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大石桥二高中 2017--2018 年度 12 月月考 高二年级 地理试卷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命题人:姜秀颖 第 I 卷 一、选择题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图能正确表达的区域特征为( ) A. 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边界 B.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C. 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 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2. 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 的( ) A. 发展水平 B. 生活特点 C. 发展方向 D. 发展条件 3. 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的淮安市于 2008 年 8 月正式开工建设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 下图为标志园内分界线标志物模型。该标志物应位于上图中的( )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答案】1. B 2. C 3. C 【解析】图示表示不同干湿地区的农业类型差异,每个区域内部的特征性质相对一致。三个 区域是同一级区域。图示反映了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根据水分条件,发展牧业或种植 业。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大致是 800mm 等降水量线。 1. 该图,图中半干旱区是草原放牧区,半湿润区是旱地农业区,湿润区是水田农业区,正确 表达的区域特征为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B 对。不能表示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 和边界,A 错。图示区域为同一级区域,C 错。自然区域的边界是模糊的,D 错。 2. 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 的发展方向,发展牧业或耕作业,C 对。农业类型的差异,不能反映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水平、 生活特点、发展条件的影响,A、B、D 错。 3. 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大致是 800mm 等降水量线,标志园内分界线标志物模型应位于上图中 的③处,C 对。①处是 400mm 等降水量线,A 错。②处、④处不在分界线上,B、D 错。 地理环境的差异会造成人类经济活动和生活习惯、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在陕西就有“陕西十 大怪”之说: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碗盆难分开,辣子也是一道菜,泡馍大碗卖,板凳 不坐蹲起来,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不装头上戴,唱戏大声吼起来。据此完成下面 小题。 4. 由于陕西关中地区以种植________为主,才形成了“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的饮食习 惯( ) A. 玉米 B. 小麦 C. 大豆 D. 高粱 5. “帕帕不装头上戴”的主要原因是这里风沙大,在陕西冬春季节常刮( )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答案】4. B 5. D 【解析】考查中国区域差异。 4. 根据题目叙述,陕西关中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地区,“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的 饮食习惯,说明该地的粮食作物主要以小麦为主。所以 B 选项正确。 5. 陕西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关中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区。受东亚季 风气候影响,故冬季盛行西北季风。所以 D 正确。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数字中国”的地理空间框架。“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 源管理运行体系初步形成,大大提升了国土监管能力。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6. 对土地资源进行“天上看”和“网上管”,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 ) A.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B. 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C. 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 D. 全球定位系统和数字地球 7. 从国情出发,我国采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国土资源动态监管的主要目的有( ) ①保护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②指导城市交通运输 ③控制建设用地规模,节约用地 ④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减少灾毁耕地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6. A 7. C 【解析】试题分析: 6. 对土地资源“天上看,网上管”,天上看,是指 RS 遥感的监测功能。网上管是 GIS 分析、 存储、处理信息的技术。所以分别运用的现代地理技术是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A 对。全球定 位系统主要是定位导航,数字地球是将信息转化成数据,都没有监测、处理信息能力,B、C、 D 错。 7. 从国情出发,我国应用高科技手段开发国土资源动态监管的主要目的有严格保护耕地,保 障国家粮食安全,①对。指导城市交通运输不是主要目的,②错。控制建设用地规模,节约 用地,③对。建立灾害预警系统,是手段,不是目的,④错。C 对,A、B、D 错。 【考点定位】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主要目的。 读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8. 该生态环境问题是( ) A. 土地荒漠化 B. 水土流失 C. 酸雨 D. 生物多样性减少 9. 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 A. 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 B. 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C. 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D.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源问题,严禁乱砍滥伐 【答案】8. A 9. D 【解析】考查我国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我国区域生态环境的形成和主要 的治理措施。 8. 根据该环境问题分布的省区情况可以看出,该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故 可能是荒漠化。故 A 正确。 9. 由于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少,不适宜大面积植树造林、大力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生产及加快 城市化进程,选项 ABC 错误;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源问题,严禁乱砍滥伐,故选 D。 10. 形成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原因是 ( ) ①距海洋远 ②终年受到副热带高压控制 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 ④纬度位置高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我国地处内陆,离海远,且周围山岭环绕,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故降水 少,气候干旱。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解题主要抓住我国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成因,抓住地理位置和地 形对气候的影响即可。 11. 下列土壤受淋溶作用最强烈的是( ) A. 东北平原的黑钙土 B. 爪哇岛的火山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土 D. 热带雨林的砖红壤 【答案】D 【解析】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作用就越强。分析本题的 四个选项,热带雨林地区降水最为丰富,砖红壤是一种淋溶性最强的土壤。其他的黑钙土、 火山土、水稻土都是良好的耕作土壤、淋溶作用较弱。故选 D。 农牧交错带是指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分布为特点的生态系统,我国农牧交错带面积达 81 万平方千米,分布范围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关于农牧交错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 带属于农业生产潜力大的地区 B. a 带植被是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 C. b 带植被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 b 带是多民族聚居区 13. 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系统脆弱的地区,造成其环境破坏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 ①人口增长速度快 ②压缩农业用地 ③轮作套种 ④盲目开荒、粗放耕作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12. A 13. C 【解析】试题分析: 12. a 地带属于农牧交错地带,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发生荒漠化,农业生产潜力 小,A 不正确,选 A。a 地带植被是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B 正确。b 地带位于阶梯交界处,坡 度大,植被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C 正确。b 地带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区, D 正确。 13. 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系统脆弱的地区,人口增长速度快,对环境压力大,①对。压缩农业 用地,有利于环境保护,②错。轮作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不破坏环境,③错。盲目开荒、 粗放耕作,破坏环境生态,④对。所以 C 对。 考点:农牧交错带的特征,主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4. 下列各地区不属于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区的是( ) A. 非洲刚果河流域 B. 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C. 我国的海南省、云南省、广东省一带 D. 东南亚地区 【答案】C ..................... 15. 亚马孙雨林对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A. 通过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B. 起着类似海绵的作用,滞蓄大量降水 C. 亚马孙雨林所涵养的水量约占地表淡水总量的 50% D. 亚马孙雨林的降水量绝大部分 是自身产生的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光合作用与水循环无关,A 错误;热带雨林在水循环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 涵养水源体现的,B 正确;地表淡水的主体是冰川水,亚马孙雨林虽然是庞大的生态系统,但 是涵养的水量也是有限的,C 错误;亚马孙雨林的降水主要来自于海洋水,D 错误。 考点:森林的生态功能。 16. 森林是人类的保护伞,破坏森林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有( ) ①全球气候失调 ②生态环境恶化 ③自然灾害频发 ④生物多样性锐减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森林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同时还是世界生物基 因的宝库。破坏森林可能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恶化,可能会导 致全球气候失调。故选 D。 17. 关于亚马孙热带雨林生态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每年净化生产量达到 34 亿吨 B. 每年释放的 O2 占全球 O2 总量的 1/3 C. 亚马孙雨林的涵养水量约占地表淡水总量的 33% D. 物种资源占全球陆地物种的 1/4 以上 【答案】B 【解析】每年全球雨林的净生产量高达 34 亿吨,而非亚马孙雨林;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 之肺”,每年释放的 O2 占全球 O2 总量的 1/3;所涵养的水量约占地表淡水总量的 23%;物 种资源占全球陆地物种的 1/5 以上。故选 B。 下图显示我国四个省 2005 年三种常规能源生产的相对比例(均已折算成标准煤)。读图回答下 面小题。 18. ①、②、③代表的能源依次是( ) A. 石油、煤炭、天然气 B. 天然气、石油、煤炭 C. 煤炭、天然气、石油 D. 石油、天然气、煤炭 19. M 省可能是( ) A. 山东 B. 贵州 C. 新疆 D. 河北 【答案】18. C 19. C 【解析】试题分析: 19. 图中显示,M 地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都比较丰富,且天然气所占比重最大,可判断是新 疆。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能源分布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学生只要掌握我国能源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 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读我国某区域风能资源等值线分布图(单位:瓦/平方米),完成下面小题。 20. 根据等值线递变的一般规律,乙地数值最有可能是( ) A. 150 B. 160 C. 140 D. 110 21. 甲地风能资源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地面状况 B. 太阳辐射 C. 大气环流 D. 人类活动 【答案】20. D 21. A 【解析】试题分析: 20. 通过读图分析:乙地处于数值为 100 和 150 的等值线包围之中,其数值范围为 100~150, 但因乙地距离数值为 100 的等值线较近,其最有可能的数值是 110。因此 C 正确。 21. 甲地为我国塔里木盆地,盆地的四周高山环绕,减小了吹向盆地的风的风速,因而甲地 风能资源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面状况。所以 A 正确。 考点:等值线图中数值的推断;塔里木盆地风能资源少的主要影响因素。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22. 图中甲省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的工业包括( ) A. 电力、冶金、木材加工 B. 水电、炼铝、钢铁 C. 火电、冶金、化学 D. 纺织、食品、机械 23. 对图中 M、N 两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M 河中游进行梯级开发 B. M 河下游进行水土保持 C. N 河上游保护植被 D. N 河下游湖滨开垦 【答案】22. C 23. C 【解析】 22. 据图,根据图中水系轮廓和山地、政区界线特征等可判断甲省为山西省,有丰富的煤炭 资源,因此可以发展火电、冶金、化学工业部门。故选 C。 23. 据水系轮廓和山地判断,M 为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能资源不丰富,不需梯级开发, A 错误;水土流失严重,需上游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C;N 为长江的支流汉水,禁止围 湖造田,BD 错误,C 正确。故选 C。 读下表和图,完成下面小题。 R 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 24. 1978—2010 年 R 河流域( ) A. 径流季节变化增大 B. 土壤层变薄 C. 生物多样性增加 D. 下游泥沙沉积增多 25. 关于黄铜矿的开发利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 A. 露天开采引发地面沉降;填埋、复垦 B. 矿产冶炼导致土壤酸性大幅度增强;使用石灰中和 C. 矿产开采造成水资源枯竭;跨流域调水 D. 矿产冶炼导致大气污染加剧;建硫酸厂 【答案】24. C 25. D 【解析】试题分析: 24. 根据表格内容,R 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表示,林地、草地面积增加,耕地面积减少,说明 该地进行环境治理,植被覆盖率提高。植被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所以径流季节变化减小,A 错。 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少了,土壤层应变厚,B 错。植被丰富了,生物多样性增加,C 对。 水土流失少了,下游泥沙沉积减少,D 错。 25. 黄铜矿露天开采不会引发地面沉降。开采后应填埋、复垦,或植树种草,A 错。矿产冶炼 导致土大气的酸性大幅度增强。应建设废气回收设备,变废为宝,将废弃物资源化,B 错。矿 产开采造成水资源枯竭,但该地位于南方,湿润地区,不需要跨流域调水,C 错。矿产冶炼 导致大气污染加剧;应建硫酸厂,D 对。 考点:流域内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区域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二、综合题(共 50 分) 26.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荷兰与江苏省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荷兰 70%的花卉生产采用温室栽培,花卉生产中的温度、湿度、光照、施肥、喷药等 都实现了电脑自动控制,大部分生产企业应用了无土栽培技术、分子育种技术、克隆技术等。 材料三 近年来,苏州软件园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如光电产业、新医药产业、计算机及办公 设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等快速兴起。苏州工业园区通过沪宁高速公路到上海的行车时间不 到 1 小时。 (1)根据材料一,分析荷兰与江苏在地理位置方面的差异。 (2)依据材料二,分析现代农业技术在荷兰农业生产中的主要作用。 (3)结合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分析高新技术产业通常布局在机场和高速公路附近的原因。 【答案】(1)荷兰位于欧洲西部,西临大西洋(北海);江苏省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黄 海);荷兰的纬度比江苏省高。 (2)改善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农业生产 效率。 (3)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体积小、重量轻、附加值高,适宜航空运输和(高速)公路运输,产品 更新换代周期短;产品需要快速占领市场;产品依赖国际市场,因而需要快捷的交通运输方 式。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位置的分析、现代农业的特点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布局。 (1)一般来说,某地的地理位置主要从绝对位置(经纬度、五带位置)、相对位置(海陆位 置、大洲位置、周边邻国)进行描述。荷兰与江苏在地理位置方面的差异则结合具体情况进 行对比即可。 (2)现代技术对农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改善某些自然条件(地形、热量、水分、土壤肥力等)、 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机械化、专业化等)、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 善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交通的发展、冷藏保鲜技术的运用)等。结合具体的材料信息 进行提炼即可。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是产品的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更新换 代快、生产周期短以及更多依赖国际市场等,结合这些特点对其布局原因分析即可。 27. 分析我国北方地区某地 1970 年和 1980 年有关统计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 1970~1980 年间,土地利用构成明显的变化是:耕地增加了_____%,森林覆盖 率减少了_____%。根据表格所示,森林减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2)该地区人均耕地是减少了还是增加了?__________。相差了_____%。 (3)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4)分析上表,说说本地区环境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1)10 8 毁林开荒 (2)减少了 0.76 (3)森林锐减;气候恶化(温差增大,降水减少);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加了两倍)。 (4)①人口增加,为满足生存和生产的需要对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②滥伐林木,毁林开 荒,导致森林锐减,森林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的作用大大减弱。 【解析】(1)据表格信息可知, 耕地增加比重=增加面积/原始总面积,即 0.4/4*100%。森林 覆盖率从 18%变为 10%,即减少了 8%。据表格信息可知,森林覆盖率降低,耕地面积增加可判 断应存在毁林开荒的问题。 (2)人均耕地=耕地总面积/总人口,计算可知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经计算相差了 0.76%。 (3)根据表格材料反映森林减少;则森林的调节气候的作用下降,气温年较差会变大;降水 量会减少;同时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下降,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会增加。 (4)据表格信息可知,两个年份的对比,人口数量有所增加,说明由于人口增加为满足生存 和生产的需要对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滥伐林木,毁林开荒,导致森林锐减,森林调节气 候、保持水土的作用大大减弱,以至于整个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28. 读①②两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①中流经 Q 盆地的河流最突出的水文特征是________; (2)与黄河相比,两河水文特征有何突出差异? (3)①②两图中的河流水能开发利用程度有何差异,简析原因。 (4)图②中国界南北河流上水坝数量悬殊,简析形成此种现象的原因。 【答案】(1)水能资源丰富 (2)含沙量小;水量季节变化小;无结冰期。 (3)图①开发利用很少,因为当地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对电能需求量小,资金、技术、交通条 件差。图②中河流位于美国、加拿大,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 (4)国界南面为美国,位于河流干流,水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更加丰富,美国经济发达对 能源需求量更大,对水能开发利用充分,因而水坝多;北面为加拿大,位于支流,水能开发 条件较差,且人口较少,经济相对落后,对能源需求量小。 【解析】(1)据经纬度和水系特征可知,图①中流经 Q 盆地的河流为刚果河,地处热带雨林 气候区,降水多,径流量大,且从高原流入盆地,落差大,因此最突出的特征是水能资源丰 富。 (2)据上题分析可知,刚果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水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含沙量小, 全年高温,无结冰期。而黄河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水量小,含沙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大, 有结冰期。 (3)据图②经纬度可判断为北美洲西海岸。图①为刚果河,开发利用很少,因为当地人口稀 少经济落后,对电能需求量小,资金、技术、交通条件差。图②中河流位于美国、加拿大, 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因此开发程度高。 (4)河流上水坝数量悬殊说明水能资源开发程度不同。据图②可知,图②中河流位于美国、 加拿大,国界线以北为加拿大,位于支流,水能开发条件较差,且人口较少,经济相对落后, 对能源需求量小,因此水坝数量少。而国界以南为美国,位于河流干流,水量大,落差大, 水能资源更加丰富,美国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更大,对水能开发利用充分,因而水坝多。 【点睛】本题考查世界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能开发以及读图分析和区域定位能力。做题需明 确:河流水文特征分析包括①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 降水特点决定;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由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 水位较稳定)。②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 流域:河流集水区域,地表以山脉为分界线,即分水岭。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 状况)。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⑤汛期:有长短(由雨季长短决定或气温 的高低决定)⑥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一般地形起伏越大,水流 越急,水能越大。)⑦凌汛:有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有结冰期和发生在较低纬度流向高纬 度的河段)⑧径流量变化⑨流速(短促的河流流速快,长而平直的河流流速慢)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