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2021届新高考第三次模拟地理试题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云南省玉溪市2021届新高考第三次模拟地理试题含解析

云南省玉溪市 2021 届新高考第三次模拟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 20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1. 果湖位于安徽省中部,湖水主要靠地面径流补给。果湖湖岸组成按岩性成分可分为基岩石质 湖岸,砂土质湖岸、黏土质湖岸三种类型。基岩石质湖岸岩石坚硬;砂土质湖岸土质疏松,透水性强,多 湖滩地;黏土质湖岸具有较强的遇水膨胀、失水收缩的特性,多裂隙。近几十年,果湖湖岸线崩塌严重。 下图示意巢湖湖岸线崩塌区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图示崩塌湖岸线的湖岸类型主要是( ) A.基岩石质湖岸 B.砂土质湖岸 C.黏土质湖岸 D.基岩石质湖岸与砂土质湖岸 2.据观测巢湖湖岸线崩塌具有明显的时段性,推测甲、乙两处湖岸线崩塌最严重的季节分别是( ) A.秋季 冬季 B.冬季 夏季 C.夏季 冬季 D.冬季 春季 【答案】 1.C 2.C 【解析】 1.基岩石质湖岸抗蚀能力强,岩石坚硬,能够阻挡湖浪的侵蚀;砂土质湖岸由于土质疏松、透水性强, 一般经湖浪的短期冲刷,就可形成宽阔的浅滩,一般水位不会形成崩塌;黏土质湖岸由于具有较强的遇水 膨胀、失水收缩、多裂隙的特性,湖岸陡峻,一旦受到高水位的湖浪冲刷或雨水浸透之后,易引发大块崩 塌,或因自身重力作用发生滑落, 形成陡直的崩塌湖岸地貌, 所以崩塌主要发生在黏土质湖岸中, C正确, ABD错误。故选 C。 2.风速、风向对湖岸带崩塌的影响较严重,主要是风引起的拍岸浪对湖岸的拍击和淘蚀作用。该地区频 度较大、风速较大的是西北风、东南风,对湖岸崩塌影响较大。甲地位于夏季东南风的迎风岸,对湖岸崩 塌影响较大;乙处位于冬季西北风的迎风岸,对湖岸崩塌影响较大。甲、乙两处湖岸线崩塌最严重的季节 分别是夏季、冬季。 C正确 ,ABD 错误。故选 C。 2.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 古代越瓷贸易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向,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下图为越瓷外销西南 航线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陆路运输相比,越瓷西南方向贸易选择海运方式可 ① 缩短路程 ② 增加运量 ③ 减少货物破损 ④ 增强贸易灵活性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在输出越瓷的贸易航程中,船上的人可能会在 A.甲处夜观北极星定向 B.乙处借船右后方风作动力 C.丙处见到河水的暴涨 D.丁处眺望到大片茂盛的草地 【答案】 1.C 2.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1.读图,与陆路运输相比,越瓷西南方向贸易选择海运方式需沿探测的航线行驶,在固定的码头靠岸, 不能增强贸易灵活性, ④ 错。轮船运量比车马运量大,可增加运量, ② 对。海运的路程长, ① 错。海运 的没有硬性碰撞,能减少货物破损, ③ 对。 C对。 2.在输出越瓷的贸易航程中,甲处临近赤道,北极星高度太低,不易被看到,不能利用北极星定向, A 错。乙处冬季时受东北季风影响,可借船右后方风作动力, B 对。丙处是热带沙漠气候,很难见到河水的 暴涨, C错。丁处半岛受离岸风及洋流影响,沿岸多沙漠分布,看不到大片的草地, D 错。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大气环流分布规律,洋流分布规律,不同区域自然环境 特征差异。 3.下列四幅昼夜分布图中,表示上海白昼最长的是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详解】 上海白昼最长的是夏至日,根据所学知识判断, A 图全球昼夜平分,为春分日或秋分日, B图北极圈内出 现极昼,为夏至日, C图南极圈内出现极昼,为冬至日, D图北极圈内出现极夜,为冬至日。故表示上海 白昼最长的是 B 选项。 【点睛】 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北半球各 地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 大值,极昼范围最大;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 越短,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冬至日时,北半球各地夜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极夜范围也最大。 4.日照时数是指太阳在一地实际照射的时数。下图示意我国某科学考察站 2012 年各月日照时数。据此完 成下面小题。 1.该科学考察站为 A.中山站 (69 ° 22′ S,76 ° 22′ E) B.黄河站( 78° 55′ N, 11° 56′ E) C.长城站 (62 ° 13′ S, 58° 58′ W) D.中 - 冰站( 65° 43′ N, 17° 22′ W) 2.与 12 月份相比, 1 月份该科学考察站日照时数长的原因可能是 A.昼长时数长 B.阴雨天气少 C.大风日数多 D.太阳高度小 【答案】 1.C 2.B 【解析】 1.该科学考察站 1、2 月份日照时数最多, 1、2 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南极附近出现极昼,日照时 数多,因此此科考站位于南半球, B、D错误;该科学考察站 5、6、 7 月份仍然有日照,没有出现极夜, 说明该地纬度低于 66°34′, C正确, A 错误。故选 C。 2.12 月 22 日南极附近出现极昼,长城站昼长达到最大值, 1 月份昼长比 12 月份昼长短, A错误;南极 地区降水 12 月份比 1 月份多,因此 1 月份该科学考察站日照时数长, B 正确;大风日数对日照时数影响 不大, C错误; 12 月 22 日是冬至,南极点附近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之后 1 月份正午太阳高 度会减小,昼长随之变短,日照时数会变小, D错误。故选 B。 5. API( 原料药 ) 是用于生产各种制剂的原料药物, 世界原料药产能正逐渐从欧美市场向新兴市场 转移。目前印度是全球的 API 强国,来来 10 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 API 中心。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全球 API 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科学技术的发展 B.原料来源更加广泛 C.老龄化趋势加快 D.医药市场日趋规范 2.中国与印度相比,发展 API 产业的最大优势是( ) A.人力成本更低 B.语言、法规体系较易对接国际客户 C.技术水平更高 D.原材料更加丰富,尤其是发酵类产品 【答案】 1.C 2.D 【解析】 1.全球 API 高速增长的原因本质是市场需求的高速增长,导致市场需求大增的主要因素有:老年人口快 速增长、居民医疗需求提升、慢病用药和肿瘤药物的迅速发展等因素, C正确;科技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 在治疗疑难病症的新药的研制或新品种的开发, A错误;原料来源多,生产的药品多,不代表市场需求量 大, B 错误;医药市场日趋规范可以保证药品质量、药品价格及生产标准的统一,对需求量变化无影响, D错误。 2.在第一轮原料药发展浪潮中,中国和印度凭借成本低、劳动力丰富、环保宽松、上游产业链完善等优 势,吸引了制药企业将原来在欧美的部分产能转移至亚洲,但主要以技术含量低、污染较大、要求较低的 大宗原料药为主, API 产业对技术要求不高, C错误。而印度由于语言优势及受西方国家影响更早,和客 户沟通更方便,发展较中国更先, B 错误。中国劳动力价格高于印度, A 错误;中国疆域辽阔,跨多个温 度带,地形复杂,原材料更加丰富, D正确。 6. 2018 年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 (不包括香港、 澳门特虽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 139538 万人,比 2017 年末增加 530 万人。 读下图(单位万人)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增长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B.2019 年上半年人口已超过 14 亿 C.男性人口增长率逐年上升 D.男女性别比失调问题持续改善 2.2016 年以后男性人口比重加速下降,主要原因是 A.人口政策的调整 B.产业结构的调整 C.男性人口死亡率上升 D.医疗技术的发展 【答案】 1.D 2.A 【解析】 1.据图无法判断自然增长率趋势, A 错; 2019 年上半年人口已超过 14 亿,图中没有给出上下半年,准备 的说法是 2019 年年末人口首超 14 亿, B 错;据图男性人口增长率逐年下降, C错;男性比例趋近于总人 口的 0.5 说明男女比例趋近于相等,男女性别比失调问题得到改善。故 D正确。故选 D。 2.经济水平的提高、文化教育的提高,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深入人心,人的生育观念发生了改变,生男生 女都一样,故 A 正确;全国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男性比例影响不大, B错;男性人口死亡率上升无 法判断 ,C 错;医疗技术的发展对男女性都一样的影响, D错。故选 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图表能力以及人口结构影响因素国家人口政策等。 7.2019 年 11 月 8 日( 立冬 ) 清晨,我校常年坚持晨跑的小明同学又出现在操场上,此时他的影子刚好与 跑道的弯道线垂直 ( 如图 )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刻小明同学正面向 A.东北 B.西南 C.西北 D.东南 2.同时刻同地能拍到同样影长和影子方向的节气,华北地区为 A.大寒 (1 月 20 日前后 ) ——天寒地冻,昼渐变长 B.秋分 (9 月 23 目前后 )——伏虎犹在,早稻成熟 C.立春 (2 月 4 日前后 ) ——气温开始回升,夜渐变短 D.雨水 (2 月 19 日前后 ) ——冬麦返青,雨贵如油 【答案】 1.B 2.C 【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太阳方位与影子之间的关系, 2019 年 11 月 8 日(立冬 )清晨,此时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影子 朝向西北侧, 根据影子与太阳方位的关系此时小明可能位于足球场的东南角或西北角, 同时根据图示信息 可知此时太阳位于小明的左侧,因此小明同学正面向西南方向前进。故选 B。 2.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要在同时刻同地能拍到同样影长和影子方向,要求太阳直射点相同, 因此日期一个关于冬至日对称, 11 月 7 日(立冬)与冬至对称的日期日出时刻接近,日出方向接近,故 该节气太阳直射点与立春日( 2 月 4 日前后)接近。 立春华北地区气温回升, 夜渐变短。据此判断 C正确, 故选 C。 【点睛】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8. 隧道施工过程中,穿过溶洞发育(尤其是地下暗河)的地段、厚层含水砂砾石层或与地表水 连通的较大断裂破碎带等极易发生突水事故(突然大量涌水现象) 。龙厦铁路象山隧道住于福建省龙岩市 和漳州市南靖县境内,该地段四面环山,覆盖层具有良好的透水性。下图为 “隧道沿线地质剖面图 ”。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施工中易发生突水事故的地点是 ( ) A.甲、戊 B.乙、戊 C.乙、丙 D.甲、丙 2.该区域 ( ) A.甲处岩石由固结成岩作用形成 B.乙处地层形成年代早于戊断层 C.丁地位于背斜顶部受侵蚀成谷 D.在内力作用下发生过四次褶皱 【答案】 1.B 2.B 【解析】 【分析】 1.覆盖层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说明冲洪积层是含水层,是透水层。穿过溶洞发育(尤其是地下暗河)的地 段、厚层含水砂砾石层或与地表水连通的较大断裂破碎带等极易发生突水事故;甲处为花岗岩,不易发生 突水事故;乙处为石灰岩,易受水溶蚀,且距冲洪积层较近,易发生突水事故;丙处为砂岩没有含水层, 不易发生突水事故;戊处位于断层处,且地表有冲洪积层,易发生突水事故;故选 B。 2.甲处岩石为花岗岩,由岩浆冷却凝固作用形成,排除 A;图示无法判断该地的褶皱状况,排除 CD;乙 处地层紧邻花岗岩,但没有变质岩,可能是变质岩由于断层错位造成缺失,故乙处地层形成年代早于戊断 层, B 正确。故选 B。 9.图甲为勘察加半岛位置和地形,图乙是冬季该半岛某地的景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在寒冷的冬季,图中的山坡上没有积雪且有青草生长,最可能的原因是 A.阳坡气温较高 B.背风坡降雪少 C.地热丰富,地温高 D.坡度陡,积雪易滑落 2.图乙河道中这块巨石被运移至此的作用力,最可能是 A.重力 B.流水 C.海浪 D.现代冰川 3.堪察加半岛具有的地理特征是 A.南部发育苔原,北部生长森林 B.冬季降雪量东部多西部少 C.夏季降水量东部多西部少 D.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答案】 1.C 2.A 3.C 【解析】 1.读图可知,勘察加半岛位于 50°N-60 °N 附近,纬度位置比较高,冬季气候寒冷,而图中的山坡上没 有积雪且有青草生长,而且还可以看见地面冒着蒸汽,所以最可能的原因是地热丰富,地温高,因为勘察 加半岛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 地壳活动活跃, 地热能丰富, C 对。 ABD 错。故选 C。 2.读图可知,图乙河道中的这块巨石处在山边的位置,此处山坡坡度较陡,这块巨石应该是在重力作用 下,从山上滚落下来的, A 对。 BCD 错。故选 A。 3.读图可知,勘察加半岛位于 50°N-60 °N 附近,南部纬度相对低,气候相对温暖,生长森林,北部纬 度高,气候相对更寒冷,发育苔原, A 错。冬季西部为西北季风的迎风坡,西北季风越过海面带来水汽, 遇山地抬升,所以西部降雪量多于东部, B 错。东部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所以夏季降水量东部多 西部少, C 对。勘察加半岛处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属于消亡边界, D 错。故选 C。 【点睛】 堪察加半岛东部和西部地理环境差异大,夏季东部降水多,冬季西部降雪多,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和大气 环流。 10.下图为我国某山地的地形剖面图以及 M 所在地的农作物种植的气候条件表。完成下面小题。 农作物生长期平均气温 14~17℃ ≥10℃积温( ℃) >1600 降水量( mm) 400-600 日照时数(小时) 1400-2200 1.图中的山脉最可能是 A.太行山 B.贺兰山 C.小兴安岭 D.武夷山 2.M 地所在省区 A.地广人稀,农业商品率高 B.有“小杂粮王国”之称,谷子、杂豆、莜麦等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C.光照充足,是我国的枸杞之乡 D.发展立体农业,打造茶叶、蔬菜、花卉、水果等产业群 3.关于 M 地附近河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质疏松,河流含沙量大 B.纬度较高,河流结冰期长 C.流量较小,水位季节变化小 D.地处内陆,河流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答案】 1.C 2.A 3.B 【解析】 【分析】 该题考察区域地理环境特征。 1.图中山脉是沿经线所作的剖面,有南北坡,南边低北边高,可以排除贺兰山(南北走向) ,B 错误;根 据气候条件表可知该地是半湿润的中温带地区,只有 C符合。 2.小兴安岭位于黑龙江,黑龙江地广人稀,农业商品率高,纬度较高,河流结冰期长; B 应该是山西; C 应该是宁夏; D 应该是福建。 A 正确。 3.由上题可知 M 为小兴安岭周围地区,附近河流由于纬度高,结冰期较长, B 正确;土质疏松,河流含 沙量大,是黄河中游河段, A 错;东北地区的河流以大气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有明显的春汛 和夏汛, C、D 错。故答案选 B。 【点睛】 11.如图为“ 2019年春运几种首选交通工具与出行距离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 ) A.在 200 公里以下选择私家车自驾的旅客数量最多 B.在 200-500 公里之间,旅客首选飞机出行 C.选择飞机出行的旅客,出行距离均在 200 公里以上 D.在 500-800 公里之间,选择高铁列车比重小于普通列车 2.下列关于春运期间出行方式选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选择高铁列车出行比自驾车用时短 B.选择私家车出行主要是因为机动灵活 C.旅客选择普通列车是因为站点少 D.旅客很少首选客轮的原因是速度慢 【答案】 1.C 2.B 【解析】 【分析】 1.A、图中在 200 公里以下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有私家车、普通列车、高铁列车,不能判断选择哪种运输 方式的人多,不符合题意。 B、在 200-500 公里之间,旅客的出行方式有飞机、私家车、普通列车、高铁 列车,不能判断首选哪种运输方式,不符合题意。 C、从图中可以看出,选择飞机出行的旅客,出行距离 均在 200 公里以上,故正确。 D、在 500-800 公里之间,旅客的出行方式有飞机、私家车、普通列车、高 铁列车,不能判断选择某一运输方式的比重,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2.A、出行时间与出行距离和时速有关系,不能判断出高铁列车出行与自驾车用时的长短,不符合题意。 B、春运期间,选择私家车出行不受列出班次和时间的影响,更加机动灵活,故正确。 C、春运期间旅客 选择普通列出出行,可能是因为普通列车票价便宜,或者时间比较充裕,或是其他车票没买到,不是因为 站点少,普通列车的站点较多,不符合题意。 D、旅客很少首选客轮的原因是客轮受地域的限制,不符合 题意。 故选 B。 12.平顶山市地处豫西山地向黄淮海平原的过渡地带。下图为该市各观测点年平均降水量图。读图,回答 问题。 导致该市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海陆位置 C.植被覆盖率 D.地形条件 【答案】 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材料分析能力。 要能够根据材料中数据明确降水空间差异, 熟练掌握安徽 的地理位置,并且根据材料提示的地形空间差异信息,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太阳辐射主要影响气温,不直接影响降水量, A不对;平顶山市南部和北部的海陆位置差别不大, B不对; 降水多少影响地区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不是影响降水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 C不对;根据材料,“平 顶山市地处豫西山地向黄淮海平原的过渡地带”,该市西北高东南低,东南部地势落差比较大,对海洋水 汽抬升作用明显,降水多,故导致该市降水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D对。故选 D。 【点睛】 影响降水的因素有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大气环流是主要因素,决定着降水多少的大尺度 的空间分布规律,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影响着降水的地方性分布规律。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迎 风坡对气流的抬升作用使降水增多,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较少。 13. 伊塞克湖位于吉尔吉斯东部的山间盆地,湖面平均水位约 1600 米,有多条河流流入,湖水 只通过蒸发支出。该山间盆地年降水量约 100 多毫米,夏季盆地东侧山地降水可达 500 多毫米。天山山脉 甲山峰西坡海拔 2300 米以上依次出现森林、草甸、寒荒漠和积雪冰川带。下图为伊塞克湖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夏季,伊塞克湖所在盆地盛行 A.偏东风 B.偏西风 C.偏南风 D.偏北风 2.图中甲山峰西坡海拔 2300 米以上的自然带更替主要是因为 A.水分条件的变化 B.热量条件的变化 C.光照条件的变化 D.土壤类型的变化 3.关于伊塞克湖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湖水主要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 B.东部盐度较高,西部盐度较低 C.东西长不足 20 千米 D.湖水水位季节变化较大 【答案】 1.B 2.B 3.D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影响降水的因素 1.结合材料“该山间盆地年降水量约 100 多毫米,夏季盆地东侧山地降水可达 500 多毫米”可知,东坡 降水多,为迎风坡,推测出夏季该地盛行偏西风, B 正确。故选 B。 2.由材料“甲山峰西坡海拔 2300 米以上依次出现森林、草甸、寒荒漠和积雪冰川带”可知,海拔 2300 米以上,自然带更替类似于从亚寒带针叶林带向极地的自然带更替规律,影响主要因素是气温, B 正确。 故选 B。 3.由材料“湖水只通过蒸发支出”可知,伊塞克湖是内流湖,湖水不参与海陆间水循环;从图中看湖东 部注入河流多,西部注入河流少,可推测出东部盐度较低,西部盐度较高;从图中看湖泊东西长大于 2 个 经度,可推测出东西长大于 20 千米;根据图中山地的海陆位置和海拔高度可判断出,注入湖泊的河水的 主要补给类型是冰雪融水,可推测出夏季水量大,湖泊水位高,水位季节变化较大, D正确。故选 D。 14. 下图是亚洲沿某一方向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亚洲 A.图示剖面线地势起伏大且中部高南北低 B.图示剖面线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 C.平原面积小且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部 D.高原山地面积广大故平均海拔居各大洲之首 2.图示 A.①地河流结冰期短、多自南向北流 B.②地各河流只参与陆地内循环 C.③地流水和冰川侵蚀地貌广布 D.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温差约为 36℃ 【答案】 1.A 2.C 【解析】 【分析】 1.由图示看出,剖面线地势起伏大,德干高原在青藏高原以南,所以图示中部高南北低, A 正确;由图 示的青藏高原和德干高原以及经度判断, 图示剖面线大致呈东北 -西南走向, B 错误; 亚洲的平原多分布在 大陆边缘的大河中下游地区, C错误;亚洲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平均海拔仅次于南极洲, D 错误。故选 A。 2.据图可知,①为中西伯利亚高原,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河流结冰期长, A 错误;②地也有外流河, 能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B 错误;③地位于青藏高原,是许多大河的发源地,由于冰川广布,冰川侵蚀地貌 广泛分布, C正确; 图中最高点海拔 8844.43 米,最低点为 0 米,温差约为 53°C,D 错误。故选 C。 15. 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 “风塔 ” 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设计; 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 镂空,悬空连接到市内大厅(左图) ,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右图) ,外部的空气经过这一系列降温后飘 散到各个房间,让主人享受酷暑中的阵阵清爽。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风塔”底部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A.辐合上升 B.辐散下沉 C.水平辐合 D.水平辐散 2.与“风塔”原理相同的是 A.温室大棚中气温较高 B.锋面暖气团的上升运动 C.秘鲁沿岸上升补偿流 D.水库比周边区域降水少 【答案】 1.B 2.D 【解析】 1.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位于在热带沙漠气候区,气候炎热。因水的比热容大,塔下中央水池 中水温低; 受其影响, 水池附近气温低, 气流下沉, 形成高压, 高压区气流辐散, 即气体从中间向四周流, 故 B 正确, A、C、 D 错误。 2.结合前面分析可知:“风塔”下部水池处,气温低,气流下沉。水汽做上升运动是成云致雨的重要条 件;水库气温比周围地区低,形成高压,以下沉气流为主,降水少。故 D 正确。温室大棚气温较高是因 为温室效应有关,锋面暖气团的上升运动是因为冷暖气团相遇被迫抬升,故 A、B 错误。因受东南信风的 影响,秘鲁沿岸形成上升补偿流,故 C 错误。 【点睛】 热力环流原理,受热空气上升,冷却空气下沉。空气上升,在顶部福散开,在底部辐合,空气下沉,在顶 部符合,在底部向四周辐散。水面与四周的气温差异,相当于海陆热力差异。 16.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 北京市远郊区很多路段也出现了早高峰和晚高峰这样的交通拥堵现 象。下图是 “ 北京市某远郊区城乡结合部居民区附近交通拥堵状况示意图 ”。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的中心城区位于图示的 A.东部 B.南部 C.西部 D.北部 2.甲处可能的城市用地类型是 A.医院 B.学校 C.商场 D.饭店 【答案】 1.D 2.B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知识。 1.观察图中道路,按照汽车靠右行驶的原则,早高峰时右道拥堵,车流量由西、南、东方向经由主干道 流向北部;同理,晚高峰时刻,人口经由主干道由北部回流;早高峰车流去向和晚高峰车流来向,表示中 心城区位置。因此该区的中心城区位于图示的北部。故选 D。 2.据图分析,甲地区早高峰和晚高峰都逢场拥堵,说明早晚两个时刻都都有大量的车流量,学校因上、 放学,早高峰都非常拥堵。而医院、商场、饭店在早上时间不拥堵。故选 B。 17.裂隙式火山,是岩浆沿地面上的长裂隙喷出而形成的火山,多见于大洋中脊处。其对应的板块运动方 式及边界类型是( ) A.碰撞运动,消亡边界 B.俯冲运动,生长边界 C.张裂运动,生长边界 D.分离运动,消亡边界 【答案】 C 【解析】 【详解】 裂隙式火山, 是岩浆沿地面上的长裂隙喷出而形成的火山, 多见于大洋中脊处, 大洋中脊是板块张裂形成, 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C 正确。故选 C。 18.通用飞机是指除从事定期客货运输外的其他民用飞机的总称,主要用于医疗卫生、抢险救灾和遥感测 绘等。 202 年,江苏某公司利用美国技术和核心部件,在张家港建立通用飞机制造基地,据此完成下列各 题。 1.影响该通用飞机制造基地选址的主导因素是 ( ) A.市场与交通 B.劳动力与市场 C.科技与交通 D.原料与劳动力 2.通用飞机的推广,将有于 ( ) A.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B.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C.缩短外出旅行时间 D.加快城市化进程 【答案】 1.A 2.B 【解析】 1.由材料分析可知,通用飞机主要用于医疗卫生、抢险救灾和遥感测绘等,涉及范围较为广泛。而中国 通用航空刚刚起步, 因此市场范围较大, 张家港是沿海和长江两大经济开发带交汇处的新兴港口工业城市, 交通便利,故答案选 A。 2.通用飞机可以用于医疗卫生、抢险救灾和遥感测绘等方方面面,因此通用飞机的推广,将有利于提高 公共服务水平。故答案选 B项。 19.气温日变化的大小与纬度、季节、地表性质及天气状况有关。下图示意不同地形的气温日变化。据此 完成下题。 1.能正确反映气温变化的是 A.山顶气温日变化最大 B.山顶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 C.山谷气温日变化最大 D.山谷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 2.一天中最低温均在山谷的主要原因是 A.山谷多夜雨,降温快 B.夜间吹谷风,山谷散热快 C.山谷地形闭塞,降温快 D.夜间吹山风,冷空气下沉积聚山谷 【答案】 1.C 2.D 【解析】 1.A. 读图可知,无论冬夏,山顶气温日变化最小,山谷气温日变化最大, A 错; B. 读图可知,山顶冬季日温差小于夏季, B 错; C. 读图可知,无论冬夏,山谷气温日变化最大, C 对; D. 山谷冬季日温差略小于夏季日温差, D 错。 2.A. 谷地多夜雨,但对气温影响小, A 错; B. 夜间吹山风;并且山谷较封闭,散热慢, B 错; C. 山谷地形闭塞,降温慢, C 错; D. 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地,最低温出现在山谷, D 对。 20.大气中臭氧含量减少,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是 A.导致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低地 B.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动植物正常生长 C.扰乱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 D.吸收紫外线能力减弱,导致全球气温下降 【答案】 B 【解析】 【详解】 大气中臭氧含量减少, 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是大气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大大减弱, 臭氧层在地球上空形成一 把“保护伞”,它将太阳光中 99% 的紫外线过滤掉,使地球上的生命免遭强烈的紫外线伤.因此臭氧含 量的减少,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是危害人体健康以及农林牧渔业生产,且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动植物正 常生长, B 对; 臭氧的纵向重分布可能使低空大气变暖 ,并加剧由二氧化碳量增加导致的温室效应, 但目前 这一观点还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同,故 A 错;太阳活动扰乱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 C 错;吸收紫 外线能力减弱,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降低,导致全球气温上升, D 错。 二、综合题(本题包括 4 个小题,共 40 分) 21. [ 地理——选修 6: 环境保护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微塑料通常是指粒径在 5 毫米以下的塑料颗粒,包括碎片、薄膜、纤维等。目前 , 我们认识到微塑料 主要有两个来源 : 生产时尺寸就在微米级的原生微塑料 , 主要用于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 : 大塑料经过光 照、氧化、机械磨损等作用降解而成的次生微塑料。 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瓶装水、自来水、食盐、海产品、外卖包装以及大气中都检测到了数量不同、形状 各异的微塑料颗粒,微塑料可以说是 “无处不在 ”, 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 例举我们日常生活中应采取的“限塑”行为? 【答案】少用一次性塑料袋,用不含微塑料的产品包装食物等 , 携带可反复使用的购物袋;少食用外卖食 物,简化塑料包装;塑料垃圾分类回收,循环利用;杜绝使用添加微塑料颗粒的洗护用品;对身边的人做 好“限塑”宣传工作。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详解】 我们日常生活中应采取的“限塑”行为可以从减少使用、 分类回收和宣传教育方面分析。 从减少使用来看, 可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购物时,自带可反复使用的购物袋;少食用外卖食物,简化塑料包装;杜绝 使用添加微塑料颗粒的洗护用品等。 从分类回收来看, 日常生活中要将塑料垃圾进行分类回收, 循环利用, 减少塑料垃圾的排放。从宣传教育来看,日常生活中要对身边的人做好“限塑”宣传工作,提高人们的环 保意识。 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企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大规模转移,促进了中西部地区的 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产业转移已经成为中西部地区区域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河南省规划 了 180 多个产业集聚区,同时也获得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等国家战略支持,加之劳动 力和土地等资源优势,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和产业转移创新响应强度较高地区 ( 产业转移创新响应 强度是指产业转移对当地创新能力作用的大小 ) 。下图为河南省 2007—2015 年承接产业转移程度空间分布 图 ( 左图 ) 和产业转移创新响应强度空间分布图。 (1) 判断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空间分布与产业转移创新响应强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2) 分析河南省成为产业转移重要承接地的主要原因。 (3) 从承接产业转移带来的技术进步角度,说明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4) 分析郑州市成为河南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最主要承接地的原因。 【答案】 (1) 承接产业转移程度与创新响应强度基本呈正相关; 产业转移创新响应强度弱于承接产业转移 程度。 (2) 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而廉价;土地价格较低等;位于中部地区,交通便利, 位置优越。 (3) 促进河南省技术密集型工业的发展;增加河南省企业的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的竞争力等。 (4) 地处省会,拥有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原有基础设施和产业基础好,有良好的产业协作条件;有港 区等国家优惠政策支持;位置和交通优越等。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河南省接受产业转移为案例分析了河南省内部的区域差异对产业转移接受情况的影响。 同时进一步 分析产业转移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分析过程中学生可结合必修 3 产业转移及相关案例进行综合 分析, 如河南省成为产业转移重要承接地的原因, 可参照课本中对于东亚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主要的原 因的表述。 【详解】 (1)据图可知郑州是产业转移最主要的承接地,而在相关性图中郑州对产业转移创新响应强度也最强, 三门峡驻马店信阳等地均较低。 通过两张图的比较可看出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产业转移空间分布与 产业转移创新响应强度之间呈正相关的关系。 (2)据材料可知河南省规划众多产业集聚区,说明政策支持。且河南省为我国人口第一大省,劳动力丰 富且廉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较差,土地价格较低。其位于中原地区,各种交通方式 一应俱全,交通便利。且距东中西部地区均不远,地理位置优越。 (3)河南承接众多产业转移,可以促进河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未来对河南发 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存在一定的帮助和促进作用。同时产业转移可以增加企业产品的附加 值,延长企业的产业链,从而提升产品与企业的竞争力。 (4)郑州市成为河南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最主要的承接地,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其郑州为河南省省会, 政策扶持和倾斜力度更大 .相对于其他地城市而言,郑州科研院所、高校众多,人才众多、科技发达、资 金充裕。郑州属于传统的工业基地,其工业基础和协作条件相对较好。郑州有多条铁路、公路经过,交通 发达,地理位置优越。 23.(环境保护) 垃圾是城市发展的附属物。城市和人的运转,每年产生上亿吨的垃圾。高速发展中的中国城市,正在 遭遇 “垃圾围城 ”之痛。受垃圾分类回收体系不完整、垃圾处理技术水平低、垃圾处理厂建设不合理等影 响,部分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面临生活垃圾围城的困境。 分析城市垃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提出解决垃圾围城问题的可行措施。 【答案】影响:工业和生活垃圾侵占大量的土地;废渣中的有机物质,能在一定温度下通过生物分解产生 恶臭,从而污染大气;垃圾中产生的污水污染水体和土壤。 措施:提高全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倡导实行全民垃圾分类投放,在此基础上转变垃圾处理方式,加强垃圾 的资源化利用;合理规划和布局垃圾处理厂;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促进城市垃圾的减量化。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垃圾的危害以及治理措施。危害主要从占用土地,污染水源和空气,引发火灾等方面分析。 治理措施从污染的来源入手分析即可。 【详解】 影响:第一、堆放在城市郊区的垃圾,侵占了大量农田;第二、在运输和露天堆放过程中,向大气释放出 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第三、垃圾中的有害成份易经雨水冲入地面水体,在垃圾堆放或填坑过程中 还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污染水体;第四、垃圾中含有大量可燃物,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 产生甲烷等可燃气, 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灾、 垃圾爆炸事故不断发生; 第五、 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 而且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也是传染疾病的根源。 解决措施:从垃圾的来源入手进行治理,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倡导垃圾分类,转变垃圾 处理方式,加强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合理规划和布局垃圾处理厂,促进城市垃圾的减量化。 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每年春季,太平洋海域 5 亿多条大马哈鱼开始洄游到北美西海岸(从加利福尼亚一直到阿拉斯加) 的江河溪流产卵繁殖, 沿海地区沿存世界最大的温带雨林。 大马哈鱼在北美西海岸最远可以沿河上溯 3200 千米,它们要迎向瀑布,跳过陡坎,逆流而上,越过浅滩,到达产卵地。洄游途中许多大马哈鱼成为了北 美棕熊越冬的主要食物来源。大马哈鱼的洄游是把森林和海洋联系起来的唯一外链条,它们生于淡水,长 于海洋,在海洋,它们获得了成长所需的各种养分,又重返 “故乡 ”。下图为大马哈鱼淡水流域分布区位 置示意图。 (1)与同纬度欧洲西部相比,分析北美西海岸温带雨林分布较广的自然原因。 (2)指出弗雷泽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 (3)氮元素是树木生长的重要元素之一,该雨林区 80%的氮元素来自海洋。分析氮元素由海洋到林木迁 移过程。 (4)棕熊冬眠之前必须储存足够越冬的能量,其主要来源于大马哈鱼。试推测棕熊在河流何处可以大量 捕捉到大马哈鱼,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 (1)这里有高大的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山脉;山脉对盛行西风抬升作用强,降水多;冬季高大山脉 阻挡了陆地冷气流侵入,气温较高。 (2)季节变化大;有春汛;夏季径流量最大;冬季径流量小 ( 为枯水期 ) 。 (3)洄游鱼类在海洋中生长,洄游至内陆,产卵、死亡分解,将氮元素释放到水中;水中的氮元素再通 过水循环和陆地食物链进入土壤,被林木吸收。 (4)河流的浅水区、陡坎处。浅水区大马哈鱼游动速度慢,水浅有利于棕熊站在水中捕捉;陡坎处,大 马哈鱼洄游受阻,数量多。 【解析】 【详解】 (1)与同纬度欧洲西部相比,北美西海岸温带雨林分布较广。自然原因主要从地形、气候等方面考虑。 这里有高大的西北 - 东南走向的山脉,山脉对盛行西风抬升作用强,降水多。冬季高大山脉阻挡了陆地冷 气流侵入,受冷空气影响小,气温较高。 (2)图中弗雷泽河位于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之间,应是高山高原气候。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是季节变 化大。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形成春汛。夏季高山冰川融水量大,径流量最大。冬季为枯水期,冰川 融化少,径流量小。 (3)该雨林区 80%的氮元素来自海洋。洄游鱼类在海洋中生长,洄游至内陆,产卵、死亡分解,将氮元 素释放到水中。水中的氮元素再通过水循环和陆地食物链进入土壤,被林木吸收。从而实现了氮元素由海 洋到林木迁移过程。 (4)棕熊在河流的浅水区、陡坎处,可以大量捕捉到大马哈鱼。主要原因是河流浅水区大马哈鱼游动速 度慢,且水浅有利于棕熊站在水中捕捉。在陡坎处,大马哈鱼洄游受阻,集聚数量多,容易捕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