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1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南宁三中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段考文科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8年6月27日,位于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阿贡火山再次喷发出大量灰黑色火山灰,火山灰高达2000米,火山灰不断随风往西北方向飘动。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巴厘岛阿贡火山地处 A. 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消亡边界 B. 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 C. 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生长边界 D. 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 2. 阿贡火山的火山灰往西北方向飘动的原因可能是 A. 受东南信风影响 B. 受东北信风季节性移动影响 C. 受盛行西风影响 D. 受西南季风影响 【答案】1. A 2. A 【解析】 本题考查板块学说和气压带风带。 【1题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巴厘岛阿贡火山地处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消亡边界,A确。 【2题详解】 巴厘岛阿贡火山喷发时是6月27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风带北移。阿贡火山位于南半球,此时受东南信风南影响,故火山灰往西北方向飘动。阿贡火山的火山灰往西北方向飘动的原因是受东南信风影响,A对。 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岛上多石灰岩低丘,最高处海拔253米,植被稀少。该国旅游业发达,著名景点“蓝窗”就分布在戈佐岛西北角,但该景观已于2017年3月8日 上午坍塌。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 形成“蓝窗”景观的地质作用,按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 地壳抬升、沉积、海水侵蚀 B. 地壳抬升、海水侵蚀、沉积 C. 地壳抬升、海水侵蚀、沉积 D. 沉积、地壳抬升、海水侵蚀 4. 一年中,“蓝窗”受外力破坏最强季节是 A. 冬季 B. 春季 C. 夏季 D. 秋季 5. 马耳他岛植被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势低平,盐碱化严重 B. 夏季干热,冬季冷湿 C. 地表严重缺水 D. 大风天数多 【答案】3. D 4. A 5.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貌及其影响。 【3题详解】 由材料分析可知,马耳他是地中海中部岛国,岛上多石灰岩低丘。石灰岩属于浅海沉积岩,故景点“蓝窗”基岩石灰岩形成的地质作用为沉积,“低丘”说明地壳抬升,石灰岩出露。“蓝窗”位于岛屿的东北角,海水作用比较广泛,受海浪侵蚀作用明显,因此形成“蓝窗”景观的地质作用依次为沉积、地壳抬升、海水侵蚀,据此分析选D。 【4题详解】 “蓝窗”位于地中海中的岛屿,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受盛行西风的影响,海浪较大,海水侵蚀作用较强,破坏最强,选A。 【5题详解】 马耳他岛屿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降水较多,但由于该岛的陆地面积较小,少河流与湖泊,而且岛上石灰岩广布,水体容易下渗,因此地表水体较少,水资源短缺,植被难以存活,故答案选C项。 河流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但也时常发生灾害。图中为某河流、湖泊发展过程的四个阶段。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6. 图中所示演化过程最可能出现在 A. 洞庭湖平原 B. 塔里木盆地 C. 横断山区 D. 云贵高原 7. 图示河段,最易发生洪涝灾害的阶段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8. 在乙阶段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有利于城市空间发展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6. A 7. B 8. C 【解析】 【6题详解】 根据河道弯曲情况,可以判断该河段主要受侧蚀作用,应位于河流中下游,该地区地形平缓,故A正确;塔里木盆地是干旱区,水量小,流程短,缺少河流的完整发育过程,故B错误;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地区落差大,水流急以下蚀为主,故CD错误,所以该题选A。 【7题详解】 河流流速的快慢、河道的弯曲程度、流域面积的大小是影响洪涝灾害严重程度的因素。河道越弯曲,水流的侧蚀能力越强,堤岸越容易发生崩塌,易发生洪涝灾害,乙图中河流弯曲程度最强,泄洪能力最差,河流的侧蚀能力最强,最易发生洪涝灾害,故该题选B。 【8题详解】 从河流的凹岸、凸岸来看,凸岸是沉积岸,凹岸是侵蚀岸,①③④是凸岸,以沉积作用为主,面积不断增加,地势较高,不易发生洪涝灾害,故①③④地适宜城市空间的发展。②为凹岸,流水侵蚀作用强,流速快,河岸易崩塌,面积不断缩小不利于城市空间的发展,结合选项可知,C选项组合正确。故选C。 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致使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 A. 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 B. 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 C.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D. 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 10. 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 A. 蒸发量增加 B. 降水量增多 C. 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D. 地下径流增多 【答案】9. A 10. C 【解析】 【9题详解】 从图中各要素的关系砍伐植被→开垦坡地→种植菊花→水土流失→土地肥力下降→砍伐植被,这种一个要素变化其它的也发生变化的现象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中各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A正确;此题没有涉及不同区域间的关系,BD错误;没有产生新的功能,C错误。故选A。 【10题详解】 图中活动为植被破坏,如果不加以限制,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地表径流增多,地下径流减少;可能导致区域气候恶化,蒸发量减少,降水减少。综上对比四选项可知D符合,故选D。 利马(秘鲁首都)是世界著名的“旱城”:街道上没有排水沟渠,房屋也没有雨檐,百货店中也没有雨具出售。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季节。浓雾移动时,如霏霏细雨,当地人称这种浓雾为毛毛雨。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 完成下面小题。 11. 利马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 ) A. 地处低纬地区,又受沿岸寒流影响,下层空气易冷凝 B. 地处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 C. 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 D. 位于沙漠地区和盛行西风的迎风坡,空气中尘粒多,水汽易凝结 12. 关于图中甲、乙两地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气候类型不同,甲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乙为热带雨林气候 B. 气候类型相同,都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而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C. 乙地气候是因东北信风在迎风坡抬升,带来大量降水而形成的 D. 甲地气候是在地形、东南信风与暖流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答案】11. A 12. D 【解析】 【11题详解】 利马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地处低纬地区,又受沿岸寒流影响,下层空气易冷凝,形成大雾天气,A对。根据材料,该地降水少,空气对流弱,B错。受沿岸寒流影响,C错。位于沙漠地区,空气中悬浮颗粒多,不是水汽凝结成雾的原因,D错。故选A。 【12题详解】 甲位于巴西东南部沿海,乙是亚马孙平原地区,两地都是热带雨林气候,A错。甲地不受赤道低压带影响,B错。乙地气候是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形成的,C错。甲地气候是在地形、东南信风与暖流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D对。故选D。 下图为某地区人口迁移率(迁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迁入为正,迁出为负)与自然增长率曲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3. 图中该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是() A. 人口总数持续减少 B. 人口总数先增加后减少 C. 人口总数先减少后增加 D. 人口总数持续增加 14. 造成该地区迁移率下降的原因,最可能的是 A. 生态环境恶化 B. 产业结构调整 C. 高素质人才外流 D. 本地大量人口迁出 【答案】13. D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该地迁移率和自然增长率始终大于0,即人口总数持续增加,所以D正确。 【14题详解】 现代社会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该地前期人口迁入率较大且呈上升趋势,说明经济较为发达,造成该地迁移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产业结构调整,导致该地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降低,人口迁入减少。 【点睛】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不仅与自然增长率有关,还与人口基数有关,目前世界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发展中国家。 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某高校学生小明、小亮针对所在城市共享单车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社会实践调查。下图为在调查过程中他们制作的城市一天中共享单车在不同区域的停车数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图中甲、乙曲线所代表的分布地,分别为城市中的 A. 工业区和住宅区 B. 住宅区和商业区 C. 商业区和仓储区 D. 市政区和园林区 16. 共享单车主要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交通难题,共享单车的推广使用,其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①城市交通规划有所调整 ②城区交通拥堵有所缓解 ③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④城市公交客流大大减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15. B 16. A 【解析】 【15题详解】 图示甲曲线在夜间的单车数量较多,是由于夜晚人们大多休息,停放在家周围,而白天工作时间内附近的单车数量较少,是人们外出工作或购物需要的单车数量多,应为住宅区;乙曲线中午时段较多,夜间少,应为商业区。选B正确。 【16题详解】 共享单车的推广使用,利于城区交通拥堵有所缓解;骑行减少了汽车尾汽的排放,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为适应单车的普及有摆放,城市交通规划应有所调整;共享单车主要是短距离出行,所以不能使城市公交客流大大减少。选A正确。 年龄中位数是将全体人口按照年龄大小顺序排列,居于中间位置的年龄。下图为世界部分国家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趋势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各国人口年龄中位数 A. 与经济发达程度呈正相关 B. 随时间推移呈不断上升趋势 C. 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老龄化程度 D. 2050年中国与印度的差异最大 18. 应对我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趋势的合理措施有 ①发展人工智能,开发陪护型机器人 ②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③完善社会养老保险服务制度 ④鼓励国内人口迁移 ⑤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答案】17. C 18. 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及采取措施。解答本题要正确人口年龄中位数理解含义。 【17题详解】 A.美国经济发达,但2018年年龄中位数低于俄罗斯、韩国等国家,故各国人口年龄中位数与经济发达程度不正相关,A错误; B.乌干达年龄中位数在2018年比1980年小,故随时间推移呈不断上升趋势不适合所有国家,B错误; C.年龄中位数可以反映人口年龄结构,故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老龄化程度,C正确; D.从图中无法确定2050年中国与印度的差异最大,也有可能是2018年-2050年间的某一年,D错误。 故选C 【18题详解】 读图可知,我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呈向上移动的轨迹,反映了人口总体逐渐老化的过程。应对人口老龄化,可以①发展人工智能,开发陪护型机器人,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③完善社会养老保险服务制度,保障老年人生活;⑤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减轻老龄化等。①③⑤对;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鼓励国内人口迁移不会减缓人口老龄化,②④错。B对,ACD错。 故选B 【点睛】人口年龄中位数将总人口分成两半,一半在中位数以上,一半在中位数以下,反映了人口年龄的分布状况和集中趋势。国际上通常用年龄中位数指标作为划分人口年龄构成类型的标准。①年龄中位数在20岁以下为年轻型人口;②年龄中位数在20~30岁之间为成年型人口;③年龄中位数在30岁以上为老年型人口。年龄中位数向上移动的轨迹,反映了人口总体逐渐老化的过程。 2019年铁路春运大数据显示,“反向春运”成为新热潮。“反向春运”指部分年轻人不回家乡过年,而是父母到子女工作的城市过年产生的“春运”现象(如下图)。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9. “反向春运”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①社会经济发展,观念改变 ②老年人收入不断地提高 ③年轻人在大城市居有定所 ④城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0. “反向春运”给子女工作城市带来的影响是 A. 环境负担加重 B. 拉动春节旅游消费 C. 房租价格上涨 D. 加剧节假日用工荒 21. 针对“反向春运”,交通运输部门应 A. 加速水陆联运,优化资源配置 B. 提高春运票价,调控旅客人数 C. 加快高铁速度,缩短旅行时间 D. 均衡配置运力,满足出行需求 【答案】19. C 20. B 21. D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反向春运现象,试题难度一般。 【19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反向春运”是在过年期间年轻人不选择回乡探亲,而是将父母和子女接到城里过年。在城里工作的年轻人,会受到城市文化和新思想的影响,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观念发生了转变,年轻人在大城市居有定所和城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为“反向春运”提供了保障,所以①③④对,故选C。 【20题详解】 “反向春运”是人口流动的短期行为,不会造成城市负担加重,以及环境的破坏,A错误;父母到子女工作城市过春节,子女正值假期,往往会陪父母到附近旅游,B正确;老人和小孩到城里过年对地租价格基本无影响,C错误;反向春运能够保证劳动者留在城市坚守岗位,缓解季节性缺工,保证各岗位正常运转,D错误。综上所述,选B。 【21题详解】 “反向春运”减少了从一线城市到三四线城市的运输压力,同时提高了从三四线城市到一线城市的上座率,所以其交通运输部门(铁路部门、航空部门等)应均衡配置运力,满足出行需求,故选D。 复活节岛是一个孤悬于南太平洋中部的小岛,与最近陆地的直线距离超过1900公里。考古发现,大约在公元600年左右,该岛开始出现人类活动。下图为复活节岛人口总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关系图。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22. 据图可知,复活节岛( ) A. 在纯自然状态下提供的物资可以养活大约6000人 B. t2时期,环境承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C. t3时期,整个岛屿的社会发展最为繁荣安定 D. t4时期的生态环境优于t1时期 23. 复活节岛人口数量与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说明( ) A. 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只受自然资源因素的影响 B. 人口数量的变化不受环境承载力的制约 C. 人口数量只能低于环境承载力 D. 环境承载力是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底线 【答案】22. B 23. D 【解析】 【22题详解】 环境承载力受到资源、科技等因素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环境承载力最大值为6000人,这是考虑到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各种因素而做出的估计数值;t2时期,该地人口数量和环境承载力均得到提高,据此推测环境承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t3时期,该岛实际人口超出环境承载力,环境恶化;t4 时期近环境承载力下降,应该是环境遭到破坏,该岛实际人口接近环境承载力,环境质量较t1时期差,故本题选B。 【23题详解】 环境承载力受到资源、科技、对外开放程度、消费水平等因素影响;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变化受到环境承载力的制约;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地区环境持续供养人口的能力,是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底线;人口数量可以超过环境承载力,为了可持续发展最好低于环境承载力。故本题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分布和人口合理容量。 下图为某城市地租等值线与功能区结构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4. A、B、C分别代表的功能区是 A.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B. 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C.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D. 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25. M处地租等值线明显向外凸出的原因是 A. 交通干线经过 B. 人口稠密 C. 距离市中心近 D. 地形平缓 【答案】24. C 25. A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 【24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例A在市中心比重最高,距离市中心越远比重越低,因此A为商业区;图例C位于市中心和郊区之间,方便购物和上下班,因此C为住宅区;图例B在市中心比重最低,距离市中心越远比重越高,因此B为工业区。 【25题详解】 M处不在市中心,但地租等值线明显向外凸出,表明地租较高,因此可能是有交通干线经过。A正确。 不同类型的商业中心,其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不同。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兴建了许多大型购物中心。同时,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居民从网上购物,很多大型购物中心营业额增长放缓或下降。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6. 图中大型购物中心分布的位置及其区位优势分别是( ) A. 郊区 付租能力强 B. 市区 接近消费者 C. 郊区 交通便利 D. 郊区 接近消费者 27. 网购对大型购物中心发展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大型购物中心数量大幅增加 ②大型购物中心建设规模显著扩大 ③大型购物中心部分门店功能转向展示或出现空置 ④大型购物中心营业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下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26. C 27. D 【解析】 【26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型购物中心分布在城市郊区,沿连接高速公路出口的城市快速干道分布,大型购物中心由于占地大,趋向郊区交通便利处,故C正确。故选C。 【27题详解】 根据提干信息“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居民从网上购物,很多大型购物中心营业额增长放缓或下降。” 受此影响,大型购物中心数量应减少,①错误。大型购物中心建设规模缩小,②错误。由于大型购物中心营业额下降,营业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下降,大型购物中心部分门店功能转向展示或出现空置,③④正确。故选D。 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体系示意图,符号大小表示城市等级的高低。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8. 长江三角洲城镇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苏州与绍兴的城市等级和服务功能相同 B. 上海的城市等级最高且服务范围最大 C. 南京和绍兴在行政管理上是隶属关系 D. 上海的城市服务范围被南京覆盖 29. 下列关于该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A. 该区域城市化进入了后期成熟阶段 B. 矿产资源开发是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C. 城市化发展带动郊区农业结构的调整 D. 出现了人口大量迁往乡村的逆城市化现象 【答案】28. B 29. C 【解析】 试题分析: 【28题详解】 题中符号大小表示城市等级的高低。从图中符号大小来看,南京比宁波的城市等级高,南京比宁波的服务功能多,A错误。上海的城市等级最高且服务范围最大,B正确。南京在江苏省,绍兴在浙江省,行政管理上没有隶属关系,C错误。上海城市级别高,城市服务范围覆盖南京,D错误。 【29题详解】 该区域城市化速度快,属于中期阶段,A错误。本地区矿产资源贫乏,乡镇企业发展是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B错误。城市化发展,对蔬菜、乳畜和花卉的需求量增加,带动郊区农业结构的调整,C正确。目前还是以城市化为主,没有出现人口大量迁往乡村的逆城市化现象,D错误。 【考点定位】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名师点睛】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范围和服务功能的差异 根据城市人口规模大小,城市等级一般划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级大城市。 不同等级城市满足周围人们需求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质量是不一样的,服务范围大小也是不一样的。不同等级的城市数目和相互距离是不同的。就整个区域而言,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城市等级 服务范围 数目 彼此距离 职能种类 服务级别 高一级城市 大 少 远 多 高 低一级城市 小 多 近 少 低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0. 图甲中,直接反映出来的从阶段Ⅰ到阶段Ⅱ城市化的主要特点是 A. 非农业人口增加 B. 中心商务区服务范围扩大 C. 城市规模增加 D. 城市等级扩大 31. 据图乙推断,该城市容易出现的问题是 A. 温室效应 B. 交通拥挤 C. 城市内涝 D. 住房紧张 【答案】30. C 31. C 【解析】 本题组考查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阶段Ⅰ到阶段Ⅱ,城市用地规模的变化从图中可以直接读取,而城市规模变化尤其是城市硬化路面增多,会对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影响,其中图中显示的最明显的影响是出现城市内涝现象。 【30题详解】 由图可知,从阶段Ⅰ到阶段Ⅱ, 该地区的城市用地增加,耕地面积减少,可知城市用地规模在增加。故选C。 【31题详解】 由图可知,在降水量变化不大情况下,市中心与郊区比较,雨水渗人地下的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大幅增加,容易形成城市内涝。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和温室效应在乙图中没有体现。故选C。 下图中甲为某城市的风向玫瑰图(全年各月平均风向频率),乙为雨量与风向关系图(某风向期间的降雨量),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2. 某地风向与雨量的相关情况,正确的是 A. 吹西风和东风时,雨量最多 B. 吹北风和南风时,雨量最少 C. 吹东南风和西南风时,雨量最少 D. 吹南风和东南风时,雨量最多 33. 如该城市要建设一火电厂,则最佳区位应在城市的 A. 东北地区 B. 西南地区 C. 东南地区 D. 西北地区 【答案】32. D 33. A 【解析】 该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 【32题详解】 风向玫瑰图形的轮廓线与方向线的交点距离中心点愈远,表明该方向的风频愈大;反之,风频则愈小。从甲乙两图中的相关分析可知,该地吹西风时,雨量最少,盛行东南风时,降雨量最多。所以选D。 【33题详解】 该地最小风频风向为东北风,即一年内东北风吹的次数最少。火电厂为大气污染严重企业,为减轻其对城市的大气污染应将其布局在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向,即城市的东北部。所以选A。 上海世博会上,很多建筑都使用了“垂直绿化”的概念,世博会主题馆外的一面总面积5 000平方米的植物墙更是创下“世界第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4. 城市推广“垂直绿化”的最大好处是( ) A. 提高我国森林覆盖率,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林木资源丰富的国家 B. 缓解我国普遍存在的夏季能源紧张的局面 C. 美化环境,减轻城市的“热岛效应” D. 解决城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状况 35. 下面哪些措施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方面最为可行( ) 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转移部分人口,吸纳高素质人才 ②植树种草,提高绿地面积 ③建立立体交通道路系统,增加私人汽车数量 ④控制人口增长,规划建设高大稠密的高档住宅楼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34. C 35. A 【解析】 【34题详解】 城市推广“垂直绿化”的最大好处是增大城市绿地面积,减轻城市的“热岛效应”,C对。对提高我国森林覆盖率影响不大,不能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林木资源丰富的国家,A 错。不能缓解我国普遍存在的夏季能源紧张的局面,B错。不能解决城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状况,D错。故选C。 【35题详解】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可以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转移部分人口,吸纳高素质人才,①对。可以植树种草,提高绿地面积,②对。增加私人汽车数量,不利于城市环境改善,③错。规划建设高大稠密的高档住宅楼,可能增强城市热岛效应,④错。A对,B、C、D错。故选A。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科学家调查发现,天山的冰层正以每年50cm的速度消融,2013年天山山顶积雪与2000年相比,雪域面积缩小了40%。预计最快在2023年天山山顶夏季冰雪将永远消失。 材料二:在天山森林草场交错带,树木只长在山的阴坡,而阳坡多为草场,出现了山脉“阴阳脸”的现象(如下图)。 (1)根据材料,分析天山雪线上升的主要原因及雪线后退对天山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2)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阴阳脸”现象形成的原因。 【答案】(1)原因:全球气候变暖,积雪融化。影响:生态环境将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沙漠面积扩大;气候更加干旱,水源缺乏,影响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水资源平衡遭到破坏等。(答出两点) (2)阴坡光照弱,温度低,蒸发弱,湿度大,林木生长旺盛;阳坡光照强,温度高,蒸发强,水分少,不利于森林生长。 【解析】 【分析】 本题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技能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原理的能力。 【详解】(1)天山的冰层正以每年50cm 的速度消融,说明气温升高,天山雪线上升应是全球气候变暖,积雪融化造成的。雪线后退可能导致天山生物的生存环境改变化,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沙漠面积扩大;长期看水体减少,融水量减少,气候更加干旱,水源缺乏,影响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水资源的消融量大于积累量,水资源平衡遭到破坏等。 (2)阴坡与阳坡气温、水分条件差异明显。阴坡位于背阴坡,温度较低,蒸发较弱,湿度较大,所以有利于树木的生长;而阳坡温度较高,蒸发较强,湿度较低,水分条件就不如阴坡,只适合草甸生长,从而形成这里山脉的“阴阳脸”现象。 37.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下图为我国城市化“纳瑟姆”曲线图。 材料二 下表为某城市市中心与郊区16时的气温差表。 (1)1990~2030年,我国城镇化进程处在哪一阶段?该阶段有何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地理意义。 (3)据材料二表中数据,分析该城市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方向与原因,并提出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答案】(1)加速发展阶段。 特点: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镇聚集,城市化水平加速提高;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大幅度增加;出现城市密集地区和城市群。 (2)有利于缓解城市压力,壮大城市经济实力;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或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3)方向:高空污染物由城市向郊区扩散,近地面污染物由郊区流向城市。 原因:城郊气温差产生了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或城市热岛效应)。 措施:在郊区布局有大气污染的工业时,应该选择在热力环流下沉气流之外的区域;提高郊区绿化率。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城市化的特征及城市化进程。由图示可以看出 1990—2030年,我国城市人口比重是快速上升的,即城市化进程是加速发展阶段。该阶段城市化特点表现可从城市人口数量、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是、城市用地规模等方面描述。发展城乡一体化机制格局的地理意义可结合一体化的特征,即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对乡村经济、缓解城市压力、缩小城乡差距等方面说明。材料二显示城郊间温度差,城市有热岛效应,城市郊间空气流动可从热岛效应原理说明;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要考虑城郊风的特征。 【详解】(1)由图示可以看出 1990—2030年,我国城市人口比重是快速上升的,即城市化进程是加速发展阶段。该阶段城市化特点表现为: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市聚集,城市化水平加速提高,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大幅度增大,出现城市密集地区和城市群。 (2) 发展城乡一体化机制,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以工促农、工农互惠,利于带动乡村经济的振兴与基础设施的完善,有利于缓解城市压力,壮大城市经济实力;以城带乡、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的城市化进程;以城带乡、城乡一体,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或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3)材料二显示城郊间温度差,城市有热岛效应,温度明显高于周边地区,因为城市温度高,城市形成低气压区,空气上升,郊区相对温度较低,空气下沉形成高气压区,近地在的风由郊区吹向城市;高空污染物由城市向郊区扩散,近地面污染物由郊区流向城市,即城郊气温差(或城市热岛效应)产生了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 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要考虑城郊风的特征:在郊区布局有大气污染的工业时,应该选择在该热力环流下沉气流之外的区域;提高郊区绿化率,改善近地面风的质量;城郊之间设置绿化带,把污染物隔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