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卷·+2019届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卷·+2019届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 2017-2018 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 卷 高二地理 1. 读下面的经纬网图,回答下题。 设 A、B 两地和 A、D 两地之间的最短距离分别为 S1 和 S2,则(  ) A. S1=1.5 S2 B. S1=S2 C. S1=4 S2 D. S1=3S2 【答案】A 【解析】考查经纬网的应用。A、D 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 1°的距离约为 111 千米, 即 A、D 的距离 S2 约为 6660 千米;A、B 同位于北纬 60°纬线上,在该纬线上,经度相差 2°的距离约为 111 千米,即 A、B 的距离 S1 约为 9990 千米,S1=1.5S2,故 A 项正确。 2. 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和地形剖面图(单位:m),回答下题。 图中剖面线 AB 和 MN 的交点在右侧两剖面图上所对应的位置分别是(  ) A. ①和③ B. ②和③ C. ①和④ D. ②和④ 【答案】D 【解析】左图中 AB 线和 MN 线交点处为 O,从等高线的数值看,O 处海拔高度为 200——250 之间,对应的点是②和④,D 正确。 3. 北半球某区域某时刻高空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图中 P1 和 P2 为等压面,甲、乙两地经度相 同。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 A. 东南风 B. 西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 【答案】B 【解析】据图可知,甲地对应高空的等压面气压低,说明甲地的气压较高,乙地气压较低, 风从甲地流向乙地,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故 B 项正确。 【点睛】风的三种作用力概念、影响与画法 作用力 概念 对风速、风向的影响 风向的画法 水平气 压梯度 力 促使大气由高气压 区流向低气压区的 力 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既影响风向(风向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又影 响风速(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垂直于等压线 地转偏 向力 促使水平运动物体 的方向发生偏离的 力 只影响风向(使风向逐渐偏离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不影响风速(风力) 高空风向与 等压线平行 摩擦力 地面与空气之间, 以及运动状况不同 的空气层之间相互 作用而产生的阻力 既影响风速(降低风速),又影响风向。摩擦力越大, 风速越小;反之,风速越大。 近地面风向 与等压线斜交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4. 能正确反映图中沿 a~b 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的是( ) A. B. C. D. 5. 图中 b 点与水利枢纽之间的可能高差是 A. 1500 米 B. 1000 米 C. 500 米 D. 0 米 【答案】4. B 5. C 【解析】试题分析: 4. 通过上图等高线数值可知图中等高距为 500m,根据图中等高线走向及河流流向可知 a 的 海拔为大于 500m 小于 1000m,b 的海拔为大于 1000m 小于 1500m,根据 ab 线的等高线数 值可知 ab 线的等高线数值最低不低于 500m,据此,该题选 B。 5. 由图可知,b 点海拔高度介于 1000 到 1500 米之间,而水利枢纽的海拔高度介于 500 到 1000 米之间,因此二者的高差介于 0 到 1000 米之间。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名师点睛】地形剖面图的判读思路:①根据图中等高线,判读端点的海拔;②根据沿线 的等高线大小,判断极值;③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变化趋势。 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50 米),回答下列问题。 6. 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 A. 东北流向西南 B. 西北流向东南 C. 西南流向东北 D. 东南流向西北 7. X 点和 Y 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 A. 250 米 B. 200 米 C. 150 米 D. 100 米 【答案】6. D 7. B 【解析】试题分析: 6. 读图,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结合指向标判断,图中河流的流向是东南流向 西北,D 对。A、B、C 错。 7. 读图,根据图中等高距,a 是 300 米,b 是 450 米。根据等值线递变规律,按递增或递减 顺序变化,X 点海拔范围是 250-300 米,Y 点海拔范围是 450-500 米,两地之间的相对高度 范围是 150-250 米之间,可能是 200 米,B 对。 考点:等高线图判读,高差计算,等高线与河流流向。 8. 某地是我国重要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区。下图为该地“某日太阳处在最高位置时的示意图”, 此时北京时间为 12 : 40,树影遮档地被植物的面积在一年中达到正午时的最大。读图回答 该地位于 A. 45°N, 110°E B. 21°34´N, 110°E C. 45°N, 130°E D. 21°34´N, 130°E 【答案】B 【解析】一天中太阳最高时为当地正午 12 点,此时北京时间即 120°E 地方时为 12 点 40 分, 可以得出当地的经度为 110°E,树影遮档地被植物的面积在一年中达到正午时的最大,说明 此时为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年中的最小值,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图中显示了太阳高度为 45°,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当地的纬度为 21°34′N,故 B 项正确。 9. 2007 年 4 月,欧洲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一颗有生命迹象的太阳系外行星。该行星可能适宜 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据是 A. 行星上有岩石 B. 行星上有液态水与适宜的温度 C. 行星的表面比较平坦 D. 行星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生命存在的原因。地球生命存在的金锁链条件:液态水、较厚的大气层和 适宜的温度,与行星上是否有岩石和表面是否平坦及是否接受恒星的辐射能量无关,故选 B。 10. 近年来,人类探索太空热情空前高涨,研究的新成果与新进展令人振奋。2007 年 4 月, 美国宇航局发表了太空探测器拍摄到的太阳三维图像。这是人类首次从三维视角观测太阳活 动。目前,人们对太阳活动的正确认识之一是 A. 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也频繁爆发 B. 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流星雨、磁暴 C. 太阳风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D. 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太阳风、耀斑 【答案】A 【解析】太阳活动的类型有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太阳活动各种类型往往同时出现, 故 A 项正确;流星雨与太阳活动无关,故 B 项错误;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故 C 项 错误;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耀斑、太阳风,故 D 项错误。 【点晴】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对气候的影响:太阳黑子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 ②对电离层的影响:扰动无线电短波通信。 ③对地磁场的影响:磁针不能正确指向,即“磁暴”现象。 11. 下图中外圆表示纬线圈,N 为北极点。若 AB 弧表示夜弧,则 D 点的日出时刻是 A. 21 时 30 分 B. 2 时 30 分 C. 8 时 00 分 D. 3 时 30 分 【答案】B 【解析】若 AB 弧表示夜弧,且弧度为 75°,即夜长为 5 小时,同纬度的 D 的白昼为 19 小时,根据正午 12 时平分白天,可知日出到正午 12 时相差 9 小时 30 分,即可 计算出日出时刻为 2 时 30 分。 【点睛】正午 12 时平分白天,正午 12-日出时刻=日落时刻-正午 12 时。 下表为南京某月三天内的日出时间,回答下列问题。 15 日 16 日 17 日 5:29 5:30 5:31 12. 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A. A B. B C. C D. D 13. 图中四点中,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12. C 13. D 【解析】 12. 根据南京某月三天内的日出时间可知,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白昼逐渐变短,说明太阳直射 点位于本半球且继续向南移动;结合右图中的位置,C 点正确。 13. 考查地球公转的速度。近日点的时间是 1 月初,公转速度最快,位于图中 D 点位置;远 日点的时间是 7 月初,公转速度最慢,位于图中 C 点附近。 14. 下列日期中,北京的昼长与 2008 年奥运会开幕日那天(8 月 8 日)北京的昼长最接近的 是 A. 奥运圣火火种在希腊雅典采集的那天(3 月 25 日) B. 奥运圣火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的那天(5 月 8 日) C. 奥运圣火传递至协办城市青岛的那天(7 月 24 日) D. 奥运圣火在国家体育场缓缓灭的那天(8 月 24 日)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春分日后,北半球昼长渐长,直至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全年最 长,此后渐短。因此,对于一个地区而言,其昼长关于夏至日对称。夏至日至 8 月 8 日的时 间间隔大约为 46 天,因此,与 2008 年奥运会开幕日那天北京的昼长最接近的那天大约在夏 至日前 46 天,约为 5 月 6 日,最接近的是 B 选项。 考点: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2014 年 11 月 21 日 18:20(当地时间)国家主席习近平乘坐的专机抵达楠迪国际机场,开始对 斐济进行国事访问。据此及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5. 习主席专机抵达楠迪机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北京时间为 11 月 21 日 14: 20 B. 北京时间为 11 月 20 日 22: 20 C. 国际标准时为 11 月 21 日 10: 20 D. 国际标准时为 11 月 20 日 6:20 16. 下列关于斐济自然地理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B. 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C. 全年各地物体正午日影朝南 D. 东北风盛行时岛屿东北部降水多 【答案】15. A 16. B 【解析】试题分析: 15. 习主席专机抵达楠迪机场时,当地时间(东十二区)为 2014 年 11 月 21 日 18:20,此时 北京时间(东八区)为 11 月 21 日 14: 20,国际标准时(零时区)为 11 月 21 日 6:20。 16.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为赤道,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 20˚W,160˚E,由此可知,斐济位于南 半球、西半球。B 对。因其位于南回归线以北,所以不可能全年各地物体正午日影朝南,东 北风盛行时为当地的干季。 考点:本题组考查时差计算、世界区域地理。 17. 2014 年亚运会开幕式于 9 月 19 日 18 点(东九区区时)在仁川亚运会主竞技场举行。此 时全球两个日期的比例约为 A. 1:2 B. 1:5 C. 1:7 D. 1:1025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当东九区区时为 18 点时,西九区的区时为 9 月 19 日 0 点,从西九区向 东至日界线共 21 个时区处在 19 日,所以,两个日期的比例为 3:21,即 1:7. 考点: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8. 下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M、N 为赤道上的两点,MN 直线距离等于地球半径,此 时,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非阴影部分为 1 月 7 日,阴影部分为 1 月 8 日,则北京时间为 A. 7 日 0 时 B. 7 日 16 时 C. 8 日 16 时 D. 8 日 8 时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该图为北半球,则地球逆时针方向旋转;非阴影部分为 1 月 7 日,阴 影部分为 1 月 8 日,说明 ON 为 180°,OM 的经线为 135°W,且 OM 经线的地方时为 0 点, 故可计算出北京时间为 8 日 16 时,故 C 项正确。 19. 下图是卫星甲和卫星乙在某一时刻所覆盖的区域,其服务范围大小是 A. 甲>乙 B. 甲=乙 C. 甲<乙 D. 无法比较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甲图经纬度差为 5;乙图经纬度差为 10;由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可知,乙表示的范围大于甲,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 20. 总辐射是考虑了受大气减弱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是考虑了大气和云的减 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读“北半球年总辐射随纬度的分布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纬度(°N) 64 50 40 30 20 0 可能总辐射(W/m²) 139.3 169.9 196.4 216.3 228.2 248.1 有效总辐射(W/m²) 54.4 71.7 98.2 120.8 132.7 108.8 A. 影响可能总辐射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 B. 云量最多的地区是 20°N C. 有效总辐射随纬度增加而迅速递减 D. 20°N 有效总辐射最大是因为太阳高度较大且降水较少 【答案】D 21. 下图为读亚欧大陆与太平洋因热力作用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图中 a、b、c、d 四 点间存在热力环流,根据四点气压数值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为冬季,则 c 处是陆地,d 处是海洋 B. 若为城郊环流,则 c 处是城市,d 处是郊区 C. 若为夜晚,则 c 处是山谷,d 处是山脊 D. 若为白天,则 c 处是陆地,d 处是海洋 【答案】A 【解析】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冬季陆地气温低,形成高压,海洋为低压;夏季陆地气 温高,形成低压,海洋为高压,故 A 项正确,B 项错误;白天陆地气温较高,形成低压, 夜晚陆地气温较低,形成高压,故 C、D 项错误。 22. 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我国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 P′逐渐减小 B. 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青藏高原 P 与 P′的差值大 C. P 大于 P′是因为大气保温作用明显 D. 影响 P 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太阳高度角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我国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晴天多, P′逐渐增大,A 错。两地的 P 值相 同,青藏高原的空气稀薄,P′值大。所以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青藏高原 P 与 P′的差值 小,B 错。P 大于 P′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明显,C 错。影响 P 大小的主要因 素是太阳高度角,D 对。 考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作用,太阳辐射 的分布规律。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3. 关于甲、乙两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岛位于东半球 B. 乙岛位于太平洋 C. 乙岛面积比甲岛大 D. 乙图的比例尺比甲图大 24. 关于两岛中 A、B 两点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 点位于(15°N,105°W) B. B 点位于(48°S,150°W) C. A 点位于 B 点的东南方向 D. A 点位于 B 点的西南方向 【答案】23. D 24. D 【解析】 23. 考查经纬网的特点及应用。根据经纬度可知,甲岛位于西半球,故 A 项错误;乙岛屿位 于印度洋,故 B 项错误;根据经纬网特征可知,甲岛的面积大于乙岛,故 C 项错误;乙图 表示的面积较小,比例尺较甲图大,故 D 项正确。 24. 根据经纬网的特征,可知点A位于(15°S,105°E),故A项错误;B点位于(48°N,150°W), 故 B 项错误;A 点位于 B 点的西南方向,故 C 项错误,D 项正确。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25. 直升机位于山顶 H 处,被困游客位于 A、B、C、D 四点中的何点,才能被救护人员直接 观测到 A. A 点 B. B 点 C. C 点 D. D 点 26. 山中出现泥石流,刚最佳逃生线路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25. B 26. B 【解析】 25. 考查等高线的判读及应用。直升机位于山顶 H 处,游客只有在 B 点时候才会被发现,故 B 项正确;其它三个点,在 H 处无法看到,故排除。 26. 出现泥石流时,逃生路线应该是逆着泥石流方向的右上方或者左上方进行逃生,故 B 项 正确。 读“合肥的城市热岛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7. 热岛效应形成了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 风。M 地乡村风的风向是(  )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28. 能正确表示 N 地近地面在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关系的图示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27. A 28. A 【解析】试题分析: 27. 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岛环流,近地面,城市内部形成热低压,风由乡村吹向城 市,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形成东南风。 28. 城市具有热岛效应,N 地的气温比周围高,等温面应向上凸出。气压比周围低,等压面 应向低空凸出。A 正确。 【考点定位】热力环流 【知识拓展】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 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 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 力环流。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处收缩下沉。于是上空相同高度处,热地方单位面 积空气柱重量(即气压)大,冷地方高空气压小,高空形成热-冷的气流。热处气流流失后,整 个空气柱减轻,地面形成低压,冷处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冷-热的 气流。加上上升、下沉气流,构成了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较为广泛,例如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都是热力环流的具体 体现。 热力环流与城市规划。城市内部由于人类活动排放大量余热,与郊区相比呈现"热岛效应"。 城市与郊区之间会形成热力环流,为保护城市大气环境,在城市规划时,要研究城市风的下 沉距离。一方面将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之外,以避免工厂排放的污染 物流向城区;另一方面,应将工业卫星城建在城市风环流之外,以避免相互污染。 关于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大。 地球的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的作用,其中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 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则主要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 的可见光吸收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到达地面,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是 很少的。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9. 图中①、②、③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 A. 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 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 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30.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以及它在图中对应字母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① B. 大气的反射作用—④ C. 大气的吸收作用—② D. 大气逆辐射作用—③ 【答案】29. B 30. D 【解析】 29. 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据图可知,图中①表示被削弱之后的太阳辐射量,②表示地面辐 射,③表示大气的逆辐射,故 B 项正确。 30. 图中①表示被削弱之后的太阳辐射量,与题意不符,故 A 项错误;④表示云层的反射作 用,属于削弱作用,故 B 项错误;②表示的是地面辐射,故 C 项错误;③表示大气的逆辐射, 对地面有保温作用,故 D 项正确。 【点睛】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保温作用 由于大气层中的水汽、尘埃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大部分太阳辐 射能直接到达地表.地表在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后,不断增温的同时释放长波辐射.近地面 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近地面大气增温后释放的长波辐射大部分以大 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得近地面大气层始终保持有一定的温度,因 而具有保温作用。 二、综合题。 31.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两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并完成下列各题。 (1)A、B 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_____。 (2)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___(高、低),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 (3)夜晚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___(高、低),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 (4)图 14 所表示的情景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_ __ 图,最易出现霜冻的是_ __图。 【答案】(1)B (2)低 云的反射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3)高  有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 (4)B  C  【解析】本题以我国某地区两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为背景,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考查大 气的削弱作用,考查大气的保温作用,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 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阴天时候,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较大,气温较低,夜晚保温作 用较强,气温较高,故温差较小,B 曲线温差较小,表示阴天。 (2)考查大气的削弱作用。白天阴雨天气,大气的削弱作用较大,云的反射减少了到达地 面的太阳辐射,故气温较晴天时低。 (3)考查大气的保温作用。夜间,大气的逆辐射较强,保温作用较强,补偿了地面损失的 热量,故气温比晴天时较高。 (4)考查昼夜温差的大小判读。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海洋 升温较慢,降温也慢,故海洋温差较小,陆地的温差较大;晴天时候,温差较大,阴雨天气, 温差较小。温差越大,越容易出现霜冻。 【点睛】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①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 ②大气中的 CO2 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 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2、影响地面辐射大小(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主要因素: 纬度因素,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导致地面受热面积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长短, 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它的大小受下垫面因素(反射率)和气象因素等的影响。 32. 读“某山区交通线与居民点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简要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2)图中 C 处的悬崖顶与山顶 E 相对高度不超过 米。 (3)指出甲、乙两河中哪一条是明显不存在的,并说明理由。 (4)在山顶 P 处能否看见经过 D 处的火车?为什么? (5)图中居民点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 【答案】(1)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起伏较大。 (2)200 (3)甲河。该地是山脊,地势高于两侧。 (4)不能。两地之间视线被山脊阻挡 (5)沿交通线分布 【解析】本题以某山区交通线与居民点分布图为背景,考查地形特征的描述,考查相对高度 的计算,考查地形部位的判读,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 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考查地形特征描述,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等方面分析。据图可知,该地地形以 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起伏较大。 (2)考查相对高度的计算。图中山顶 E 处的高度范围是 800—850 之间,悬崖重合了 3 条等 高线,,等高距为 50m,计算可知两地高度不超过 200 米。 (3)河流发源于河谷当中,甲地地形部位是山脊,不会出现河流。 (4)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透视现象。据图可知,P 处与 D 处之间有山脊分布,阻挡了视 线。 (5)考查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据图可知,图中聚落主要沿交通线布局。 33. 下图为某日部分地区昼夜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非阴影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 (1)图中 a、b、c 所在的是___(晨、昏)线,此时 c 地的地方时是_____点。该日 b 地的夜 长约_____小时。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 (3)与北京时间在同一天的时区范围是______。在赤道上,此时属于白昼且属于东半球的 范围是______。 (4)若该日后太阳直射点向赤道移动,则上海白昼变化情况是_ ,地球上极昼范围的变化 情况是_______。 【答案】(1)昏  18  18 (2)20°S,135°W  (3)东三区至东十二区  135°E 向东至 160°E (4)变长 (由 70°S 向南极点)缩小 【解析】本题以光照图为背景,考查光照图的判读,考查直射点的位置,考查日界线的划分, 考查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 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考查光照图的判读。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白昼经过 a、b、c 所在的线变为黑夜,说 明其是昏线;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 18 点;根据 b 地昼弧跨越的经度计算出白昼为 6 小时, 则黑夜为 18 小时。 (2)该日 70°以北以内出现极夜现象,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 20°S,根据 c 点的时间是 18 点,可计算出 12 点的经线是 135°W,故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0°S,135°W)。 (3)考查日界线的划分与判读。根据 135°W 为 12 点,可计算出北京时间,故与北京时间 在同一天的时区范围是东三区至东十二区;根据 135°W 为 12 点,可计算出在赤道上,此时 属于白昼且属于东半球的范围是 135°E 向东至 160°E。 (4)该日 70°以北以内出现极夜现象,说明太阳直射的纬度为 20°S,北半球昼短夜长;若 该日后太阳直射点向赤道移动,则上海白昼变化情况是变长;则地球上极昼范围的变化情况 是缩小。 34.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太阳能光伏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我国的光伏 产业链中,已投产的有 10 多家多晶硅企业、60 多家硅片企业、60 多家电池企业、330 多家 组件企业。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 30%,产品主要销售到日本和欧美等国家和 地区,但多晶硅提纯的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国外七大制造商手中。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爆 发以来,中国的光伏产业遭到重大打击。但有专家预测,今后 3~5 年内,中国太阳能光伏 产业市场前景相当广阔。 (1)说出图中等值线 a 和 b 分别代表的数值大小。 (2)简析图中 P 地年太阳总辐射量比 Q 地大的主要原因。 (3)分析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市场前景广阔的原因。 【答案】(1)2600;40 (2)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②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3)①我国能源需求量大;②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③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 【解析】本题以多年平均年太阳总辐射量为背景,考查等值线的判读,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 主要因素,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 用能力。 (2)考查太阳辐射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影响太阳辐射有纬度、天气、海拔、大气能见度等 因素。图中 P 地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 作用小。 (3)考查清洁能源的优势。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清洁无污染且可再生能源,我国能源需 求量巨大,市场广阔,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 【点睛】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 影响 因素 纬度 地势 天气 日照 时数 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极夜 现象,极圈以外地区夏季日 照 时数多于冬季 一般地势高的高原日照 时数多于地势低的盆地 多阴雨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少, 多晴朗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多 年太阳辐 射总量 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获得太阳辐射多 地势高,大气稀薄,透 明度高,固体杂质、水 汽少 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