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1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高二11月月考地理(理)试题(Word版)
2017-2018学年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高二11月月考理科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 全卷共3大题,70小题。满分共100分,测试时间为40分钟。 2、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果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择其它答案标号。 4、 答非选择题时,用圆珠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5、 所有题目必须在规定的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50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1分,共50分。 1.对区域的理解正确的是 A.区域是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 B.一个区域内部特征是绝对一致的 C.区域的边界是十分明确的 D.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的区域 2.划分区域的意义是 ①更方便了解区域差异、特点 ②有助于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发展规划 ③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 ④了解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我国北方住宅有院落,且围墙很高的原因是 A.平原广大 B.太阳辐射弱 C.降水少 D.冬季风力强 4.我国少数民族苗族的典型民居吊脚楼反映了当地的 A.气候环境 B.地形条件 C.水文环境 D.土壤特征 5.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秦岭淮河作为自然分界线是明确的,无过渡性 B. 是一月份0摄氏度等温线 C. 线北的地区降水都在800mm以上 D. 秦岭——淮河与行政区边界重合 6.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深刻地反映了 A.过度放牧,草场资源退化 B.鼠害猖獗 C.草场的季节变化 D.草场载畜量将可继续增加 7.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的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A. 水分差异造成的 B. 热量差异造成的 C. 地形差异造成的 D. 人类耕作方式不同造成的 8.西部大开发首先要 A. 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 B. 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 C. 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 D. 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9.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荒漠化日趋严重,其关键是缺水,为了解决水资源问题,行之有效的是 A. 启动“南水北调”西线方案,再从黄河引水到甘肃和新疆 B. 利用科技手段,增加山岳冰川融水量,使塔里木河水量增加 C. 限制畜牧业发展,使草场得到生息和恢复 D. 发展节水灌溉、绿洲农业,采取休耕制,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保护生态资源 10.科尔沁沙地原为肥美的科尔沁草原,处在农牧过度地带,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固定和半固定的沙丘活化,使之成为今天的沙地。造成科尔沁草原土地沙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过度樵采 B. 过度开垦 C. 过度放牧 D.过度开采地下水 11.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最直接因素是 A. 降水集中于秋季且多暴雨 B. 黄土质地疏松且垂直节理发育 C. 不合理开发造成地表黄土裸露,失去植被保护 D. 地表崎岖不平、千沟万壑 12.近年来,北京的一些山区推广使用液化石油气,把原先的薪炭林改为水源涵养林。这样做的主要意义在于 ①增加北京市的水果产量 ②构建北京市的生态屏障 ③减少当地的水土流失 ④满足北京市的木材需求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3.下列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线的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B.农耕区和牧业区 C.水田农业和旱地农业 D.冬小麦分布区与春小麦分布区 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通过自己的卫星,它可以在一个小时内对全球范围内的4 500多家分店的每种商品的库存、销售量全部盘点一次,为高效的配送系统提供保证。沃尔玛的物流配送系统可以保证任何一家卖场的配送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使它可以维持极少的库存甚至零库存,但可以保证正常销售,节约大量储物空间和费用。据此完成14-15题。 14.目前,沃尔玛在中国53个城市开设了102家商场。沃尔玛总部要查询其商场在中国的分布情况,需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RS B. GIS C. GPS D. WPS 15.沃尔玛的物流配送中心与其运输车队的合作密切,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系统 ③全球定位系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下图示意某地理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图层。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6.叠加丙与丁图层可以研究( ) A. 河流分布 B. 地形特征 C. 商店布局 D. 客货流量 17.为了较合理地得出丙图,需要叠加的图层有( ) A. 甲与乙 B. 甲与丁 C. 乙与丁 D. 甲、乙、丁 18.有人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这是因为 ①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 ②在茂密的森林下,有着与沙漠地区相同的贫瘠土壤 ③雨林与沙漠都有严重的水土流失 ④雨林与沙漠地区都严重缺水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联合国大会决定将2011年定为国际森林年。据此回答19-20题。 19.目前全球每年约有1 000多万公顷的森林被毁坏,导致全球森林被毁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将森林开垦为农田 ②非可持续性的采伐木材 ③开辟森林修建居住地和道路 ④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0.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我们应该 A. 封山育林,禁止对森林的砍伐 B. 注重开发,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C. 禁止各种木材的流通和买卖 D. 采育结合,综合开发利用 21.对亚马孙流域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的前景,正确的说法是 A. 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首位 B. 要大规模开发这片森林,为当地发展经济服务 C. 从全球经济发展角度考虑,应该禁止巴西政府移民亚马孙平原 D. 只要加强对砍伐后地区的复种,这片雨林是能保护住的 22.该图表示的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①大气污染加剧 ②土壤肥力下降 ③土壤污染严重 ④水污染严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3.改变大气污染、土地费力下降等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①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多种能源 ②营建速生薪炭林 ③推广生活用煤用电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⑤大力发展畜牧业 ⑥加强交通建设 A. ①②⑤ B. ②⑤⑥ C. ①②⑥ D. ①②③④ 我国的黄河流域存在着严重的生态问题,其中水土流失是头号问题。因此,我国也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读“黄河流域水系图”,回答24-26题。 24.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A. 黄河流域流程长 B. 黄河流经地区植被少,地表祼露,暴雨集中 C. 黄河流经地区降水少,而且不均匀,暴雨不集中 D. 黄河流经地区毁林开荒、植被破坏严重 25.田纳西河流域出现的生态问题,与黄河流域相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土地退化 B. 植被破坏 C. 水质污染 D. 都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26.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对于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有借鉴意义的地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防洪 B. 发电,提高水质 C. 土地合理利用 D. 可以防洪、发电、土地合理利用,但是没有提高水质 27.在开采煤矿时,要大量剥离表土,处理不当往往造成水土流失,破坏土地资源,这主要说明了 A. 自然资源具有分布的规律性 B. 自然资源具有时间的变化性 C. 自然资源具有联系的整体性 D. 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对立性 28.关于山西省能源基地露天采矿区生态建设的理想组合是 A. 农业经营—复垦—采矿—回填—筑坝 B. 筑坝—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 C. 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筑坝 D. 筑坝—采矿—复垦—农业经营—回填 读我国两个三角洲图(右图),并回答29-30题: 29.关于两个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是珠江三角洲 B.乙图有京沪铁路经过 C.甲乙两地矿产资源丰富 D.甲图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0.利用各自优越的地理位置,两地都发展了 A.淡水养殖业 B.甘蔗种植业 C.甜菜种植业 D.造纸和化工 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31-32题。 3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 过度养殖 3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33.与沪宁杭工业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工业区哪个发展条件稍差 A.良好的区位,便捷的交通 B.广阔的经济腹地 C.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 D.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 34.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所具有的明显优势是 A.产业基础 B.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 C.著名侨乡 D.腹地范围 35.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得益于 A.侨乡的背景 B.良好的区位条件 C.优惠的对外开放政策 D.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36.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外资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 B.20世纪90年代以来,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在减弱 C.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D.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分工明确,结构差异大 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回答37-38题。 37.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A. 发电 B. 防洪 C. 养殖 D. 梯级开发 38.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组合,不正确的是 A. 长期高强度的棉花种植——土地荒漠化 B. 矿山开采冶炼、扩大耕地面积——植被破坏 C. 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废气——酸雨污染 D. 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大量迁入内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9.这种产业迁移( ) A. 是第三产业的迁移 B. 是技术导向型产业的迁移 C. 阻碍了迁入地的城市化进程 D. 可能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污染 40.香港制造企业迁移的原因( ) ①香港地价较高 ②内地服务业发达 ③内地工资水平较低 ④香港人口数量剧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41.导致全球增暖的速度加快的原因很多,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其人为原因包括 ①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②开发利用冰川 ③滥伐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④空调的广泛使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2.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 A.使全球生态系统更加平衡稳定 B.森林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发生变化,同时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C.气候变暖会使某些脆弱物种灭绝的风险减小 D.全球变暖对一些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不可逆转的破坏 图为M河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回答43-45题。 43.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 A. a处 B. b 处 C. c处 D. d处 44.该流域最易发生洪水危害的河段是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45.M河流域植树造林,植被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A. 防风固沙 B. 调节气候C.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 美化环境 46.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珠三角工业区由此受到的冲击较长三角工业区更大,主要原因为其 A.以外向型为主的工业结构 B.位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 C.邻近港澳台地区的特殊位置 D.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 47.有关“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经济和环境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促进西部开发,有利西部经济发展 ②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③初步解决西部水源缺乏问题 ④减轻东部地区能源压力,有利于保护大气环境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48-50题。 48.图中湖泊的最大水量一般出现在 A.冬季 B.秋季 C.春季 D.夏季 49.现在发现图中绿洲退化严重,对这一现象的原因推测中,最不可能成立的是 A.人口增长迅速 B.气候变暖,蒸发量加大 C.水源污染严重,且难治理 D.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发展粮食生产 50.与华北平原相比,图中绿洲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A.太阳辐射强 B.热量充足 C.水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 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51.读西北地区部分地图,结合图可以看出 A. 该区年降水量自南向北依次递减 B. 该区1月份气温自东北向西南递增 C. 图中甲地的植被主要为草原 D. 图中乙地的植被主要为森林 52.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 B. 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引起的要快 C. 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为严重 D. 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 53.2009年2月2日是第13个“世界湿地日”,其主题是“从上游到下游,湿地连着你和我”。该主题反映出湿地对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包括 ① 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 ② 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 ③ 为人类提供水源 ④ 防风固沙,涵养水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下图是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GDP增长率曲线图,读图回答54-55题。 5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持续上升 B. 能源利用率越高,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越大 C. 人口数量变化是引起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 D.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 55.2002年-2004年间,我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较高,可能的原因是 A. 科技水平迅速提高 B. 高耗能产业快速发展 C. 居民生活用能迅速减少 D.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56.以下工业中,最有可能在20世纪60~90年代初从日本迁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A.服装制造业 B.钢铁工业 C.生物制药工业 D.化学工业 57.东北地区平原广大,一首诗歌曾提到“这里的土地肥到家,插上根筷子会发芽,栽上块柴禾也开花”足见其土壤肥沃。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是 ① 黑土土层变薄,肥力下降 ② 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④ 不合理灌溉,土壤盐碱化 ④ 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8.读图回答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中体现的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 A. 固体燃料的消费比重上升 B. 液体、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降低 C. 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 D. 液体燃料的消费比重稳步上升 该图是“2008年三省(市)单位GDP能源消耗统计资料”(其中单位GDP能耗=能源消耗总量/GDP,单位GDP电耗=全社会耗电总量/GDP)。读图完成59-60题。 59.据图表数据信息判断 A. 北京的人均单位GDP能耗低于广东 B. 广东的GDP总量低于北京 C. 广东的人均单位GDP电耗低于北京 D. 北京单位GDP能耗高于广东 60.对于吉林和广东两项数据的比较结果,合理的解释是 A. 广东单位GDP电耗高是因为广东人口多、工业总产值高 B. 吉林单位GDP能耗高而电耗低,主要是常规能源充足而节省了电量 C. 吉林单位GDP电耗较低,所以吉林更需要发展电力工业以满足经济需求 D. 单位GDP电耗较低说明吉林比广东采取了更节省能源的生产工艺 三、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只选一项且正确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读图,回答61-63题。 61.下列地理分界线不经过秦岭——淮河的是 A.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B.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C.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D.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62.制约四大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错误的是 ①a—灌溉水源 ②b—夏季低温 ③c—洪涝灾害 ④d—低温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 63.有关四大区域优势农产品的错误判断是 A. a—水稻、柑橘 B. b—小麦、大豆 C. c—棉花、香蕉 D. d—青稞、油菜 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回答64-65题。 64.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A. 增加木材产量 B. 改善生态环境 C. 增加农民收入 D. 调整农业结构 65.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防风固沙 B. ②防风固沙 C. ③抵御海浪袭击 D. ③平原绿化 66.广东、德国分居亚欧大陆东西两侧,两者相比 A.风速相当,但盛行风向不同 B.风速相当,但风能的利用率有异 C.盛行风向相同,但风速差别很大 D.风能的利用率相同,但盛行风向差异很大 67.除风能外,广东颇具潜力的新能源还有 A.潮汐能 B.水能 C.核能 D.太阳能 68.从环境角度分析,发展风电 A.可以缓解温室效应 B.可以获得较大的投资回报 C.能够减轻大气污染 D.能够实现能源的多样化 69.下列属于发达国家首先向海外转移的产业有 A技术密集型 B劳动力密集型 C资源密集型 D知识密集型 7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企业生产的本质是为了追求更高利润 B. 发达国家的企业内部交易成本较高 C. 东亚地区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较好的目的地 D. 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往往是单一的 参考答案 1.D 【解析】略 2.D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的划分。区域是指在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其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所以区域划分的目的是体现区域差异性,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区域资源,但不是扩大各区域间的差异。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3.D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我国北方住宅有院落,且围墙很高的原因是冬季风势力强,能够阻挡冬季风,有利于房屋的保温。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4.A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潮湿,吊脚楼主要是为了适应南方地区潮湿的气候环境。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5.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划分。秦岭—淮河大致为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冬季0°C等温线经过,故C项正确。 6.A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限制。我国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深刻地反映了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场退化和土地荒漠化现象。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7.A 【解析】略 8.D 【解析】略 9.D 【解析】略 10.B 【解析】 本题考查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科尔沁沙地原为肥美的科尔沁草原,处在农牧过度地带,在农牧过度地带的草场退化主要是因为过度开垦发展种植业导致的。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11.C 【解析】略 12.B 【解析】略 13.C 【解析】 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14.B 15.C 【解析】略 16.C 17.D 【解析】 16.丙图层是交通分布,丁图层是人口分布,与人口和交通相关的是商业布局。[] 17.交通建设首先要考虑尽可能多地连接居民点,以获得经济效益,在具体选线上,要考虑到地形和河流等自然条件,以降低建设成本。 18.A 【解析】略 19.A 20.D 【解析】略 21.A 【解析】略 22.A 【解析】略 23.D 【解析】 本题考查环境问题的防治。改变大气污染、土地费力下降等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该表能源消费的结构,推广速生薪炭林,生活用煤用电,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较少对森林植被的破坏。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4.B 25.D 26.D 【解析】略 27.C 【解析】 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特征。在开采煤矿时,要大量剥离表土,处理不当往往造成水土流失,破坏土地资源,说明自然资源具有联系的整体性。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8.B 【解析】山西省能源基地露天采矿区生态建设的理想组合是筑坝—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这样既开发了矿产资源,又不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29.D 30.A 【解析】略 31.A 32.D 【解析】略 33.B 【解析】略 34.C 【解析】略 35.B 【解析】略 36.D 【解析】略 37.D 38.A 【解析】略 39.D 40.B 【解析】试题分析: 39.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迁入,会带动迁入地的城市化进程,但是也会给迁入地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 40.制造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地价高和劳动力成本高增加了其生产成本,促使其向工资成本较低的内地转移。 【考点定位】产业转移。 41.C 【解析】导致全球增暖的速度加快的原因很多,人为原因包括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滥伐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导致温室气体增加。 42.D 【解析】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对一些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不可逆转的破坏;会使某些脆弱物种灭绝的风险增大;森林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发生变化,同时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减小。 43.C 44.D 45.C 【解析】略 46.A 【解析】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珠三角工业区由此受到的冲击较长三角工业区更大,主要原因为其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以外向型为主的工业结构。 47.D 【解析】略 48.D 49.C 50.A 【解析】略 51.C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依次递减;1月份气温自北向南递增;图中甲地的植被主要为草原;乙地的植被主要为沙漠。 52.D 【解析】略 53.A 【解析】略 54.D 55.B 【解析】略 56.A 【解析】略 57.A 【解析】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是黑土土层变薄,肥力下降;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森林资源的乱砍滥伐。 58.C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固体燃料的消费比重在下降;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液体燃料的消费比重先上升、后下降。 59.C 60.B 【解析】略 61.CD 62.BD 63.CD 【解析】 61.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所以本题选择CD选项。 62.a为我国南方地区,制约其发展的是水旱灾害;b为我国北方地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是水源;c为我国西北地区,制约其发展的是水源;d为青藏高原地区,制约其农业发展的原因是热量。所以本题选择BD选项。 63.四大区域优势农产品a—水稻、柑橘,正确;b—小麦、大豆,正确;c—棉花、香蕉,棉花西北地区分布较多,但香蕉为热带、亚热带作物,所以C选项错误;d—青稞、油菜,青稞分布正确,但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所以本题选择CD选项。 64.BD 65.AC 【解析】 64.本题考查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绿色植物的作用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吸烟滞尘,消除噪声,净化空气等。所以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和调整农业结构。所以本题选择BD选项。 65.绿色植物的作用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吸烟滞尘,消除噪声,净化空气等。A选项①防风固沙,正确; B选项②应是涵养水源,所以错误;C选项 ③抵御海浪袭击,正确;D选项③平原绿化错误。所以本题选择AC选项。 66.AB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德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广东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广东和德国风速相当,但盛行风向不同,德国是世界先进的发达国家,在风能资源的利用方面有先进的经验,所以风速相当,但风能的利用率有异。所以本题选择AB选项。 67.AC 【解析】 本题考查能源的分类。能源按照其利用状况可以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常规能源包含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广东位于沿海,潮汐能丰富,广东经济发达,可以开发利用核能。B选项水能为常规能源,D选项广东降水多,太阳辐射能不丰富。所以本题选择AC选项。 68.AC 【解析】 本题考查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能源按照其利用状况可以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常规能源包含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风能作为新能源,发展风电可以缓解因燃烧化石燃料排放温室气体导致的温室效应,能够减轻大气污染。BD选项未能够从环境角度分析。所以本题选择AC选项。 69.BC 【解析】略 70.AB 【解析】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