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解析版)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某市将生态红线区域优化为风景名胜区、清水通道维护区、森林公园、生态公益林、特殊物种保护区、湿地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9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这九类区域( ) A. 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 B. 优势特色相同 C. 开发治理措施相同 D. 区位特征相同 2. 要及时获取各功能区的地理变化情况,最快捷途径是( ) A. 遥感技术 B.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 地理信息系统 D. 实地考察 【答案】1. A 2. A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这九类区域区位特征不同,各个区域均有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因此其开发治理的措施也不同,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注意题干关键词“及时”、“获取”、“最快捷”。获取各功能区的地理变化情况,属于获取地理信息,最快捷的途径为遥感技术,A正确;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定位与导航,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查询与分析,实地考察不是最快捷的途径。故选A。 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吐鲁番盆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有许多方面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独特,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兴趣,所产长绒棉、瓜果品种优异,尤其是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3. 在我国的各类地理分区中,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总是位于两个不同的区域上,原因是( ) A. 地理位置差异巨大 B. 气候条件差异巨大 C. 土地条件差异巨大 D. 整体状况差异明显 4. 对两地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太湖平原靠近东部城市,发展放牧业 B. 吐鲁番盆地开发水源,发展水稻生产 C. 太湖平原改水田为旱地,发展棉花生产 D. 吐鲁番盆地保护生态,发展观光农业 【答案】3. D 4. D 【解析】 【3题详解】 区域是按照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每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的整体状况区别明显,从大多数地理要素来看,两地都很难具有相似性,故在我国的各类地理分区中,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总是位于两个不同的区域上,D符合题意;地理位置差异巨大,在以地理位置为指标的地理分区中,两地会属于不同区域,但不能说明在我国的各类地理分区中,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总是位于两个不同的区域上,排除A;同样道理,排除B、C。故选D。 【4题详解】 农业生产发展方向的确定要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地确定。太湖平原人口密集,耕地面积广阔,几乎没有大面积的草场,因此不适宜发展放牧业,A错误;吐鲁番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水源不足,不适宜发展水稻生产,B错误;太湖平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水热条件好,水源丰富,适合发展水田农业,当地降水较多,光照较弱,不太适宜水田改旱地发展棉花生产,C错误;吐鲁番盆地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水源不足,生态脆弱,风景独特而优美,为了保护生态,宜发展观光农业,D正确。故选D。 区域地理位置不同,农业发展条件和发展方向存在较大差异。下表为我国东部地区四地气温、降水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 A. 甲—松嫩平原 B. 乙—海南岛 C. 丙—长江三角洲 D. 丁—华北平原 6. 针对甲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气候条件采取的措施是( ) ①建设温室大棚 ②发展基塘生产 ③发展立体农业 ④发展微灌滴灌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5. B 6. D 【解析】 【5题详解】 松嫩平原纬度较高,年平均气温不可能达11.6℃,积温也不会达到4000℃,A错;海南岛地处热带,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高,≥10℃积温高,年平均降水量大,B正确;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应大于800毫米,C错;华北平原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不可能达1350毫米,D错。故选B。 【6题详解】 读表可知,甲地≥10℃积温较低,年平均气温不高,热量条件不足,应建设温室大棚改善热量,①正确;甲地年平均降水683毫米,年降水量相对较少,可发展微灌滴灌技术,节省水资源,④正确;根据材料可知,表格中四地均位于我国东部地区,根据甲地的积温以及降水量情况可知,甲最可能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并不适合发展基塘生产和立体农业,②③错。故选D。 “红色荒漠”是指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土地荒漠化,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下。下图为“‘红色荒漠’形成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7. 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 A. 人口增加、高温多雨、滥伐森林、水土流失 B. 水土流失、高温多雨、滥伐森林、人口增加 C. 人口增加、滥伐森林、高温多雨、水土流失 D. 高温多雨、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人口增加 8. 下列措施能够有效治理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红色荒漠”的有( ) ①退牧还耕 ②积极开发新能源 ③控制人口增长 ④严禁过度放牧 ⑤防治水土流失 A. ①②⑤ B. ②③⑤ C. ①③④ D. ②④⑤ 【答案】7. A 8.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水土流失。从结构图可以看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红色荒漠”形成的因素分成两类,一类是自然因素(高温多雨和水土流失),另一类是人为因素(人口增加和滥伐森林), 【7题详解】 从结构图可以看出,景程人均耕地面积减小,燃料需求增加的①是人口增加,导致的结果③是滥伐森林;导致地表径流加剧,侵蚀地表的②是高温多雨,侵蚀的结果④是水土流失,所以A正确。 【8题详解】 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红色荒漠”的产生不是由过度放牧造成的,故①④错误,根据排除法即可得出正确答案,所以B正确。 非洲的刚果盆地是地球上热带雨林的三大分布区之一,目前该地雨林遭受到了史无前例的破坏,研究人员开展的研究显示:到2050年,森林砍伐可能导致刚果盆地气温上升0.7℃,将使温室气体造成的变暖加剧5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砍伐热带雨林更容易导致生态破坏的原因是( ) ①高温使枯枝落叶分解快 ②多雨,淋溶作用强,土壤贫瘠 ③植被快速生长吸收养分多 ④光合作用强,生产力高 ⑤养分几乎全部储藏在地上植被体内 A. ①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⑤ D. ②③④⑤ 10. 近年来,对该区域的热带雨林进行大规模开发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有( )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候变暖 ③地下水位上升 ④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泥沙含量大 ⑤土地盐碱化、荒漠化加剧 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①②④ D. ①③⑤ 11. 地处刚果盆地的国家为保护这一片原始森林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 ①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③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④为摆脱贫困,只砍伐名贵木材 ⑤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严禁砍伐树木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 【答案】9. C 10. C 11. D 【解析】 【9题详解】 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雨林地区常年多雨,土壤淋溶作用强,土壤贫瘠;热量充足,气温高,一方面,植被快速生长吸收养分多,另一方面,高温使枯枝落叶分解快,所以养分几乎全部储藏在地上植被体内。因此,雨林植被一旦被破坏便很难恢复,①②③⑤正确;砍伐雨林更容易导致生态破坏与雨林光合作用强,生产力高关系不大,排除④。故选C。 【10题详解】 随着雨林的大规模开发,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减弱,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候变暖;植被破坏加之当地降水丰富,使得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泥沙含量增大,①②④正确;植被破坏,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不会上升,③错;雨林所在地区气候湿热,降水丰富,土地盐碱化不严重,⑤错。故选C。 【11题详解】 对于原始森林的保护,应加强雨林的管理与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对于森林的砍伐,应选择性采伐,同时采育结合,要将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还需要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①②③正确;为摆脱贫困砍伐名贵木材,会加剧名贵木材的短缺,同时加大生态环境的破坏,④错;当地也需要发展经济,严禁砍伐树木并不现实,⑤错。故选D。 下图表示的是我国西南山区某农村的能源消费结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①大气污染加剧 ②土壤肥力下降 ③土壤污染严重 ④水土流失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3. 改变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①开发水能、风能、太阳能 ②营建速生薪炭林 ③推广生活用电 ④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⑤发展畜牧业,促进秸秆还田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答案】12. B 13. D 【解析】 【12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地的能源消费结构中,能源消费以煤炭、薪柴和秸秆为主,煤炭和秸秆的燃烧会造成大气污染加剧,薪柴的砍伐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进而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注意该地位于我国西南山区,降水较多,地势起伏较大),①②④正确;该地的能源消费结构对土壤污染影响不大,③错。故选B。 【13题详解】 该地的煤炭消费比例相对较大,可开发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薪柴消费比例较大,可营造速生薪炭林;该地的电能消费比较小,可推广生活用电;秸秆的燃烧比例大,可发展畜牧业,促进秸秆还田,提高土壤肥力;另外,还可以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降低大气污染。①②③④⑤均正确,故选D。 黄河上游河段被誉为我国水电建设中的“富矿”。尤其是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133万kW。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该河段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海拔高度大 ②河流流量大 ③水位季节变化大 ④河流落差大 ⑤水库移民较少 A. ②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④⑤ 15. 河流上游的梯级开发对中下游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有( ) ①减轻旱涝灾害威胁 ②提供水源,利于植被恢复 ③枯水期放水,改善水质 ④提高了地下水水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14. A 15. A 【解析】 【14题详解】 海拔高度大,不利于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水位季节变化大是梯级开发的不利条件;水库移民较少不属于自然条件,①③⑤错;该河段以上河段流域面积较大,使得该河段河流流量大。同时,该河段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所以水能资源丰富,有利于梯级开发,②④正确,故选A。 【15题详解】 河流上游地区梯级开发,建设多级水库,有利于缓解下游地区的旱涝灾害;其次,为中下游地区提供水源,有利于植被的恢复;再次,上游地区水库在枯水期放水,有利于增大中下游地区在枯水期的流量,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改善水质,①②③正确;河流上游地区梯级开发,降低了中下游地区的地下水水位,④错。故选A。 山西孝义素有“三晋宝地”之称,是中国第一批50个和山西省35个重点产煤地之一,也是国家铝工业的主要开发基地。下图为孝义市矿产资源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相对于周边地区,孝义市经济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 气候适宜 B. 地形平坦 C. 煤、铝资源丰富 D. 交通发达 17. 孝义市2006-2013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给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是( ) ①地表沉降、水土流失 ②环境污染 ③交通拥堵 ④水资源短缺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16. C 17. D 【解析】 【16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孝义市是中国第一批50个和山西省35个重点产煤地之一,煤炭资源丰富,也是国家铝工业的主要开发基地,铝矿资源丰富,C正确;该地的气候条件一般,A错;与周边地区相比,孝义市的地形和交通并不占据优势,BD错。故选C。 【17题详解】 孝义市矿产资源丰富,其经济的增长得益于矿产资源的持续开发,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会产生地表沉降、水土流失、环境污染以及水资源短缺等问题,①②④正确;交通拥堵不属于给自然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③错。故选D。 下图所示区域为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素有“粮仓”之称。但该区域表土流失严重,如1928年的“黑风暴”剥离了5~12厘米的表土;加上气象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农业生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该地区黑土有机质含量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纬度高气温低,腐殖质不易分解 B. 成土母质含铁等黑色金属高 C. 土壤水分含量高,有机质分解快 D. 历史上曾发生过严重的森林火灾 19. 该河流不宜以发电为综合治理的核心,原因是( ) A. 河流流量小 B. 该区域用电量小 C. 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D. 河流落差小 【答案】18. A 19. D 【解析】 【18题详解】 图中显示,该地区纬度较高,夏季温暖多雨,植物生长茂盛,秋末植物枯死遗留大量有机残体,在寒冷而漫长的冬季,以及春季,气温低,微生物不活跃,腐殖质微生物分解分解少,有利于腐殖质的形成和积累,全年有机质的积累量超过分解量,使得该地区黑土有机质含量高,A符合题意;成土母质含铁等黑色金属高与有机质含量高无关,排除B;土壤有机质分解快,不利于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因此不是该地区黑土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排除C;森林火灾会把有机质转化为无机质,不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因此历史上曾发生过严重的森林火灾不是当地黑土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排除D。故选A。 【19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图示区域为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土层深厚,表明图示区域以平原地形为主,平原地区的河流落差小,水能资源缺乏,因此该河流不宜以发电为综合治理的核心,D符合题意;图中显示,该河支流多,流域面积较大,降水较多,且纬度较高,蒸发较弱,因此该河流流量较大,排除A;图示区域黑土分布广,水热条件好,适于开发,是俄罗斯重要的工农业区,因此该区域用电量并不小,排除B;如果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水量稳定,有利于水力发电,不符合题意,排除C。故选D。 山东省总面积15.78万平方千米,2018年末常住人口10047.2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1.18%。城镇新增就业136.8万人,比上年增长6.7%,三次产业结构为6.5:44.0:49.5。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山东省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主要表现有( ) ①工业产值不断增加 ②从事非农产业人数增加 ③城市面积增加 ④人口城镇化率上升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1. 与青岛相比,日照市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区位优势是( ) A. 有优良港湾,交通便捷 B. 石油、煤炭等能源资源丰富 C. 属于环渤海经济圈,有政策优势 D. 劳动力价格低且丰富 22. 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山东水果生产的不利影响是( ) A. 农产品市场需求量增大 B. 城市化占用土地,果树种植面积减小 C. 市民的购买能力增强 D. 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果农人口减少 【答案】20. D 21. D 22. B 【解析】 【20题详解】 读图可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山东省工业产值不断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人口城镇化率上升,大量农业人口从事非农产业,从事非农产业人数增加,城市的面积增加,①②③④正确,故选D。 【21题详解】 相比而言,青岛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日照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因此日照市劳动力价格低且丰富,D正确;读图可知,青岛市有优良港湾,A错;石油,煤炭等能源资源材料并无信息体现,B错;两城市相比而言,政策优势差别不大,C错。故选D。 【22题详解】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化占用了土地,果树种植面积减小,B正确;AC选项属于有利影响,排除AC;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果农人口减少,生产效率提高,也属于有利影响,D错。故选B。 下图曲线示意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图示曲线表明( ) A. 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 B. 城市化超前于工业化 C. 工业化是推动城市化的动力 D. 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24.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 ) ①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②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③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④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5. 为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重点发展( ) A. 劳动密集型工业 B. 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 C. 技术密集型工业 D. 电子、食品、高档服装业 【答案】23. C 24. C 25. B 【解析】 【23题详解】 从图示曲线看,后期城市化与工业化完全不同步发展,A错误;中期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B错误;早期和中期城市化,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发展,工业化能够带动城市化,C正确;前期和后期城市化超前于工业化,D错误。故选C。 【24题详解】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①③④正确;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不是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②错误。故C项正确。 【25题详解】 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进一步推进的制约因素,因此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广州市为基地,重点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B项正确。 2019年女排世界杯于9月14日至9月29日在日本举行。最终,中国以11战全胜的成绩卫冕冠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 北京时间9月23日14:00,中国女排对阵美国,家住纽约(西五区)的小明要观看直播全程,打开电视的当地时间应不晚于( ) A. 23日5:00 B. 24日3:00 C. 23日1:00 D. 23日11:00 27. 北京时间9月23日15:50秋分。此时( ) A.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约为(0°,120°E) B. 日本体育馆已经进入黑夜 C. (45°N,62.5°E)上物体与影子等长 D. 全球大部分地区位于22日 28. 世界杯期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北京昼长逐渐增大 B. 北京日出方位先东南后东北 C. 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D. 山东省某中学正午树影先缩短后加长 【答案】26. C 27. C 28. C 【解析】 【26题详解】 比赛开始时间为北京时间9月23日14点,此时西五区的区时为9月23日1点(若向西计算,两地差13个时区,即为13小时,向西计算减去13小时,为23日1点),故选C。 【27题详解】 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太阳直射的经度地方时为12点。北京时间9月23日15:50秋分,此时地方时12点的经度约为62.5°E,A错;北京时间为15:50,日本体育馆应位于东九区,此时尚未进入黑夜(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当地应于18点进入黑夜),B错;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45°N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5°,根据前面分析可知,此时太阳直射62.5°E,表明62.5°E此时刚好是正午。所以(45°N,62.5°E)的太阳高度角为45°,物体与影子等长,C正确;地球上“新的一天”范围是0点向东至180°经线,其余范围为“旧的一天”,120°E为9月23日15:50,所以全球大部分地区位于23日,D错。故选C。 【28题详解】 世界杯在9月14日至9月29日举行,在这期间太阳直射点从北半球逐渐移动至南半球,北京昼长逐渐缩短,A错;北京日出方位先东北,后正东,再东南,B错;地球公转逐渐接近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加快,C正确;山东省位于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小,正午物影逐渐变长,D错。故选C。 下图示意李老师所在学校的办公楼,有甲、乙、丙、丁四个大门。“太阳光”示意北京时间15时的太阳光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 该楼盘最可能位于( ) A. 杭州 B. 拉萨 C. 重庆 D. 北京 30. 10月8日早上,李老师走进办公楼,发现影子在前方。李老师进入办公楼的大门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29. C 30. B 【解析】 【29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方位变化的角速度大致是15°/小时,太阳方位从正午的正南方向运行至图示“太阳光”方位,变化了30°,即经过了约2小时,材料信息表明,“太阳光”示意北京时间15时的太阳光线,由此计算,当地正午时刻的北京时间为13时,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当地正午时刻的地方时为12时,由此计算当地的经度约为105°E。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杭州、拉萨、重庆、北京的经度大致分别是120°E、90°E、105°E、116°E,因此该楼盘最可能位于重庆,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30题详解】 10月8日位于秋分日(9月23日)之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因此当地日出东南方向,该日晨太阳应位于东南方向。早上李老师走进办公楼,发现影子在前方,表明太阳位于李老师身后,太阳位于东南方向,表明李老师进入办公楼的大门是朝向东南方向。读图可知,甲、乙、丙、丁四个大门分别朝向西南、东南、东北、西北方向。由此判断,李老师进入办公楼的大门是乙,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9年6月17日是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国宣传的主题是“防治土地荒漠化,推动绿色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沙区经济持续发展、民生不断改善。库布齐甘草平移种植技术、光伏发电治沙等的成功经验被联合国称为“全球样本”,其中光伏发电“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的立体化的新型产业模式是库布齐沙漠的一种新型治沙模式。下图示意三北地区沙漠沙地与荒漠化土地分布和库布齐沙漠光伏治沙景观。 (1)据图说明,影响图示地区土地沙化和荒漠化的外力。 (2)从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角度分析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条件。 (3)说明预防图中盐渍化土地面积扩大的措施。 (4)说出光伏板在防治风沙中的作用。 【答案】(1)风力;流水 (2)深居内陆,高山高原的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冬春季大风日数多;由于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土质疏松 (3)控制农田开垦规模,合理利用水资源;推广微灌滴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科学用水;完善水利设施,防止渗漏,合理排灌。(答对两条以上即可) (4)减少地表水蒸发,降低风速,有利板下草本植物成长。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背景、荒漠化的治理措施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迁移应用。 (1)读图可知,影响图中沙漠化土地的主要外力是风力(风力搬运沙粒沉积);影响图中水蚀荒漠化土地和盐渍化土地的主要外力是流水(流水侵蚀导致水蚀荒漠化,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地盐渍化)。 (2)注意题干限定从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角度分析。①气候: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冬春季节大风日数多,地表沙尘易被强风扬起。②水文:正是由于气候干旱,使得该地水资源缺乏,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显著,为荒漠化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③植被:由于气候干旱,导致植被稀少,植被覆盖率低,对风力的削弱作用弱;④土壤:气候干旱,物理分化显著,河流欠发育的特点,使得该区域土壤发育差,土质疏松,表土易被大风扬起。 (3)土地盐渍化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盐分向地表累积形成。因此可控制农田开垦规模,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灌溉技术,发展微灌、滴灌等;其次,需要完善水利设施,防止渗漏,合理排灌,既要灌溉,同时也需要排盐。 (4)该区域气候干旱,蒸发较为旺盛,光伏板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降低了地温,从而减少地表水蒸发;其次,大规模的光伏板增大了地表摩擦力,有效降低了风速,从而有利于光伏板下草本植物的成长,草本植物的生长又进一步防治了风沙。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稀土元素被誉为"工业的维生素",被广泛应用到了冶金、军事、石油化工、玻璃陶瓷、农业和新材料等领域。随着工业的发展,中国由稀土最大出口国变成最大进出口国。根据数据统计,全球稀土总储量约为1.26亿吨,其中44%来自中国。相对于轻稀土,重稀土更为稀缺。2015年全球已探明重稀土储量约为54.42万吨,其中中国重稀土储量占比达40.4%。目前,我国稀土分离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下图示意中国稀土矿分布。 (1)据图说明我国稀土资源的时空分布。 (2)说明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的开发条件。 (3)试提出我国稀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措施。 【答案】 (1)空间分布不均,南少北多;时间上中国稀土资源储量越来越少,占世界比例逐渐变小。 (2)稀土资源丰富,属于更为稀缺的重稀土;中外需求量大,市场广阔;靠近华北和东北地区,交通比较便利(两条以上即可) (3)减少稀土开采量,保护我国有限的稀土资源;加强稀土的加工转换,不断发展高新技术,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保护环境,减轻开采矿场造成的生态破坏。(其他答案若合理也可得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事物时空分布描述、区域优势资源的开发条件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需要加强对图文材料信息的获取与解读,同时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迁移与应用。 (1)注意关键词“时空分布”,需要从时间上和空间上两方面分别说明。①从时间上来看,读图可知,自1970~2010年,中国稀土占世界比例逐渐缩小,同时,随着稀土开采量的增大,中国稀土资源储量越来越少。②从空间上来看,我国稀土矿空间分布不均匀,其中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占83%,稀土矿空间分布上南少北多。 (2)该题可从资源、市场、交通等角度回答。首先,读图可知,白云鄂博重稀土占83%,稀土资源丰富,且为稀缺的重稀土;其次,稀土元素被称为工业的维生素,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中外需求量大,市场广阔;最后,白云鄂博在空间位置上靠近华北和东北地区,交通条件便利。 (3)该题可从资源保护、产业链延长、生态环境保护等角度回答。首先,稀土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随着开采量的增大,中国稀土占世界的比例逐渐减小,应减少稀土开采量,加大对我国稀土资源的保护;其次,稀土资源的应用范围广,我国稀土分离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此基础上,我国应进一步加大技术投入,加强稀土的加工转换和深加工能力,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最后,在稀土矿产的开采过程中,要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北方双季水稻第一季稻生长期104天,第二季稻生长期87天。辽宁省全年无霜期140~200天。近年来东北双季水稻种植在辽宁的试验田取得成功,这种双季水稻突破了抗旱、抗寒、抗病虫害等关键点。下图为东北地区局部轮廓图。 (1)说出图中防护林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2)根据辽宁省的地形特点对该省农业生产进行合理布局。 (3)分析辽宁省双季稻生产良好的原因。 【答案】(1)减小风速、保护农田。 (2)东南部、西北部低山丘陵适宜发展林业和果业;中部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沿海滩涂适宜发展水产业。 (3)自然原因:气候:辽宁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暖,雨热同期;位于东北南部,纬度较低,生长期较长可达200天左右。地形:中部是辽河平原,地势平坦。土壤:黑土深厚,土壤肥沃。水源:有辽河等河流,灌溉便利。 社会经济原因:农业科技的发展,突破了抗旱、抗寒、抗病虫害等关键点。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森林的功能、因地制宜开展农业布局、农业的区位条件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迁移运用。 (1)读图可知,图示地区防护林隶属于三北防护林,图中防护林为东北平原的西北部,其主要目的在于减小风速、保护农田。 (2)该题需要注意,该省的农业生产布局要依据辽宁省的地形特点进行分析。读图可知,辽宁省东南部和西北部分别为辽东丘陵和辽西丘陵,地形为低山丘陵,适宜发展林业和果业;其次,辽宁省中部地区为辽河平原,地势平坦开阔,适宜发展种植业;最后,沿海地区多滩涂,适宜发展水产养殖业。 (3)该题可从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两个方面回答。①自然原因方面。可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角度回答。首先,辽宁省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气温较高,降水相对较多,雨热同期;根据材料“辽宁省全年无霜期140~200天”可知,生长期相对较长(虽然地处东北,但辽宁省位于东北南部,纬度相对较低);其次,辽宁省中部为辽河平原,地势平坦,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和耕作;再次,有辽河等河流径流,灌溉水源便利;最后,土壤深厚肥沃,有利于双季稻的生长。②社会经济方面。根据材料“近年来东北双季水稻种植在辽宁的试验田取得成功,这种双季稻突破了抗旱、抗寒、抗病虫害等关键点”可知,辽宁省双季稻生产良好还得益于农业科技的发展,水稻品种得以改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