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1)

乐山沫若中学高2019级第一次月考试题地理 一、选择题 UFO全称为不明飞行物,也称飞碟(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简称UFO)是指不明来历、不明空间、不明结构、不明性质,但又漂浮、飞行在空中的物体。一些人相信它是来自其他行星的太空船,有些人则认为非天外来客。‎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 如果这种现象属实的话,这说明太阳系之外有高级生命现象的星球 A. 温度变化幅度很大 B. 体积和质量类似天王星 C. 近邻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D. 距离其最近的恒星发出的光照较暗 ‎2. 地球是目前所知的太阳系所有行星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关于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 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温度变化幅度不大 B. 日地距离适中——表面温度适宜,液态水存在 C. 体积和质量适中——太阳光照稳定 D. 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形成大气层 ‎【答案】1. C 2. B ‎【解析】‎ ‎【1题详解】‎ 如果存在生命,该星球应该温度适宜,A错;体积和质量适中,应类似地球,B错;近邻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为生命的存在提供安全的宇宙环境,C对;距离其最近的恒星应该光照稳定,D错。故选C。‎ ‎【2题详解】‎ 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安全的宇宙环境,A错;日地距离适中——表面温度适宜,液态水存在,B对;体积和质量适中——形成大气层,C错;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都不太大,适宜于生命的新陈代谢,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发育,D错。故选B。‎ 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面对绝境,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 太阳与人类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下列选项中与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无关的是 A. 极光现象 B. 磁暴现象 C. 地热资源 D. 水能资源 ‎4. 在电影中,即将与地球相撞的木星是 A. 卫星 B. 恒星 C. 行星 D. 彗星 ‎5. 下列哪些现象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地面无线电长波通讯的短暂中断 ②地球两极地区出现的极光现象 ‎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全球变暖 ④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3. C 4. C 5. C ‎【解析】‎ ‎【3题详解】‎ 太阳活动剧烈时,释放的高能电子流形成太阳风,太阳风冲击高层大气,在极地地区形成极光现象,故A错误;太阳耀斑发生时,会引起地球电离层中强烈的电磁扰动,引起磁暴现象,故B错误;地热资源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和太阳活动无关,故C正确;太阳辐射是地球水体运动、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水体从高处流向低处,产生水能,故水能和太阳辐射有关,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C。‎ ‎【4题详解】‎ 木星为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中的一颗,故该题选C。‎ ‎【5题详解】‎ 太阳活动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故①错误;太阳活动剧烈时,释放的高能电子流形成太阳风,太阳风冲击高层大气,在极地地区形成极光现象,故②正确;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和化学燃料的使用以及森林的破坏有关,和太阳活动无关,故③错误;太阳耀斑发生时,会引起地球电离层中强烈的电磁扰动,引起磁暴现象,使小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故④正确,所以该题选C。‎ 深圳市某校(22°27'N,114°E)组织高一年级学生开展正午太阳高度角测量的地理实践活动。‎ 完成下列小题。‎ ‎6. 同学们每天的测量时间应为北京时间(    )‎ A. 11:24 B. 11:36 C. 12:00 D. 12:24‎ ‎7.‎ ‎ 2018年6月18日正午,他们发现学校的旗杆出现“立竿无影”的现象。此现象在深圳一年内会出现两次,另一次可能发生在(    )‎ A. 7月14日前后 B. 6月26日前后 C. 6月14日前后 D. 7月26日前后 ‎【答案】6. D 7. B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6题详解】‎ 深圳的地方时是114°E的时间,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即120°E地方时,北京时间比深圳的地方时早6×4=24分钟,深圳正午就是深圳地方时12时,此时北京时间是12:24。故D正确,A、B、C错误。‎ ‎【7题详解】‎ ‎“立竿无影”现象就是太阳直射现象。由材料可知,6月18日太阳直射深圳,是在夏至日(6月22日)前4天,另一次直射的时间应该在夏至日之后4天,即在6月16日。故B正确,A、C、D错误。‎ ‎【点睛】求时间的技巧——“东加西减”:先画出表示全球所有经线(或时区)的数轴,标出已知经线(或时区)及其地方时(或区时),再标出所求经线(或时区),计算出两地经度差(或时区差)后,再将其转化为地方时差(或区时差)。如下图所示:‎ ‎2019年7月16日,印尼巴厘岛发生6.1级地震,震源深度100公里完成下列各题。‎ ‎8. 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B. 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C. 地震发生后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D. 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9.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 A. 地壳 B. 地幔 C. 外核 D. 内核 ‎10. 地质学家可以利用地震波来研究地球内部结构,也可以探测、寻找地下的矿产资源,下列矿产资源能通过研究地震波寻找到的是 A. 金矿 B. 煤矿 C. 金刚石 D. 石油 ‎【答案】8. B 9. B 10. D ‎【解析】‎ 此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 ‎【8题详解】‎ 地球的内能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A错;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B对;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的传播速度要比横波快,所以首先到达地面的是纵波,C错;发生在海洋中的地震会引发海啸,危及沿岸人类生命财产安全,D错;故选B。‎ ‎【9题详解】‎ 震源深度为100公里,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地幔。深度17公里以上为地壳,深度17~2900公里为地幔,深度2900公里以下为地核。故选B。‎ ‎【10题详解】‎ 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可以在三态中传播,横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而石油属于液态,纵波可以穿过,而横波不能穿过。故选D。‎ 北京时间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踏上了人类探测器首次奔赴月球背面的征程。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着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探测器发射时,地球上与西昌日期相同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 )‎ A. 1/8 ` B. 1/6 C. 1/4` D. 1/2‎ ‎12. “嫦娥四号”探测器从发射到着陆期间 ( )‎ A. 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 B. 全球夜的范围大于昼 C. 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 D. 是南极考察最佳时期 ‎13. “嫦娥四号”探测器登陆月球背面后,面临的难以预料的威胁是( )‎ A. 宇宙辐射强 B. 大气太稀薄 C. 陨石撞击多 D. 昼夜温差大 ‎14. 被称为“卫星杀手”的太阳活动是 ( )‎ ‎①黑子 ②磁暴 ③日珥 ④太阳风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11. C 12. D 13. C 14. D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了时间的计算、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月球地理环境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等内容,试题难度较易。‎ ‎【11题详解】‎ 解题的关键是找出0时经线。根据时差1小时,经度差15度,时差4分钟,经度差1°;因北京时间为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可知0时经线约在84°E附近。与西昌日期相同的范围是从84°E向东到180°,约占全球的1/4,故选C。‎ ‎【12题详解】‎ ‎“嫦娥四号”探测器从发射到着陆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直射点先向南移动后向北移动,A错;全球夜的范围等于昼的范围,B错;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C错;南极此时处于暖季,且是极昼,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期,D对。故选D。‎ ‎【13题详解】‎ 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陨石能直接撞击月球,故C正确;“嫦娥四号”探测器是机器不是人类,宇宙辐射和昼夜温差以及大气太稀薄对其影响小,故ABD错误。故选C。‎ ‎【14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黑子和日珥对卫星通信没有影响,①④不符合题意;磁暴即大气电离层中强烈的电磁扰动现象,磁暴会干扰甚至中断无线电短波通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威胁运行在太空中的宇航器的安全,②符合题意;太阳风爆发时释放大量带电粒子,干扰无线电通信,④符合题意,应该选②④,故ABC错误,D正确。‎ 读经纬网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②点自转一周后又回到②点的时间间隔是 A. 一个太阳日 B. 比地球自转真正周期多3分56秒 C. 比地球自转真正周期少3分56秒 D. 约为23时56分4秒 ‎16. ①③④⑤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 ① B. ③ C. ④ D. ⑤‎ ‎17. 与②地相比较,④地地球自转的 A.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大 B.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小 C. 角速度相等,线速度较小 D. 角速度较小,线速度相等 ‎【答案】15. D 16. A 17. C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基础知识。‎ ‎【15题详解】‎ ‎②点自转一周后又回到②点说明地球自转了一周360°,所需时间为一个恒星日,时间长约为23时56分4秒。故D正确。‎ ‎【16题详解】‎ 地球上,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①③④⑤中①位于赤道,因此线速度最大。故A正确。‎ ‎【17题详解】‎ 除极点外,全球角速度相等,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④纬度高于②,因此角速度相等,线速度较小。C正确。‎ ‎【点睛】本题难度低,只需学生夯实基础即可。‎ 我国华北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教学大楼四周日照情况进行观测。下图示意某日教学大楼日出、日落时楼影分布。‎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下列日期中全天无日照区面积最大的是 ( )‎ A. 1月15日 B. 6月22日 C. 9月18日 D. 11月10日 ‎19. 该日图中接受日照时间最长的地点是 ( )‎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20. 戴维斯教授讲学结束后,计划去北极地区观察极光现象。极光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 地球公转 B. 地球自转 C. 太阳辐射 D. 太阳活动 ‎【答案】18. A 19. D 20.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日照及极光现象产生的原因,试题难度一般。‎ ‎【18题详解】‎ 由图可知,全天无日照区面积是全天都处于楼影区域,而楼影的长短受太阳直射点位置影响,当冬至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我国的楼影最长,那么,全天无日照区面积最大,而选项中,只有1月15日最接近冬至,楼影最长;而6月22日时,楼影最短,全天无日照区面积最小;9月18日和11月10日,距离冬至较远,所以楼影不是最长,全天无日照区面积不是最大。因此,1月15日最接近冬至,楼影最长,全天无日照区面积最大,故A正确;6月22日时,楼影最短,全天无日照区面积最小,故B错误;9月18日距离冬至较远,所以楼影不是最长,全天无日照区面积不是最大,故C错误;11月10日距离冬至不是最近的,所以楼影不是最长,全天无日照区面积不是最大,故D错误;综上可知,选A。‎ ‎【19题详解】‎ 由图可知,图为某日教学大楼日出、日落楼影分布,从图中楼影的分布可知,日影朝向西北时日出,此时太阳在东南方,日影朝向东北时日落,此时太阳在西南方,则该地昼短于12时,为我国冬半年,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楼影从日出再到日落顺时针扫过的范围,明显经过丁处的时间最短,日照最长。故选D。‎ ‎【20题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活动爆发时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并与那里的稀薄大气相互碰撞,出现美丽的极光。极光现象与地球公转、地球自转和太阳辐射无关;故选D。‎ 读下面四幅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图中,能正确表示黄赤交角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2. 若黄赤交角变小,下列关于地球五带范围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寒带范围变小,热带范围变小 B. 寒带范围变大,热带范围变大 C. 温带范围变大,热带范围变大 D. 寒带范围变小,温带范围变小 ‎【答案】21. B 22. A ‎【解析】‎ 本题考查黄赤交角的理解。‎ ‎【21题详解】‎ 黄赤交角为地球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23.5°;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66.5°,故②符合题意,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 ‎【22题详解】‎ 黄赤交角变小,则直射点的位置靠近赤道,就回归线的纬度变小。热带即有太阳直射的地区,寒带是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若黄赤交角变小,则直射范围变小,即热带变小;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缩小,即寒带变小.相比温带则变大,故A正确,B、C、D错误。‎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图中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堤岸是(  )‎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24. 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 A. B. C. D. ‎ ‎【答案】23. C 24. A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上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 ‎【23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左图纬度向北递增,位于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岸②侵蚀,左岸①沉积,故最终与小岛连接的堤岸是①;右图纬度向南递增,位于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左岸③侵蚀,右岸④沉积,故最终与小岛连接的堤岸是④。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是C。‎ ‎【24题详解】‎ 根据上题判断可知,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右岸②侵蚀,坡度较陡;左岸①沉积,坡度较缓,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凌日是指地内行星(运行轨道在地球轨道和太阳之间的行星)在绕日运行时恰好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日面上有一个小黑点缓慢移动。当金星与太阳、地球排成一条直线时,就会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5. 假若发生金星凌日现象,则下列四图能正确表示此现象的是( )‎ A. B. C. D. ‎ ‎26. 下列关于金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金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B. 金星的“左邻右舍”分别是水星和火星 C. 金星属于类地行星 D. 金星属于巨行星 ‎【答案】25. C 26. C ‎【解析】‎ ‎【25题详解】‎ 由“金星凌日”的概念可知:金星凌日之时,地球、金星、太阳会在一条直线上,从地球上可以看到就像一个小黑点一样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这个小黑点就是金星,所以,地球和金星在太阳的同一侧,金星在内.故选:C.‎ ‎【26题详解】‎ 金星绕日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A错;金星的“左邻右舍”分别是水星和地球,B错;金星属于类地行星,C对,D错。‎ 下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图示极地地区为极昼 B. Q点经线所在的地方时为0时 C. MO为晨线 D. NO为晨线 ‎28. 此时北京时间是( )‎ A. 5日4时 B. 6日12时 C. 6日4时 D. 7日12时 ‎【答案】27. D 28.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日界线及时间计算等内容,试题难度一般。‎ ‎【27题详解】‎ 读图可知,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则该图为南极上空俯视图,根据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P点所在经线为180°经线或0时经线,再根据P点所在经线平分昼半球或夜半球可确定,P点所在经线为0时经线,平分夜半球,此时南极圈内大部分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再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判断,MO为由昼半球向夜半球的过度,为昏线,同理可知,NO为晨线;Q点为15点。故选D。‎ ‎【28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P点所在经线为0时经线,所以Q点的经度为180°,可计算P点经线为60°W,时间为7日0时,故北京时间为7日12时。故选D。‎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 立冬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 )‎ A. 南半球,向南移动 B. 北半球,向北移动 C. 南半球,向北移动 D. 北半球,向南移动 ‎30. 一年当中,吉林市昼长大致相等的节气是 ( )‎ A. 立春 立夏 B. 立夏 立秋 C. 立秋 立冬 D. 夏至 冬至 ‎【答案】29. A 30.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及二十四节气的有关内容,试题难度一般。‎ ‎【29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立冬是在秋分后(9月23日前后),冬至前(12月22日前后),秋分后到冬至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因而立冬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南移动,故选A。‎ ‎【30题详解】‎ 昼长大致相等应该找关于冬至或夏至对称的节气,夏至日是北半球昼最长的一天,读图并结合四个选项可知,选项中立夏和立秋关于夏至对称,吉林市昼长大致相等,故选B。‎ 如图为古希腊时期托勒密体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1. 该体系认为,宇宙的中心是( )‎ A. 太阳 B. 地球 C. 恒星天 D. 最高天 ‎32. 与现代科学相比,该体系的正确之处是( )‎ A. 月球与火星和木星等是同一级别的天体 B. 太阳与土星和木星等是同一级别的天体 C. 火星和木星等天体具有公转的同向性 D. 所有恒星与地球之间距离相同 ‎【答案】31. B 32.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天体系统,试题难度较易。‎ ‎【31题详解】‎ 读图可以看出,地球位于托勒密体系中心位置,被认为是宇宙的中心。所以该体系认为宇宙的中心是地球,故选B。‎ ‎【32题详解】‎ 读图可知,与现代科学相比,其准确性表现在水星和土星等天体都按逆时针方向公转,具有同向性特点。月球与火星和木星等不是同一级别的天体,故A错误;恒星系包括行星系,太阳与土星和木星等不是同一级别的天体,故B错误;水星和土星等天体具有公转的同向性,故C正确;不同的恒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不相同,D错误;综上可知,选C。‎ 下图示意我国拉萨地区多年平均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年内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呈正相关 B. 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呈负相关 C. 拉萨5~7月太阳辐射最丰富 D. 拉萨日照时数夏季最高 ‎34. 拉萨8月与1月太阳辐射相差较大的主导因素是 ( )‎ A. 太阳高度 B. 日照时数 C. 天气状况 D. 植被覆盖 ‎35. 日照百分率为一个时间段内某地日照时数(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与理论上最大的日照时数的比值(%)。拉萨9月份的日照百分率最大约为 ( )‎ A. 55% B. 60% C. 65% D. 70%‎ ‎【答案】33. C 34. A 35. C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及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试题难度一般。‎ ‎【33题详解】‎ 读图根据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分布规律可知,二者没有相关关系,A、B错误;读太阳辐射柱状图可知,5、6、7三个月太阳辐射最丰富,C正确;日照时数在5、10两个月较大,不是夏季最大,D错误。综上可知,选C。‎ ‎【34题详解】‎ ‎1月,拉萨处于冬季,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径长,被大气削弱的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8月,拉萨处于夏季,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径短,被大气削弱的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因此拉萨8月与1月太阳辐射相差较大的主导因素是太阳高度;日照时数、天气状况及植被覆盖并不是主要因素;故选A。‎ ‎【35题详解】‎ 读图可知,9月拉萨的日照时数是235小时,9月拉萨昼长约是12小时,所以9月的最大日照时数约是36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一个时间段内某地日照时数(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与理论上最大的日照时数的比值(%),所以拉萨的日照百分率是235/360=65%,故选C。‎ 二、综合题 ‎36.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春分日到夏至日,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①②③④中的_______段,该时段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将逐渐_________。‎ ‎(2)在地球公转轨道①②③④四个时段中,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有_________。该段时间内北半球的昼长变化情况为_______‎ ‎(3)当地球运行到A位置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_,此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范围是______。在ABCD四个位置中全球昼夜平分的有______和_______。‎ ‎(4)地球公转一周360°所需时间称为一个____年。地球公转到A位置与B位置时,线速度较快的是位置____。‎ ‎【答案】 (1). ④ (2). 向南扩大 (3). ①④ (4). 昼变长 (5). 23°26′N (6). 23°26′N及以北地区 (7). B (8). D (9). 恒星 (10). 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试题难度较易。‎ ‎【详解】(1)读公转轨道图可知,A为夏至日、B为秋分日、C为冬至日、D为春分日,从春分日到夏至日,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④段,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向南扩大。‎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往返运动,在冬至日到春分日、春分日到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符合的是①和④;该段时间内北半球的昼长逐渐变长。‎ ‎(3)根据公转的轨道位置,A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在春秋二分时,即B、D位置时,全球昼夜平分。‎ ‎(4)地球公转一周360°所需时间为365日6时9分10秒,称为一个恒星年;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为6月22日前后,B位置时为9月23日,A位置离7月初远日点近,线速度慢,B位置离7月初远,线速度较快。‎ ‎37.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以________为中心。‎ ‎(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 ‎(3)图中昏线是_______。‎ ‎(4)A、D、E三点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 ‎(5)E点的地方时为_____时,甲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点钟,A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 ‎(6)从甲到乙最短距离的行进方向是( )‎ A.自东向西 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 C.自西向东 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7)此时全球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面积( )‎ A.等于1/2 B.等于1/3 C.小于1/2 D.大于1/2‎ ‎【答案】 (1). 南极 (2). (23°26′S,90°W) (3). BC弧 (4). D>A>E (5). 12 (6). 3 (7). 12 (8). D (9). 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光照图的判读及应用,试题难度一般。‎ ‎【详解】(1)读图据经度分布可知,该图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现象,为冬至日。‎ ‎(2)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为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读图可知,E点所在经线平分昼半球,地方时为12时,其经度为90°W。‎ ‎(3)晨昏线为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南半球俯视图地球是顺时针自转,据此可以判断出AB弧为晨线,BC弧为昏线。‎ ‎(4)此时为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所以A、D、E三点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D>A>E。‎ ‎(5)读图可知,E点所在经线平分昼半球,地方时为12时;读图可知,甲点所在纬线在昼半球上跨270度,其昼长为18小时,日出时间为3点钟;A点位于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为12小时。‎ ‎(6)读图可知,乙在甲的西面,甲乙同在南半球,所以从甲到乙最短距离的行进方向是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7)图示以南极为中心,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为冬至日,B点所在经线平分夜半球,地方时为0时,即90°E为0时,读图可知,此时全球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占全球面积的3/4,大于1/2,故选D。‎ ‎38.读“地球日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图1”,完成下列各题。‎ ‎(1)ACB是晨线还是昏线?_____________。‎ ‎(2)写出A点的地理坐标:_____________,说明A在Q的_____________方向。‎ ‎(3)C点是_____________月_____________日_____________时。‎ ‎(4)比较A、B、C、D、E的白昼长短,按从短到长依次是_____________,其中A、B、C昼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北京(40°N)某校一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重新设计(如图2),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此时,集热板与地面夹角应为_____________。‎ ‎【答案】 (1). 晨线 (2). (60°E,66°34′N) (3). 西北 (4). 6 (5). 22 (6). 4 (7). D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