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4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13讲中国的疆域 行政区划 人口和民族课件(47张)
第三单元 中国地理 第 13 讲 中国的疆域 行政区划 人口和民族 考点导航 学习目标 1. 我国的疆域范围特点、地理位置的优缺点。 2 .我国主要的邻国、临海及主要的半岛、岛屿及其自然地理特征。 3 .我国的行政区划分布、名称、简称及其地理特征。 4 .我国的人口增长状况、分布特点及人口政策。 5 .我国的民族分布特征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 1. 了解我国疆域范围、半岛、岛屿、临海,能从纬度、海陆位置等方面说明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 .识记我国的邻国和行政区划的简称、位置。 3 .了解我国人口增长、分布状况,能够利用最新的人口资料分析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和采取的人口政策。 4 .掌握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及民族政策。 1 . 中国的疆域 (1) 位置优越: ①纬度位置:位于 __________ 地区,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属于热带,没有 _______ 。 ②海陆位置:位于 _______ 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2) 国土辽阔 ①面积:陆地领土面积约 _________ 平方千米,居世界 _________ 。 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 中低纬度 寒带 亚洲 960 万 第三位 ② 邻国: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 ______ 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6 个。在图中填出 A ~ F 所代表的国家 14 ③ 四至点: ④临海:大陆海岸线长 18 000 多千米,自北而南依次濒临 a 渤海、 b________ 、 c 东海和 d 南海。 __________ 和琼州海峡为内海。 ⑤岛屿: __________ 为面积最大的岛屿,其次为海南岛。 ⑥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 __________ 半岛。 __________ 点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135°E 多 ) __________ 点 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53°N 多 ) 西至点 新疆 __________ 高原 (73°E 附近 ) 南至点 南沙群岛中的 __________(4°N 附近 ) 东至 北至 帕米尔 曾母暗沙 黄海 渤海 台湾岛 雷州 2 . 中国的行政区划 (1) 三级行政区划:省 ( 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 、 ______( 自治州、自治县、市 ) 乡 ( 民族乡、镇 ) 。 (2) 省级行政单位:包括 _____ 个省, _____ 个自治区, 4 个直辖市和 2 个特别行政区。 (3) 填出图中数字代表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县 23 5 ① 吉、②内蒙古、③青、④陕或秦、⑤晋、 ⑥ 湘、⑦云或滇、⑧闽、⑨藏、⑩台 1 . 我国的地理位置的优劣 (1) 海陆位置。 ①优越性:东部地区深受海洋影响,雨量丰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地区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及同海外各国的交往;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同中亚、西亚、欧洲的陆上直接往来。 ②不足: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与地中海 — 喜马拉雅构造带交会处,地质灾害严重;地处西北太平洋西部,受台风影响大。 (2) 纬度位置。 ①优越性:我国有寒暖适宜的气候;南北气候差异使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不足:北部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2 . 各省级行政区全国之最 纬度最高的省 ( 区 ) 黑龙江 纬度最低的省 ( 区 ) 海南 跨经度最广的省 ( 区 ) 内蒙古 跨纬度最广的省 ( 区 ) 海南 面积最大的省 ( 区 ) 新疆 面积最小的省 ( 区 ) 澳门 人口最多的省 ( 区 ) 河南 人口最少的省 ( 区 ) 澳门 少数民族最多的省 ( 区 ) 云南 华侨最多的省 ( 区 ) 福建、广东 邻国最多的省 ( 区 ) 新疆 邻省 ( 区 ) 最多的 ( 区 ) 内蒙古、 陕西 岛屿最多的省 ( 区 ) 浙江 大陆海岸线最长的省 ( 区 ) 广东 [ 例 1] ( 2017 · 江苏卷 ) 据微信大数据分析, 2017 年春节期间,全国微信红包收发总量突破 460 亿个。下图为 “ 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分布图 ” 。 读图回答 (1) ~ (2) 题。 (1) 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最大的是 ( ) A .京→冀 B .闽→川 C .桂→黔 D .粤→湘 (2) 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分布状况反映了地理 ( ) A .要素综合性 B .环境复杂性 C .空间邻近性 D .条件相似性 解析: 第 (1) 题,读图可知,箭头的粗细表示红包流量,图中由广东省到湖南省的箭头最粗,说明两省间红包单向流量最大,广东省简称粤,湖南省简称湘。第 (2) 题,图示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主要是在相邻省级行政区之间,反映了地理空间邻近性。 答案: (1)D (2)C 行政区定位的方法 1 . 利用轮廓对行政区图定位 (1) 结合行政区附近的海陆轮廓对行政区定位。 海陆轮廓主要指一些主要岛屿、半岛、海湾、海峡、湖泊 ( 洞庭湖、鄱阳湖、青海湖 ) 等的轮廓。 (2) 根据行政区自身轮廓定位。 行政区轮廓主要是考纲上要求的中国主要省区的轮廓。复习中,要进一步辨认各省区的轮廓,总结它们的突出特点,如我国的省区轮廓与某种物体形态相似: 陕西省像秦陵兵马俑中的跪俑 ( 如图 1) ;湖南省、江西省像兄妹的头像 ( 如图 2) ;黑龙江省像飞翔的天鹅;台湾省的台湾岛像树叶等。这些轮廓不仅要熟,最好能在空白地图上描绘,以加深记忆。 2 . 利用经纬网或相关地理事物对行政区图定位 (1) 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是行政区图定位中最常见、最准确的方法。就各省区的区域空间分布而言,首先需要掌握其整体的经纬度范围,要注意在中国空白图上,描绘 90°E 、 100°E 、 110°E 、 120°E ,北回归线、 30°N 、 40°N 等经纬线,观察其穿过的省区及位置。如图 3 ,结合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可以判断 C 为云南, B 为广西,结合经度进一步可以推断 A 为贵州, D 为四川。 (2) 除经纬网之外有时还可以借助一些地理事物对行政区进行定位,如材料中已明确某地为我国某一行政区,图例中由国界可以判断为边境省区,周围为高原、山地可判断为盆地,沙漠广布,可判定为我国西北地区等。 (2016 · 浙江卷 ) 人均 GDP 和人均 GDP 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下图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 GDP 和人均 GDP 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 X 轴表示人均 GDP 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 Y 轴表示人均 GDP 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 0.74( 单位:吨标准煤 / 万元 ) 。 完成 1 、 2 题。 1 .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 B .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 C .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 D .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 2 .从万元产值能耗看 ( ) A .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 B .广西较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 C .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 D .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 解析: 第 1 题,此题为坐标图判读类问题,解题关键是看清看懂各坐标代表的含义及坐标数值。依材料可知 X 轴表示人均 GDP 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即表示经济发展速度,越向右数值越大,说明经济发展速度越快, B 项和 D 项均是对经济发展速度的描述,依据它们在图中的左右位置关系可判断数值大小,即可判断出经济发展速度快慢,故可知 B 项正确。同理可知 Y 轴表示人均 GDP 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即表示经济发展水平,越向上数值越大,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读图可知, A 项和 C 项均错误。第 2 题,此题较易,数值大小表示单位能耗高低,无论哪一区域均应降低单位能耗,故 A 项正确, B 项错误;重型工业和资源密集型工业均属高耗能工业,故 C 项和 D 项错误。 答案: 1.B 2.A 右图中 a 、 b 、 c 、 d 四点分别表示我国的最西、北、东、南端,据图回答 3 、 4 题。 3 .图中四地中位于中俄边境的是 ( ) A . a 、 b B . a 、 c C . b 、 c D . b 、 d 4 .图中四地分属于我国的 ( ) A .一个省级行政区 B .两个省级行政区 C .三个省级行政区 D .四个省级行政区 解析: 第 3 题,根据图中的方位可知, a 是我国领土的最西端 —— 帕米尔高原,位于中国与塔吉克斯坦交界处; b 是我国领土的最北端 —— 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位于中国与俄罗斯交界处; c 是我国领土的最东端 ——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位于中国与俄罗斯交界处; d 是我国领土的最南端 —— 曾母暗沙。笫 4 题,图中 a 地位于我国新疆, b 地位于黑龙江, c 地位于黑龙江, d 地位于海南省。 答案: 3.C 4.C 1 . 中国的人口 (1) 人口数量:世界 ________ ,以 2010 年 11 月 1 日零时为标准时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总人口为 ________ 亿。 (2) 人口分布特征 —— 分布不均:以 ______________ 为分界线,以东以南人口多,密度大;以西以北人口少,密度小。 (3) 人口特点及问题: __________ 大,增长快, ________________ 少,社会负担重。 (4) 人口政策:实行 __________ ,控制 __________ ,提高人口素质。 中国的人口与民族 第一 13.7 黑河 — 腾冲 人口基数 人均资源占有量 计划生育 人口数量 2 . 中国的民族 (1) 民族组成: _______ 个民族,汉族人口约占 92% ,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________ 。 (2) 民族政策:各民族 __________ 。 56 壮族 一律平等 大杂居、小聚居 西南 1 . 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1) 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①人口老龄化使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②人口老龄化对投资、消费、储蓄和税收都带来一定影响;③人口老龄化使政府用于老年人的财政支出增加,财政负担加重;④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影响家庭结构和赡养功能;⑤人口老龄化使脱贫任务更加艰巨。 (2) 人口老龄化的应对措施 ①逐步增加社会养老保险基金;②建立老年医疗健康保险制度,逐步实现健康老龄化;③实行弹性退休年龄制度,充分发挥老年人力资源的作用;④在农村实行家庭养老与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养老制度;⑤积极推进社区养老建设,发挥社区养老功能。 2 . 我国人口分布不平衡的原因 (1) 自然原因:东部地区气候温和湿润,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西部地区多高山高原,耕地面积少,降水稀少,干旱多风沙,寒潮、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 (2) 社会经济:东部距海近,交通便利,劳动力数量多,素质高,开发历史悠久,对外开放程度高,经济、科技发达;西部深居内陆,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开发历史晚,对外开放程度低,经济、科技落后。 [ 例 2] ( 2017 · 江苏卷 ) 下图为 “ 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 65 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 ” 。读图回答 (1) ~ (2) 题。 (1) 城乡 65 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 ( ) A .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 B .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 C .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D .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 (2) 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 ) A .人口出生率 B .人口迁移 C .人口死亡率 D .人口密度 解析: 第 (1) 题, A 对:上海、北京、天津是东部地区的超大城市,是城镇老年人口比重最高的地区。 B 错:河南、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中部省区城镇老年人口比例在 4% 以下,比例较低。 C 错:广东经济发达,其农村和城镇老年人口的比例都不高,还未进入老龄化阶段。 D 错: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辽宁的农村老年人口比例小于城镇,因而城镇老龄化现象更明显。第 (2) 题,贵州、湖南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大量农村青壮年到东部经济发达的城市务工、经商,导致农村老年人口比例高。 答案: (1)A (2)B 人口金字塔图的类型、特点及判读方法:人口金字塔图又称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它是一种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的塔状条形统计图。金字塔的每一层代表一个年龄组的人口,上部代表老年人,下部代表少年儿童,中间部分代表青壮年;左半部分代表男性,右半部分代表女性;横条的长度表示某年龄组男性和女性人口的数量及其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 百分比 ) 。根据人口金字塔图所反映的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可将其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第一种,扩张型,下宽上窄,呈真正的金字塔形。 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而老年人口比重小,是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长期都高的结果。这种类型的人口由于育龄人群比重高,而且不断地成长起来。如果不降低生育水平,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就是迅速增长,不断扩张。 第二种类型,静止型,各年龄组人口的比重大致均衡,像一个清真寺的顶部塔形。 这种类型是出生率与死亡率差不多,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是稳定的零左右的增长。如果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就会过渡到第三种类型。 第三种,收缩型,底部收缩,上部变宽,金字塔已经变形。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缩小,老年人口比重增大,是出生率长期下降的结果。这种类型的人口由于育龄人群比重低,后备力量更低,如果生育水平不变,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呈负增长,人口缩减。 1935 年,胡焕庸先生提出黑河 — 腾冲线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据图和所学知识,回答 5 、 6 题。 5 . AB 线 ( ) A .与我国季风区界线基本一致 B .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界线基本一致 C .附近集中了我国多数大城市 D .附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 6 .该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原因有 ( ) ① 西侧生态环境脆弱 ②西侧人口迁出数量多 ③东侧自然条件优越,自然灾害较少 ④东侧经济较发达,促使人口集聚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 第 5 题,图中看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黄土高原、四川盆地的西部和横断山脉,地势陡峭,起伏大,是我国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频发地;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是大兴安岭 — 阴山 — 贺兰山 — 巴颜喀拉山 — 冈底斯山,二、三级阶梯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我国的大城市集中分布东部平原地区,故 D 正确。第 6 题,我国人口主要分布在此线的东部,由于自然环境优越,农业基础好,经济条件好,交通发达,人口集中分布,但由于季风的影响,东部的旱涝灾害、寒潮等气象灾害多发。西部由于自然环境的脆弱,环境的承载力小,经济落后,人口分布少,密度稀疏,故 B 正确。 答案: 5.D 6.B (2016 · 浙江卷 )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 2 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 完成 7 、 8 题。 7 .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 ) ① 城乡间人口流动 ②农业专业化发展 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8 .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B .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C .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 D .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 解析: 第 7 题,导致人口流动的决定性因素是经济因素。题中的因果关系应是: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吸引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引发了城乡间人口流动,这种流动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促使农业生产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故 D 项正确。第 8 题,主要考查有关人口流动的知识。人口流动会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区域的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的增长,故 A 项错误, C 项正确。影响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故 B 项错误。小城镇人口流向大城市不利于小城镇的发展,不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故 D 项错误。 答案: 7.D 8.C (2015 · 广东卷 ) 下图为 2005 年~ 2012 年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图。由图可推断该省是 ( ) A .海南 B .四川 C .广东 D .浙江 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解析: 图示表明该省人口总数变化趋势为减少,但人口总数大, 8000 多万人,海南和浙江人口总数明显不够,广东由于经济发达,流动人口多,常住人口是增加的,所以只有四川符合条件,四川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人口向外迁移较多,导致常住人口总体呈下降趋势。 答案: B 人口统计图是根据人口的相关地理数据绘制成的直观图形,最常考查的一种形式是曲线图或折线图,即利用线条的升降、起伏来显示人口数据的变化情况和发展趋势。在判读分析该类图示时,一般采取 “ 读轴 — 看线 — 抓点 ” 三个步骤,具体如下: (1) 读轴:即明确横轴 ( 自变量 ) 、纵轴 ( 因变量 ) 各是什么,弄清含义,做到读图识变量。另外要注意从材料或图名中获取一些信息,名称中可能隐含有重要信息。 (2) 看线:采用 “ 先分后合 ” 法,先看各曲线的变化趋势,弄清自变量是如何影响因变量的,从而领会曲线表示了什么,曲线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做到 “ 看线理关系 ” 。再综合分析各曲线之间的关系,看它们是如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3) 抓点:即抓住曲线上的一些特殊点,如极值点、交点、起止点等,这些特殊点通常是解题的突破口,充分领会其含义,做到 “ 抓点求突破 ” 。 (2016 · 天津卷 ) 读图,回答下题。 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 ( ) 解析: 由图可知, 1990 — 2000 年之间人口数量是逐年增长的,但每年净增长的数量呈减少趋势,反映出 1990 — 2000 年该省的人口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2000 — 2014 年的人口数量变化不是太大,反映出该时段的人口增长率相对平稳,故 D 项正确。 答案: D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