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高二11月月考地理(理)试题(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高二11月月考地理(理)试题(Word版)

‎2017-2018学年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高二11月月考理科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 全卷共3大题,70小题。满分共100分,测试时间为40分钟。‎ 2、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果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择其它答案标号。‎ 4、 答非选择题时,用圆珠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5、 所有题目必须在规定的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50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1分,共50分。‎ ‎1.对区域的理解正确的是 A.区域是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 B.一个区域内部特征是绝对一致的 C.区域的边界是十分明确的 D.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的区域 ‎2.划分区域的意义是 ‎ ①更方便了解区域差异、特点 ‎ ‎②有助于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发展规划 ‎ ③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 ‎ ‎④了解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我国北方住宅有院落,且围墙很高的原因是 ‎ A.平原广大 B.太阳辐射弱 C.降水少 D.冬季风力强 ‎4.我国少数民族苗族的典型民居吊脚楼反映了当地的 A.气候环境 B.地形条件 C.水文环境 D.土壤特征 ‎5.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秦岭淮河作为自然分界线是明确的,无过渡性 B. 是一月份0摄氏度等温线 C. 线北的地区降水都在‎800mm以上 D. 秦岭——淮河与行政区边界重合 ‎6.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深刻地反映了 ‎ A.过度放牧,草场资源退化   B.鼠害猖獗 ‎ ‎ C.草场的季节变化       D.草场载畜量将可继续增加 ‎7.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的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A. 水分差异造成的 B. 热量差异造成的 ‎ C. 地形差异造成的 D. 人类耕作方式不同造成的 ‎8.西部大开发首先要 ‎ A. 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 B. 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 ‎ C. 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 D. 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9.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荒漠化日趋严重,其关键是缺水,为了解决水资源问题,行之有效的是 ‎ A. 启动“南水北调”西线方案,再从黄河引水到甘肃和新疆 ‎ B. 利用科技手段,增加山岳冰川融水量,使塔里木河水量增加 ‎ C. 限制畜牧业发展,使草场得到生息和恢复 ‎ D. 发展节水灌溉、绿洲农业,采取休耕制,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保护生态资源 ‎10.科尔沁沙地原为肥美的科尔沁草原,处在农牧过度地带,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固定和半固定的沙丘活化,使之成为今天的沙地。造成科尔沁草原土地沙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过度樵采 B. 过度开垦 C. 过度放牧 D.过度开采地下水 ‎11.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最直接因素是 A. 降水集中于秋季且多暴雨 ‎ B. 黄土质地疏松且垂直节理发育 C. 不合理开发造成地表黄土裸露,失去植被保护 ‎ ‎ D. 地表崎岖不平、千沟万壑 ‎12.近年来,北京的一些山区推广使用液化石油气,把原先的薪炭林改为水源涵养林。这样做的主要意义在于 ‎ ‎①增加北京市的水果产量  ‎ ‎②构建北京市的生态屏障 ‎ ‎③减少当地的水土流失  ‎ ‎④满足北京市的木材需求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3.下列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线的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B.农耕区和牧业区 C.水田农业和旱地农业 D.冬小麦分布区与春小麦分布区 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通过自己的卫星,它可以在一个小时内对全球范围内的4 500多家分店的每种商品的库存、销售量全部盘点一次,为高效的配送系统提供保证。沃尔玛的物流配送系统可以保证任何一家卖场的配送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使它可以维持极少的库存甚至零库存,但可以保证正常销售,节约大量储物空间和费用。据此完成14-15题。‎ ‎14.目前,沃尔玛在中国53个城市开设了102家商场。沃尔玛总部要查询其商场在中国的分布情况,需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RS B. GIS C. GPS D. WPS ‎15.沃尔玛的物流配送中心与其运输车队的合作密切,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系统  ③全球定位系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下图示意某地理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图层。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6.叠加丙与丁图层可以研究(  )‎ A. 河流分布 B. 地形特征 C. 商店布局 D. 客货流量 ‎17.为了较合理地得出丙图,需要叠加的图层有(  )‎ A. 甲与乙 B. 甲与丁 C. 乙与丁 D. 甲、乙、丁 ‎18.有人说雨林是“长着森林的沙漠”,这是因为 ‎①雨林与沙漠都有一样脆弱的生态环境 ‎②在茂密的森林下,有着与沙漠地区相同的贫瘠土壤 ‎ ‎③雨林与沙漠都有严重的水土流失 ‎ ‎④雨林与沙漠地区都严重缺水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联合国大会决定将2011年定为国际森林年。据此回答19-20题。‎ ‎19.目前全球每年约有1 000多万公顷的森林被毁坏,导致全球森林被毁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将森林开垦为农田  ‎ ‎②非可持续性的采伐木材 ‎③开辟森林修建居住地和道路  ‎ ‎④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0.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我们应该 A. 封山育林,禁止对森林的砍伐 B. 注重开发,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C. 禁止各种木材的流通和买卖 D. 采育结合,综合开发利用 ‎21.对亚马孙流域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的前景,正确的说法是 ‎ A. 面对雨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保护放在首位 ‎ B. 要大规模开发这片森林,为当地发展经济服务 ‎ C. 从全球经济发展角度考虑,应该禁止巴西政府移民亚马孙平原 ‎ D. 只要加强对砍伐后地区的复种,这片雨林是能保护住的 ‎22.该图表示的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①大气污染加剧  ②土壤肥力下降 ③土壤污染严重 ④水污染严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3.改变大气污染、土地费力下降等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①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多种能源 ‎ ‎②营建速生薪炭林  ‎ ‎③推广生活用煤用电 ‎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 ‎⑤大力发展畜牧业  ‎ ‎⑥加强交通建设 A. ①②⑤ B. ②⑤⑥ C. ①②⑥ D. ①②③④‎ 我国的黄河流域存在着严重的生态问题,其中水土流失是头号问题。因此,我国也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读“黄河流域水系图”,回答24-26题。‎ ‎24.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A. 黄河流域流程长 ‎ B. 黄河流经地区植被少,地表祼露,暴雨集中 C. 黄河流经地区降水少,而且不均匀,暴雨不集中 D. 黄河流经地区毁林开荒、植被破坏严重 ‎25.田纳西河流域出现的生态问题,与黄河流域相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土地退化 B. 植被破坏 C. 水质污染 D. 都没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26.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对于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有借鉴意义的地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防洪 ‎ B. 发电,提高水质 C. 土地合理利用 ‎ D. 可以防洪、发电、土地合理利用,但是没有提高水质 ‎27.在开采煤矿时,要大量剥离表土,处理不当往往造成水土流失,破坏土地资源,这主要说明了 ‎ A. 自然资源具有分布的规律性 B. 自然资源具有时间的变化性 C. 自然资源具有联系的整体性 D. 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对立性 ‎28.关于山西省能源基地露天采矿区生态建设的理想组合是 A. 农业经营—复垦—采矿—回填—筑坝 ‎ B. 筑坝—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 C. 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筑坝 ‎ D. 筑坝—采矿—复垦—农业经营—回填 读我国两个三角洲图(右图),并回答29-30题:‎ ‎29.关于两个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是珠江三角洲 B.乙图有京沪铁路经过 C.甲乙两地矿产资源丰富 D.甲图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0.利用各自优越的地理位置,两地都发展了 A.淡水养殖业 B.甘蔗种植业 C.甜菜种植业 D.造纸和化工 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31-32题。‎ ‎3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 过度养殖 ‎3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33.与沪宁杭工业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工业区哪个发展条件稍差 ‎ A.良好的区位,便捷的交通 B.广阔的经济腹地 ‎ C.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 D.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 ‎34.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所具有的明显优势是 ‎ A.产业基础 B.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 C.著名侨乡 D.腹地范围 ‎35.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得益于 ‎ A.侨乡的背景 B.良好的区位条件 ‎ ‎ C.优惠的对外开放政策 D.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36.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外资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 ‎ B.20世纪90年代以来,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在减弱 ‎ C.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D.珠江三角洲地区各城市分工明确,结构差异大 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回答37-38题。‎ ‎37.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A. 发电 B. 防洪 C. 养殖 D. 梯级开发 ‎38.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组合,不正确的是 A. 长期高强度的棉花种植——土地荒漠化 B. 矿山开采冶炼、扩大耕地面积——植被破坏 C. 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废气——酸雨污染 ‎ D. 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大量迁入内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9.这种产业迁移(  )‎ A. 是第三产业的迁移 B. 是技术导向型产业的迁移 C. 阻碍了迁入地的城市化进程 D. 可能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污染 ‎40.香港制造企业迁移的原因( )‎ ‎①香港地价较高 ②内地服务业发达 ③内地工资水平较低 ④香港人口数量剧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41.导致全球增暖的速度加快的原因很多,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其人为原因包括 ‎ ‎ ①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②开发利用冰川 ③滥伐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④空调的广泛使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2.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 ‎ ‎ A.使全球生态系统更加平衡稳定 ‎ B.森林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发生变化,同时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 C.气候变暖会使某些脆弱物种灭绝的风险减小 ‎ D.全球变暖对一些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不可逆转的破坏 图为M河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回答43-45题。 ‎43.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 ‎ A. a处 B. b 处 C. c处 D. d处 ‎44.该流域最易发生洪水危害的河段是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45.M河流域植树造林,植被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A. 防风固沙 B. 调节气候C.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 美化环境 ‎46.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珠三角工业区由此受到的冲击较长三角工业区更大,主要原因为其 A.以外向型为主的工业结构 B.位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 C.邻近港澳台地区的特殊位置 D.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 ‎47.有关“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经济和环境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促进西部开发,有利西部经济发展 ‎ ‎②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 ‎③初步解决西部水源缺乏问题 ‎ ‎④减轻东部地区能源压力,有利于保护大气环境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回答48-50题。‎ ‎48.图中湖泊的最大水量一般出现在 A.冬季 B.秋季 C.春季 D.夏季 ‎49.现在发现图中绿洲退化严重,对这一现象的原因推测中,最不可能成立的是 A.人口增长迅速 B.气候变暖,蒸发量加大 C.水源污染严重,且难治理 D.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发展粮食生产 ‎50.与华北平原相比,图中绿洲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A.太阳辐射强 B.热量充足 C.水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 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51.读西北地区部分地图,结合图可以看出 A. 该区年降水量自南向北依次递减 ‎ B. 该区1月份气温自东北向西南递增 C. 图中甲地的植被主要为草原 ‎ D. 图中乙地的植被主要为森林 ‎52.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 B. 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引起的要快 C. 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为严重 D. 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 ‎53.‎2009年2月2日是第13个“世界湿地日”,其主题是“从上游到下游,湿地连着你和我”。该主题反映出湿地对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包括 ‎ ‎① 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  ② 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 ‎ ‎③ 为人类提供水源  ④ 防风固沙,涵养水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下图是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和GDP增长率曲线图,读图回答54-55题。‎ ‎5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持续上升 B. 能源利用率越高,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越大 C. 人口数量变化是引起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的主要因素 D.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 ‎55.2002年-2004年间,我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较高,可能的原因是 A. 科技水平迅速提高 B. 高耗能产业快速发展 C. 居民生活用能迅速减少 D.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56.以下工业中,最有可能在20世纪60~90年代初从日本迁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A.服装制造业  B.钢铁工业 C.生物制药工业  D.化学工业 ‎57.东北地区平原广大,一首诗歌曾提到“这里的土地肥到家,插上根筷子会发芽,栽上块柴禾也开花”足见其土壤肥沃。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是 ‎ ‎① 黑土土层变薄,肥力下降 ② 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④ 不合理灌溉,土壤盐碱化 ④ 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8.读图回答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中体现的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 A. 固体燃料的消费比重上升 ‎ B. 液体、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降低 C. 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 ‎ D. 液体燃料的消费比重稳步上升 该图是“2008年三省(市)单位GDP能源消耗统计资料”(其中单位GDP能耗=能源消耗总量/GDP,单位GDP电耗=全社会耗电总量/GDP)。读图完成59-60题。‎ ‎59.据图表数据信息判断 A. 北京的人均单位GDP能耗低于广东 ‎ B. 广东的GDP总量低于北京 ‎ C. 广东的人均单位GDP电耗低于北京 ‎ D. 北京单位GDP能耗高于广东 ‎60.对于吉林和广东两项数据的比较结果,合理的解释是 ‎ A. 广东单位GDP电耗高是因为广东人口多、工业总产值高 B. 吉林单位GDP能耗高而电耗低,主要是常规能源充足而节省了电量 C. 吉林单位GDP电耗较低,所以吉林更需要发展电力工业以满足经济需求 D. 单位GDP电耗较低说明吉林比广东采取了更节省能源的生产工艺 三、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只选一项且正确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读图,回答61-63题。‎ ‎61.下列地理分界线不经过秦岭——淮河的是 A.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B.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C.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D.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62.制约四大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错误的是 ‎①a—灌溉水源 ②b—夏季低温 ③c—洪涝灾害 ④d—低温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 ‎63.有关四大区域优势农产品的错误判断是 A. a—水稻、柑橘 B. b—小麦、大豆 ‎ C. c—棉花、香蕉 D. d—青稞、油菜 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回答64-65题。‎ ‎64.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A. 增加木材产量 B. 改善生态环境 ‎ C. 增加农民收入   D. 调整农业结构 ‎65.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防风固沙 B. ②防风固沙 ‎ C. ③抵御海浪袭击 D. ③平原绿化 ‎66.广东、德国分居亚欧大陆东西两侧,两者相比 A.风速相当,但盛行风向不同 ‎ B.风速相当,但风能的利用率有异 C.盛行风向相同,但风速差别很大 ‎ D.风能的利用率相同,但盛行风向差异很大 ‎67.除风能外,广东颇具潜力的新能源还有 A.潮汐能 B.水能 C.核能 D.太阳能 ‎68.从环境角度分析,发展风电 A.可以缓解温室效应 B.可以获得较大的投资回报 C.能够减轻大气污染 D.能够实现能源的多样化 ‎69.下列属于发达国家首先向海外转移的产业有 A技术密集型  B劳动力密集型 C资源密集型 D知识密集型 ‎7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企业生产的本质是为了追求更高利润 B. 发达国家的企业内部交易成本较高 C. 东亚地区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较好的目的地 D. 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往往是单一的 参考答案 ‎1.D ‎ ‎【解析】略 ‎2.D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的划分。区域是指在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其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所以区域划分的目的是体现区域差异性,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区域资源,但不是扩大各区域间的差异。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3.D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我国北方住宅有院落,且围墙很高的原因是冬季风势力强,能够阻挡冬季风,有利于房屋的保温。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4.A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潮湿,吊脚楼主要是为了适应南方地区潮湿的气候环境。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5.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划分。秦岭—淮河大致为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冬季‎0°C等温线经过,故C项正确。‎ ‎6.A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限制。我国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深刻地反映了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场退化和土地荒漠化现象。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7.A ‎【解析】略 ‎8.D ‎【解析】略 ‎9.D ‎【解析】略 ‎10.B ‎【解析】‎ 本题考查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科尔沁沙地原为肥美的科尔沁草原,处在农牧过度地带,在农牧过度地带的草场退化主要是因为过度开垦发展种植业导致的。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11.C ‎【解析】略 ‎12.B ‎【解析】略 ‎13.C ‎【解析】‎ 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14.B ‎15.C ‎【解析】略 ‎16.C ‎17.D ‎【解析】‎ ‎16.丙图层是交通分布,丁图层是人口分布,与人口和交通相关的是商业布局。[]‎ ‎17.交通建设首先要考虑尽可能多地连接居民点,以获得经济效益,在具体选线上,要考虑到地形和河流等自然条件,以降低建设成本。‎ ‎18.A ‎【解析】略 ‎19.A ‎20.D ‎【解析】略 ‎21.A ‎【解析】略 ‎22.A ‎【解析】略 ‎23.D ‎【解析】‎ 本题考查环境问题的防治。改变大气污染、土地费力下降等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该表能源消费的结构,推广速生薪炭林,生活用煤用电,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较少对森林植被的破坏。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24.B ‎25.D ‎26.D ‎【解析】略 ‎27.C ‎【解析】‎ 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特征。在开采煤矿时,要大量剥离表土,处理不当往往造成水土流失,破坏土地资源,说明自然资源具有联系的整体性。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8.B ‎【解析】山西省能源基地露天采矿区生态建设的理想组合是筑坝—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这样既开发了矿产资源,又不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29.D ‎30.A ‎【解析】略 ‎31.A ‎32.D ‎【解析】略 ‎33.B ‎【解析】略 ‎34.C ‎【解析】略 ‎35.B ‎【解析】略 ‎36.D ‎【解析】略 ‎37.D ‎38.A ‎【解析】略 ‎39.D ‎40.B ‎【解析】试题分析:‎ ‎39.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迁入,会带动迁入地的城市化进程,但是也会给迁入地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 ‎40.制造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地价高和劳动力成本高增加了其生产成本,促使其向工资成本较低的内地转移。‎ ‎【考点定位】产业转移。‎ ‎41.C ‎【解析】导致全球增暖的速度加快的原因很多,人为原因包括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滥伐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导致温室气体增加。 ‎ ‎42.D ‎【解析】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对一些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不可逆转的破坏;会使某些脆弱物种灭绝的风险增大;森林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发生变化,同时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减小。‎ ‎43.C ‎44.D ‎45.C ‎【解析】略 ‎46.A ‎【解析】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珠三角工业区由此受到的冲击较长三角工业区更大,主要原因为其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以外向型为主的工业结构。‎ ‎47.D ‎【解析】略 ‎48.D ‎49.C ‎50.A ‎【解析】略 ‎51.C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依次递减;1月份气温自北向南递增;图中甲地的植被主要为草原;乙地的植被主要为沙漠。‎ ‎52.D ‎【解析】略 ‎53.A ‎【解析】略 ‎54.D ‎55.B ‎【解析】略 ‎56.A ‎【解析】略 ‎57.A ‎【解析】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是黑土土层变薄,肥力下降;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森林资源的乱砍滥伐。‎ ‎58.C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固体燃料的消费比重在下降;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液体燃料的消费比重先上升、后下降。‎ ‎59.C ‎60.B ‎【解析】略 ‎61.CD ‎62.BD ‎63.CD ‎【解析】‎ ‎61.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所以本题选择CD选项。‎ ‎62.a为我国南方地区,制约其发展的是水旱灾害;b为我国北方地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是水源;c为我国西北地区,制约其发展的是水源;d为青藏高原地区,制约其农业发展的原因是热量。所以本题选择BD选项。‎ ‎63.四大区域优势农产品a—水稻、柑橘,正确;b—小麦、大豆,正确;c—棉花、香蕉,棉花西北地区分布较多,但香蕉为热带、亚热带作物,所以C选项错误;d—青稞、油菜,青稞分布正确,但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所以本题选择CD选项。‎ ‎64.BD ‎65.AC ‎【解析】‎ ‎64.本题考查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绿色植物的作用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吸烟滞尘,消除噪声,净化空气等。所以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和调整农业结构。所以本题选择BD选项。‎ ‎65.绿色植物的作用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吸烟滞尘,消除噪声,净化空气等。A选项①防风固沙,正确; B选项②应是涵养水源,所以错误;C选项 ③抵御海浪袭击,正确;D选项③平原绿化错误。所以本题选择AC选项。‎ ‎66.AB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德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广东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广东和德国风速相当,但盛行风向不同,德国是世界先进的发达国家,在风能资源的利用方面有先进的经验,所以风速相当,但风能的利用率有异。所以本题选择AB选项。‎ ‎67.AC ‎【解析】‎ 本题考查能源的分类。能源按照其利用状况可以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常规能源包含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广东位于沿海,潮汐能丰富,广东经济发达,可以开发利用核能。B选项水能为常规能源,D选项广东降水多,太阳辐射能不丰富。所以本题选择AC选项。‎ ‎68.AC ‎【解析】‎ 本题考查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能源按照其利用状况可以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常规能源包含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等。风能作为新能源,发展风电可以缓解因燃烧化石燃料排放温室气体导致的温室效应,能够减轻大气污染。BD选项未能够从环境角度分析。所以本题选择AC选项。‎ ‎69.BC ‎【解析】略 ‎70.AB ‎【解析】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