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内蒙古通辽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解析版)
内蒙古通辽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月考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嫦娥三号”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完成下面小题。 1. “嫦娥三号”属于 ①航天器②行星 ③天体系统④人造天体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 当“嫦娥三号”发射成功时,居住在美国旧金山(西八区)的华人、华侨如果也在收看直播,当地时间应是 A. 12月1日9时30分 B. 12月2日17时30分 C. 12月1日17时30分 D. 12月2日9时30分 【答案】1. D 2. A 【解析】 【1题详解】 嫦娥3号为人造天体,属于航天器是卫星的一种,天体系统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组成的,故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所以该题选D。 【2题详解】 旧金山位于西8区,和东8区相差16个小时,且西8区位于东8区以西,则西8区的时间为12月2日1:30-16小时=12月1日9:30,故该题选A。 3.此时太阳直射点 A. 位于北半球,向南移动 B. 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 C 位于南半球,向南移动 D. 位于南半球,向北移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北半球春分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秋分日到次年的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冬至日到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12月初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故该题选C。 4.此时,地球公转的特点是 A. 在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B. 在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 C. 在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 D. 在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7月初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1月初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12月初距近日点较近,所以公转速度较快,故该题选A。 5.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①地球 ②河外星系 ③天空中飞行的飞机 ④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⑤陨石 ⑥流星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④⑥ 【答案】D 【解析】宇宙间的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及星际物质等各种物质通称天体,但天体的一部分不能单独称为天体。地球是行星,属于天体,①符合题意;河外星系是天体系统,不是天体,②不符合题意;天空中飞行的飞机是地球的一部分,因此不属于天体,③不符合题意;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属于自然天体,④符合题意。陨石已经坠落到地球,成为地球这个天体的一部分,因此不属于天体,⑤不符合题意;流星体属于天体,⑥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项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6.从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A. 逆时针 B. 顺时针 C. 静止 D. 无规则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都属于自西向东,所以该题选B。 7.下列地理现象中,因地球自转而产生的是 A. 杭州夏季昼长夜短 B. 南半球河流右岸多沙滩 C. 东海潮汐周期性变化 D. 南极洲夜空常出现极光 【答案】B 【解析】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形成地转偏向力,在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所以南半球河流左岸侵蚀,右岸沉积,右岸多沙滩,B对;杭州夏季昼长夜短是因为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的公转的原因产生的,A错;东海潮汐周期性变化是月球引潮力形成的,C错;极光现象与太阳活动关系密切,与地球自转无关,故D错误,故选B。 8.中国南极长城站(62°13′S,58°55′W)位于 A. 北半球 B. 南寒带 C. 西半球 D. 中纬度 【答案】C 【解析】中国南极长城站的经纬度为(62°13′S,58°55′W),位于西半球(160°E向东到20°W)、南温带(23°26′S-66°34′S)、高纬度(60°-90°),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10月8日-10月10日)考试期间,通辽市的昼夜长短状况及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 B. 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 C. 昼短夜长,昼渐短夜渐长 D. 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 【答案】C 【解析】10月8日到10月10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北半球各地夜长昼短,且白昼在变短夜变长,所以该题选C。 10.天体系统的层次,由低到高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太阳系一银河系一地月系—总星系 B. 银河系一河外星系—太阳系一总星系 C. 地月系一银河系一总星系一河外星系 D. 地月系一太阳系一河外星系一总星系 【答案】D 【解析】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 。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地月系仅由地球和月球两颗天体构成,为级别最低的天体系统,比地月系高级的为银河系;银河系之外,还有许许多多形状不同的星系和各类星云等,统称为河外星系。银河系与河外星系构成总星系,因此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由高到低排列顺序为: 故D正确,A、B、C错误。 11.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列各图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向夜半球过渡的分界线为昏线,由夜半球向昼半球过渡的分界线为晨线。A图中,地球逆时针自转,a线上各地即将进入黑夜(背对阳光的一侧),应为昏线,b线上各地即将进入白天(面对阳光的一侧),应为晨线,与题意不符,A错误;B图中,地球顺时针自转,a线上各地即将进入白天,应为晨线,b线上各地即将进入黑夜,应为昏线,与题意相符,B正确;C图中,地球“从左自右”自转,b线上各地即将进入白天(面对阳光的一侧),应为晨线,与题意不符,C错误;D 图中,地球“从左自右”自转,a线上各地即将进入黑夜(背对阳光的一侧),应为昏线,与题意不符,D错误。故选B。 11月4日,太阳耀斑大爆发3次。第一次发生在北京时间凌晨,第二次发生在北京时间上午10时左右,东亚地区受到了严重影响,第三次发生在北京时间21时左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层,活动周期约为( )年。 A. 光球、11 B. 色球、11 C. 光球、8 D. 日冕、11 13. 这三次耀斑爆发可能引发的现象是 A. 海平面上升 B. 气温升高 C. 手机信号突然减弱或中断 D. 不会产生“磁暴” 14. 太阳大气层从里向外分为 A. 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B. 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C. 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 D. 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15. 耀斑爆发时,较易观察到绚丽多彩的极光的地区是 A. 南回归线 B. 南极 C. 赤道 D. 北极 【答案】12. B 13. C 14. B 15. D 【解析】 【12题详解】 耀斑是发生在太阳大气的色球层,耀斑和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其活动具有一定的周期,太阳黑子和耀斑同步起落,其活动周期平均为11年,所以耀斑的活动周期大约也是11年。故选B。 【13题详解】 耀斑爆发会导致地球电离层发生扰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三次耀斑爆发在世界部分地区引起了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手机信号可能会突然减弱或中断,C对;耀斑爆发时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D错误;海平面上升是全球变暖,极地冰川融化的结果,A错;气温升高和温室效应有关,太阳活动不影响气温变化,B错,所以该题选C。 【14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太阳大气层的组成从内向外分别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故该题选B。 【15题详解】 当耀斑爆发时,高能带电粒子流与地球磁场碰撞,可能在两极高纬地区极夜时出现极光现象。11份,北极地区为极夜,南极地区为极昼,所以能较易观察到绚丽极光的地区是北极地区,D对;南回归线、赤道位于低纬地区,看不到极光现象,ABC错,故该题选D。 16.(10月8日-10月10日)考试期间,通辽二中高一各班班级内正午时刻阳光照射面积 A. 越来越大 B. 越来越小 C. 先变小后变大 D. 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A 【解析】 【详解】10月8日到10月10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通辽位于北半球,其正午太阳高度角在变小;则班级内阳光照射面积在逐渐增大,故该题选A。 17.下列有关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B. 所有经线都是一个圆圈 C.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D. 地球仪上可画360条经线 【答案】A 【解析】 【详解】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经线是半圆形,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地球仪上有无数条经线,故选项BCD叙述错误,A正确。 故选A. 18.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下图示意M国的位置。据此回答问题。 如果都以当地时间8:00~12:00和14:00~18:00作为工作时间,在M国的中资企业若在双方工作时间内向其总部汇报业务,应选在当地时间的 A. 8:00~9:00 B. 11:00~12:00 C. 14:00~15:00 D. 17:00~18:00 【答案】A 【解析】读图可以看出,M国(葡萄牙)大部分国土在东一区,应该是采用东一区时间,总部在中国,采用东八区时间,葡萄牙比北京时间晚八个小时,4个时段加8小时换算为北京时间,仍在工作时段的是8:00——9:00,故答案选A。 19.读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月份分配图,据此回答下题。 以上气候因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A 【解析】图可知,甲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属于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盛行西风,温和多雨;丙为热带雨林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故该题选A。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A. 地面辐射 B. 太阳辐射 C. 大气辐射 D. 大气逆辐射 21.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 A.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 B. 大气的反射作用——D C. 大气的吸收作用——B D. 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 【答案】20. A 21. D 【解析】 【20题详解】 A. 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可以被大气大量吸收,因此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地面,A对。 B. 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不能被近地层大气中大量的水汽等吸收,因此太阳辐射不是近地层大气的直接热源,B错。 C. 大气辐射是由大气释放的,因此不是大气的热源,C错。 D. 大气逆辐射是来自于大气,因此不是大气的热源,D错。故答案选A。 【21题详解】 A.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不是大气的保温作用,A错。 B. 大气的反射作用D指的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不符合题意,B错。 C. B指地面辐射被大气大量吸收,说明的是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C错。 D. C辐射来自大气,方向指向地面,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D对。 故答案选D。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轨迹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当地球绕日公转至图中④点与⑤点之间时,被亚洲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 A. 副热带高压带 B. 副极地低压带 C. 赤道低压带 D. 极地高压带 23. 当地球绕日公转至图中②点附近时,上海的盛行风风向为 A. 西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东南风 【答案】22. B 23. D 【解析】 【22题详解】 当地球绕日公转至图中④点与⑤点之间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是冬季,亚欧大陆受亚洲高压控制,被亚洲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是副极地低压带,ACD错,B对。故选B。 【23题详解】 当地球绕日公转至图中②点附近时,北半球是夏季,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季风,ABC错,D对。故选D。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关于图中X、Y叙述正确的是 A. X为纵波,Y为横波 B. X、Y波在b界面明显加快 C. X波能在固、液、汽三态中传播,Y波只能通过固态 D. Y波的传播速度较X波快 25. 岩石圈是指 A. 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很薄的一层岩石外壳 B. 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 C. 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厚度均匀的一层岩石 D.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岩石组成的圈层 【答案】24. D 25. D 【解析】 【24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横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纵波可在固、液、汽三态中传播,读图X为横波,Y为纵波,故A错误;过b界面X波消失,Y波波速减小,故B错;Y波能在固、液、汽三态中传播,X波只能通过固态传播,故C错误;图示Y波传播速度大于X波,D正确,故该题选D。 【25题详解】 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故A错误;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为地壳和地幔,故B错误;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为地幔,故C错误;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固体岩石组成,D正确。故选D。 我国《物权法》指出,住宅间距必须保证北面楼房底层窗台面日照时间不少于1小时(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 “日照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日期指的是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27. 按照采光要求,下列四个城市相邻同高楼房的间距最宽的应该是 A. 北京(40°N) B. 哈尔滨(45°N) C. 广州(23°N) D. 台州(29°N) 【答案】26. D 27. B 【解析】 【26题详解】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楼房的影长最长;我国日照时间最短的时节是冬至日,所以“保证北面楼房底层窗台面日照时间不少于1小时”应是冬至日,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27题详解】 楼房间距取决于太阳高度的大小。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楼房影子短,楼间距短;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小,楼房影子长,楼间距宽。四地中哈尔滨纬度位置最高,太阳高度角最小,楼间距最宽,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28.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如下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据此完成下题。 2011年6月21日,该定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 A. 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 B. 徐州的白昼较短 C. 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 D. 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 【答案】A 【解析】6月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处于夏半年,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而甲国处于低纬度地区,此时昼较短,故排除选项B; 6月21日接近于6月22日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附近,位于两地中间,所以徐州的正午物体影子方向为北,甲国首都的物影方向为南,故排除选项C;日出方位角受纬度因素影响较大,两地纬度不同,故日出方位角也不同,故排除选项D;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是:H=90°-纬度差。(纬度差=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所求地的地理纬度),可以求出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角=90°-(34°-23.5°)=79.5°,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的正午太阳高度角=90°-(23.5°-10°)=76.5°,故选项A正确。 29.恩克斯堡岛(下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2月7号,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 A. 2月7日9时 B. 2月7日15时 C. 2月7日17时 D. 2月8日7时 【答案】A 【解析】恩克斯堡岛正午地方时为12时,结合图示为南极,按照顺时针方向自西向东,可知恩克斯堡岛的经度约为170°E。北京时120°E的地方时,两者经度差50°,时差为:50°×4=200分钟,因此北京时间大约为12:00-3:20-8:40,接近2月7日9时。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 30.同一经线上的各地 A. 每天的日出时间相同 B. 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 地方时相同 D. 昼夜长短相同 【答案】C 【解析】因经度而不同的时间称为地方时,即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C正确;经度相同的地方,昼长不一定相同,则日落时间不一定相同;经度相同的地方,距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不一定相同,则正午太阳高度不一定相同,ABD均错误。故选C。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1. 若该图表示热力环流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点气压高于B点 B. A点的气温较B点高 C. A点是郊区,B点是城区 D. C点气压大于A点气压 32. 若此图表示低纬环流图,则 A. A为赤道附近地区 B. B为60°附近地区 C. 近地面为西风带 D. 近地面为极地东风带 【答案】31. B 32. A 【解析】 【31题详解】 读图A处垂直方向气流上升,则A处气温高;B处垂直方向气流下沉,则B的气温较低,故B正确;水平方向上气流由B流向A,说明B处气压高于A处,故A错误;竖直方向上,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所以C点的气压小于A点气压,故D错误;城市因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比郊区的气温高,所以A为城市,B为郊区,故C错误,所以该题选B。 【32题详解】 低纬环流为0~30度之间,赤道地区气温高,所以气流上升,故A处为赤道地区;B地为30度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AB之间的近地面为信风带,北半球为东北信风带,南半球为东南信风带,故该题选A。 图为某月某风带控制的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3. 下列有关该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风带的风来自赤道低气压带 B. 该风带目前位置偏南 C. 图示地区常年都能受到该风带的影响 D. 受该风带控制的地区不易形成降水 34. 图示季节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是 A. 该风带南侧的气压带被印度低压切断 B. 亚欧大陆上的高压势力强盛 C. 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D. 印度半岛的风向与该风带风向相同 【答案】33. B 34. B 【解析】 【33题详解】 图示地区位于30°N-40°N之间,所示风带是由副热带高压带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中纬西风带,受西风带控制的沿海地区降雨较多,A、D错误;图示地区受西风带和其南部的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而目前受西风带控制,说明西风带目前位置偏南,B正确,C错误。故选B。 【34题详解】 当30°N-40°N之间受西风带控制时,说明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太阳直射点位置偏南,为北半球的冬半年,亚欧大陆高压强盛,印度半岛盛行偏北风,B正确,A、D错误;此时,地中海沿岸受西风带影响,温和湿润,C错误。故选B。 下面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1小时25分 13小时56分 35.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36. 四地所处纬度最高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7. 造成四地白昼长短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球的公转②地球的自转 ③黄赤交角的存在④地方时的不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35. D 36. A 37. D 【解析】 【35题详解】 北半球冬至日是12月22日前后,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昼长小于12小时。南半球昼长夜短,昼长大于12小时。读表格,四地中昼长大于12小时的是丁地,属于南半球的是丁地,D对。故选D。 【36题详解】 赤道昼长时间不变,始终是12小时。其他地点纬度越高,昼长变化幅度越大,即与赤道昼长12小时的差值越大,纬度越高。根据表格中昼长时间与12小时的差值判断,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排列顺序,即与赤道昼长差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甲、乙、丁、丙,甲的纬度最高,故该题选A。 【37题详解】 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球公转、黄赤交角的存在,①、③对,②错;地方时的不同与昼长短变化无关,④错,D对。故选D。 根据下图日历反映的信息,完成下面小题。 38. 春分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 23°26′N,120°E B. 0°,108.5°W C. 23°26′S,108.5°W D. 0°,120°E 39. 这一天,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 A 我国华北平原上正播种冬小麦 B. 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 C. 天安门升国旗时间为7点14分 D. 华北地区遭受沙尘暴袭击 【答案】38. B 39. D 【解析】 【38题详解】 读图,根据图中日期,3月21日是春分,太阳直射赤道。图中时间是北京时间3:14,即120°E的时间是3:14,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是12点,两地时间差3时14分—12时=15时14分,经度相差约228.5°,据此可以计算出此时正午12点的经线是108.5°W,所以直射点坐标是(0°,108.5°W),B对。故选B。 【39题详解】 此时为春分日,华北平原播种小麦在秋分日前后。春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北极圈不会有极昼现象;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为日出时间,春分日日出为6 时;春季我国北方地区常受沙尘暴袭击,故该题选D。 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 40.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图所示日期为________,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________。 (2)如果图中甲与丙两点纬度数相同,请比较甲、乙、丙、丁四地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________。 (3)一条流经甲地的河流南岸受侵蚀较为严重,试判断其流向________。 (4)分别计算甲地的地方时和丁地的区时________,并判断乙地日出时间________。 (5)此图所示,乙地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丁地昼长为________小时。 【答案】 (1) 6月22日前后 23°26′N,120°E (2)线速度乙>甲=丙>丁;角速度甲=乙=丙=丁 (3)自西向东 (4)4时、10时 6时 (5)12 24 【解析】 【详解】(1)读图北极圈及其以内为极昼现象,代表的节气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图示120°E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00,所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23°26′N,120°E)。 (2)根据所学知识,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南北两极外都为15度每小时;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乙地位于赤道上,所以线速度最大,甲和丙纬度稍高,线速度次之,丁纬度最高线速度最小,即乙>甲=丙>丁;四地的角速度相等。 (3)甲地位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南岸受侵蚀较为严重,说明右岸是南岸,河流自西向东。 (4)据图可知,晨线与赤道交点时间是6点,故乙点的时间是6点;结合等份判断,甲地与乙地相差30°,且甲地位于乙地的西部,故甲地的地方时是4时;丁地与乙地相差60°,且丁地位于乙地的东部,时间比乙地早4小时,说明丁地的区时是10时。乙地位于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时间是6点,故日出时间是6时。 (5)乙地位于赤道上,昼夜等长白昼为12小时;丁地位于北极圈上处于极昼,白昼为24小时。 4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是_______月,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 (2)A气候是_______,成因是________。 (3)D处气候分布规律是_______。D处气候与下图中________图相对应。 (4)此时B处气候的特征是________,该季节我国易受________等气象灾害的影响。B气候的成因是________。 【答案】(1)1 30°N---40°N大陆西岸(或D处)受西风影响(或B处此时刮西北风) (2)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3)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C (4)寒冷干燥 寒潮(霜冻、大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解析】(1)大陆东岸B处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读图D盛行西北风,应为冬季;30度-40度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冬季直射点南移,盛行西风,即图示为1月。 (2)如图A地位于40度到60度大陆的西岸,受常年盛行西风的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3)D处为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度到40度大陆的西岸;图示A为热带雨林气候;B为热带草原气候;C冬季多雨,为地中海气候;D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选C。 (4)B位于北纬50度附近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由上题可得该季节为冬季,冬季温带季风气候寒冷干燥;冬季时我国易受寒潮的影响;温带季风的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42.下面图一为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轨迹示意图、图二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三为地球光照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乙的日期是____________前后,此时在图二中的位置为________(填代号),地球上的光照情况可能是_________(填图三3中①②③④代号)。 (2)2014年春节是1月31日,当日阳光直射点位于图一中( )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戊之间 (3)看图二回答从a点到c点是北半球的________的半年(冬、夏),地球公转的速度是怎样变化的________。 (4)看图二回答农事谚语“夏至不到不热,冬至不到不冷”中所说的冬至那天,地球大概位于a、b、c、d中的______位置;______位置时,澳大利亚(南半球)正是秋季。 (5)图一中的太阳直射点从甲到戊点移动一周所花的时间为________,图二中的地球从d点公转一周又到d点为一个________。(选填回归年、恒星年) 【答案】 (1)6.22 b ③ (2) D (3) 夏 先变慢再变快 (4)d a (5)回归年 恒星年 【解析】 【详解】(1)读图乙位于北回归线上,节气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在6月22日 前后;图二中b为北半球夏至日,c为秋分日,d地为冬至日,a为春分日,所以乙对应的为b。根据昼夜分布状况①④全球昼夜等分,为二分日;②南极圈以及以内为极昼,为北半球冬至日;③北极圈以及以内为极昼,为北半球夏至日,和b对应的光照情况为③。 (2)1月3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冬至日到春分日之间,图上的丁到戊之间,故选D。 (3)从a点到c点为春分日到秋分日是北半球的夏半年;7月初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所以从春分日到秋分日,地球公转的速度先变慢后变快。 (4)d位置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冬至日;澳大利亚为南半球,南半球的秋季,为北半球的春季,图示a为春分日,对应南半球的秋季。 (5)太阳直射点从甲(赤道上)到戊(赤道上)为一个回归年;地球公转从d地又回到d,公转360度,其周期为恒星年。 43. 读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_________的季节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其规律是:就北半球来说,夏季____移,冬季___移。 (2)图中北半球节气:A_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3)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甲是_________________,乙是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现象发生的时间与哪一幅图表示的时间相吻合?(填字母) ①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进入多雨的湿季。 ( ) ②上海为一年中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时间。 ( ) ③西伯利亚成为北半球的寒冷中心。 ( ) ④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伏旱天气。 ( ) 【答案】(1)太阳直射点 北 男(3分) (2)夏至日 春分日或秋分日 冬至日(3分) (3)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2分) (4)①A;②C;③C;④A(4分) 【解析】 【详解】(1)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大致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方向和周期相一致,即北半球夏季位置偏北,冬季位置偏南。 (2)根据图中的直射点的位置判断节气,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远动,在北回归线是夏至日,在南回归线是冬至日,在赤道是春秋二分。故图中A是北半球节气夏至;图中B是春分日或秋分日;图中C是冬至日。 (3)60°附近是副极地低压带,30°附近是副热带高压带,0°附近是赤道低压带。图中乙在赤道附近,甲在30°附近。故甲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乙是赤道的气压带。 (4)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进入多雨的湿季,是夏半年,与A图符合;上海为一年中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时间,是冬至日,与C图符合;西伯利亚成为北半球的寒冷中心,是冬至日,与C图符合;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伏旱天气,是夏至日,与A图符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