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7-2018学年湖北省黄梅县第二中学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黄梅二中2017年秋季高二年级12月月考 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30χ2=60分) 下图为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文化多样性指数分布图,其数值越小,代表文化多样性越少。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 图中文化多样性指数在0.0222—0.0953的省区有 A. 赣、皖、晋、鲁 B. 苏、陕、冀、湘 C. 川、甘、藏、吉 D. 黔、琼、鲁、豫 2. 图中文化多样性指数最大的五省区,其共同成因是 A. 地形起伏大 B. 民族类型多样 C. 人口数量多 D. 气候类型多样 【答案】1. A 2. B 【解析】 2. 图中文化多样性指数最大的五省区是新、青、云、贵、桂,其共同成因是民族类型多样,B对。青海境内地形起伏小,A错。人口数量少,C错。青海是高寒气候,气候类型少,D错。 点睛:根据各省分布位置轮廓特点,判断省区名称。根据图例判断各省区文化多样性指数。数值越小,代表文化多样性越少。青藏高原内部起伏小,人口数量少,气候类型单一。 下表为北京市、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省级行政中心的气温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3. 与其他三城市比较,北京的气温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分别是 A. 1月气温低——纬度高、距冬季风源地近 B. 7月气温高——纬度低、云量少 C. 气温日较差小——海拔高、云量多 D. 气温年较差大——纬度高、临海 4. 甲城市所在省级行政区突出的地理特征为 A. 喀斯特地貌典型 B. 多雪峰和冰川 C. 环境人口容量大 D. 城市化水平最高 【答案】3. A 4. B 【解析】 3. 与其他三城市比较,北京的气温特征是1月气温低,形成原因是纬度高、距冬季风源地近,A对。北京的纬度比其它三地高,B错。北京位于第三阶梯,海拔低,气温日较差大,C错。北京气温年较差大,气候大陆性强,不临海,D错。 .................. 年日照百分率是指一地的一年内实照总时数与同时期可照总时数的百分比的累年平均值。下图为中国年日照百分率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 年日照百分率 A.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增 B. 西藏西部地区在70%以上 C. 昆仑山山区小于秦岭山区 D. 太行山山区大于阴山山区 6. 古人因我国某地日照时数少而有“□犬吠日”之说,“□”指 A. 蜀 B. 桂 C. 滇 D. 秦 7. 影响台湾岛年日照百分率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昼夜长短 B. 季节变化 C. 太阳高度 D. 地形 【答案】5. B 6. A 7. D 【解析】 5. 读中国年日照百分率图,再结合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可知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先递增,后来又递减,昆仑山区大于秦岭山区;西藏西部地区可达70%以上;太行山区小于阴山山区。 6. 蜀犬吠日,成语,出自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蜀为四川省简称,吠意狗叫。蜀犬吠日本意是四川晴天的时候狗会对着太阳叫,现多用来比喻少见多怪。 7. 台湾岛年日照百分率是东部少,西部多,主要是受台湾山脉的影响,所以地形起伏是影响台湾岛年日照百分率分布的主要因素。 读“部分温度带和四类干湿区的关系图”,回答下面小题。 8. 图中O区在我国没有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 纬度位置 B. 地形 C. 洋流 D. 海陆位置 9. 我国东部地区组合正确的是 A. A—B—F—E B. P—J—F—D C. A—G—F—D D. D—E—L—M 【答案】8. D 9. A 【解析】 8. 读图,图中O 区属于亚热带、干旱区,在我国没有分布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位于大陆东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季风环流破坏了气压带、风带的影响,D对。同一温度带的纬度位置大致相同,A错。地形、洋流对气候有影响,不是气候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B、C错。 9. 我国东部地区是季风气候区,随着纬度变化,温度带、降水量都有变化。从低纬度到较高纬度,温度带依次是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干湿地区依次是湿润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湿润区。组合正确的是A—B—F—E ,A正确,选A。B、C、D错。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我国东部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0. 如副高控制区域位于图中位置,则雨带处于 A. 南部沿海一带 B. 长江中下游地区 C. 华北地区 D. 东北地区 11. 当北方冷空气势力最强盛时 A. 我国受副高控制最明显 B. 我国锋面雨带控制华北地区 C. 锋面雨带已撤离我国大陆 D. 台风已蓄势待发 【答案】10. B 11. C 【解析】试题分析: 10. 读图,如果副高控制区域位于图中位置,位于南部沿海地区,则雨带处于副高北部边缘冷暖气流交汇处,图示位置在长江中下游地区。B对。南部沿海受副高影响,降水少,A错。东北、华北地区受雨带影响时,副高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C、D错。 11. 当北方冷空气势力最强盛时,我国是冬季,受冬季大陆冷气团控制,盛行西北风,A错。此时,雨带已经撤离我国大陆,B错,D对。台风多发季节是夏秋季节,C错。 【考点定位】常见天气系统,影响我国的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2. 就相同海拔高度来说,该山地南北两坡年降水量 A. 大体相等 B. 北坡较多 C. 南坡较多 D. 难以判断 13. 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 A. 南坡3 500米 B. 南坡2 000米 C. 北坡3 500米 D. 北坡2 000米 14. 该山地所属山脉可能是 A. 南岭 B. 秦岭 C. 阴山山脉 D. 天山山脉 【答案】12. B 13. D 14. D 【解析】 12. 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在剖面图中的南、北坡取同样高度的两点 做垂线与年降水量线相交,然后再对应年降水量线,可看出北坡降水较多,故选B。 13. 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在图中年降水量线上找到降水最多的点,然后做垂线与剖面图相交,找出对应的山坡及海拔高 度,经分析可知北坡约为2000米左右降水量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海拔升高,降水量逐渐降低。而南坡则是海拔越高,降水越多。故选D。 14. 本题考查我国主要的山脉以及读图分析能力。据图,图中显示山脉北坡降水量大于南坡,说明北坡为迎风坡,南岭、秦岭、阴山都是南坡为迎风坡,只有天山受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的影响,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多,南坡为背风坡降水量少。故选D。 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著名山脉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点(最东、最西、最北、最南)。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A. 3° B. 5° C. 8° D. 10° 16.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经过的山脉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5. B 16. A 【解析】试题分析: 15. 根据我国最东点在135°E,最西点在73°E判断,东西相差经度是62°,图示网格间隔了11个格子,所以每个格子间距约5°,即经纬间距为5°,故选B。 16.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图示①代表大兴安岭,②代表巫山,③代表太行山,④代表南岭。故选A。 【考点定位】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我国四个端点地理坐标 福建海坛岛面积276.61平方千米,人口约35万人,地势低平,是大陆距离宝岛台湾最近的地方。当地盛传“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该民谣反映了当地气候的突出特点是 A. 降水多 B. 风力大 C. 日照强 D. 气温高 18. 依据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推测海坛岛传统民居的特点是 A. 高大、屋顶尖、窗大 B. 低矮、屋顶缓、窗大 C. 高大、屋顶尖、窗小 D. 低矮、屋顶缓、窗小 19. 当地居民主要从事 A. 渔业 B. 林业 C. 种植业 D. 牧业 【答案】17. B 18. D 19. A 【解析】试题分析: 17. 考查外力作用判断。据“风沙满地跑”可判断该地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B项正确。故选B。 18. 考查区域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多风沙”说明气候干旱多风沙,房屋窗口小、屋顶缓,“房子像碉堡”说明房屋小。D项正确。故选D。 19. 考查农业类型判断。岛屿气候干旱,多风沙,只能发展渔业。A项正确。故选A。 【考点定位】 2017年4月11日中国第33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返回上海,结束了为期161天的科考之旅。为中国南极第五座科考站选址(罗斯海),“雪龙”号船到达南纬78°42'罗斯海水域,刷新了全球科考船在南极海域到达的最南端记录。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0. 罗斯海是南极洲的重要海域,其属于 A. 南极洲内海 B. 大西洋边缘海 C. 印度洋的边缘海 D. 太平洋的边缘海 21. 南极大陆是风暴最频繁、风力最大的大陆,12级以上的暴风是家常便饭,南极大陆沿海地带的风力最大,主要成因有 ①沿海地带比内陆气压更高,气压梯度力大 ②地势平坦,地表冰雪覆盖对风的阻挡小 ③南极地高压强大,沿海地带气压梯度力大 ④风多来自海上,缺少阻挡,摩擦力小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20. D 21. B 【解析】 20.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陆地和海洋。根据经度位置判断罗斯海位于太平洋沿岸,是太平洋的边缘海。故答案选D项。 21. 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中的方向判断。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罗斯海位于中山站的东方,根据罗斯海和中山站离南极的距离,可以判断罗斯海位于中山站的南方。因此综合判断罗斯海位于中山站的东南方向。故答案选A。 22. 南极中心附近为极地高压中心,南极大陆沿海地带位于极地东风带,风力大不是因为气压高,而是因为气压梯度力大;风多为东南风来自内陆。①、④项不对。故答案选B项。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地形区中。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相关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22. 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A. 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B.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C.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D. 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23. 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 A. 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B. 所属气候类型不同 C. 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D. 所处纬度位置不同 【答案】22. D 23. A 【解析】 22. 根据甲、乙两地的经纬度判断,甲所在的地形区是云贵高原,B、C错。乙所在地形区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可能是洞庭湖平原,D对。成都平原位于110°E以西地区,A错。 23. 甲地位于云贵高原,乙地位于平原地形区,甲地势较高,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所处地形类型不同,A对。所属气候类型相同,B错。所处海陆位置相同,C错。所处纬度位置甲较低,不是气温较低的原因,D错。 点睛:根据经纬度定位,判断甲位于云贵高原,乙地位于洞庭湖平原,两地夏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形类型不同。纬度低,气温应该较高,不是甲气温低的原因。 上海绿化部门计划从与上海气候相似的澳大利亚某气候区引进园林植物。读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24. 澳大利亚植被覆盖率最低的气候区为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5. 澳大利亚与上海最相似的 气候区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6. 引种的园林植物在上海生长的不利因素是 A. 寒潮 B. 干旱 C. 太阳辐射弱 D. 土壤贫瘠 【答案】24. B 25. C 26. A 【解析】 24. 据图中气候分布位置可知,①为热带草原气候,②为热带沙漠气候,③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④为地中海气候。其中植被覆盖率最低的气候区为热带沙漠气候,即②。故选B。 25. 上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结合上题可知,③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因此澳大利亚与上海最相似的气候区是③。故选C。 26. 我国上海冬季有时会受到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高压南下的冷空气影响,即寒潮天气带来的大风、降温天气,而澳大利亚不会受寒潮影响。故选A。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7. 图中序号表示的区域 A. ①降水稀少,河流均为内流河 B. ②光照充足,植被类型为荒漠 C. ③雨热同期,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区 D. ④水热充足,主要为热带和暖温带区 2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到②地势由第一级阶梯到第二级阶梯 B. ②到③由畜牧业过渡到种植业为主 C. ③到④人口密度逐渐递增 D. ④到⑤的自然带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27. C 28. B 【解析】 27. 据图可知,①位于西北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属于内流区,但不全是内流河,A错误;②位于半干旱区,植被类型是温带草原,B错误;③位于东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C正确;④水热充足,主要为热带和亚热带地区,D错误。故选C。 28. 据图可知,①②同位于地势第二阶梯,A错误;②到③由半干旱过渡到湿润半湿润区,农业由畜牧业过渡到种植业为主,B正确;人口密度③大于④,C错误;⑤受地形影响,自然带反映了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D错误。故选B。 羊卓雍错是青藏高原南部最大的一个封闭型内陆湖,湖面海拔约4 450 m,湖水主要以降水补给为主,水位季节变化较大,近年来羊卓雍错水位逐年呈波动下降趋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 羊卓雍错流域 A. 北部支流比南部支流长 B. 湖泊北部盐度高于南部 C. 湖水主要来自冰川融水 D. 自然带为常绿阔叶林带 30. 下列月份中,羊卓雍错流域降水量最多的月份是 A. 2月 B. 5月 C. 8月 D. 10月 【答案】29. B 30.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湖泊的水文特征和青藏高原的地理知识,淡水的注入影响咸水湖的盐度,河流,流入越多盐度越低,注意湖泊水位与湖泊水的补给关系。 29. 读羊卓雍错流域图可知北部支流比南部支流短,A错;湖泊北部淡水注入的少盐度高于南部,B对;从材料中看湖水主要来自降水,C错; 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约4 450 m,自然带不可能是常绿阔叶林带,D错。 30. 读1974年-2009年羊卓雍错水位变化特征图可知10月水位最高,较水补给湖泊还需要一定时间,所以降水量最多的月份应该稍早于10月,选择C。 二、非选择题(13分+13分+14分=40分) 31.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美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1934年5月11日凌晨,美国西部草原地区发生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黑色风暴。风暴整整刮了3天3夜,形成一个东西长2 400公里,南北宽1 440公里,高3 400米的迅速移动的巨大黑色风暴带。 (1)图中甲区域历史上出现“黑风暴”,气象原因是____________ , 主要的人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2)美国五大湖区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其形成的地质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乙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R河干流流向的主要因素_________。 (4)图中丁处多火山地震,是因为处于 _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_板块的碰撞边界,地壳活动剧烈。 (5)说明丙区域冬季温暖的原因。 【答案】(1) 春季气温回升快,大气不稳定,多风 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 (2)冰川(侵蚀)作用; 乳畜业 (3)地势 (4)太平洋 美洲(可互换位置) (5)纬度较低,冬季气温较高;受暖流影响大;地处半岛,受海洋影响大;北侧山脉阻挡冷空气的深入。 【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美国西部草原地区发生黑色风暴为材料,考查黑风暴发生的原因,五大湖的成因,农业地域类型,河流的流向和火山地震的成因。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气象因素主要从美国北部春季多大风角度分析,人为原因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进行综合分析。 (2)五大湖区的成因为冰川的刨蚀作用,乙地气候冷湿,适合多汁牧草生长,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 (3)根据水往低处流的原理,可知影响河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地势。 (4)美国西部位于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地壳活动剧烈,所以位于板块消亡边界的丁处多火山地震。 (5)分析温度可以从纬度因素,大气环流,下垫面(海洋影响、地形)角度综合分析,丙位于美国的佛罗里达州,纬度较低,冬季气温较高;受墨西哥湾暖流影响大;地处半岛,受海洋影响大;冬季风受北侧山脉阻挡,所以冬季气温较高。 32. 读图及图中各地点的相关资料表,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各地点的相关资料 (1)说明造成①、②两地年均温差异以及①、③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原因。 (2)分析④地降水量高于⑤地的原因。 (3)分析⑥、⑦两地年均温接近,但降水量差异较大的原因。 【答案】(1)②地纬度较①地稍低,但其地势高,故其年均温较①地低;③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非季风区),远离海洋,水汽来源少,故降水量小于①地。 (2)④地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受季风影响,可接受部分来源于太平洋的水汽,也可以接受西南季风带来的水汽;⑤地位于内陆,水汽来源少,所以④地降水量高于⑤地。 (3)⑥、⑦两地纬度及海拔均接近,故年均温接近。但⑥地位于迎风坡,降水量较大;⑦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雨影区),降水量大大减少。 【解析】(1)图片显示②年均温较①地低。影响气温高低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和洋流等。图片及表格显示②与①最大的区别是海拔高度,②地海拔高于①地,因此②年均温较①地低。 (2)图片显示③年降水量较①地低。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影响大气环流),海陆位置,洋流和地形。图中①、③两地最大的不同是海陆位置。 (2)④为与西南季风气候区,会接纳太平洋和印度洋两大洋暖湿气流,水汽丰富;⑤位于内陆非季风气候区,距海遥远,水汽少。 (3)⑥、⑦分别位于海南岛的东西两侧,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中部为山地地形,因此⑦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⑥为背风坡,雨影区,降水少。 33.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左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右图为马尔维纳斯群岛地形图。 材料二 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由346个岛礁组成,人口约2000人,雪山和冰川面积约为全岛面积的65%,自然环境恶劣。但是近几十年来却引起了遥远的英国的极大兴趣。1982年4月2日,英国、阿根廷为争夺马岛主权而进行的“马岛之战”开始。 材料三 阿根廷位于南美洲南部(C所在的国家),国土面积27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000多万。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马岛的自然地理特征。 (2)A、B所在地区气候均较干旱,请分别说明其主要的自然原因。 (3)分析南美洲西南段海岸线破碎的原因。 (4)C所在地区有“世界粮仓与肉库”的美称,试分析其形成的区位条件。 【答案】(1)以丘陵山地为主,北高南低,温带海洋气候,寒冷湿润;河流短小湍急;温带落叶阔叶林;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 (2)A处于内陆,到达的水汽少;B处于西风带安第斯山的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 (3)位于板块交界处,岩石破碎;西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多地形雨,受流水侵蚀作用强;沿岸风大浪大,受海水侵蚀作用强;纬度高,离南极洲近,受冰川侵蚀作用强。 (4)C所在地区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大,适合种植业发展;气候温和,草原面积广阔,适于畜牧业发展;有河流经过,水源条件较好;地广人稀;距海近,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有利于农牧产品出口。 【解析】(1)根据图示高度表,马岛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地势北高南低,位于西风带内,属于温带海洋气候,寒冷湿润,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岛屿面积小,河流短小湍急。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 (2)读图,A处于内陆地区,距海较远,到达的海洋水汽少,降水少,气候干旱。B处于西风带内,位于安第斯山的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晴天多,气候干燥。 (3)南美洲西南段位于板块交界处,岩石破碎,易被侵蚀。西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南半球陆地面积小,西风带风浪大,沿岸受海水侵蚀作用强。该地纬度高,离南极洲近,受冰川侵蚀作用强。 (4)C所在地区属于河流下游平原或三角平原,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大,适合种植业发展。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候温和,草原面积广阔,适于畜牧业发展。有河流经过,灌溉水源条件较好。地广人稀,便于机械化水平提高,利于大牧场放牧业发展。距海近,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有利于农牧产品出口。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