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新疆石河子二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新疆石河子二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2020届高二年级第二次地理月考试卷 出卷人:黄婷慧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2分)‎ 回南天通常指每年入春气温开始回暖而湿度开始回升的现象。“回南天”出现时,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墙壁甚至地面都会“冒水”,到处是湿漉漉的景象,空气似乎都能拧出水来。而浓雾则是“回南天”的最具特色的表象。下图为我国锋面雨带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春季最容易出现回南天的区域是( )‎ A. 华北地区 B. 江淮地区 C. 长江流域 D. 华南地区 ‎2. 可能加剧回南天的天气系统是( )‎ A. 强台风 B. 准静止锋 C. 冷锋 D. 高压系统 ‎3. 回南天结束时,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A. 北方地区降温或降雪 B. 江淮地区连续阴雨 C. 华南地区进入干旱期 D. 东北地区开始多雨 ‎【答案】1. D 2. B 3. A ‎【解析】‎ ‎【1题详解】‎ 每年春季东南季风携带暖湿气流开始登陆我国,气温开始回暖,湿度开始回升。该时段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大的是华南地区,空气湿度大,易出现回南天。而其他区域主要受西北季风影响,空气较为干燥,不易出现潮湿天气。故选D。‎ ‎【2题详解】‎ 回南天主要是空气湿度大,准静止锋易出现连续阴雨,增加空气湿度,会加剧回南天。春季台风系统不易出现。冷锋则可能造成降水,降低空气湿度。高压系统控制下往往形成晴朗天气,空气湿度较小。故选B。‎ ‎【3题详解】‎ 冷锋的推进会降低空气湿度,有利于回南天结束,受冷锋影响,北方地区可能降温或降雪;根据材料可知,“回南天”发生在初春时节,而江淮连续阴雨天气即梅雨,一般出现在6、7月,东北地区开始多雨为7、8月份,这时“回南天”早已结束;华南地区并没有明显的干旱期。综上,故选A。‎ ‎“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4. 黄河各河段“病症”的成因及对症的“药方”组合正确的是( )‎ A. “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旱—加高、加固堤坝 B. “腹泻”—地表植被遭到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C. “脚肿”—黄土结构疏松;地表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D. “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5. 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 A. 地处我国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B.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 C. 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缓 D. 地处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6. 近几十年来,黄河的入海年输沙量不断减少,目前已远低于16亿吨的历史平均值。其最主要原因是( )‎ A. 中上游水库拦截泥沙量增多 B.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轻 C. 黄河流域的暴雨次数减少 D. 中下游河床泥沙淤积量加大 ‎【答案】4. B 5. A 6. A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黄河各河段“病症”的成因及对症的“药方”组合,黄河上游地区大量脱发属于荒漠化,A错;腹泻表示的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是解决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B正确;“脚肿”表示的黄河下游的地上河,主要通过疏浚河道进行治理,C错;“动脉阻塞”是指春季黄河上游融化、下游还未解冻,导致的凌汛现象,D错。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流域的综开发,上游进行梯级开发主要是利用水能资源,该地地处我国地势阶梯处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A正确,C错误;上游大部分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区,高原山地气候区,降水量较小。B、D错误,故选A。‎ ‎【6题详解】‎ 黄河流域已建有很多水库,一方面拦截入河的泥沙,另一方面使黄河中的泥沙大量淤积在水库中,从而使入海输沙量大减,A正确;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已见成效,虽水土流失减少,但不是减少输沙量的最主要原因,B错误;黄河流域的降水并没有多大变化,不可能是形成黄河的入海年输沙量不断减少的原因,C错误;黄河中下游河泥沙淤积不会怎样加大,即使淤积量加大,也不会使输沙量减少到16亿吨的历史平均值,D错误。故选A。‎ 下表反映我国四省区煤炭、太阳辐射能、天然气、水能四种资源的丰歉程度(☆号越多代表资源分布越丰富),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7. 判断甲乙丙丁四省区依次为( )‎ A. 陕西、四川、新疆、湖南 B. 新疆、湖南、四川、陕西 C. 四川、陕西、新疆、 湖南 D. 新疆、陕西、四川、湖南 ‎8. 对四省区能源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省区太阳辐射能丰富与地势高有关 B. 交通条件是乙省区煤炭资源开发的限制性因素 C. 丙省区地处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能比较弱 D. 丁省区水能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很低 ‎【答案】7. D 8. B ‎【解析】‎ ‎【7题详解】‎ 甲地,太阳辐射能资源、天然气资源及煤炭丰富,水能资源短缺,判断为新疆;乙地煤炭资源、太阳能辐射资源、天然气资源丰富,判断为陕西;丙地水能资源、天然气资源丰富,判断为四川省;丁地水能资源最丰富,判断为湖南,综上故选D。‎ ‎【8题详解】‎ 甲地为新疆,太阳辐射能资源丰富是由于气候干旱,晴天多,雨天少,大气透明度高,A错;丙地为四川,由于海拔低,大气层厚且阴雨天气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能资源缺乏,C错;丁省为湖南省,水能资源丰富开发程度高,D错;乙地为陕西省,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由于交通条件不足,煤炭外运能力弱,B正确,故选B。‎ 我国盐业资源丰富多样,主要有湖盐、海盐、矿井盐等,储量很大。我国四川有一口火井,井的水居然是冷的,绝对没有火气,不过用剥开的长毛竹,去除竹节,用漆布把竹管的缝包好,一头插入井底,另一头的上面弯曲连接,把口紧对锅底,在锅里倒入盐水,只见火光熊熊,水立即就烧开了。打开毛竹查看它,竹管内绝没有半点烧焦的样子。‎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9. 我国湖盐产区集中在西北的主要原因是( )‎ A. 冰川众多,地下水资源丰富 B. 湖泊众多,各湖泊蓄水量大 C. 沙漠广布,土壤盐分含量高 D. 气候干燥,下垫面蒸发量大 ‎10. 四川火井盐场使用的主要能源是( )‎ A. 水蒸气 B. 天然气 C. 地热能 D. 可燃冰 ‎【答案】9. D 10. B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资源分布状况和晒盐的条件。学生要掌握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熟悉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差异。‎ ‎【9题详解】‎ 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大陆内部,降水量少,气候干燥,蒸发旺盛,形成盐湖,我国湖盐产区集中在西北盐湖附近,C正确。‎ ‎【10题详解】‎ 四川天然气资源丰富,四川火井盐场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天然气,沼气和地热能较少,可燃冰一般在海洋,A正确。‎ 中国的制造业正面临着双重危机:一是部分制造业流向东南亚、南亚等地;二是某些智能制造重新回流美国。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 影响中国制造业面临双重危机主要因素分别是( )‎ A. 市场、运输成本 B. 劳动力成本、技术 C. 原料成本、劳动力成本 D. 技术、运输成本 ‎12. 美国提出了复兴制造业的策略,使制造业出现逆转移,下列制造业中较难回流的是( )‎ A. 服装工业 B. 汽车工业 C. 电子工业 D. 医药工业 ‎【答案】11. B 12. A ‎【解析】‎ 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11题详解】‎ 低端制造业主要倾向于流向东南亚、南亚等地,主要是源于中国人力成本快速上升,导致廉价优势削弱,这种流向反应了劳动力成本因素。智能制造重新回流美国,主要是中国在制造业中,缺乏自己的核心科技力量,所以危机感重重,C选项正确。故选C。‎ ‎【12题详解】‎ 美国提出了复兴制造业的策略,,主要是针对智能制造相关的行业,A、C、D均和科技因素密切相关。但是服装工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反而更加依赖于廉价劳动力,B选项正确。故选B。‎ 中国正在酝酿建设第五条能源大通道—中巴铁路,该铁路北起中国新疆喀什,终点设在巴基斯坦港口城市瓜达尔,瓜达尔港运营权已于‎2013年2月18日移交中国企业。‎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3. 中巴铁路修建将给喀什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 ‎①扩大经济腹地 ‎ ‎②缩短出海距离 ‎ ‎③改善对外交通条件 ‎ ‎④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4. 下列选项不属于中巴铁路修建所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 A. 自然环境恶劣,地质条件不好,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时有发生 B. 维护和保养铁路的费用很高,运输能力有限,投资大,回报小 C. 沿线地区局势不稳,恐怖暴力袭击活动频发 D. 技术难度大,难以完成 ‎【答案】13. A 14. D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的相关知识。中巴铁路北起喀什,促进经济的发展,扩大经济腹地,①正确;该铁路北起中国新疆喀什,终点设在巴基斯坦港口城市瓜达尔,使得出海距离缩短,②正确;中巴铁路北起喀什,连接巴基斯坦,改善对外交通条件,③正确;喀什地区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丰富,该铁路的建成对喀什的能源消费结构并没有太大影响,④错误。综上所述,本题应选择①②③,正确答案为A。‎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建设中巴铁路难度较大,但我国修建铁路的经验丰富,技术水平较高,因此难以完成这一说法错误,D错误;喀什到巴基斯坦途径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地质结构不稳定,山体滑坡和泥石流事件时有发生,A 正确;铁路线较长,维护和保养铁路的费用很高,运输能力有限,投资大,回报小,B正确;途径巴基斯坦地区,沿线地区局势不稳定,恐怖暴力袭击活动频发, C项正确。本题要求选择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故正确答案为D。‎ 读中国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15. 关于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地区应重点保护珍惜野生动植物,保持生态平衡 B. b地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立体农业 C. c地区应大力发展钢铁、机械、石化等重工业,治理大气污染 D. d地区利用自然景观丰富多样,少数民族聚居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 ‎16. 关于e地区最严重生态问题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春季多大风且植被覆盖率低 B. 春季气温回升快且降水少 C. 夏季多雨且排水不畅 D. 夏季多暴雨且土质疏松 ‎17. f省能源短缺,能积极有效的解决该省能源紧张状况的措施是( )‎ ‎①发展核电 ‎②西电东送 ‎③进口石油 ‎④对用电大户拉闸限电 ‎⑤利用风能发电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③‎ C. 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答案】15. B 16. D 17.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发展差异。‎ ‎【15题详解】‎ a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国土整治重点是防治沙漠化;b地区是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发展立体农业;c地区是我国的东北,重点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d地区位于我国西南,自然景观丰富多样、少数民族聚居,可以发展旅游业,但大力发展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故B正确,A、C、D错误。‎ ‎【16题详解】‎ e地为我国的黄土高原,最严重生态问题是由于土质疏松、植被破坏、暴雨冲刷等导致的水土流失,故D正确,A、B、C错误。‎ ‎【17题详解】‎ f省为广东,经济强大,科技发达,风能丰富,适于发展发展核电,风电,①、⑤正确;我国西南地区水能丰富,西电东送南线可将西南水电送至广东 ②正确;广东省临海,石油资源短缺,便利的海运利于进口石油,③正确。对用电大户拉闸限电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因此④不正确。故A正确。‎ ‎【点睛】能对各地区做出准确定位。‎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18. 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气温:甲>乙>丙;降水:甲<乙<丙 B. 周围山地环绕,地形以盆地为主 C. 一般河流每年有两次汛期,有的存在凌汛现象 D. 河流径流量主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19. 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太阳辐射 ‎ ‎②距海远近 ‎ ‎③季风风向 ‎ ‎④纬度位置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18. C 19. B ‎【解析】‎ ‎【18题详解】‎ 东北地区多数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大气降水,因此一般都有春汛和夏汛两次汛期;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河流结冰,而有些河流的河段是从低纬流向高纬的,会有凌汛现象。故C正确。根据图示等值线数值可知:甲地年平均气温低于‎-4℃‎,乙、丙年平均气温介于‎2℃‎-‎-4℃‎,因此甲地气温低于乙和丙;甲、乙年降水量介于‎400mm—‎500mm之间,丙地降水大于‎600mm,因此丙地降水大于甲和乙,故A错误。图示地区为东北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和山地为主,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平原居中,故B错误。径流量主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的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而东北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大气降水,故D错误。‎ ‎【19题详解】‎ 图中可以看出,东北地区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距海远近和夏季风的风向;太阳辐射和纬度位置主要影响气温高低,故B正确。‎ 东北民谚:春分地皮干,夏至不拿棉,秋分不生田,冬至不行船。‎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0. 下列对于“春分地皮干”原因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 受副高控制,降水少 B. 降水少,风力大 C. 春分农业生产需水量大 D. 降水多,但蒸发旺盛 ‎21. 人们爱用“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谚语来形容气温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极地高压不断增强,冷空气活动频繁,降温显著 B. 由于天气晴好,夜晚地面辐射增强,一夜冷过一夜 C. 冬季风增强,冷空气频繁南下,带来多次降温 D. 此季节多气旋活动,多降水天气,使气温不断降低 ‎【答案】20. B 21. C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对人类的影响。‎ ‎【20题详解】‎ 我国北方地区纬度较高,春分前后冷空气势力仍然强盛,空气干燥,降水少,风力大,气温升高,蒸发加剧,地表干燥,B项正确,D项错误。副高影响我国北方主要在夏季,A项错误。春分前后还未播种,农业生产用水量较小,且主要考虑的是自然因素,C项错误。‎ ‎【21题详解】‎ 秋季随直射点南移,亚欧大陆温度下降,亚洲高压逐渐增强,干燥冷空气活动加剧,气温逐渐下降,降水减少,C项正确,A、D项错误。天气晴好,主要影响昼夜温差,B项错误。‎ 读“京津冀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22. 渤海湾沿岸多海港的原因是(  )‎ ‎①港阔水深,终年不冻 ‎ ‎②地势平坦开阔,利于港口建设 ‎③多入海河流,形成河海联运 ‎ ‎④沿岸经济发达,腹地广阔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3. 京津冀地区冬季雾霾多发原因是(  )‎ ‎①工业发达,污染物排放量多 ‎ ‎②燃煤供暖,污染物排放量多 ‎③机动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 ‎④西部和北部的山地阻挡了盛行风,风力弱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22. C 23. D ‎【解析】‎ ‎【22题详解】‎ 地势平坦开阔利于陆地上基础设施建设,沿岸为京津唐工业地带,经济发达,腹地广阔,因此②④说法正确;渤海冬季结冰且入海河流较少,①③说法错误,结合选项C正确。‎ ‎【23题详解】‎ 工业发达、机动车数量多与季节无关,因此①③选项不符合题干要求(冬季);而冬季华北地区燃煤供暖,并且盛行的西北风受到西部和北部山地阻挡,风力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故②④符合要求,D项正确。‎ 世界最大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又被形象的称作“中国天眼 ”,‎2016年9月25日在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落成。它是采用中国科学家独创设计和我国贵州南部喀斯特洼地的独特地形条件,建设的一个约30个足球场大小的高灵敏度巨型射电望远镜。图(a)为“中国天眼”景观图,图(b)为某同学手绘大窝凼形成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4. “中国天眼”选址大窝凼的主要原因有( )‎ ‎①光照较好,空气稀薄清新 ‎ ‎②地形独特,建设工程量小 ‎③人烟稀少,电磁波干扰小 ‎ ‎④环境优美,吸引高科技人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5. 图(b)示意大窝凼( )‎ A. 主要是过度放牧造成 B. 形成与风力侵蚀有关 C. 地质构造与泰山相似 D. 分布地区多为石灰岩 ‎【答案】24. B 25. D ‎【解析】‎ ‎【24题详解】‎ 大窝凼地势低洼,便于安置望远镜,但低地的光照不如高地。大窝凼地处高原低地,人烟稀少,经济较为落后,现代电器类、通讯类等设备少,观测时受到的外界干扰相对较少,是天文观测难得的理想之地,故“中国天眼”选址大窝凼,选B。当地地处我国南方的亚热带湿润地区,光照条件不好;环境好,不一定能吸引住高科技人才,故其它选项说法错误。综上本题选B。‎ ‎【25题详解】‎ 图(b)示意大窝凼的形成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并非人为原因所致,故AB错;泰山的地质构造是断层,两地的地质构造不同,故C错;而其分布地区多为石灰岩,多温湿的天气,据此选D。‎ ‎【点睛】喀斯特地貌是含有酸性气体的水流经石灰岩地区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地貌,在中国其主要分布区是西南云贵高原一带,代表景观有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等。‎ 农田水分盈亏量指年降水量与农田作物用水量之差,农田作物用水量受作物品种、耕作制度、土地制度等影响,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农田水分盈亏量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东南部以盈余为主,主要是水资源利用率高 B. 由盈转亏的分界线接近‎400mm年降水量线 C. 东北部以亏损为主,主要是重工业耗水量大 D. 西北部亏损量最大,主要是降水不足 ‎27. 造成甲处农田水分盈亏现状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水田农业 ‎ ‎②岩溶地貌 ‎ ‎③一年两熟 ‎ ‎④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答案】26. D 27. C ‎【解析】‎ ‎【26题详解】‎ 由图和材料可知,东南部以盈余为主,主要是水资源丰富; 由盈转亏分界线接近‎800mm年降水量线;东北部以亏损为主,主要是降水量少;西北部亏损量最大,主要是降水不足,D正确。‎ ‎【27题详解】‎ 甲是我国西南地区,以水田农业为主,一年两熟,农田需水量大;岩溶地貌,地表水下渗量大;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多与农田水分盈亏无关,A正确。‎ 在我国西南地区,隐藏着一个长期被人们所忽视的宜居地带。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8. 西南宜居地带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①水质好,水运便利 ‎ ‎②冬暖夏凉 ‎ ‎③地势平坦 ‎ ‎④植被覆盖率较高 ⑤工业化程度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④⑤‎ ‎29. 目前,下列有关西南宜居地带所在地区开发的措施,正确的是( )‎ A. 加强房地产开发,吸纳外来移民 B. 扩大粮食播种面积,保障粮食供应 C. 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 D. 以机场建设为重点,形成快速交通体系 ‎【答案】28. D 29. C ‎【解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区域认知力,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西南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需要结合区域特征分析答题。‎ ‎【28题详解】‎ 由图可知,西南宜居地带包括了云贵大部分地区和四川中南部地区,此区域地势起伏较大,以山地高原为主,河流流速较快,航运价值较低,但由于海拔较高,纬度较低,气候冬暖夏凉,且区域工业化程度低,植被覆盖率较高,结合选项,D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29题详解】‎ 区域开发不应该只重视经济的发展,还要注意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房地产开发,必然会导致植被破坏加重,出现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此区域地势起伏较大,以山地高原为主,平原面积较小,不适宜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山区高原地区陆地交通不便,首要考虑发展公路和铁路运输,再根据经济的发展状况适当考虑航空运输,ABD错误;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可以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C正确。‎ 甘肃省酒泉市的瓜洲,地处河西走廊西端,因风能丰富被称为“世界风库”。近几年,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全面启动,这标志着我国正式步入了打造“风电三峡”工程阶段。‎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0. 甘肃酒泉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该地区(  )‎ ‎①深居内陆,靠近冬季风源地 ‎ ‎②受夏季风影响明显 ‎③狭管效应,风力加大 ‎ ‎④多草原,缺乏风力屏障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31. 甘肃酒泉建设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有利于(  )‎ A. 解决甘肃能源缺乏状况 B. 充分利用当地可再生资源 C. 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 D. 发挥甘肃劳动力丰富优势 ‎【答案】30. D 31. B ‎【解析】‎ ‎【30题详解】‎ 甘肃酒泉的瓜州深居内陆,温差大,风力较大,①正确,靠近冬季风源地,②错误;地处河西走廊西端,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加大,③正确;多戈壁,植被稀少,④错误。故选D。‎ ‎【31题详解】‎ 甘肃当地经济落后,对能源需求量较小,因此不存在能源缺乏问题;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因此利用风能发电可提高风能利用率;甘肃酒泉建设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对劳动力数量需求少,因此对增加就业机会影响不大。故选B。‎ 读贺兰山及附近地区两幅地理事物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32. 下列关于贺兰山东西坡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夏季降水量:西坡大于东坡 B. 植被:东坡有草原带,西坡无 C. 冬季气温:东坡低于西坡 D. 地势:西坡和缓,东坡陡峭 ‎33. 与腾格里沙漠形成有关的是(   )‎ ‎①受贺兰山的阻挡,该地区降水少 ‎ ‎②当地居民的毁林开荒 ‎③接近亚洲高压的源地,大风日数多 ‎ ‎④当地居民的滥采和滥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32. D 33. C ‎【解析】‎ 考查贺兰山东西坡差异,腾格里沙漠成因。‎ ‎【32题详解】‎ 贺兰山东坡是夏季风的迎风坡,故东坡夏季降水丰富;由贺兰山主要植被类型分布图可看出东西坡都有草原带;贺兰山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西坡温度更低;由海拔分布图可知,贺兰山地势西坡和缓,东坡陡峭。故选D。‎ ‎【33题详解】‎ 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的成因有气候干旱,大风日数多,植被破坏等。贺兰山阻挡夏季风,使其西部降水量明显较小;该地区距离冬季风源地近,西北风日数多且强劲;当地居民破坏植被的活动主要是过度樵采和过度放牧;这里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是我国的干旱区,所以地带性植被应为荒漠草原,不存在毁林开荒,②错误。故选C。‎ 图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 ‎34. 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 )‎ A. 抗病虫害 B. 耐涝 C. 耐旱 D. 占耕地少 ‎35. 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A. 干旱 B. 冻害 C. 台风 D. 洪涝 ‎36. 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 )‎ A. 降水少,地形平坦 B. 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多 C. 绿洲广布,土壤肥沃 D. 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答案】34. C 35. B 36. D ‎【解析】‎ ‎【34题详解】‎ 结合轮廓和经纬网可知甲地位于我国甘肃,由图中降水量线的分布可读出甲地年降水量在‎150mm以下,可见甲地降水少,气候干旱,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为水源,在此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需水少、耐旱,选C。‎ ‎【35题详解】‎ 该地气候干旱,而枣树耐旱,干旱灾害对枣树威胁较小,A错;该地纬度较高,距蒙古-西伯利亚高压近,北部地形平坦,对西北风阻挡作用小,冬半年受冬季风影响大,冻害严重,威胁枣树的生长,B对;台风主要影响沿海地区,该地深居内陆,没有台风,C错;该地降水少,洪涝灾害极少,D错。‎ ‎【36题详解】‎ 该地小枣品质优良的表现是肉厚、含糖量高,形成原因是该地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故选D。该地降水少,而降水少是枣树生长的不利条件,A、B错;该地绿洲面积较少,C错。‎ 二、综合题(共28分)‎ ‎37.下图为长江流域的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流域某年某时段等降水量图。‎ 材料二 长江经济带合作九省二市示意图。‎ ‎(1)读材料一,描述本时段内长江流域的降水特点及带来的洪水特点。 ‎ ‎(2)为打造沿江绿色能源产业带,国家正积极开发长江上游地区以金沙江、大渡河等为重点的水能资源。分析其水能资源开发的不利自然因素。 ‎ ‎(3)读材料二,长江流域是我国城市带之一,简述与我国沿海城市带比较,长江流域城市带发展优势条件。‎ ‎【答案】‎ ‎(1)降水特点:降水强度大,降水面积广;中下游降水量大于上游。洪水特点:全流域性洪水;洪水持续时间长,洪水量大。‎ ‎(2)地形复杂,地势高差大、地域狭窄;地质构造不稳定,自然灾害多;距市场远;生态环境脆弱。‎ ‎(3)淡水、农产品和矿产等资源丰富;地域性多样,为城市发展提供多样的选择性;内河交通便利,辐射区域广。‎ ‎【解析】‎ ‎【分析】‎ 长江流域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金沙江、大渡河主要位于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交界处;与沿海经济带相比,长江经济带拥有我国最广阔的腹地和发展空间,成为世界上可开发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内河经济带。‎ ‎【详解】(1)由图可知,长江流域全流域都有降水,且量大,上游在‎300mm以下,中下游大多在‎300mm以上;降水范围大,支游向干流集水,洪水量大,上游洪水到下游有一段时间,使洪水持续时间国长;(2)金沙江、大渡河位青藏高原的边缘,沟谷纵列分布,地势起伏大;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位于西部地区,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远;还可从生态角度作答;(3)长江流域城市带范围广、人口多、资源丰富、黄多水道等都是沿海经济带不具有的优势。‎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综合开发,两幅图的解读是解题的关键。‎ ‎38.阅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上海是中国重要的的经济、交通、科技、工业、金融、会展和航运中心,是世界上规模和面积最大的都会区之一。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是一个良好的滨江滨海国际性港口。上海也是中国大陆首个自贸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所在地。上海与江苏、浙江、安徽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 材料二 厦(门)深(圳)铁路是我国东南沿海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深圳到厦门只需3小时。‎ 材料三 2008-2009年两大经济区产业结构变化比较表 ‎(1)上海逐步成为苏浙沪城市带中心,简述上海发展的有利条件。‎ ‎(2)厦门、深圳两城市之间已有海上航线连接,为何还要建沿海高速铁路? ‎ ‎(3) 根据材料三的信息,描述两大经济区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说出两大经济区今后调整产业结构的方向。‎ ‎【答案】(1)位于长江入海口,地理位置优越;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适宜;水资源丰富;海陆交通发达,联系便利;经济基础好,工业化水平高;技术力量雄厚,劳动力素质高。‎ ‎(2)与航运相比,高速铁路更为快捷;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不断增长的需求;加强沿线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3)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上升。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解析】‎ ‎(1)上海逐步成为苏浙沪城市带中心的区位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气候、水源、交通、技术等角度分析。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河港兼海港,地理位置优越。从气候看,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适宜。从水资源看,水资源丰富。从交通看,海陆交通发达,联系便利;经济基础好,工业化水平高,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技术力量雄厚,劳动力素质高。‎ ‎(2)‎ 厦门、深圳两城市之间已有海上航线连接,还要建沿海高速铁路的原因主要结合高铁和海洋运输的差异及两地经济联系角度分析。从高铁与海运的特点看,高铁速度快,两地经济联系密切,修建高铁,可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加强沿线地区城市间的经济联系。‎ ‎(3)读统计表可知,两大经济区,在2009年与2008年相比,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下降,而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应当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因为第三产业可以促进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所以应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