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7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创新设计》(中图版)高三大一轮复习课件:10-1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和区域发展差异
考情概览 · 备考定向 考纲解读 全国卷五年考题统计 题型 命题趋势 考试内容 核心知识点 区域的含义 区域的含义,区域的特征 2015 课标 Ⅱ , 37 题, (1) 、 (2) , 12 分 综合题 内容探究: 1. 区 域地理特征的描述及其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重点关注区域地形、地势特征的描述,资源型区域的发展阶段特征。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区域发展三个阶段及其特征分析 2013 课标 Ⅰ , 37(4) , 4 分 综合题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 我国东、中、西差异;我国南北方的差异,西部大开发 2014 课标 Ⅱ , 11 题, 4 分 2012 课标全国, 6 题, 4 分 选择题 2.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重点关注资源型区域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治理。 3. 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 响。重点关注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产生的影响。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和影响 - - 我国重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 -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产业转移的规律与影响因素 2014 大纲卷, 1 ~ 3 题, 12 分 2011 课标, 37(2) 题, 10 分 选择题综合题 形式探究: 选 择题和综合题并重,选择题分值一般在 4 ~ 8 分,综合题分值在 12 分左右,难度系数 0.6 左右。 热点探究: “ 一带一路 ” 沿线地区,环渤海地区,中东石油,国家级新区规划。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 第一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区域发展阶段和区域发展差异 学习目标 思维导图 1. 理解区域的含义、特征。 2. 理解区域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及发展。 3. 学会区域发展阶段的分析方法,理解区域发展各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4. 通过两个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差异的比较,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考点一 区域的基本含义 [ 知 识 整 合 ] 1 . 区域的主要特征 (1) 含义:一定的地域空间。 (2) 主要特征 地理位置和地理区位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提示 地理区位和地理位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实际的应用中易混淆。区位包括绝对区位和相对区位两层含义。绝对区位是指该事物的位置;相对区位是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由此可知,区位概念包含位置概念。地理位置可分为下列类型: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自然位置:海陆分布位置;政治位置:各种政治力量的空间配置关系;经济位置:事物间的经济空间关系。 2 .区域空间结构与产业结构概念的理解 (1) 区 域空间结构的点、线、面、网 区域中的点、线、面依据其内在的 联系和 关系,相互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有特定功能的区域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类型 举 例 点状 工业、城市、商业中心 线状 交通线、通讯线、供水线 面状 农业、城市辐射力、工业区 网络状 交通网络、通讯网络 经济技术 空间位置 【 轻巧记忆 】 关 联图记忆区域空间结构 (2) 区域产业结构的 “ 一、二、三 ” ① 第一产业:产品直接取自 的部门。 ② 第二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 的部门。 ③ 第三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 的部门。 产业结构主要表现为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等。 (3) 差异表现: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等。 自然界 再加工 服务 地区差异 传统农业 ( 发展水平较低 ) 区域 所占比重比较大 工业 ( 加速推进工业化 ) 区域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小, 所占比重比较大 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 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时间变化 发展前期 农业经济占相当大的比重 工业化时期 工业经济比重迅速上升,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城市化时期 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 “ ” 的格局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三、二、一 3 . 区域发展过程中空间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 区 域在发展前期,以第一产业为主,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加速,转变为以第二产业为主,当区域 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区域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如下图所示。 经济 [ 深 度 解 读 ] 区域地理特征的要素构成 地理要素 主要内容 地理位置 ① 经纬度位置; ② 海陆位置; ③ 半球位置; ④ 相对位置 自然特征 地形、土壤、气候、河流、湖泊、自然带、自然资源 人文特征 人口、城市、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业等 地形特征 地形类型 ( 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 ) ;地形空间排列方式;地势 — 海拔、地形倾斜方向、走势、地势起伏状况、区域极值 ( 地势最高值、最低值 ) 气候特征 气温 ( 气温高低、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 ) 、降水 ( 总量、季节或年际变化 ) 、光照、降水与热量的组合 ( 如雨热同期 ) 水文特征 年径流总量、汛期、径流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含沙量、结冰期、凌汛等 水系特征 流向与长度;流域面积;支流多少及形态;河网形态、密度;河道深浅、弯曲、宽窄;落差或峡谷分布 农业生产特征 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及分布;农业各部门结构 ( 所占比重 ) ;生产水平 ( 机械化水平、生产经营方式、专门化水平 ) 工业生产特征 地域分布、发达程度、主要部门及结构、技术水平 [ 对 接 高 考 ] 命题角度 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 (2015· 江苏地理, 14) 2015 年是 “ 一带一路 ” ( “ 丝绸之路经济带 ” 和 “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 ) 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下图为 “ 一带一路 ” 主要线路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 1 题。 1 .某年 6 月至 8 月,一艘邮轮沿 “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 ,从福州出发,经孟买到威尼斯,下列对沿途地理现象的描述可信的是 ( ) A .经南海时,遭遇梅雨阴雨连绵 B .经阿拉伯海时,多逆风逆水 C .经红海时,可见沿岸大片森林 D .经地中海时,遭遇连日狂风暴雨 解析 南海的雨季出现在 6 月之前; 6 月至 8 月阿拉伯海盛行西南季风,洋流方向由西向东;红海沿岸属于荒漠地带,森林少见; 6 月至 8 月地中海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风和日丽,炎热干燥,所以选 B 。 答案 B 2 . (2015· 新课标 Ⅱ , 37(1)(2) , 12 分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1) 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并简述理由。 (6 分 ) (2) 指出长期维持河套灌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并简述原因。 (6 分 ) 【 审题突破 】 1 . 读文字材料,抓住核心词语 (1) 题干材料中的核心词语有: “ 河套平原 ”“ 黄河水 ”“ 灌溉农田 ”“ 灌溉退水 ”“ 汇入 ① ”“ 污染加重 ” 等。 (2) 第 (1) 题设问中的核心词语有: “ ② 特点 ”“ 简述理由 ” 等。 (3) 第 (2) 题设问中的核心词语有: “ 问题 ”“ ③ ” 等。 乌梁素海 地势 原因 2 . 审图像材料,把握关键信息 答案 (1) 特 点: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 或西南高,东北低 ) 。 理由:引水口在西南部,出水口在东北部;或灌渠多呈西南 — 东北走向。 ( 答出其他合理理由也可 ) (2) 问题:泥沙淤泥。 原因:黄河含沙量大,引水入灌渠后流速变缓,泥沙易沉积。 考点二 区域发展阶段 [ 知 识 整 合 ] 1 . 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 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 等。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2 .区域发展阶段及特征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工业化阶段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经济发展水平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很少 较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提高 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高 相当低 空间结构 缺乏大型中心城市,交通线路稀疏,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出现 ,交通运输建设加快,对外开放程度提高 交通运输网络和信息商务网络形成,区域内部发展差异缩小,对外开放大幅度增强 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为主 第二产业迅速上升 占相当大比重 发展状态 低水平均衡 高水平平衡 中心城市和工 业基地 第二、三产业 不平衡加速发展 3 .以美国东北部为例看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点 发展阶段 特 征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资源和交通条件使匹兹堡成为美国东北部钢铁工业中心,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以资源型工业为主 工业化阶段 工业中心增多,工业化区域扩大,产业结构复杂化。人地关系空前紧张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钢铁等传统工业衰落,工业地位下降。产业结构面临调整与升级。第三产业发展较快 4 . 实现区域再生的措施 区 域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污染严重、地价上涨等造成区域经济整体衰退,区域必须寻找新的发展,才能实现区域高效益综合发展。其措施如下: (1) 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改造传统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 (2) 治理环境污染,改善区域环境。 [ 深 度 解 读 ] 综合分析区域发展的方法 1 . 从 时间上看,区域发展呈阶梯式递进。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2 .从空间上看,区域发展是一个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过程。 3 .从产业结构上看,区域发展一般会经历由以第一产业为主到以第二产业为主,再到第三产业为主的过程,区域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合理。 4 .从人地关系上看,区域发展一般经历由人地关系基本协调,到明显不协调,再到人地矛盾最为激烈,最后重新走向协调的过程。 [ 对 接 高 考 ] 命题角度一 美国东北工业区发展 1 . ( 2013· 江苏地理, 29,13 分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底特律始建于 1701 年, 1830 年后工业稳步成长, 1903 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公司建立,此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 “ 汽车城 ” 。 20 世纪 70 年代受到石油危机重创,加上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发展了赌场等第三产业,但未能扭转经济衰退趋势。 2007 年房地产市场崩溃, 2013 年 2 月 19 日底特律市宣布已经陷入财政危机。 材料二 图甲是北美五大湖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图乙是底特律人口数量变化图。 图甲 图乙 (1)18 世纪五大湖区许多工业城市迅速发展的主要条件有 ________ 。 (3 分 ) (2) 底特律人口迅速增长时期的主导产业是 ________ ,该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________ 、 ________ 。 (3 分 ) (3)20 世纪中期以来,底特律日趋衰落,直至陷入财政危机的具体原因有 ________ 。 (3 分 ) (4) 简述底特律的兴衰给我国城市经济活动的启示。 (4 分 ) 【 审题突破 】 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获取信息 推断结论 煤、铁、河流、湖泊的分布 该地 ① 资源丰富;水运便利;为汽车工业提供原材料 图中的城市分布密集 市场需求量 ② 煤铁 大 文字材料 “ 第一家汽车公司 ”“ 汽车城 ” ;人口图呈现出的人口增长最快的时间 主导产业为 ③ 工业,先进的科学技术,新兴市场需求是其迅速发展的重要条件 材料一的文字叙述:石油危机;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房地产市场崩溃;走向衰落的时间; “ 汽车城 ” 衰落的原因:石油危机;日本、德国等国家汽车工业的冲击;房地产崩溃;产业结构 ④ ;新技术革命冲击等 启示:从产业结构、 ⑤ 、产品竞争力等方面采取措施 汽车 单一 技术 答案 (1) 丰 富的煤铁资源;水运便利;市场需求量大 (2) 汽车工业 先进的科学技术 新兴的市场需求 丰富的原材料 ( 任答两点 ) (3) 石油危机;日本、德国等国家汽车工业的冲击;房地产崩溃;产业结构单一;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 任答三点 ) (4) 要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发展科技,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增强竞争力。 命题角度二 区域不同阶段的发展状况 2 . [2014· 浙江文综, 36(3)(4) , 10 分 ] 根 据下列材料,完成 (1) ~ (2) 题。 材料一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荷兰是世界著名的 “ 低地之国 ” 、 “ 风车之国 ” ,围海造田的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七分之一。 2009 年荷兰实施一项 “ 退耕还海 ” 工程,位于其南部西斯海尔德水道两岸的部分堤坝被推倒,原来围海造田得来的 300 公顷土地被海水淹没。 (1) 简析图 2 区域围海造田有利的自然条件。 ( 6 分 ) (2) 简述荷兰实施 “ 退耕还海 ” 的生态意义。 ( 4 分 ) 解析 第 (1) 题,抓住 “ 自然条件 ” 这一关键词,能够围海造田,从海水浅,多港湾,泥沙多等自然条件和西风带风大,推动风车排水等方面展开说明。第 (2) 题,从保护环境,恢复原始生态入手。 答案 (1) 地 势低平,多浅滩;海岸线曲折,多海湾,围海工程量小;位于莱茵河等河口,泥沙较多;风力较大,可利用风车排水。 ( 任答三点 ) (2) 增加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 考点三 区域发展差异 [ 知 识 整 合 ] 1 . 东、中、西差异 (1) 东 、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 ( 暂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 ) 东部地带 中部地带 西部地带 省份简称 辽、京、津、 、沪、浙、闽、粤、桂、琼 内蒙古、 、晋、豫、鄂、湘、皖、赣 新、甘 ( 陇 ) 、宁、陕 ( 秦 ) 、 、川 ( 蜀 ) 、渝、贵 ( 黔 ) 、云 ( 滇 ) 冀、鲁、苏 黑、吉 青、藏 (2) 东、中、西部发展差异 ① 影响因素: 、自然条件、历史基础等方面。 ② 东、中、西部的发展差异。 对外开放程度 2 .南方与北方 (1) 划 分界线: 一线。 (2) 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秦岭 — 淮河 北 方 南 方 自然环境 跨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平原面积广, 丰富 跨亚热带及少部分热带,热量丰富,水分充足,有色金属、生物资源、水力资源等丰富 森林、 煤炭、石油、铁矿 对工 农业 生产 的影响 ,面临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等任务 积极对外开放,外向型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快,人地关系日趋紧张 限制因素 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等 重工业地区和能源基地 洪涝灾害、环境污染 南米北面体现了我国粮食生产的地域差异,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水稻种植的条件有哪些? 提示 长江三角洲水热充沛,雨热同期,符合水稻生长所需的条件;人口稠密,地块较小,而水稻管理需要大量劳动力,可以满足水稻精耕细作的需要;水稻单产较高,可以满足较多人口生活需要。 3 . 西部大开发 (1) 范 围 西部经济地带的 10 个省 ( 自治区、直辖市 ) 以及中部地带的内蒙古自治区和东部地带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字母代表的省区简称: A ; B ; C ; D 。 内蒙古 川或蜀 藏 贵或黔 (2) 优势与劣势 自然资源丰富,矿产、油气、水能、土地等资源优势突出,但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3) 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社会 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 经济 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缩小东西差异,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扩大国内市场需求 环境 有能力、有技术改善环境状况 4 .中西部地带区域发展的优势分析 (1) 地 域辽阔,能源和 资源丰富。 (2) 有广阔的天然林场和天然牧场,是我国主要的牧区和粮、棉、油、糖的重要产区。 (3) 中部地带的有色金属工业和重工业发达。 (4 ) 贸易优势突出。 矿产 沿边 [ 深 度 解 读 ] 区域差异的分析方法 不 同区域之间因为在自然条件、历史基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别,因此形成了显著的区域差异。区域间的差异,首先表现为自然环境的差异,一般可从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入手,探寻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不同。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人类的活动也会不同,一般来说,可从农业生产类型 ( 种植业、畜牧业等 ) 和生产方式 ( 包括耕地类型、复种指数等 ) 、工业发展特点和布局、人口、城市、交通等方面进行比较。区域差异的综合分析如下所示, [ 对 接 高 考 ] 命题角度一 区域人文地理特征差异分析 1 . (2014· 北京文综, 9 ~ 10) 下图示意不同类型餐馆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分布状况。读图, 回答 (1) ~ (2) 题。 (1) ①②③④ 依次示意 ( ) A .川菜馆、湘菜馆、粤菜馆、西餐馆 B .粤菜馆、西餐馆、川菜馆、湘菜馆 C .西餐馆、川菜馆、湘菜馆、粤菜馆 D .湘菜馆、粤菜馆、西餐馆、川菜馆 (2) 各类餐馆如此分布,能够 ( ) A .降低餐馆原料的运输成本 B .加速农业地域类型转变 C .促进城市服务范围的扩大 D .体现出地域文化的扩散 解析 第 (1) 题,由 ① 、 ② 、 ③ 分布图判断,不同类型餐馆分别集中分布在四川、湖南和广东,故 ① 、 ② 、 ③ 分别是川菜馆、湘菜馆和粤菜馆; ④ 类餐馆主要分布在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地区,应为西餐馆。第 (2) 题,图中各类餐馆的分布具有分布广泛、相对集中的特点,分散分布会增加原料的运输成本;餐馆数量的增加会使城市服务范围缩小;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比较稳定,不会因餐馆的布局而加速转变;餐饮属于文化现象,餐馆的分散布局会促进地域文化的扩散。 答案 (1)A (2)D 命题角度二 我国东西部区域差异 2 . [ 2011· 江苏地理, 29(1) ~ (4) , 12 分 ] 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甲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 ” ,图乙为 “ 江苏省简图 ” 。 材料二 图丙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次产业比例统计图 ” 。 (1) 试比较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自然特征。 ( 4 分 ) 项目 省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江苏省 地形 __ ① __ 以平原为主 气候类型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__ ② __ 河流 河流少,水量小 __ ③ __ 矿产资源 丰富,以 __ ④ __ 为主 较少 (2) 新疆和江苏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简述两省区风能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 __________ 。 ( 2 分 ) (3) 比较两省区三次产业比例的差异。 _________ 。 ( 2 分 ) (4) 简述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 4 分 ) 对新疆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对江苏的影响: ______________ 。 【 审题突破 】 从图像中获取信息 答案 (1) 项目省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江苏省 地形 ① 以盆地、山地为主 以平原为主 气候类型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② 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河流 河流少,水量小 ③ 河网密集,水量大 矿产资源 丰富,以 ④ 能源资源 ( 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 为主 较少 (2) 新 疆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天山及其以北地区和昆仑山区。江苏省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3)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新疆大于江苏;第二、三产业比重江苏大于新疆 (4) 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产业升级;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缓解资源紧张局面;扩大市场 主观题常考的 15 题型之九 区域差异分析类题目 [ 题 型 解 读 ] 1 . 区域差异分析类题目的类型 区 域差异的比较分析常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比较区域条件或特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常侧重于比较不同点即区域差异比较;二是比较区域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或者说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或者说优势条件和限制条件;三是比较区域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在高考中,常以 “ 比较两区域的自然特征 ( 或人文特征 ) ” 的设问形式出现。 2 . 区域差异分析题目的答题思路 角度一 比较区域条件或特征的异同点,其答题思路为: 角度二 比较区域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条件,其答题思路为: 角度三 比较区域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其答题思路为: [ 答 题 模 板 ] 1 . 自然要素差异对比 要素 关键词 答题思路 地理 位置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位于 ×× 半球;位于 ×× 纬度 ( 或 ×× 带 ) ;距海较远 ( 近 ) ;位于 ×× 大陆 ×× 部、 ×× 大洋 ×× 岸 气候 气候类型 气温 降水年较差 光照 灾害 属于 ×× 半球;夏季 ×× ,冬季 ×× ;气温年较差 ×× ,降水季节变化 ×× ;光照 ×× ,易受 ×× 灾害影响 地形 地形类型地形特征 地势 以 ×× 地形为主,地形 ×× ;地势 ×× 高 ×× 低;多 ×× 地貌,地质 ×× 水文 内流河 ( 湖 ) 外流河 ( 湖 ) 水文特征 为内 ( 或外 ) 流河;径流量 ×× 、季节变化 ×× ;汛期 ×× 、含沙量 ×× 、结冰期 ×× ;有 ( 无 ) 凌汛 植被 覆盖率 植被类型 以 ×× 林为主;植被覆盖率高 ( 低 ) 2 .人文要素差异对比 要素 关键词 答题思路 人口 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 劳动力丰富 ( 不足 ) ;人口素质 ×× ;老龄化问题 ×× ;人口就业压力 ×× 城市 数量 规模布局 城市化 城市数量 ×× ;规模 ×× ,辐射带动作用 ×× ;多沿 ×× 分布;城市化水平 ×× 产业交通科技 类型 利弊社会 经济交通 科技 以 ×× 产业为主;农业地域类型为 ×× ;工业类型为 ×× ;利 ( 弊 ) ;以 ×× ( 交通运输方式 ) 为主,交通便利 ( 不便 ) ;科技水平高 ( 低 ) [ 典 题 示 例 ] (2016· 西安一模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5 年春节期间,为满足乌鲁木齐市场的需求,大批的新鲜蔬菜瓜果从海南运往新疆。 材料二 海南、新疆两省区相关地图。 (1) 海南岛和新疆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气候优势分别为 ( ) A .光照 水源 B .热量 光照 C .降水 热量 D .热量 水源 (2) 受地理位置、地形、资源等因素的影响,两省区的主要交通方式除了公路和铁路运输外,海南还有 ________ ,新疆还有 ________ 。 (3) 判断两省区的地形特点并说出判断依据。 (4) 结合两省区的资源特点,分析它们各自的发展方向。 【 审答流程 】 答案 (1)B (2) 海 洋运输 管道运输 (3) 海南:中部高,四周低;新疆:山地、盆地相间分布。判断依据:图中河流的流向。 (4) 海南:依靠油气和生物资源优势,培育和发展相关支柱产业;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发展热带高效农业;依托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新疆:利用光照充足和昼夜温差大的气候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依托煤、石油、天然气资源,建设能源基地。 [ 模 板 应 用 ] [ 2012· 浙江文综, 37(3) , 10 分 ] 根 据图文资料 ( 图甲为黄河三角洲示意图,图乙为珠江三角洲示意图 ) ,完成下题。 从自然条件角度,说明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与珠江三角洲相比的有利条件和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 10 分 ) 解析 与珠江三角洲相比,黄河三角洲未利用的土地面积大,且位于华北平原,光照条件相对较好,但黄河三角洲水资源短缺,盐碱地分布广,洪涝、低温冻害影响大。开发中应注意解决水资源短缺、盐碱地、洪涝、低温冻害等问题,并注意保护湿地生态环境。 答案 有 利条件:未利用土地数量大;光照条件好等。 应注意的主要问题:解决淡水资源短缺;治理盐碱地;防治洪涝、低温灾害等;注重湿地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