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2017-2018学年度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10月考卷 高二年级文科地理 考试范围:地球地图、世界地理概况;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I卷 单选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 ‎2015年初,群岛国家汤加附近洋面形成了一个新岛屿。读汤加位置与新岛形成图,完成下列小题。‎ ‎1. 该国(  )‎ A. 地震、火山频发 B. 位于印度洋东部 C. 各岛日期不一致 D. 受赤道低压控制 ‎2. 该新岛(  )‎ A. 因地壳抬升而形成 B. 物质主要源于地幔 C. 主要由石灰岩组成 D. 有丰富的淡水资源 ‎【答案】1. A 2. B ‎【解析】‎ ‎1. 图片显示该新岛屿为火山喷发而成,再结合位置,可判断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则地震、火山频发。汤加各岛位于180°以东,即位于国际日界线的同一侧,故日期一致。‎ ‎2. 火山喷发的物质是岩浆,而岩浆主要来源于上地幔的软流层。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为岩浆岩;小岛地表径流少而淡水资源少。‎ 读“世界季风的地理分布图”,完成以下小题。‎ ‎3. 与图中甲处季风现象的形成密切相关的地理因素是(  )‎ A. 海陆位置 B. 洋流 C. 地形 D. 东南信风 ‎4. 影响图中乙处主要自然景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地形 C. 洋流 D. 海陆位置 ‎5. 当图中丙地盛行东北风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澳大利亚西北部地区阴雨天气增多 B. 地中海沿岸高温少雨 C. 天安门广场在6时之前举行升旗仪式 D. 南极大陆的企鹅正在漫长的极夜中煎熬 ‎【答案】3. D 4. B 5. A ‎【解析】试题分析:‎ ‎3. 读图,甲处位于非洲几内亚湾沿岸,夏季的西南季风是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超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的,D对。图示季风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不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 ,与海陆位置、洋流、地形关系不大。A、B、C 错。‎ ‎4. 图中乙处位于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但是这里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而是热带草原气候,自然景观主要是热带草原景观,这种现象的成因主要是由于乙处是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温较低,缺少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条件,所以主导因素是地形,B对。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影响较小,不是主导因素,A、C、D错。‎ ‎5. 图中丙地位于南亚地区,盛行东北风时,北半球是冬季。北半球冬季时,南半球是夏季,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西北季风。这个西北季风来自海洋,带来水汽多,所以澳大利亚西北部多阴雨天气,A对。冬季,地中海沿岸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B错。北半球冬季昼短夜长,日出时间在6点后,升旗要与日出同步,所以升旗在6点后,C错。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现象,D错。‎ 考点:世界主要地区,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成因。‎ 下图是“某岛1月份均温分布图”。读后完成以下小题。‎ ‎6. 该岛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A. 中部多,四周少 B. 四周多,中部少 C. 东部多,西部少 D. 西部多,东部少 ‎7. 影响该岛降水的主要因素是(  )‎ A. 东南季风和寒流 B. 赤道低气压和暖流 C. 东南信风和暖流 D. 副热带高气压和寒流 ‎8. 该岛东部的植被是(  )‎ 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 热带草原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 热带雨林 ‎【答案】6. C 7. C 8. D ‎【解析】试题分析:‎ ‎7. 由上题可知该岛为马达加斯加岛,受东南信风和马达加斯加暖流和地形影响东部降水多西部降水少,故C正确。‎ ‎8.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植被为热带雨林,故D正确。‎ 读“某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9. 影响该区域等温线走向的主要因素为(  )‎ A. 海陆分布与纬度 B. 海陆分布与洋流 C. 地形地势与降水 D. 盛行风向与植被 ‎10. 该区域沿海地区的自然景观应为(  )‎ A. 沼泽 B. 沙漠 C. 草原 D. 森林 ‎11. 甲城市在‎12月22日,最可能(  )‎ A. 夜长大于昼长 B.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C. 昼夜时间等长 D. 正午产生的日影最长 ‎【答案】9. B 10. B 11. B ‎【解析】试题分析:‎ ‎9. 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区为非洲西海岸,沿岸有本格拉寒流经过,等温线数值由沿海向内陆递减,所以影响该区域等温线走向的主要因素为海陆分布与洋流,B对。与纬度、地势、降水、植被关系不大,A、C、D错。‎ ‎10. 受寒流影响,降温减湿,所以沿海区域的自然景观是沙漠景观,B对。降水少,蒸发旺盛,没有形成沼泽、草原、森林景观,A、C、D错。‎ ‎11. 甲城市位于南半球,‎12月22日冬至日,南半球是夏季,昼长大于夜长,A、C错。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甲地位置在回归线附近,可能是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B对。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时,甲城日影长度最长,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日影最短,D错。‎ 考点:影响等温线分布的因素,区域自然景观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2017年1月河北省邯郸市(约114°20′E,36°42′N)某陶瓷企业与下图所示国家某旅游公司签订了约12个集装箱精质骨瓷订单。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 该批产品运往该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 A. 苏伊士运河 B. 巴拿马运河 C. 麦哲伦海峡 D. 马六甲海峡 ‎13. 关于该国玉米产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该地主要位于平原地区 B. 该地降水比该国同纬度西部较少 C. 该地处在东南信风迎风坡,全年多雨 D. 该地畜牧业较发达 ‎14. 该国甲地区的气候有别于玉米主要产区的气候,在玉米主产区收获玉米的季节,甲地区主要收割或采摘的是(  )‎ A. 小麦 B. 葡萄 C. 甘蔗 D. 棉花 ‎【答案】12. D 13. D 14. B ‎【解析】‎ ‎12. 根据图中经纬网信息可知,该地位于非洲南部地区,因此该批产品运往南半球非洲南部地区,所以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马六甲海峡,D正确。‎ ‎13. 读图分析可知,非洲东南部地势较高,所以该国玉米产区处在东南信风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为热带草原气候区,畜牧业较发达,D正确。‎ ‎14. 甲地为地中海气候,在秋季为葡萄成熟的季节,所以在玉米收获的季节,甲地主要收割或采摘的是葡萄,B正确。‎ 下图是“某国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以下小题。‎ ‎15. 下图中四条剖面线,与上图剖面吻合的是(  )‎ A. A B. B C. C D. D ‎16. 沿60°N附近从东向西,俄罗斯气候变化的是(  )‎ A. 大陆性→海洋性 B. 季风性→大陆性→海洋性 C. 海洋性→大陆性→季风性 D. 大陆性→季风性→海洋性 ‎【答案】15. B 16. B ‎【解析】‎ ‎ ‎ ‎16. 本题考查欧洲的气候分布特征。俄罗斯的60°N附近的大陆东岸,受季风性大陆气候影响;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大陆西岸,受盛行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故答案选B项。‎ 下图示意某国部分地区的地形(a)和人口密度(b)。读图,完成以下小题。‎ ‎17. M、N、P、Q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 A. M地 B. N地 C. P地 D. Q地 ‎18. 影响L地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地形 B. 纬度位置 C. 洋流 D. 距海远近 ‎19. 图示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 商品谷物农业 B. 乳畜业 C. 大牧场放牧业 D. 游牧业 ‎【答案】17. A 18. A 19. B ‎【解析】试题分析:‎ ‎17. 根据经纬度及陆地轮廓判断此图为英国南部,故MN都处于中纬西风的迎风坡,但M地比N地海拔高,地形对西风的抬升作用更明显,故M地降水量较N地多。P、Q处于背风地带,降水少。‎ ‎18. 结合图a的地形分布图,L地地形以山地为主,海拔高,人口较为稀少,故选项A正确。‎ ‎19. 该地区位于西欧,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气温冷湿,不利于粮食作物成熟,但适宜牧草生长,且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故适宜发展乳畜业。‎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图示的经纬度定位并结合世界区域地理概况分析。‎ 中央谷地位于海岸山脉和内华达山之间,是美国重要的水果和蔬菜生产基地。M为中央谷地中某城市。表格为M城市的气候资料,完成以下小题。‎ ‎20. 造成M城市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的主要因素是(  )‎ A. 距海远近 B. 地势起伏 C. 纬度高低 D. 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21. 中央谷地是美国重要的水果和蔬菜生产基地,主要依赖于当地(  )‎ A. 全年水热充足 B. 灌溉系统发达 C. 临近消费市场,需求量大 D. 交通发达,便于长距离运输 ‎【答案】20. D 21. B ‎【解析】试题分析:‎ ‎20. 据图中M城市气候资料可知,冬季降水量多,夏季降水量少。M地位于北纬300--400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区,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而有规律的移动,冬季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夏季受副高控制,炎热少雨,故D项正确;M地距离海洋远近、地势起伏状况、纬度高低状况不随季节变化而改变,故A、B、C项错误。‎ ‎21. 当地冬季温度较低,夏季降水较少,故A项错误;美国农业发达,发展农业的水利设施完善,灌溉系统发达,故B项正确;临近消费市场,需求量大、交通发达,便于长距离运输属于社会经济因素,与农产品的生长状况无关,故排除C、D项。‎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影响降水的因素,考查农业发展的条件 ‎【知识拓展】‎ ‎1、影响降水的因素。‎ ‎(1)海陆位置:沿海迎风区降水多(如信风带影响的大陆东岸、西风带影响的大陆西岸),离岸风区降水少(如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岸、西风带影响的大东西岸),内陆地区空气干燥 降水少。‎ ‎(2)大气环流: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如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区,降水多;盛行下沉气流的地区,例如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区(尤其是大陆西部),降水少;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或季节降水多,受冬季风影响的地区或季节降水少。‎ ‎(3)洋流::寒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少,暖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多。‎ ‎(4)地形:暖湿气流流经的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2、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热量,光照,温差,降水;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 读“墨脱地理位置图”,完成以下小题。‎ ‎22. 墨脱境内资源丰富,主要有 (  )‎ ‎①水能资源 ②森林资源 ③旅游资源 ④太阳能资源 ⑤地热能资源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⑤ D. ④⑤‎ ‎23. 西藏墨脱是世界上最北的热带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洋流 B. 季风 C. 地热 D. 纬度 ‎24. 藏南被称为“地质博物馆”,是由于其地处(  )‎ A. 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B. 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上 C. 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上 D.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上 ‎【答案】22. C 23. B 24. A ‎【解析】试题分析:‎ ‎22. 墨脱位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高原边缘落差大,雅鲁藏布江径流量大,水能资源丰富;山地地形为主,又受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影响、降水丰富,广泛发育森林;区域雪山、峡谷等旅游资源丰富;峡谷地貌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多云雾天,太阳辐射较少;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热能资源丰富。故该题选C项。‎ ‎23. 热带一般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墨脱位于峡谷地带,北部高大山脉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寒冷气流,冬季温度较高;夏季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沿雅鲁藏布江谷地推进,使广西、云南一些地区热带北界经常超越北回归线最北达到25°N左右而在西藏墨脱地区热带生态环境沿江北上一直延展到29°30′N,故答案选B项。‎ ‎24. 藏南地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上地壳活动频繁多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地质地貌多种多样因而被称为“地质博物馆”。故该题选A项。‎ 考点:该题主要考察区域的资源状况、影响热带北移的原因,地质博物馆的形成。‎ ‎ ‎ 天津市某校地理社团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图中表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下列地理现象与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 ①与⑦植被相似——大气环流相同 B. ④与⑤气候不同——海陆位置不同 C. ①与②自然带不同——纬度位置不同 D. ⑤与⑥自然带不同——海拔不同 ‎26. 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②地终年高温多雨 B. ⑦地位于板块边界,多火山、地震 C. ⑤地种植园农业发达,商品率低 D. ⑥地盛产柑橘、葡萄、油橄榄 ‎【答案】25. C 26. D ‎【解析】试题分析:‎ ‎25. 图中的①是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⑦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这两个地点的植被相似,但是气候类型不同,所处的位置不同,大气环流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④是热带草原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热带草原带.⑤是热带雨林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热带雨林带.这两个地点都在赤道附近,由于海拔不同,形成的气候也不同,故B不符合题意;图中的①是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②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这两个地点都在大陆的东侧,是季风气候,但是由于纬度的不同,形成的季风类型也不同,所以自然带也不同,故C正确;⑤是热带雨林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热带雨林带.⑥是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这两个地点的纬度不同,大气环流也不同,形成的气候也不同,所以自然带也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6.‎ ‎ 读图可知,②地位于中国的东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⑦地位于欧洲的大西洋海岸,位于板块内部;⑤位于非洲的中部,经济欠发达;⑥位于地中海沿岸,盛产柑桔、葡萄、油橄榄.根据题意.故选D。‎ ‎【考点定位】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及原因。‎ ‎【名师点睛】主要考查了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气候类型和自然带的分布、由图中信息判断地形特征,灵活性强.从图中可以看出,①②纬度相当,但①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冬季吹西北风,夏季吹东南风.②位于印度半岛西部沿海,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受气压带和风带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冬季吹东北风,夏季吹西南风(南半球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向右偏转为西南季风).③和④经度大约相差30°,地方时大约相差2小时.⑤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其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⑥位于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其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这是因纬度不同导致的热量差异形成的自然带不同.‎ 读世界某区域地图,完成各题。‎ ‎27. 据地理坐标判断,图中乙山脉的长度约为:‎ A. 300千米 B. 550千米 C. 1100千米 D. 1550千米 ‎28. 该区域南部盛产棉花,起决定性的自然条件是:‎ A. 降水稀少 B. 光热充足 C. 日温差大 D. 河流水源 ‎【答案】27. C 28. B ‎【解析】‎ ‎27. 本题考查经纬网知识。根据图中经纬网,乙山脉跨过的经度约为10°,如果位于赤道,经度跨过10°,距离大约为1100km,该地位于40°N,长度小于赤道。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8.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该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但是光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的生长。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29. 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 A. 东北流向西南 B. 东南流向西北 C. 西南流向东北 D. 西北流向东南 ‎30. 图中X点的海拔可能是( )‎ A. 180 B. 200‎ C. 220 D. 240‎ ‎31. 图中Y点与X点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 350 B. 280 C. 250 D. 50‎ ‎【答案】29. B 30. A 31. A ‎【解析】‎ ‎29. 本题主要考察河流的流向。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结合图示的指向标确定图中河流的流向是东南流向西北。故答案选B项。‎ ‎30. 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表示河谷,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等高距为100米,因a的海拔为200米,根据等高线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理,100<X<200,故答案选A。‎ ‎31. 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表示河谷,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等高距为100米,因a的海拔为200米,b的海拔为500米,根据等高线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理,100<X<200,500<Y<600,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H的范围是300<X<500,A正确。故答案选A。‎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右图和所学知识,回答:‎ ‎3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 “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 C. 诗中叙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D. 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33. 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 A. 流向 B. 含沙量 C. 汛期 D. 流量 ‎【答案】32. B 33. A ‎【解析】试题分析:‎ ‎32. 读图,根据指向标,曲流的东岸是乙河岸,是沉积岸,A错。 “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B对。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中、下游,C错。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所以河流流向为自北向南,D错。‎ ‎33. 内力作用影响到地势的高低,从而影响河流的流向,A对。含沙量、汛期、流量都属于外力作用的因素,B、C、D错。‎ 考点:河流的凹岸、凸岸理论,内、外力作用对河流的影响。‎ 读下图,完成以下小题。‎ ‎34. 比较甲图与乙图的地理信息,判断(  )‎ A. 甲图比例尺较小,范围较大 B. 甲图比例尺较大,范围较小 C. 图中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 D. 图中A点在B点的东南方向 ‎35. 关于甲、乙两国发展农业生产相同的有利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B.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C. 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D. 科技发达,政府支持 ‎【答案】34. A 35. A ‎【解析】‎ ‎34. 由图可知,甲、乙图幅面积相同,甲图经纬度相隔大,乙图经纬度相隔小,即甲图的实际面积大于乙,因此甲的比例尺比乙小,表示范围大A正确,B错误; A点位于巴西境内处于西半球,B点位于印度境内处于东半球,根据方位判断出A点位于B点的西南方向,CD错误。故答案选A。‎ ‎35. 由区域定位法可知,甲为巴西,乙为印度。巴西农业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这里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海上交通便利。印度宽广的平原,低矮的高原使得印度耕地面积广阔成为亚洲耕地面积最多的国家。这些都是两国发展农业生产相同的有利条件。故答案选A。印度种植历史悠久、季风气候为主,巴西不是,BC错误;二者均为发展中国家,科技不发达,D错。故答案选A。‎ 点睛: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图幅大小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范围越小,图内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度越高;‎ 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越大,反映的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 实地范围相同时:‎ 比例尺小:图幅面积小,内容越简略;‎ 比例尺大:图幅面积大,内容越详细。‎ 实际范围相同的两幅地图,比例尺越大,则地图的图幅越大,反之越小。‎ 驱车从甲地到乙地,早晨出发时昏天黑地,恰似子夜,接近中午才曙光初露。还没有来得及寻找太阳,只见路边所有黑色的树枝全部变成了金枝铜干,……一个白天就这样火石电光般地匆匆打发了。大雾不知从何升起,……只能隐约看到昏黄的雾灯。车窗上又噼噼啪啪响起雨点,从此这雾再也不散,这雨再也不停。(——节选自《行者无疆》作者 余秋雨)阅读选段,回答:‎ ‎36. 材料中叙述的自然现象可能发生在:‎ A. 12月份的开普敦 B. 12月份的漠河 C. 12月份的挪威 D. 1月份的南极地区 ‎37. 该地的植被类型最有可能是:‎ A. 温带落叶阔叶林 B. 冰原带 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答案】36. C 37. A ‎【解析】‎ ‎36. “早晨出发时昏天黑地,恰似子夜,接近中午才曙光初露”,反映了当地近乎出现极夜,故判断该地区的纬度较高,故可能为冬季的挪威。故答案选C项,开普敦和漠河纬度较低,不会出现此现象,1月份南极为极昼,因此ABD错误。故答案选C项。‎ ‎37. 结合上题结论,该地区受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故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故答案 选A。‎ 图中线a、b、c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线d、e为等温线,线f为等高线,读图完成下题。‎ ‎38. 读图可知图示地区:‎ A. 可能位于南半球,等温线数值d>e B. 湖泊可能是位于北半球的咸水湖 C. 河流的流向大致是自东南向西北 D. 等压线数值a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