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沈阳二中 2019-2020 学年度下学期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35 道小题,12 道大题, 满分 3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 140 分) 本卷共 35 小题,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地处东非高原的肯尼亚是世界最大的红茶出口国,其茶树种植始于 20 世纪初,由英国殖民 者从国外引入。早期种植规模较小,直至新的耐旱品种引种后,茶叶的商业化种植规模迅速扩 大。肯尼亚现有约 500 万人从事茶叶生产,多数茶叶的采摘都是人工完成,采摘后立即送往工 厂。茶树种植区和茶叶加工区分布一致,加工后的红茶通过东部沿海城市蒙巴萨销往世界各 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影响肯尼亚早期红茶种植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A. 气候 B. 地形 C. 交通 D. 市场 2. 肯尼亚茶树种植和茶叶加工区分布一致的主要目的是 A. 降低营销成本 B. 节省运输费用 C. 提高茶叶品质 D. 减少工资 投入 【答案】1. A 2. C 【解析】 【1 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早期肯尼亚红茶种植规模较小,后来“耐旱”的新品种引入,商业化种植规 模迅速扩大,肯尼亚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量相对偏少,蒸发量大,随着品种的改善,种植 规模扩大,所以早期限制肯尼亚红茶种植规模的主导因素为气候,A 正确;其他选项均不属于 主导因素。故选 A。 【2 题详解】 根据材料“多数茶叶的采摘都是人工完成,采摘后立即送往工厂,茶树种植区和茶叶加工区 分布一致”可知,茶树种植区和加工区分布一致,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将采摘的鲜茶送至加工 厂加工,以免变质,从而保证和提高茶叶品质,C 正确;与降低营销成本无关(一般而言,工 业集聚产生品牌效应,能够降低营销成本),A 错;节省运输费用并不是主要目的,B 错;茶 树种植区和加工区分布一致并不能减少工资投入(工资投入与劳动力数量以及价格等均有关 - 2 - 系),D 错。故选 C。 【点睛】农业的区位条件: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市场、交通、劳 动力、政策、科技、饮食偏好等,有时候也需要考虑自然灾害的影响。 黄河上游内蒙古河段南岸的十大孔兑(蒙语,山洪沟)是季节性高含沙支流。各孔兑长 度在 65-110 千米之间,总流域面积 1.1 万平方千米。水文站监测数据显示,暴雨期十大孔兑 主要洪水过程从起涨至洪水峰值出现的时差平均为 1.4 小时,洪水持续时间平均为 18 小时, 具有水量大、含沙量极高、持续时间短的显著特征,下图示意内蒙古段黄河干流与十大孔兑 水系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十大孔兑共同的水系特征及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 A. 流域面积小而狭窄---地形复杂,山谷发育多 B. 流向自南向北流---南部降水多,北部降水少 C. 上游支流多,下游支流少 ---上游降水多,下游降水少 D. 含沙量大---流经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沙漠广布 4. 十大孔兑主要洪水过程快、洪峰水量大,该现象的成因包括( ) ①流域面积小,流程短,汇水速度快 ②流域植被稀疏导致降水少,气候干旱 ③流域植被稀疏,涵养水源能力较弱,洪水持续时间短 ④流域沟谷众多,同时来水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5. 十大孔兑洪水含沙量极高对内蒙古段黄河干流的主要不利影响是( ) A. 黄河水量减少,洪涝威胁减轻 B. 黄河水质变差,影响农田灌溉 C. 黄河河床抬高,洪涝(凌汛)危害加重 D. 黄河河床变宽,通航能力提高 - 3 - 【答案】3. A 4. D 5. C 【解析】 【3 题详解】 孔兑是季节性高含沙支流,说明水流速度快,地形复杂,山谷发育多,流域面积小而狭窄,A 正确;南部地势高,自南向北流;上游与下游的地形不同,上游起伏大,侵蚀作用强,易形 成沟谷洪流,故支流多;含沙量不是水系特征。故选 A。 【4 题详解】 流域面积小,流程短,汇水速度快,①正确;气候干旱不是水量大的原因,②错误;流域植 被稀疏,涵养水源能力较弱,洪水持续时间短,③正确;流域沟谷众多,同时来水,④正确;故 选 D。 【5 题详解】 含沙量极高,泥沙进入黄河,黄河河床抬高,洪涝(凌汛)危害加重,不利于通航,C 正确; 含沙量不会影响黄河水量;含沙量不影响农田灌溉;故选 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 知识的能力。 我国西北内陆干旱的冲积扇上,土壤多为渗水性强的砂砾,,高山冰雪融化后渗入地下。 为了将渗入地下的水分引出供灌溉,当地人开挖“坎儿孜”取水。下图为“坎儿孜”剖面示 意 (左图)和平面分布图(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下列国家最可能有“坎儿孜”分布区的是( ) ①伊朗 ②印度 ③埃及 ④吉尔吉斯坦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7. 关于 “坎儿孜”建设的自然地理条件分析正确的是( ) A. 深处内陆,但是有冰川融水,其地表水丰富 B. 位于山前冲积扇地区,地势低平有利于修建 - 4 - C. 砂砾土壤分布广,有利于“坎儿孜”的挖掘 D. 气候湿润,降水多,有利于高山冰川的形成 8. “坎儿孜”采用曲线方式连接地下竖井的原因是( ) A. 连接更多的竖井 B. 渗入更多地下水 C. 减缓坡度降流速 D. 增加灌溉的面积 【答案】6. D 7. C 8. C 【解析】 【6 题详解】 分析材料可知,“坎儿孜”分布区气候干旱,有高大山体提供冰雪融水。伊朗和吉尔吉斯坦 具备上述条件,①④正确。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埃及沙漠广布,但没有高大 山体,②③错误。故 D 正确,A、B、C 错误。 【7 题详解】 分析材料可知,“坎儿孜”主要分布于干旱、半干旱的山前冲积扇地区,地势较高。气候干 旱、半干旱,蒸发量大,地表水贫乏,但冰雪融水下渗,地下水丰富;砂砾土壤便于挖掘。 故 C 正确,A、B、D 错误。 【8 题详解】 分析材料可知,暗渠有一定坡度。曲线连接可以减缓坡度,降低流速,减少侵蚀,延长使用 期限。故 C 正确,A、B、D 错误。 根据统计的数据表明,在 2018 年中,全国各大城市人口流动量较大,其中常住流动人口 中,北上广深依旧是位居前排,其中以上海最为突出,为 972.69 万人,排名第一,读图完成 下面小题。 9. 上海人口流动最大的主导因素是( ) - 5 - A. 文化交流,人文情怀优势显著 B. 交通便捷,经济实力很强 C. 产业结构调整,工厂外迁 D. 户籍制度及相关各种福利制度的影 响 10. 图中商业中心的区位选择,以市场最优为原则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1. 上海港成为我国最重要航运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 ) A. 多岩质海岸,为天然良港 B. 上海港腹地广阔 C. 以上海市为依托 D. 港区沿长江分布,水域宽阔通航能力 强 【答案】9. B 10. A 11. B 【解析】 【9 题详解】 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上海为我国的经济中心,交通便捷,经济实力 很强是人口流动最大的主导因素,B 正确;文化交流,人文情怀优势显著的影响较小;产业结 构调整,工厂外迁会减少人口往上海流动;户籍制度、福利等也是影响人口流动的重要因素, 但不是主导因素。故选 B。 【10 题详解】 ①位于市中心,消费人群最集中,以市场最优为原则,A 正确;其他的并不在市中心,不是以 市场最优为原则,故选 A。 【11 题详解】 经济因素是上海港成为我国最重要航运中心的主导因素,上海港经济腹地广阔故是其主导区 位条件,B 正确;上海港是河港兼作海港,多泥质沙滩,A 错误;以上海市为依托不是主要因 素,C 错误;河港易淤积,通航能力有限,D 错误;故选 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人口流动、商业布局和港口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 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第Ⅱ卷(选择题 共 160 分)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龙卷风是在高温高湿的不稳定气团中,上下温度差特别悬殊,冷热空气急剧垂直运动, 过快速度的空气对流形成从雷雨底伸向地面或水面的一种范围很小而风力极大的强风旋涡。 - 6 - 中心附近水平风速每秒可达 100 米以上,极端可达 300 米;强风旋涡使风内的空气大量逸散, 空气稀薄,气压很低。当龙卷风扫过建筑物顶部或车輛时,会使建筑物或交通车辆发生“爆 炸”。 2019 年 7 月 3 日下午,辽宁开原市强对流天气产生的龙卷风击了小半个城市,10 多分钟 的灾害造成 6 人死亡,受灾房 3591 户,受灾人数达 90 余人。读我国多年强龙卷风統计图, 結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从影响范围、时间、降水量、风力大小,比较龙卷风与台风产生影响的差异。 (2)4 月是除 7 月外我国第二个高发月份,分析 4 月龙卷风高发的主要原因。 (3)龙卷风会使建筑物或交通车辆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 【答案】(1)龙卷风比台风活动空间小;出现时间短;产生降水少;但其破坏作用的风力大。 (2)4 月春季地面温度上升快;垂直空间上温差大;空气对流旺盛;且南北温差大使大气不 稳定;导致龙卷风多发。 (3)龙卷风内的空气大量逸散,使龙卷风中心的空气十分稀薄,气压很低;与外围空气的气 压差特别大;龙卷风中心气压极低,经过建筑物或车辆时,其室内气压高,巨大的气压差形 成的气压梯度力导致“爆炸”。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龙卷风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 能力。 【详解】(1)龙卷风一种范围很小而风力极大的强风旋涡,比台风活动空间小;从材料“10 多 分钟的灾害“可以看出,出现时间短;强风旋涡使风内的空气大量逸散,空气稀薄,水汽少, - 7 - 产生降水少;当龙卷风扫过建筑物顶部或车輛时,会使建筑物或交通车辆发生“爆炸”,其 破坏作用的风力大。 (2)龙卷风是在高温高湿的不稳定气团中,上下温度差特别悬殊,冷热空气急剧垂直运动, 过快速度的空气对流形成,4 月春季地面温度上升快,高空气温较低,垂直空间上温差大;空 气对流旺盛,冷热空气急剧垂直运动;南方升温快,南北温差大使大气不稳定,易形成强对 流天气,导致龙卷风多发。 (3)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龙卷风的特点,龙卷风内的空气大量逸散,使龙卷风中心的空气十分 稀薄,气压很低;外围气压高,与外围空气的气压差特别大;龙卷风中心气压极低,而建筑 物或车辆室内气压相对较高,经过建筑物或车辆时,巨大的气压差形成的气压梯度力导致“爆 炸”。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格达半岛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地表冻土广布,此处设立了西伯利亚纬度最高的自 然保护区,驯鹿在广阔的苔原上栖息繁衍。随着气候变化,格达半岛及周边区域出现大量天 坑,据调查其为地下甲烷在高压状态下爆炸形成的坑洞。甲烷是有机质在隔氧环境下分解而 成,其对地表辐射的吸收能力是二氧化碳的二十余倍。下图为格达半岛位置示意图。 (1)简述格达半岛土层中多甲烷的原因。 (2)说明甲烷坑洞对驯鹿生存的影响。 (3)简述全球变暖与天坑形成之间的关联性。 (4)假设在该地建设天然气工厂,收集土层中的甲烷,请简述该工厂建设可能面临的困难? 【答案】(1)格达半岛气温较低,土壤有机质积累较多;地表多冻土,隔绝氧气,土壤有机 质在缺氧条件下分解形成甲烷;甲烷在冻土封闭环境下进行积累。 (2)甲烷坑洞导致驯鹿栖息地面积减小,趋于破碎化;坑洞对驯鹿的迁徙觅食造成安全隐患; - 8 - 坑洞释放的甲烷导致气温升高,驯鹿喜寒难以适应。 (3)全球变暖导致冻土消融,大量甲烷从土层进入大气层;甲烷对地表辐射的吸收能力强, 增强温室效应,使得冻土消融加快,更多甲烷进入大气。 (4)自然保护区内有政策限制,工厂建设破坏驯鹿栖息地;苔原带生态脆弱,工厂建设导致 生态失衡(生态环境恶化);西伯利亚北部地区人口稀少,基础设施不足,建设成本高;气候 寒冷,施工难度大;距原材料产地远,运输成本高。 【解析】 【详解】(1)据材料可知,甲烷是有机质在隔氧环境下分解而成。所以格达半岛土层中多甲 烷的原因应从有机质和隔氧环境两方面考虑。据材料并结合图甲可知,格达半岛位于俄罗斯 西伯利亚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且西伯利亚地区亚寒带针叶林广布,土壤有机质积累 较多;且地表多冻土,隔绝氧气,土壤有机质在缺氧条件下分解形成甲烷,然后甲烷在冻土 封闭环境下进行积累。 (2)甲烷坑洞对驯鹿生存的影响应从其栖息环境、空间的变化和食物来源角度考虑。甲烷坑 洞导致驯鹿栖息地面积减小或向更高纬方向迁移,趋于破碎化;坑洞对驯鹿的迁徙觅食造成 安全隐患;坑洞释放的甲烷导致气温升高,驯鹿喜寒,难以适应;气候变暖,生态环境发生 改变,食物链被破坏,无法获得充足食物而饿死,数量减少。 (3)全球变暖将会导致冻土消融,大量甲烷从土层进入大气层;据材料可知,甲烷对地表辐 射的吸收能力是其二氧化碳的二十余倍。甲烷对地表辐射的吸收能力强,因此会增强温室效 应,使得冻土消融加快,更多甲烷进入大气,循环复始,将会加速全球变暖的过程。 (4)该工厂建设可能面临的困难应从该地脆弱的生态环境、科技、交通等方面分析。据材料 可知, 该地区建有西伯利亚纬度最高的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内有政策限制,且工厂建设 破坏驯鹿栖息地;苔原带生态脆弱,工厂建设导致生态失衡;西伯利亚北部地区人口稀少, 基础设施不足,建设成本高;远离西部发达地区,远离消费市场,运输成本高。 (二)选考题:共 25 分。请考生从给出的 2 道地理题、3 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 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4. 【地理——选修 3:旅游地理】 渔梁坝系安徽歙县古代水利工程,始建于唐宋,重建于明。该坝可蓄上游之水,缓坝下 之流,兼灌溉、行舟、放筏、抗洪之利。坝体由叠石构筑而成,“凡叠十石,中立石柱”, 上下层之间用竖石插钉,各条之间有石销相连,坝中间设开水门,用于排水,足以抵御突如 其来的山洪暴发。渔梁古镇被誉为“徽商之源”,水路交通的繁荣为这里流下了古朴的徽派 - 9 - 建筑和市井文化。在皖南旅游,去渔梁坝的游客数量较周边黄山、西递、屯溪老街等景区少 很多。下图为渔梁坝景观照片。 某校拟利用暑假组织学生到渔梁坝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描述渔梁坝的研学价值,并说明 景区游客较少的原因。 【答案】研学价值:渔梁坝建筑历史悠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在防洪、灌溉、改善航运等方 面作用突出,具有地理探究价值;筑坝科学、巧妙,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原因:渔梁坝景区 游客较少,与其位于旅游资源丰富的黄山地区有关,且渔梁坝景观的观赏性、知名度逊于黄 山、屯溪老街等景点,景观类型单一;交通条件一般;景区开发、宣传不够;基础设施有待 完善。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旅游资源的价值和旅客较少的原因 【详解】渔梁坝的研学价值可结合材料从历史文化价值、地理探究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等方 面来回答。由材料“渔梁坝系安徽歙县古代水利工程,始建于唐宋,重建于明”可知,该坝 建筑历史悠久,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由材料“兼灌溉、行舟、放筏、抗洪之利”可知, 该坝有灌溉、航运、防洪功能,具有地理探究价值。由材料“上下层之间用竖石插钉,各条 之间有石销相连”可知,该坝设计科学巧妙,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该景区游客较少的 原因可从知名度、资源、基础设施等方面来回答。由材料“去渔梁坝的游客数量较周边黄山、 西递、屯溪老街等景区少很多”可知,该景区知名度没有周过的黄山、西递高,也说明宣传 力度不够。从图中看,该景区的景观类型较单一。另外也可从交通通达度和基础设施等方面 来回答。 15. 【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 我国水环境面临着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洪涝灾害等多方面压力。水体污染加剧了水 - 10 - 资源短缺,水生态环境破坏。据 1999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目前我国七大水系、主 要湖泊、近岸海域及部分地区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河流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污 染物是氨氮、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挥发酚等;湖泊以富营养化为特征,主要污染指 标为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和高猛酸盐指数等;近岸海域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活性磷 酸盐和重金属。这些因素构成了水环境问题影响范围广,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等特征。我 国水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人类主观因素的影响。 简述水污染的危害及其治理措施? 【答案】危害: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环境破坏;措施:加强生产生活废水排放处理、加大科 技投入、提高污水治理技术、加强宣传教育。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水污染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 能力。 【详解】水污染会造成水质型缺水,使水资源短缺,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污染,水生态环境 破坏;治理水污染一方面加强生产生活废水排放处理,减少污染来源,另一方面加大科技投 入、提高污水治理技术减轻污染的影响;加强宣传教育,养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 1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