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中地理 第4单元课时分层作业 附5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鲁教版必修2
- 1 - 附 5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课时分层作业 [学业达标练]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2 题。 1.画面所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森林砍伐 B.草场退化 C.土壤污染 D.沙尘暴 2.若画面中的情景出现在我国江南地区,该生态环境问题会带来的后果有( ) ①林产品短缺 ②珍稀动物减少 ③旱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加剧 ④臭氧层破坏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解析】 图中显示的是滥砍森林的行为,属于生态破坏。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我国江南丘陵山区的森林遭到破坏会导致旱涝、泥石流、 滑坡等自然灾害加剧,同时还会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答案】 1.A 2.D 莱州湾畔曾是我国内陆海水入侵最严重的“深度海侵地”,而如今则成为山东著名的绿色走 廊。该地的经验:实施水系联网工程建设,开源节流;调整农业结构,趋利避害。据此完成 3~4 题。 3.莱州湾畔地区起初也不是“深度海侵区”,而沦为“深度海侵区”的原因主要是( ) A.海平面上升,导致海水倒灌 B.工业发展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C.过度砍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 D.工农业发展、人口剧增导致地下水开采过度,形成“地下漏斗区” 4.莱州湾畔地区人民成功地抗击“海水入侵”,说明他们的行动和措施符合( ) A.人定胜天的人类中心论思想 B.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 C.人地和谐的人地协调论思想 D.科技帮助我们征服自然的论断 - 2 - 【解析】 第 3 题,由题干“内陆海水入侵”“水系联网”“调整农业结构”,可推知当地 由于工农业发展、人口剧增导致地下水开采过度,形成“地下漏斗区”,从而导致海水入侵。第 4 题,水系联网工程建设、调整农业结构,反映了人地和谐的人地协调论思想。 【答案】 3.D 4.C 中共十八大报告论述了“生态文明”,并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 展”。据此完成 5~6 题。 3.“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是( ) A.经济可持续发展 B.社会可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 D.文化可持续发展 3.下列人类活动中,符合“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理念的是( ) A.退耕还林还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B.加大地下水开采力度,满足城市发展需要 C.围湖造田,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 D.全面关停重化工厂,大力治理环境污染 【解析】 第 5 题在可持续发展中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 载力相协调。第 6 题“加大地下水开采力度,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和“围湖造田,扩大农作物种 植面积”都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全面关停重化工厂,大力治 理环境污染”是片面的,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答案】 A 按常理,鸭子长得越快鸭农越赚钱。但在湖北云梦、京山等地,一些鸭农却养起了“慢生 鸭”。在自然环境中捕食,辅之以麦麸、玉米、谷糠和青饲料,这样养的鸭比用有添加剂的浓缩 饲料喂养的鸭晚 2 个多月出栏,但肉质好,价格高,成为更有赚头的绿色食品。据此完成 4~5 题。 4.“慢生鸭”饲养者在保障消费者健康的前提下获取高利润的做法,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公正性原则 5.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①使用剧毒农药防治病虫害 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③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 ④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 - 3 -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 第 4 题,这种做法既保障了消费者的健康,又保证了鸭农的高利润,体现了生产 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公平性原则。第 5 题,“绿色食品”是指在种植、生产加工等环节中做到无毒、 无害。①③的生产方式有害人体健康,不属于“绿色食品”的生产方式。 【答案】 4.A 5.B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在改造环境和认识人地关系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读图回答 6~ 8 题。 6.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是( ) A.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 B.人类尽可能地索取自然资源 C.人类不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 D.环境无条件地为人类服务 7.巴伯在其书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保护自然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 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该定义偏重可持续发展的( ) A.生态属性 B.社会属性 C.经济属性 D.环境属性 8.下列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范畴的是( ) A.增加绿地面积 B.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C.发展教育,减少并消除文盲 D.预防和治理污染 【解析】 第 6 题,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利益的发展,其核 心内容是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持续发展。第 7 题,可持续发展是由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 发展。巴伯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侧重经济属性。第 8 题,“增加绿地面积”“预防和治理污 染”属于生态可持续发展;“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属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发展科技,减少 并消除文盲”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以 C 项正确。 【答案】 6.A 7.C 8.C - 4 - [冲 A 挑战练] 9.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明确的定 义: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发展,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材料二 漫画《“断指”还是“成功”》。 (1)公众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你在日常生活中打算采取哪些有益于可持 续发展的行动? (2)对于材料二漫画《“断指”还是“成功”》,有人这样认为:“虽然断其三指,但是新苗 仍然可以茁壮成长!”你同意这种发展方式吗?为什么? 【解析】 第(1)题,属于和实际生活相联系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结合生活中衣、食、住、 行、用等方面的内容。第(2)题,“断三指,留其两指”的发展,实际上忽略了其五指发展的均 衡性、协调性,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的观念和权利的观念。 【答案】 (1)坐公交车出行;使用再生纸;垃圾分类回收;少用一次性用品;提倡重复利 用;节约用水用电。 (2)不同意。因为它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的观念和权利的观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