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推荐】2018年10月22日 能源资源的开发-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地理人教版
夕张市大致位于北海道的中部地区,面积763.2平方千米,四面环山,距都会札幌市 60 千以上。夕张市从明治时期就开始开采优质煤矿,是日本煤矿、煤矿机械以及相关产业的重要基地。煤炭是 该市唯一的支柱产业,因此也以“煤都”闻名日本。自20世纪60年代能源变革起,夕张市经济开 始衰退,煤矿企业相继破产。为此,夕张市试图通过开发观光旅游、打造蜜瓜农产品品牌等措施进行产业转型,但一直没有收到明显成效。夕张市的人口数量已由最鼎盛时期的116 908 人(1960 年4月30 日)锐减至 8316人(2018年2月28 日),而今该市65岁以上的老人数量已超过总人口的 50%。 下图示意夕张市位置。据此完成1—2题。 1.夕张市经济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走向衰退的根本原因是 A.新能源兴起,全面取代了煤炭 B.矿灾事故频发和产业结构单一 C.纬度高,受低温、寒潮等自然灾害影响大 D.煤炭地位下降和开采成本增加 2.夕张市产业转型尝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产业调整方向失误 B.人口数量急剧减少 C.人口老龄化十分严重 D.地形闭塞,交通不便 【参考答案】1.D 2.A 夕张经济衰退有一定关系,但不是根本原因,A错;“矿灾事故频发和产业结构单一” 材料没有提及,B错; 低温、寒潮对煤炭经济发展没有影响,C错。故选D。 2.人口数量急剧减少是夕张市产业转型尝试失败的结果,B 错误;人口老龄化是产业转型失败、大量劳动力人口外迁的结果,C 错;夕张市从明治时期就开始开采优质煤矿,煤炭外运,交通便利,D 错误;该市为海洋性的季风气候,降水多,不适合种植蜜瓜,实施打造蜜瓜农产品品牌等措施是方向性错误。故选A。 能源资源的开发 一、能源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有多种分类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利用的能源。如: ① 、风能、生物能、潮汐能等。 2.非可再生能源:是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主要指: ② 、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3. ③ :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等。 ④ :风能、太阳能、核能。 ⑤ : 煤炭、风能等可直接被人利用的。 ⑥ :最具代表——电能,经过人类一次开发的能源。 二、山西资源开发条件 1.区域能源资源的开发要因地制宜,不仅要考虑区域的资源状况,而且要考虑市场和交通条件。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1)煤炭资源丰富, ⑦ ——2700亿吨,可开采560年 a.分布范围广——40℅土地下面有煤田分布 b.煤种齐全——十大煤种 c.煤质优良,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点 d.开采条件好,煤田多为中厚煤层,埋藏浅,适于露天开采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 (2) ⑧ ——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且在很长时间内不会改变。这为山西煤炭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3)位置适中, ⑨ 2.面临的挑战: a. ⑩ 使晋煤失去部分市场。 b.西电东送使晋煤的市场份额缩小。 c. ⑪ 等清洁能源的开采使得国内市场对晋煤的依赖减弱。 d.晋煤的开采条件下降,开采成本上升,竞争优势逐渐丧失。 三、能源基地的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目的: ⑫ 。 措施:扩大规模,增加产煤量。 结果:形成了大同、平朔、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 2.提高晋煤的外运能力—目的: ⑬ 。 措施:加强交通设施的建设。 结果:形成了以 ⑭ 运输为主、 ⑮ 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由北到南:大同—秦皇岛线、神木—黄骅港线、焦作—兖州—日照铁路线。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目的: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和推动我国 ⑯ 的调整措施 a.建设 ⑰ ,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b.发展 ⑱ ,为冶金工业提供能源,并向外输出焦炭。 结果:提高了能源输出结构水平和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 四、能源的综合利用及结果 1.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 ⑲ 十分单一。经济的核心部门是—— ⑳ 经济结构效益低下,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2.“六五”时期: 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煤炭、铁矿、铝土矿资源的基础上构建了煤—电—铝、煤— 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延长了生产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 结果:单一的经济结构变为 21 ;原料工业超过采掘业而占到主体地位。 引水工程建设:原因——重化工业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而山西省年降水量少,抵消水缺乏。 缺水严重的地区——晋北和晋中 最大的引水工程-——万家寨引水工程 ( 22 ) 作用:缓解了太原、大同、朔州三个中心城严重缺水的局面。 五、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1.山西省能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23 ; 24 ——水污染、大气污染,因此能源开发利用必须与生态环境治理同步。 2.保护与治理: (1) 25 :推动以洁净煤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建立一个具有多品种、多层次的清洁能源生产体系。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 (2) 26 :环境问题的根源——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措施: a.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 27 方向发展。 b.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 28 的比重。 3.“三废”的治理: 废渣 29 ——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和充填露天矿坑及塌陷区 30 ——经干燥后再利用 废气 做好销烟除尘工作,例如:洒水降尘、阻氧灭火 营造防风林带,开展复垦绿化工作 废水 采取沉淀净化的办法 陕西省北部的神木市,煤炭探明储量500亿吨。20世纪90年代,确定了以煤炭为龙头的工业强县之路;21世纪初,开始了以煤为基础的小火电、小焦化、小电石、小铁合金、小兰炭等被称为“五小”煤化工企业目前,神木市正在积极打造国家级能源化工核心区和高端清洁能源化工基地。据此回答1—3题。 1.神木市确定以煤炭为龙头的工业强县之路,依赖的基础条件是 A.科技发达 B.水资源丰富 C.煤炭资源丰富 D.交通便利 2.21世纪初,神木市发展“五小”煤化工企业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A.煤炭资源枯竭 B.环境污染严重 C.湿地严重退化 D.经济效益严重下滑 3.为了打造国家级能源化工核心区和高端清洁能源化工基地,神木市应该 A.改善生态,关闭大型煤矿 B.清洁生产,实现污染物零排放 C.科技引领,发展循环经济 D.延长产业链,发展电子产业 4.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山西省煤炭外运主要线路图 (1)读图,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方面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 (2)“晋煤外运”和“晋电东送”是山西省两种主要能源输出方式。试简要评价山西省输煤和输(火)电两种能源输出方式的优缺点。 (3)简析煤炭资源的开采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答案】1.C 2.B 3.C 2.“五小”煤化工企业是指以煤为基础的小火电、小焦化、小电石、小铁合金、小兰炭等,基本都会有大气污染、废弃物污染等,因此,神木市发展“五小”煤化工企业带来的主要问题是环境污染严重,选B。神木的煤炭资源依然丰富,发展“五小”对湿地影响不大,这里也没有大片湿地;发展“五小”获取了极大的经济效益。 3.为了打造国家级能源化工核心区和高端清洁能源化工基地,神木市应该改善生态,适当限制部分大型煤矿;注重清洁生产,将污染物排放降到最低;科技引领,发展循环经济,综合利用区域资源;延长产业链,发展能源化工产业,电子产业的发展与区域打造化工基地无关,选C。 4.【答案】(1)地理位置:地处我国中部地带,邻近工业城市,输煤、输电距离近。 市场方面: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消费量大,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市场广阔。 交通方面:位置适中,外运条件比较好。 (2)输煤(晋煤外运)——成本高,附加值低,效益低;但有利于减轻当地的环境污染。 输电(晋电东送)——成本低,附加值高,效益好;但加剧当地环境污染,消耗大量的水资源。 (3)生态问题:采空区岩层断裂、塌陷,继而引发地表沉陷;破坏土地资源,造成土地退化;大量煤矸石等弃置不用,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煤矸石还会自燃引发火灾等。 措施:回填采空区;保护好地表土层;进行复垦;开展煤矸石等废弃物的再利用。(答出三点即可,3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