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修2 1-4单元综合能力测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地理选修2 1-4单元综合能力测试题

‎ ‎ 高中地理选修2 1-4单元综合能力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写在答题表中。‎ ‎1、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 A.植被和土壤 B.土壤和气候 C.气候和地貌 D.地貌和植被 ‎2、东部季风区的同一性主要表现在 A.受夏季风影响 B.位于地势第三阶梯 C.位于湿润地区 D.南北热量条件差异不大 ‎3、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条件的差异 B.水分条件的差异 C.垂直高度的差异 D.非地带性差异 ‎4、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全年都可生长农作物,主要原因是 A.1月平均气温>0℃ B.1月平均气温≥25℃‎ C.湿润地区水分有余 D.植被均为常绿阔叶林 ‎5、我国陆地最低处位于 ‎ A.东部季风区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C.青藏高寒区 D.大陆邻近约海区 ‎6、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A.地貌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 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 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 ‎7、划分三个经济地带依据的是 A.自然条件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历史背景 D.产业结构 ‎8、青藏高原东南部河谷地带的农业方式是 A.草原畜牧业 B.山地畜牧业 C.高寒畜牧业 D.耕作业 ‎9、中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铁路运输能力不适应山西煤炭外运的需要②淡水资源短缺③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④工农业基础比较薄弱⑤东北森林的过度砍伐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⑤‎ ‎10、考虑到东部地带资金、科技实力和中部地带的资源情况,今后可将哪类工业逐步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 A.劳动力密集型 B.资金密集型 C.技术密集型 D.市场指向型 ‎11、东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并非由于 A.气候湿润、雨热同期 B.低平的丘陵和平原地形 C.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 D.濒临海洋,对外交往便利 ‎12、我国国土整治难度较大的原因正确的是 A.我国国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多样 B.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C.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很快 D.我国经济基础较差,科技发展水平较低 ‎ ‎ 读某地等高线图(图一),回答13-15题: ‎ ‎13、在图中①②③三地可依次见到 ‎ A.牧场、雪山、盐湖 B.葡萄园、牧场、青稞 C.葡萄园、牧场、油井 D.坎儿井、草原、地热田 图一 ‎14、图中③所在地区人口密度小,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B.地势高,气候严寒 C.资源贫乏,人口承载量小 D.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15、下列选项中属于图中③所在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 ‎ 备选答案:a.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 b.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丰富 c.邻近河流,有灌溉水源 d.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A.ab B.ac C.bd D.cd 图二是西北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读图完成16~18题:‎ ‎16、该类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属于 A.冲积扇 B.河流沿岸平原 C.河边滩地 D.河流三角洲 图二 ‎17、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该类农业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热量充足 B.太阳辐射强 C.水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 ‎18、该类农业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A.水土流失的治理 B.酸性土壤的改良 C.荒漠化的防治 D.河流的综合整治 水土流失是土壤侵蚀的一种主要形式,现在我国的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据此回答19—20题:‎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在秦汉以前就已是千沟万壑的状态 ‎ B.据研究,人为因素是形成本区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 C.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主要是进行自然条件的改造 ‎ D.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是形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 ‎20、黄土高原和南方丘陵山区相比 ‎ A.两区人地矛盾尖锐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 ‎ B.水土流失带来的直接、间接的经济损失大 ‎ C.中小河流众多,形成许多小流域 ‎ D.土壤的垂直分异明显,土地类型多样 ‎ ‎(二)双项选择题:‎ ‎ ‎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写在答题表中。‎ 综合地貌、气候两大要素,可以把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分成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据此完成21-23题:‎ ‎21、我国三大自然区与其最突出的区域特征组合正确的是 ‎ A.东部季风区——高温多雨 B.青藏高寒区——“高”和“寒”‎ ‎ C.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干旱 D.青藏高寒区——冰川纵横 ‎22、下列区域特征与对应的主要形成原因连线正确的是 A.海南岛全部属于热带气候——太阳辐射 B.庐山是驰名中外的避暑胜地——海陆位置 C.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地面状况 D.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大气环流 ‎23、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东部季风区最突出的气候特征,能说明我国的季风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点的是 A.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年较差比世界同纬度地区偏大 B.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比世界同纬度地区多 C.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较大 D.我国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气候复杂多样 ‎24、黄河中游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 ‎ A.凌讯 B.地上河决口 C.水土流失 D.干旱 ‎25、正在修建的“神黄”铁路 A.联系中部地带与东部地带 B.联系中部地带与西部地带 C.联系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 D.又一条西煤东运通道 ‎26、下列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合理开发的原则的是 A.洞庭湖区围湖造田,提高人均粮食产量。‎ B.黄土高原发展种植业,解决粮食不足问题。‎ C.江南丘陵结合植树造林,提高经济林种植面积。‎ D.内蒙古高原退耕还牧,大力发展畜牧业。‎ ‎2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是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突出的差别 ‎ B.山西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部经济地带 ‎ C.三个经济地带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是东部经济地带 ‎ D.甘肃省位于西部经济地带,地跨三大自然区 ‎ ‎28、在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中,以下做法属于农业技术措施的是 ‎ A.培育良种 B.平整土地 C.修基本农田 D.深耕改土 ‎ 为预防沙尘暴席卷北京、天津,几年前国务院决定在冀北、晋北、内蒙古东南部等地建立了三道绿色屏障——京津防护带,目前已初具规模。但2002年3月中旬的一次沙尘暴,让北京、天津两地的居民感觉扬尘天气比以前还要严重,回答29-30题:‎ ‎29、这次影响北京和天津两地的沙尘暴源地在 ‎ A.东北 B.蒙古 C.青藏 D.内蒙古 ‎ ‎ ‎ ‎30、虽然森林面积增加,但2002年春季沙尘暴天气更重的主要原因是 ‎ A.2002年春季干旱严重 B.沙源地植被遭到更严重的破坏 ‎ C.防护带未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D.大气环流异常 ‎ 选择题答题表 题 号 ‎1‎ ‎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题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案 题 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 案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80分)‎ ‎31、读“中国年平均沙尘天气日数分布图”(图三)和“中国北方平均沙尘天气频次与年降水量,冬季平均温度及春季气旋的逐年变化图”(图四),分析回答:(16分)‎ ‎(1)从图三中可以看出,沙尘天气主要发生在我国____ __地区;其中集中分布于____ ___(在以下选项中选择字母)。‎ 图四 图三 ‎   A、准噶尔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内蒙古高原西部  D、黄土高原 (2)分析图四,我国沙尘天气与降水量的关系_____ ____(明显,不明显);与冬季气温呈_ _(正、负)相关关系;与春季气旋呈________(正、负)相关关系。 (3)沙漠对沙尘天气起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4)形成沙尘天气主要人为因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这对沙尘天气的形成起_______________ 作用。‎ ‎32、图五表示的是地形剖面图以及对应的气候资料,读图回答问题:(12分) ‎ ‎ ‎ 图五 ‎(1)夏季月均温最小值出现在海拔约_____________米处。 ‎ ‎(2)冬季出现大面积逆温的两个地区中,地势起伏较大的位于天山_____________侧。 ‎ ‎(3)海拔2000米高度上,南、北两坡年降水量分别为____________毫米、____________毫米。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只考虑温度高低,则天山北麓牲畜过冬的牧场应位于海拔_____________米。 ‎ ‎33、下表为我国某地1962~1992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读后分析回答:(14分)‎ ‎(1)30年来耕地与森林、草原面积的变化趋势是: _ _,其原因是 ‎ ‎ 。‎ ‎(2)30年来自然条件发生的变化是_ __。这些变化对粮食亩产和人均占有量带来的影响是 ___。其根本原因是 ‎ 。‎ ‎(3)今后合理发展农业生产,提高人均粮食占有量,应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 A.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B.减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C.因地制宜,发展林牧业,改善生态环境 ‎ ‎ D.控制人口增长,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34、图六是风力作用形成的一种地貌类型,读图回答问题。(10分) ‎ ‎ ‎ 图六 ‎(1)这种地貌是由风力的_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 ‎ ‎(2)图中地区的盛行风向是____ ________。 ‎ ‎(3)P与Q的相对高度应为________________米之间。 ‎ ‎(4)该类地形在我国主要分布的地区是__ _________,近年来我国此类地貌扩大的主要人为因素是 ___、 ___、_ _ __等。 ‎ ‎(5)恢复__ ___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我国治理上述地貌的重要生物工程是 ‎ __。 ‎ ‎35、图七是“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划分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8分)‎ ‎(1)将下列备选答案前的数字序号分别填在相应的经济地带后的括号内:‎ ‎①太湖平原 ②河套平原 ③ 霍林河煤矿 ④秦山核电站 ⑤河南省 ⑥二滩水电站 A经济地带是( )‎ B经济地带是( )‎ C经济地带是( ) ‎ 图七 ‎(2) 从三大经济地带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考虑,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其它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宜建立在 ‎ 经济地带;出口商品基地宜建立在 地带(填字母)。‎ ‎(3)A地带发展经济具有哪几方面的优势?‎ ‎① ‎ ‎② ‎ ‎③ ‎ ‎ ‎ ‎④ ‎ ‎⑤ ‎ ‎36、图八是“沿北纬40°中国境内年降水量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 ‎ ‎ ‎ 图八 ‎(1)图中年降水量和年太阳辐射总量之间存在的相关性是 ,由东到西降水量变化产生的原因是 。甲地年降水量与太阳辐射量之间关系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2)图中年降水量和年太阳辐射量曲线相交点的年降水量为 mm,该等降水量线在农业生产类型上是 区和 区的分界线,在植被发展类型上是 植被和 植被的分界线。‎ ‎(3)限制甲地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该地种植业发展类型为 农业。‎ ‎(4)甲地年降水量和年太阳辐射量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 )‎ ‎ ①光照强,农作物可一年两熟 ②小麦颗粒饱满 ③瓜果甜度高 ④水稻种植面积广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选择题答案表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C A A A B C B D C A 题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案 C D C D B A B C B A 题 号 ‎21‎ ‎22‎ ‎23‎ ‎24 ‎ ‎25‎ ‎26‎ ‎27‎ ‎28‎ ‎29‎ ‎30‎ 答 案 BC AC ‎ AC C D CD CD AD AD B D A B ‎31、每空2分。共14分。‎ ‎(1)西北内陆 B (2)明显 正 负 (3)提供沙尘源 ‎(4)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 促进 ‎ ‎ ‎ ‎32、每空2分。共12分。‎ ‎(1)4500 (2)北 (3)250 570 西风带来的大西洋水汽从山口进入盆地,并沿天山北坡上升产生地形雨,故北坡降水多 (4)2000‎ ‎33、第(1)题5分,第(2)题7分,第(3)题3分。共14分 ‎(1)减少 人口增加导致毁林开荒、垦殖草原 (2)年降水量减少,平均气温升高,土壤肥力下降 粮食亩产略有增加,人均占有量减少 人口增加以及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3)CD ‎34、每空1分。共10分。‎ ‎(1)搬运 堆积 (2)西北 (3)40—60 ‎ ‎(4)西北干旱地区 过度开垦 过度放牧 过度樵采 (5)植被 三北防护林工程 ‎ ‎35、第(1)、(3)题每空2分,第(2)题每空1分。共18分 ‎(1)①④ ②③⑤ ⑥ (2)AB A (3)①我国主要的工业和农业基地 ②交通便利 ③经济国际程度高 ④具有高科技文化水平的优势 ⑤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带 ‎36、第(1)—(3)题每空1分,每(4)题2分。共12分 ‎ (1)负相关 海陆分布的差异 气候干燥,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 ‎(2)400 农业 畜牧业 森林 草原 (3)水源 灌溉农业(绿洲农业) (4)B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