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地理新导学大一轮精讲讲义:必修I第五章第20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教学案(浙江选考)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地理新导学大一轮精讲讲义:必修I第五章第20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教学案(浙江选考)

第20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含选修六环境保护相关内容)‎ ‎1.自然资源 ‎(1)概念: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2)属性: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社会性等。‎ ‎(3)分类:①按自我再生性质分为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②按自然属性分为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 ‎2.自然资源利用——以煤炭为例 ‎(1)不同时期能源结构的变化 时期 主要能源 煤炭地位 前煤炭时期(木柴时代)‎ 木柴(居首位)、水力 开发利用程度很低 煤炭时期(煤炭时代)‎ 煤炭 煤炭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建立了煤炭工业和以煤为主的能源体系 后煤炭时期(石油时代)‎ 石油和天然气 煤炭优势地位逐渐被取代 ‎(2)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趋势 ‎ 传统阶段      过渡阶段     多样化阶段 ‎ ↓          ↓           ↓‎ ‎ →→ ‎3.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影响生产力布局的主要因素 农业社会阶段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 地形、气候、水文等 工业社会阶段 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矿产资源的储存状况、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 后工业化阶段 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 后天性资源 趋势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日益广泛,利用深度逐步拓展 教材金句 过度开垦草场资源,会导致土地沙漠化。‎ 由于森林被大范围破坏,两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发生了难以逆转的变化。‎ ‎1.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能源等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自然环境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中能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矿产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能源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资源。‎ ‎2.我国的能源问题 项目 具体内容 主要表现 ‎①石油供应紧张,长期大量依赖进口的局面难以改变 ‎②世界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中东,中国进口石油一半左右来自中东,这些地区政局的不稳定,直接影响到我国石油进口的可靠性 ‎③中国石油进口运输以外国油轮运输为主,增加了石油进口的脆弱性 成因 ‎①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 ‎②我国能耗大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 ‎③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④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的需求 ‎⑤国际石油价格波动 解决措施 开源 ‎①加大国内资源勘探力度,加强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 ‎②积极开发水能资源,鼓励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节流 ‎①适度开发,均衡生产,提高能源开采率 ‎②‎ 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促进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 ‎③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能产业 区际 协调 ‎①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建设石油储备基地,保证我国能源的正常供应 ‎②将高耗能的产业转移到国外生产,降低能源使用量 ‎3.淡水资源短缺问题及解决对策 ‎(1)短缺原因 ‎(2)解决措施 ‎4.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现状 耕地不足,中国以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 人口增加,加剧耕地资源的短缺 非农业用地增加,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耕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耕地面积减少或耕地质量下降 耕地质量低,中、低产田比重大 措施 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 依《土地管理法》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 提高土地利用率 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用地 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 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 禁止闲置、荒芜耕地 鼓励合理开发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 提高耕地质量 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 改良土壤,提高肥力,防治土地污染,防治土地退化 ‎5.资源问题产生原因与解决措施的分析方法与思路 ‎(1)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根本原因是人类不合理活动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耗激增。‎ ‎(2)应对资源短缺问题的措施——“开源”和“节流”‎ ‎①“开源”的具体举措 a.不断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 b.扩展开发的范围和渠道。‎ c.开发新的资源和能源。‎ ‎②“节流”的具体举措:加强节约;利用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 ‎(2018·11月浙江选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利用煤炭的方式逐步改变。右图为煤炭气化利用示意图。完成1~2题。‎ ‎1.煤炭属于(  )‎ A.后天性资源 B.化石能源 C.可再生资源 D.清洁能源 ‎2.与传统燃煤相比,图示利用方式的优点主要是(  )‎ ‎①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②增强对煤炭的依赖 ③拓展资源的利用深度 ④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 1.B 2.A 解析 本题组考查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其应用。第1题,煤炭是地质年代固定下来的太阳辐射能,属于化石能源。煤炭是非可再生资源,非后天性资源;煤炭利用会产生大量废气、废渣等大量废弃物,不属于清洁能源。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第2题,传统燃煤污染严重,产生的废弃物多。图示中通过废弃物的有效利用减轻了环境污染,拓展了资源的利用深度,故①③正确;本图只是煤炭的气化利用,并没有增强对煤炭的依赖。煤炭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不可能实现永续利用。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3.(2018·11月浙江选考)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近年来,山西省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打造新型能源基地。2015年底,该省太阳能和风能电力装机总量约占全省电力装机总量的11%。图1为山西省略图。图2为山西省20世纪80年代以来支柱工业变化示意图。‎ 有专家认为山西省利用风能、太阳能发电难以取代火力发电,请说明理由。‎ 答案 太阳能、风能资源不丰富;生产波动性较大;太阳能、风能发电成本较高。‎ 解析 结合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的省情,应从太阳能和风能的资源量、开发利用难度、生产的稳定性、开发成本等方面进行说明。‎ ‎(2018·4月浙江选考)下图为“2016年我国农户生活用能结构图”,其中电力构成中火电占78%。完成4~5题。‎ ‎4.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最高的是(  )‎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 ‎5.根据我国农户生活用能状况,判断正确的是(  )‎ ‎①东部地区薪柴使用比例最低,利于保护植被 ②中部地区煤炭使用比例最低,煤炭资源缺乏 ③西部地区电力使用比例最高,工业化水平高 ④东北地区新能源使用比例低,常规能源丰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4.D 5.B 解析 第4题,生物质能和太阳能、沼气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读图分析可知,东北地区的薪柴(属于生物质能)占的比重最大,故答案选D项。第5题,东部地区薪柴使用比例最低,利于保护植被,①正确;中部地区煤炭使用比例最低,但是并不能说明煤炭资源缺乏,②错误;西部地区电力使用比例最高,但工业化水平较低,③错误;东北地区新能源使用比例低,常规能源丰富,④正确,故选B。‎ ‎(2017·11月浙江选考)下图为“我国2000年至2015年能源消费构成及消费增速变化示意图”。完成6~7题。‎ ‎6.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是(  )‎ A.以水能为主 B.已进入石油时代 C.能源利用单一化 D.以化石能源为主 ‎7.关于我国能源消费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消费总量先增加后减少 B.消费总量持续减少 C.消费增速先上升后下降 D.消费增速持续下降 答案 6.D 7.C ‎1.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自然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三者关系的是(  )‎ 答案 D ‎2.下列物质既属于自然资源,又属于能源的是(  )‎ A.煤炭 B.土地资源 C.铁矿石 D.花岗岩 答案 A ‎3.下列关于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冰属于常规能源、可再生资源 B.可燃冰属于新能源、非可再生资源 C.可燃冰存在的范围比较广 D.可燃冰在不久的将来完全可以替代煤、石油等矿产能源 答案 B ‎4.某面积较小的岛国为改变淡水供给不足的状况,规划在填海地段建地下水库,将收集的雨水和地表径流,通过灌注储存于地下含水层,需要时回抽补充地面供水。提出此项规划,是因为该国(  )‎ ‎①用水量大 ②降水丰富 ③干旱少雨 ④污染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该国属于面积较小的岛国,能够建立地下水库,依赖于能收集到大量的雨水和地表径流,说明该国降水丰沛,但用水量大。‎ ‎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一次能源,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对煤炭的需求也将保持快速增长。‎ 材料二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区示意图。‎ ‎(1)我国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①以昆仑山—秦岭一线为界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煤炭的需求主要来自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谈谈如何进行煤炭资源的合理配置。‎ ‎(3)我国能源消费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隐患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在今后发展中应如何解决?‎ ‎(4)A地区煤炭资源十分丰富,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除了大量的煤炭外运,你认为还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1)北多南少 分布广泛,相对集中(或答煤炭资源在全国绝大部分省区都有分布,而又相对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等省区)‎ ‎(2)北煤南运、西煤东调、西电东送。‎ ‎(3)隐患的具体表现:能源消费结构单一,能源供需不平衡。‎ 解决措施:大力发展水电、核电、风电和生物能源等,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多元化;实施能源的跨区域调配,如实施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运等。‎ ‎(4)修建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发展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工业附加值。‎ 下图为“浙江省2015年能源消费结构图”。完成1~2题。‎ ‎1.目前浙江省能源消费结构以(  )‎ A.可再生能源为主 B.生物能源为主 C.清洁新能源为主 D.化石能源为主 ‎2.为建设“两美浙江”,实现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现阶段可行的措施是(  )‎ ‎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②禁止使用化石能源 ③控制经济增长速度 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答案 1.D 2.C 现在,宁波一些新建道路的两旁使用了“风光”路灯——一种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风光互补”型路灯。下图是某游客近距离拍摄的该路灯照片。读图,回答第3题。‎ ‎3.下列有关太阳能和风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能属于常规能源,风能属于新能源 B.太阳能和风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C.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风能不是 D.太阳能和风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使用 答案 B 下表为“2013~2015年浙江省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变化情况表”。读表,回答4~5题。‎ 地区 年份 播种面积(千公顷)‎ 总产量(万吨)‎ 浙东北 ‎2013年 ‎856‎ ‎532‎ ‎2014年 ‎678‎ ‎433‎ ‎2015年 ‎671‎ ‎430‎ 浙西南 ‎2013年 ‎680‎ ‎383‎ ‎2014年 ‎520‎ ‎317‎ ‎2015年 ‎515‎ ‎315‎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浙东北、浙西南的粮食总产量、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均逐年下降 B.浙东北、浙西南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均逐年下降 C.相同年份,浙东北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均高于浙西南 D.相同年份,浙东北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均低于浙西南 ‎5.导致浙江省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 ‎①城市化、工业化推进 ②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 ③农业生产技术较落后 ④农业技术装备落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4.C 5.A 浙江某海岛县丘陵面积占68%,平原占32%,沟谷浅窄,河流短小湍急,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 450 mm, 人均水资源量为489 m3,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 400 m3/人)。据此完成6~7题。‎ ‎6.导致该县用水紧张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稀少 B.人口密度大 C.大中型水库多 D.植被覆盖率低 ‎7.为解决该县水资源供需矛盾,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 ‎①大规模向外移民 ②增建海水淡化设施 ③从邻近县市引水 ④提高植被覆盖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6.B 7.B 解析 第6题,从材料中可知,该县多年平均降水量大,但人均水资源量少,说明人口密度大。第7题,大规模移民需要大量财力和物力,不可行。提高植被覆盖率,要占用农田,不利于农业生产,对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作用不明显,可以排除①和④。‎ 课时训练 ‎(2018·浙江新高考联盟联考)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它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2017年5月,中国首次在南海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据此回答1~2题。‎ ‎1.从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角度,可燃冰属于(  )‎ A.水资源 B.气候资源 C.矿产资源 D.土地资源 ‎2.我国陆地可燃冰分布区主要集中在(  )‎ A.江南丘陵 B.云贵高原 C.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 答案 1.C 2.D 下图示意我国未来石油供需平衡的预测。读图,完成3~4题。‎ ‎3.未来几年我国(  )‎ ‎①经济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②石油供应充足 ③石油产量快速增长 ④石油对外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4.图示信息表明,未来几年我国应(  )‎ ‎①加强国内石油开采 ②到国外投资开发 ③充分利用国际石油市场 ④鼓励合成纤维的出口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3.D 4.C ‎(2018·浙江省七彩联盟试题)读“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图”,完成5~6题。‎ ‎5.图中甲、乙分别表示(  )‎ A.气候资源 土地资源 B.矿产资源 能源 C.生物资源 地热资源 D.劳力资源 科技 ‎6.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 A.开发自然资源的广度和深度越来越大 B.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越来越强 C.利用自然资源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少 D.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资源依赖越来越大 答案 5.B 6.A ‎(2018·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联考)近年来受国内外经济的影响,我国煤炭行业产能过剩严重。下图为“2010~2015年我国煤炭供需格局变化图”。完成7~8题。‎ ‎7.与2014年相比,2015年煤炭供给量有所下降,原因可能是(  )‎ ‎①产业集中程度降低 ②煤炭进口减少 ③国内能源市场扩大 ④煤炭产量下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8.针对我国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减缓勘探力度 B.开发新型能源 C.加强资源调配 D.发挥资源多用性 答案 7.D 8.D 下图为1870年来到美国大平原的移民,利用木制风车抽取地下水种植小麦(注:5月播种,8月收割)的示意图。下表为该地的气候资料。完成第9题。‎ ‎1月 ‎5月 ‎7月 ‎9月 平均气温(℃)‎ ‎-18.3‎ ‎11.6‎ ‎19.8‎ ‎12.4‎ 降雨量(mm)‎ ‎19.3‎ ‎60.0‎ ‎72.0‎ ‎29.5‎ ‎9.图中人类利用的自然资源包括(  )‎ ‎①气候资源 ②土地资源 ③水资源 ④矿产资源 ⑤生物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答案 C 解析 移民利用木制风车抽取地下水种植小麦,利用了气候资源(风)、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物资源(小麦),故C项正确。‎ 下图为“美国某年能量流动中的供给和消费构成(%)状况图”。读图,回答第10题。‎ ‎10.图中反映美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特点是(  )‎ A.完全实现国产化 B.以化石燃料为主 C.生产大于消费 D.以清洁能源为主 答案 B ‎11.下图为“我国主要能源需求量构成变化趋势图”,该图表明(  )‎ A.我国能源进入“石油时代”‎ B.化石能源所占比重不断提高 C.天然气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 D.能源需求的多样化程度降低 答案 C 下图为“人均能源消耗量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全周期‘S’形规律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关于人均能源消耗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业社会时期,能源利用技术落后,人均能源消耗量大 B.工业化时期,经济快速发展,人均能源消耗量快速增长 C.后工业化时期,经济发展减缓,人均能源消耗量保持稳定 D.人均能源消耗量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而增加 ‎13.中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阶段,为防止人均能源消耗快速增长,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①调整产业结构 ②控制经济增长速度 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④开发新能源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12.B 13.C 解析 第12题,据图分析,农业社会时期,人均能源消耗量小;后工业化时期,人均能源消耗量保持稳定,是因为工业化过程基本完成,而非经济发展减缓;缓慢工业化的后工业化阶段,人均能源消耗量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而减少。第13题,控制经济增长速度是消极措施,开发新能源不会降低人均能源消耗的快速增长,排除②④,故选C项。‎ ‎14.世界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矿产品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再生性质,锡矿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源,我国锡矿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集中在________省;世界锡矿带主要分布于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 ‎(2)矿产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应对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 (1)非可再生 不均衡 云南 东南亚 (2)原因: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可供开采的矿产资源有限,储量不断减少;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矿产需求不断增加;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破坏和浪费严重等。措施: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对矿产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利用替代产品;加强勘探,发现新能源等。‎ ‎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2009~2012年能源消费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为煤炭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图。‎ 材料三 十二五规划国家能源基地示意图。‎ ‎(1)2009~2012年,我国能源消费比重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源消费比重在上升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⑥表示煤炭开发利用中对环境造成的主要不良影响,请选择填空。‎ ‎①太阳辐射增强 ②地面塌陷 ③臭氧层空洞 ④酸雨 ‎⑤全球气候变暖 ⑥引发滑坡、崩塌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3)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和主要能源消费区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能源生产区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缓解能源生产与消费矛盾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东部沿海核电开发带布局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1)煤炭 天然气 核能 可再生能源 (2)⑤ ④ ⑥ ② (3)(中)西部 加强能源的跨区域调配;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等 ‎(4)东部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常规能源短缺;技术力量雄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