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山东省烟台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山东省烟台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50分) 一、选择题(以下各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非洲西南部的纳米布沙漠里,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树”名为箭袋树。箭袋树是一种树芦荟,树枝上覆盖了一层明亮的白色粉末,叶片有一层厚厚的外皮,沙漠里没有别的树木生存,当地土著人将其砍下、掏空,做成箭袋,所以被称为箭袋树。据说以箭袋树为背景的星空是世界上最美的星空之一,每年6~8月是该地拍摄星空的最佳时间。下图分别为纳米布沙漠位置图和某摄影师在当地拍摄的星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为了适应极端的环境,箭袋树进化出了独特的生存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树枝上覆盖白色粉末,增强阳光反射 B. 叶片上一层厚厚外皮,抵御人类砍伐 C. 长成大树的芦荟品种,吸引生物传粉 D. 自断肢体,舍弃枝叶,长高接受水分 2. 每年6~8月是该地拍摄星空的最佳时间,主要原因是( ) A. 阴雨天少,大气透明度高 B. 避开满月,星星亮度较高 C. 昼短夜长,观星时间较长 D. 寒流流经,夜间天气凉爽 3. 拍摄的星轨图中,摄影师位于箭袋树的( ) A. 东南方向 B. 东北方向 C. 西南方向 D. 西北方向 【答案】1. A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箭袋树生长在纳米布沙漠里,当地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太阳光强烈,白天气温高,为了适应极端的环境,箭袋树树枝上覆盖白色粉末,可以增强阳光反射,避免高温对树木的伤害,A正确;当地气温高,水源少,叶片上一层厚厚外皮,是为了减少植被的蒸腾作用,避免水分过多散失,不是为了抵御人类砍伐,B错误;箭袋树长成大树是为了利用粗大的树干更多地储水,不是为了吸引生物传粉,C错误;箭袋树自断肢体,舍弃枝叶,是为了避免过多消耗水分,长高不是为了接受水分,D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拍摄星空只能在夜晚进行,每年6~8月是当地冬季,此时昼短夜长,观星时间较长,因此6~8月是该地拍摄星空的最佳时间,C符合题意;当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均阴雨天少,大气透明度高,排除A;每年6~8月当地与其它月份一样有满月,不可能避开满月,排除B;当地全年均有寒流流经,当地为沙漠气候,昼夜温差大,全年夜间天气均较凉爽,排除D。故选C。 【3题详解】 拍摄的星轨图中,星轨是地球自转形成的,则星轨圆心应是地轴南极延伸与天球的交点,即南天极,指示正南方,由此推断,摄影师左前为东南方,因此箭袋树位于摄影师的东南方向,则摄影师位于箭袋树的西北方向,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20年6月8日是第十二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三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红树林是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中国的红树林主要分布在海岸、河口湾等滩涂浅滩地,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红树林的根系可大致分为气根和地下根两类,气根由主干或较低的分枝长出,悬垂向下生长,进入土壤后形成很多支持根。红树林可用作建筑材料、薪柴、食物和饲料、药物等,近年来遭到了严重破坏。下图为红树林景观图。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4. 推测下列省份不是红树林的主要分布区的是( ) A. 海南 B. 广西 C. 福建 D. 江苏 5. 结合红树林生长环境,下列关于气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气根密布,不利于鱼虾的生存 B. 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促淤保滩 C. 能有效抵御风浪袭击,增强植物体的支撑力量 D. 当红树林被海水淹没时,气根可以帮助植物体进行气体交换 6. 下列关于红树林的保护措施,不正确的是( ) A. 制定保护红树林的相关法规 B. 建立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C. 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破坏的红树林 D. 赶走在红树林栖息、觅食的动物 【答案】4. D 5. A 6. D 【解析】 【4题详解】 红树林大致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海南、广西 、福建为我国红树林的主要分布区,江苏纬度较高,不是红树林的主要分布区,D正确;故选D。 【5题详解】 红树林内枝叶等残落物的分解有利于各种浮游生物的滋长,为鱼虾提供充足饵料,气根密布,不会影响鱼虾的生存,A说法不正确;红树林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促淤保滩,能有效抵御风浪袭击,增强植物体的支撑力量,当红树林被海水淹没时,气根可以帮助植物体进行气体交换,BCD说法正确;故选A。 【6题详解】 制定保护红树林的相关法规,建立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破坏的红树林 ,ABC说法正确;红树林是一个生态系统,赶走在红树林栖息、觅食的动物会导致生态系统破坏,D说法不正确;故选D。 青藏高原研究人员在珠穆朗玛峰绒布河谷微地貌野外考察的过程中,发现在绒布河谷上游东侧新冰期(又名绒布德寺冰期)的侧碛垄上发育有高度不一的土柱,因其出现在冰川的侧碛垄上,故称其为冰碛土柱。这种局部地区特殊微地貌体发育过程划分为孕育期、成熟期及消亡期三个发育阶段。下图为研究人员绘制的冰碛土柱形成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冰碛地貌体的形成演化不是单一的自然因素在起作用,其中存在显著日变化的有( ) ①冻融作用 ②风力侵蚀 ③流水侵蚀 ④崩塌作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8. 下列关于冰碛土柱在发育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a中,古冰川侧碛垄斜坡受降水的侵蚀和冲刷作用,发育冲沟 B. 图b中,冻融作用使冲沟两侧冰碛物变松散 C. 图b中,流水作用下冲沟深度变大,形成土柱 D. 图c中,土柱高度降低直至消失,侧碛垄坡度变大 【答案】7. A 8. D 【解析】 【7题详解】 珠穆朗玛峰绒布河谷日温差大,引起冻融作用,使侧碛垄内部结构变得松散,为土柱形成前的侵蚀作用创造了条件,①正确;绒布河谷地形复杂,引起沿河谷的温度差异大,该地区大气环流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山谷风明显,风力侵蚀存在显著日变化,②正确;流水侵蚀、崩塌作用的日变化不显著,故选A。 【8题详解】 图a中,古冰川侧碛垄斜坡受降水的侵蚀和冲刷作用,发育冲沟,A说法正确;图b中,冻融作用使冲沟两侧冰碛物变松散,B说法正确;图b中,流水作用下冲沟深度变大,形成土柱,C说法正确;图c中,土柱高度降低直至消失,侧碛垄坡度变小,D说法不正确;故选D。 美丽的西西里岛西部海域有一片奇异的白色石崖,崖上的岩石风化明显,亦有不少小石头从崖上松动剥落,拾起一块还可以在脚下的石岩上画画,其地下深处有储量巨大盐层深厚的盐矿。该岛森林覆盖率仅为4%,却出产了意大利54%的柑橘,“血橙”为其最有名的品种之一,进入我国市场很受欢迎,价格远高于我国同类产品。下图为西西里岛区域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9. 组成当地白色石崖的岩石最有可能是( ) A. 大理岩 B. 花岗岩 C. 玄武岩 D. 石灰岩 10. 西西里岛岩盐的品质远高于现代海盐的原因是( ) A. 机械化生产,品质有保证 B. 夏季炎热干燥,利于晾晒提纯 C. 纯度高,形成时期污染小 D. 当地矿业公司加工技术水平高 11. 西西里血橙价格远高于我国同类产品的主要原因是( ) A. 冷藏保鲜难度大,成本高 B. 口感好品质佳,价值高 C. 产品错峰上市,供不应求 D. 距离远需空运,运费高 【答案】9. D 10. C 11. B 【解析】 【9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拾起一块组成当地白色石崖的岩石可以在脚下的石岩上画画,说明该类岩石呈白色、硬度不大,因此最有可能是石灰岩,D符合题意;大理岩和花岗岩一般硬度很大,很难在石岩上画画,排除A、B;玄武岩大多呈黑色或深色,不呈白色,排除C。故选D。 【10题详解】 岩盐是一种化学物质,不是一种材料,因此岩盐的品质与机械化生产关系不大,排除A;现代海盐从海水中提取,当地夏季炎热干燥,利于现代海盐的晾晒,与西西里岛岩盐的品质高无关,排除B;西西里岛岩盐形成于地质历史时期,当时还没有人类存在,不存在人类污染,因此岩盐纯度度,而现代海盐从海水中提取,目前的海洋受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染影响较大,海盐纯度较差,因此西西里岛岩盐的品质远高于现代海盐,C符合题意;加工技术对岩盐、现代海盐都同样适用,因此当地矿业公司加工技术水平高不是西西里岛岩盐的品质远高于现代海盐的原因,排除D。故选C。 【11题详解】 西西里血橙价格远高于我国同类产品,抓取关键信息时同类产品。随着科技发展,冷藏保鲜技术难度不大,且同类产品冷藏保鲜成本应差别不大,排除A;西西里岛和我国的血橙均产于亚热带地区,图中显示西西里岛位于40°附近,比我国的血橙产区纬度高,血橙生长期长,糖分和有机质积累时间长,该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火山土疏松多孔且富含铁、铁和钾等多种元素,因此血橙品质好,口感好品质佳,价值高,西西里血橙价格远高于我国同类产品,B符合题意;西西里岛的血橙可能与我国同类产品上市时间略有不同,但差别不大,因此不是西西里血橙价格远高于我国同类产品,排除C;血橙属于大宗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因此不会使用航空运输,排除D。故选B。 我国某山脉主峰由古老的片麻岩构成,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3500~360米。图一为该主峰附近地形图,图二为图一中某地的谷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二谷地景观可见于图一中的(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13. 图二谷地的成因是( ) A. 构造断裂下陷 B. 流水侵蚀作用 C. 岩层挤压弯曲 D. 冰川侵蚀作用 【答案】12. B 13. D 【解析】 【12题详解】 由图一中的等高线分布状况和等高线数值可以看出,乙地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B正确。甲地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A错误。丙为鞍部,C错误。丁地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D错误。故选B。 【13题详解】 根据图二谷地的形状和材料“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3500-3600米”可以判断该谷地的成因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U型谷,D正确,C错误。图示没有断层的相关信息,A错误。乙地位于河流上游,如果为流水侵蚀形成应该为V型谷,而图二中谷地为U型谷,B错误。故选D。 飞檐是指屋檐的檐部向上翘起,是一种考虑室内光照和建筑美观的中国传统建筑特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左图为飞檐景观,右图示意飞檐光照原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从室内光照的角度考虑,“飞檐”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 A. 缩小夏季遮阳的面积 B. 缩小冬季采光的面积 C. 扩大夏季遮阳的面积 D. 扩大冬季采光的面积 15. 东北地区的飞檐长度都较短,其目的是( ) A. 美观协调 B. 减少积雪 C. 排泄雨水 D. 节约建材 【答案】14. D 15. B 【解析】 【14题详解】 右图中显示,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与普通屋顶相比,飞檐屋顶遮阳效果略差,而夏季气温高,阳光强度大,需要屋檐遮阳,因此飞檐设计的主要目的不是缩小夏季遮阳的面积,也不能扩大夏季遮阳的面积,排除A、C;右图中显示,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与普通屋顶相比,飞檐屋顶射入室内的太阳光更多,采光效果较好,而冬季气温低,需要阳光进入屋内调节,因此从室内光照的角度考虑,“飞檐”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扩大冬季采光的面积,D符合题意,排除B。故选D。 【15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降雪不易融化,使得积雪较多,从图中可以看出,飞檐的檐部向上翘起,不利于积雪下泄,积雪过多会损坏房屋,因此东北地区的飞檐长度都较短,其目的是减少积雪,保护房屋,B符合题意;飞檐长度短不一定美观协调,排除A;飞檐长度对流动性好的雨水排泄影响不大,排除C;飞檐长度短可以一定程度上节约建材,但不是东北地区的飞檐长度都较短的目的,排除D。故选B。 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多少。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主要有太阳高度、天气状况、大气污染程度和海拔高度等。下图为我国北京、上海、成都和昆明四地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图中表示成都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的曲线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7. 图中四地的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差异最大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8. ③地7、8月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大气污染小,能见度高 B. 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 C. 受高压控制,晴天多 D. 海拔高,大气削弱作用弱 【答案】16. D 17. A 18. C 【解析】 【16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图中四条曲线代表我国北京、上海、成都和昆明四地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昆明地处云贵高原,海拔高且纬度低,与其它四地相比,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昆明位于南方地区,雨季较长,6~10月降水多,太阳辐射较弱,与曲线①变化特征相似,A不符合题意;北京冬春季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较强,7~8月为雨季,降水多,太阳辐射弱,与曲线②变化特征相似,B不符合题意;上海位于南方沿海地区,冬春季节降水量不大,但阴雨天较多,太阳辐射较弱,7~8月受副热带高压脊控制,降水少,晴天多,且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与曲线③变化特征相似,C不符合题意;成都地处四川盆地,阴雨天气多,且多雾天,太阳辐射强度最小,与曲线④变化特征相似,D符合题意。故选D。 【17题详解】 图中四地的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差异可以直接从四地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示意图中归纳得出,读图可知,图中①地、②地、③、④地的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幅度(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分别约为90W/m2、80W/m2、70W/m2、60W/m2,由此判断,图中四地的太阳辐射强度年变化差异最大的是①,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18题详解】 根据上题的判断可知,城市③对应的是上海,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7~8月我国锋面雨带向北推移,副热带高压脊向北移至长江中下游地区,上海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因此当地太阳辐射强度最大,C符合题意;7~8月上海受副热带高气压脊控制,天气稳定,盛行下沉气流,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因此此时大气污染不一定小,能见度不一定高,排除A;与6月相比,7~8月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较低,但太阳辐射强度较大,说明上海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不是7~8月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主要原因,排除B;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且海拔高低没有季节变化,排除D。故选C。 位于加拿大奥索乌斯市附近的加拿大斑点湖,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该区域是加拿大最热的地区之一,斑点湖的湖水蒸发后,结晶析出很多矿物质,形成许多面积10m2 左右白色镶边的浅池,浅池里富含矿物质的水不同季节会呈现深浅不同的黄、蓝、绿等奇特的颜色,一个个圆圈镶嵌在湖中,犹如接天荷叶。下面左图为斑点湖区域等高线图,右图为该湖的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据图推测,图示斑点湖及周边地区成为加拿大最热的地区之一的原因可能有( ) ①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烈 ②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扩散 ③盛行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 ④夏季副高控制,晴热天气较多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20. 斑点湖在特定的时间段会出现白色、淡黄色、绿色、蓝色等不同色彩的圆圈景观,其出现的时间最可能是( ) A. 1-2月 B. 3-5月 C. 6-9月 D. 10-12月 【答案】19. C 20. C 【解析】 【19题详解】 从纬度位置看,该地纬度接近北纬50度,纬度较高,①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烈,错误。从等高线可以看出,四周高中间低,②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扩散,正确。③盛行风的背风坡(西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正确。④夏季副高控制,晴热天气较多,错误。②③正确,故选C。 【20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湖水中富含多种高浓度矿物质,到每年6月至9月中旬,由于湖水大量蒸发,水中的矿物结晶便形成这些圆圈。由于矿物质含量的不同,这些"斑点"呈现出白色、淡黄色、绿色和蓝色。故出现时间最可能是6-9月,故选C。 火地岛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岛屿,西部和南部山地为安第斯山脉余脉。东部和北部为平缓低地,覆盖第四纪冰川沉积和火山灰砾,多湖泊和沼泽湿地。左图为火地岛及其周边区域图。岛上雪线高度仅500~800米,有很多树木,树冠形状奇特,当地称作“醉汉树”(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影响火地岛上雪线高度的主要因素是( ) ①纬度 ②降水 ③海陆位置 ④植被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2. 关于图示岛屿叙述正确的是( ) A. 岛屿主要位于高纬度地区 B. 岛上湖泊多为断裂下陷作用形成 C. 受山脉阻挡,形成西部多雨区和东部雨影区 D. 地处板块张裂处,多火山地震 23. 据图推测“醉汉树”树冠的大致朝向( ) A. 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D. 西南 【答案】21. A 22. C 23. B 【解析】 【21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火地岛岛上雪线高度仅500~800米 ,雪线高度较低。读图可知,火地岛所处纬度较高,气温较低,雪线海拔低,①正确;火地岛地处西风带,降水相对较为丰富,雪线海拔低,②正确;与海陆位置、植被等关系不大,③④错。故选A。 【22题详解】 根据图示纬度信息可知,图示岛屿主要位于中纬度地区,A错;根据材料“东部和北部为平缓低地,覆盖第四纪冰川沉积和火山灰砾,多湖泊和沼泽湿地”可知,岛上湖泊多为冰蚀湖,受冰川侵蚀作用影响形成,B错;根据材料可知,火地岛西部和南部多为山地,东部和北部为平缓低地,火地岛地处西风带(西北风),西风从海洋带来丰富水汽,受山脉的阻挡,形成西部多雨区和东部的雨影区,C正确;火地岛主要处于板块消亡边界附近,D错。故选C。 【23题详解】 当地树冠朝向受盛行风的影响较强,火地岛地处南半球盛行西风带,风向为西北风,受盛行风的影响,树冠大致朝向东南方,故选B。 三文鱼又名鲑鱼,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北部,即与北冰洋交界的地方,属于冷水性的高度洄游鱼类,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被国际美食界誉为“冰海之皇”。近30年来,野生大西洋三文鱼数量减少了80%。挪威峡湾众多,是大西洋鲑鱼养殖的创始国,实行室外网箱养殖。下图分别为挪威及周边区域示意图和挪威三文鱼养殖实景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挪威成为大西洋三文鱼养殖创始国的优势条件是( ) ①海岸线曲折,多峡湾,养殖场地广阔 ②纬度高,北冰洋南下冷海水,水温低且稳定 ③上升流导致冷水上泛,带来海底营养物质 ④沿岸入海河流多,饵料丰富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5. 推测近30年来野生大西洋三文鱼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 市场需求量大,人类过度捕捞 B. 三文鱼天敌的数量大量增加 C. 全球气候变暖,水温升高,栖息地面积缩减 D. 人类在河流上修建水坝,阻碍大西洋三文鱼溯河洄游产卵 【答案】24. B 25. B 【解析】 【24题详解】 挪威成为大西洋三文鱼养殖创始国的优势条件有:海岸线曲折,多峡湾,养殖场地广阔 ;沿岸入海河流多,饵料丰富;纬度高,北冰洋南下冷海水,水温低且稳定。①②④正确。该 海域北大西洋暖流流过,没有上升流,③错误。故选B。 【25题详解】 野生大西洋三文鱼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人类过度捕捞;水温升高;人类在河流上修建水坝,阻碍大西洋三文鱼溯河洄游产卵,ACD不合题意,三文鱼天敌的数量没有大量增加,B符合题意,故选B。 第Ⅱ卷(综合题 共50分) 二、综合题(共4个小题,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极端气候现象的影响下,2019年澳大利亚全年平均气温比1961-1990年的平均气温21.8℃高出了1.52℃。自去年9月澳进入林火季以来,澳大利亚多处发生大火。大火产生的灰尘降落在2000千米之外的新西兰,5亿多动物葬身火海,其中包括25000只可爱的考拉,直至2020年2月这场燃烧了4个多月的森林大火才被扑灭。大火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东南部,东南部的森林主要是桉树,桉树属高大乔木,体内含有较多的油脂。下图分别为澳大利亚东南部山火分布图和桉树新生景观图。 (1)指出澳大利亚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东南部的自然原因。 (2)说明澳大利亚森林火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答案】(1)极端天气,气温较高,降水较少;森林充足,可燃物丰富;桉树富含油脂,易燃。 (2)燃烧产生的烟雾粉尘,严重污染大气环境;大量动植物死亡,生物多样性减少;释放大量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可能加剧全球变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灾害多发的影响因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迁移运用。 (1)注意自然原因,可从气温、降水、易燃物等角度回答。根据材料“在极端气候现象的影响下,2019年澳大利亚全年平均气温比1961-1990年的平均气温21.8℃高出了1.52℃” 可知,极端天气导致气温较高,降水较少,容易诱发森林火灾;其次,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区森林广布,林下积累的枯枝落叶较多,可燃物丰富;根据材料“东南部森林主要是桉树,桉树属高大乔木,体内含较多的油脂”可知,桉树富含油脂,而油脂易燃,进一步促进森林火灾的蔓延。 (2)首先,大面积森林燃烧,产生了大量的烟雾和粉尘,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其次,根据材料“5亿多动物葬身火海,其中包括25000只可爱的考拉”可知,大火造成大量动植物死亡,导致生物多样性大大减少;最后,森林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同时,由于森林植被大量死亡,植被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大大减弱,以二氧化碳为主温室气体含量增加,可能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赤道横贯中部,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东非大裂谷是一条狭长的断裂带,两旁火山星罗棋布。肯尼亚咖啡大多生长在海拔1500~2100米的地方,一年可收获两次,咖啡树喜欢白天温和不酷热的气温条件。这里的咖啡冲泡出来以后,最明显的味道就是带有水果香。 2020年5月,由中国能建葛洲坝装备公司所属能源重工公司生产的高压发电机组在肯尼亚斯瓦克大坝项目并机调试一次成功。该大坝项目位于肯尼亚东南部,距首都内罗毕120千米,重点开发阿西河水资源,实现供水、发电和灌溉多功能一体化目标。下图为肯尼亚等高线地形图和内罗毕气候资料图。 (1)肯尼亚咖啡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国土的西南部,根据材料分析其优势区位条件。 (2)烟台某中学王老师一家打算于2020年8月赴肯尼亚内罗毕旅行,请结合当地环境特征,为其旅行需带物品提供合理建议并说明原因。 (3)说明我国援建肯尼亚斯瓦克大坝项目对当地带来的积极影响。 【答案】(1)海拔高,气候温和,年温差小;降水较多;大裂谷内河湖较多,灌溉便利;火山土广布,土壤肥沃。(任答3点即可) (2)轻薄厚外套,昼夜温差大;防晒霜或遮阳帽(伞),高原地区紫外线强;驱蚊液(膏),蚊虫狠毒。(任答2点即可) (3)提供就业岗位,增加收入;促进当地材料及设备供应商发展(当地相关产业链的发展);解决周边地区居民用水难题;为当地农业灌溉提供水源;缓解当地电力资源短缺问题。(任答3点即可) 【解析】本大题以非洲肯尼亚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农业区位条件分析、区域自然特征对旅游活动的影响、河流大坝的积极意义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肯尼亚的西南部种植咖啡的优势区位条件应结合咖啡生长习性从气温、降水、水源、土壤等方面进行分析。材料信息表明,咖啡树喜欢白天温和不酷热的气温条件,图中显示,肯尼亚位于赤道附近,肯尼亚的西南部海拔高,气候温和,年温差小,适合咖啡树的生长;读内罗毕气候资料图可知,肯尼亚西南部降水较多,水分条件优越,适合种植咖啡;图中显示,大裂谷内河湖较多,灌溉便利;大裂谷多火山活动,火山土广布,土壤肥沃,适合种植咖啡,因此肯尼亚咖啡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国土的西南部。 (2)8月赴肯尼亚内罗毕旅行需带物品提供合理建议并说明原因应结合当地环境特征进行分析说明。读内罗毕气候资料图可知,8月内罗毕平均气温不高,降水少,晴天多,因此昼夜温差不大,去旅行应带好轻薄衣服和厚外套;图中显示,内罗毕纬度低,8月正午太阳高度大,海拔高,且多晴天,太阳紫外线辐射强,去旅行应带好防晒霜或遮阳帽(伞);内罗毕为热带气候,当地蚊虫多,毒性大,去旅行应带好驱蚊液(膏)。 (3)我国援建肯尼亚斯瓦克大坝项目对当地带来的积极影响应从水源、能源、产业、就业、收入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材料信息表明,斯瓦克大坝项目重点开发阿西河水资源,实现供水、发电和灌溉多功能一体化目标。我国援建肯尼亚斯瓦克大坝项目建成后,可以缓解周边地区居民用水紧张问题,还能为当地农业灌溉提供水源,促进当地农业发展;亚斯瓦克大坝项目建成后,其发电功能可以缓解当地电力资源短缺问题;亚斯瓦克大坝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建筑材料和设备,从而促进当地材料及设备供应商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亚斯瓦克大坝项目建设及当地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可以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借助大面积的槽式抛物面聚光镜将太阳光聚焦反射到接收集热器上,通过加热集热钢管内热载体进行热量输送,在热交换系统中将水加热成高压、过热蒸汽,然后驱动常规蒸汽涡轮发电机组进行发电。通常在发电系统中会加入化石燃料发电机。下面甲图示意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莫罕夫沙漠地区的大型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站景观,乙图示意美国部分区域降水量分布。 (1)美国40°N以南,120°W以西沿海地区降水北多南少,请分析原因。 (2)推测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加入化石燃料发电机的原因。 (3)简析加利福尼亚州莫罕夫沙漠地区发展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的有利条件。 【答案】(1)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北部沿海地区纬度较南部高,受西风带影响时间长,降水多(或南部沿海地区纬度较北部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间长,降水少) (2)太阳能发电受天气、昼夜变化等因素影响,发电不稳定;太阳能不稳定时期,化石燃料发电机补充发电,保证发电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3)气候干旱,晴天多,光照充足;地广人稀,土地资源充足;加州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 【解析】本题考查太阳能发电的特点及区位优势,考查区域的认知能力。 (1)从纬度看,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夏季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该地受西风带的控制,40°N以南地区受西风带影响时间长,降水多。 (2)太阳能发电,发电不稳定;为保证电网稳定供电,在太阳能不稳定时期,化石燃料发电机补充发电,保证发电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3)由于位于沙漠气候区,气候干旱,晴天多,光照充足;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土地资源充足;加州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市场广阔。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0年6月25日是我国的第30个全国土地日,土地日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35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除了人多地少的压力外,在追求效益的目标下,农民往往选择连作、连耕,特别是经济作物,复种指数很高。美国的复种指数不到0.5,一年中将近一半的时间都在休耕、轮耕。而中国的复种指数平均为1.7,也就是一年要种1.7季。(复种指数即一年内一定区域范围内农作物的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也就是一年内同一耕地面积上种植农作物的平均次数。 与美国相比,说明我国复种指数较高的原因和不利影响。 【答案】原因: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人均耕地较少。不利影响:土地得不到休息,土壤退化;农产品质量下降。 【解析】主要原因人均耕地与粮食需求进行分析,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资源少,粮食需求量大。不利影响:土地利用强度大,肥力下降,土壤退化,土地荒漠化加剧;农产品质量下降。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