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卷·2018届广东省惠来二中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2017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卷·2018届广东省惠来二中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2017

广东省惠来二中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44分)‎ 读我国地理自然分区局部图,完成1~5题。‎ 1. 决定甲、乙、丙、丁四大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   )‎ ‎ A.土壤和水文  B.气候和地貌 ‎ ‎ C.土壤和植被 D.地形和植被 ‎2.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中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且气温年较差大的是 (   )‎ ‎ A.甲 B.乙 C.丙 D.丁 ‎3.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甲—风沙、盐碱、旱涝 ‎ B.乙—洪涝、风沙、低温 ‎ C.丙—积温低,生长期短 ‎ D.丁—水源不足、风沙危害 ‎4.关于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甲区域和乙区域之间没有整体性的特征 B.乙区域与丙区域之间有相对一致性 ‎ C.丙区域与丁区域之间有显著的差异性 D.甲区域和丁区域独立存在,丁区域的发展变化不会影响甲区域 ‎5.有关四大区域优势农产品的错误判断是 (   )‎ A.乙——水稻、柑橘 B.甲——小麦、大豆 ‎ C.丁——棉花、葡萄 D. 丙——青稞、油菜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6~8题。‎ ‎6.图中甲区域是我国某重要的农作物产区,该区域发展该种农作物的有利条件是(  )‎ ‎①夏季光照充足,日较差大  ②劳动力资源丰富、廉价 ‎ ‎③本地消费市场广阔  ④有较丰富的灌溉水源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7.图中乙处大面积分布有荒漠,其主要形成原因可能是(  )‎ A.过度放牧与黄河多年断流 B.工矿区、居民点和交通线的建设 C.修建梯田与不合理的灌溉 D.全球气候变暖,降水大幅度减少 ‎8.图中丙处要减少荒漠化,可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是(  )‎ A.禁止开垦、放牧等经济活动 ‎ B.实施环境移民 C.合理分配内流河上、下游的水资源 ‎ D.引黄河水大力植树造林 ‎2015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2016年4月,《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机构设置方案》出台,构建包括长江源、黄河源、澜沧江源“一园三区”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读图,回答9、10题。‎ ‎9.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势高,气候寒冷 B.冰川众多,湿地广布 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10.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 (  )‎ ‎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 ‎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 ‎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 ‎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 ‎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 ‎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A.①③⑤ B.①②③ ‎ C.②④⑥ D.④⑤⑥‎ 读图,完成11—12题。‎ ‎11.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  )‎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铁矿资源丰富 ③水陆交通便利 ‎ ‎④市场广阔 ⑤廉价劳动力多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②④⑤‎ ‎12.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借鉴德国鲁尔区治理改造的成功经验,针对东北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调整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B.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C.建设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 D.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读“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和“该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回答13~15题。‎ ‎1980年 ‎2010年 耕地 ‎55%‎ ‎40%‎ 林地 ‎20%‎ ‎44%‎ 草地 ‎5%‎ ‎7%‎ 荒地 ‎15%‎ ‎2%‎ 其他 ‎5%‎ ‎7%‎ ‎13.1980年与2010年相比,有关河流R以下的河段水文特征说法相符的是(  )‎ A.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B.河流的含沙量大 C.河流的汛期长 D.河流中钙物质的含量小 ‎14.该河流域的治理中,对R和T之间河段的主要治理措施有(  )‎ A.西侧坡大量修建梯田,东侧坡大量植树种草 B.东侧坡大量修建梯田,西侧坡大量植树种草 C.两侧坡都大量植树种草 D.两侧坡都大量修建梯田 ‎15.为了更合理的开发当地的农业资源,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退耕还林还草,防止土地沙漠化 B.实施开荒造田,建成商品粮基地 C.大力治理低湿洼地和盐碱地,发展生态农业 D.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实行治水改土与绿化相结合,发展立体农业 福建“北水南调”工程以引用大樟溪水源为主,从闽江竹岐水源点建抽水泵站引水补充,向福清、平潭、长乐等地输水。下图示意福建“北水南调”线路。完成16、17题。‎ ‎16.关于福建“北水南调”工程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势北高南低,全程可以自流引水 B.闽江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大 C.沿线多水库、河流,水源比较稳定 D.主要经过武夷山区,工程造价高 ‎17.平潭需要大量引入水源的主要原因是 (  )‎ ‎①降水少,季节分配不均 ②社会经济发展,需水量大增 ‎③岛屿集水面积小 ④地势陡峻,取水困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规模有大有小,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流动。读甲、乙两个不同区域,分析回答18~20题。‎ ‎18. 若甲、乙分别对应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 和城市地区,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 配的是 ( )‎ A.资金   B.劳动力 ‎ C.信息 D.观念 ‎19. 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 则沿箭头②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主要是 ( )‎ A.矿产品     B.资金 C.工业制成品 D.技术 ‎20. 最近渤海湾出现了严重的石油泄漏污染事件,利用RS和GPS技术可以监测 ( )‎ ‎①石油污染的海区范围 ②海底漏油点的石油日泄漏量 ‎ ‎③石油污染物扩散的速度 ④污染海区海洋生物种类的变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读下图,回答21、22题。‎ ‎21.乙地向甲地转移的主要产业是(  )‎ ‎①技术密集型产业 ②资金密集型产业 ③资源密集型产业 ④劳动密集型产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产业转移对甲地的有利影响有(  )‎ ‎①提升产业结构 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提高城市化水平 ④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 综合题(共56分)‎ ‎23.材料一: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全长659km,落差254m,其中天生桥至纳贡全长14.5km,集中落差达181m。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西江中下游河段全长343km,落差24m。红水河流域耕地面积、人口仅为西江中下游流域的一半多,而西江中下游流域GDP是红水河流域的5倍以上。‎ 材料二:珠江流域图 ‎ (1) 分析红水河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2分)‎ (2) 简述红水河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6分)‎ (3)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面临困境,许多外资企业迁往成都平原地区。试从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的角度分析众多企业由珠三角迁往成都平原的原因。(8分)‎ ‎2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20分)‎ 材料一  承接日韩产业转移,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呼之欲出。在中国加入WTO、制造业全球基地初露端倪的大背景下,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及其与日韩产业转移的对接,成为更加迫切的现实。山东半岛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的“梯度错位”空间,发展国际合作和承接产业转移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材料二  山东省、日本、韩国位置图 (1) 日韩产业转移的重要原因是什么?(6分)‎ (2) 山东半岛成为日韩产业转移承接地的优势有哪些? (8分)‎ (1) 从工业地域分布来看,日韩产业向山东半岛转移的工业类型可能有哪些?(2分)‎ (2) 简要说明产业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4分)‎ ‎25、阅读资料,完成下列各题。(20分)‎ 东海岛在广东省湛江市区东南面,东海岛旅游度假区的海滩海水洁净,海沙粗细适中,且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进行沙浴可以治疗各种皮肤病。独具南国海滨风情的椰林清吧园,是度假区的又一景观,在这里乘凉、观海、品尝多种美味小吃,令人悠然自得。刻着“中国第一长滩”字样的大石龙海天沙滩,俗称龙海滩,仅次于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是中国第一长滩,世界第二长滩。‎ (1) 结合图文资料,分析东海岛发展旅游业的优势。(8分)‎ (2) ‎“中国第一长滩”的定位,引发了东海岛的旅游热潮,2015年春节旅游首次突破百万人次,分析这种旅游现状会对东海岛地区带来哪些问题?(6分)‎ (3) 你认为在海边游玩时,当地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游客安全?(6分)‎ 广东省惠来二中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地理试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B D B C D B B C A C A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B B B D C B B A C B A 综合题答案:‎ ‎23‎ ‎(1)(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1分);(河流落差大,)流速快(1分)‎ ‎(2)改变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利于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1分);有利于提高珠江三角洲的防洪和防旱能力(1分);加剧珠江口海水倒灌,土壤、江水咸化程度加重(1分)。‎ ‎(3)珠江三角洲地区政策优势明显下降(1分);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迅速(1分);珠江三角洲地区环境污染严重(1分);成都平原产业工业等基础较好(1分);成都平原对外交通发展迅速,交通不再是瓶颈(1‎ 分);成都平原劳动力成本较低(1分)。(任意答对1点得1分,最多得5分)‎ ‎24‎ ‎(1)两国人多地少,土地价格高;劳动成本高;资源相对短缺;国内市场狭小 ‎(2)山东半岛与日韩距离近;经济在全国相对比较发达;市场广阔;廉价劳动力丰富;交通运输发达;土地廉价;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3)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高能耗工业 ‎(4)国内生产困难,失业率上升,市场萎缩等。‎ ‎25‎ (1) 东海岛旅游资源风光独特,地域组合及集群状况好、游览价值高;位于我国南部沿海,距经济发达地区近,国内和国际市场广阔;交通位置和通达度好;经济较发达,地区接待能力较好 (2) 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治安问题,酒店、房价上升等 (3) 划定游人禁止进入游玩的区域;设立安全警示牌;大潮来时及时提醒游客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