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二轮复习高考选择题专练专练一等值线图分析型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高考选择题专练专练一等值线图分析型作业

高考选择题专练 专练一 等值线图分析型 历时多年的建设,全球第一条热带地区的环岛高速铁路在海南岛全线贯通,旅客搭乘高铁环游海南岛成为现实。下图示意“海南岛等高线、高速铁路和城市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海南岛沿海地区成为城市选址的理想区位,其主导因素是(  )‎ A.交通 B.气候 C.纬度 D.地形 ‎2.高速铁路主要环岛布局,其主要目的是(  )‎ A.连接主要城市,促进经济发展 B.降低工程难度,提高运输效率 C.减缓铁路坡度,防止事故发生 D.连接沿海公路干线,形成交通网 ‎3.海南岛计划修建穿越岛屿的铁路干线,需要克服的主要自然障碍是(  )‎ A.暴雨和台风 B.崎岖的地形 C.断层透水问题 D.喀斯特地貌 答案 1.D 2.A 3.B 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等高线,海南岛沿海地区等高线稀疏,说明地形平坦,利于发展农业,成为城市选址的理想区位,因此其主导因素是地形,D对。城市形成,最早是在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通不是主要因素,A错。海南岛纬度低,气候炎热,不是城市形成的有利因素,B、C错。第2题,该岛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高速铁路主要环岛布局,其主要目的是连接主要城市,促进经济发展,A对。环线不是城市间最短距离,不能提高运输效率,B错。减缓铁路坡度,可以减少事故发生,C 错。沿海铁路、公路干线都是环形线路,不能形成交通网,D错。第3题,海南岛中部是山地、丘陵,因此需要克服的主要自然障碍是崎岖的地形,B对。暴雨和台风与铁路干线是否穿越岛屿无关,A错。铁路选线要尽量避开断层等地质构造复杂地段,C错。海南岛以花岗岩为主,喀斯特地貌少,D错。‎ ‎(2018·北京石景山区模拟)下图为“2017年4月7日某时东亚局部区域等压线分布图”。该日M地出现“落黄沙”天气,沙尘来自远处的地表扬沙,通过高层气流输送到M地上空飘落而形成。读图,回答4~5题。‎ ‎4.该日M地沙尘最可能来自(  )‎ A.黄土覆盖的甲地 B.植被稀少的乙地 C.气候干旱的丙地 D.狂风肆虐的丁地 ‎5.形成M地“落黄沙”天气的原因是(  )‎ A.上升气流将M地的沙尘扬起 B.M地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C.P处的大风将沙尘吹向M地 D.沙尘来源与N处的高压脊有关 答案 4.B 5.B 解析 第4题,由图示等压线数值可知,乙地是一低压槽,其西北方向是冷高压,在乙地形成冷锋;冷锋过境时带来大风、降温天气,M地沙尘最可能来自乙地。选B正确。第5题,M地是一闭合气压中心,由图示可以看出,乙地是一低压槽,处在两高压中心间,判断M为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形成“落黄沙”天气。选B正确。‎ ‎(2018·重庆模拟)2017年11月21~22日,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主办的“全国地热资源调查评价研讨会”在天津召开,天津市地热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程度较高,主要通过开采地下热水用于供暖、洗浴、养殖等,目前是我国利用地热资源规模最大的城市。为促进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科学而有效的回灌地下水是十分重要的。下图为“天津市地热梯度(垂直深度上每增加100米的温度增加值)等值线及断层分布图”。根据图文材料,完成6~8题。‎ ‎6.上图中断层的形成最可能是地壳的(  )‎ A.水平挤压运动 B.水平张裂运动 C.垂直上升运动 D.垂直下降运动 ‎7.过量开采地下热水易造成地下水位的下降,需要回灌地下水。如仅从地热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考虑,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需要回灌量最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天津某小区拥有三眼地热井,采用一采一灌地热利用系统,实行“梯级利用”(第一梯次将温度60℃以上的地热水,先行供暖,之后进入下一级换热器;第二梯次是将上一级换热后的地热水进行再次换热后利用;第三梯次是将温度较低的地热水由另一眼地热井回灌到地下)这种地热“梯级利用”方式的影响有(  )‎ ‎①提高了地热资源的利用率 ②增加了地热水的排放温度 ③减缓了地热水位下降速率 ④导致回灌水热污染的风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6.A 7.C 8.C 解析 第6题,地壳垂直上升或者下降运动对应的地形是块状山或者谷地,此处既无山地也无谷地,排除C、D项。有地下热水的地方就有地下水资源,有地下水资源的地方地质构造应该是向斜,既然是向斜,那就说明有岩层弯曲,所以该断层为水平挤压,据此选A。第7题,③处地热梯度最低,说明目前地热资源最少,开采量也较少。所以,③处所需回灌量最小。选C。第8题,地热水低温后换热再利用最后回灌,属于对地热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了地热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地热水的排放温度;因为回灌,减缓了地热水位下降速率;回灌水温度较低,不会导致回灌水热污染的风险,据此选C。‎ 下图是“2017年10月22日某区域气压形势图(实线)”,点线表示某地理事象的非等间距等值线。读图,完成9~11题。‎ ‎9.推测图中乙地附近的数值“125”表示的是(  )‎ A.海拔 B.风速 C.降水量 D.蒸发量 ‎10.图中甲地数值可能是(  )‎ A.1 016 B.1 008‎ C.1 024 D.29‎ ‎11.图中势力最强的天气系统(  )‎ A.中心降水量最大 B.可能向东北方向移动 C.中心位置可见烈日当头 D.顶部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散 答案 9.C 10.B 11.B 解析 第9题,图中的乙地位于低压系统附近,盛行上升气流,中心附近降水量大,故数值“125”最可能表示降水量,选C。第10题,图中甲地实线为等压线,甲地中心有降水,说明区域内有上升气流,因此应该处于低气压附近,甲的数值应该选B。第11题,图中势力最强的天气系统位于乙地附近,为低压系统,北半球的低压系统气流呈现逆时针方向移动,结合目前向北移动情况,最可能向东北方向移动,选B。中心附近降水量最大;中心位置盛行上升气流,但不可能烈日当头;低气压系统底部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据此,A、C、D错。‎ ‎(2018·青岛调研)下图是“某海域某月的洋流和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2~14题。‎ ‎12.该月最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2月 ‎13.影响图中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大气环流 D.洋流分布 ‎14.下列关于图中洋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洋流加大海陆温差 B.洋流导致沙漠的形成 C.洋流塑造海陆轮廓 D.洋流使渔业资源减少 答案 12.C 13.B 14.A 解析 第12题,读图进行区域定位,通过陆地轮廓可以判断出图示为索马里半岛和阿拉伯半岛,则对应的海域为北印度洋,洋流受季风影响属于季风洋流,图中所示洋流向东北方向流动,是受到了西南风的影响,北印度洋夏季吹西南风,且水温较高,所以C正确;排除A、B、D。第13题,图中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说明受海陆分布的影响明显,B正确;排除A、C、D。第14题,图中洋流在夏季为离岸风作用下形成的上升补偿流,为寒流,海陆之间原本就存在热力性质差异,再加上寒流的降温作用,使海洋温度远低于陆地,所以A正确;图中沙漠主要是受副热带高压和来自陆地的东北信风影响形成,B错;此处宏观的海陆轮廓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塑造而成,C错;洋流会带动深层冷海水上泛,带来营养盐类,利于鱼类在此繁衍,增加渔业资源,D错。‎ 下面图1示意“某地区某时刻的气压形势分布图”,图2是图1中40°纬线穿越的河流的剖面图。读图,完成15~17 题。‎ ‎15.图1中⑤地与②地相比(  )‎ A.⑤地的年降水量比②地小 B.②⑤两地七月份都吹西北风 C.⑤地的河流汛期比②地短 D.⑤地的自转线速度比②地大 ‎16.在图1所示天气系统控制下,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的天气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受高压脊控制 B.②地风速比①地大 C.③地有暖锋移来,云层较厚 D.④地吹偏南风,正值降水天气 ‎17.关于图2中河流剖面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岩石乙比岩石甲易受侵蚀 B.岩浆侵入活动发生在岩石乙形成后 C.河流出现于岩石丙形成之前 D.岩石戊形成年代比岩石丁早 答案 15.B 16.D 17.C 解析 第15题,据40°纬线穿越的河流的剖面图进行判读,河流自南向北流,据图2中河流侵蚀西岸,东岸堆积,河流向左偏,故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②地和⑤地地处大陆西岸,受西风控制,处山地迎风坡,图中②地为地中海气候,⑤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⑤地的年降水量比②地多;七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北移,②⑤两地七月份都吹西北风;⑤地降水均匀,河流汛期比②地长;⑤地纬度较②地高,自转线速度比②地小。故选B。第16题,根据气压值的大小,中间气压低,四周气压高,说明为低压系统,①地受低压槽控制;②地等压线分布较①地稀疏,说明风速比①地小;③地有冷锋移来;④地吹偏南风,正值降水天气,故选D。第17题,读图,河流横剖面西侧,乙类岩石处明显比甲类岩石凹陷大,说明乙类岩石比甲类岩石更易被侵蚀。根据图示,丁类岩石侵入到戊类岩石,说明戊较早形成;两类岩石均侵入到乙中,即岩浆活动发生在乙形成后。图示甲类岩石形成最晚,河流从甲类岩石侵蚀下切,即河流出现在甲形成以后。故选C。‎ ‎(2018·北京海淀区模拟)读“我国某地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完成18~20题。‎ ‎18.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的最大差值是(  )‎ A.960 mm B.600 mm C.1 000 mm D.1 200 mm ‎19.该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  )‎ 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B.由四周向中间递增 C.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D.由西南向东北递增 ‎20.影响该地区年降水量等值线弯曲闭合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地形地势 C.洋流 D.大气环流 答案 18.A 19.C 20.B 解析 第18题,由图可知,区域最大降水量是2 000~2 200 mm,最小值是1 200~1 400 mm之间,因此年降水量的差值是600~1 000 mm,最大不超过1 000 mm,据此选A。第19题,根据图中的数值分析可知,该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表现为由东南向西北递增,选C。第20题,结合图中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可知,该地区年降水量等值线弯曲闭合的区域为山区,受山地地形抬升作用的影响,这些地区降水较多,据此选B。‎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