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甘肃省庆阳六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甘肃省庆阳六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甘肃省庆阳六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 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 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区域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 B. 区域划分的指标有自然、经济和社会的某一方面,也有综合性的 C. 按照指标的不同,区域可分为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行政区、综合区等 D. 区域内部地理环境完全一致,区域与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A正确。区域划分的指标有自然、经济和社会的某一方面,也有综合性的,B正确。按照指标的不同,区域可分为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行政区、综合区等,C正确。区域内部地理环境具有相似性,不是完全一致,区域与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D错误,选D。‎ 考点:区域的特征及表现。‎ ‎2. 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 ‎①行政区 ②自然带 ③热量带 ④干湿地区 ⑤三江平原 ⑥山东省青岛市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①⑤⑥ D. ①⑥‎ ‎【答案】D ‎【解析】区域界线有实有虚,行政区界线是明确的,而自然区的界线是模糊的,因此行政区、山东省淄博市区域界线明确,①⑥正确;而自然带、热量带、干湿地区、三江平原等均属于自然区界线,一般界线不明确。故选D。‎ ‎3. 我国的下列区域中属于自然区域的是( )‎ ‎①上海市 ②珠江三角洲 ③长江中下游平原 ④东北工业基地 ⑤亚寒带针叶林 ⑥鼎湖山旅游区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③⑤⑥ D. ①③⑤⑥‎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划分。上海市属于行政区;东北工业基地和鼎湖山旅游区都属于经济区。故选B项。‎ 读全球荒漠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4. 全球荒漠分布地区主要受哪几种气候类型控制( )‎ ‎①热带季风气候 ②热带沙漠气候③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亚热带季风气候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5. 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3600万平方千米,而且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其影响因素中不包括( )‎ A. 地震、火山、泥石流频发 B.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C. 乱垦滥伐、砍伐森林 D. 全球CO2排放量增加 ‎【答案】4. B 5. A ‎【解析】试题分析:‎ ‎4. 全球沙漠主要分布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中西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和中纬度的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所以C正确。‎ ‎5. 荒漠化的扩大主要是由于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加大等和人为原因:过度用水及植被的破坏,而与地震、火山、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关系不大。‎ 考点:荒漠化的防治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6.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 风化作用 B. 风蚀作用 C. 水蚀作用 D. 沉积作用 ‎7.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 滥伐森林 B. 过度放牧 C. 开山取石 D. 环境污染 ‎【答案】6. C 7. A ‎【解析】试题分析:‎ ‎6.‎ ‎ 红色沙漠出现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山区,该区域降水多,表层土壤薄,加上地势起伏较大,土壤被侵蚀后,岩石裸露,岩溶被侵蚀,出现红漠化现象,所以主要是水蚀作用。风蚀作用最典型是在西北地区,沉积作用在地势平坦的地区。故选C。‎ ‎7. 红漠化主要的原因是植被覆盖率小,滥伐森林破坏了地表植被,加剧荒漠化,A对。江西位于湿润地区,植被以森林为主;山区适合发展林业,不是畜牧业,B错。故选A。‎ ‎【考点定位】红漠化产生的原因 ‎【名师点睛】红漠化产生的主要原因:‎ ‎(1)自然原因:①以山地丘陵为主,起伏大;②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降水集中多暴雨;③河流众多,流水侵蚀切割强烈。‎ ‎(2)人为原因:①开发历史悠久,人多地少,毁林开荒;②能源短缺,乱砍滥伐。‎ ‎(3)红漠化危害:‎ 低山丘陵地区,水土流失使山坡土层变薄,土壤肥力降低,使粮食减产;使地表变得崎岖不平,影响交通等;山麓地带水冲沙压,旱涝严重;平原地区,水土流失会造成河湖淤塞,河湖调洪能力降低,使旱、涝灾害加剧;同时还影响航运。‎ ‎(4)红漠化综合治理措施:‎ ‎①发展立体农业;②矿区开展土地复垦;‎ ‎③ 切实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如大力推广生活用煤,进行技术革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发展小水电等;④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提高植被覆盖率。‎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8. 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强大的表现是( )‎ ‎①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 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③提供大量的优质硬木 ④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9. 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 )‎ A. 生物残体分解快 B. 植物生长速度快 C. 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 D. 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 ‎【答案】8. D 9. C ‎【解析】本题考查热带雨林的生态功能。‎ ‎8. 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生物循环旺盛,生产力极高,每年的生物净生产量高达34亿吨,对维护全球碳氧平衡、水循环和水量平衡极其重要。D正确。‎ 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0. 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 )‎ A. A B. B C. C D. D ‎11. 上图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 A. 枯枝落叶 B. 土壤 C. 生物 D. 供给养分 ‎【答案】10. A 11. D ‎【解析】试题分析:‎ ‎10. 图示圆圈的大小可知,因林生态系统中的养分大部分存在A内,是最关键部位。故选A。‎ ‎11. 图示箭头的指向,可判断:A为生物、B为枯枝落叶、C为土壤、D为供给养分。故选D。‎ 考点:雨林生态系统 ‎12. 围绕能源开发,山西省构建的产业链是( )‎ ‎①煤一电一铝 ②煤一焦一化 ③煤一气一液 ④煤一铁一钢 ⑤煤一电一钢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③④⑤‎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山西省有丰富的铝土矿和煤炭资源,围绕能源开发,山西省构建的产业链有三条,分别是①煤一电一铝 、②煤一焦一化、④煤一铁一钢,C正确。煤一电是为了输出电力,而不是炼钢,错。‎ ‎【考点定位】能源开发 ‎13. 田纳西河流域形成了以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主要条件是( )‎ A. 矿产资源丰富 B. 石油资源丰富 C. 科技发达 D. 水电、火电、核电丰富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工业类型为高耗能工业,属于动力指向性,需要大量充足廉价的电力,且该地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河流中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 考点:区域工业发展的条件 点评:区域工业的形成与发展和当地的区位优势有关,如丰富的矿产资源、便利的交通、广阔的市场、先进的技术等,需要结合实际具体分析。‎ ‎14. 关于田纳西河流域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冬季和早春是河流的主汛期 B. 夏季多持续性降雨,且多暴雨 C. 多年平均降水量800多毫米 D. 流域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和大西洋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该流域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丰富,降水主要来自大西洋,但由于受地形影响,降水主要集中于冬季和春季,故A项正确。‎ ‎15. 田纳西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的核心是( )‎ A. 河流的利用和治理 B. 梯级开发 C. 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 D. 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 ‎【答案】B ‎【解析】24.试题分析:域综合开发的核心是河流的利用与治理,利用的是“优势条件”,治理的是“流域问题”,并且治理是开发利用的前提和保障,因此,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过程中通过修建水库实现河流梯级开发,使流域内的生态环境问题和产业发展得到协调,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故选B。‎ ‎【考点定位】河流的综合开发 ‎【名师点睛】梯级开发是一种常用的开发河流水力资源的方式。因自上游至下游排列呈阶梯状而得名。特点是把河流分为若干段,选定适宜的坝址,修建一系列的水利枢纽,逐段地利用河流的水力资源。目前,我国长江中上游、黄河中上游、红水河流域都在大力开展梯级开发。‎ ‎16. 下列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①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②平原地区耕作层厚度大 ③三江平原西部是黑钙土的主要分布区 ④地势平坦,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⑤东北三江平原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产品基地 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③④⑤‎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东北地区为黑土,有机质含量高;属于冲积平原,耕作层厚度大;地势平坦广阔,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而松嫩平原西部是黑钙土的主要分布区;东北三江平原适宜建设商品粮基地。故选B。‎ 考点: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7. 东北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 A. 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B. 宜农荒地多 C. 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广 D. 土壤肥沃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东北平原地势平坦、人少地多且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所以C正确。‎ 考点:区域农业发展 ‎18.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分析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A. 玩具制造 B. 汽车工业 C. 石化工业 D. 钢铁工业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图示产业的转移主要从经济发达区向经济落后地区转移,最可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四个产业部门中,只有玩具制造属于劳动密集型。故选A。‎ 考点:产业转移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下列各题 ‎19. 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为( )‎ A. 煤炭、天然气、水电 B. 石油、天然气、煤炭 C. 天然气、石油、水电 D. 煤炭、石油、天然气 ‎20. “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 )‎ ‎①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 ②有利于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③不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降低土壤肥力 ④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⑤“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⑥“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拉动,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⑤⑥ C. ①③⑤⑥ D. ①②④⑥‎ ‎【答案】19. A 20. D ‎【解析】试题分析:‎ ‎19. 从图上可以看出,线路①是西电东送的北线,输送的是火电;线路②是属于西气东输,向东输送的是天然气。③输送线路是西电东送的北线,输送是红水河一带的水电。‎ ‎20. 西气东输的主要经济因素是市场,,而市场较大的是城市,所以C正确。‎ ‎ ‎ 考点: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二、综合题 ‎21. 读“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构成变化情况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1980~2002年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演变特点。‎ ‎(2)根据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的一般规律,预测珠江三角洲地区未来的产业结构发展趋势。‎ ‎(3)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答案】(1)第一产业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 (2)第一、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将超过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第一位 (3)①国家政策支持,产业发展早;②地理位置优越,处于港、澳等发达地区的最佳经济辐射带上;③抓住了国际产业大转移的有利时机,积极吸引外资;④地租低廉,劳动力丰富。‎ ‎【解析】考查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 ‎(1)读“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构成变化情况示意图”可以看出,1980-2002年间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产业比重先增后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渐增加。‎ ‎(2)根据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特别是经济水平较高的阶段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提高,所以可预测珠江三角洲地区未来的产业结构发展趋势为第一、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将超过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第一位。‎ ‎(3)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可以从地理位置、国际产业大转移契机、国家政策先机、劳动力丰富、地租低廉等方面分析。‎ ‎22. 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设立的第九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山西省交通、矿产、主要城市分布概况图。‎ 材料二 下图为煤矸石及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 ‎(1)结合材料一,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个方面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煤矸石和粉煤灰的综合利用产生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有哪些?‎ ‎(3)请结合所学知识,为山西省实现传统工业全面转型升级出谋划策。‎ ‎【答案】(1)地理位置:地处我国中部地带,邻近工业城市,距离市场近。市场方面: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消费量大,且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市场广阔。交通方面:交通通达度较高外运条件较好 (2)经济效益: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煤炭利用的附加值;节约土地资源;社会效益:增加就业岗位,环境效益:减轻环境污染等 (3)①巩固发展传统工业,延长产业链,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②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工业;③强化政策优势,完善区域发展规划;④发展交通;⑤改善环境等 ‎【解析】考查能源基地的建设。‎ ‎(1‎ ‎)地理位置主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相邻位置方面分析,而影响煤炭资源开发主要考虑周边相邻位置;市场主要为经济发达地区;交通主要从铁路和海运分析。‎ ‎(2)本小题主要考查从文字和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认真阅读材料即可从经济(产业优化、资源利用、经济发展)、社会(增加就业、脱贫致富)、环境(减轻污染、保护生态)效益三方面考虑作答。‎ ‎(3)山西省实现传统工业全面转型升级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改造,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强化政策优势,完善区域发展规划;发展交通;改善环境等。‎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