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十校联盟2019届高三3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浙江省十校联盟2019届高三3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浙江省十校联盟2019年3月适应性考试 地理(选考)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关于太阳大气层中高速旋转的气体涡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温度比该层平均温度高 B. 会干扰地球大气电离层 C. 会使地球两极出现极光 D. 能够在其周围产生磁场 ‎【答案】D ‎【解析】‎ ‎【详解】太阳大气层中的气体涡旋的温度不比该层平均温度高,A错误。‎ 干扰地球大气电离层的是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而不是太阳大气层中的气体涡旋,B错误。‎ 地球两极出现极光是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C错误。‎ 太阳大气层中高速旋转的气体涡旋能够在其周围产生磁场,D正确。‎ 故选D。‎ ‎【点睛】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活动主要有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其中黑子分布在光球层,耀斑和日珥分布在色球层,太阳风分布在日冕层。太阳活动时,黑子和耀斑发射的电磁波会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 科学研究发现,北极地区的候鸟产生的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释放的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颗粒可以起到降低北极气温的作用。‎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 与鸟粪降低北极地区气温相关的环节是 A. ①增强 B. ②增强 C. ③增强 D. ④增强 ‎3. 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此地的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答案】2. D 3. B ‎【解析】‎ ‎【2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会释放出氨,氨与海水浪花喷洒出的硫酸盐及水分子混合后,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这些颗粒会增强大气的削弱作用(反射),④增强,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少,地面温度下降,传递给大气的热量减少,从而降低北极的气温。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鸟粪被微生物分解后,最终形成大量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影响北极地区的温度,夏季北极地区气温高,微生物分解作用强,因此该影响最明显的季节是夏季。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大气的受热过程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 ‎2018年5月12日,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政府宣布,由于默拉皮火山11日喷发,火山灰上升到5500米高度,火山周边居民应紧急撤离。‎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 ‎4. 此次火山活动喷出的火山灰可达5500米高空,主要是受 A. 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 B. 东北信风影响 C. 东南信风影响 D. 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5. 右图为地质循环示意图,图中此次火山活动相关的过程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4. D 5. C ‎【解析】‎ ‎【4题详解】‎ 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下,气流下沉,不利于火山灰到达高空,A错误;信风是大气的水平运动,不利于火山灰到达高空,BC错误;据图可知,该地位于赤道附近,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形成赤道低气压带,故火山活动喷出的火山灰可达5500米高空,D正确。故选D。‎ ‎【5题详解】‎ 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物、进而形成沉积岩。已经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成分和性质的改变,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发生重熔,又形成新的岩浆。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一个完整的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读图可知,甲为沉积岩、乙为变质岩、丙为岩浆、丁为岩浆岩。右图为地质循环示意图,图中此次火山活动相关的过程是③,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18年8月中旬,双台风袭击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下图是不同日期双台风等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 在图示时段内,降水持续时间最长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7. 从12日8时到13日2时这段时间里,风力增大最明显的是 A. 杭州湾 B. 山东半岛 C. 台湾海峡 D. 琼州海峡 ‎【答案】6. C 7. B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系统与天气。降水持续时间,说明受降水天气系统的控制时间长。读图分析可知,甲地一直受高压控制,降水较少,多晴朗天气,A错误; 乙处等压线稀疏,天气变化不大,风力较小,天气晴朗,B错误; 丙在图示时间段内始终受到低压控制,多阴雨天气,C正确; 丁地在8月12日8时受低压控制,在8月13日2时处于高压的边缘,因此,丁地的天气由阴转晴,D错误。 故选C项。‎ ‎【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了风力大小判读,获取图中信息即可。风力大小取决于等压线的疏密程度,从12日8时到13日2时这段时间里,山东半岛的等压线由稀疏变为密集,说明风力明显增大。 故选答案选B项。‎ 下表为2017年甲乙两国人口性别比(每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量),其中甲国为西亚某产油国.乙国为南亚某人□大国。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8. 导致甲国全国人口性别比大的主要因素是 A. 产业结构 B. 宗教信仰 C. 教育水平 D. 生育政策 ‎9. 为应对近年来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问题,乙国应采取的措施是 A. 促进城乡人口流动 B. 提高女性社会地位 C. 限制国际人口迁移 D. 政策鼓励少生优生 ‎【答案】8. A 9. B ‎【解析】‎ ‎【8题详解】‎ ‎20世纪70年代以来,伊拉克、科威特等产油国因石油收入大增,经济发展很快,吸引了大批外籍工人。由表格中信息可知,甲国为西亚某产油国,导致甲国全国人口性别比大的主要因素是产业结构,吸引了大量男性劳动力,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题详解】‎ 读图文材料可知,乙国为南亚某人口大国,主要是印度,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主要和女性社会地位有关,印度重男轻女现象较普遍,使性别比偏高。所以要提高女性社会地位,B对,ACD错。故选B。‎ ‎“富碳农业”指在人工密闭环境中,利用光、气温、水、肥、种等最佳条件组合,创造高效率的光合作用环境,将二氧化碳作气肥大量地使用,生产出丰富的粮食供给人类生活。下图是“富碳农业”生产模式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0. 下列关于“富碳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商品率高 B. 集约度低 C. 精耕细作 D. 成本高昂 ‎11. 发展“富碳农业”能够 A. 减少农药使用量,保证土壤肥力 B. 增加农产品供给,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C. 与企业联动,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D. 实现工厂化生产,缓解耕地紧张局面 ‎【答案】10. A 11. D ‎【解析】‎ ‎【10题详解】‎ 据图分析“富碳农业”工厂生产出丰富的粮食作物供给人类生活,不使用农药,产品品质好,商品率高,A正确;从图文看,富碳农业工厂是与排放二氧化碳的工厂紧密联系的,几乎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不是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集约化程度高,B、C错。据材料可知,富碳农业是指在人工密闭环境中,利用光、气、温、水、肥、种等最佳条件组合,创造高效率的光合作用环境,将二氧化碳作为气肥大量地使用,和传统农业相比成本不太高,D错误。故选A。‎ ‎【11题详解】‎ 富碳农业是在工厂中进行的,减少农药使用量,保证土壤肥力不是其主要作用,A错误。‎ 虽然增加农产品供给,但其规模有限,不能根本解决粮食短缺问题,B错误。‎ 图中粮食经过收集、分类、仓储、物流、生物质供应商,产品附加值没有明显增加,C错误;‎ 读图分析,“富碳农业”是在工厂中进行高效工业化生产,能够缓解耕地资源不足的矛盾,D正确。‎ 故选D。‎ 下图为中国、印度、美国和日本石油需求趋势(含预测)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2. 图中四条曲线代表中国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3. 图示时间甲国石油需求趋势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①能源使用效率不断提高 ‎②新能源的广泛使用 ‎③工业产值比重不断下降 ‎④处于工业化早期阶段,能源需求量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12. B 13. A ‎【解析】‎ ‎【12题详解】‎ 中国处于工业化中期和晚期的交界,原油需求增速与经济增速相关性很高,不过由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原油需求增速在工业化中期略低于经济增速。由于经济转型,日后原油需增长率会进一步放慢。读图分析可知:乙曲线在2030年之前,石油需求量在上升,在2030年之后,需求量下降,乙符合前面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题详解】‎ 能源开发是指以能源资源为对象进行劳动,以达到利用目的活动。能源开发应当有利于发挥能源资源的优势,充分合理地利用能源资源;以科学的长期规划为依据,持续适时适量地保证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要。目前美、中、印为全球原油需求前三甲。甲为美国,从图可以看出,甲国石油需求量在不断减少,原因是能源利用率的提高与新能源的替代,①②正确;工业产值比重变化图中无判断信息,③错误;美国处于工业化后期,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目前美、中、印为全球原油需求前三甲。印度成为拉动原油需求增长的主力。中、美两国需求增速放缓,印度经济发展带动原油需求增长,取代日本成为第三大原油需求国。石油仍是世界的主导燃料,占所有能源消费的近1/3。原油作为工业的血液,工业化阶段决定原油需求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原油需求和经济增长强相关,不过在不同的工业化阶段表现有所不同。‎ 下图为我国长白山北坡自然带谱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4. 岳桦林是一种匍匐状生长的森林(右图),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A. 岩体松散,土层厚 B. 位于阴坡,光照少 C. 气候寒冷,防大风 D. 地势陡峭,多落石 ‎15. 研允发现,近年来图中岳桦林帯的树龄随海拔升高而减小。该现象表明 A. 苔原带正在下侵 B. 岳桦林种群在萎缩 C. 植被演替正在停止 D. 岳桦林带正在上升 ‎【答案】14. C 15. D ‎【解析】‎ ‎【14题详解】‎ 岳桦林位于山地北坡海拔较高处,位于阴坡,气温较低,所以岳桦林生长在气候寒冷的地区;这里地形坡度大,山地土层薄,土壤贫瘠;材料中“呈匍匐状生长,根系发达”说明植被抗风且土壤贫瘠,必须扎根深处才可以获得足够的营养,区域纬度高、海拔高,寒冷的环境使得植物匍匐生长更容易成活,匍匐状生长的森林主要是为了不被大风折断或拔起。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题详解】‎ 苔原带应上侵,A错误;岳桦林种群在增加,B错误;植被演替没有停止,C错误;题干中“岳桦林的树龄随海拔升高而减小”,说明海拔低处先出现岳桦林,海拔高处后出现岳桦林,这说明岳桦林带不断向高处迁移,D正确。故选D。‎ ‎20世纪60年代末到7 0年代初,东北部老年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地带。读美国部分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6. 图中甲农业带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乳畜业 B. 混合型农业 C. 商品谷物农业 D. 大牧场放牧业 ‎17. 图示老年人大量迁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生态环境因素 B. 政治因素 C. 社会文化因素 D. 经济因素 ‎【答案】16. C 17. A ‎【解析】‎ ‎【16题详解】‎ 图中甲区域为玉米带,其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C正确;乳畜业位于五大湖地区,A错误;混合型农业位于甲农业带东南方,B错误;大牧场放牧业位于甲农业带西方,D错误。故选C。‎ ‎【17题详解】‎ 美国东北部是其本土部分纬度较高、气候较冷的地方;而美国南部、西部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所以美国老年人向这些地方迁移安度晚年,反映气候的影响,属于生态环境因素,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在某种特定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例如,美国部分老年人在退休后由东北部“冷冻地带”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这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而年轻人从东北部老工业区向西部、南部迁移,主要是考虑就业等社会经济因素。总体来说,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在逐渐减弱,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是社会经济因素,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普洱以青茶为原料,采用特定工艺.经发酵后加工制成。在以马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时代,普洱茶要借助路上运输时间进行二次发酵。如今采用新的发酵技术可将普洱茶漫长的自然发酵时间缩短为45天左右。勐海县号称“普洱茶圣地”,位于云南省最南端,很多普洱茶企业都争相在勐海县设厂,即使不设厂,也要把发酵车间设在勐海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8. 催生研发新的普洱茶发酵技术的原因是 A. 气候适宜发酵 B. 运输时间缩短 C. 传统经验丰富 D. 原料优质丰富 ‎19. 很多普洱荼生产企业争相在勐海县设厂的原因是 A. 加强企业协作 B. 共用基础设施 C. 提高企业知名度 D. 利用当地独特环境 ‎【答案】18. B 19. D ‎【解析】‎ ‎18题详解】‎ 根据材料得知,在过去由于运输时间较长,普洱茶有充足的发酵时间,而现在交通便捷,不能很好的发酵普洱茶,故交通运输时间变化催生了普洱茶新的技术,B正确。气候、传统经验,原料因素不是催生技术变化的原因,只是当地发展茶业的优势,排除A、C和D。故选B。‎ ‎【19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很多普洱茶企业都争相在勐海县设厂,即使不设厂,也要把发酵车间设在勐海县”,勐海县位于云南最南端,纬度低,温度高,说明勐海县独特的发酵环境是吸引企业布局的主要原因,D正确;加强企业协作、共用基础设施、提高企业知名度不是影响普洱茶品质的主要因素,ABC错误。故选D。‎ 反照率指对某表面而言的总的反射辐射通量与入射辐射通量之比,地表反照率是反映地表对太阳短波辐射反射特性的物理参量。下图为1980-2012年格陵兰地区7月地表反照率距平曲线图(距平是指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0. “格陵兰反照率变化”出现明显的波动下降趋势,其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A. 全球气候变冷 B. 全球气候变暖 C. 冰川融化加剧 D. 冰川面积扩大 ‎21. 分析“格陵兰反照率变化”可知,这种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 增加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难度 B. 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减弱 C. 水热条件变好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D. 农业生产稳定不受气候变化影响 ‎【答案】20. C 21. A ‎【解析】‎ ‎【20题详解】‎ 反照率为反射通量与入射通量之比,根据分式数值越小则分母越大分子越小可以判断反照率越小则证明反射通量越小,入射通量越大。入射通量为太阳辐射,较稳定整体变化不大。格陵兰纬度高,地表大部分被冰川覆盖反射率高,近几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加剧导致冰川数量减少反射通量减小。所以反照率波动下降。直接原因是冰川融化加剧,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1题详解】‎ 由材料知“地表反照率是反映地表对太阳短波辐射反射特性的物理参量”,其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说明反射辐射通量也呈下降趋势,冰雪覆盖率高的地区,地表对太阳光的反射率越高。当冰雪融化,地表对太阳光的反射率降低。地表对太阳光的反射率降低,冰雪融化,增加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难度,A正确;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增加,B错误;全球气候变暖使得一些生物因不能使用环境变化而灭绝,C错误;农业生产受气候变化影响很大,D错误。故选A。‎ 为促进济南都市圈的建设,国务院于2019年1月10日批复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市、莱芜市的行政区划,撤销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2. 行政区划调整后,作为省会城市济南的 A. 经济地位加强 B. 服务范围扩大 C. 城市职能减少 D. 城市等级提升 ‎23. 济南行政区划的调整对济南城市圈建设的作用体现在 ‎①进一步优化济南市城市空间布局 ‎②推进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③更好发挥省会城市的带动、示范、辐射作用 ‎④构建与环渤海地区多元互补、协调联动、合作共赢的产业体系和发展格局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22. A 23. D ‎【解析】‎ ‎【22题详解】‎ 行政区划调整后,济南的经济总量增加,经济地位加强,A正确;省会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全省没有变化,B错误;城市职能不会减少,可能和原来相同或比原来多,C错误;城市等级没变,D错误。故选A。‎ ‎【23题详解】‎ 济南行政区划的调整进一步优化济南市城市空间布局,故①正确;济南行政区划的调整,规模变大,推进了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故②正确;可以更好发挥省会城市的带动、示范、辐射作用,故③正确;构建与环渤海地区多元互补、协调联动、合作共赢的产业体系和发展格局,故④正确。①②③④正确,D正确。故选D。‎ ‎24.读三种地理信息技术工作简图,读下图完成下题。‎ 下列能给外出远程旅行者直接提供旅行路线帮助的是 A. 甲、乙 B. 乙、丙 C. 甲、丙 D. 甲、乙、丙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图中信息可知,甲指的是卫星可以监测人和事物,动态变化特征,应当为RS,乙在人与人之间,表明主要是位置变化,为GPS,丙为电脑以及资料分析,是GIS。所以外出远行者首先要利用GPS可以进行空间定位,然后再利用GIS生成最佳旅行路线,而RS则不具有此功能。乙丙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5.2018年5月2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 “鹊桥”中继星,始终定位于月球背面6. 5万公里处的地月引力平衡点L2点(L2点是一片巨大面积空间区域,鹊桥中继卫星可以在片区域的任意点上工作)附近,为嫦娥四号探测器提供通畅的地月中继通信支持。读下图完成下题。‎ 关于“鹊桥”中继星的空间运行状态说法正确的是 A. 绕L2点公转 B. 绕月球公转 C. 绕地球公转 D. 绕太阳公转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鹊桥”中继星始终定位于月球背面6.5万公里处的地月引力平衡点L2点,则其相对于月球为静止的天体,所以与月球一样都围绕地球公转。C正确,ABD错误。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读北亚地区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亚部分地区简图。‎ 材料二:天然气长距离运输一般釆用管道或经过超低温冷却液化后使用专用船只海运。亚马尔半岛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中国与俄罗斯两国在此合作兴建了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项目,预计到2019年,液化天然气将从这里通过海运输往中国并在不同季节选择不同航道。‎ ‎(1)图中与A海峡隔海相望的国家的首都是___________。‎ ‎(2)B处洋流性质为__________, C处岛弧链主要位于太平洋板块和________板块的 _____边界。‎ ‎(3)D河是俄罗斯第一大河,水量、水能资源均居首位,但该河航运不发达,主要自然原因是:河流汛期主要在__________(季节)水位季节变化大、__________。‎ ‎(4)亚马尔半岛液化天然气生产成本较低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冬季运输液化天然气选择的航道是_________(甲或乙),并说明原因________。‎ ‎【答案】 (1). 华盛顿 (2). 寒流 (3). 美洲 (4). 消亡(碰撞挤压) (5). 春季 (6). 冬季冰期长(已出现凌汛) (7). 气候寒冷(纬度高气温低)乙航道 (8). 乙航道受暖流影响结冰范围小,对通行影响小 (9). 甲航道冬季结冰不易通行(或冬季要破冰航行,成本高昂)。‎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北亚部分区域为背景进行考查,涉及知识点较多,难度中等。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并能根据题目进行综合应用。‎ ‎【详解】(1)根据世界地理进行定位回答即可。A海峡为白令海峡,东侧为美国领土,首都是华盛顿。‎ ‎(2)根据寒暖流定义判断洋流性质;据板块分布和对地形影响判断板块名称和板块边界类型。B洋流从水温低处流向水温高处,为寒流;C处岛弧链两侧分别是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二者碰撞挤压形成。‎ ‎(3)本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要根据区域气候和河流判断其汛期、冰期等。该地冬季积雪多,春季气温回升形成春汛;当地气温低,冰期长;又因河流自南向北流,则易出现凌汛。‎ ‎(4)低温更有利于天然气液化。选择航道要考虑冬季冰层影响,既影响难度,又影响成本。气温低有利于天然气液化。冬季运输液化天然气选择的航道是乙,原因是乙航道受暖流影响结冰范围小,对通行影响小;甲航道冬季结冰不易通行,冬季要破冰航行,降低航行速度,增加航行时间,提高了运输成本。‎ ‎27.读下图和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下图为甘肃及其周边地区简图。‎ 材料二:制种是指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作物种子。近年来,甘肃立足自然条件、技术服务、生产加工依系,打造全国现代化制种示范基地。‎ 材料三:张掖位于祁连山北侧,其境内彩色丘陵、冰沟丹霞地貌景观(右图)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1)甘肃省跨就我国三大自然区的数量为 个(填数字),决定敦煌人口容量大小的主要自然资源是 。‎ ‎(2)制种基地的分布规律是 ;按投入状况,制种业属于 农业。‎ ‎(3)张掖所在的地形是形成冰沟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4)途经该省的资源调配工程是该工程的建设会给甘肃省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 ‎【答案】(1)3 水资源 ‎(2)沿河流分布 集约型(密集型)‎ ‎(3)冲积扇 流水侵蚀 ‎(4)西气东输 破坏地表植被及地表保护层;施工会阻碍动物迁徙;局部生态恶化(土地荒漠化加剧);破坏文物古迹和雅丹地貌。‎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甘肃及其周边地区为背景进行考查,涉及知识点较多,难度中等。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并能根据题目进行综合应用。‎ ‎【详解】(1)本题考查甘肃省的定位以及环境人口容量的限制因素。一个地区的限制环境人口容量的资源因素取决于当地最短缺的资源。甘肃省跨我国三大自然区,该地干旱缺水,决定敦煌人口容量大小的主要自然资源是水资源。‎ ‎(2)本题考查制种基地的相关知识。农业有粗放农业和集约农业之分,二者根据投入的多少来划分。从图中看,制种基地沿河流分布;制种业投入较多,属于集约型(密集型)农业。‎ ‎(3)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及地貌。冲积扇分布在山麓地区,出山口地带,由流水沉积作用来形成;丹霞地貌的形成是特殊的沉积岩层形成后经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从图中看,张掖位于山麓地带,地貌为冲积扇;形成冰沟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 ‎(4)本题考查工程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甘肃省气候干旱,文物景观众多,工程建设会造成植被破坏,进而加剧土地荒漠化、对文物景观造成损坏等;同时施工会阻碍动物迁徙、破坏雅丹地貌。‎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土库曼斯坦区域简图。‎ 材料二:土库曼斯坦面积49.12万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约占3.7%。该国沙漠广布,人口 576万(2017年),人口年均增长率3.9%。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天然气储量约占全球总储量的10%,石油储量约120亿吨。在该国素有“水贵于油”的说法。农作物以棉花、小麦为主,每年3月下旬,当地棉农对土地整理后进行棉花种植,经历灌溉、施肥、喷药等田间管理后,于当年9月上旬进行棉花采摘.‎ 材料三:阿姆河是咸海的重要支流,卡拉库姆运河从阿姆河上游山区截水,沿沙漠边缘向西延伸、全长1400多千米、流经几乎整个国家,运河水主要用于沿线农业灌溉。‎ ‎(1)简析土库曼斯坦素有“水贵于油”说法的原因 ‎(2)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卡拉库姆运河的修建对咸海的影响 ‎(3)分析土库曼斯坦棉花种植过程对土壤的改造作用。‎ ‎【答案】(1)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地表径流较少;人口多增长快,生活用水量大;种植业要灌溉,需水量大;油气资源丰富。(任选 4 点)‎ ‎(2)上游运河截流,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湖泊面积萎缩,湖水蒸发总量减少;空气湿度降低,局部地区降水减少;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 ‎ ‎(3)棉花耕耘改变了土壤的结构和保水性、透气性;灌溉改变土壤的水热状况;施肥改变土壤的元素组成、数量和微生物活动;收获改变土壤的养分循环。‎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中亚国家土库曼斯坦的自然状况和农业生产对土壤影响,运用课本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信息解题。‎ ‎【详解】(1)从图中经纬线可知,土库曼斯坦地处亚洲大陆中部,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由材料信息“土库曼斯坦其中水域面积约占3.7%,该国沙漠广布”得知该国严重缺水。同时人口多增长快,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加剧了缺水严重程度。因此滴水贵如油。‎ ‎(2)卡拉库姆运河的修建使对咸海的影响从径流、下渗、蒸发角度分析。上游运河修建后,对河流进行截流、分流河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入湖水量少导致湖泊面积萎缩,水位下降,湖水蒸发总量减少;湖泊面积萎缩,空气湿度降低,局部地区降水减少;湖水水量减少,湖水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 ‎(3)棉花耐旱,适于在该地种植。“当地棉农对土地整理后进行棉花种植,经历灌溉、施肥、喷药等田间管理后,于当年9月上旬进行棉花采摘”,土地整理改变了土壤的结构和保水性、透气性;通过合理灌溉可以改变土壤的水热状况;施肥改变土壤的营养元素组成、数量和微生物活动,促进土壤肥力提高;棉花采摘收获后,改变土壤的养分循环。‎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左图为云南省区域简图,右图为泥石流发生过程示意图。‎ 材料二:食用玫瑰花喜阳光,怕湿怕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2-25°C。鲜花饼是以食用玫瑰花为原料,采用古法制饼工艺烘焙的云南特色糕点,起源于乾隆年间,原为宫廷御点,现已成为游客到云南旅游必带的伴手礼。曲靖是食用玫瑰花的优质产地,当地聚集了大量鲜花饼生产企业。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从云南引进了 7种食用玫瑰品种进行适应性栽培。‎ 材料三:在应对全球变暖方面,人类采取了很多方法与措施。其中,保护湿地是应对这一重大问题的自然解决方案。湿地物种资源丰富,分布着大量的植物群落,拥有卓越的碳汇能力,是重要的“储碳库”和“吸碳器”。在有效缓解全球变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气候变暖的“缓冲器”。近年来,云南省加大了湿地的保护力度,现已建成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18个。‎ ‎(1)简述曲靖进行鲜花饼生产的有利区位条件。‎ ‎(2)与曲靖相比,简析宁波引种食用玫瑰花的不利气候条件。‎ ‎(3)从湿地能够缓解全球变暖的角度说明保护湿地的必要性。‎ ‎(4)云南属于泥石流多发的省份,据图2说明泥石流不同区域的治理措施。‎ ‎【答案】(1)食用玫瑰花品质较好(原料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土地租金较低;生产工艺独特;旅游业发达,交通便利。(任选4条)‎ ‎(2)春季易受低温阴雨天气影响;夏季高温多雨(梅雨期降水过多;伏旱期温度过高);夏秋季易受台风影响;冬季易受寒潮影响。 ‎ ‎(3)湿地缓解全球变暖主要是通过控制碳排放来实现;湿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湿地可以将大量的碳以固态形式固定在湿地中;湿地破坏后会导致大量碳排放到大气中加剧全球变暖。 ‎ ‎(4)在形成区恢复地表植被;在流通区设置拦挡坝;在危险区建立引导沟槽,将泥石流引导致危害小的地区淤积。‎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云南省某区域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涉及知识点较多,难道中等。解题关键是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和原理规律,并迁移应用到具体的题目中。‎ ‎【详解】(1)曲靖鲜花饼生产的优势区位主要从土地、原料、劳动力、生产历史等工业区位因素角度分析。从土地来看,曲请土地租金较低;从原料看,当地种植食用玫瑰的条件优越,原料充足,且品质好;从劳动力看,曲靖劳动力工资水平低;从生产工艺看,历史悠久等都有利于曲靖生产鲜花饼。‎ ‎(2)解答此题,抓住材料中的玫瑰花的生长习性,并比较宁波和曲靖的差异。根据与曲靖相比,宁波引种食用玫瑰花的不利气候条件主要是春季易受低温阴雨天气影响;夏季高温多雨(梅雨期降水过多,伏旱期温度过高);夏秋季易受台风影响;冬季易受寒潮影响。‎ ‎(3)此题解答需要结合材料说明湿地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原理。根据材料,“湿地物种资源丰富,分布着大量的植物群落,拥有卓越的碳汇能力,是重要的“储碳库”和“吸碳器”。”因此,湿地缓解全球变暖主要是通过控制碳排放来实现;湿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湿地可以将大量的碳以固态形式固定在湿地中;湿地破坏后会导致大量碳排放到大气中加剧全球变暖。‎ ‎(4)根据材料,泥石流不同区域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危险区等,分别根据材料信息所示进行作答。针对图示信息解答即可,在形成区恢复地表植被;在流通区设置拦挡坝;在危险区建立引导沟槽,将泥石流引导到危害小的地区淤积。‎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