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四川省广安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四川省广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石漠化是指地表植被遭破坏,土壤遭侵蚀、基岩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下图是贵州省清镇王家寨小流域石漠化随坡度、坡向分布概率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潜在”石漠化出现的坡度一般在 A. 5°~10° B. 10°~15° C. 15°~30° D. 35°~40° 2. 南坡极强度石漠化景观分布概率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A. 坡度陡 B. 土层薄 C. 气温高 D. 降水多 3. 造成贵州省石漠化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①位于非季风区,气候干旱 ②地形崎岖,流水侵蚀作用强 ③毁林开荒,植被破坏严重 ④喀斯特地貌广布,土层较薄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1. D 2. D 3. C 【解析】 1. 由“不同坡度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可知:潜在石漠化一般出现在地形坡度35°—40°地区,故D正确。 2. 石漠化主要是水土流失所致,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① 降水多;②地表植被稀少;③土质疏松;④坡度陡。水土流失与土层厚薄和气温关系不大。两图对照可知,南坡极强度石漠化分布区的坡度约为15°,坡度较缓,故A、B、C错误。南坡为迎风坡,降水丰富,故D正确, 【点睛】本题宜排除B、C答案,但易错选成A答案。南坡极强度石漠化景观分布概率最大,而 “不同坡度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显示极强度石漠化景观分布概率最大处为15°,因此南坡坡度和缓。 3. 贵州省位于我国季风气候区,①说法错误;“毁林开荒,植被破坏严重”不属于自然原因,③错误。故C正确。 【点睛】本题宜采用排除法,解答时需注意题干要求“自然原因”。 半边房(下图)是陕西关中地区的特色民居之一,当地盛传“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钱省木材,遮风避雨又御寒,肥水不留外人田”的说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半边房门前种植落叶阔叶树可能是为了 A. 夏季遮荫纳凉 B. 春季防风固沙 C. 秋季截水增湿 D. 冬季挡风遮雨 5. 这种居住景观的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A. 水稻、小麦 B. 小麦、谷子 C. 谷子、青稞 D. 青稞、玉米 【答案】4. A 5. A 【解析】 4. 陕西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半边房门前种植落叶阔叶树可能是为了夏季遮荫纳凉,B对。房前树木少,不能起到春季防风固沙、秋季截水增湿作用, A、C 错。冬季降水少,树叶落,不能挡风遮雨,D错。 5. 这种居住景观的地区,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小麦、谷子,B对。该地是半湿润区,水资源不足,不适宜种植水稻,A错。青稞是青藏高原的主要作物,C、D错。 点睛:陕西是温带季风气候,落叶阔叶树到冬季叶落,不能挡风遮雨。防风固沙作用的是森林,不是几棵树能起作用。黄土高原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谷子。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6. 四省区中,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 四省区中,春分日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6. A 7. D 【解析】 6. 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省区为云南,①为云南省,故A正确。 ..................... 【点睛】春分日,全球昼夜等长,日出时刻受经度影响,与纬度无关。 下面是我国某地的描述:“这里群山环抱,峰峦绵延,云雾缭绕,年平均气温15~18℃,无霜期260~324天,年降雨量1700~1900毫米,相对湿度78%以上。土质大部分为酸性红壤,pH值4.5~5.6,土层深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这里最可能是高品质的 A. 茶叶产区 B. 水稻产区 C. 苹果产区 D. 桑蚕产区 9. 这里最可能位于 A. 秦岭地区 B. 山东丘陵 C. 浙闽丘陵 D. 云贵高原 【答案】8. A 9. C 【解析】 8. 根据材料判断,该区域为亚热带山区,气候温暖湿润,酸性土壤,排水良好,适合种植茶叶。苹果产区在暖温带,水稻产区在平原,甜菜产区在中温带。 9. 亚热带区域,排除A、C;“群山环抱,峰峦绵延”,排除云贵高原,故可能位于浙闽丘陵。 下图为我国黄河流上游部分河段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电力部门准备对该河段进行梯级开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影响该流域年均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 B. 大气环流 C. 海陆位置 D. 地形 11. 该河流最适于梯级开发的河段是 A. ①②之间河段 B. ①以西河段 C. ②③之间河段 D. ③以北河段 【答案】10. D 11. A 【解析】试题分析: 10. 读图,图中该流域年均温等值线在河谷地区发生弯曲,是因为河谷海拔低,气温较高。等温线数值越靠近上游,温度越低,说明影响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C对。根据指向标,图中河段等温线有南北延伸部分,受纬度影响延伸方向应与纬线平行,A错。等温线有东西或南北延伸部分,大气环流、海陆位置不是主要因素,B、D错。 11. 根据图中等温线,等温线密集,说明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所以该河流最适于梯级开发的河段是①③之间河段,B对。等温线稀疏,说明河流落差小,不适宜梯级开发,A、D错。②③之间河段包括范围小,C错。 【考点定位】影响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河流梯级开发的自然条件。 【名师点睛】受纬度影响,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受海陆位置影响,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一致。大气环流影响,应与环流有移动方向相关。受地形影响,等温线延伸方向与地形变化一致。河流分布在山谷中,图中等温线在河谷处弯曲,说明地形、地势是主要影响因素。 下图是我国某河干流一个水文站测得的全年各月流量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2. 根据各月流量变化情况推断,该河流最可能为 A. 珠江 B. 松花江 C. 湘江 D. 长江 13. 下列关于该河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河流有结冰期 B. 该河流一年中有两次汛期 C. 该河流3、4月份流量增大是因为春季降水多 D. 该河流7、8月份流量增大是因为夏季降水多 【答案】12. B 13. C 【解析】 12. 读图可知该河有春汛和夏讯两次汛期。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受积雪融水和雨水的补给,有春汛和夏讯,故B正确。 13. 东北地区的河流3、4月份流量增大是因为积雪大量消融,东北地区春季降水少,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答案,故C正确。东北地区河流一年有两次汛期,结冰期长,7、8月份降水多,流量增大。 【点睛】具有春汛和夏汛是我国东北地区河流的典型水文特征。 2016 年 10 月 12 日,青岛成立由袁隆平担任首席科学家的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青岛明年将在滩涂上种植海水稻,用半海水浇灌。海水稻是在沿海滩涂恶劣的野生条件下生长的一种稻种,其没有普通淡水稻的病虫害,抗鸟、抗虫、抗盐碱,不用打药、不用施肥、不用除草。我国内陆尚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有2亿亩具备种植海水稻的潜力。其试种、推广成功后,按照每亩产值200-300千克计算,可增产粮食500亿千克,多养活约2亿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4. 青岛在滩涂上种植海水稻,需要大量投入 A. 化肥 B. 淡水 C. 机械 D. 农药 15. 下列关于海水稻试种、推广叙述正确的是 A. 解决我国用地紧张的问题 B. 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 C. 海水稻种植投入少,效益高 D. 有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16. 下列省区适合推广种植海水稻的是 A. 江西 B. 西藏 C. 内蒙古 D. 湖北 【答案】14. B 15. D 16. C 【解析】 14. 根据材料提示,青岛明年将在滩涂上种植海水稻,是用半海水浇灌,需要淡水和海水混合,海水稻不用打药、不用施肥、不用除草。故选D。 15. 由材料提示“试种、推广成功后,按照每亩产值200-300千克计算,可增产粮食500亿千克,多养活约2亿人”,可知海水稻试种推广有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可以缓解我国耕地紧张状况,但不能解决我国用地紧张的问题和水资源短缺问题,海水稻种植投入少,但每亩产值200-300千克,产量较低,效益不高。故选B。 16. 据材料知,我国内陆尚有 15 亿亩盐碱地,其中有 2 亿亩具备种植海水稻的潜力,可知在我国盐碱地丰富的省区适合推广种植海水稻,结合四个选项,西北内陆的内蒙古适合推广种植海水稻,江西和湖北盐碱地少,西藏位于青藏高原上,热量条件差。故选A。 读我国两大工业基地图,回答下面小题。 17. 有关①工业基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工业结构较单一 B. 以重工业为主 C. 高科技工业所占比重高 D. 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18. 制约②工业基地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 土地 B. 科技 C. 能源 D. 水源 【答案】17. A 18. 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主要工业区。 17. 图示①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是我国北方著名的重工业基地,以传统工业为主,C错误。 18. 图示②为我国京津唐工业基地,由于地处北方,降水量少,地表径流少,而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故水资源是限制该地区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读我国台湾地区图,回答下面小题。 19. 左图中表示钓鱼岛的是 A. a B. b C. c D. d 20. 台湾岛的交通线路主要呈环状分布,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气候 B. 地形 C. 植被 D. 河流 21. 台湾地区森林资源丰富,下列因素中与之关系最大的一组是 ①山地海拔高 ②纬度低 ③沿岸有暖流 ④光照充足 A. ①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19. B 20. B 21. C 【解析】 19. 钓鱼岛位于台湾岛的东北部,因此b表示钓鱼岛。图中a为澎湖列岛, c为兰屿 ,d为绿岛,故 B正确。 20. 平原地区,地形对交通建设的限制较少, 山区地形起伏较大,交通线路常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图中显示台湾岛的中部为山地,四周为沿海平原,因此铁路呈环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素。故B正确。 【点睛】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点睛】森林资源丰富的原因主要考虑宜林地区、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植被的垂直分布情况。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2. 就相同海拔高度来说,该山地南北两坡年降水量应该是 A. 北坡较多 B. 南坡较多 C. 大体相等 D. 难以判断 23. 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 A. 南坡3500米以上 B. 北坡3500米以上 C. 北坡2000米 以上 D. 南坡2000米以上 【答案】22. A 23. C 【解析】试题分析: 22. 读图,图中实线是地形剖面曲线,虚线是年降水量曲线。就相同海拔高度来说,该山地南北两坡年降水量北坡较多,南坡较少,B对。A、C、D错。 23. 从降水量曲线上找到降水量最大值,向下做垂线,与剖面图相交,交点的海拔高度是降水量最大的高度。再向高处去,降水量开始减少。从该交点做水平线,与左侧纵轴相交,可以看到,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北坡2000米,D对。A、B、C错。 【考点定位】读图能力,降水量的坡向差异,与海拔高度关系。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下列关于①、②山脉的正确叙述是 A.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 地势阶梯的分界线 C.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D. 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分界线 25. 右图中M区域不易发生的问题是 A. 干旱 B. 洪灾 C. 土地盐碱化 D. 沙尘暴 【答案】24. B 25. C 【解析】试题分析: 24. 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①是巫山,②太行山脉 。是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B对。不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A错。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是800mm等降水量线,C错。太行山是东部也中部的分界线,巫山位于西部地区,D错。 25. 图中M区域是山麓冲积扇地貌,位于太行山以东,属于华北平原,易发生春旱,A错。位于河流出山口处,且多地形雨,易出现洪涝灾害,B错。地势较高,排水便利,不易发生土地盐碱化,C对。位于山麓,受山脉阻挡,风力较小,不易发生沙尘暴问题,D错。 考点: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读“我国西部部分地区图”,回答下面小题。 26. 图中①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 A. 土壤贫瘠 B. 水分条件差 C. 热量条件差 D. 光照不足 27. 图中②所在的省区,丰富的可再生新能源主要有 A. 太阳能、生物能 、天然气 B. 风能、水能、煤炭、石油 C. 天然气、石油、地热能、水能 D.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能 28. 图中③所示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但树种却比东北第一大林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A. 水分条件好 B. 热量条件 C. 纬度低、海拔高 D. 土壤肥沃 【答案】26. B 27. D 28. C 【解析】 26. 因为①处位于甘肃省,距海远,降水少,因此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水分,故B正确。 27. 图中②所在的省区为西藏自治区,丰富的可再生新能源主要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能,天然气、煤炭、石油等属于非可再生能源。故D正确,A、B、C错误。 28. ③所示山区为横断山区,纬度低、海拔高,垂直自然带复杂,随着海拔升高由亚热带森林植被,逐渐过渡到温带森林植被,所以该地区森林树种比东北丰富。故C正确。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打车软件将“互联网”和“交通”融合,改变人们日常出行模式。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9. 与“互联网+交通”模式相关度较低的行业是 A. 电子商务 B. 商业地产 C. 移动支付 D. 交通运输 30. “互联网+交通”出行模式主要利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A. GIS与GPS B. RS与GPS C. GIS与RS D. 数字地球与RS 【答案】29. B 30. A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29. 电子商务、移动支付都是在互联网平台进行,交通运输是该模式的组成部分,都与“互联网+交通”模式相关度较高,B、C、D错。与“互联网+交通”模式相关度较低的行业是商业地产,没有直接相关,A对。 30. “互联网+交通”出行模式,是为了方便人们打车出行,对车辆进行定位,需要用GPS技术。查寻车辆信息,需要用GIS技术。主要利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中的CIS与GPS,D对。RS主要功能是拍摄遥感图像,不能方便人们打车,数字地球与方便打车无关,A、B、C错。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 下图是我国风能密度及风电场分布和上海市风力电站规划建设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我国风电场的分布特点。 (2)图中甲、乙地区都没有大量风电场分布,分析甲、乙两地风电场布局少的不同原因。 (3)简述上海市开发风能资源的意义。 【答案】(1)集中分布在我国北部地区(或新疆、内蒙古),以及东部沿海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 (2)甲地风电场少的原因:因为地处内陆,受地形封闭(盆地)影响 ,风力小,缺乏风能资源。 乙地风电场少的原因:乙地区虽然风能资源丰富,但是人口稀少,(经济规模小)当地能源需求量少(距东部电力市场远)替代能源(太阳能、地热等)丰富。空气稀薄,风能密度小。 (3)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改善环境质量等。 【解析】(1) 风电场的分布属于点状地理事物的分布,描述时应从分布的均匀性以及集中分布区等方面考虑。结合图例,读图可知中国风电场不均匀,主要分布于北部地区,如新疆、内蒙古,及东部沿海地区。 (2)是否建设风力发电厂应从当地风能资源的丰富程度、技术水平以及市场需求等方面考虑。、 甲地区位于四川盆地, 地处内陆,受地形封闭影响 ,风力小,缺乏风能资源。 乙地区位于青藏高原 ,人口稀少,经济落后,需求量少; 高寒的环境,开发难度大,且该区域的地热、太阳能等替代能源丰富,因此电场布局少。 (3) 上海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开发风能资源,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状况;风能为清洁能源,开发风能可以化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此外开发风能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西北局部地区区域图 材料二 2011年12月17日黄河乌海河段堤防决口,造成当时的2个乡镇5个村900余户4 000多村民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3亿元。 材料三 育种是指采用各种方法,培育出高产、抗病的优质新品种;张掖所在地形单元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地,提供了全国70%的玉米种子。 (1)我国有多条地理界线经过乙所示山脉,请列举两条地理界线。 (2)甲河流流出山口后,径流量沿途逐渐减小,造成这种变化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二,简述此次黄河乌海河段洪涝形成过程。 (4)分析张掖玉米制种的优势自然条件。 【答案】(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200mm等降水量线;干旱和半干旱的分界线;我国河流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水岭;我国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任写2条) (2)该地河流补给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河流流出山口后,流经沙漠地区,气候干旱,蒸发强,下渗强. (3)成因:该河段12月份有结冰现象;该河段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或大致由南向北流);较高纬度河段封冻早,容易形成冰坝,阻塞来水,导致河水泛滥,河堤决口。 (4)为我国干旱地区,夏半年热量丰富,光照时间长,利于作物光合作用;有河流提供灌溉水源;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积累;收获季节气候干燥,利于种子的脱水干燥;气温低,相对湿度小,利于种子储藏;冬半年寒冷,病虫害少。 【解析】(1)读图可知,乙所示山脉为贺兰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贺兰山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200mm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干旱和半干旱的分界线;我国河流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水岭;我国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 (2)读图可知,甲河流位于我国干旱的西北地区,水源主要为冰雪融水,降水少,蒸发强,下渗作用强,故从上游到下游水量逐渐减少。 (3)根据材料可知,2011年12月17日黄河乌海河段堤防决口,为凌汛(冰凌)。凌汛产生的条件主要有:①该河12月气温低于0℃,有结冰现象;②流向由低纬至高纬;③较高纬度结冰较早,容易形成冰坝,阻塞河水流向,导致河水泛滥,河堤缺口。 (4)张掖玉米制种的优势自然条件主要结合玉米制种的条件,从该地光照、水源、昼夜温差、干燥指数、气温等方面分析 3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皖江是指长江流经安徽的河段。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皖江城市带(下图)是泛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列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主要承接长江三角洲地区转入的装备制造业、原材料产业、轻纺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 (1)皖江河段内河航运发达,试分析原因。 (2)简要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产业转出的原因。 (3)从区域发展角度看,你是否赞同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地区部分产业的转入,并说明理由。 【答案】(1)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流平稳,航运安全;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通航能力强;冬季气温高,河流终年不冻,通航时间长;毗邻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客货运输量大。 (2)劳动力价格上涨,生产成本提高;土地、能源等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日益加重;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的需要。 (3)赞同,理由:①促进基础设施建设;②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③提高城市等级和城市化水平;④增加当地就业机会;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不赞同,理由:①占用耕地;②推动土地、住房等价格上升;③增大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压力;④加剧环境污染。 【解析】试题分析: (1)考查河流航运价值,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方面考虑。自然条件:河流径流量大、季节变化小、流速慢、无结冰期、含沙量小有利于航行;社会经济方面: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口越密集客货动量大。 (2)考查产业转移的因素。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价格上涨;发展重工业,环境污染、交通拥挤、能源缺乏等。 (3)开放性试题。赞同从经济和社会效益回答,不赞同从环境效益和易产生的社会问题回答。 【考点定位】航运条件分析、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产业转移的影响 【名师点睛】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和影响 (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除此以外,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都会促使企业进行产业的国际转移。 (2)产业转移的影响 ①转出区: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缓解人地矛盾,减轻环境污染;易造成产业空心化,失业率会增加。 ②转入区: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可能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 3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天山北侧,面积4.88万平方千米,海拔300至600米,是中国第二大沙漠。下图示意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局部及边缘绿洲分布状况。 (1)简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自然成因。 (2)天山山脉北坡山麓有众多优良的冬季牧场,分析其成为冬季牧场的主要原因。 (3)简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扩张,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危害。 【答案】(1)深居内陆,再加上高大山脉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蒸发量大,气候干旱,地表植被稀疏;光照强,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大,岩石风化强烈,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大风天气多,风力作用强。 (2)海拔较低,冬季气温较山区高,多绿洲,水源丰富,草类茂盛,提供冬季所需牧草;冬季地表积雪较少,利于牲畜越冬。 (3)耕地、草地面积减少;土地退化,生产能力下降;掩埋村镇,道路等。 【解析】(1)沙漠的自然成因主要应考虑位置、气候、外力作用等。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深居内陆,高大山脉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干旱,地表植被稀疏;光照强,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大,岩石风化强烈;大风天气多,风力作用强。 (2)冬季牧场形成主要从气候 、牧草与积雪的角度考虑如何利于牲畜安全过冬。 (3)沙漠的扩张,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危害应从耕地面积、土壤肥力和草场的变化,对基础设施的掩埋等角度来考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