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吉林省白城市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白城一中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 下图所示为以(38°N,0°)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 “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 A. 北半球、东半球 B. 北半球、西半球 C. 南半球、东半球 D. 南半球、西半球 ‎2.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半球的极点离南极点的最近距离超过10 000千米 B. 从我国某地(38°N,120°E)乘飞机到陆半球的极点,最近的走法是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C. 陆半球的极点位于北京(40°N,120°E)的西北方向 D. 水半球的极点位于南极点的正北方向 ‎【答案】1. D 2. D ‎【解析】‎ ‎【1题详解】‎ 因为“陆半球”的极点为(38°N、0°),故其对趾点的水半球极点应为(38°S,180°),故38°S属于南半球,180°属于西半球。故D项正确。‎ ‎【2题详解】‎ A. 水半球的极点(38°S,180°)离南极点的最近距离跨52纬度,根据一纬度的实际距离月111千米计算,两地距离约5700千米,不超过10 000千米,故A项错误。‎ B. 从我国某地(38°N,120°E)乘飞机到陆半球的极点(38°N、0°‎ ‎),两地位于同一条纬线上,陆半球极点位于我国某地的西方,根据最短航线的确定方法,最近的走法是先向西北再向西南,故B项错误。‎ C. 陆半球的极点(38°N、0°)与北京(40°N,120°E)相比,纬度比北京低,所以位于北京的西南方向,故C项错误。‎ D. 南极点位于地球最南端,其它各点都位于其正北方,所以水半球的极点(38°S,180°)位于南极点的正北方向,故D项正确。‎ ‎3. 两架飞机,东西相距一万千米,同时从赤道起飞,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高度一直向北飞行,其结果是( )‎ A. 两架飞机各绕地球一周回到原地 B. 两架飞机距离保持不变 C. 两架飞机在北极上空相碰 D. 两架飞机距离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 ‎【答案】C ‎【解析】‎ ‎【详解】因为所有的经线在南北极相交,因此两架飞机向北飞行的结果,是在北极相交.故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下图是“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A 点位于 36.5°N,A、B 两点相对高度是 288 米。回答下面小题。‎ ‎ ‎ ‎4. 图中 B,C 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起伏最小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 冬至日正午,A 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 B 点,A,B 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A. 600 米 B. 500 米 C. 400 米 D. 300 米 ‎6. 实际调查发现 C 坡植物生长好于 B 坡是因为 C 坡 A. 日照较强,辐射收入多 B. 蒸发较少,水分充足 C. 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 D. 降水较多,水源充足 ‎【答案】4. C 5. B 6. B ‎【解析】‎ ‎【4题详解】‎ 由图中可以看出,小路③所经过的地区,仅与一条等高线相交,说明该小路所经过的地区地势平缓,起伏最小,故C项正确。‎ ‎【5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A、B 两点相对高度是 288 米,在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M 山正午太阳高度为: 90°-(36.5°+23.5°)﹦30°,按照公式 tanα=H÷L(α为正午太阳高,H 为 A 山的高度,L 为 A、B 之间的 水平距离),可知 L=H÷tanα≈497 米,故B项正确。‎ ‎【6题详解】‎ 根据纬度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说明C 坡位于北坡为阴坡,光照条件较差,但是蒸发较弱,水分条件较好,故B项正确,A项错误;B坡气温的昼夜温差较大,故C项错误;B坡降水较多,故D项错误。‎ ‎【点睛】等值线图判读的一般规律 ‎(1)读数据(注意等值距) ‎ ‎①读等值线(面)上的点 规律一:一般,在同一幅等值线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的差值相同或者为零。 ‎ ‎②读等值线之间或闭合等值线内的点 ‎ 规律二:一般,等值线两侧的数值不同。 ‎ ‎(2)比大小:根据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判读等值线(面)的大小。 ‎ ‎(3)看疏密(比较值差) ‎ 规律三:同一幅等值线图上,等值线越密,说明该地理要素的地区分布差异越大。 ‎ ‎(4)析弯曲(判断地理要素的影响因素) ‎ 规律四:等值线向数值大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小,向数值小方向弯曲的地方数值大。    ‎ 规律五:等值线的弯曲反映了地理要素的分布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等值线的弯曲程度反映了弯曲处数值与平直处数值的差别程度。 ‎ ‎(5)判方向:主要是在等高(深)线上判断坡向,在等压线上判断风向。 ‎ 规律六:坡向由高处指向低处,垂直于等高线。近地面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开心超人住在P地(25°S,65°W),有一天他想要拜访住在地球另一端Q地的甜心超人,并决定“遁地”前去。P地和Q地为地球上过地心的一条直线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个点。于是他从家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 完成下面小题。‎ ‎7. 甜心超人Q地所在的地理坐标为( )‎ A. (25°S,115°E) B. (25°N,65°W)‎ C. (25°N,115°E) D. (65°N,115°E)‎ ‎8. 开心超人共花费3小时才穿透到地球的另一端,到达的时间为当地12月2日13时。问开心超人由家中出发的当地时间为( )‎ A. 12月1日19时 B. 12月1日22时 C. 12月2日7时 D. 12月2日22时 ‎9. 假设地球为一个正圆球体,则P、Q两地始终相同的是( )‎ A. 自转线速度 B. 正午太阳高度 C. 昼夜长短 D. 地方时 ‎【答案】7. C 8. B 9. A ‎【解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地理坐标的计算,时间的计算以及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需要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7题详解】‎ 对趾点的特点:①关于地心对称;②两者位于不同的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上,时差为12小时;③两点纬度相同,但一个是北纬,一个是南纬;经度东西经相对且互补;由此可以由P地(25°S,65°W)计算出Q的经纬度为(25°N,115°E),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8题详解】‎ 全球共有24个时区,地球的一端与另一端相差12个时区,也就是相差12个小时,当目的地的时间为12月2日13时,咸蛋超人的出发地应是12月2日1时,除去路上花费的3小时,咸蛋超人由家中出发时当地时间为12月1日22时。B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9题详解】‎ 假设地球为一个正圆球体,P、Q两地纬度相同,南北半球相反,自转线速度相同,正午太阳高度不一定相同,昼夜长短完全相反,两地经度不一样,地方时不同,A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日照率是指一定时段内,实际日照总时数占可日照总时数的百分比,下图为我国天津、哈密、杭州、重庆四地多年平均日照率月份变化统计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0.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   )‎ A. 天津、哈密、杭州海、重庆 B. 哈密、天津、杭州、重庆 C. 杭州、重庆、哈密、天津 D. 重庆、天津、哈密、杭州 ‎11. 下列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 A. 四地日照率冬季差异最小 B. ①日照率高的主要原因是纬度高 C. ②日照率全年变化最小 D. ③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日照率高 ‎【答案】10. B 11. D ‎【解析】‎ ‎【10题详解】‎ 图中四地中,哈密深处内陆,气候干旱,日照率高,而哈密日照率全年变化最小,所以①为哈密。天津为温带季风气候,晴天多,光照变化小,但7、8月进入雨季,阴天多,光照率下降,故②为天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8月份左右,杭州受“副高”影响,形成“伏旱”,炎热干燥,日照率较高,故③为杭州。重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且临江,多雾多阴雨天气,日照率最低,故④为重庆。所以B项正确。‎ ‎【11题详解】‎ A. 从图中图像分析,四地日照率冬季差异最大,A项错误。‎ B. ①为哈密,日照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哈密深处内陆,气候干旱,日照率高,故B项错误。C.日照率全年变化最小的是①,C项错误。 ‎ D. ③地杭州7、8月份左右,受“副高”影响,形成“伏旱”,炎热干燥,日照率较高,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日照率高,故D项正确。‎ ‎12.若下图中a是d的一部分,a和b组成c,则图中a、b、c可分别表示的概念是(  ) ‎ A. 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地壳、岩石圈 B. 上地幔、下地幔、地幔 C. 外核、内核、地核 D. 地壳、地幔、地核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据图分析,判断a为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b为地壳,c为岩石圈,d为地幔,故A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地壳的圈层结构及关系。‎ 下图示意我国大陆部分的地壳等厚度线。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3. 对我国大陆部分的地壳厚度表述准确的是(   )‎ A. 变化趋势大体为由西向东逐渐增大 B. 海南岛的地壳厚度大于台湾岛 C. 我国大陆地壳厚度在地球大陆地壳厚度平均值以上 D. 黄河流域地壳厚度的变化大于长江流域 ‎14. 关于a、b两地表述可能正确的是(   ) ‎ ‎①a地地处四川盆地,地壳厚度约41千米 ‎ ‎②a地地处横断山地,地壳厚度约45千米 ‎ ‎③b地地处江汉平原,地壳厚度约37千米 ‎ ‎④b地地处大别山,地壳厚度约39千米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13. C 14. B ‎【解析】‎ 本题的关键是考生掌握等值线的判读技巧,了解地球内部三大圈层的划分。‎ ‎13题详解】‎ 从图中的我国大陆部分的地壳厚度线可以看出变化趋势大体为由西向东逐渐减小,A错;    海南岛和台湾岛不是大陆部分,B错;青藏高原地壳厚度最大,我国大陆地壳厚度在大陆地壳厚度平均值以上,C对;长江流域从70多到36以下,黄河流域地壳厚度从66到36以下,黄河流域地壳厚度的变化小于长江流域,D错。故C项正确。‎ ‎【14题详解】‎ 根据处在两条等值线之间的闭合曲线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a处为四川盆地,地势较低,b处为大别山区,地势较高,可以肯定图中40<a<42,38<b< 40,由此就可以直接排除②③,①④是正确的,选B正确。‎ 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 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 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 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的排列顺序是(  )‎ A. 甲乙丙丁 B. 丁乙丙甲 C. 丁丙甲乙 D. 甲丙乙丁 ‎16. 当天可能是(  )‎ A. 4月28日 B. 6月28日 C. 9月2日 D. 11月2日 ‎【答案】15. B 16. D ‎【解析】‎ ‎【15题详解】‎ 根据四人所发状态,丁处有极光现象,纬度最高,B、C错。甲处在夏季来临前,海风温暖,应在亚热带或热带地区。乙处冬临近,应是秋季落叶,位于温带地区。丙处入秋不明显,可能在亚热带。四人所在地(同一半球)从低纬到高纬的排列顺序是甲丙乙丁,D对,A错。‎ ‎【16题详解】‎ 乙地秋季落叶,可能是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区。丙地四季分明,也是季风气候。丁夜长。乙丙丁同在北半球。甲夏季将到,在南半球。某日最可能是北半球秋末景观,可能是11月4日,D对。A、B、C错。‎ 点睛:四地中,丁处有极光现象,纬度最高。乙秋季落叶,位于温带。丙四季分明,入秋失败,应是亚热带。三地都在北半球,正值秋末季节,甲处夏季将到,应在南半球热带、亚热带地区。某日最可能是秋末的日期。‎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PQ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 B. L所代表的夹角为30°‎ C. 地球经过H点,公转速度最慢 D. 地球经过P点,太阳直射点南移 ‎18. 当地球位于M点时 (  )‎ A. 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 B. 北半球昼长达到最长 C. 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 D. 北半球太阳从东北升起 ‎【答案】17. A 18. B ‎【解析】‎ 试题考查地球公转 ‎【17题详解】‎ 读图可知,PQ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A正确;L所代表的夹角为黄赤交角,度数为23度26分;当地球经过H点时,为北半球冬至日,12月22日,接近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较快,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慢;地球经过P点,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可能南移,也可能北移。故选A。‎ ‎【18题详解】‎ 读图可知,当地球位于M点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北半球昼长达到最长;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北半球无极昼地区太阳从东北升起。故选B。‎ ‎19.读下图,当广东处于夏季时,下列四幅“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 C. D. ‎ ‎【答案】B ‎【解析】‎ ‎【详解】广东处于夏季的时间为6-8月,此时太阳大约位于远日点附近,因此CD错误;6-8月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A图太阳直射南半球,A错误;B图太阳直射北半球,地球接近远日点,时间约为6-8月,B正确。‎ 我国古代将一年等分为二十四个节气(见下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0. 春分日太阳在黄道上的度数为0°(或360°),则白露日期(阳历)和太阳在黄道上的度数约为(  )‎ A. 10月8日 15° B. 9月8日 195°‎ C. 10月8日 75° D. 9月8日 165°‎ ‎21. 谷雨日兰州昼长与下列哪一节气的夜长最为接近,且昼长变化趋势相同(  )‎ A. 雨水 B. 处暑 C. 霜降 D. 冬至 ‎【答案】20. D 21. A ‎【解析】‎ ‎【20题详解】‎ 地球绕太阳公转导致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发生变化,根据地球公转一周(约需365天)为360,所以每天约公转1°,我国古代将一年等分为二十四个节气,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对应1个节气。春分日为每年3月21日前后,白露日为每年9月8日前后,春分后第11个节气,则可计算出白露日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约为165°。故D项正确。‎ ‎【21题详解】‎ 根据节气的划分可知,在时间上谷雨与雨水关于春分对称分布,太阳直射的纬度相同,且谷雨时太阳直射北半球,雨水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根据昼夜长短的对称分布规律可知,谷雨时兰州的昼长等于雨水时兰州的夜长。雨水到谷雨,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北半球昼长渐长,变化趋势相同。故A项正确。‎ 上海某同学准备在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去美国自助游,下图为他在“去哪儿网”预订机票的信息(起降时间为当地时间)。‎ ‎22. 根据机票显示的信息,上海(东八区)至纽约(西五区)所需的飞行时间是( )。‎ A. 24小时50分钟 B. 15小时55分钟 C. 14小时55分钟 D. 13小时55分钟 ‎23. 该同学在美国旅游期间( )。‎ A. 地球公转速度逐日变慢 B. 上海日出逐日向东南方向偏 C. 纽约白昼时间逐日增长 D. 纽约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 ‎【答案】22. B 23. B ‎【解析】‎ ‎【2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时间计算问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上海飞往纽约,是北京时间(东八区)9月20日11:30起飞,纽约区时(西五区)9月20日14:25到达。两地相差(12-8)+(12-5)=11个时区,即相差11个小时,根据东加西减法则,当上海起飞时间是11:30时,纽约间为22:30,自西向东穿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减一天,即起飞时西五区时间为9月19日22:30。所以上海(东八区)至纽约(西五区)所需的飞行时间是15小时55分钟,B选项正确。故选B。‎ ‎【2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该同学在美国时间为9月20日到10月10号,此时地球公转速度逐日变快,A选项错误;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半球移动,上海日出逐日向东南方向偏,B选项正确;纽约白昼时间逐日变短,C选项错误;纽约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变小,D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涉及到飞行问题,先求出两地间的时差,即从上海起飞时,纽约当地时间是多少,再看飞机到达纽约时当地时间是多少,两者之间的时间差,就是飞行时间。‎ 赵先生居住在某县城(40°N)乐康小区乙楼(见下图),甲、乙两楼各18层,每层3 m,两栋楼的间隔为38 m。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4. 赵先生发现每年立冬(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这一天正午,甲楼的影子恰好遮挡住自己住房的窗户,则赵先生的住房正午时被甲楼的影子遮挡的时间大约持续(  )‎ A. 1个月 B. 2个月 C. 3个月 D. 4个月 ‎25. 魏先生拟在乙楼购买一套住房,为保证住房全年采光充分,最低应选择(  )‎ A. 12层 B. 13层 C. 14层 D. 15层 ‎【答案】24. C 25. B ‎【解析】‎ 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24题详解】‎ 赵先生所在的县城位于北半球,冬至这一天正午的物体影子最长,然后逐渐缩短。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判断,从立冬到冬至大约一个半月,此时赵先生的住房正午时会被甲楼的影子遮挡,相对应的,冬至过后仍会有约一个半月的时间被遮挡,因此赵先生的住房正午时被甲楼影子遮挡的时间大约持续3个月。故选C。‎ ‎【25题详解】‎ 北半球冬至日正午楼影最长,如果冬至日正午甲楼的影子不能到达魏先生所购住房的窗户,即可保证全年采光充分。冬至日时,该小区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为90°-(23°26′+40°)≈26.5°。当甲楼某层至楼顶的高度所产生的影长恰小于楼间距(38‎ ‎ m)时,该层即为魏先生在乙楼欲购住房的最低楼层。假设所产生的影长恰好等于楼间距的甲楼某处至楼顶的高度为h,则h=38 m×tan 26.5°≈38 m×0.5=19 m,每层楼的高度为3 m,则19 m跨越了6层楼多(不足7层),从楼顶向下数7层,为12层,该层有部分高度在冬至日正午可被遮挡,则13层为能保证全年采光充分的最低楼层。故选B。‎ 天津王先生的家是一个高层建筑的二楼,令他苦恼的是因为南楼遮挡,寒冬的正午直到1月16号阳光才能照射进阳台,朋友李先生家的顶楼阳台则没有这样的烦恼,但为了更好的采光晾晒衣服,李先生家的伸缩式晾衣架的高度在不同季节绳索距离楼顶的高度还是要调一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6. 王先生家的阳台正午时分每年大约有多长时间没有阳光射入 A. 18天 B. 36天 C. 50天 D. 25天 ‎27. 与上海的同等情况相比较,李先生家正午时悬挂晾衣架的绳索长度 A. 冬季长,夏季短 B. 冬季长,夏季长 C. 冬季短,夏季长 D. 冬季短,夏季短 ‎【答案】26. C 27. D ‎【解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以及图文信息的获取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正午太阳高度以及太阳方位,,需要结合到相关的基础知识,抓住图文关键信息分析答题。‎ ‎【26题详解】‎ 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南楼产生的影子越长,北楼被遮挡的时间越长。由材料分析可知,王先生家在冬季的正午直到1月16号阳光才能照射进阳台,根据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可知,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之后逐渐变大,由此推算,1月16日距离12月22日相差24日,因此在12月22日之前的24天内,也没有阳光照到阳台,即一共48天左右,故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27题详解】‎ 上海的纬度较天津的低,因此冬季和夏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影子较短,所以在晾晒衣物是,相同情况高度晾衣杆的高度可以低一点,绳索则需要长一点,因此,天津李先生家正午时悬挂晾衣架的绳索长度较短,故D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2018年9月2日,四川成都(30°N,104°E)天气晴朗。被四川师大汉语言文学系录取的小明同学赶去学校报到。下图为“成都地铁7号线线路图”。‎ 据此回答下面各题。 ‎ ‎ ‎ ‎28. 小明从火车北站乘坐地铁七号线内环线(图中逆时针方向)前往学校。到站前听到地铁语音提示“四川师大站到了,乘客请从右边门下车……”出地铁车门,小明面向东南方向。此时,地铁运行的方向是( )‎ A. 自东向西 B. 自西向东 C. 自西南向东北 D. 自东北向西南 ‎29. 小明于12∶00来到四川师大南门外,此时他所见的现象可信的是( )‎ A. 他的人影正对着校门 B. 太阳位置位于他的头顶 C. 打伞的人大多把伞向东南方向倾斜 D. 气温达到当日最高,且天空万里无云 ‎【答案】28. C 29. C ‎【解析】‎ ‎【28题详解】‎ 由图中“火车北站”在上,“火车南站”在下分析,该图方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因地铁是逆时针旋转,到达四川师大站时,乘客从右侧下,面向东南,所以车头朝向与面向方向垂直,为东北方向,故C项正确。‎ ‎【29题详解】‎ 小明来到四川师大南门外,北京时间是12∶00,但当地经度104°E,当地地方时为10:56, A. 他的人影朝向西北,不是正对着校门,A项错误。‎ B. 当地经度在北回归线以北,无太阳直射,所以太阳位置位于他的头顶错误。‎ C. 此刻太阳位于东南方向,打伞的人大多把伞向东南方向倾斜 ,C项正确。‎ D. 气温一般在当地时间14点前后达到当日最高,11点左右还不是气温最高时间,D项错误。‎ 综合分析,C项正确。‎ ‎【点睛】气温日变化特征以当地时间标准。‎ ‎30.9月2日19:40,小明到四川师大报道,远在南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33.5°S,70°W)的表妹发来微信祝贺小明考上大学,并约定1小时后视频微聊开始微聊时,圣地亚哥的地方时为 A. 9月2日8:00 B. 9月2日9:04‎ C. 9月3日8:00 D. 9月3日9:04‎ ‎【答案】A ‎【解析】‎ ‎【详解】小明到四川师大报道,北京时间9月2日19∶40表妹发来微信祝贺,并约定1小时后即北京时间9月2日20∶40视频微聊。因圣地亚哥是(33.5°S,70°W),与北京时间的经度差是190度,根据每度4分钟计算,圣地亚哥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12小时40分钟,开始微聊时,圣地亚哥的地方时为9月2日8∶00,故A项正确。‎ 二、综合题(四道大题,共40分)‎ ‎31.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该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 ‎(2)A、B、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 ‎(3)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__________(东或西)侧。‎ ‎(4)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时,乙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时,此时E点的太阳高度为 。‎ ‎(5)此时东半球上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范围为__________。‎ ‎(6)在下列各图中分别绘制当天A地、B地、D地、乙地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图,并用箭头标出太阳运动方向。‎ ‎【答案】(1)(23°26′S 90W)‎ ‎(2)A>D>B=E ‎(3)东侧 ‎(4)2:00;3;46°52′‎ ‎(5)200W--向东---900E ‎(6)‎ ‎【解析】‎ ‎【分析】‎ 题目通过极地俯视图,考查太阳光照图的判读能力和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运用能力。根据图中经度分析,C点经度为00,根据东经向东增大的特征,图中顺时针为向东方向,地球自转为顺时针,所以该图为南极的俯视图。‎ ‎【详解】(1)因该日南极圈以南为极昼,所以太阳直射点纬度是南回归线,此刻900W为正午12点,所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26′S 90W)。‎ ‎(2)地球自传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A、B、D、E三点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A>D>B=E。‎ ‎(3)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因为南半球产生向左的地转偏向力,所以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左侧,即东侧。‎ ‎(4)此时900W(西六区)为正午12点,北京时间(东八区)早14小时,为2:00时,乙点所在纬线昼弧为2700,昼长为18小时,所以日出时间是3时,此时E点为正午,其纬度是66°34′S,太阳直射23°26′S,所以其正午太阳高度为46°52′。‎ ‎(5)此时与E点900W属于同一天的地区范围是从国际日期变更线向东到900E的0时经线,其中位于东半球的范围是200W向东到900E。‎ ‎(6)当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A、B地位于赤道,正东升起,正西落下,正午时太阳位于上中天南方。D地位于南回归线,太阳东南升起,西南落下,正午位于上中天。乙地位于南纬600,太阳东南升起,西南落下,正午位于上中天北方。‎ ‎32.下图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上太阳高度为0°,B点为与纬线的切点。图中阴影部分日期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从B点沿最短距离到A点的行进方向。‎ ‎(2)写出该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并说明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3)描述该日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 ‎(4)当B点的纬度逐渐变大时,判断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为 。‎ ‎【答案】(1)东北 ‎(2)(20°S 60°E),从20°S 向南北两侧递减 ‎(3)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70°N及其以北出现极夜。‎ ‎(4)向北 ‎【解析】‎ ‎【分析】‎ 题目通过南极部分地区俯视图,考查太阳光照图的判读和地球运动规律的运用能力。‎ ‎【详解】(1)因为题中说明弧ABC上的太阳高度为00,则弧ABC即为晨昏线,晨昏线是地球球大圆,地球顺时针自传,所以从B点沿最短距离到A点的行进方向即为沿晨昏线运动,所以是向东北方向运动。‎ ‎(2)因为B点为与纬线的切点,并且MB为日期分界线,所以MB为0时经线。D点所在经线为1800经线,MB为1200W,以北为夜半球,以南为昼半球,所以700S以南为极昼,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200S。此刻正午所在经线是600E,所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0°S, 60°E)。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从20°S 向南北两侧递减。‎ ‎(3)该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并且纬度越高昼越短,70°N及其以北出现极夜。‎ ‎(4)当B点的纬度逐渐变大时,南极附近的极昼范围变小,所以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 ‎【点睛】地球某半球有极昼时,太阳直射该半球;太阳直射点纬度加极昼或极夜范围纬度等于900。‎ ‎33.下列两图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 ‎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 ‎(2)该日,极夜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3)图示季节,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A.我国北方正午树木的影子最短 B.伦敦的白昼逐渐变短 C.中南半岛盛行西南季风 D.天山雪线海拔达到一年中最低 ‎(4)该日,P、O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__,M地昼长为____。O地位于M地的__方向。‎ ‎【答案】 (1). 60°E,15°N (2). 南纬75°S及其以南地区 (3). C (4). P ‎ 的夜长较 O 的夜长长 (5). 10小时 (6). 东北 ‎【解析】‎ ‎【详解】(1)图示时刻,晨昏线与北纬750相切,750N以北为极昼,所以太阳直射在北纬150。O点所在的1200W为0时经线,所以600E为正午12点,所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15°N,60°E)。‎ ‎(2)该日750N以北为极昼,所以75°S及其以南地区为极夜。‎ ‎(3)图示季节,太阳直射北纬15°,‎ ‎ A.该日并非夏至日,所以我国北方正午树木的影子不是最短 ,A项错误。‎ ‎ B.因不能确定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所以不能确定伦敦的白昼的变化情况,B项错误。‎ C.北半球为夏季,中南半岛盛行夏季风西南季风 ,C项正确。 ‎ D.天山雪线海拔达到一年中最低为冬季,此时为夏季,D项错误。‎ 综合分析,C项正确。‎ ‎(4)该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纬度越高夜长越短,所以P、O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P 的夜长较 O 的夜长长。M地位于昏线上,正在日落,因60°E为12点,M地1350E为17时,所以昼长为10小时。O地(750N,1200W)位于M(340S,1350E)地的东北方向。‎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太阳辐射是地表能量的源泉。太阳能利用是能源开发的重要领域。分析下列图表,回答下列问题:海平面太阳辐射日总量(卡/厘米2·日)‎ ‎(1)据表分析,春分日太阳辐射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影响其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 ‎(2)夏至日的北极较冬至日的南极获得的太阳辐射日总量少    (卡/厘米2·日),从日地距离和下垫面两个方面简析其原因。 ‎ ‎(3)由如下图可知,我国东部35°N以南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全球同纬度地区平均值少,简析其原因。‎ ‎(4)我国30°N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太阳辐射总量大,而气温却低,简述其原因。‎ ‎【答案】(1)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太阳高度 ‎(2)73  夏至日时,地球处于绕日公转的远日点附近,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少;冬至日时,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多。此外由于北极和南极下垫面性质的差异,北极上空水汽多,云量大,也是北极点附近海平面太阳辐射少的原因之一。‎ ‎(3)我国东部南方地区大致在北回归线附近,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多,对太阳辐射削弱强。‎ ‎(4)我国30°N西部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候干旱,晴天多,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弱,所以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比东部大;但由于西部海拔高,空气稀薄,吸收地面辐射少,大气的保温作用更弱,所以西部地区气温较东部低。‎ ‎【解析】‎ ‎【分析】‎ 题目通过不同季节、不同区域太阳辐射量的分布,考查大气对太阳辐射的热力作用的理解应用能力。‎ ‎【详解】(1)由表格数据可以知道,春分日太阳辐射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因为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故而赤道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多,随着纬度的增加太阳高度减小,太阳辐射量减少,故而影响因素是正午太阳高度。  (2)夏至日的北纬较冬至日的南纬获得的太阳辐射日总量少73 卡/厘米•日.日地距离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北半球夏至日时,地球处于绕日公转的远日点附近,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少;冬至日时,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多。另外从下垫面分析,北极附近为海洋,大气中湿度大,云量较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较强。 (3)由图可以知道,我国东部的南方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全球同纬度地区平均值少。主要因为我国东部南方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多,阴雨天气多,对太阳辐射削弱强,‎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而同纬度世界大部分地区属于干旱气候,天气晴朗,对太阳辐射削弱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 ‎(4)我国30°N西部地区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削弱作用弱,所以太阳辐射较强,但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度保温效果差,热量容易丧失,所以温度较东部地区低。‎ ‎【点睛】影响某地区的太阳辐射量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昼长越长,太阳辐射量越丰富;地形地势,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丰富;天气状况,晴天多,获得太阳辐射越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