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鸡泽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喀什经济开发区,这个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正逐步发挥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动力“引擎”作用。下图阴影处为喀什经济开发区图。有关喀什经济开发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区域界线是模糊的 B. 区域内部自然环境完全一致 C. 具有明显的区位特征 D. 区域独立存在发展,与其他区域无联系 ‎【答案】C ‎【解析】喀什经济开发区属于行政区,区域界线是明确的,A错误。区域内部自然环境有差异,B错误。区域都具有明显的区位特征,C正确。区域不是独立存在发展,与其他区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D错误。‎ ‎2. 图中①②③三条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  )‎ A.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B. 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C. 天然气、石油和水 D. 煤炭、天然气和水电 ‎【答案】D ‎【解析】考查资源的跨区域的调配,根据中国资源的跨区域的调配工程,判断①晋煤外运——山西的煤炭。②西气东输——新疆的天然气。③西电东送——西南地区的水电。综上选D。‎ ‎3. 山西省因煤而兴,资源型产业比重高,形成“一煤独大”的现状,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山西省改变“一煤独大”现状的有效措施是(   )‎ A. 扩大煤炭开采 B. 发展钢铁工业 C. 优化产业结构 D. 改善生态环境 ‎【答案】C ‎【解析】‎ ‎【详解】扩大煤炭开采,可能加重一煤独大的状况,A错。发展钢铁工业,改善生态环境,不能改变能源结构特点,B、D错。山西省改变“一煤独大”现状的有效措施是优化产业结构,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C对。故选C。‎ 晋陕蒙接壤地区分布着我国和世界上罕见的特大煤田,被称为“黑三角”或“乌金三角”,包括内蒙古的准格尔、鄂尔多斯、陕西的神木、府谷、山西的朔州等地。目前已成为我国优质动力煤生产和出口基地。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4. 下列属于“乌金三角”能源基地建设的优势条件的是(  )‎ ‎①煤炭储量丰富 ②煤炭质量高,开采条件好  ‎ ‎③水资源充足  ④邻近广阔的能源消费市场  ‎ ‎⑤水陆交通便利 A. ①④⑤ B. ②③④ ‎ C. ①②④ D. ②③⑤‎ ‎5. 下列做法与“乌金三角”地区能源基地的可持续发展相违背的是(  )‎ A. 努力扩大煤炭的开采量和外运量,提高经济效益 B. 调整产业结构,延长煤炭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C. 发展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 D. 积极进行生态环境整治,控制“三废”污染 ‎【答案】4. C 5. A ‎【解析】‎ ‎【4题详解】‎ 根据该地区位于晋陕蒙交界处,故该地区主要位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水资源不足,③错;⑤该地区主要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界处,地势起伏较大,故陆上运输不便,且河流少,河流流量较小,故水运不便,⑤错。据此分析选C。‎ ‎【5题详解】‎ 大量开采并出口原煤,经济效益低,且环境污染严重,煤炭是非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开采利用,大量开采并出口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据此分析选A。‎ 区域内部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或相关性,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则存在着差异性。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性。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域内部差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B.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C. 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D. 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7. 据此,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其地理意义有( )‎ ‎①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②温带季风气候区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界线 ‎③畜牧业与种植业的界线 ④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 A. ①② B. ③④ ‎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6. D 7. A ‎【解析】‎ ‎【6题详解】‎ 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主要以南北差异为主,南北差异主要是纬度差异导致的热量条件差异,因此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叙述正确,A不符合题意;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主要以东西差异为主,从东向西由于水分条件不同分别形成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带,因此其内部差异形成以水分为基础,叙述正确,B不符合题意;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水热条件发生变化而产生,叙述正确,C不符合题意;从前面分析可知,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不只是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叙述错误,D符合题意。故选D。‎ ‎【7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和800毫米等年降水量线经过之地,因此秦岭—淮河一线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①正确;秦岭—淮河一线是温带季风气候区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界线,②正确;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水田农业和旱作农业的分界线,不是畜牧业与种植业的界线,后者大致以400毫米等年降水量线为界,③错误;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水稻集中产区与小麦集中产区的分界线,不是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后者的界线是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④错误。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8. 下列产业比重变化与区域发展不同阶段的搭配,正确的是(   )‎ A. 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仍以第二产业为主—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B. 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工业化阶段 C. 高技术产业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D. 第一产业占有较大比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一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答案】C ‎【解析】第二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仍以第二产业为主,属于工业化阶段;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属于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第一产业占有较大比重,第二产业比很小,且增加较慢,属于传统农业为主的阶段;高技术产业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属于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故选C。‎ ‎2019年10月2日,韩国三星电子公司宣布:成立于1992年的广东惠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正式停产,这意味着三星在中国最后一家手机工厂也已停工关闭。在这之前,三星就已关闭深圳、天津两家工厂,惠州工厂也因此被视为三星手机在中国的最后一个“阵地”。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9. 三星电子1992年进入中国选择落户广东惠州,考虑的主要因素是惠州( )‎ A. 市场广阔、交通便捷 B. 地价便宜、科技雄厚 C. 原料充足、技术先进 D. 劳动力廉价、经济发达 ‎10. 下列关于三星关闭惠州工厂原因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惠州生产成本上升 B. 中国手机消费市场狭小 C. 三星内部产业调整 D. 其他手机品牌对三星手机的冲击 ‎【答案】9. A 10. B ‎【解析】‎ ‎【9题详解】‎ 惠州位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区域内市场和国内市场广阔,且交通便捷,这是三星电子1992年进入中国选择落户广东惠州主要考虑的因素,A符合题意;三星电子在惠州建立的是生产基地,不是研发机构,科技雄厚和技术先进不是主要考虑因素,且惠州科技力量不雄厚,排除B、C;三星电子在中国设厂如果主要考虑的劳动力价格,则应选择中西部地区设厂,而不是惠州,排除D。故选A。‎ ‎【10题详解】‎ 随着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工资水平也随之上涨,因此惠州生产成本上升,这是三星关闭惠州工厂原因之一,A不符合题意;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中国居民的购买力提高,且人口众多,因此中国手机消费市场庞大,而不是狭小,因此中国手机消费市场狭小不是三星关闭惠州工厂原因,B符合题意;受市场竞争的压力,三星内部产业业务进行调整,这是三星关闭惠州工厂原因之一,C不符合题意;目前手机市场竞争剧烈,其他手机品牌对三星手机的冲击,导致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下降,这是三星关闭惠州工厂原因之一,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019年5月6日,粤港澳大湾区又一超级工程---珠江三角洲水资源调配工程全面开工建设。珠江三角洲水资源调配工程从西江干流鲤鱼洲向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区的广州、东莞、深圳等地的水库输水。工程全长113公里,穿越珠三角核心城市群地区时采用地下深埋盾构(地下暗挖隧洞的一种施工方法)方式,在地下40米至60米空间建造。工程将新建提水泵站3座,水库1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采用地下深埋盾构方式的主要原因(  )‎ A. 避免台风、海潮侵袭 B. 减少工程量,降低成本 C. 减少对珠江口航运的干扰 D. 预留地表和浅层地下空间 ‎12. 关于珠江三角洲水资源调配工程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使东江入海口咸潮加剧 ②缓解中山等地用水紧张 ‎ ‎③合理优化水资源空间分布 ④为广州等地提供备用水源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3. 该工程可能面临的困难有(  )‎ ‎①长距离地下深埋管道检修难度大 ②珠三角核心区水库移民难度大 ‎ ‎③均在水下施工,施工难度大 ④钢管防腐、运输、安装难度高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11. D 12. C 13. D ‎【解析】‎ ‎【11题详解】‎ 台风带来大量的降水都是淡水,而海潮侵袭的是河口区,跟采用地下深埋盾构方式没关系,A错误。据材料可知,工程全长113公里,在地下40米至60米空间建造。工程量造价会很高,成本增加,B错误。对珠江口航运没有影响,C错误。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极其发达的地区,城市化水平很高,导致用地规模大,用地紧张,所以预留地表和浅层地下空间,可以缓解这个问题,D正确。故选D。‎ ‎【12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珠江三角洲水资源调配工程从西江向广州、东莞、深圳等地的水库输水。从西江调水,东江的用水量会减少,水位会有所上升,咸潮减轻,①错误;向广州、东莞、深圳等地的水库输水,中山市暂时不是输水区,②错误;把水资源丰富的西江水输入水资源短缺的广州、东莞、深圳等地,合理优化水资源空间分布,③④正确。综上所述,故选C。‎ ‎【13题详解】‎ 据图中输水线路可知,大部分是在陆地地表以下,极少部分在水下,经过珠江口只是一小段,③错误,排除。其他几个选项符合故选D。‎ 读“我国甲、乙两地区(北方、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分布对比图”,回答下题。‎ ‎14. 有关甲、乙两地区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地区以旱地为主 B. 乙地区的石油、煤炭资源均不如甲地区丰富 C. 甲地区能源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D. 乙地区需进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来缓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缺水状况 ‎【答案】D ‎【解析】读图,结合图例,甲地区(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A错误;北方煤炭、油气资源比南方丰富,B错误;南方地区能源供应不足,C错误;南水北调是为了缓解北方水资源的紧张状况,D正确。故选D。‎ 如下图示意Ⅰ、Ⅱ、Ⅲ为我国三大自然区,①、②、③、④是我国四个地理区域。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主要原因是( )‎ A. 水热条件不同 B. 光照条件不同 C. 地形条件不同 D. 土壤条件不同 ‎16. 在I区内部地理事物由南向北的分布,排序正确的是( )‎ A. 农作物:水稻、春小麦、冬小麦 B. 土壤:黑土、黄土、红壤、砖红壤 C. 植被: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 D. 地貌:平原、高原、盆地 ‎【答案】15. A 16. C ‎【解析】‎ ‎【15题详解】‎ 读图分析,图中P为秦岭-淮河一线,南侧以水田农业为主,北侧以旱作农业为主,主要原因是南北两侧水热条件不同,南侧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北侧属于温带季风气候,A正确。故选A。‎ ‎【16题详解】‎ Ⅰ区为东部季风区,由南向北,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冬小麦、春小麦,A错误;土壤依次为砖红壤、红壤、黄土、黑土,B错误;植被依次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C正确;地貌大致为东南丘陵、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华北平原、东北平原,D错误。故选C。‎ ‎17. 2014年5月21日,中俄两国在上海签署了《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根据双方商定,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如图为“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图示天然气跨区域调配对中俄两国的影响,正确的是( )‎ A. 促进俄罗斯能源开发,有利于能源结构调整 B. 减轻俄罗斯就业压力,可优化产业结构 C. 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 D. 增加我国清洁能源比重,消除大气环境污染 ‎【答案】C ‎【解析】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建设有利于促进俄罗斯能源开发,但对俄罗斯的能源结构影响不大,因为俄罗斯在该调配工程建设之前,能源中天然气比重已经很大,A错误;中俄天然气跨区域调配工程的运营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从而减轻俄罗斯就业压力,但对其产业结构优化影响不大,B错误;中俄天然气跨区域调配工程为我国提供大量天然气能源,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同时增加了我国能源进口渠道,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C正确;天然气燃烧效率高,属于较清洁能源,但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且该调配工程对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影响有限,因此不能消除大气环境污染,D错误。故选C。‎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被贺兰山护着、黄河爱着的地方”。贺兰山东麓是最佳酿酒葡萄产区之一,青铜峡市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发展葡萄产业,目前葡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宁夏的四分之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宁夏地理环境自南向北的变化体现了( )‎ ‎①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 ②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 ‎③农耕区向游牧区过渡 ④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过渡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9. 人们看到葡萄园地上覆盖的是黑色的薄膜,其目的是( )‎ ‎①减少水分蒸发 ②抑制杂草生长 ‎③减轻土壤侵蚀 ④增加白天热量的吸收 ‎⑤保持夜晚地表温度 A. ①③ B. ①⑤ ‎ C. ②④ D. ④⑤‎ ‎【答案】18. A 19. C ‎【解析】‎ ‎【18题详解】‎ 图中显示,贺兰山位于宁夏西北侧,我国400毫米等年降水量线大致穿过贺兰山,它大致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也大致是我国的半湿润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还大致是我国农耕区和牧区的分界线。因此,宁夏地理环境自南向北的变化体现了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农耕区向游牧区过渡,①、②、③正确;图中显示,宁夏位于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没有联系,因此宁夏地理环境自南向北的变化没有体现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过渡,④错误。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19题详解】‎ 黑色地膜透光率低,所以在其作用下杂草不能发芽和进行光合作用,因而可以抑制杂草生长,②符合题意;黑色地膜在阳光照射下,反射率低,容易吸光吸热,使地表增温快,④符合题意;白色和黑色的薄膜都有保持水土的功能,并且都能在夜间保持地表温度,因此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夜晚地表温度,不是葡萄园地上覆盖黑色薄膜的目的,①、③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20. 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麦收后,都会留有大面积土地种植玉米。覆盖土壤表面的小麦秸秆在湿热的环境中容易发生霉变,使后期生长作物产生病虫害。我国东北地区每年会产生大量的玉米秸秆,玉米杆粗且硬,不易粉碎,低温不易腐烂。下面关于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小麦秸秆还田方式和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南方地区,秸秆翻压土中,起保热保水作用 B. 南方地区,秸秆覆盖土壤表面,给玉米生长提供营养 C. 北方地区,秸秆翻压土中,起保热保水作用 D. 北方地区,秸秆覆盖土壤表面,起到保水作用 ‎【答案】D ‎【解析】南方地区,秸秆翻压土中,秸秆没有覆盖在地表,因此起到的保热保水作用有限,A错误;南方地区,秸秆覆盖土壤表面,有机质分解较少,给玉米生长提供营养有限,B错误;北方地区,秸秆翻压土中,秸秆没有覆盖在地表,起到的保热保水作用有限,C错误;北方地区,秸秆覆盖土壤表面,可以抑制蒸发,涵养水源,因此起到了明显的保水作用,D正确。故选D。‎ ‎21. 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利用温室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花卉、蔬菜,技术先进。山东某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同样采用温室种植。山东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根本目的是( )‎ A. 满足国内需求 B. 拓展国际市场 ‎ C. 提高研发水平 D. 增强国际影响 ‎【答案】B ‎【解析】生产企业投资兴建新的企业,根本目的是获得经济效益,山东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根本目的也不例外,通过在荷兰兴建蔬菜生产基地,拓展国际市场,减少市场交易费用,获得经济效益,B符合题意;山东某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蔬菜供应欧洲市场,因此满足国内需求不是其根本目的,排除A;山东某蔬菜生产企业采用温室种植技术生产蔬菜,其根本目的不是提高研发水平,排除C;山东某蔬菜生产企业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如果经营效益好,有可能增强国际影响,但这不是一个生产企业的根本目的,排除D。故选B。‎ 传统公共自行车租赁用车需要定点办卡、定点桩位还车,某“共享单车”企业通过“打开手机应用,就可以实时查看在线单车情况。在骑行过程中,始终模块计时、定位模块记录车辆位置,骑行结束后,应用程序上显示骑行时间、费用、路线和距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与传统公共自行车租赁相比,“共享单车”发展面临的困境时是( )‎ ‎①投入成本高,设备维护费用高 ②用车费用高,市场需求小 ‎③不便于外地游客用车 ④乱停乱放现象严重,增加城市管理难度。‎ A. ①② B. ②③ ‎ C. ③④ D. ①④‎ ‎23. 该“共享单车”企业可能属于( )‎ A. 动力导向型 B. 原料导向型 ‎ C. 劳动力导向型 D. 技术导向型 ‎【答案】22. D 23. D ‎【解析】‎ ‎【22题详解】‎ 与传统公共自行车相比,“共享单车”技术要求高,因此投入成本较高,由于“共享单车”无需定点还车,单车乱停乱放、损坏率高,因此设备维护费用高,这是“共享单车”发展面临的困境,①符合题意;传统公共自行车与“共享单车”的用车费用相似,由“共享单车”更方便,市场需求量更大,②不符合题意;“共享单车”通过手机应用就可以借车还车,对使用者的来源地没有要求,因此便于外地游客用车,③不符合题意;材料信息表明,传统公共自行车租赁用车需要定点桩位还车、取车,而“共享单车”无需定点还车,因此“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现象严重,增加城市管理,受到部分城市的抵制,这是“共享单车”发展面临的困境,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23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共享单车”企业开发手机应用,使用者可以通过手机应用实时查看在线单车情况。在骑行过程中,始终模块计时、定位模块记录车辆位置,骑行结束后,应用程序上显示骑行时间、费用、路线和距离。由此可以看出,该“共享单车”企业在科技信息方面投入大,因此可能属于技术导向型,D符合题意;该“共享单车”企业经营活动中,使用能源、原料和劳动力较少,因此不可能是动力导向型、原料导向型、劳动力导向型,排除A、B、C。故选D。‎ ‎2020年的疫情对比亚迪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比亚迪汽车销量大幅下滑。但2020年1月,比亚迪宝龙工业园却建起了一个与汽车无关的“特殊”车间。机器24小时昼夜不停,上百个工人每天两班倒,只为生产一种“特殊”的产品—口罩,现日产达500万只,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量产口罩工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2020年的疫情使比亚迪汽车生产量大幅下滑的原因是( )‎ ‎①技术交流减少,竞争力下降 ②劳动力不足,工厂停产 ‎③市场不活跃,销量下降 ④市场资金不足,国外进口零部件少 A. ①③ B. ①④ ‎ C. ②③ D. ②④‎ ‎25. 比亚迪不是唯一一家转产口罩的车企,疫情期间,上汽五菱、广汽集团乃至兰博基尼等车企纷纷出产自己的口罩,这些车企大量生产口罩带来的影响是( )‎ A. 口罩价格持续下降 B. 汽车产量下降 C. 将成为车企未来主营业务 D. 短期内给车企带来一定的收益 ‎【答案】24. C 25. D ‎【解析】‎ ‎【24题详解】‎ ‎2020年的疫情发生以来,各地出台了交通管控、停产待工、居家隔离等一系列措施,人员流动降低导致比亚迪劳动力不足,工厂停产,市场不活跃,销量下降。②、③符合题意;技术交流可以网络进行,疫情对其影响不大,①不符合题意;疫情对其资金影响不大,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B。‎ ‎【25题详解】‎ 车企大量生产口罩,口罩供应增加,但需求量巨大,不会导致口罩价格持续下降,A不符合题意;材料信息表明,2020年1月比亚迪宝龙工业园却建起了一个与汽车无关的“特殊”车间,上百个工人每天两班倒,只为生产一种“特殊”的产品——口罩,涉及企业的空间和人员少,不会导致汽车产量下降,B不符合题意;车企大量生产口罩只是一个暂时性的生产任务,口罩生产利润薄,附加值低,不会成为车企未来主营业务,C不符合题意;车企大量生产口罩,口罩是短期紧俏商品,短期内给车企带来一定的收益,D符合题意。故选D。‎ ‎26. 目前,俄罗斯输往欧洲其它国家的天然气约80%经由“北溪一号”线和陆上输气管道运输。在建的“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项目跨越波罗的海到德国(如下图),将于2020年1月开始输气。两线同时输气可满足欧盟约1/4的天然气需求。但对建设“北溪二号”项目,当初欧洲各国意见并不统一。据此,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北溪二号”项目建设的意见不同,其理由可能是( )‎ A. 欧盟部分国家反对,主要考虑欧盟能源多元化战略 B. 乌克兰反对,主要是出于保护本国生态环境的考虑 C. 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反对,主要因为天然气利用不便 D. 德国支持,是因为利于本国的能源开发和工业发展 ‎【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表明,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北溪二号”项目建设的意见不同。欧盟部分国家反对,主要考虑欧盟过度依赖俄罗斯的气源,材料信息表明,北溪一号和北溪二号两线同时输气可满足欧盟约1/4的天然气需求,因此从欧盟能源多元化战略考虑,反对北溪二号项目建设,A符合题意;图中显示,北溪二号穿过波罗的海,没有从乌克兰经过,因此乌克兰反对不是出于保护本国生态环境的考虑,排除B;图中显示,北溪二号穿过波罗的海,因此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反对不是因为天然气利用不便,排除C;德国支持,是因为德国需要大量相对清洁的矿物能源,北溪二号输入天然气,不利于本国的能源开发,排除D。故选A。‎ ‎27. 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特点。下图为中国省级行政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分类图,据此分析形成图中甲、乙两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甲省是能源生产大省,乙省是能源消费大省 B. 甲省经济总量小,乙省经济总量大 C. 甲省森林覆盖率低,乙省森林覆盖率高 D. 甲省以重化工业为主,乙省产业结构轻型化 ‎【答案】D ‎【解析】根据图中各行政区轮廓可知,甲省是山西省,该省煤炭资源丰富,以煤炭为基础形成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称为高碳区;乙省为广东省,该省经济发达,人口众多,能源的需求量大,但该省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区,即产业结构轻型化,消耗的能源少,排放的二氧化碳少,成为低碳区,故选项D正确。故选D。 28. 今年来,长江经济带东西部之间由“移民就业”向“移业就民”(把产业转移到劳动力富余的地方)的新模式转换初见成效。长江经济带“移业就民”带来的影响( )‎ ‎①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 ②加快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 ‎③增加东部地区就业 ④有利于中西部地区产业培育 ‎⑤降低东部地区环境压力 ⑥增加长江经济带春运压力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 C. ②④⑤⑥ D. ②④③⑥‎ ‎【答案】B ‎【解析】“移业就民”使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出,东部地区就业率降低,但产业结构得到升级,环境压力也有所减轻;长江经济带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西部民工不需要再到东部打工,从而降低了春运的压力,也促进了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①②④⑤正确,③⑥错误。故选B。‎ 图1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图2为甲市附近沙漠南缘的光伏光热治沙发电综合项目景观图,该项目采用“治沙+种草+养殖+发电+扶贫”五位一体的复合生态治沙新模式。完成下面小题。‎ ‎29. 该区域的旱地在农业生产中最容易产生的生态问题是( )‎ A. 水土流失 B. 土地荒漠化 ‎ C. 次生盐碱化 D. 生物多样性减少 ‎30. 关于甲市“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处黄土高原,海拔高,太阳能辐射强 B. 光伏板遮光挡风,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 C 板下种植草,争夺养分,土壤肥力下降 D. 光伏发电技术要求高,经济效益不明显 ‎【答案】29. A 30. B ‎【解析】‎ ‎【29题详解】‎ 由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和黄河等地理事物判断,该区域的旱地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黄土土质疏松,夏季降雨集中,强度大,农业生产最易导致水土流失。故选A。‎ ‎【30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分析,甲市位于库布齐沙漠南缘,属于内蒙古高原,A错误;光伏板遮挡了太阳光,削弱了风力,板下土壤水分蒸发,改善了土壤水分条件,B正确;板下种草提高了植被覆盖率,改善了土壤的养分条件,C错误;光伏发电技术渐趋成熟,该模式的既有效的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D错误。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福建区域略图。‎ 材料二:福建省山多地少,海域广阔,河网密布,湖泊众多。龙岩花生是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农业的一大产业。龙岩花生的闻名,主要在于选料严谨,精选名优花生品种,并在污染极小的山区种植。由政府组建的龙岩花生加工集团,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方式,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统一为农户进行种植技术的培训,还统一为农户购买农业保险,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 材料三: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为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充分发挥福建比较优势,在互联互通、经贸合作、体制创新、人文交流等领域不断深化核心区的引领、示范、聚集、辐射作用。‎ ‎(1)分析福建发展海水养殖业的优越自然条件。‎ ‎(2)指出龙岩地区花生过度种植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3)分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福建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1)海岸线曲折漫长,海湾面积广;水温高,鱼类(贝类、藻类)生长速度快;有大量河水注入,营养物质丰富;受洋流影响,生物资源丰富(饵料丰富)。‎ ‎(2)大量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污染和水污染。‎ ‎(3)有利于福建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有利于加工制造业和商业、贸易、物流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增加收入;提高福建省城市化水平;优化产业结构等。‎ ‎【解析】本大题以福建省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水产业区位因素分析、农业生态问题、一带一路建设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福建发展海水养殖业的优越自然条件应从水域面积、水温、饵料等方面进行分析。图文信息表明,福建省海域广阔,海岸线曲折漫长,海湾面积广;纬度低,水温高,鱼类、贝类、藻类生长速度快,海产品丰富;沿岸有大量河水注入,营养物质丰富,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为鱼类提供大量饵料,有利于海养殖业;受洋流影响,生物资源丰富,饵料丰富,故有利于海水养殖业的发展。‎ ‎(2)龙岩地区花生过度种植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应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两方面进行分析说明。图文信息表明,龙岩地区山多地少,地形起伏大,花生过度种植可能会大量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花生过度种植破坏当地生物群落,生物生存环境改变,生物多样性减少;种植花生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易造成土壤污染和水污染。‎ ‎(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福建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应从经济联系、产业发展、城市化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有利于福建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有利于加工制造业和商业、贸易、物流等第三产业的发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带来的交流和服务,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带动工业化发展,促进城市化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多,提高福建省城市化水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带动的交流和合作,有利于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从而优化产业结构。‎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西欧是世界上重要的天然气输入地区。图一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德国是天然气进口大国,92%的天然气需要从国外进口。图二为2017年德国天然气进口来源构成图。目前,俄罗斯、德国等国家在图1中甲乙两地间新建天然气输气管道。‎ ‎(1)简述西欧大量输入天然气的主要原因。‎ ‎(2)与北海相比,评价在波罗的海建设天然气管道的自然条件。‎ ‎(3)简述德国天然气进口来源的主要特征,并指出德国在甲乙两地间采用输气管道进口天然气的优势。‎ ‎【答案】(1)经济发达,需求量大;本地天然气产量较小,供需矛盾突出;天然气为低污染能源,对环境影响较小。‎ ‎(2)有利:海水深度较浅;风浪较小等。不利:冬季海面结冰。‎ ‎(3)特征:来源于邻近国家;来源多元,俄罗斯比例最大。优势:运输连续性强;运输安全性高;运输量大;成本低。‎ ‎【解析】本题考查西欧能源利用的影响因素及天然气管道修建的影响因素等知识点,多为基础知识考查,同时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1)西欧天然气储量、产量有限,但是西欧多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量大,冬季冷湿,部分地区需要天然气取暖,因此天然气需求量大,天然气供需矛盾突出;西欧注重环保,多使用比较清洁的能源,天然气为低污染能源,对环境污染小,因此西欧大量进口天然气。‎ ‎(2)题目要求评价波罗的海建设天然气管道的自然条件,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回答。据图可以看出,波罗的海属于内海,北海是边缘海,波罗的海海水深度比北海浅,四面受陆地阻挡,风力较小,风浪小,利于天然气管道建设;波罗的海是世界盐度最低的海,且纬度比北海高,北海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大,因此波罗的海冬季易结冰,不利于天然气管道建设。‎ ‎(3)据图2分析,德国天然气进口来源主要是俄罗斯,其次是挪威、荷兰,主要来源于临近国家,来源多元化较明显,其中俄罗斯的比重最大。甲乙之间主要连接俄罗斯西欧部分及德国北部,甲乙之间经济联系较为紧密,陆地修建会穿过多个国家,沿线人类陆地活动较为频繁,可或干扰天然气运输;若经过波罗的海修建,可以减少人类陆地活动干扰,充分发挥管道运输的连续性强、运输安全性高、运量大、成本低的优点。‎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