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江苏省江阴市四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江苏省江阴市四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地理学科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 蓝巨星是非常巨大的蓝色星球,亮度是太阳的五百倍以上,但其寿命却比太阳短得多;其引力较强,有时会吞噬行星。宇宙中的蓝巨星很多,但一般认为,以其为中心绕转的天体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极小。读下图,完成第1~2题。‎ ‎1.蓝巨星属于 ‎ A.星云 B.恒星 C.行星 D.卫星 ‎2.围绕蓝巨星运行的天体很难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 ‎ ‎①光照条件差 ②宇宙环境不安全 ③体积太小 ④温度过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下图为“某年7月22日发生日全食时太阳、地球和月球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包含的天体系统有 ‎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4.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二分二至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北半球夏至日时,地球位于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 在德国和日本,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这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据此回答第5题。‎ ‎5.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  ③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 ‎ ‎④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来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北京时间2017年9月6日19点53分,太阳爆发X9.3级大耀斑,引发太阳质子事件和日冕物质抛射。阅读材料完成6~8题。‎ ‎6.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是 ‎ A.10年 B.11年 C.76年 D.60年 ‎7.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 ‎ ‎①黑子  ②耀斑  ③日珥  ④太阳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观测到的这次C2.0级的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日珥 ‎ 读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图(如下图所示),A点位于北纬30°,B点位于南纬30°。据此回答9~10题。‎ ‎9.对图中A、B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B两点线速度相等 B.A、B两点季节相同 C.A、B两点角速度不相等 D.A、B两点地方时相同 ‎10.若∠AOC=45°,C点为7月7日7时,且C点在本初子午线上,则 ‎ A.A点为7月7日10时 B.A点为7月6日4时 C.A点为7月7日4时 D.A点为7月6日10时 ‎ 2012年,江阴地区(约31°N,东八区)的小明在当地时间2月13日上午10点收看在加拿大温哥华(约49°N,西八区)举行的戴维斯杯网球赛直播。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二分二至日”四个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根据以上材料完成11~12题。‎ ‎11.在A、B、C、D 四个位置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和距离2月13日最近的分别是 ‎ A.A和C B.A和D C.C和D D.C和B ‎12.下列关于“2012年2月13日”江阴和温哥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江阴昼长比温哥华短 B.江阴的正午太阳高度比温哥华小 C.两地昼长都逐渐变短 D.江阴昼长比温哥华长 ‎ 2019年10月18日晚,五星红旗与国际军事体育理事会会旗在武汉迎风飘扬,熊熊燃烧的火炬照亮江城夜空。武汉体育中心欢声雷动,气氛激昂,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宣布: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开幕!体育又一次架起友谊与和平的桥梁,世界军人运动会在中国开启全新篇章。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14题。‎ ‎13.亚运会期间以下各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 A.北京 B.沈阳 C.广州 D.海口 ‎14.军运会期间太阳直射点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 A.北半球,向南移动 B.北半球,向北移动 C.南半球,向南移动 D.南半球,向北移动 ‎ 下图为“浙江省某地的汽车停车场示意图”,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读图,完成第15~16题。‎ ‎15.下列节气,正午时遮阳棚的影子最大的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16.当太阳光线为②时,该日浙江 ‎ A.正处梅雨季节 B.全省冰雪覆盖 C.盛行东南信风 D.各地昼夜等长 ‎ 2014年11月27日,日本熊本县,日本最大的活火山阿苏火山喷发出大量火山灰,高达1500米,附近三十多个航班被迫取消。下图为火山喷出图片,据此完成17~18题。‎ ‎17.受阿苏的火山喷发活动影响较小的地球圈层是 ‎ A.大气圈 B.生物圈 C.水圈 D.地核 ‎18.火山熔岩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会逐渐凝固下来,其大量的热能会散发到 A.岩石圈中 B.大气圈中 C.水圈中 D.地壳中 ‎ 2017年10月4日中秋之夜,我国云南省大理、丽江等地出现“火流星”照亮夜空的奇观。据卫星观测,该小行星因摩擦生热引发爆炸的高度只有37千米,很可能有未燃尽的陨石落到地面。读下图“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大气圈能量的根本来源是 ‎ A.太阳辐射 B.太阳活动 ‎ C.地热能 D.风能 ‎20.该事件说明,地球的大气圈能够 ‎ A.保护地面上生物免受过强紫外线的伤害 B.提供地球上生物生长所必需的空气 C.保持地球表面适宜的温度,防止水分散失 D.减轻宇宙中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 ‎ 京津冀地区的十月份本应秋高气爽,但2017年10月该地区却出现了多次重度雾霾天气。读下面大气热量交换过程图,完成21~22题。‎ ‎21.“秋高气爽”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大,其原因是 ‎ A.①增强④减弱 B.①增强④增强 C.②减弱③增强 D.②增强③减弱 ‎22.2017年10月重度雾霾期间,京津冀地区 ‎ A.大气降水多 ‎ B.空气对流强 C.静风天气多 D.气温日较差大 ‎ 电视剧《闯关东》中有这样的场景:“主人公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第23~24题。‎ ‎23.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 a代表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B. a所代表是短波辐射,b、c所代表的长波辐射 C. 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 D. 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24.主人公一家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 A.增强a辐射 B.增强b辐射 ‎ C.增强c辐射 D.改变b的辐射方向 ‎ 2019年8月9日,英国获2020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举办权,举办地设在苏格兰格拉斯哥。 这将是英国迄今主办的最大规模的国际会议。届时将有约200个国家共约3000个代表团参会,结合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回答25~26题。‎ ‎25.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6.近地面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直接来自图中所示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 ‎ ‎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模式图。读下图,回答27~28题。‎ ‎27.图中甲、乙、丙、丁四地 ‎ A.甲地气温低于丁地 B.丁地气温低于丙地 C.乙地气压高于丙地 D.甲地气压低于乙地 ‎28.图中P、P′两点 ‎ A.风向、风速相同 ‎ B.大气受力状况相同 C.地转偏向力方向相反 ‎ D.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相反 ‎29.下图中的四地,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 ‎ 读下图,回答30~31题。‎ ‎30.若甲地为郊区,乙地为城市,a、c为水平气流,b、d为垂直气流,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在甲地布局的企业是 ‎ A.造纸厂 B.水泥厂 C.家具厂 D.电子厂 ‎31.若图中甲乙为近地面,图中的环流表示的是夜晚的山谷风,则表示山坡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 读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回答32~33题。‎ ‎32.下面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中,与上图所示气压分布状态相符的是 ‎ ‎33.关于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 B.乙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C.①处气压比②处高 D.甲地可能形成台风 ‎34.下列四幅气压分布图中(气压单位:百帕),箭头分别表示:a水平气压梯度力;b风向;c地转偏向力;d摩擦力。其中正确反映南半球状况的是 ‎ ‎ 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气压分布(单位:百帕)示意图,回答35~36题。‎ ‎35.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6.④处的风向为 ‎ A.西北风 B.东北风 ‎ C.西南风 D.东南风 ‎ ‎ ‎ 北京瑞海姆田园度假村位于密云水库之畔,在水库及其周围,由于热容量的差异,导致了局部小气候的产生,回答37~38题。‎ ‎37.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密云水库与瑞海姆田园度假村之间风向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8.关于水库对库区周边地区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减小周边地区空气湿度 B.阴雨天气现象增加 C.气温日较差增大 D.风力减弱 ‎ ‎ ‎ 区域小气候的形成与下垫面状况密切相关,下图为某一山区河谷某一时段等压面分布示意图,甲处夏季多夜雨。读图完成39~40题。‎ ‎39.图示反映出 ‎ ‎①时间是夜晚  ②时间是白天 ‎ ‎③此时吹山风  ④此时吹谷风 A.①③ B.①④ ‎ C.②③ D.②④‎ ‎40.甲地附近夜雨较多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 A.夜晚的气温比白天的气温高,气流呈快速上升运动 B.夜晚的气温比白天的气温低,近地面水汽快速冷凝 C.夜晚的气温比周边山地的气温高,气流呈上升运动 D.夜晚的气温比周边山地的气温低,气流呈下沉运动 二、综合题 ‎41.(7分)图1为“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轨迹示意图”,图2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3为“地球光照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1‎ ‎(1)戊的日期是 前后,此时在图2中的位置为 (填字母),地球上的光照情况可能是 (填图3中数码)。(3分) ‎ 图2‎ 图3‎ ‎(2)2019年春节是2月5日,当日太阳光直射点位于图1中 (  )(1分)‎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戊之间 ‎(3)无锡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时间都达到最大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为图2中的 (填字母)。随后一个月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化如何? ‎ ‎ 。(2分) ‎ ‎(4)江阴期末考试三天(1月),北半球昼夜长短如何变化? 。(1分) ‎ ‎42.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剖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界面名称:C________________;‎ ‎ D________________。‎ ‎(2)圈层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__。‎ ‎(3)地震波通过C界面纵波________;‎ ‎②‎ ‎①‎ ‎ 横波________。‎ ‎ 地震波通过D界面纵波________;‎ ‎ 横波________。‎ ‎③‎ ‎ ‎ ‎43.(5分)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其形成原理是掌握其他大气运动的基础,某教师为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请结合实验报告,完成后面的思考题。‎ 实验报告 实验用材:一小堆纸,火柴,铁板。‎ 实验步骤:‎ ‎(1)在室外安全的地方,放置一块铁板,再在铁板上放置一小堆纸,并用火柴点燃。‎ ‎(2)注意观察纸片和灰烬显示出的空气流动路线。‎ 实验现象: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又从火堆四周下沉,然后又进入火堆。‎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证明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了空气的环流运动,即热力环流。‎ ‎(1)在上左图中用线条和箭头画出该实验中的纸片和灰烬的运动过程。(1分)‎ ‎(2)由此总结出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是热量差异→___________→同一水平面上的__________        →大气__________________→热力环流。 (3分) ‎ ‎(3)上右图中纸屑点燃后一段时间,A、B、C、D四处中,气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1分) ‎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地理学科试题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B A C B A B A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D C D D D B A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C B C C B C D D B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B B C C B B B D C 二综合题 ‎41.(7分)‎ ‎ (1)3月21日 a ①④ (3分)‎ ‎ (2)D (1分)‎ ‎ (3)b 先变慢后变快 (2分) ‎ ‎ (4)昼变长,夜变短 (1分)‎ ‎42.(8分)‎ ‎ (1)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2分)‎ ‎ (2)地壳 地幔  (2分)‎ ‎ (3)速度变快 速度变快 速度变慢 消失 (4分)‎ ‎43.(5分)‎ ‎ (1)如下图所示。 (1分)‎ ‎ (2)垂直运动(大气上升或下降) 气压差异 水平运动 (3分)‎ ‎ (3)B>A>D>C  (1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