;下游流经平原,水流平稳;可通航里程长;流经石油开采和炼油中心,航运价值高(任答四点即可)‎ ‎【解析】‎ 整体分析:该题以伊朗区域图为材料,考查卡维尔盐沼的成因和卡伦河下游通航的有利条件,要求学生掌握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和河流通航的区位条件。‎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二是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三是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四是地理要素大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由图可分析,卡维尔盐沼地势四周高,中间低,为盆地地形;北部和周围山脉阻挡了海洋水汽的深入,气候干旱,降水较少;内流河注入该地;泥沼洼地,地表水下渗难;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易形成盐沼。‎ ‎(2)河流的通航条件一般从河流自身条件和流域的经济因素两个角度考虑。作为该国唯一能够通航的河流,由图可看出,卡伦河位于该国西南部,地处迎风坡,降水较多;有支流汇入,水量较大;下游地势低平,水流平稳,利于航运;可通航里程较长;河流下游流经石油开采和加工地区,航运价值高等。‎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西部和西北部地区是西藏最重要的食盐产地,这里的食盐广泛分布于湖边,根本不需要晒盐。古代,西藏的牧民以十几户为一团队,组织上百头牦牛和上千头绵羊在冰雪消融的季节到西藏西部和西北部地区运输食盐,在每年的秋季青稞收获的季节赶到藏东南的拉萨等地用食盐去交换粮食。下图为食盐销售路线示意图。‎ ‎(1)分析西藏西部和西北部地区盛产食盐的原因。‎ ‎(2)分析西藏牧民选择夏半年进行食盐运输的原因。‎ ‎(3)分析西藏牧民在食盐运输路线上遇到的主要困难。‎ ‎【答案】(1)该地区多内流湖,湖水盐度高;该地区气候干旱,光照强,白天气温较高,多大风天气;水分蒸发强烈,因而多盐。‎ ‎(2)该季节气候温暖;夏半年沿途地区草料茂盛,能满足牲畜所需饲料;积雪融水和降水多,水源补给充足。‎ ‎(3)地形崎岖难走;运输牲畜队伍庞大,食物补给艰难;海拔高,缺氧且紫外线强烈;地质灾害多。(任答三点)‎ ‎【解析】‎ 分析】‎ 本题以西藏的食盐运输为背景,考查西藏盛产食盐的原因、和食盐的运输季节和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盛产食盐的原因。该地盛产食盐的原因可从气候条件和水文特征分析。据图可知,该区西部和西北部湖泊众多,多为内流湖,咸水湖盐度较高。该区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降水较少,且多大风天气,湖水蒸发较旺盛,大量盐分析出。‎ ‎(2)本题主要考查季节对食盐运输的影响。牧民选择西藏夏半年进行食盐运输,可从该地气候条件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夏半年该地气温较高,材料指出运输在“冰雪消融的季节”发生,此时积雪融水和降水增加,人畜饮水水源充足;水热条件适合草地生长,能满足牲口的饲料需求。‎ ‎(3)该题主要考查影响运输的因素。根据材料可知,食盐运输过程中,要从西藏西部和西北地区运输到藏东南的拉萨地区,沿途气候多变,路途艰险;运输牲畜队伍庞大;食物补给困难;海拔高,缺氧且紫外线强烈;地质灾害多;食盐装卸过于耗时。‎ ‎【点睛】青藏地区粮食的集中区及区位分析 青藏地区粮食集中分布在西北部的湟水谷地和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河谷地带,地势平坦宽广,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谷地地势较低,气候温和。尤其是雅鲁藏布江谷地,夏季西南季风带来暖湿气流,由于地势较低,冬季几乎不受冬季风影响,比较暖和。‎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