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山东省诸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B)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诸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B)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某区域海上航线示意图。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船员在图中①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为世界时(中时区区时)4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根据图文信息,判断①处的时区和日出的时间 A. 西三区 1时 B. 东三区 1时 C. 西三区 7时 D. 东三区 7时 2. 下列四幅图中,与①处当日日出时刻相符的是 3. 图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地点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 D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读图可知,①的经度为45°E,位于东三区,区时比世界时早3小时,所以当世界时为4点时,该地为7时,故选D。 【2题详解】 ①地看到日出,因此①位于晨线上,排除AD(AD选项中①位于昏线上);①为当地7点日出,晚于06:00日出,故而当地昼短夜长,①位于南半球,因此该日太阳直射北半球,B错,C正确,故选C。 【3题详解】 一般而言,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①②③④四地中,④地纬度最低,自转线速度最大,故选D。 下图中的圆是地球,N、S分别代表北极和南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甲、乙、丙、丁四人看不到北极星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5. 若某人在甲处观察,此人所见的经纬网为下图中的 A. B. C. D. 【答案】4. D 5. C 【解析】 【4题详解】 丁位于南半球,无法观测到北极星,D正确;甲乙位于北半球,可以观测北极星,丙位于赤道附近,可观测北极星位于地平面的正北方。故选D。 【5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处观测地球属于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此时中心点为北极点,纬线呈同心圆分布,经线呈放射状分布,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故选C。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 11月某日地球处于公转轨道的位置区间是 A. A到B之间 B. B到C之间 C. C到D之间 D. D到A之间 7. 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 A. 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长 B. 南半球白昼变长,且长于夜长 C. 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长 D. 南半球黑夜变长,且长于昼长 8. 地球处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大致在 A. A附近 B. B附近 C. C附近 D. D附近 【答案】6. B 7. B 8. C 【解析】 【6题详解】 11月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地球公转至秋分与冬至之间。图中A、B、C、D分别表示夏至、秋分、冬至、春分。所以地球位于B到C之间,故选B。 【7题详解】 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故选B。 【8题详解】 地球1月初公转至近日点附近,靠近冬至日(12月22日),故选C。 读世界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风向图,①~④处的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 关于①~④处的风的源地和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① 蒙古—西伯利亚干冷 B. ② 亚欧大陆内陆 干冷 C. ③ 印度洋 湿热 D. ④ 西太平洋 湿热 10.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造成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有持续一个月左右的阴雨天气,俗称“梅雨”, 上图中与这种天气密切相关的两种季风是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1. 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2. 关于甲、乙气压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其形成都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有关 B. 甲气压中心的出现分裂了副热带高气压带 C. 乙气压中心的出现分裂了赤道低气压带 D. 其势力强弱对季风环流的形成影响不大 【答案】9. B 10. D 11. C 12. A 【解析】 【9题详解】 读图可知,②为南亚地区冬季的东北风,来源于亚欧大陆内陆地区,但由于地处热带,性质干热,B错;其他选项表述均正确。故选B。 【10题详解】 梅雨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冷空气和暖空气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形成的天气,该时间段冷空气为来自北方的西北风,即①,暖空气为来自南方的东南风,即④,故选D。 【11题详解】 北半球夏季,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来自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为西南风,即图中的③,C正确;①②④主要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故选C。 【12题详解】 甲为蒙古-西伯利亚高压,该气压中心的出现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乙为印度低压,该气压中心的出现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两气压中心的形成均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A正确,BC错;两气压中心的势力强弱对季风环流的影响很大,D错。故选A。 2018年9月28—30日在济南举办首届山东儒商大会。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3. 下图中符合济南气候特点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4. 首届山东儒商大会选择在9月份举办,从气象的角度看,主要是因为济南该月 A. 秋高气爽,气候宜人 B. 降水较多,气候湿润 C. 严寒干燥,雷雨天气少 D. 温和多雨,气候宜人 【答案】13. B 14. A 【解析】 【13题详解】 济南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最冷月均温低于0℃,对应图②,B正确;①为地中海气候,③为热带沙漠气候,④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故选B。 【14题详解】 济南位于华北地区,雨季主要集中在7、8月,9月受反气旋的影响,降水少,秋高气爽,气候宜人,A正确,BD错;9月为夏末秋初,并不严寒,C错。故选A。 我国夏秋季节东南沿海受台风影响比较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5. 台风本质上是一种强烈发展的 A. 冷锋 B. 暖锋 C. 气旋 D. 反气旋 16. 登陆内陆后,台风的破坏不包括 A. 强风 B. 暴雨 C. 引发的次生灾害 D. 风暴潮 【答案】15. C 16. D 【解析】 【15题详解】 在西北太平洋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故选C。 【16题详解】 注意题干关键词“登陆内陆后”,台风会带来强风、暴雨,并可能因此引发次生灾害。风暴潮发生在沿海地区,故选D。 读火山喷发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7. 火山喷发是一种 A. 地壳运动 B. 变质作用 C. 岩浆活动 D. 外力作用 18. 火山喷发形成的山体一般特点是 A. 高大绵长 B. 多直立的陡崖 C. 锥形山体 D. 山顶有积雪 【答案】17. C 18. C 【解析】 【17题详解】 火山喷发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释放的过程,是一种强烈的岩浆活动形式,属于内力作用导致,而非地壳运动、变质作用等,故选C。 【18题详解】 火山喷发后,火山碎屑物质和岩浆在流动的过程中逐渐堆积形成锥形体,使得火山山体为锥形山体,C正确;因褶皱运动形成的山体多具有高大连绵的特点,A错;因断层形成的断块山多具有直立的陡崖,B错;山顶是否有积雪与山体海拔有关,不属于火山山体的“一般性特点”,D错。故选C。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关于图中B处的正确叙述是 A. 内力作用形成的向斜 B. 外力作用形成的背斜 C. 内力作用形成的断层 D. 内力作用形成背斜后,在外力作用下形成谷地 20. 下列地貌的地质构造与图中A处一致的是 A. 喜马拉雅山 B. 华山 C. 渭河平原 D. 安第斯山 【答案】19. D 20. B 【解析】本题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 【19题详解】 根据图中的岩层弯曲分析B是背斜构造,故AC不符合题意;根据图中的岩层弯曲分析B是背斜构造,是因为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力,使得岩层出现弯曲变形,故B不符合题意;褶皱是因为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力,使得岩层出现一系列弯曲变形,它包括背斜和向斜.根据图中的岩层弯曲分析B是背斜构造,但此时形成了谷地,原因是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反而形成谷地,故D正确。故选D。 【20题详解】 图中的A是断块山,喜马拉雅山是板块挤压形成的褶皱山,故A不符合题意;断层一侧的岩层下降是地堑构造,会形成谷地(如我国的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断层上升一侧则是地垒构造,会形成断块山,通常伴有陡崖(如我国的华山、庐山和泰山),图中的A是断块山,故B正确,C不符合题意;安第斯山脉是板块运动形成的山脉,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读三种陆地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1. 甲代表的水体是 A. 雨水 B. 冰川融水 C. 地下水 D. 海水 22. 鄱阳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由此导致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 A. a变大 B. b变小 C. a在丰水期变大 D. b在枯水期变大 【答案】21. C 22. B 【解析】 【21题详解】 甲与长江和鄱阳湖存在直接的相互补给关系,应为地下水,C正确;长江、鄱阳湖无法直接补给雨水,A错;长江无法直接补给冰川融水,鄱阳湖与冰川融水无直接补给关系,B错;海水与鄱阳湖无直接补给关系,D错。故选C。 【22题详解】 鄱阳湖区大规模围湖造田,使得湖泊面积减小,湖泊对长江水的调蓄能力减弱,图中a、b均变小,B正确,ACD错误,故选B。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判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加 A. ①③②④ B. ②④①③ C. ①④②③ D. ①④③② 24. 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 整体性特征 B. 区域性特征 C. 差异性特征 D. 不稳定性特征 【答案】23. C 24. A 【解析】 【23题详解】 修建水库后,库区蒸发加大,水库周围降水增多,从而导致植被覆盖率增加;同时,修建水库后,土壤水增多,也导致植被覆盖率增加;植被覆盖率增加导致蒸腾作用增强,进而使得水库周围降水增多,因此Ⅰ、Ⅱ、Ⅲ、Ⅳ分别对应①④②③,故选C。 【24题详解】 根据上题可知,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人类修建水库,使得水文这一自然要素发生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发生变化,这很好地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故选A。 25.下图反映了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是 A. 生产功能 B. 平衡功能 C. 消费功能 D. 选择功能 【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当食物、水源充沛,寒潮少,避风处以及含盐土壤充足时,自然环境优越,有利于藏羚羊生存,其存活率上升,数量能加;但数量增加后,又使得食物、水源、避风处以及含盐土壤不足;同时,自然环境中寒潮多,又导致藏羚羊存活率下降,数量锐减;但藏羚羊数量减少时,食物、水源、避风处以及含盐土壤相对充足,在寒潮低发年,其存活率明显上升,数量恢复,以此反复,藏羚羊数量虽有波动,但基本稳定,很好地体现了平衡功能,故选B。 二、非选择题(50分) 26.读某日阳光分布示意图(阴影表示黑夜),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合适位置用●标注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判断该图反映的节气,并说明理由。 (2)写出图中所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3)说明图中所示时刻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 【答案】(1) 冬至 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 (2)(23°26′S , 30°W) (3)昼短夜长;越往北(高纬度)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以内发生极夜现象。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晨昏线的判断、太阳光线图的判读、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1)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白天过渡到黑夜的为昏线,由黑夜过渡到白天的为晨线,由此可找出图中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如下图: 读图可知,该日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或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表示的节气为冬至日。 (2)该日为冬至,太阳直射纬度为23°26′S;读图可知,150°E为夜半球中央经线,因此30°W为昼半球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00,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所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地理坐标为(23°26′S,30°W)。 (3)该日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最短,夜最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处出现极夜现象。 27.读某年4月5日世界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指出就气流状况而言甲天气系统的名称和其控制下天气的一般特点。 (2)据图判断西安此时的风向,据图判断西安和东京两城市中风力较大的城市并说明判断理由。 (3)说明AB一线表示的天气系统名称,分析北京此时的天气状况。 (4)据图中信息判断西安和郑州降水可能性最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答案】(1)反气旋 晴朗 (2)偏北风或北风 西安,西安附近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 (3)冷锋 阴天、雨雪、大风、降温天气 (4)西安,西安此时处于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冷锋降水主要发生在锋后(冷气团一侧) 郑州,郑州和西安相比,距离冷锋近,锋面两侧空气的湿度、温度、气压有明显差别,常伴有降水天气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地面风向的判断、反气旋与天气以及冷锋与天气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迁移运用。 (1)注意“就气流状况而言”。读图可知,甲为高气压中心,就气流状况而言,为反气旋,受其影响,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 (2)根据风向的判断方法(见点睛)可知,西安此时吹偏北风或北风。西安和东京两城市相比而言,西安附近等压线密集,其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所以风力较东京更大。 (3)根据图中锋面符号可知,AB一线的天气系统为冷锋;北京此时经历冷锋过境,会出现阴天、雨雪、大风、降温等天气。 (4)一般而言,冷锋锋后以及锋面附近常伴有降水,读图可知,此时西安和郑州降水的可能性均较大,但阐述的理由不同,要注意区别。西安此时处于冷锋过境后,冷锋降水主要发生在锋后(冷气团一侧),所以西安降水的可能性大;而郑州和西安相比,距离冷锋近,锋面两侧空气的湿度、温度、气压有明显差别,也有可能伴有降水天气,所以郑州降水的可能性也大。 28.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据图判断S市的气候类型并说明该气候的特征、成因和分布规律。 (2)判断图中流经沿海的洋流性质并说明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3)分析图中流经沿海的洋流对S市影响最大季节和原因。 【答案】(1)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 南北纬30°~40°大陆的西岸 (2)寒流 降温减湿 (3)冬季 冬季该区域受西风带影响,风从洋流上空吹向S市,使S市湿冷。 【解析】 (1)读图可知,S市位于30°N~40°N的大陆西岸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少雨,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的西岸地区。 (2)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该洋流为加利福利亚寒流,寒流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 (3)该洋流为加利福利亚寒流,寒流对流经海区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而该区域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风从洋流上空吹向S市,从而使得S市湿冷。 29.读我国广西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图中的地质构造类型并说明判断依据。 (2)与乙丙聚落相比,说明甲聚落规模较大的优势自然条件。 (3)分析影响甲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类型及原因。 【答案】(1)背斜 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 (2)地形平坦开阔;河流交汇处,水源丰富。 (3)流水侵蚀 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多;位于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岩石破碎;石灰岩广布,在高温多雨条件下易受流水侵蚀。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的判断与应用、聚落形成的条件等相关知识。考查内容较为基础,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1)读图可知,从中部向两翼地区,岩石由石灰岩变为砂岩,再变为花岗岩,岩层年龄中部老,两翼新,地质构造为背斜。 (2)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与乙丙聚落相比,甲处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城市建设;同时,甲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源丰富。 (3)该题需要结合甲地的地质构造以及该地区所在的地理位置进行分析。该地区位于广西,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多;同时,甲地位于背斜顶部,背斜顶部岩层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且该地石灰岩广布,因此容易在高温多雨条件下遭受流水侵蚀。 30.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和北半球此时的季节。 (2)写出模式图中①③代表的自然带名称。 (3)说明自然带从①经②③④到⑤的演变体现的分异规律及形成的基础。 (4)写出一组上图中能表现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变化的自然带。 【答案】(1)赤道低气压带 夏季 (2)①热带雨林带③热带荒漠带 (3)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热量 (4)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以及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等相关知识。难度一般,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1)读图可知,甲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该季节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表示北半球的夏季。 (2)①位于赤道附近,为热带雨林带;③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中部和西岸地区,为热带荒漠带。 (3)从①~⑤,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变化的基础因素是由于纬度的不同导致热量条件不同。 (4)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在中纬度地区表现的最为明显,由于海陆位置的不同,导致水分条件的不同,从而体现为景观的差异。如图中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