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
河北承德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40个小题,每题2分,共80分) 近年来,人类探索太空热情空前高涨,研究的新成果与新进展令人振奋。 回答下列各题。 1. 2007 年4月,美国宇航局发表了太空探测器拍摄到的太阳三维图像。这是人类首次从三维视角观测太阳活动。目前,人们对太阳活动的正确认识之一是( ) A. 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也频繁爆发 B. 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流星雨、磁暴 C. 太阳风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D. 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太阳风、耀斑 2. 2007 年4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 A. 行星上有岩石 B. 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C. 行星的表面比较增坦 D. 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3. 据报道,我国将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建立天文台,该地进行天文观测的优势是( ) A. 极昼时间长 B. 极夜时间长 C. 空气稀薄、干燥 D. 海拔高,离太阳近 4. 太阳系八大行星公转轨道可近似看作圆轨道,“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的三次方”成正比。地球与太阳之间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结合下表可知.火星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 )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公转周期(年) 0.241 0.615 1.0 1.88 11.86 29.5 A. l.2亿千米 B. 2.3亿千米 C. 4.6亿千米 D. 6.9亿千米 【答案】1. A 2. B 3. C 4. B 【解析】 【1题详解】 太阳活动具有同步性,黑子增多时耀斑也会频繁爆发,A正确。太阳活动不会引发流星雨,流星雨是陨石坠落地球过程中与大气摩擦后发光发热现象,B错误。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C错误。光球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耀斑、太阳风,D错误。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天体生命存在的条件。主要有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外部条件为宇宙环境安全,内部条件为有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和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故B正确。很多行星都是岩石行星,不是生命存在的必然条件A错误。行星表面是否平坦也与生命存在无关,C错误。接受到来自恒星的能量大小不同决定了生命是够存在,过大过小都不行,D错误。 【3题详解】 进行天文观测选择在南极地区的原因是南极地区空气洁净无污染,大气能见度高对观测影响小,且海拔高空气稀薄、干燥,有利于观测活动的开展。极昼极夜对观测影响不大,南极海拔高度相对于日地距离可以忽略不计。故选择C。 【4题详解】 由题意可知,行星绕太阳运转时,满足=常数,设地球的公转周期和轨道半径分别为T1、r1,火星绕太阳运行的公转周期和轨道半径分别为T2、r2.由=代入数值得r2=2.3亿千米。 下图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m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5. 影响a、b两点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是 A. 太阳高度 B. 白昼长短 C. 海陆位置 D. 天气状况 6. 日期为图中M时,镇江地区昼夜长短状况为 A. 昼夜等长 B. 昼短夜长 C. 昼长夜短 D. 昼长为零 【答案】5. A 6. C 【解析】 【5题详解】 图示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与海陆位置无关,C错。读图可知,ab处都为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等长不存在日照时间长短问题,B错。天气状况该图无法判断D排除;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ab所处纬度不同而导致太阳高度不同a纬度较b低,所以太阳直射赤道时离直射纬度近,太阳高度大,被大气削弱的少,太阳辐射强,故A正确。 【6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为北半球,题干中提到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可知没有太阳辐射的区域为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并且根据没有太阳辐射区域的纬度变化规律和范围变化规律可知该图原点处和最右侧的日期应为冬至日,依次类推,a处对应的日期为春分日,M处对应的日期为夏至日b处对应的日期为秋分日。夏至日镇江昼长夜短,故选C。 【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①纬度位置: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②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③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④日照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 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下图为图们江流域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 7. 该流域日照时数在7月出现低谷的影响因素是 A. 云量 B. 海拔 C. 下垫面 D. 正午太阳高度 8. 日照百分率为一个时段内某地日照时数与理论上最大的日照时数的比值(﹪)。该流域3月份的日照百分率约为 A. 53﹪ B. 62﹪ C. 70﹪ D. 78﹪ 【答案】7. A 8. B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区域日照百分率计算,读图分析能力。 【7题详解】 同一地区影响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天气。7月份,雨带移动到华北、东北地区,图们江是雨季,天空云量较多,日照时数少,A对。海拔、下垫面、正午太阳高度有影响,但不是7月份出现低谷的原因,B、C、D错。 【8题详解】 图示日照时数图中,3月份日照时数是230小时。3月份在春分附近,各地昼夜长短相等,每天理论上日照时数是12小时,整个3月理论上最大日照时数是360小时,所以日照百分率约是62﹪,B对。A、C、D错。 下图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8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9. 此时A点区时是 A. 7月8日12时 B. 7月7日24时 C. 7月8日6时 D. 7月8日16时 10. 此时北京时间是 A. 7月8日15时 B. 7月8日14时 C. 7月8日20时 D. 7月7日14时 11. 有关A、B、C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 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C. 三点角速度相同,B点线速度大于C点 D. 三点线速度相同,A点角速度大于B点 【答案】9. C 10. B 11. C 【解析】 【分析】 该题组考查地球自转的规律。根据材料可知,B点所在经线为45°W,A点经度应为0°。 【9题详解】 根据材料,非阴影部分为7月8日,可知90°W即西六区为0:00,A点位于零时区,与西六区相差6个小时,且在西六区的东边。根据“东加西减”原则,A的区时应为7月8日6:00,故正确答案为C。 【10题详解】 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根据上题可判断,东八区与西六区相差14个小时,且位于西六区东边。根据“东加西减”原则,北京时间应为7月8日14:00。故正确答案为B。 【11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处除南北两极外,均为15°/h,但线速度变化规律为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故排除A、B、D。 据图可知,C点纬度高于B点,故C点线速度小于B点,C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C。 【点睛】区时计算: (1)求时区(经度÷15) (2)求时差(同减异加原则:同为东/西时区,时差=大-小;一东一西的,时区=东+西) (3)求区时(东加西减原则:东时区始终位于西时区东边,东时区数值越大的越在东,西时区数值越小的越在东) 若下图中的线段ac为40°N纬线的一段,a、c两地经度分别为0°、100°,一架飞机于当地时间某日5时30分从旭日东升的a机场起飞,沿纬线向东飞行,一路上阳光普照,降落到c机场时正值日落。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2. 飞机从a机场到c机场的飞行时间约为( ) A. 6小时 B. 6小时20分 C. 6小时40分 D. 7小时 13. 飞机降落到c机场时,当地通用的时间为( ) A. 18时30分 B. 18时50分 C. 19时30分 D. 19时50分 【答案】12. B 13. D 【解析】 【12题详解】 a地日出时间为5时30分,则日落地方时为18时30分,其昼长为13个小时,同纬度的c处昼长也为13个小时,日落地方时也为18时30分;飞机起飞时,由于a、c两地经度差为100°,可计算出a、c两地的地方时差为6小时40分,c地地方时为12时10分(5时30分+6小时40分),到达时当地地方时为18时30分。行程时间=18时30分-5时30分-6小时40分=6小时20分,故选B。 【13题详解】 c地地理坐标是100°E、40°N,位于我国,因此,c地的标准时间为北京时间(即120°E的地方时),c地(100°E)与120°经度相差20°,那么,120°E的地方时=18时30分(已知的c地地方时)+4(分钟/度)×20°=19时50分,故选D。 【点睛】时差计算方法 1、计算两地的经度差: (1)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同在东经或同在西经,则:经度差=经度大的度数-经度小的度数 (2)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一个在东经另一个在西经,则:经度差=两地经度相加 2、把经度差转化为两地的地方时差,即:地方时差=经度差÷15°/小时;或经度差X4分钟每度(1小时=15度,1度=4分钟) 3、计算地方时:根据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加减地方时差,即: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如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 用实验模拟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物体的地转偏向现象:甲同学打开伞,抬头面视伞面内侧,顺时针转伞;乙同学向转动的伞面顶部滴红墨水,并观察红墨水流动过程。回答下列小题 14. 红墨水在伞面上流动的轨迹为: A. 先偏右后偏左 B. 向右偏转 C. 先偏左后偏右 D. 向左偏转 15. 该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 ①未模拟出越过赤道后的地转偏向现象 ②没能模拟出纬向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 ③未模拟出高纬向低纬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④伞面转动与地球自转的实际差别很大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16. 下列地理现象中,与地转偏向力有关的是: ①上海至纽约飞行航线向高纬度方向凸出 ②南亚地区夏季风的形成 ③直布罗陀海峡表层与底层水流方向相反 ④秘鲁寒流在流动中呈离岸的趋势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14. B 15. A 16. D 【解析】 【14题详解】 读材料可知,甲同学抬头面视伞面内侧呈顺时针转伞,则乙同学向转动的伞面为逆时针方向,故该实验模拟是北半球物体的偏转,因此红墨水在伞面上流动的轨迹为向右偏转,B正确。故选B。 【15题详解】 实验中墨水由顶部向下流,模拟了高纬向低纬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③错误;仅模拟北半球偏转现象,未模拟出越过赤道后的地转偏向现象,没能模拟出纬向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伞面转动与地球自转的实际差别很大,①②④正确。故选A。 【16题详解】 上海至纽约飞行航线向高纬度方向凸出是为了缩短距离,①与地转偏向力无关;直布罗陀海峡表层与底层水流方向相反是因为直布罗陀海峡两侧海水的密度不同,形成了密度流,③与地转偏向力无关;南亚地区夏季风的形成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偏,秘鲁寒流在流动中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左偏呈离岸的趋势,②④与地转偏向力有关。故选D。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7. 地球公转至图中所示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极昼极夜的范围呈扩大趋势 B. 晨昏线与地轴之间的夹角呈缩小的趋势 C. 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并且直射点向北移动 D. 我国北方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 18. 黄赤交角增大,会引起的现象是 A. 北极圈以北范围增大,南极圈以南范围缩小 B. 地球上有太阳直射的范围缩小 C. 北极点出现极昼的天数增加 D. 中纬度地区夏季昼将增长,冬季夜将增长 19. 地球从甲处经乙、丙、丁回到甲公转一周(甲、乙、丙、丁之间等距)四段之间用时最少的是 A. 丁—甲段 B. 甲—乙段 C. 乙—丙段 D. 丙—丁段 【答案】17. B 18. D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由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可知,公转轨道的右侧为近日点,时间为1月初。因此地球公转至图中所示位置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赤道(北)移动,晨昏线与地轴之间的夹角呈缩小的趋势,极昼极夜的范围呈减小趋势,此时正值北半球的冬季。故B正确,A、C、D错误。 18题详解】 黄赤交角度数与回归线纬度数相等,与极圈度数互余。若黄赤交角增大,回归线度数变大,极圈度数变小。因此若黄赤交角增大,北极圈以北、南极圈以南范围均增大;地球上有太阳直射的范围扩大;北极点出现极昼的天数主要受公转速度的影响,与黄赤交角无关,因此极昼天数不变;中纬度地区夏季昼将增长,冬季夜将增长。故D正确,A、B、C错误。 【19题详解】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近日点附近,速度最快;远日点附近,速度最慢。图中右侧为近日点,比较图中四段,丁—甲段,地球公转经过近日点附近,速度最快,故A正确。 【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在公转轨道上找出近日点与远日点,并熟记地球位于近日点和远日点时的时间。第二小题主要利用一个角度关系---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最大夹角即黄赤交角。 读下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下列各题。 20. 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 A. 东经70° B. 东经90° C. 西经70° D. 西经110° 21. 此日在 A. 3月21日前后 B. 6月22日前后 C. 9月23日前后 D. 12月22日前后 【答案】20. A 21. C 【解析】 【20题详解】 根据东西半球划分,20°W向西到160°E是西半球。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位于夜半球中央的经线是110°W,时刻是0点。与之相对的70°E经线时刻是12点。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东经70°,A对。B、C、D错。 【21题详解】 图中晨昏线与经线重合,说明太阳直射赤道。结合公转方向,夜半球对着观看者,此日9月23日前后,C对。3月21日前后昼半球对着观测者,A错。6月22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观测者看到昼夜各一半,B、D错。 【点睛】了解东西半球划分界线,西半球中间的经线是西经110度,夜半球中间的经线时刻是0点。了解地球公转过程中,二分二至日地球与太阳的位置,顺着公转方向,观测者看到夜半球的是秋分日,春分日看到的是昼半球。 下图各线示意不同纬度①--⑤地的白昼长度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2. 若图中①地位于北半球,则a点时刻应为( )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23. 图示五地中( ) A. ③地纬度高于②地 B. ④地位于赤道附近 C. ①地、⑤地白昼长度变幅最大 D. ②地位于极圈之内 【答案】22. A 23. C 【解析】 【22题详解】 若图中①地位于北半球,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地白昼从4小时至a点扩大至12小时,说明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白昼逐渐变长,此时段,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不断向北移动至赤道, a点时刻应为春分,A对。B、C、D错。 【23题详解】 从此图可以看出,图示五地中,①、⑤两地白昼变化幅度最大,C对。②、④两地变化幅度次之,③地白昼长度没有变化,为12小时,由此可以推知①、⑤两地纬度最高,③地位于赤道,纬度最低,③地纬度低于②地,A错。④地昼长与赤道相差2小时,不在赤道附近,B错。②地没有极昼现象,不在极圈之内,D错。 【点睛】昼长变化规律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移动方向密切相关。除了二分日,只有赤道上昼长是12小时。北半球的地点,昼长增加,说明太阳直射点北移。昼长减小,说明太阳直射点南移。南半球相反。昼长的变化幅度越大,说明纬度越高,赤道昼长变化幅度是0。 下图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完成小题。 24. 若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Q地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A. 北半球、10月 B. 南半球、5月 C. 北半球、5月 D. 南半球、8月 25. 若Q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则Q地的纬度可能为 A. 30°~40° B. 45°~55° C. 5°~15° D. 60°~70° 26. 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 A. 12月、17时30分 B. 9月、17时 C. 6月、4时30分 D. 4月、5时 27. 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时、18时除外),Q点在该经线上 A. 密集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B. 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 C. 密集分布于南北极圈之间 D. 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 【答案】24. C 25. D 26. A 27. D 【解析】 【24题详解】 Q地地方时为5时30分,则Q地为晨线与经线的交点,因此此时该地应该与太阳直射点处于同一半球,5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6点以前日出。选C。 【25题详解】 Q地2时30分日出,那么该地昼长是19小时,只有高纬地区昼长才能达到这么长。选D。 【26题详解】 做此题需要明确两点:一是纬度越低,昼长的年变化幅度越小,即昼长与12小时相差越小;日出越接近6时或日落越接近18时,则昼长越接近12小时。二是太阳直射点离赤道越近.各地昼长越接近12小时。A选项12月,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所以18点以前日落,因此A最可能。选A。 【27题详解】 在接近二至日的时期,Q点是该经线在低纬度与晨昏线的交点,在二分日可以认为是与“极点”的相交点,排除6点、18点,所以Q点是集中分布于南北半球的两个区间。选D。 下图所示北半球某区域。a为纬线,b为晨昏线。b线中M点纬度值最大,N、P两点纬度值相等。 28. M点的纬度最低为 A. 71.5°N B. 66.5°N C. 61.5°N D. 56.5°N 29. 若Q、R两点相距60个经度,且R点为30ºE,图示区域为夏半年。此时北京时间为 A. 6时 B. 8时 C. 18时 D. 20时 【答案】28. B 29. B 【解析】 【28题详解】 当M点纬度最低时,为发生极昼或者极夜现象,M点的纬度最低为极圈,纬度为66.5°N,B正确。 【29题详解】 夏半年来判断M点时间为0点,则R为2:00,R点为30ºE,则北京时间为8:00,B正确。 雾灵山位于北京与承德交界处,海拔2118米,素有“京东第一峰”的美称,是观赏日出和日落的理想之地。表l为“雾灵山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刻表”。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表1 日期 日出时刻 日落时刻 ① 7:32 17:08 ② 6:31 18:15 ③ 4:45 19:39 ④ 7:22 16:49 30. 四个日期中,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1. 一游客于7月某日去雾灵山旅游,当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是 A. B. C. D. 【答案】30. B 31. B 【解析】 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30题详解】 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等分,昼长为12个小时,当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时候,地球上的点昼长应当接近12个小时,因此可以计算四个日期的昼长时间,最接近12小时的即为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日期。①昼长为9小时36分,②昼长为11小时44分,③昼长为14小时54分,④昼长为9小时27分。故选B。 【31题详解】 雾灵山位于北半球,七月份是北半球夏季,北半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排除C、D。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大于12个小时,B对;本题容易错选A,注意昼长大于12个小时,在该图当中,太阳在正午的时候一定要越过地球的中心点,即位于中心点偏南方向。故选B。 下图为我国某地2019 年元旦日出景观素描图,图中小船逆流而上,划船人的影子刚好与船垂直。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2. 图中河流大致流向为 A. 由南向北 B. 由西北向东南 C. 由北向南 D. 由东北向西南 33. 一年内,该地可能再次出现图示日出景观的日期在 A. 2019 年 2 月 B. 2019 年 7 月 C. 2019 年 12 月 D. 2020 年 1 月 【答案】32. D 33. C 【解析】 考查地球运动,重在考查日出、日落方位及其应用。 【32题详解】 2019年元旦,太阳直射南半球,则该地日出方向为东南,说明图示地区太阳所在的方向为东南方,影子朝向的方向与太阳方向相反即西北方向,而“划船人的影子刚好与船垂直”,则船的朝向为东北-西南;“图中小船逆流而上”,说明图示左侧为上游,右侧为下游,左侧为东北方向右侧为西南方向,因此河流的流向是由东北流向西南,D对,A、B、C错。 【33题详解】 太阳直射的纬度相同,则日出的方位角相同,一年内,该地可能再次出现图示日出景观的日期即与这一天直射纬度相同的日期。该日为元旦(1月1日),距离冬至(12月22日)约为8天,则与元旦直射纬度相同的日期是12月22日减8天为12月14日左右,故选C;元旦后直射点北移,2月份,太阳直射纬度比元旦位置偏北,日出方位角不同,A错;7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日出为东北,B错;2020 年1月距离2019年元旦时间已超过一年,D错。 下图示意a—b日期内甲、乙两地日出的北京时间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4. 甲地位于乙地的( ) A. 东南方向 B. 东北方向 C. 西南方向 D. 西北方向 35. 关于该时间段内甲、乙两地正午物体日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先变短然后变长 B. 甲地朝北、乙地朝南 C. 乙地先变长然后变短 D. 甲地朝南、乙地朝北 【答案】34. B 35. B 【解析】 【34题详解】 3月21日全球各地昼夜等分,日出时间为当地6:00,3月21日,乙地北京时间5:00日出,而当地时间为6:00,说明乙地位于北京偏东,应为135°E;同理可推出甲为157.5°E,甲在乙的东方;12月22日乙的日出时间早于甲,说明甲在乙地的北方,综上判断,甲地在乙地的东北方向,所以选C项。 【35题详解】 A、以12月22日为界,甲地日出时间先变晚后变早,正午直立物日影先变长,后变短,故不符合题意;B、图中乙地12月22日日出时间最早,说明该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区;甲地12月22日日出时间最迟,说明该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两地正午直立物日影乙地朝南、甲地朝北,故正确;C、图中乙地12月22日日出时间最早,说明该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区;甲地12月22日日出时间最迟,说明该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两地正午直立物日影乙地朝南、甲地朝北,该时期内乙地日影先变短后变长,故不符合题意;D、甲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乙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期间正午日影甲地朝北、乙地朝南,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读经纬网示意图,有一架飞机于当地时间下午1点,以与地球自转相等的角速度从甲地向乙地飞行,3小时20分钟之后,正好看到乙地的日落。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6. 甲、乙两地的经度差是( )。 A. 40° B. 50° C. 35° D. 45° 37. 该飞机上的乘客当天经历的昼长是( )。 A. 11时40分 B. 12时20分 C. 12时 D. 8时40分 【答案】36. B 37. C 【解析】 【36题详解】 由题可知,飞机的飞行速度等于地球的自转角速度,即15°/小时,甲到乙用了3小时20分钟,即飞机飞行的弧度为50°,即甲到乙的经度相差50°,故选B。 【37题详解】 飞机起飞时甲地地方时为13时,甲乙两地经度相差50°,即飞机起飞时乙地地方时为16时20分,3小时20分钟后乙地地方时为19时40分,此时乙地日落,计算可知乙地4时20分日出,甲乙纬度相同,即甲地4时20分日出,飞机上的乘客在飞机起飞前经历的昼长为13时-4时20分=8小时40分钟;在飞机上经历的昼长为3小时20分钟,故飞机上的乘客经历的昼长为8小时40分钟+3小时20分钟=12小时,故选C。 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 甲:温暖的海风夹着即将到来的夏天的味道扑面而来。 乙:冬季临近,金黄的落叶铺满了一地。 丙:又一次入秋失败了,这还是我四季分明的家乡吗? 丁: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帷幕般挂在夜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8. 以上四人所在地从北到南排列顺序是( ) A. 甲乙丙丁 B. 丁乙丙甲 C. 丁丙甲乙 D. 甲丙乙丁 39. 当天可能是( ) A. 4月28日 B. 6月28日 C. 9月2日 D. 11月2日 40. 极光与下列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 A. 黑子 B. 耀斑 C. 日珥 D. 太阳风 【答案】38. B 39. D 40. D 【解析】 【38题详解】 根据丁的描述判断,(向北望去有极光)丁位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而甲逐渐由春到夏,说明该地位于南半球;而乙地将由秋进入冬说明乙位于北半球,且较丁纬度低,丙地入秋失败,说明处于由夏至秋的阶段,应位于南半球,且较甲纬度高,更朝南,所以综合判断从北向南依次为丁乙丙甲,选择B。 【39题详解】 由上题判断,丁地出现极夜现象,且位于北半球,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结合四个选项,4月28日、6月28日和9月2日太阳直射点都是位于北半球,故选D。 【40题详解】 极光是太阳活动释放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与大气层摩擦所出现的一种放电现象,由太阳风导致,选择D。 二、综合题(共20分) 41.下图中AO和BO分别为昏线和晨线,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判断,图示日期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中的________日前后,地球上出现极昼现象的地区是________。 (2)B地地方时是________点,O地地方时是________点。 (3)一年中,A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是________。 【答案】 (1). 冬至(12月22日) (2). 南纬70°及其以南地区 (3). 6 (4). 0 (5). 46°52′ 【解析】 【详解】(1)根据AO和BO分别为昏线和晨线,可以判断AOB内为夜半球,南纬70°及其以南地区为极昼。南极地区出现极昼证明此时为南半球的冬半年,日期接近12月22日。 (2)赤道上昼夜等长,日出于6时,日落于18时。晨昏线于纬线的切点的地方时为0时或12时。由题意可知,B为晨线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时;AOB内为夜半球,切点O所在的经线为夜半球的中央经线,所以地方时为0时。 (3)A地位于南回归线上,当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出现最大值正午太阳高度为90°。当夏至日(6月22日)时此地达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小值,计算公式为90-(23°26′+23°26′)=43°8′。两值之差为90°-43°8′=46°52′。 42.下图为某时刻的等白昼时长线图,图中OA、OB为日期界线,O点为极点,P点纬度为70°。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位置是________。此时出现极夜的范围是________。 (2)当P点影子朝正北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时,此时与我国日期相同的时区范围是________。 (3)P点所示等白昼时长线向O点缩小期间,太阳直射点向______(方向)移动,上海的黑夜时间逐渐________。 【答案】 (1). (20°N,135°W) (2). 70°S及其以南 (3). 17 (4). 西九区向东至东十二区 (5). 南 (6). 变长 【解析】 【详解】(1)首先根据0°和45°E两条经线的相对位置判断出此图为北极点俯视图,P点昼长为24小时,出现极昼,P点为70°N,此时太阳直射纬度为20°N;OA、OB为日界线,OB与0°经线经度相差180°,所以OB经度为180°,OA为0点所在的经线,OA 为45°E,12时所在的经线为135°W,所以太阳直射点坐标为(20°N,135°W);极夜范围在70°S及以南地区。 (2)当P点影子朝正北时,证明此时太阳直射45°E,该纬线地方时为12时,北京时间为120°E地方时,两地经度相差75°,时差5小时,且北京在东方,故时间为17时。我国位于东八区,区时为17时,向后计算直到东十二区产生日期变化,向前计算到西九区为0时,再向西为另一日期。故从西九区直到东十二区所在区域日期与我国所在日期相同。 (3)P点所在的等白昼时长线向O点缩小,说明此时北半球极昼范围缩小,太阳直射点向南移,上海的黑夜时间逐渐变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