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吉林省白城市2021届新高考第四次模拟地理试题含解析
吉林省白城市 2021 届新高考第四次模拟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 20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1.冰草原产于非洲纳米比亚沙漠,因入口微咸、脆嫩多汁而成为市民追捧的高价蔬菜。冰草在上海周边 农村难以大规模种植,其中的限制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市场 D.劳动力 【答案】 A 【解析】 【详解】 抓材料中的关键:冰草原产于非洲纳米比亚沙漠,说明冰草原在沙漠里生长,生长于干燥草地、山坡、丘 陵以及沙地。上海的地形平坦、市场广阔、劳动力充足,这都是不冰草在上海周边农村难以大规模种植的 限制因素,故 BCD错;冰草原原在沙漠里生长,上海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故气候不适宜冰草原生 长,故 A 对。故选 A。 2. 高铁是目前人们快速出行的一种交通方式。为了保证安全,遇到灾害性天气,高铁会降速运 行。下图为将在 2019 年底开通的商合杭(商丘经合肥到杭州)高铁线路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商合杭高铁线路选线规划时,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至少需要 A.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遥感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2.商合杭高铁开通时,在高铁上可以看到沿线变化最明显的是 A.地形 B.树木 C.土壤 D.农作物 3.导致商合杭高铁减速运行的气象灾害最多的是 A.台风 B.暴雨 C.洪涝 D.沙尘暴 【答案】 1.B 2.B 3.B 【解析】 1.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是一种专门用于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表达空 间数据的信息系统,题干问的是“选线规划”、“至少”,其它不具备规划线路的功能,故选 B。 2.商合杭高铁沿线一直为平原,地形没有说明变化, A 错误; 2019 年底开通,此时为冬季,从商丘到杭 州树木由温带落叶阔叶林变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变化很明显, B 正确;由于土壤被植被覆盖,无法看出 区别, C错误;从商丘到杭州在秦岭 - 淮河两侧通行,农作物处于过渡区域,而且农作物种类多样,无法 明显看出太大区别, D错误。故选 B。 3.台风对沿海影响大,但不经常, A 错误。受锋面的影响,夏秋季节降水集中多暴雨, B 正确。答案 C 属于水文灾害,排除 C。沙尘暴主要影响我国西北、东北、华北北部,对商合杭高铁段影响很少, D错误。 【点睛】 秦岭 -淮河一线 3.在我国古代,有许多诗词歌赋描写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蕴含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据此回答下题。 诗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中 ,与“秋阴不散”导致“霜飞晚”密切相关的是( )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逆辐射 D.大气辐射 【答案】 C 【解析】 【分析】 【详解】 诗句的意思是连日天气阴霾,孕育着雨意,所以霜也下得晚了。阴天的夜晚,空气中水汽多,对地面辐射 的吸收能力强,所以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保温效果显著,不容易出现霜。故 C正确。 【点睛】 傍晚或夜间,地面或地物由于辐射冷却,使贴近地表面的空气层也随之降温,当其温度降到露点以下,即 空气中水汽含量过饱和时, 在地面或地物的表面就会有水汽的凝结形成霜。 因此霜多形成于晴朗微风的夜 晚,夜间晴朗有利于地面或地物迅速辐射冷却。 4.下图为某时刻的昼长等值线图(单位:小时) ,经线 OA、0B 为日期分界线, OA位于 45° E,P 点的纬度 为 7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北京时间为 19 时 B.此时 P 地的影子朝向正南方 C.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此日 B 地日出正东方 【答案】 B 【解析】 【详解】 同一纬度的昼长相等,图中等值线图可以看成极点俯视图,昼长等值线相当于纬线。材料信息表明,经线 OA、OB 为日期分界线,其中有一条为日界线( 180°经线) ,另一条为 0 时经线,材料信息表明, OA 经 度为 45° E,则 OB 为日界线, OA 为 0 时经线,即 45°E为 0 时,经计算,北京时间( 120° E)应为 5 时, A 错误。 OB 经度为 180°, OA 为 45°E,根据经度变化方向判断,该图应为北极点俯视图。图中显示, P 地昼长为 24 小时,即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 P 地位于 OA 经线上,即 P 地区为 0 时,太阳应位于 P 地正北方, 当地的影子朝向正南方, B 正确。 由于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 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P 地纬度为 75°N,正好出现极昼现象,因此太阳直射 15°N,但不能确定是向南移动,还是向北移动, C 错误。由于此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则 B 地日出东北方, D 错误。 5. 吉林省长春市下辖 7 区 3 县,辖区内的地表温度存在差异,下表为长春市部分辖区某时刻白 天与夜间地表温度。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长春市辖区 白天地表温度范围 ( ℃) 夜间地表温度范围 ( ℃) 甲区 26.61-31.73 13.47-18.13 乙区 24.33-31.29 13.57-18.17 丙区 19.0131.41 10.33-18.23 丁区 18.15-31.25 6.15-18.43 1.若仅从植被考虑,从白天地表温度范围可以推测出地表植被覆盖度最大的辖区可能是 ( ) A.甲区 B.乙区 C.丙区 D.丁区 2.与丁区相比,甲、乙二辖区昼夜地表温度均较高的原因可能是 ( ) ①辖区内水域面积较大②空气流动较快 ③有高密度建筑④人为热释放较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1.D 2.B 【解析】 【分析】 1.题干限定“仅从植被考虑”,从白天地表温度范围看,据所学知识可知,植被对气温具有一定的调节 作用,若有大量植被覆盖,会使该地白天最高气温较植被覆盖度低的地区低,据表中白天地表温度范围数 据可知,与甲、乙、丙三辖区相比,丁区白天地表温度整体气温较低,很有可能是其植被覆盖度最高,故 D 正确。故选 D。 2.辖区内水域面积较大的地区,因比热容较大,白天升温一般较慢,①错误。甲区、乙区昼夜地表温度 都较高,说明植被覆盖度较低,有高密度建筑,高密度建筑白天吸热,存储热量在夜间释放,使得夜间高 温中心集中在城市中心,③正确。甲区、乙区有高密度建筑,强化了风阻效应,故空气流动缓慢,地表散 热较慢,②错误。甲、乙可能以住宅区和商业区为主,人口多,密度大,人为热源释放的热量高,因而导 致白天和夜晚的地表温度都较高,④正确。故 B 正确。故选 B。 6.2016 年 11 月 30 日,中国申报的 “二十四节气 ”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图为二十四节气 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每年高考举行时,最接近的节气是 A.立夏 B.小满 C.芒种 D.夏至 2.下列节气与地理现象相符的是 A.清明 —— 华北地区播种小麦 B.大暑 ——长江中游伏旱天气 C.霜降 —— 江南丘陵油菜花开 D.大寒 ——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 【答案】 1.C 2.B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中国二十四节气。全年共 24 个节气,内容如下: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 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据此可知,相邻两个节气差半个月,每年高考 6 月 7 —8 日举行,夏至日是 6 月 22 日,芒种是夏至之前一个节气,即相差 15 日左右,所以每年高考举行时,最接近的节气是芒种。 华北秋季种冬麦,长江中下游地区 7、8 月伏旱;油菜花开在春季,冬至后太阳直射点北移,据此解答即 可。 1.每年高考举行时间为 6 月 7-8 日,立夏是 5 月 5 日左右,小满是 5 月 27 日左右;芒种是 6 月 5 日,夏 至是 6 月 22 日前后,所以,高考最接近的节气是芒种,选 C。 2.华北地区是冬小麦,每年秋季播种小麦,清明属于春季, A 错;根据相邻两个节气相差半个月,大暑 已经是 7 月底,长江中下游地区 7 、8 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伏旱天气, B 对;油菜花盛开在每年的 春季,霜降已经进入秋季了, C 错;大寒是在冬至日之后,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大寒太阳直射 点向北移, D 错。 7.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和沿线国家的联系也日益紧密,如图为一艘开往欧洲集装箱货轮 11 月份的航行路线示意图。该船在 ab 段和 cd 段航行时,与所在海区风向和洋流的关系分别是( ) A.顺风顺水、逆风逆水 B.顺风逆水、顺风顺水 C.逆风顺水、逆风顺水 D.顺风顺水、顺风顺水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该题组主要考查盛行风和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 【详解】 11 月份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该船在 ab 段向西北方向是顺风顺水; 11 月 27 日,北大西洋盛行西风, 该船在 cd 段航行顺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航行。故选 D。 8.下图示意厦门市各街区居民出行对小汽车依赖程度, 图示意该市规划中的地铁和轻轨等轨道交通线路。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造成小汽车依赖度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有: A.市区公共交通便利,对小汽车依赖程度低 B.市区交通设施完善,对小汽车依赖程度高 C.城郊经济落后,就业机会较少,依赖度低 D.城郊人流量小,交通通达度好,依赖度高 2.轨道交通网建成后对该市的影响有: A.市区的大气污染加重 B.小汽车依赖度增大 C.加快郊区城市化进程 D.交通方式趋向单一 3.应用 GIS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分布进行规划时,需要用到的图层有: ① 城市道路图层 ② 地质地貌图层 ③ 土地利用图层 ④ 气候图层 ⑤ 土壤图层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答案】 1.A 2.C 3.A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城市交通方式的特征及原因,城市道路与轨道交通线规划,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1.市区公共交通便利,对小汽车依赖程度低 ,A 对。市区交通设施完善,包括公交便利,对小汽车依赖 程度低, B 错。城郊经济落后,就业机会较少,公交设施不完善,依赖度高, C错。城郊人流量小,交通 通比市区差, D 错。所以选 A。 2.轨道交通网建成后,市区的大气污染减轻, A 错。对小汽车依赖度减小, B 错。有利于加快郊区城市化 进程, C对。交通方式趋向多元化, D 错。所以选 C。 3.应用 GIS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分布进行规划时,需要用到的图层有城市道路图层,便于城市道路与轨 道的联合, ① 对。地质地貌图层,保证工程安全、节省, ② 对。土地利用图层 ,便于结合不同利用类型 选线, ③ 对。与气候图层、土壤图层关系不大, ④ 、⑤ 错。所以 A 对。 9. 2015 年 12 月 15 日,广东(国际)机器人论坛在广东省肇庆市召开,与会专家表示,广东省 应重点加快本土高新机器人产业发展。下表为 2013 年广东省珠三角、粤东、粤北、粤西产业结构统计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广东省机器人产业投资建设最适宜的地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广东省重点加快本土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 ①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 ②市场优势不断丧失 ③能源供应日趋紧张 ④劳动力导向型产业招工难度加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1.A 2.D 【解析】 1.机器人产业属于高科技行业,应布局在经济水平高,科技发达的地区。甲、乙、丙、丁四个地区中, 甲地区第一产业比重最小,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科技水平最高,因此,机器人产业应布局在甲地,故 A 正确。 2.随着经济的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市场越来越广阔,而劳动力成本逐渐增加,①正确,②错误;机器人 产业对于能源依赖性低,③错误,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招工难度增加,为降低生产成本,逐渐需要实现 生产的自动化,④正确。故选 D。 【点睛】 本题以广东(国际)机器人论坛在广东省肇庆市召开为背景,考查了产业结构,考核了学生知识迁移、读 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10. [ 地理 —— 选修 6:环境保护 ] 镉米、砷毒、血铅等重金属污染危害近年来常见诸报道,土壤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土壤污染中备受关注的 公共问题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下袁为我国不同区域土壤重金 属污染概率表。 简述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 【答案】中部重,东、西部较轻。原因:我国中部地区煤炭和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开采力度大;中部地区 农业发达,化肥、农药长期使用导致土壤雷金属元素的积累;中部地区有色金属冶炼集中,加重了重金属 的污染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 【详解】 主要结合表格中的信息进行分析。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分布规律中部重,东、西部较轻。 原因分析可以联系污染物的来源、各地生产特点进行分析。中部地区煤炭和金属矿产丰富,矿产开采和有 色冶金集中,且发达的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化肥、农药,加重了重金属的污染。 11.在国际贸易中 , 发达国家从我国进口较多的商品最可能是 A.天然气 B.铁矿石 C.家电 D.小麦 【答案】 C 【解析】 【分析】 发达国家,从我国进口比重较大的应是劳动密集型工业品。 【详解】 A. 我国天然气相对不足,需要进口,故 A错; B. 我国铁矿石相对不足,需要进口,故 B错; C. 家电属劳动密集型工业品,我国生产的家电物美价廉,大量出口到国外,故 C对; D. 我国人口多,粮食相对不足,小麦需进口,故 D错。 故选 C。 12.下面是我国东南某区域借助 GIS 识别生态、生产和生活空间的一组图像资料。读图,回答下列问 题。 1.图中 ( ) A.甲地宜大规模种植水稻 B.乙河自南向北流,流速较快 C.丙地的城镇化水平最低 D.丁地比戊地更宜建高速公路 2.在进行绿色宜居城镇发展规划时,还需要叠加该区域的 ( ) ①降水分布图 ②土地利用图 ③空气质量图 ④矿产分布图 ⑤人口分布图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 【答案】 1. D 2. C 【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位丘陵、山区,不适合大规模发展种植水稻,乙河自北向南流,流速较快,丙 地道路交通密集,城镇化水平较高,丁位于城市边缘,比戊路更宜建高速公路, D 正确。 2.在进行绿色宜居城镇发展规划时,还需要叠加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图、空气质量图、人口分布图。降水 分布图和矿产分布图,对绿色宜居城镇发展规划影响不大, C 正确。 13. 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一般情况下,提高容积率可以提 高土地的利用效益。图一为 “ 北京局部地区示意图 ”。 读图 , 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居住区容积率低于乙地,主要是因其 A.交通便利 B.建筑高度受限 C.地价高昂 D.环境承载力大 2.图中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变化体现了该区域 A.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B.人口向中东部迁移 C.商业用地增加 D.人均拥有小汽车数量的增加 【答案】 1.B 2.A 【解析】 1.据材料可知,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甲、乙两地的交通通达度差 不多, A 选项错误;甲地在天安门附近,建筑物高度受限, B 选项正确;甲、乙两地均在市中心,地价均 高昂, C 选项错误;甲、乙两地均在市中心,环境承载力差不多, D 选项错误。故选 B。 2.通过图示可知,新增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数量增多,说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A 选项正确;新增新能源 汽车充电桩在一个城市,户籍没有改变,不能看出人口的迁移, B 选项错误;只通过新增新能源汽车充电 桩数量变化,看不出城市土地类型变化、人均拥有小汽车数量变化, C、D 选项错误。故选 A。 【点睛】 本题组考查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意在考查学生通过材料获取关键信息、迁移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容积 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天安门附近,建筑物高度受限。 14.以下左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某月等温线(单位:℃)分布示意图,右图为南美洲地形图。据此完成下 面小题。 1.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起伏 D.洋流性质 2.关于图中圣地亚哥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属同一气候类型 B.圣地亚哥中心区会受日本海啸影响 C.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水资源更丰富 D.两地都可举办高山滑雪比赛 【答案】 1.B 2.C 【解析】 【分析】 1.读图可知,甲地气温在 25℃以上,而乙地气温在 20℃以下,两地气温差异明显。图中显示,甲地和乙 地纬度相同,因此纬度位置不是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因素, A 不符合题意;图中显示,乙地位于海 岸线附近,而甲地处于内陆,应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甲地所处的陆地升温快,气温高,而海洋升 温慢,气温低,乙地受海洋影响明显,图中乙地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也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海陆位 置是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 B符合题意;右图显示,甲、乙两地都位于拉普拉塔平原,地 形起伏相似,因此地形起伏不是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因素, C不符合题意;乙地沿岸为巴西暖流, 具有增温作用,这不可能是乙地气温低的影响因素,因此洋流性质不是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因素,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2.图中圣地亚哥和布宜诺斯艾利斯分别位于南美大陆亚热带东西两岸,图中圣地亚哥应为地中海气候, 布宜诺斯艾利斯应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因此两地不是属同一气候类型, A 错误;图中显示,圣地亚 哥中心区离海岸线有一定距离( 100 多千米) ,因此不会受日本海啸影响, B 错误;图中显示,布宜诺斯艾 利斯位于拉普拉塔河入海口,该河径流量大,而圣地亚哥位于安第斯山西侧狭窄平原,河流流域面积小, 降水相对较少,地表径流量小,因此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水资源更丰富, C正确;布宜诺斯艾利斯位于平原 地区,地势低平,冬季平均气温高于 0℃,因此不可以举办高山滑雪比赛, D 错误。故选 C。 【点睛】 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太阳辐射(纬度和季节) 、大气环流和天气状况、下垫面的性质(包括反射率、热 容量和海陆因素、地形和地势、洋流和人文因素(通过改变大气成分和地面性质) 。 15. 巴丹湖位于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的东南缘,湖泊被沙山分为东湖和西湖两部分(下图) ,两 湖水体性质受盛行西北风的影响而产生明显差异。地质历史时期,该湖所在地区风向多变,影响着巴丹湖 的地貌演化,并造就了不同的湖泊形态。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右图示意巴丹湖的地貌演化过程,据此推断Ⅰ、Ⅱ、Ⅲ阶段的盛行风向分别是 A.西南风;东南风;西南风 B.西南风;东南风;东北风 C.东北风;西北风;西南风 D.东北风;西北风;东北风 2.巴丹湖冬、春季节水位较高,其主要原因是 A.地下水补给量大 B.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量大 C.大气降水量大 D.气温低,蒸发量小 3.东湖比西湖水位高、盐度低的原因是 ①湖盆底部西高东低,东湖接受浅层地下水补给量大于西湖 ②东湖受季风影响,降水量大,湖水补给量大 ③该地盛行西北风,沙山阻挡,导致风力东湖较西湖弱,水分蒸发弱 ④西湖沿岸地区人类活动频繁,用水量大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答案】 1.C 2.D 3.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自然要素的相互影响。 1.沙丘凸向即风来的方向。因此可以得出阶段Ⅰ是东北风;阶段Ⅱ是西北风;阶段Ⅲ是西南风。故选 C。 2.地下水补给比较稳定,季节变化小, A 错误;本题是冬春季节,题目条件中也无从得出该地冬春降雪 丰富,且季节性积雪融水主要发生在春季, B错误;另外本地位于内蒙古沙漠地区,干旱是主要特征,降 水量有限, C选项大气降水量大,不符合题意。冬春季节,气温低,蒸发量小,故 D 正确。 3.由图可知湖盆底部西高东低,东湖接受浅层地下水补给量大于西湖,①正确;本地位于西北内陆,夏 季风难以到达, ②错误; 两湖水体性质受盛行西北风的影响, 西北风使得西湖蒸发旺盛, 东湖受沙山阻挡, 风力较西湖弱, 蒸发量较小, ③正确; 巴丹湖位于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的东南缘, 人类活动较少, ④错误。 A 正确。 【点睛】 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16. 夏特古道跨越新疆天山南北,全长 120 千米,海拔均在 2500 米之上,是丝绸之路上一条非 常险峻的古隘道。 《大唐西域记》描述此地 : “ 经途险阻,寒风惨烈 ⋯⋯ 行人由此路者,不得赭衣持瓠大声 叫唤,微有违犯,灾祸目睹。 ”下图为 “夏特古道线路示意图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驴友普遍选择春秋季徒步穿越夏特古道,主要是为了避开 ①洪水切断古道 ②野生动物袭击 ③高温酷暑天气 ④风雪严寒天气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大唐西域记》中所说的“灾祸”,最可能是 A.雪崩 B.地震 C.洪涝 D.泥石流 【答案】 1.A 2.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从图中可以看出,夏特古道沿天山山麓的河流分布,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为河流汛期,洪水 切断古道,无法通行。经途险阻,寒风惨烈,冬季气候恶劣。①④正确。野生动物袭击不只出现在春秋季 节。夏季高温酷暑天气不是主要原因。故选 A。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经途险阻,寒风惨烈,为冬季,不得赭衣持瓠大声叫唤,大声叫唤可能引发雪崩, 不可能引发地震、洪涝、泥石流。故选 A。 17. 我国某大学基于 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字评估,完成中国某重要地理分界线(过渡带) 分布图的绘制。下图为该分界线西段、中段、东段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线最有可能是我国 A.水田与旱地集中分布区的分界线 B.人口密度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D.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 2.GIS 在绘制该线时的作用主要是 A.获取相关地理空间信息 B.确定地理事物空间位置 C.空间数据的分析与应用 D.将相关信息立体化呈现 【答案】 1.A 2.C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图中分界线主要呈东西走向,因此其两侧的地理特征主要与南北向有关,我国水田主要集中在南方地 区,旱地集中在北方地区,因此水田与旱地集中分布区呈东西走向, A 正确;我国人口分界线为黑河—腾 冲一线,为东北—西南走向, B错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与我国东部陆地轮廓走向接近, C错误;图中分 界线与海洋相连,不可能是内外流区的分界线, D错误。所以选 A。 2.GIS 的主要作用是对获取的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及应用等。 C正确。 GIS 在绘制该线时不仅要考虑 地理空间信息还要对其数据进行分析,但是不必要以立体化呈现。所以选 C。 18.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异明显,东部沿海灾害带内易发的自然灾害有 ①地震 ②台风、风暴潮 ③海啸 ④洪涝 ⑤滑坡、泥石流 A.②④ B.①②⑤ C.③④ D.①③⑤ 【答案】 A 【解析】 【详解】 我国的地震主要分布于华北地区、青藏高原、四川龙门山附近,东部沿海地震灾害较少,①错误; 东部沿海夏秋季节多台风、风暴潮灾害,②正确; 海啸主要由海底地震和崩塌等引发,属于低概率灾害,③错误; 东部沿海夏季降水丰富,易引发洪涝灾害,④正确; 滑坡、泥石流多发生于降水较多,坡度较大的山区,东部沿海滑坡、泥石流较少,⑤错误; 故②④正确,选 A。 19.下图为《百度 2019 双十一大数据报告》三大典型电商平台核心关注用户数量排名前五的省级行政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三大典型电商平台核心关注用户数量排名前五的省级行政区( ) A.产业结构中均以第二产业为主 B.南方地区多于北方地区 C.地势第一级阶梯多于第二级阶梯 D.产业结构中均以第三产业为主 【答案】 B 【解析】 【分析】 【详解】 读图可知, 三大典型电商平台核心关注用户数量排名前五的省级行政区有广东、 浙江、 北京、 江苏、 上海、 四川、山东。广东、浙江、北京、江苏、上海、四川、山东等省级行政区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均超过 第二产业比重, A 错误;三大典型电商平台核心关注用户数量排名前五的省级行政区中,仅北京和山东位 于北方地区,其它均位于南方地区,因此南方地区多于北方地区, B 正确;广东、浙江、北京、江苏、上 海、四川、山东等省级行政区中,没有全部没有第一级阶梯的省级行政区,四川主要位于第二级阶梯, C 错误; 三大典型电商平台核心关注用户数量排名前五的省级行政区中, 产业结构大多以第二、 三产业为主, 尽管第三产业比重最大, 但第二产业占有重要地位, 因此四川等较落后省级行政区的产业结构还不是以第 三产业为主, D 错误。故选 B。 20.如图为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 ) A.甲处在低压系统中强度较强 B.乙处被低压槽控制,天气晴朗 C.丙处风力强盛,易形成风暴潮 D.丁处气流为逆时针辐合下沉 2.分析可知( ) A.此时可能处于芒种节气 B.①洋流向东流向北美洲 C.图示区域为太平洋板块 D.丁地比丙地先进入新年 【答案】 1.A 2.B 【解析】 【分析】 主要考查等压线分布图的判读,分析天气系统及对天气的影响。 1.读等压线分布图可知,甲处是低压中心,由于甲处气压较低,强度较强, A 对;乙处被高压脊控制, 天气晴朗, B 错;丙处位于压槽,等压线稀疏,风力弱,不易形成风暴潮, C 错;丁处位于低压中心,气 流为逆时针辐合上升, D 错。 故选: A 。结合等压线分布图,判断甲乙丙丁四地的天气系统,分析各地气 流的运动及对天气的影响。 2.读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亚欧大陆为高压,太平洋上为低压中心,此时为北半球冬季。①洋流向 东流向北美洲;此时不可能处于芒种节气;图示区域有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丙地比丁地先 进入新年 , 故选 B。冬季( 1 月)副极地低压被陆地冷高压切断,如亚洲高压(蒙古 - 西伯利亚高压) ,低压 仅留在海洋上,有冰岛低压和阿留申低压。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 4 个小题,共 40 分) 21.读亚非部分区域图,回答问题。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理论推测红海的面积变化。 (2)红海是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区,结合密度流的形成原因解释曼德海峡表层海水的流动规律。 (3)简述苏伊士运河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4)写出图示地区主要所属的文化圈,从服饰的角度说明该地区的自然环境。 【答案】 (1)红海的面积不断变小。 (2)从阿拉伯海流入红海。 (3)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间接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是北非西亚重要的水路要道,经济往 来十分频繁;历史上看,埃及收付苏伊士运河主权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壮大的重要体现,成为第三世界人民 争取民族独立和反对霸权统治的象征;遏欧亚非三大洲要冲,临近世界上最大的石油产地,战略地位十分 重要。 (4)伊斯兰文化圈;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知识点有:板块构造学说,曼德海峡表层海水的流动规律,苏伊士运河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伊斯 兰文化圈的自然环境等。板块和板块之间运动频繁,但力的方向不同。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其运动方向 相反,板块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张,造成断裂陷落,地表会产生裂谷或海洋;板块发生挤压运动时,其方向 是相向运动,板块之间的距离缩小,地表还会不断隆起,形成山脉。“伊斯兰文化圈国家”一般指以伊斯 兰教为国教和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和地区。 区域差异比较主要从自然与人文两个方面比较: 自然 环境从气候、 地貌、 水文、 土壤、 植被等方面比较; 人文环境从经济 (发展水平、 农业、 工业、 第三产业) 、 社会(人口、城市化) 、文化等方面比较。 【详解】 (1)板块发生挤压运动时,其方向是相向运动,板块之间的距离缩小。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 之间,两大板块发生碰撞挤压,面积不断缩小。 (2)曼德海峡连接红海和阿拉伯海,红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红海蒸发旺盛,盐度高,水面低, 相邻的阿拉伯海盐度低,水面高,因此表层海水从阿拉伯海流入红海,底部海水从红海流入阿拉伯海。 (3)苏伊士运河贯通了亚洲西部,非洲东部,亚洲东部,大洋洲到达非洲西北部海岸,欧洲西部,欧洲 东部的最近海上通道,加强了这些地区的海上联系,促进了航运事业的发展。 (4)伊斯兰文化圈(又被称作阿拉伯文化圈、中东文化圈) ,其区域主要包括: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 东南亚 (泰南、 马来西亚、 印尼、 及菲律宾棉兰老岛) 及非洲的部分地区。 其特征为民众多信仰伊斯兰教, 阿拉伯字母使用广泛。阿拉伯人的服饰和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是:阿拉伯的气候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极其 的炎热。所以,阿拉伯的服装,也就是白色长袍,是选用质地非常好的丝布制成,具有通风的效果,十分 凉爽; 同时, 之所以选用白色, 是从光学的角度来说, 白色能反射光线 (即太阳光) 达到祛热降暑的作用, 以此来帮助适应酷热的气候。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老挝经济以农业为主,该国境内水能丰富,开发的水电主要输往泰国。 材料二: 2018 年 7 月 23 日 20 点左右,受飓风影响甲水电站溃坝,导致人员伤亡严重。下图为东南 亚部分区域略图。 (1)简析泰国从老挝输入水电的主要原因。 (2)简述老挝南部水电站建成后,当地农业用地结构的变化。 (3)分析甲水电站溃坝事故伤亡严重的原因。 【答案】 (1)泰国经济较发达,用电量大;距离老挝近;地形较平坦,输电线路建设成本低;老挝地势落 差大,河流径流量大,水能丰富;老挝经济水平低,电能需求量小。 (2)林地比重减小;耕地比重减小; ( 养捕 ) 水域比重增加。 (3)飓风带来强降水;下游盆地 ( 谷地 ) 排水不畅;人口、聚落较多;预警机制不完善;救援能力不足 ( 难 度大 ) 。( 回答“溃坝发生在晚上”可酌情给分 ) 【解析】 【分析】 本大题以东南亚老挝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能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水电 站建设对农业的影响、 洪涝灾害成因等相关内容, 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 (1)泰国从老挝输入水电的主要原因应水电的供求关系方面进行分析。从泰国方面来看,相对于老挝, 泰国经济较发达, 产业规模较大, 生产生活用电量大, 需要从邻国输入水电; 泰国多平原, 水电供应不足; 泰国距离老挝近,且两国之间的地形相对平坦,使得输电线路建设成本低。从老挝方面来看,图中显示, 老挝地势落差大,河流众多,且河流径流量大,水能资源丰富,水电开发潜力大;老挝经济水平低,电能 需求量小,有富余的水电可向外输送。 (2)老挝南部水电站建成后,当地农业用地结构的变化应从水库占用土地方面进行分析叙述。老挝南部 水电站建成后,水电站之上会形成广阔的水库,大量林地和耕地会被淹没,导致当地林地比重减小;耕地 比重减小;水电站建设形成的广阔水库,使得发展水产业的水域比重增加。 (3)甲水电站溃坝事故伤亡严重的原因应从洪涝灾害方面进行分析。甲水电站溃坝事故短时间向下游排 放大量洪水,加上飓风带来强降水,水电站下游洪水水位高,洪灾强度大;甲水电站下游盆地或谷地地势 低平,排水不畅,导致洪水持续时间长,洪峰水位高;甲水电站下游地区人口、聚落较多,洪灾导致伤亡 严重;老挝政府预警机制不完善,抗灾能力较差,救援能力和物质不足,导致伤亡严重。 2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澧水是湖南省四大河流之一,经桑植津市等县市,由澧县小渡口注入西洞庭上之七里湖,下 游形成了湖南省最大的平原 —— 澧阳平原。 下图为 2020 年 3 月 18 某地理爱好者拍摄的澧水下游河中的鹅 卵石图片。 材料二:葡萄原产亚洲西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地处澧阳平原的澧县葡萄生产量大质优,有 “南方 吐鲁番 ”之称,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葡萄在正常生长期间必须要有一定强度的光照,但光照太强时 特别是葡萄进人硬核期较易发生日灼病,葡萄虽然在各种土壤均能栽培,但以壤土及细砂质壤土为最好。 材料三:城头山虽名山但没有山,海拔和周围平原没多大差异。城头山古城址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时代 最早、内容最丰富、最有典型意义的古城遗址。约在 6500 年前,人们开始在城头山掘壕沟,筑城墙。专 家们在城内发掘出大片台基式的房屋建筑基础、 宽阔的城中大路、 密集而重叠的氏族墓葬和保存完好的世 界最早的水稻田以及设施齐全的制陶作坊。据专家研究,制陶作坊中制造的陶鬶、陶觚和温锅的使用大多 与市场相关,这里就是屈家岭文化时期常德地区最发达的商贸市场之所在。 (1)描述澧水中鹅卵石的形成过程 (2)盛夏正值澧水流域的伏旱季节,光照强烈,为避免日灼病,推测当地果农采取的最可能的措施,并 分析澧县成为“南方吐鲁番”的区位条件。 (3)澧县的葡萄生产目前面临一些问题,请对澧县葡萄可持续生产提出你的建议。 (4)推测城头山遗址保存完好的自然原因,并根据聚落类型及演替规律,描述城头山城形成的过程。 【答案】 (1) 澧水上游的岩石经风化崩解形成大小不一的碎块;在流水搬运过程中,经流水侵蚀及流水携 带的泥沙石块的相互碰撞和磨蚀,碎块岩石变成圆润的鹅卵石;在澧水下游因地形平坦,水流速度变慢而 堆积。 (2) 措施:套袋;区位(应答有利区位) :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技术,劳动力,市场,政策等等都 可以着手,言之有理皆可。但必须有理有据,如泛泛而谈的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深厚,没有讲清楚为 什么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深厚的不能赋分。 (3) 建议:适当压缩生产规模,避免挤占过多耕地;研究并推广葡萄新品种;加强宣传推广,扩大市场; 发展交通和冷藏保鲜技术,扩大市场范围;延长产业链,如将葡萄加工成葡萄干、葡萄汁、葡萄籽饮料、 葡萄籽油等等;其它言之有理皆可。 (4) 自然原因:泥沙掩埋;过程:澧阳平原自然条件优越(一定要具体,讲 2 到 3 个优势条件即可) ,适宜 农业发展,人们定居于此,形成乡村聚落;随着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部分多余劳动力可以进行 手工生产(陶器等)并进行交换,形成了市。人们掘壕沟,筑城墙,进一步形成了城市聚落。 【解析】 【分析】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较难。 【详解】 (1)描述澧水中鹅卵石的形成过程应从卵石形成、沉积两个方面考虑。卵石是经过很长时间,逐渐形成 的,卵石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岩石风化、崩塌阶段;第二阶段是岩石在河流中被河 水搬运和磨圆阶段。澧水上游的岩石经风化崩解形成大小不一的碎块;河水对河道中的岩石、泥沙有一种 搬运作用,从上游往中下游搬运。河水越多、流速越快,搬运力量越大。大的、重的石块,搬运的距离比 较近;小的、轻的石块,就被搬运到很远的地方。石块在被河水搬运的过程中,受到河水的冲刷,以及相 互磨擦、碰撞,棱角被逐渐磨去,体积逐渐变小,就形成了鹅卵石。在澧水下游因地形平坦,水流速度变 慢搬运能力减弱,卵石沉积。 (2)为避免日灼病,果农采取的最可能的措施是给水果套袋。由材料二可知,澧县成为“南方吐鲁番” 是因为葡萄产量大,质量优,“壤土及细砂质壤土”更是个葡萄的生长。澧阳平原位于澧水下游,水流速 度缓慢,沉积物为颗粒细小, 适合葡萄生长;澧阳平原是湖南省最大的平原,葡萄栽培面积广;“葡萄 在正常生长期间必须要有一定强度的光照”,伏旱季节多晴天,光照条件好,澧水在伏旱季节可以提供充 足的灌溉水源; 湖南为我国人口大省, 当立劳动力充足; 澧县葡萄生产量大质优, 有“南方吐鲁番”之称, 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因此澧县葡萄市场需求量大,在发展过程中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3)“澧县葡萄生产量大质优”,说明澧县葡萄栽培面积广,大面积栽培葡萄可能导致粮食播种面积减 少,因此适当压缩生产规模,避免挤占过多耕地;为避免应葡萄栽培量而导致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下滑, 在葡萄栽培时应研究并推广葡萄新品种;应注意发展农村电商,加强宣传,提升当地葡萄的知名度和扩大 消费市场;从经济效益考虑,应对葡萄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应加强交通运输建设,保 障葡萄运输畅通。 (4)“城头山虽名山但没有山,海拔和周围平原没多大差异”、“保存完好的世界最早的水稻田”,说 明城头山遗址地势低平;澧水流入洞庭湖,然后随洞庭湖一道注入长江,受季风影响,河流径流季节变化 大,易发生洪涝灾害,因此城头山遗址保存完好的自然原因应是泥沙掩埋。 过程: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两类,村与城市间演变的一般过程是村庄 -集镇 -城镇 -城市。由中制造的陶 鬶、陶觚和温锅的使用大多与市场相关”,“人们开始在城头山掘壕沟,筑城墙”。因此城头山城的形成 经历了农业大发展、 陶器交换形成市场、 掘壕沟筑城墙最终形成城市的过程。 城头山城遗址位于澧阳平原, 当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澧水提供灌溉水源,适合水稻的生长,农业发展使 人们定居于此, 形成乡村聚落; 随着生产力发展, 剩余产品的出现, 部分多余劳动力可以进行手工生产 (陶 器等)并进行交换,形成了市。人们掘壕沟,筑城墙,进一步形成了城市聚落。 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冬季湖水随气温降低而迅速封冻,这时,如果湖泊底部有微生物分解产生的 甲烷气体,在上升过程中会被 “冻 ”在湖面的冰层中,形成形态各异的冰冻气泡。透过平滑如镜的冰面便 可欣赏到瑰丽的 “冰泡 ”景观。 加拿大的亚伯拉罕湖原本是一片地势低洼的森林, 1972 年因修建水电站 而形成长达 30 多公里、形态狭长的人工湖。下图示意亚伯拉罕湖位置和亚伯拉罕湖冬季冰泡景观。 (1)分析亚伯拉罕湖区冬季气温低的原因。 (2)分析亚伯拉罕湖成为世界上冰泡景观最为典型地区的原因。 (3)我国东北地区的渔民冬季捕鱼时常常利用湖面冰泡来确定鱼群的位置,请你说明原因。 【答案】 (1)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海拔较高,地形封闭,冬季冷空气不易扩散;湖泊东北部有缺口, 利于冬季寒冷气流深入:又有周围高山滑下的冷空气补充。 (2)纬度高、海拔高,湖泊冬季具备迅速封冻的气候条件:湖底有机物丰富 ( 被淹没的森林多 ) ,易被微 生物分解产生气体多;多大风,冰面干净,人工湖,湖水流速慢,湖底气泡可以径直上升而少受水流的影 响。 (3)鱼在水底游动觅食必定会有气泡升到冰面:水底枯草也会产生气泡,有草说明饵料多;冬季水温较 低,鱼群一般集中,游动少。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亚伯拉罕湖冬季冰泡景观为背景, 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的特点及其成因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 总体难 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 (1)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气温高低的因素主要包括纬度、地形及寒冷气流等。读图可知,亚 伯拉罕湖区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海拔较高,地形封闭,冬季冷空气不易扩散;湖泊东北部有缺口,利 于冬季寒冷气流深入:又有周围高山滑下的冷空气补充,所以冬季气温低。 (2)本题考查伯拉罕湖成为世界上冰泡景观最为典型地区的原因。由材料可知,冰泡湖的形成条件是: ①要有可在水中释放气体的源头。 ②湖泊地温度急速降到冰点以下 (湖面冰封的速度要快过湖底气泡冲向 水面的速度 ) ,这样气泡才能被“锁”在冰层之中。亚伯拉罕湖纬度高、海拔高,湖泊冬季具备迅速封冻 的气候条件; 湖原本是一片地势低洼的森林, 因此湖底有机物丰富, 易被微生物分解产生气体多, 多大风, 冰面干净,人工湖,湖水流速慢,湖底气泡可以径直上升而少受水流的影响,这些条件使得该地成为世界 上冰泡景观最为典型地区。 (3)本题考查我国东北地区的渔民冬季捕鱼时常常利用湖面冰泡来确定鱼群的位置的原因。湖面冰泡一 般是鱼在水底游动时产生的,同时冰泡也是水底饵料多的表现,饵料多,鱼多。冬季水温较低,鱼群一般 集中,游动少。因此,冰泡的位置可以大致判断鱼群位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