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年 高一年级地理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单选题(共11题;共48分)‎ ‎1.据澳大利亚媒体‎5月13日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2号”探测器如今已飞抵太阳系边缘。下图为“太阳系模式图”,探测器在某区曾拍摄到很多小行星的照片,该区域主要位于(    ) ‎ A. ①与②之间                       B. ③与④之间                       C. ④与⑤之间                       D. ⑥与⑦之间 ‎2.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 ‎(1)为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列四地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最迟从莫霍界面传来地震波的是(    ) ‎ A. 上海                                     B. 成都                                     C. 当雄                                     D. 北京 ‎(2)此次地震,拉萨有轻微震感,理论上拉萨居民感觉到(    ) ‎ A. 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B.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C. 只左右摇晃         D. 只上下颠簸 ‎3.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的最高峰,珠峰峰顶比同纬度海平面(    ) ‎ A. 白昼略长                      B. 黑夜略长                      C. 自转线速度略少                      D. 自转角速度小 ‎4.突然迸发的巨大火舌形成了夹杂着电磁辐射、高能粒子流等剧烈变化的太阳耀斑。转瞬间,人们的手机信号消失、电台里的歌声被噪音替代……这一幕科幻片里常见的情景,也会在现实中上演。 ‎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发生这一现象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的(    ) ‎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 太阳内部 ‎(2)太阳活动强烈爆发,对地球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 A. 产生磁暴现象导致全球变暖                                B. 北京地区可以在夜晚看到美丽的极光 C. 人们网上学习会受到严重影响                            D. 干扰某些人造卫星的正常工作和电网的正常输电 ‎5.    ‎2018年10月11日凌晨,西藏昌都市江达县波罗乡白格村与四川甘孜州白玉县交界处发生山体滑坡,致金沙江断流,形成堰塞湖。12日时许,堰塞湖水漫过坝体开始自然下泻,威胁逐步减除。‎11月3日原地点再次发生滑坡,原堰塞体水面以上新增塌方体,金沙江再次断流形成堰塞湖。堰塞湖一旦决口会使下游形成洪峰,处置不当会引发重大灾害。 ‎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0月12日‎17时许,金沙江堰塞湖(   ) ‎ A. 湖内水位开始下降      B. 上游河流来水量增加      C. 下游河流水量增加      D. 入湖流量大于流出量 ‎(2)与金沙江堰塞湖的形成最相关的因素是(    ) ‎ A. 滑坡体量大                    B. 河流水量大                    C. 台风风力大                    D. 两侧山体较陡峭 ‎(3)为了排除险情,下列处置措施中最为恰当的是(     ) ‎ ‎①在堰塞体上开挖泄流槽        ②下游水库放水腾空库容 ‎③上游干流截流控制流量        ④加固堰塞体防止溃坝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6.下图为2010年上海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 ‎(1)上海流入人口比例最大的年龄段是(    ) ‎ A. 20~24岁                          B. 25~29岁                          C. 30~34岁                          D. 35~39岁 ‎(2)上海是我国人口老 龄化程度下降最快的城市之一,主要原因是(   ) ‎ A. 出生率大幅下降           B. 死亡率迅速上升           C. 大量年轻劳力流入           D. 大量老龄人口迁出 ‎(3)近年来,上海市流动人口数量增长变慢,其原因最可能是(    ) ‎ A. 上海市工资水平下降                                           B. 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 C. 上海市自然增长率回升                                       D. 邻近省区出台了限制人口迁移的政策 ‎7.地球上的水圈是一个永不停息的动态系统,地球表面各种形式的水体是不断相互转化的。下图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 ‎(1)监测显示近年来,该流域蒸腾作用明显减弱,导致该流域内(    ) ‎ A. 大气降水增加                  B. 地表径流减少                  C. 地下径流减少                  D. 水汽蒸发减少 ‎(2)若要进一步稳定该流域的径流量,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 人工降雨                           B. 植树造林                           C. 围湖造田                           D. 引水灌溉 ‎8.近于环形的弯曲河流被称为河曲或者蛇曲。蛇曲多分布在平坦地区,但在黄河河口以下的晋陕边境,却能看到“S”型的蛇曲深深嵌入岩层之中。下图示意乾坤湾河道及局部景观。 ‎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推测乾坤湾形成的原因是(    ) ‎ A. 地壳上升,地势低洼,河流堆积                         B. 断裂下陷,地势低洼,河流堆积 C. 地壳上升,裂隙发育,河流侵蚀                         D. 断裂下陷,裂隙发育,河流侵蚀 ‎(2)甲岸地带被当地村民称为“风水宝地”的原因是(    ) ‎ A. 水流较缓,方便取水,土壤肥沃                         B. 三面环水,利于防御,交通便利 C. 河谷地带,降水丰富,热量充足                         D. 地势较高,有利防洪,光照充足 ‎(3)村民在乙地打井取水饮用的主要原因是(    ) ‎ A. 距黄河近,水量丰富                                           B. 离聚落近,取水方便 ‎ C. 岩层过滤,水质较好                                           D. 位置较高,不易被淹 ‎9.下图为某山脉东、西两坡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 ‎(1)下列垂直带谱分布符合图示山脉的是(    ) ‎ A. A                                           B. B                                           C. C                                           D. D ‎(2)该山脉所处地区的地带性植被最可能是(     ) ‎ A. 温带落叶阔叶林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 温带草原 ‎10.肯尼亚山是一座横跨赤道的火山,下图为其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叙述正确的是(  )‎ A. 热带草原带的形成属于非地带性现象                  B. 降水量与山地的海拔高度呈现正相关 C. 山地西北坡干燥森林带的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D. 主要致雨东南风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肯尼亚红茶(     )‎ A. 生产机械化水平高,劳动力投入少                      B. 生产规模大,产量高,商品率高 C. 生长得益于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                         D. 品质优良与丘陵广布的地形有关 第Ⅱ卷 主观题 二、综合题(共5题;共52分)‎ ‎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此图中阳光直射的纬线是________,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是________,D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________,A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E点的太阳高度为________,图中AB是________ (晨、昏)线。 ‎ ‎(2)这一天是________月________日前后,北半球为________ (节气)。 ‎ ‎(3)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发生极夜现象的范围________。 ‎ ‎(4)图中C地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B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 ‎ ‎(5)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请将A,D,B三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至小排列________。 ‎ ‎(6)此时,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大的范围是________ ‎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下图为东北地区简图。‎ 材料二 黑龙江是我国第一产粮大省,该省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松嫩平原腹地,是我国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省,正实现从“中华大粮仓”向“健康大厨房”的转变,其绿色产品远销境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材料三 ‎‎2015年3月18日 经济日报报道,近日对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行业采访发现,在国家玉米“托市”收购政策影响下,东北地区原料玉米价格保持高位,然而淀粉、酒精、饲料等下游市场产品价格却长期在低位徘徊,在政策、市场的双重压力下,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经营陷入困境。此外,由于加工链条短、产品趋同等原因,目前玉米深加工行业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凸显,行业进入升级整合加速期。‎ ‎(1)冬季A地气温比B地____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____。 ‎ ‎(2)分析黑龙江省发展绿色农业的优势条件。 ‎ ‎(3)对于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工业的发展,有的专家持反对意见,有的专家则大力支持,请阐述你的意见,并说明理由。 ‎ ‎13.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某区域等高线图。‎ 材料二:甲地区所在国是继美国、欧盟以后的番茄产业第三大生产国和第一大出口国,该地区凭借优越的地域优势和产业政策,番茄种植和加工近年来迅猛发展,番茄制品的产销量占全国的90%以上。‎ ‎(1)说明L1河的河流特征,并分析原因。 ‎ ‎(2)分析甲地区发展番茄加工——“红色产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 ‎(3)甲地区农民常在瓜田地里放砂石,简要说明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14.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和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图中水循环①是________环节,②是________环节。 ‎ ‎(2)人们修建水库主要对图中________(填图中字母)环节的影响较大。为了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人们采取的开源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等。 ‎ ‎(3)丙地貌是________,丁地貌是________。 ‎ ‎(4)以下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有______。(单项选择)  ‎ A. 只在水圈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B. 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相同 C. 使地表趋于高低不平 D. 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   左图为非洲及周边地区略图,右图为维多利亚湖及周边地质构造示意图。‎ ‎  ‎ ‎(1)简要说明图中1月份风向的形成原因。 ‎ ‎(2)分别说出爱德华湖盆和维多利亚湖盆的主要地质成因。 ‎ ‎(3)比较维多利亚湖7月东岸和西岸降水量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 ‎(4)甲地沿海有一条沙漠带,解释这里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的原因。 ‎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 ‎【解析】【分析】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太阳系八大行星从内向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④、⑤分别是火星、木星,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太阳系八大行星从内向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2.【答案】 (1)C (2)B ‎ ‎【解析】【分析】(1)地震波从震源传到地表,因地壳厚度不均,到达地表时间有早晚,地壳越厚,到达地表的时间越晚。上海,北京位于第三阶梯的平原上,成都位于第二阶梯的盆地,当雄位于第一阶梯的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的地壳厚度最大,要高于平原和盆地地区,因此地震传播距离最长,从莫霍面传到地表的时间最晚,故C。 (2)地震波有横波和纵波两种形式:横波的震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可以通过固体进行传播;纵波的震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固液气三态物质都能传播纵波;纵波的传送速度快于横波。因此在陆地上,出现地震时,纵波先到达地面,人会感觉上下颠簸,后横波到达,人再感到左右摇摆,故B正确。 故答案为:(1)C;(2)B。 【点评】地震波:⑴横波:传播速度慢, 只能通过固态物质;⑵纵波:传播速度快,可以通过固体、气体、液体物质;莫霍面:地下平均深度‎17千米,通过该面纵波和横波速度加快。(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古登堡面:地下平均深度‎2900千米,纵波突然减慢,横波完全消失。(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地壳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陆地平均约‎33千米,海洋平均约‎6千米。 ‎ ‎3.【答案】 A ‎ ‎【解析】【分析】同一条纬线上,日出日落时间相同。珠峰较同纬度地区海拔高,故日出略早,日落略晚;则昼长略长;而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则自转的角速度相同,线速度略大,故A正确。 故答案为: A。 【点评】同一条纬线上,日出日落时间、昼长和夜长时间相同;同一纬度,海拔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 ‎4.【答案】 (1)B (2)D ‎ ‎【解析】【分析】(1)太阳耀斑出现在太阳的色球层,B正确;光球层的太阳活动是黑子,日冕层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风。太阳活动出现在太阳外部大气层,不是太阳内部。ACD错误。 (2)A.太阳活动强烈爆发,产生“磁暴”,但不能导致全球变暖,A错误; B.极光出现在极地地区,北京地区在夜晚看不到极光,B错误; C.网上学习是通过有线网络连接,几乎不受影响,C错误; D.太阳耀斑强烈爆发说明太阳活动剧烈,太阳活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干扰某些人造卫星的正常工作和电网的正常输电,D正确。 故答案为:(1)B;(2)D。 【点评】太阳活动的类型及发生位置:光球层上的黑子;色球层上的耀斑和日珥;日冕层上的太阳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影响气候(降水);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扰乱磁场,产生磁暴;高纬地区产生极光。‎ ‎5.【答案】 (1)C (2)A (3)A ‎ ‎【解析】【分析】(1)据材料分析,12日17时许,堰塞湖水漫过坝体开始自然下泄,说明下游水量开始增加。C正确;12日17时许,堰塞湖水漫过坝体开始自然下泄说明湖内水位达到最高,A错误;材料中未提及此时天气状况,因此上游河流来水量增加不清楚,B错误;12日17时许,堰塞湖水漫过坝体开始自然下泄,根据水量平衡原理,此时入湖流量等于流出量,D错误。综上本题选择C。(2)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2018年10月11日凌晨发生滑坡、‎‎11月3日 原地点再次发生滑坡,滑坡体量大,会导致大量泥沙进入河道,堵塞河流,形成堰塞湖,因此滑坡是金山堰塞湖形成的主要直接原因,A正确。故答案为:A。(3)本题考查自然灾害与防治的相关知识。在堰塞体上开挖泄流槽,有利于堰塞湖水体外泄,降低水位。①正确;下游水库放水腾空库容,有利于应对堰塞体垮塌造成的大量水体下泄,减少对下游的危害。②正确;堰塞湖已经形成,此时在上游干流截流控制流量对堰塞湖问题的解决没有根本影响。③错误;加固堰塞体,堰塞湖依然存在,险情无法排除。④错误。综上所述,本题应选择①②,正确答案为A。 【点评】河流综合治理,不同河段采取不同措施进行治理。长河段的河道整治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洪和航运,而局部河段的河道整治是为了防止河岸坍塌、稳定工农业引水口以及桥渡上下游的工程措施.主要工程类别有:控导工程、护岸工程、护滩工程等。控导工程的作用是约束主流摆动范围、护滩保堤,引导主流沿设计治导线下泄,有利于引水和保护滩地。护岸工程的作用是防止主流直接顶冲高岸或堤防,防止高岸坍塌,保护高岸、堤防免遭溃决、防止主流改道;护滩工程主要是防止塌滩而在滩岸线上做的工程。‎ ‎6.【答案】 (1)A (2)C (3)B ‎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及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读图分析相关知识外来人口一般为流动人口的主要群体。图中显示,外来人口比例最大的年龄段为20-24岁,因此流动人口的主要年龄段应为20-24岁,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2)本题考查人口老龄化分析。由图可知,外来年轻人口大量涌入上海,缓解了上海老龄化的进程,C项正确。出生率大幅下降会加速老龄化的进程,A项错误。随着上海市经济的发展,医疗技术提高,使死亡率下降,B项错误。由题意不能得出上海大量老年人口迁出的结论,D项错误。故答案为:C。(3)本题考查人口流动相关知识。由图中可以看出,外来人口比例最多的年龄段在20~34岁之间,易劳动力人口为主,近年来上海市流动人口数量增长变慢,主要原因应是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后,大量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外迁,进而导致流动人口数量增长变慢,B正确;随着经济的发展,上海市工资水平应上升,A错误;上海市自然增长率回升影响的人口总量的变化,C错误;    材料中无法获取邻近省区出台了限制人口迁移的政策,D错误。故答案为:B。 ‎ ‎ 【点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其中经济因素是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主要的因素,是引起自发性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入地来说,人口迁入为迁入地提供了充足廉价的劳动力,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但大量的人口迁入,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方面产生巨大压力;对迁出地来说,人口迁出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出可以缓解当地人地矛盾,可以更好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但是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7.【答案】 (1)C (2)B ‎ ‎【解析】【分析】(1)A、蒸腾作用明显减弱,流域内降水可能减少,故A错误; ‎ B、植被破坏,下渗减少,流域内地表径流增加,故B错误;‎ C、植被破坏,下渗减少,流域内地下径流减少,故C正确;‎ D、流域内水汽蒸发主要与温度有关,与植被破坏关系不大,故D错误。(2)A、人工降雨不能进一步稳定该流域的径流量,故A错误;‎ B、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能涵养水源,可以稳定该流域的径流量,故B正确。‎ C、围湖造田,湖泊面积减小,对河流调节作用减弱,使流量不稳定,故C错误;‎ D、引水灌溉使流域的径流量减少,不能稳定其径流量,故D错误;‎ ‎ 【点评】水循环有三种类型,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水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是指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其环节主要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等环节。目前人类施加影响最大的环节是径流。‎ ‎8.【答案】 (1)C (2)A (3)C ‎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乾坤湾地势较高,故其是地壳抬升而成(断裂下陷应为洼地),流水沿地表裂隙不断侵蚀而成,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2)由图可知甲岸位于河流凸岸,以沉积作用为主,水流较缓,水域较浅,便于取水,且土壤肥沃,便于耕作,A正确;位于河流凸岸,水域较浅,交通不便,且与周边地区相比热量和光照相差不大,BCD错误。故答案为:A。(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段黄河含沙量较大,水较浑,村民在乙地打井取水饮用的主要原因是岩层过滤,水质较好,C正确;ABD不是村民打井饮用的主要原因,故答案为:C。 【点评】外力作用又叫外营力作用,主要是指地球表面受重力和太阳能的影响所产生的作用,包括物理和化学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及海流作用等。外力作用使地表日益平坦。‎ ‎9.【答案】 (1)D (2)C ‎ ‎【解析】【分析】(1)该山地山麓地带7月份气温低于1月份,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最冷月气温在‎0°C~‎15°C之间,因此该地山麓位于亚热带;降水7月份(当地冬季)多,1月份(当地夏季)少,可知该地为地中海气候。该山地南北走向,其西坡为西北风的迎风坡。据图可以看出,在相同海拔,西坡降水多,气温高,东坡降水少,气温低,自然带分布高度主要受温度影响,因此同一自然带西坡分布的海拔高,AB错误;该山地海拔‎2100m,山顶没有雪线,因此C错误,D正确。(2)该山地山麓地带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为亚热带气候,该山脉所处地区的地带性植被最可能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正确,ABD错误。 【点评】垂直分异规律特点:山体所在的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山体海拔越高越复杂,海拔越低越简单;山顶与山麓之间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坡向影响山地自然带分布,同一山体,同自然带阳坡高,阴坡低;山体所在的纬度低,同一自然带海拔高,纬度高,同一自然带海拔低。‎ ‎10.【答案】 (1)A (2)B ‎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垂直地带性和影响农业的因素。读图是关键,从图中可以看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推导地域分异规律。联系当地的地理知识回答影响红茶的因素。(1)热带草原带是因为受地形的影响,降水少,属于非地带性现象,A正确; 降水量与山地的海拔高度相关,开始是正相关,后来是负相关,B错;读图可知 山地西北坡干燥森林带的降水量小于蒸发量,C错; 主要致雨东南风的成因是东南信风,D错。(2)肯尼亚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生产机械化水平低,劳动力投入多,A错; 生产规模大,产量高,商品率高,B正确; 肯尼亚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有干湿季,C 错;肯尼亚属于东非高原,D错。‎ 二、综合题 ‎11.【答案】 (1)北回归线或23°‎26’‎N;120°W;6时;24时或0时;90°;晨线 (2)6;22或23;夏至    (3)昼长夜短;南极圈及以南地区 (4)12小时;0 (5)66°‎34’‎;D-A-B ‎ ‎(6)北回归线及其以北 ‎ ‎【解析】【分析】(1)此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是夏至,阳光直射的纬线是北回归线或23°26′N,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是E点所在经线,是昼半球分界线,图中半球被经线分为6等分,每份跨30°,据180°位置可知12时经线是120°W。D点是晨线和赤道的交点,其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A点位于夜半球平分线上,位于D点以西、经度差90°,地方时为0时,E点此时为直射点,太阳高度为90°,顺着自转方向,图中AB是由黑夜进入白昼是晨线。 (2)此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北半球为夏至(节气),这一天是‎6月22日前后。 (3)这一天,北半球为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是昼长夜短,发生极夜现象的范围: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 (4)图中C地位于赤道,终年昼夜平分,昼长为12小时,B点位于南极圈,此时出现极夜,昼长为0小时。 (5)C点位于赤道,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C点距离北回归线的纬度差为23°26′,C的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A距离北回归线的纬度差为43°08′,D距离北回归线的纬度差为23°26′,B距离北回归线的纬度差为90°,三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至小排列D>A>B。 (6)此时,北半球为夏至,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大的范围是北回归线及其以北。 故答案为:(1)北回归线或23°26′N;120°W;6时;24时或0时;90°;晨线; (2)6;22或23;夏至; (3)昼长夜短;南极圈及以南地区; (4)12小时,0; (5)66°34′;D-A-B; (6)北回归线及其以北。 【点评】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黑夜进入白天的是晨线,由白天进入黑夜的是昏线。晨线与赤道的交点,该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该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 ‎12.【答案】 (1)低;原因:A地位于寒冷的冬季风的迎风坡,气温低;B地位于背风坡,气温较高 (2)污染小,环境质量优良;冬季受寒潮影响,病虫害少;土壤肥沃,施用化肥少 (3‎ ‎)支持|理由:东北地区有丰富的玉米资源优势,相关机械工业发达;交通便利,产品市场广阔;将粮食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延长粮食产业链,可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当地劳动力就业。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 或反对。 理由:原料玉米的价格较高,产品价格较低;产业加工链条短,经济效益低;产品趋同,玉米深加工行业结构性产能过剩。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A地处于大兴安岭西坡,处于西北季风的迎风坡,受寒冷气流影响大,气温低,而B地处于大兴安岭的东坡,处于西北季风的背风坡,气温较高,因此在冬季A地气温比B地低。 (2)分析农业生产的区位优势主要从气候、土壤、地形和灌溉水源及病虫害等自然条件和污染少等方面进行分析。黑龙江省地处我国的东北地区,冬季寒冷,病虫害较少;东北地区有肥沃的土壤(黑土),生产过程中使用化肥少;东北地区工业较少,环境污染较轻,环境质量优良等黑龙江省发展绿色农业的区位优势。 (3)本题是探究性题目,同意陈述同意的理由,若反对,则需要指出反对的原因。若同意,则从东北地区有丰富的玉米资源优势,相关机械工业发达;交通便利,产品市场广阔;将粮食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延长粮食产业链,可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当地劳动力就业等方面陈述理由;若反对,则从原料玉米的价格较高,产品价格较低;产业加工链条短,经济效益低;产品趋同,玉米深加工行业结构性产能过剩等方面提出反对的观点。 【点评】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技术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技术因素包括劳动力、农业技术装备和农业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和农产品消费状况。市场因素决定农业发展方向和规模。农作物生长期长短、昼夜温差大小、区域环境等因素对农作物的品质优劣影响较大。 区域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主要包括: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控制农村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 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3.【答案】 (1)特征:内流河,河流短小(流程短),流量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夏汛;有结冰期。 ‎ 原因:深居内陆;降水少,蒸发量大;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为主;冬季气温低。‎ ‎ ‎ ‎(2)靠近原料产地,利于保鲜;国际国内市场需求量大;劳动力廉价,成本低;国家政策扶持 (3)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大土壤日温差;减少大风对土壤的侵蚀。 ‎ ‎【解析】【分析】(1)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据图可知,该地位于内陆地区,降水较少,河流的流量小,且多内流河,河流短小;夏季降水相对较多,加上高山冰雪融水补给量增加,河流的流量较大,夏汛明显,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大;冬季气温在‎0°C以下,河流会有结冰现象。(2)考查工业区位因素。该地番茄产量大,临近原料产地,减少运输的时间,有利于原料的保鲜;品质优良,国内外市场广阔;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且廉价,生产的成本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鼓励。(3)瓜田地里覆盖着砂石,使土壤白天升温较快,夜晚降温快,增大土壤日温差;覆盖上砂石,有助于减少大风对土壤的侵蚀;砂石覆盖在土壤表层,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 ‎ ‎【点评】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 1.长度 2.流向 3.流域面积大小 4.落差大小(水能) 5.河道曲直情况 6.支流多少 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  ‎ ‎14.【答案】 (1)蒸发;水汽输送 (2)④;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修建水库、收集雨水、废水利用或污水净化 (3)山前冲积扇;河口三角洲 (4)D ‎ ‎【解析】‎ ‎【分析】(1)循环①②③④沟通了海洋与陆地,为海陆间循环。依据图中箭头,①代表蒸发环节,②代表水汽输送环节。(2)修建水库主要体现人类活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为图中④环节。为了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人们采取的开源措施有海水淡化、修建水库、收集雨水、废水利用或污水净化等。(3)依据丙处放大图,该处地貌位于河流出山口,且形态呈扇形,故为山前冲积扇。(4)水循环的意义: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水循环沟通和连接了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层,并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A错误;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某一地区降水可能存在变化,B错误;水循环属于外力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平缓,C错误;结合水循环的意义,D正确,故答案为:D。 ‎ ‎【点评】水循环有三种类型,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水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是指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其环节主要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等环节。水循环的意义: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水循环沟通和连接了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层,并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v型)、瀑布和峡谷;流水堆积作用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一般在河流的上中游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搬运,在下游表现为堆积)。‎ ‎15.【答案】 (1)该地1月份北半球受东北信风带控制形成东北风;1月太阳直射南半球,气压带风带南移,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西北风 (2)爱德华湖盆:岩层断裂下陷;维多利亚湖盆:岩层受挤压向下弯曲形成向斜 (3)差异:西岸多于东岸 ‎ 理由:7月,东南风经过维多利亚湖的增湿作用到达西岸;西岸地处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所以比东岸降水多 ‎ (4)这里,夏季盛行西南离岸风,较为干燥;冬季盛行东北风,气流仍然较为干燥;地处低纬地区,气温高,全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夏季沿岸寒流(或上泛冷水)也加剧沿岸环境的干旱程度 ‎ ‎【解析】【分析】解:( 1 )据图可知,本区位于赤道附近,1月份赤道低压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发生左偏,形成西北风。(2)据右图分析,维多利亚湖盆的成因根据下方岩层向下弯曲,判断岩层受挤压向下弯曲,形成向斜构造。爱德华湖的岩层有错动,并且是向下错动,判断岩层断裂下陷。( 3 )据左图可知,维多利亚湖地处赤道附近,无论是东南风还是东北风到达西岸前,都有经过湖面的增湿作用;且西岸地处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因此维多利亚湖降水西岸多于东岸。( 4) 甲地位于索马里半岛东部沿海,夏季盛行西南离岸风,风来自大陆较为干燥;冬季盛行东北风,东北部陆地气候干旱,气流仍然较为干燥;因此终年降水较少。地处低纬地区,气温高,全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夏季沿岸索马里寒流也加剧沿岸环境的干旱程度。 ‎ ‎【点评】(1)风向的判读需考虑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2)认真分析地质构造图,正确判读断层和褶皱地质构造。(3 )影响降水的因素应从地形、大气流、海陆位置等方面分析。 (4)气候特点应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分析。气温包括气温高低和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方面分析。隆水包括降水总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影响气候的因素应从地形、纬度、环流、海陆位置等方面务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