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调研考试 地 理 试 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调研考试 地 理 试 题

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调研考试 地 理 试 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 60 分) 一、选择题(共 6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5 年 11 月 29 日世界气候变化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近 200 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 议》。2016 年 11 月 4 日,已有 90 多个国家签署协议,协议正式生效,回答 1-2 题 1.巴黎大会的召开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2.下列符合我国减排的可行措施是 A.在我国中西部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我国的森林覆盖率 B.加强西气东输、北煤南运等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C.提高水电、核电、风电、光伏发电等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 D.控制私家车,并广泛推广限行,大力发展公交,提倡绿色出行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民勤地区现已成为我国沙尘暴四大 沙源地之一。结合下列资料回答 3-4 题。 3.民 勤绿 洲水资源最充沛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导致近 50 年来,民勤绿洲迅速退化的根源在于 A.全球变暖使石羊河水量明显减少 B.流域内上游用水量增加 C.大量地表径流在沙漠地区下渗 D.草原破坏使地表径流减少 由于气候变异和人为活动引起的湿润系数在 0.05~0.65 范围内的地区土地退化过程称为荒漠 化。而土地退化是指包括侵蚀、盐碱化、肥力衰竭在内的土壤退化过程和包括植被覆盖度降低、生 年份 石羊河年均径 流量(/108m3) 流入民勤县年均 径流量(/108m3) 1957 13.31 4.64 2007 13.03 0.98 物量减少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在内的生态系统退化过程。完成 5-6 题。 5.湿润系数可能指 A.降水量 B.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 C.蒸发量 D.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 6.题中的生物多样性下降属于 ①环境污染 ②土地退化过程 ③土壤退化过程 ④荒漠化过程 ⑤生态系统退化过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径流系数就是某一时期的径流量(mm)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mm)之比(用百分率来表示),它 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转变成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的 径流系数。分析表中数据,完成 7-8 题。 7.表中所列地区降水量被蒸发或下渗较多的是 A.南岭地区、华北地区、云贵高原 B.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藏北高原 C.南岭地区、浙江丘陵、云贵高原 D.成都平原、浙江丘陵、三江源 8.调查发现南岭地区径流系数有增大的趋势,该现象可能会导致( ) A.地表的侵蚀作用加强 B.地下水资源丰富 C.河流年径流量减少 D.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读我国东北地区沿某纬度地形剖面图及年降水量曲线图,完成 9-10 题。 梯级 开发 航运 防洪 养殖 水电 灌溉 旅游 第三产业 冶金工业 电力产业 农 业 现 代 化 9.图中区域③主要是 A.草地 B.林地 C.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D.以水田为主的耕地 10.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①地区最重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B.①③④三个区域的干湿状况依次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 C.④地区的河流重要补给方式是冰川融水 D.②④今后发展的重点是大力修建梯田,增加粮食生产 下图为长江流域某湖泊的水位和 TSS(TSS 为总悬浮质,是指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通量 随季节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 11-12 题。 11.该湖泊 TSS 通量季节变化的直接原因有( ) ①流域内降水变化 ②湖水流向变化 ③上游地区植被破坏 ④当地围湖造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关于该湖泊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湖泊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增加 B.湖泊深度增加,航运条件得以改善 C.TSS 通量为负值时,湖水补给河水 D.河流枯水期时,TSS 通量以流入为主 田纳西河流域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达 457 万千瓦,目前装机 容 量 约 414 万 千瓦,水力资源利用率约为 90%。结合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 发与治理示意图,完成 13-14 题。 13.田纳西河流域最适合布局的工业类型是 A.市场指向型 B.劳动力指向型 C.技术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 14.推测田纳西流域管理局对流域内土地利用采取的措施是 A.做好土地规划,建立自然保护区 B.减少林业和牧业结构,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C.留下大片土地用于冶炼工业的发展 D.大量开垦,为采矿业的发展就地提供土地 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 267.4 万平方千 米,其中风蚀荒漠化 187.3 万平方千米, 土壤盐渍化 17.3 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 36.3 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图 4 所示的 9 个省区,占荒漠化土地总面 积的 99%,据右图回答 15—16 题。 15.荒漠化土地面积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 是(省区简称)( ) A. 新、内蒙古、藏、青 B. 内蒙古、甘、藏 C.青、藏、内蒙古、新 D.新、藏、甘、青 16.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塔里木盆地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大面积植树造林 B.退耕还草 C.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 D.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 2016 年 6 月 17 日是第 22 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其宣传主题是“土地滋养生命——携手 遏制退化”。这一主旨告诉世人,要实现人类发展和进步,必须保护我们的生存根基——防治土地退 化和荒漠化。结合下图完成 17—18 题。 17.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共同成因是( ) ①石灰岩广布,土壤发育浅薄 ②植被破坏 ③土质疏松 ④夏季降水集中且强度大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8.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地区南方少、北方多的 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平原面积比南方多 B.北方不合理的灌溉和春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C.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 D.人类大量开垦湿地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 3 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下表是我国东南丘陵某村土地利用变化及附近河流 6 月径流量(亿立方米)变化,据此回答 19-20 题 1965年 1975 年 1985 年 1995 年 2005 年 耕地(亩) 180 200 260 210 160 粮食产量 kg 6.8 7.2 7.4 7.5 7.3 林草地(亩) 320 300 240 290 340 6 月径流量 42 47 59 48 39 19.有关该村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 B.耕地单位面积产量一直上升 C.农业发展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 D.农民收入下降 20.从 6 月径流量的变化反映出 A.2005 年旱灾严重 B.1985 年水旱灾害严重 C.2005 年河流水位变化幅度小 D.河流含沙量一直递增 下图中的乙图为甲图 M 区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 21~22 题。 21.M 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A.洪涝灾害频率增加 B.气候由暖干变为冷湿 C.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D.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加剧 22.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是 A.扩大开垦,提高湿地生产能力 B.退耕还湿,恢复自然生态环境 C.依靠科技,加快发展绿色农业 D.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巴拉那河是南美洲第二大河,干流及其支流两岸覆盖着粘土,它与乌拉圭河汇合后称拉普拉塔 河,最后注入大西洋,它是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三国的重要水上通道。下图为巴拉那河流域图, 据图完成 23~24 题。 23.巴拉那河下游分布有大面积沼泽,其主要成因是 A.地形低平,排水困难 B.全年多雨,降水丰沛 C.冬季寒冷,冻土广布 D.土质粘重,下渗困难 24.巴拉那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有 A.上游地区多石滩、沼泽,发展旅游业 B.在圣保罗附近利用资源发展钢铁工业 C.下游地区地势低平,发展水稻种植业 D.流域内部水流平缓,可以全流域通航 读某岛屿的文明生态湖区规划图,回答 25-26 题。 25.该发展模式所具有的特点是 A.主要关注经济领域中产值和利润的增长 B.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对环境的保护 C.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 D.属于种养加工一体化经营的生态农业模式 26.该图显示了该湖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措施有 A.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 B.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 C.废弃物综合利用 D.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 第Ⅱ卷 (综合题,共 60 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5 小题(第 27 题~第 31 题),共计 60 分 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 东北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耕地面积广大,人均耕地面积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二倍左右, 玉米、小麦等大量种植。建三江位于东北平原中的三江平原腹地,于 1957 年垦荒,日前面积 1.24 万平方千米,人口 20 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 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大量生产和销售优质大米。 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东北平原农业地域类型为 ,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2 分) (2)分析建三江发展农业有利的自然条件。(4 分) (3)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4 分) 28.读“湘江流域和莱茵河流域略图”,回答问题。(13 分) (1) 湘江和莱茵河相似的水文特征有哪些? (2 分) (2)两条河流相比,____________航运价值更大,请说明原因。(3 分) (3)甲工业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基地,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 甲、乙分别是所在流域的重要工业区,其发展的共同区位条件有哪些? (5 分) (4)流域综合开发对区域发展有重要意义。目前,湘江上游地区流域开发的重点是____,在开发过程 中可能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3 分) 29 阅读我国江苏、安徽等地区图文资料后,回答问题。(13 分) 鲁尔区 图 13 水电站 材料一:“皖电东送”工程每年可从安徽淮南(我国重要能源基地)向上海输电 500 亿度。 材料二:南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接了上海转移而来的部分纺织工业和钢铁工业。 (1)根据材料一说出淮南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3 分) (2)说明实施“皖电东送”工程对上海市地理环境的影响。(3 分) (3)根据材料二概述南通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4 分) (4)此次产业转移对南通的影响有哪些?(3 分) 3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 分) 下图中甲河流域有大面积的黑土区,干流建有多个梯级水电站。乌克兰被誉为“欧洲粮仓”。 我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正致力于与乌克兰有关方面的洽谈,计划在甲河流域大规模种植粮食。 图 17 皖电东送线路 欧洲中东部某区域图 甲河干流梯级水电站开发前后流量分配比例表 流量分配 春季 夏秋季 冬季 开发前的比例 61% 24% 15% 开发后的比例 38% 32% 30% (1)请描述甲河流域的地势特点,并说出判断依据。(3 分) (2)与 N 市以下河段相比,甲河径流量主要来自 N 市以上河段。请依据材料分析其自然原因。(3 分) (3)与新疆相比较,分析甲河流域发展种植业更为有利的条件。(3 分) (4)简析甲河干流开发梯级水电站对乌克兰农业生产的积极影响。(3 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 分) 材料一 河西走廊地处祁连山脉以北、北山以南、乌鞘岭以西,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 海拔约在 1 100-1 500 m,大部分地方为祁连山北麓冲积构成的山前倾斜平原,扇形地上部多由砾石 组成,形成砂碛、戈壁、荒滩,扇形地中下部,地面物质较细,多为黄土状物质,引水灌溉而形成了武威、 张掖、酒泉三大绿洲农业区。河西走廊自古以来是内地连接新疆的重要通道,为古代“丝绸之路” 的一部分,是古代中国同西方世界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国际通道。随着我国“一带一 路”政策的推进,新丝绸赋予了更深的含义。 材料二 我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在河西走廊建成了风电场,河西走廊因此被称为“风电走廊”。 生物质电厂是以利用生物质所具有的生物质能进行的发电。制种业中的玉米、棉花等植株种类丰富、 体形粗大,能为生物质发电厂提供原料。 材料三 河西走廊区域图。 (1)河西走廊地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 ,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 ,和太 湖平原相比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5 分) (2)河西走廊号称“风电走廊”,请分析其冬季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2 分) (3)我国某企业计划在甘肃张掖市兴建一座年消耗生物质原料约 4 万吨的生物质发电厂,此计划正 契合当地政府提出的综合使用清洁能源的方案。对此方案你赞同吗?说明你的理由。(5 分) 地理答案及评分标准 1-18 BCBBB CBACB ACDAA DBB 19-26 AC BC AD BC AD AB BD BD 27(1)商品谷物农业 热量(2 分) (2)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地形平坦;黑土广布、肥沃;灌溉水源充足(4 分) (3)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少;冬季气候寒冷,害虫(虫卵)不易越冬, 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回答 4 点 就可,4 分) 28.无结冰期,无凌汛,流量较大。(任答两点得 2 分) (2)莱茵河 (1 分) 水量平稳,季节变化小;流域内经济发达,运输量大(经济腹地大);水陆交通配合好。(任答二 点得 2 分) (3)动力(能源) 原料(2 分)水陆交通便利;附近矿产丰富(资源丰富也可以);水源充足;市场 广阔。(任答三点得 3 分) (4)水力资源(水能) (1 分) 水土流失加剧;诱发地质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淹没农田、村庄。(任答两点得 2 分) 29(1)地处我国中东部,临近东部沿海经济发达但能源缺乏的地区,能源市场需求量大;煤炭资源丰 富;交通便利。 (3 分) (2)缓解上海市能源供应紧张,促进上海市经济发展;调整上海市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改善上海市 大气环境质量;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等。(3 分) (3)区位优势:距离上海市近,地理位置优越;距消费市场近;水陆交通便利;土地成本较低;劳动 力成本较低;政策支持。(4 分) (4)积极影响: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促进经济发展;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基础设施改 善(2 分)。不利影响:可能会带来环境污染(1 分) 30(1)地势特点:地势大致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1 分)。判断依据:河流干流主要由西北流向东 南。(2 分) (2)N 市以上河段支流多,流域面积大;降水较多;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3 分) (3)与新疆相比较,甲河流域降水较多;水源丰富;黑土广布,土壤肥沃;风沙危害少;工农业基础 好;近海,有河流和港口,水运方便,利于农产品运输。(3 分) (4)为农业生产提供较稳定的水源,缓解夏秋季农业用水的不足;为农业生产提供廉价的水电;改善 了河流通航条件,利于农产品运输;库区适宜发展水产养殖业;调节了径流,有利于防御旱涝灾害。 (3 分) 31(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水源 (2 分) 有利条件: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 灌溉水源(有祁连山的冰雪融水)便利。(3 分) (2 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靠近冬季风源地;地形平坦,植被覆盖率低,风力大;河西走廊两侧 为山地,中间地形平坦、狭长,且走向与冬季风风向一致,产生狭管效应,风力强劲(2 分)。 (3)赞成。张掖农田集中成片,规模较大;农作物以植株体积粗大的玉米、棉花为主,盛产秸秆; 近年来张掖地区太阳能、风能的大量开发;且有西气东输管道经过,为当地人民生活提供充足、方 便、快捷的清洁能源;减少了人们将秸秆作为生活用能的需求,并减少了秸秆燃烧产生的大气污染。 (观点 1 分,理由任 2 点 4 分)不赞成。张掖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气候干燥,植被覆盖率低;建生 物质电厂需大量砍伐植被,导致土地荒漠化;该地区人口集中,生活用能需求大;农作物的秸秆除 作为生活用能外,玉米等农作物的秸秆还可以加工成饲料,可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故能提供给生 物质电厂的秸秆很少。(观点 1 分,理由任 2 点 4 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