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吉林省吉化第一高级中学校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题
2018-2019学年吉林省吉化第一高级中学校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状况图(A图)、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坐标图(B图),回答1~2题。 1.A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四阶段中,人口总数最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B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所示人口增长特点与A图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基本对应的是( ) A.①—甲 B.②—乙 C.③—丁 D.④—丙 下图为某年上海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上海流动人口比例最大的年龄段是( ) A.20~24岁 B.25~29岁 C.30~34岁 D.35~39岁 4.上海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下降最快的城市之一,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 B.人口死亡率迅速上升 C.大量年轻劳动力人口流入 D.大量老年人口迁出 有些学者以每平方千米陆地可承载人数的分析为基础,研究得出:渔猎时期为0.02-0.03人/平方千米,农业时期为40人/平方千米,工业时期为160人/平方千米。据此回答5~6题。 5.该资料反映出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 A.资源 B.科技发展水平 C.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D.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6.下列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国土面积大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科技发展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C.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的高低不影响环境人口容量 D.一定历史阶段,一定范围内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 下图为某国自18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模式的四个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按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④① D.④①②③ 8.该国最有可能是( ) A.芬兰 B.中国 C.印度 D.尼日利亚 “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下图为某城市生育二孩意愿调查统计图。据此完成9~10题。 9.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我国家庭结构的优化 B.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C.调节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 D.强劲拉动我国的经济增长 10.影响该城市选择30~40岁时生育二孩的人口所占比重远高于选择20~30岁时生育二孩的人口所占比重的主要因素是( ) A.国家政策 B.生育能力 C.经济水平 D.文化水平 2015年4月开始,“海绵城市”建设在我国16个城市开始试点。“海绵城市”通过一系列的“绿色”措施滞水、蓄水、净水和排水,将有望缓解一系列城市问题。读海绵城市简图,完成11~12题。 11.“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 A.增加下渗量 B.减少蒸发量 C.增加地表径流 D.减少地下径流 12.“海绵城市”建设将有利于缓解城市( ) ①淡水不足 ②雨季内涝 ③用地紧张 ④“热岛”效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阶段。读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 A.城市人口数量增大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变大 D.城市交通网日益完善 14.从Ⅱ阶段到Ⅲ阶段,该城市生产企业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原因有( )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②城区交通拥堵 ③城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④郊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下图为长江流域不同等级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从图中看不出的是( ) A.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少 B.城市等级越低,距离越近 C.城市等级越高,服务种类越多 D.城市等级越低,服务范围越小 16.上海成为我国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的关键因素是( ) ①位置 ②地形 ③矿产资源 ④交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下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是楼层高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该规律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环境质量 B.交通条件 C.地租高低 D.建筑水平 18.在P区域常形成( ) A.中心商务区 B.工业区 C.住宅区 D.高科技产业区 读沿海某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甲、乙、丙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 ) A.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B.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C.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20.该城市规划建设一大型服装批发市场,最合理的选址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北美(美国和加拿大)小麦和玉米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回答21~23题。 21.北美小麦和玉米集中产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地中海式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热带种植园农业 22.北美小麦和玉米集中产区不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 A.国际市场广阔 B.交通便利 C.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D.技术装备好 23.该产区农业地域类型具有的特点是( ) ①机械化程度高 ②商品率高 ③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④集中在大城市周围 ⑤耗费能源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水稻被称为“亚洲的粮食”。据此回答24~25题。 24.季风水田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气候 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25.关于亚洲水稻种植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机械化水平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单产低,商品率低 D.资金投入多 读下列四幅图,完成26~28题。 26.四幅图所表示的发展农业生产时改造的区位因素分别是( ) A.光照、土壤、地形、水源 B.温度、地形、水源、土壤 C.湿度、土壤、地形、水源 D.通风、地形、水源、土壤 27.图①的农业生产方式所出现的地区最可能是( ) A.北京市郊区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江南丘陵 D.塔里木盆地 28.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就是( ) A.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B.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C.交通运输的发展 D.国家政策措施的影响 30年前,吉林省冬季蔬菜基本依赖本地秋储大白菜。目前海南省成为冬季北方省市的菜篮子,北方省市大量蔬菜订单飞向海南,保障北方冬季蔬菜的数量和品种,丰富着北方冬季餐桌。据此回答(1)~(2)题。 29.目前海南省成为冬季北方省市的菜篮子最主要的自然区位优势是( ) A.光照 B.热量 C.降水 D.土壤 30. 30年前后,影响吉林省冬季蔬菜市场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区位是( ) A.交通 B.市场 C.科技 D.国家政策 二.综合题(共40分) 3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我国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 2017年春运时间为2017年1月13日-2月21日,共计40天。 材料二 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 (1)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和流向。(6分) (2)结合材料,试分析目前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产生的影响。(6分) (3)请为解决民工流动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32.下图为我国江南某城市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处为________(功能)区,其形成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以市场最优为原则布局的是________处。 (2)钢铁工业布局在丙处,其优点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缺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开发商将在A、B两处同期推出新楼盘,结合图示信息分别说出这两处楼盘的宣传亮点: A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图1为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图2为世界部分国家城市化进程图。 图1 图2 材料二 下表是世界特大城市的发展趋势表。 年份 特大城市数量(个) 特大城市人口占城市总人口比重(%) 世界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世界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1960 114 62 52 29.5 30.4 28.4 1980 222 103 119 34.0 33.4 34.6 2000 408 129 279 40.8 34.0 44.2 (1)对照材料一中的两幅图可知,目前英国处于城市化的__________时期(填图1序号),未来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印度处于城市化的__________时期(填图1序号),未来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分析1960-2000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上的差异和原因。 (3)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趋缓,甚至在一些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请分析原因。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河北省东南部的深州市被誉为“中国蜜桃之乡”,这里的蜜桃个大果甜,桃重大多在400克以上,含糖量18%以上,成熟期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独特的光热水土条件是高品质蜜桃生长的基础,古时滹沱河流经深州西北部,这里有3米多深的砂质土壤,地下水富含硒、锶等微量元素。2014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划定深州西北部的马庄村、深州镇一带为深州蜜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 甜了千年的桃子,曾经陷入过一场危机。20世纪末,深州的许多地方引种蜜桃,并大量施用化肥,桃子只顾长个,却没了蜜一样的甜味,受到市场排斥。近几年,深州市围绕深州蜜桃在做三件事:向内追求品质,恢复古法种植(其核心是施用有机肥);向外借力电商,打开广阔市场;在品质与市场之间,成功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强化品牌认知。 (1)分析深州蜜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蜜桃种植的优势区位条件。 (2)分析20世纪末深州许多地方引种深州蜜桃不“蜜”的主要原因。 (3)近几年,深州市围绕蜜桃成功做了三件事。除此之外,请你就深州蜜桃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吉化一中高一月考地理答案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A A C B D B A B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B D C D C A B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C D C B B A B B A 二.综合题(共40分) 31.(10分) 答案:(1)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地域差异显著,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收入水平、就业机会、生活环境优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3分) (2)对于流入区:有利于弥补劳动力不足,提高城市化水平。但造成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等问题。 对于流出区:可缓解人地矛盾,获取大量资金,加强与外界联系,但同时造成劳动力流失。(4分) (3)①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及农村第三产业,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②合理、有序引导和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③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等。(3分) 32.(10分) 答案:(1)商业 交通通达度均较高 甲 (3分) (2)接近煤、铁产地;靠近河流,取水方便;距离铁路线近,交通便利 位于东南季风的上风向,容易污染城市大气;距离市中心较附近(5分) (3)接近风景区,自然环境优美 位于主城区,方便人们上下班和购物(2分) 33(10分) 答案: (1)③ 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可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 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城市化进程加快(4分) (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比发达国家快。原因: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已较高,部分大城市甚至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增长过快,城市化速度加快。(3分) (3)随着大城市的过度扩张,城区人口过于密集,居住、就业条件逐渐恶化,城市居民陆续外迁;市中心地租昂贵,部分商业和制造业由市中心区向边缘区迁移,城市外围人口增加;发达国家为减轻中心城区的压力,建设了卫星城和工业区。(3分) 34.(10分) 答案:(1)地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蜜桃生长期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气温日较差大,光合作用强;滹沱河古河床多为透气通水性好的沙质土壤,利于桃树根部的呼吸与吸水;地下水丰富且富含硒、锶等微量元素,有利于提高蜜桃的品质。西北部有京九铁路、石黄高速公路、307国道等交通干线穿过,交通四通八达;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国家政策支持。(4分) (2)除深州西北部外,其他地方不具有蜜桃生长的水土条件;大量增施化肥,降低了蜜桃品质。(2分) (3)建议:加大科技投入,推广科学种植与冷藏保鲜技术,提高光热资源利用率,防治病虫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交通通信网络;防治污染,保护水源;精确施肥,提高土壤肥力;延长蜜桃产业链,增强市场竞争力。(4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