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明水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卷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一、单选题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进行了动态调整(如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我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与下列人口数据变化关系密切的是(   )‎ ‎①老年人口数量增加②劳动人口比重降低③人口死亡率升高④劳动力短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 影响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原因有(   )‎ ‎①平均初婚年龄降低②育龄妇女比重提高③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④生活富裕程度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取决于(   )‎ A.出生率的高低 B.死亡率的高低 C.自然增长率的高低 D.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方面 ‎4.人口再生产类型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开始的标志是(    )‎ A.死亡率快速下降,出生率基本不变B.死亡率和出生率进一步下降 C.死亡率上升,出生率不变D.出生率、死亡率同时上升 ‎5.读“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估算的部分数据”,分析青藏地区环境人口承载力的特点是(   )‎ 估算地区 年生产量 (万吨)‎ 可载人口量(万人)‎ 最大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长江中下游 ‎88600‎ ‎22000‎ ‎395‎ 青海、西藏 ‎10000‎ ‎1000‎ ‎4‎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承载力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承载力小 ‎③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下列关于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承载力小于人口合理容量 B.人口合理容量建立在对物质的无限需求基础上 C.环境承载力是一个警戒值 D.环境承载力是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最佳反映 ‎7.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 A.资源       B.科技水平     C.生产能力     D.消费水平 ‎8.西气东输的实施带动了人口迁移,是由于                     造成的(   )‎ A.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9.以下现象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A.2015年女足世界杯期间,我国女足运动员到加拿大参加足球赛并参观旅游 B.2015年4月尼泊尔大地震后,我国派出救援人员参与灾后营救工作 C.山东某学生考入北京大学并到北京学习 D.2015年1月哥斯达黎加总统索利斯访华 10.下列人口迁移属于自发性迁移的是(    )‎ A.战争时期的人口迁移 B.我国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民工潮 C.文化大革命时期知青“上山下乡” D.由于三峡建设引发的人口迁移 ‎11.下列中国文化对人口出生率有明显影响的是(   )‎ ‎①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②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③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 ‎④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   “丁克”家庭是指有双份收入而自愿不生育的家庭,是“Double income,no kids”缩写的意译,其含义是“双份收入,不要孩子”。‎ ‎“丁克”家庭反映的地域文化是(   )‎ A.传统农业文化                      B.宗教文化 C.欧美文化                        D.现代大城市文化 ‎13.有关中国文化与人口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唐代,妇女的初婚年龄较大 B.当代中国,适当的晚婚晚育已基本成为一种婚育时尚 C.不同时期中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变化不大 D.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婚姻地域的选择范围上 ‎14.城市与乡村的主要区别是(    )‎ A.乡村属于聚落,城市不属于聚落 B.乡村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的经济活动没有多大影响,而城市对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分布有巨大的影响 C.乡村是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城市是以非农业活动和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 D.乡村的区域差异不明显,城市的区域差异明显 ‎15.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城市每一块土地的用途取决于(   )‎ A.各种活动产生的社会效益高低B.各种活动的重要程度 C.政府对各种活动的支持程度D.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的租金高低 ‎16.下图所示各居住区最适宜居住的是( )‎ ‎ A.A B.B C.C D.D ‎17.衡量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    )‎ A.城市人口比重的大小                 B.城市数目的多少 C.城市占地面积的大小                 D.城市人口数量的多少 ‎18.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 A.绿化面积不断减少                  B.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C.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                 D.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19.下列对城市化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是(   )‎ ‎①城市提高人口迁入门槛②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过剩 ‎③城镇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劳动力需求量增大④“空巢村”的大量出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下列属于城市化过程必然产生的现象是(    )‎ A.城市环境污染                     B.城市地面下沉 C.绿化面积减少                     D.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21-22题。‎ ‎2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2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23.关于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逆城市化主要出现在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初期阶段 B.逆城市化是城市化进程中的衰败现象 C.逆城市化是由于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降低造成的 D.逆城市化是城市化扩展的一种新形式 ‎24.下列农业投入要素中,属于科技投入的是(  )‎ ‎①培育良种②增加劳动力③改革耕作方式④化肥的投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5.企业在选址过程中,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   )‎ ‎①原料地、燃料地和消费市场②所在地区的产业发展方向③生产活动对环境生态的影响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26.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季风水田农业                         B.乳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混合农业 ‎27.目前中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基地已经在南京高新区开建,重点引入芯片研制、功能模块、元器件制造等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南京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北斗”产业应用发展基地。南京“北斗”产业应用发展基地(   )‎ A.属于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B.内部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高 C.对原料能源的依赖程度高D.企业间通过共用基础设施建立联系 ‎28.读工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回答下题。‎ 下列工业部门主导区位因素的排序与图中模式排序一致的是(   )‎ A.电器、制糖、印刷、化工 B.激光工业、制鞋、水产品加工、啤酒 C.制衣、饮料、冶金、玩具 D.飞机制造、食品加工、家具、纺织 下图为‎2014年12月26日正式运营的兰新高铁线路分布图。 ‎ ‎29.兰新高铁的开通,有利于(  ) A.促进兰州产业向外转移B.加快东部人口向该区域迁移 C.提升兰新铁路的货运能力D.推动该区域产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30.我国扬州和济宁等城市的兴衰,说明了(   )‎ A.一个地区自然资源的多少,会对该地区城市的分布及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B.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路的变化,会对该地区城市的分布及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C.政治因素是影响一个地区城市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 D.军事因素是影响一个地区城市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综合读图题 ‎31、下图示意我国中部某省三项常住人口统计及预测数据,其中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人口数之比。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概括该省人口抚养比的特点。‎ ‎(2)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图示省份人口抚养比变化的可能原因及其影响。‎ ‎(3)有人建议该省完全放开生育政策,你是否赞同,说明理由。‎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某城市1960~2010年人口和土地利用变化统计图”。‎ 材料二 下图为“该城市中心区与郊区的水资源情况统计图”。‎ ‎(1)据材料一分析该城市50年间人口和用地变化情况。‎ ‎(2)材料一中的现象被称为________,这种现象对该市郊区农业发展有何影响?‎ ‎(3)据材料二分析该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印度目前是世界第三产棉国,半岛南部古老低缓的高原是印度半岛重要的产棉区之一其棉花生产时间为5到9月,生产的棉花大量出口,孟买市是该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拥有该国最大的海港,印度棉花和纺织品大量从该港出口到世界各地。下图为印度半岛局部略图。‎ 材料二:下图为产棉区海德拉巴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1)从地形角度简析图中产棉区种植棉花的自然优势条件。‎ ‎(2)指出产棉区棉花播种期面临的最主要气象灾害,并从气候角度分析其成因。‎ ‎(3)说出孟买港成为印度主要棉花输出港的原因。‎ ‎(4)根据材料分析孟买成为印度棉纺织中心的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 ‎1.答案:1.A; 2.C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数量的变化。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由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的机械增长共同影响,但机械增长对全球的人口数量没有影响。‎ ‎4.答案:B 解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开始的标志是死亡率快速下降,出生率基本不变 ‎5.答案:B 解析:青藏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其环境承栽力非常小,但是一个地区的环境承栽力是可以不断变化的,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个地区的环境承栽力会不断增加。②说的是我国西北地区的环境特点。‎ ‎6.答案:C 解析:环境承载力反映的是一个最大人口数量,是一个警戒值,而人口合理容量反映的是一个适宜人口数量,所以环境承载力大于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与资源环境之间达到一种最佳的协调。‎ ‎7.答案:D 解析: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很多,如资源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消费水平,其他的呈正相关。‎ 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8.答案:B 解析:西气东输是我国西部开发的重点工程,它的实施属于我国的经济布局调整,因此它所带动的人口迁移,主要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 ‎9.答案:C 解析:人口迁移需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跨越一定的范围;二是要有居住地的变更;三是要达到一定的时间。A、B、D选项中人口的居住地均没有永久性或长期性变更。 ‎ ‎10.答案:B 解析:自发性迁移多是在经济因素作用下发生的自觉迁移,人们迁移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因此A、C、D三项都不符合条件。“我国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民工潮”则符合题意。‎ ‎11.答案:A 解析: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可使人口的出生率降低;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也可使人口的出生率降低;③属于中国文化对职业选择的影响;④属于中国文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12.答案:D 解析:传统农业文化与宗教文化一般都提倡生育;欧美文化宣扬自由和民主,但并非不提倡生育;“丁克”家庭是现代大城市中存在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与家庭成员的受教育状况、经济收入、个人价值观等息息相关。‎ ‎13.答案:B 解析:中国的文化对人口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妇女的初婚年龄大多集中在12-20岁,所以,A ‎ 选项错误。而在当代,适当的晚婚晚育逐渐成为一种婚育文化时尚;不同时期、不同的文化对人口的发展影响不同,比如中国传统社会有“多子多福”的观念,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只生一个好”的新观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所以C选项错误。中国传统文化对婚育年龄、生育子女数以及婚姻的地域选择范围等方面都有很大影响,D选项错误。‎ ‎14.答案:C 解析:一般将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乡村和城市都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的经济活动有重大影响;乡村和城市都有区域差异,相比较而言,城市的区域差异要小一些。‎ ‎15.答案:D 解析:城市中不同功能的活动都要争用城市的土地,由于功能不同对土地的需求也不相同。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城市土地的供应有限,竞争激烈,条件好的地段需求量大,地租也高。在竞争的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 ‎16.答案:C 解析:居住区应该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或盛行风向的垂直郊外,和工业区之间应该有绿化带相隔。图A中最小风频为东风,而居住区则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不适宜居住。图B中最小风频为西风,居住区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不适宜居住。图C中最小风频为偏东风,工业区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居住区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适宜居住。图D中最小风频为南风,居住区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不适宜居住。‎ ‎17.答案:A 解析:衡量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指标有城市用地面积、城市人口增加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18.答案:B 解析:城市化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非农业人口不断增加。‎ ‎19.答案:C 解析:城市提高人口迁入门槛会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空巢村”的大量出现是由农村地区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造成的,不是推动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的原因。‎ ‎20.答案:D 解析:本题的四个选项都是属于城市化进程中可能产生的现象,但只有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是必然现象。而A、B、C三项经过合理的城市规划和治理,是有可能减少或避免发生的。‎ ‎21.22.答案:21.D; 22.C 解析:21.城市建设使地面硬化面积增大、绿化面积减小,由于没有植被的阻碍,地表径流汇集速度加快再加上地表水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蒸发量减少,汛期洪峰流傲加大。 22.城市建设后,地固硬化而积增大,阻碍了降水下渗,使大气降水在短时间内迅速汇集,形成地表径流流入河湖或海洋。 ‎ ‎23.答案:D 解析:逆城市化主要是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后期中出现的一种现象,是城市化扩展的一种新形式,并非城市化进程中的衰败现象。逆城市化过程当中,大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是相当高的。‎ ‎24.答案:C 解析:劳动力是农业投入的基本要素之一,但不能视为科技投入;化肥作为一种生产资料要素,也不属于科技投入。‎ ‎25.答案:D 解析:企业在选址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原料地、燃料地和消费市场,这样可以节省运费,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企业选址要符合所在地区的产业发展方向,这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企业选址要考虑生产活动对环境生态的影响,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因此,上述因素均是企业在选址过程中应当考虑的因素。‎ ‎26.答案:D 解析:本题以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图为切人点,考杏农业地域类型的相关知识及读图分析、判断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既有水稻种植业,乂有畜牧养殖业,两者苻机结合,是典塑的混合农业地域类型。‎ ‎27.答案:B 解析:‎ ‎28.答案:B 解析:根据图示模式共四种:技术、劳动力、原料、市场。与选项配对最合理的是B项。‎ ‎29.答案: .C 兰新高铁的开通,有利于提升兰新铁路的货运能力,C对。高铁是高速铁路的简称,线路不能促进产业转移,推动产业转型,A、D错。该线路位于西部,不能加快东部人口迁移,B错。‎ ‎30.答案:B 解析:随着大运河的开凿通航和我国南北贸易活动的日渐频繁,扬州、济宁等运河城市得到充分发展,扬州还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成为我国商业贸易最繁荣的城市。后来,由于大运河的淤塞、京沪铁路的建成和海洋运输的发展,扬州、济宁等城市发展缓慢,而京沪铁路沿线和沿海城市发展迅速。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给该地区的城市分布和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 ‎31.【答案】(1)人口总抚养比较高,且逐渐增长;其中,老年人口抚养比持续增加,少年人口抚养比在2016年后开始增加 (2)部分劳动为人口进入老龄化人口序列,造成劳动年龄人口减少,老龄人口数量增加;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改变,生育率降低,造成少年人口增长缓慢;因为经济原因导致劳动人口迁移等,造成该地人口抚养比增加。影响: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数量减少等 (3)赞同 该地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减少,影响部分产业发展;社会负担加重,影响生活水平提高等。或不赞同 糟国东部地区人口压力大,完全欣开生育酶第可能造成人口短期内快速增长;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技量需求碱少等 ‎【解析】试题分析:(1)读图,根据曲线判断,该省人口总抚养比较高,且逐渐增长。其中,老年人口抚养比持续增加,少年人口抚养比变化较小,在2016年后开始增加。‎ ‎(2)该地人口抚养比变化的原因,包括部分劳动力人口进入老龄化人口序列,造成劳动年龄人口减少,老龄人口数量增加。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改变,生育率降低,造成少年人口增长缓慢。该省位于中部地区,因为经济原因导致劳动人口迁移出,造成该地人口抚养比增加。 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是导致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数量减少等。‎ ‎(3)读图,该地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减少,影响部分产业发展。社会负担加重,影响生活水平提高等。所以赞同放开生育政策。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压力大,完全放开生育政策可能造成人口短期内快速增长,但不能改变劳动力人口下降问题。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等,从长期看对中部地区压力大。所以不赞同。‎ ‎32.【答案】(1)非农业人口整体呈增加趋势(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整体呈上升趋势;建成区(城市用地)面积增大;耕地面积减小。‎ ‎(2)城市化 影响:促进郊区农业结构调整,使粮食种植面积减小,蔬菜、花卉、养殖等产业的比重增加;耕地面积减小,农业用地紧张。‎ ‎(3)问题:城市建筑面积扩大,雨水下渗量减小;地表径流量迅速增大,易形成城市内涝。措施:植树种草,增大绿地面积;使用渗水砖,增加雨水的下渗;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整修城市河道,加速雨水的排泄。‎ ‎【解析】‎ ‎【分析】‎ 考查城市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详解】(1)本题简单,直接读图即可。由图中的图例与纵轴可知人口变化包括非农业人口总数与城市人口比重两种情况;用地变化包括建成区面积和耕地面积两种情况。‎ ‎(2)材料一中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是城市化的重要标志。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因此对农副产品的需求量增大, 导致粮食种植面积减小,蔬菜、花卉、养殖等产业的比重增加,促进郊区农业结构调整; 建设用地面积增加, 耕地面积减小,农业用地紧张;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减少。‎ ‎(3)读图可知,在城市中心区与郊区降水量接近相等的情况下,城市中心区地下径流量远小于少郊区,地表径流量远大于郊区,说明因城市建筑面积扩大,路面高度硬化以及湿地破坏等原因造成排水不畅,雨水下渗量减小,形成城市洪涝。采取的措施:①增加下渗量少——植树种草,增大绿地面积;使用渗水砖,增加雨水的下渗。②地表径流大——完善城市排水系统,整修城市河道,加速雨水的排泄。‎ ‎33. 【答案】(1)位于西南季风的北风坡,晴天多,光照强,地形平坦,有利于棉花种植。‎ ‎(2)干旱 降水少;气温高,(光照强)蒸发旺盛 ‎(3)接近棉花产区,棉花产量大,出口量大,棉花是大宗货物,适合廉价的水运,孟买港是重要的海港便于棉花输出。‎ ‎(4)接近原料产地,海运便利。‎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知识点有:棉花种植的自然优势条件,产棉区的气候特征,孟买港成为印度主要棉花输出港的原因,孟买发展棉纺织工业的主要区位条件等。解答本题需要熟练掌握孟买的自然地理背景以及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 ‎【详解】(1)根据题干要求,从地形角度分析,据图可知,图中产棉区地处夏季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晴天多,光照强,光合作用充分;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开展棉花种植。‎ ‎(2)根据材料信息,5到9月是棉花生产时间,播种期在5月,据图可知,5月降水较少,气温高,蒸发旺盛,容易产生的气象灾害主要是干旱。‎ ‎(3)据图可知,孟买港距离棉花产区近,棉花产量大,是孟买港出口的主要农产品之一;棉花是大宗货物,运输量大,对速度要求不高,适合廉价的水运,孟买港是重要的海港,便于棉花输出,故孟买港成为印度主要棉花输出港。‎ ‎(4)孟买距离棉花产区近,棉花产量大,孟买港是重要的海港,海运便利,故孟买成为印度棉纺织中心。‎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